打印

自己的贪嗔痴不消很难与法相应

自己的贪嗔痴不消很难与法相应


我们学佛后,要慢慢地调服自己的心,学会心平气和去体谅他人。

  不管每天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情,都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别人,最主要的是理解别人的心,感受别人的心,尤其要赞叹、敬佩别人的善心。

  自己有很多事情做不到,没有愿力,没有缘分,别人做了善事,我们就要去赞叹,去随喜,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知见批评别人,说别人,这样自己造业。别人的发心多大,你造的业就多大。

  倘若别人真的发了菩提心,为一切众生去服务,你去批评别人,阻挡别人做善事,让他人行善的心退失,想想看,你造的这个恶业有多大?学会去体谅别人的不易和难处,这样慢慢的,我们自己的心会柔软起来,心里会充满对他人的慈悲和怜悯。

  这样做对谁有好处?还是对自己有好处。

  首先,自己积攒了功德。什么都没做,仅是真心赞叹、随喜就得到了功德,多么简单、容易。其次,这样你会对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够理解、宽容,不去计较那么多,心量会越来越大。不去计较那么多无关紧要的事,你的心会很平稳,自己会很快乐。

  不要有那么多的怨气,觉得不平,然后自己生闷气,和别人结恶缘,不要那么傲慢,总觉得自己很对,很有道理,这样子,自己每天都很苦恼,想修法修不了,想念咒语念不下去,因为自己的心中怨气太重,所以不能和善法感应,自己想修善法修不下去。

  自己心里有没有怨气,自己最清楚,不需要别人告诉你,当你每天对这个看不惯、对那个也看不惯,不是认为这个人有问题,就是认为那个人有问题,这就是你自己的心不平,怨气太重,嗔恨心太强,所以你一和别人说话就和别人结恶缘。

  C;做善事也做不了,为什么?心中有嗔恨,和善不相应。然后看到别人做善事,自己也不欢喜,会提出很多自己的知见,总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很对,去批评别人,其实这些知见没有用,这些知见都是源于自己的烦恼造成的。这个时候,知见越多,批评越多,自己内心的怨气越重,烦恼心越重,然后自己的生活也总出问题,因为内心的怨气重,必然感召外境的不顺利。

  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感应,你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方来?是自己业力招感,业力也不必想的那么笼统、模糊,反观自己当下的心念就知道,你自己心里烦恼强烈,就是自己的心中怨气太重,善心太微薄,你和别人交流时,别人也会察觉,你总是批评别人,说别人过失,自负傲慢,自然会让别人对你反感和厌恶,你自己的生活也总是不顺利。你对众生没有善心,对上师、佛菩萨也不会有清净的信心,有也是假的,是贪心,不是信心。

  自己的心里有太多的怨恨时,上师、三宝想度你度不了,道友想帮你帮不上,因为你自己内心排斥、拒绝,对别人不相信,听不进去良师益友说的话,所以福慧资粮修不起来,就是偶尔做一点点善事,也仅仅是积累少量的一点福报,结果自己也总苦恼,这就是自己的因果,当下就感受到果报。

  这个果报是什么?是当下自己的烦恼强烈,自己无法控制。

  这个果报的延续是什么?是离善法越来越远,越来越不相应。然后会违犯了更多的戒律,越来越没有信心,慢慢的善心降低,慈悲心减少,嗔恨心增长,业障越来越重,自己在这个时候还不觉得是自己有问题,总认为是别人的问题,然后从这个地方离开,从善的地方的离开,和善友分开。

  自己的怨气不消,心不会平;自己的傲慢心不去除,善法不会相应;自己的习气不改,真的没有办法。

我们经常提到死亡的事,一提到死,总想逃避,心里可能会感到阴森森的,甚至产生厌恶。但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生命都是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过程,人的寿命是前世的业力决定的,没有人可以预测自己可以什么时候到达终点站。当缘份已尽,死亡到来时,我们只能带着生前的业力孤身前往,逃避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我们终将败在死亡手中。

  由于愚痴的缘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嫉妒。一天当中,我们不断所想、不断所求的无非就是怎样满足自己的私欲,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当死亡这个无常来到时,我们能握着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含笑地迎接死亡吗?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濒临死亡时,这些世间的财物一物都带不走。由我们自己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堕入。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间,最后也将赤裸裸地回去。

  这一生就是个短暂的过度,虽只有短暂的几十年,可后世的轮回转生却无穷无尽,当中的悲喜得失是转瞬即逝的虚幻,没有必要将一时的苦乐放在心上。活了今天,便是死了一天,无论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还是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时间总是一如既往地倒计时,我们的生命已经浪费得差不多了,可是还没有为恐惧而未知的后世做过准备,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短,死亡也不可等待,现在我们要抢在死亡之前争分夺秒致力于自我修行,为死亡做准备!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了此身?我们现在有上师的指导,要积极地为临终和后世做好准备,不糟蹋自己的时间,更不要糟塌别人的时间,提升自己的出离心、菩提心和对大悲上师的信心,在死亡到来时,只有我们这一世所修有的善业和智慧才能帮助我们的心识安祥度过中阴,得到真正永恒的幸福。

现在有一些人对神通非常感兴趣,想方设法求神通、修神通、显神通,讲神通,比如什么神奇的梦境了、看到什么佛菩萨了,听到什么声音了等等,一门心思地去追求这些所谓的“境界”。

  神通看似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方便,但佛陀从来不鼓励弟子追求神通,主要原因是:神通并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神通敌不过业力,神通比不上智慧、神通达不到空无。稍微弄不好就会被天魔、鬼道或一些精灵怪所乘,附着身上。“通”有了一点,却是精鬼怪的“通”通过你表现出来而已,而鬼怪附身的后果更是严重。如果被魔控制,来世必入魔道成为魔子魔孙,今生、来世都将造很多恶业。一旦当魔子魔孙的业报尽了,下三恶道受苦的命运难以逃脱,而且很可能是直入地狱受无边长时剧苦,无法脱离。何况,即便你有了神通能使你上天入地,最后能解决生老病死吗?不可能!

  佛陀为我们指引的道路,是一条稳固、踏实、切合实际的真正解脱的道路,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沿着这条路走。我们现在学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从入道到成佛的最究竟的道路。

  并不是说佛法中没有神通才去贬低神通、阻止神通,事实上,佛教中“神通”是所有外道无法比拟的。佛陀曾说过,佛法是要用道德来感化他人,用慈悲来救护众生,而不是以神通来迷惑大众。

  过去不少祖师大德也都证得神通,最后却亡命于神通。如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虽有大神通,但仍难逃定业,最后死于外道之手。

  佛在世时,释迦族因为侮辱琉璃太子,而遭到灭族的恶运,目犍连尊者运用广大神通力,虽拯救出五百人,但最后他们仍然化为血水。正可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最终神通还是敌不过业力的。

  佛只有在对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轮回有利时才善巧显示一下,其它时候不许随便显示。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神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并不排斥。但我们不要理会、不要在意、不要追求,因为神通永远不能解决生死的根本问题。虽然外道有神通,中阴界的众生有神通,甚至鬼道的众生都有神通,但他们都没有获得究竟的解脱。因此,我们必须要走安全、可靠、准确的脱离轮回的解脱之路。这条路只有佛陀及已经穿越 了这条路的善知识所传授给我们的无上智慧来引导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