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诚法师:从颜回吃脏饭说起

学诚法师:从颜回吃脏饭说起


孔子与颜回、子贡、子路等弟子被困于陈、蔡期间,曾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穷困时会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反问:“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子贡说:“像颜回那样的仁人廉士,也不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的。”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孔子。

  佛门里管这种“观察别人的过失而心生不满的行为”叫观过。故事里,子贡对颜回观过,心生不满,甚至嗔恨,其实受苦的却是他自己。请想一想,如果你是子贡,你会如何平复自己的观过情绪呢?

  办法是很多的:或者你就相信他这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者自己主动去观察了解,找到背后的原因;或者告诉自己,如果我去观过就会自己把自己弄得很苦,我不要观过。

  而故事里,孔子却说:“我相信颜回之仁,已经很久了。你虽如此说,我仍不会怀疑他,这里边必定有缘故。”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说:“日前,我梦到先人,大概是想启发帮助我。你把做好的饭食拿进来,我将祭奠先人。”颜回对孔子说:“刚才有灰尘掉进饭里,留在锅里不干净,丢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不可以用来祭奠了。”

  故事到这里,事情就很清楚了。我们为何而苦恼呢?很多时候是看不清事情背后的原因,拿自己片面的或者惯常的所知所见来衡量人事物。可是,我们往往会被自己欺骗。

  佛法讲,凡夫之人容易陷在“我执”的陷阱里,从“我”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外在的人事物,心里的种种感受也因此而产生。殊不知,“我”是个大骗子,他就像一个哈哈镜,让我们看不清客观与真相,产生种种颠倒。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呢?从“他”出发,如何?

  其实,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他背后的原因,或者是外在的条件、或者是内在的想法观念等。如果能对他施以信任,然后站在他的角度去体会他的行为,就能更多地理解他。孔子就是如此,他在未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没有轻易下是非判断,仍然保持着对颜回的信任;然后,他又能很善巧的了解背后的原因。

  既然“我执”让人颠倒,佛法里就讲“破我执”。如果我们能时时处处从“他”的角度出发,便能破除对自己的执著,更加客观地去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人事物,认识到更多真相。

  往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一旦理解了他,便会很同情他或者赞许他。那些外在看来不正常的现象,便不足为怪了。

  当然,要从“他”出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想到,从“我”出发,则我会被“我”欺骗;从“他”出发,则我最终能得到快乐。还有什么比快乐更诱惑人呢?

  其实很简单,换个角度,乌云上面就是阳光。

贵,要怎么修?要修忍辱,谦虚,破骄慢,不凸显自己的优点。各位,很重要。你很会唱歌,然后你一直想要凸显,你很会唱歌的优点,然后让人为你鼓掌,下辈子你就很可怜,你喊的要死,声音也很好听,但是就是贫贱,声音就好听。所以有时候你会觉得说,同样一个人,歌星,他也长得不美,他怎么那么出名?这个,你去随便看一个也美美的,怎么出不了名?他唱歌也很好听。

  他这个唱歌又不好听,大家都要捧他,因为一个有修贵的因,一个没有修贵的因。这个贵就是从谦虚、忍辱,所以尊敬别人,你就能够贵。富从布施来的。所以大富大贵,要布施,而且布施的时候还不能骄傲,布施的时候要下心含笑,亲手布施。他布施完以后,我布施完以后这个功德都回向给大家,都得到这个功德,你又富又贵了。

  但是你布施的时候,师父怎么没念到我的名字?有的人会来抗议,我说抱歉,抱歉,赶快...再为你念一下,你的心很痛苦。有的不是他自己,因为我替别人收钱,师父,你若没有念他的名字,他会很痛苦的,两个都很痛苦。因为一个怕没念到名字。一个说,对啊,我来就是要听"某某人,捐十万。"就很高兴,可以回去了。因为大家都听到,这样你以后有钱,但不贵,有钱也不快乐,因为你有一个强烈的我执。

学佛,有从理入,有从行入,但不管从哪个门入,目标都是一致的,故学佛首要的是建立宗旨。根本抓住了,其他一切都是支分,是方法,是步骤;根本没抓住,就会抓住这个否定那个,在支分上纠结矛盾。

  学佛不仅讲“放下”,也讲“提起”。提起宗旨、提起智慧、提起慈悲,放下烦恼、放下执著、放下痛苦,我们“放不下”,恰恰是因为该“提起”的还不够。初学者还没有提起就谈放下,未立正见、颠倒次第,故而迷茫空虚、矛盾纠结。

  初学者不宜一开始就关注自己的烦恼、习气,要依照正确的修行次第来做。学佛之初,从外缘来讲,首要的是要找到师法友团队,打造一个修行的环境;从内因来讲,是要树立宗旨、信仰,有了这些作为根基,才谈得上步步用功,断除粗猛恶业乃至调伏细微心念。 初学佛的人,真正要着力的地方,从内因上来说是自己的宗旨、愿力,也就是建立“为什么学佛”的正知见;从外缘上来说,是寻找、融入一个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体。而不是急于求得什么结果,在自己身上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获得意想不到的好运等。

  学佛、修行要首先建立宗旨,才能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礼佛、善行、放生、救孤……这些行为都不是矛盾的,不要对立起来看待,就像一个人既可以吃米饭又可以吃面食,都是为了提供热量、滋养身体,不会问“吃饭和面哪个更重要”。

  学佛后最重要的是培养、树立宗旨,有了宗旨,所有一切杂染的欲望都会渐渐被这个大愿转化。若非如此,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般在枝末上打转,妄想对治烦恼习气,终不能得。

  很多人学佛都有这个过程:看到了佛法的殊胜,可是难以对抗习气的顽固。若没有正确的方法,容易越学越烦恼、沮丧,久而久之,学佛就变成了头脑中的一个妄想,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是缺乏善知识指导,宗旨不明、次第不清之过。

  “度人先度己”是修心原则,时时返观自心,念念不忘宗旨,只有先调伏了自己的烦恼才能去帮助他人;“度己先度人”是行事原则,学佛之人要学习佛菩萨,放下自我,广行大悲,在利他中才能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

  学佛的最终宗旨是成佛,然后再结合自身设立阶段性目标。宗旨的建立以及对整个修行道路的了解,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修行的过程,要在善知识的指导与同行善友的陪伴下,持久而行。佛法分为悲、智两个部分,慈悲与智慧圆满,才是学佛的宗旨。

  既然学佛、修行,就要以成圣成贤为期。只有拥有希望、坚定宗旨,才能真正活在当下,否则只是漫无目的的飘逐。“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既要有高远的志向,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下手处,脚踏实地的行持。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