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弟子必学之德行的培养

佛弟子必学之德行的培养

人生所走的道路,有正道,也有邪道;有迷道,也有觉道;有大道,亦有小道;有康庄大道,也有羊肠险道。邪道不合法、迷道不合理,小道太自私,羊肠险径不安全,绝不会有良好的结果。所以道德,该是正道,觉道,大道以及康庄大道。人能循正道,觉道,与康庄大道迈进,洁身自爱,努力向上,必定行有所得,因名道德。

至于道德的含义,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一样,但目的各异。因为佛教与儒家的道德观念,基本上都看重于人格的善美与完成。不过儒家之目的,在于人伦的建立,由独善其身,进而兼善天下;佛教则主张保持人身不失,以进修出世圣道,最后目的,是在成佛。

儒家的道德思想

代表儒家的孔子,其道德思想以仁为主,智勇为副,所以说:“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达德。”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孟子则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德。董仲舒再加上信,作为人伦五德。无论是君臣,是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相处之道,一以仁为本,以义礼智信为辅导。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可见儒家对仁的重视。

孔子以仁为主的道德思想,至孟子时代,益见发扬光大。孟子以为人之初,性本善,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但可惜人皆因物欲的诱惑,致使本善之性,发生恶化;所以主张抑制物欲,使人止恶向善,回复本性的至善,以完成人伦的四德(仁义礼智)。因此说:“人之过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人由家庭幸福,推展至社会幸福;由父子关系,进而至君臣关系;由兄弟手足之情,扩充至友谊之情;由夫妇的敬爱,发展至全人类的互相敬爱。所以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是以君爱臣,臣忠于君,是道德;父慈子孝是道德,兄友弟恭,夫妇相敬,朋友守信,皆是道德。果能将此人伦道德推行于世,使人皆以八德为生活规范,各安其所安,各行其所应行,自可齐家、治国、平天下。今日社会之所以父子相争,兄弟相残,夫妻相讼,朋友相害,宾主相欺,甚至家庭破碎,社会混乱,皆是人伦道德沦亡的恶果。

佛法中的道德

大乘菩萨,则以六度四摄等法门为道,循此大道进修,断无明,证法身,使自他共同通往佛的菩提觉道,结果获得断智恩三德,故名道德。因为佛教主张人由私德修养,推展至公共道德的训练;由私我利益,扩展为社会大我福利;从小乘自利思想,转向大乘利己利人的精神,广修六度四摄,实践三聚净戒,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利益有情戒,成就利他之德,是名恩德;“烦恼无尽誓愿断”,是摄律仪戒,获止恶之德,是名断德;“法门无量誓愿学”,是摄善法戒,得积善之德,是名智德,以智德证佛法身,以断(无明)德证佛报身,以恩德证佛应身,结果:“无上菩提誓愿成”,得佛三身,证佛三德,通往佛果,得成佛道,是一切道德之最,亦人生品德修养之至极。

应如何培养道德?

(一)扩展仁慈的德性

仁是仁义,慈是慈悲,仁义是儒家道德的基本,慈悲是佛教道德的精神。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又说:“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姜太公亦说:“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因为具有仁义美德修养之人,必然“律己常带秋气,处世恒带春风”。不但“待人必于有过中求无过,持己常于无过中求过”。且能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是以不为个人得失的困扰,不为情欲的占有危害他人,反而能尊德性,重仁义。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正是基于仁爱之心,可惜儒家祭天地,拜鬼神,主张三牲(猪、牛、羊)酒礼,甚至日常生活不离食肉,仁爱仍然有限。佛教的慈悲,目的是拔一切众生苦,与一切众生乐。众生,包括人类以外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因此,提倡素食,实行戒杀放生,爱护一切生命。如果我们懂得居仁由义,以道德作为行为标准,进而学佛的慈悲,爱护众生,平等拔苦与乐,持不杀生戒,不因口腹之欲,杀害生物,更不因贪欲的满足,而谋财害命,残杀无辜,则何独阻止社会一切谋杀,残杀,凶杀,暗杀等罪恶发生,还可止息战争,导致世界和平,是以佛教的慈悲,既可培养仁爱之心,更可扩展内在的德性。

(二)坚立正义的意志

意志特别重要,古云:“有志者事竟成”,曾文正言:“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肯立志,都能做到。”反之,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国大文豪苏东坡亦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是以曾国藩主张士人第一要立志。但志患不立,尤患不坚,更患不正。故青年人立志之初,当审情度势,衡量自己的天才,兴趣,以及经济环境,然后决定立志之目标。志既立,就应切实做去,始终不渝,不畏难,不怕苦,不因环境威胁或利禄薰心而改变初衷,不因名位权势或私欲占有而作奸犯科,误入歧途,实行“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放下个人忧悲苦恼成败得失,去为正义而努力,为人群谋幸福,奋振自励,苦干到底。可惜现代人,大都意志不坚,稍遇挫折,即萌退志,或为名利所惑,贪慕虚荣,挺而走险,致使社会呈现混乱不安。如果皆受持佛的禁戒--不偷盗,坚定正义的意志,保持清廉的情操,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事正当事业,谋取应得利润,过著合理生活。

(三)保持身心的健康

身心健康,是人生的财富,事业的基础,亦是道德修养之一环。因为身健心康,则体格强健,精神充沛,可负担人生的重任,完成时代艰巨的使命;不致身衰力竭,障碍事业进展,或招致壮志未酬身先丧的遗憾。心健康,则人格健全,而能正心诚意,清心寡欲,洁身自爱,不致被物质诱惑,se 情迷惑,而邪思邪淫,丧德败行。今日社会呈现一片凌乱,非礼强奸,乱lun邪行,时有所闻,此皆人之身心不正常,不健康之过。何况邪淫结果,病菌传染,身患绝症,大好青年,自此断丧前程,能不可惜?是以佛制不得邪淫。佛弟子要受持不邪淫戒,寡欲知足,克己复礼,使自己生活有规律,行动有礼貌,作息有定时,饮食有节制,恒抱乐观的态度,磊落的胸襟,加上适当的运动。礼敬诸佛不但可以消除罪业,同时对身体健康也有极大的好处,身心和谐,精力充沛,然后面对现实,苦干、实干、自强不息,世出世间相结合,即便是在家的佛弟子也能够以遂生平的意志,以完成人生的责任,则人类前途,必然福乐无限。  

(四)培养诚信的美德  

诚信,不仅是做人美德,亦事业基石,成功秘诀。古今中外,所有功绩彪炳一时的伟大人物,无不具备诚实与信用的美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诚信,除正心诚意、老实可靠外,更要谨慎语言,不说谎,不欺诳,不轻诺,不谗害妒谤,言必有信,言必合理,所谓一言九鼎、一言而为天下法。当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既可兴邦,亦可丧邦。  

古之君子,除立德、立功,还要立言。佛则制戒妄言绮语,不得两舌,恶口,搬弄是非,辱骂他人。否则,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己固然后悔莫及,而被欺骗辱骂之人,更含恨在心,常思报复。试问敌人环待左右,将如何安心?怎得平安?朱子言:“人之作孽,莫甚于口,言语尖刻,必为人忌。”陈盾公言:“言语之过,似小实大,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语而折终身之福,切须检点”。西哲苏格拉底讲得更妙,他说:“天与人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人多见,多闻,而少语言”。因为言多必失,是以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特别是妄言绮语,更不应言。

佛经说:“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罪毕为人,常受诽谤。”大智度论说:“妄语之人,受十种恶报,一口气常臭,二善神远离,非人得便,三虽实话,人不信受。四圣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生为人,常被诽谤”。故佛将妄语列为根本大戒之一,而教人真语,实话,且以身作则。所以金刚经言:“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凡佛弟子,皆应以佛为榜样,说话诚实可靠,合情合理,绝对不可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诳惑世人,以遂一己名利之欲,更不可为求名闻利养,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否则,大妄语成,必堕地狱。修行人戒妄言绮语,不两舌挑拨是非,不恶口辱骂他人,而培养诚信的美德,言行一致,则其前途光明远大,自不待言。

(五)发掘本具有的智慧

智慧,是困难的克星,是剪除烦恼的利器,是创功立业以及明心见性的先导。但此智慧,绝非世间一般的知识,更非一般人的聪明才智。因为世间人的知识与聪明,皆含有贪嗔痴的毒素,都参杂名利的野心与自私的欲念。虽然,头脑灵活,思想敏捷,但缺乏明辨是非、分析邪正的正智。是以无论处世做人,大都仅凭主观的错觉,妄想的冲动,往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结果,制造罪恶,启发争端,导致世界混乱。目前世界上很多不守纪律,破坏社会秩序的人,或唯利是视,草菅人命的人。或运用科学头脑,发明大量杀人武器的人,通通都是聪明的人。由于聪明人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只知金钱万能,不知仁义更可贵,只知物质的占有,不知发展精神文明,因此都本著聪明才智,大展私欲抱负,贪图富贵,角逐名利……所以,世上聪明人愈多,社会呈现也愈来愈乱,主要原因,是聪明人缺乏智慧的辅导,致使聪明反为聪明误。不深信三世因果,只是目光短浅,表面看是聪明实则正是非常愚痴的表现。

佛教的智慧,是内在本具、纯真无妄的本觉智。非外来灌输的知识,或妄想执著的主观意念。所以佛的智慧,既能理解宇宙真相,明白人生意义,更能促进人性觉悟,使人自觉自奋,自立自励,扩展德性,长养善根,进修圣道,广集福慧,从自己道德修养的自利行为中,推展利他的工作,再从利他的德行中,完成自利的愿望,使人际关系,互利互惠,共存共荣,甚至共趣佛道,离苦得乐。如果修行人,能崇尚仁义,克己复礼,不好淫邪盗,不妄言绮言,不饮酒,不吸毒,保持头脑清醒,提高理智,慎思明辨;进而学习佛法,发掘内在本具的智慧,在智慧光辉照耀中,如因识果,分析邪正,明辨是非,严持佛的五戒,不杀生而培养仁慈的德性,不偷盗而坚立正义的意志,不邪淫而保持身心的健康,不妄言绮语而诚实可靠,不饮酒而提高理智,发掘正智,以塑造美满的人格,保持宝贵的人身。

然后广行六度以布施度悭贪,以持戒度毁犯,以忍辱度嗔恨,以精进度懈怠,依禅定度散乱,以智慧度愚痴。

从传统文化的厚德载物、思无邪、止于至善、仁民爱物、功成不居、为而不恃等,到我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不在宣示着这样一个道理:放弃自我的执着,对外境的习染,勇敢地追求真、善、美,让生命融入无私的奉献中来成就我们的人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唯有行愿,方是真修行,才能真实入理,汇入普贤愿海,究竟打破我、法二执;进而突破自我俱生的束缚,破碎时空,彻悟实相,与诸佛菩萨把臂同游。  

让我们以此生为本位,完善道德价值乃至于超越道德价值,去认知宇宙人生的真谛。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以佛法作指导,行六度法门,从而把控我们的人生,使生命焕发出全新的意义,是谓参天地之化育。  

宇宙人生的实相,就在六度万行中,“万行门中不舍一法”。立足于人生本位,完成世出世间的统一,就是人生的佛教。形而上与形而下,本末言说皆方便。让我们坚守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原则,最后直至生命的圆满。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有一位年轻人,在家商店服务了五年之久,然而却一直未能受到店方的赏识,因此,他便思索着要找份别的工作,离开这里。这天,天下起了大雨,有位老妇人走进了这家商店,并且在店里面闲逛起来。其他的店员都对这个老妇人爱理不理的,只有这位年轻人主动向她打了招呼,并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需要服务。然后,这位年轻人陪着老人逛了整个商店,对各种商品进行了讲解,并且主动为老妇人提着买到的各种物品。当老妇人离去时,这名年轻人还陪着她到街上,替她把伞撑开。这位老妇人对他的服务和帮助极为满意,向他要了张名片,然后就走了。 

后来这位年轻人几乎忘记了这件事,他开始着手准备寻找更好的工作。可是有一天,他突然被老板叫到办公室去,老板给他提供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而这份工作正是那位老妇人——老板的母亲亲自要求他担任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给他人提供帮助,帮助别人并不是只有有钱人才能做的事。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能力大小怎样不同,我们都可以去帮助别人。这些帮助有时甚至只是一句亲切话语或是鼓励的微笑、真诚的信任或发自内心的赞美而且还有很多时候,当我们给予他人帮助时,受到益处的往往可能并不是那个被帮助的人,而是我们自己。这就如同我们播种下爱心一样,帮助别人越多,收获到的也就越多。

学会消气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这是多生累劫的习气把“我相”执着得很深,把人我对立看待。这种做法与修行背道而驰。假如我们不放下,为了争一口气可以不顾一切,这是很危险的,它会给我们带来种种烦恼,造种种恶业。一切都有个“我”,就会生起憎恨心、我慢心、就种下了恶因,障碍我们学佛,障碍我们从生死苦海中解脱出来。放下了“我”才能走向生命的解脱。

道德是一切的根本–宣化上人开示

学习佛法的人,就是在这儿开始把种子种到地下去。种子种下后,能不能生出?还要看各种的缘。诸缘具足了,种子就能顺利的生出。假若各方面助缘不圆满,就有可能变成焦芽败种。也就是看当我们发菩提心时、种菩提种子时,种得够不够深?坚固不坚固?

若是种得够深而且坚固结实,那么将来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可是要想结菩提果,还有一段相当的时间,这就要看你用功用得如何。要是用功上路,开悟证果,成就觉道,这才算是收成。种子生根发芽、抽叶、开花、结果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相当的时间,培养、灌溉、加肥料。肥料是什么?就是学佛的道德。修行要处处本着道德,以不妨碍道德为根本戒条。

儒教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是人的根本,而财仅是一种末梢之物。修道人处处要惜福节约,不浪费金钱物质,如此日积月累,才能培养出自己的德行,所生出来的枝叶才会茂盛,果实也将累累。如果不加肥料,不用功去培养灌溉,枝芽花果很容易就会枯槁而死,所以修道人,第一戒条就是「注重德行」。

德行先由小处做起。「毋以善小而不为」,你不要以为小善就不去做,而等着做大善,大善没有那么多。「山」是一粒一粒微尘积成的,微尘虽小,但积多了也会变成一座山。德行虽小,但积多了,也会变成一座德行山。不违背道德就是德行,不妨碍他人就是德行。无论做什么,要帮助他人为本份。若于利益上、时间上、文化智慧上,或其它种种事情上,对他人有所妨碍,不能利益他人,都是于道德有所违背。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以不违背道德为根本箴规。想要修道,先要培德;没有德行,就不能修道。所以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道德就等于日月,也等于天地,也等于人之性命。没有道德就等于没有性命,没有日月天地一样。什么是道德呢?就是以利益他人为主,以不妨碍他人为宗旨,也就是内心充满「仁、义、礼、智、信」。

(一)仁:有仁爱的心,就不会杀生。 (二)义:具足一种知识,做什么事都恰到好处,恰到中道,不太过也不会不及,不偏左也不偏右,事事合乎中道。懂「义」,就不会偷盗。讲义气的人不会偷他人的东西。 (三)礼:礼是一种礼貌、礼节。尚礼节就不会奸淫。偷盗与**都是因为不合乎义礼,违背常规的现象。 (四)智:有智慧的人就不会乱喝酒、乱吃迷HUN药。愚痴的人才会做出种种颠倒事。 (五)信:有信用就不会打妄语。

仁、义、礼、智、信,五常充足圆满了,这就是道,就是德。所以道德是从心中生出,它的根本就在我们人之心里头,但生出来有种颜色。这种颜色不是青、黄、赤、白、黑,而是一种德行之表现,是德行之光泽。孟子说:

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有德之人不单单面上有所表现,其背上也洋溢着德光,甚至于在四肢上也能显现出来。这种德相虽然描述不出来,但人人皆能明白。德行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功夫学问,这种德行不能假装的,虚假只会暂时骗人一阵子,不能长久。

修道就是要修真正道德,不妨碍他人,也不怕被他人妨碍自己。谁妨碍自己都接受,逆来顺受;谁对自己不慈悲,或不讲道理,都是自己的善知识。能「逆来顺受」,对横逆能处之泰然,才见出你忍辱的功夫,不要让别人一句话就动了。有些人的「不动」是无惭无愧,这是不对。你要修的「不动」,是能忍人所不能忍,这才是真功夫,否则,还须从头练起。

在佛教里,道德圆满了,就获得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就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缺少一样,也无法得到这种境界。所以佛教万德庄严,它能包罗一切宗教,而一切宗教只是佛教的一部分。所以我常将佛教比喻为大学课程,道教或其它高超一点的宗教可以算为中学,世间宗教如儒教等,只是小学过程。

我们应该躬行实践,常把「生死」二字挂在眉梢,把「道德」二字放在脚下。这句话看起来很难懂,为什么说应该把「道德」二字放在脚下呢?因为,道德二字是为人的根本,好像树木的根一样,所以有了道德,我们才能立得住脚;反之,脚下无根,那么则无处可立,进退维谷,不能有所作为了。若是我们能把这二字实践了,那么,人格更可以立得住,而一切亦自然可以成功了,所以说:「道德二字,是做人的根本。」《论语》上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才能生出道,这是古有明训的。

道德乃是真富贵

宣化上人开示于夏威夷檀华寺

谚云:「有德真富贵,无道是清贫。」一般人以为金银珠宝才是财富,实则非也,这种外在财富,随时都会被人抢去。故古德曰:「富润屋,德润身。」人无道德,就是真正的贫穷。

这个「贫」字,乃由「贪」字演变出来;因为贪得无厌,而结果贫穷。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利己就是恶,利人就是善。诸恶不作,即是不自私;众善奉行,即是不自利。再能不贪,便不穷了。

人为什么穷困?乃因贪多,结果愈贪愈穷。你若能本着「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此即观世音菩萨的本怀及志愿,能爱人如己,舍己为人,这都是大悲心。

我讲的法都是很浅的,是什么法?是吃饭,穿衣,睡觉。所以有人向我求法,我就教他吃少一点,穿少一点,睡少一点,因为「减衣增福,减食增寿,减睡增禄」,若能三星拱照,这不是佛法吗?你若患失眠症,我也可以教你一个治疗的方法。为什么人会失眠?因为从早到晚担心如何发财,要不然就挂子挂女,挂丈夫、妻子、儿孙,焉能入睡?你不打那么多发财的妄想,放下财色名食睡五欲,自然梦稳神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