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明如居士:每个念头每句话都是在描绘自己的未来

明如居士:每个念头每句话都是在描绘自己的未来


常言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意即,在人生路途中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十件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的。确实,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就像天上降落的雨滴一样,一滴未干,另一滴又打了过来。细细想想,生活中让人心生烦恼的事情多得简直数不过来。例如,天气炎热、寒冷或者阴雨连绵,各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报道不停地冲击着眼根与耳根,孩子不听话、成绩不好,配偶为一些琐事喋喋不休地抱怨,父母身体欠佳,同事说一些不合情理的话,老板无理要求,工作压力大等等……,面对这些不如意的烦恼对境,很多人会心里非常不舒服。为了排解内心的不舒服,有人就开始抱怨、指责,说一些非常难听的不吉祥的话语,甚至破口大骂。

以佛法的智慧来观察,用对抗或拒绝的心态来面对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并伴随嘴上的抱怨与指责,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因为这样的心态和反应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到更加糟糕的境地。如果长期一贯地这样去面对不如意之事,就会让内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这种不良的条件反射在未来世经不断串习,会越来越坚固,最终肯定会使此人堕入到三恶道中去,饱受痛苦,无法自拔。

就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样,最初完好大堤上的一个小小的蚁穴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但是不去重视与对治,而是任凭蚁穴放大,最终就会决堤。同样,当一个人的福报具足时,抱怨指责一两次,也不会立即看到什么可怕的后果。但是,随着抱怨次数的增多,自心就会形成抱怨的恶习,这个恶习越是串习它,就越难改掉。不仅如此,就像吸铁石能够吸引铁块一样,抱怨就是不如意之事的“吸铁石”,越抱怨,不如意之事就越多。最终,一个人会因为内心根深蒂固的抱怨习性堕入到恶趣,饱受各种难忍的痛苦。所以,每一个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人,应该在内心暗暗发愿,无论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都不要抱怨、指责。

有人问:“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为什么不能生气、抱怨呢?”原因很简单:生气、抱怨是一种愚昧;展开说,是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愚昧;概括说,是对因果律的愚昧。

为什么说生气、抱怨是对过去的愚昧呢?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因果律是支配世间万象的根本规律。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一切,无论是如意的事情还是不如意的事情,都是自己过去的心念所导致的结果。一个人的心念所导致的果报,不会成熟于他人的相续中,而只会成熟于自相续。现在我们所遭遇的一切不如意都是自己过去不正确的心念所导致的结果。但是,由于我们内心愚痴昏暗,对“自己过去的心念导致现在的恶果”的事实无知无觉;不仅如此,我们的内心还有一种邪见,认为这些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外在的某个人或某件事造成的。因此每当我们遭遇不如意,立即就会将矛头指向外在的某个人或事,认为是这个人或这件事导致了我现前的痛苦。

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已经犯下两个过失:一是将造成自己现前不如意的真正元凶放置在一边,甚至保护起来,任其逍遥法外;二是冤枉了外在的人与事。这是很愚昧的举动。

为什么说生气、抱怨是对现在的愚昧呢?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生命体验,这是任谁都能观察到的道理。面对不如意的外境,用宽容祥和的心对待,内心就会体验宽容与祥和;用抱怨与生气的心态对待,内心就会体验痛苦与烦恼。我们要么是对这样一个明显的道理不知不觉,要么就是虽然知道,但还任凭自己随恶习而漂泊,依然抱怨与生气。

《太甲》中说:“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意思是说,不如意之事的降临是“天作孽”——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因果律”,也即是因果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此时只要我们内心不去在意不如意的外境,外境的不如意实际上就不会对我们的心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开始抱怨不如意的外境,这实际上就是“人作孽”,此时内心就会真正受到伤害。现代有智慧的人也说:“大声喊痛,痛就进入了自己的心;不去理会痛,痛就没有机会进入自心。”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应当深深思维。有什么心就过什么日子,这就是无欺的因果律在“现场办公”,我们不能不引起注意。

为什么说生气、抱怨是对未来的愚昧呢?我们当下生起的每一个念头、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描绘自己的未来。譬如,当我们说“蠢猪、精神病、脑残,你去死吧!可恶!”诸如此类的不好的词汇时,不管你是在骂谁,实际上就是在自己的内心描绘“蠢猪、精神病、脑残、死、可恶”等这些不好的画面,此时心和语言就是一支画笔,心田就是一张大大的无形的画纸,这些不好的词汇所描绘的画面就被画在了心田这张纸上了,心田不会因为你是在骂别人,就不记录这些画面了。这些被心田记录下来的画面,其实就是你自己的未来,也就是说,未来你自己或你遇到的人——譬如你的父母、孩子、同事等等,就只能是“蠢猪、精神病、脑残、死、可恶”之类的样子,因为你过去在心田中描绘了这些画面,播下的就是这些种子,而不是其它种子。

这个道理在佛教小乘教法中叫做“业感缘起”,在佛教大乘唯识教法中叫做“阿赖耶识缘起”,在大乘中观教法中叫做“真如缘起”或“性空缘起”。仔细研读大小乘的经论就会发现,因果律确实是真实不虚的宇宙定律。

总之,生气与抱怨,就是对因果律的愚昧与蔑视;生气与抱怨,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不认账,对自己当下的生命体验不珍惜,对自己的未来遭遇不负责任。

所以,每当我们遇到不如意之事时,千万不要随顺自己内心的恶习,说一些不吉祥的话;而应当怀着对因果的敬畏之心,像《入行论》中所说的那样“如树安稳住”——也即嘴上不说话,心里暂时什么也不要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呆一会,像大树一样静静地安住。《入行论》中说:“吾意正生贪,或欲嗔恨时,言行应暂止,如树安稳住。掉举与讽刺,傲慢或骄矜,或欲评论他,或思伪与诈,或思勤自赞,或欲诋毁他,粗言并离间,如树应安住。”总之,当我的心中没有好念头、嘴上要说不吉祥的话时,此时应当强迫自己不说话,并停下奔腾不息的狂心,静静地安住一会。这其实就是用禅定技巧调伏恶心的一种方法。

当内心再起念头时,应当自言自语地告诉自己:“我遇到的这些不如意之事,都是自己过去的念头、话语与行为描绘出来的,不能抱怨任何其他人或事;如果我抱怨,就是对此不认账。抱怨毁了自己的现在,因为生命的体验唯一取决于心念,只要我的内心美好,我的天空就是晴朗的。我要深深地知道,我所抱怨的所有话语都是在描绘自己的未来,这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不能用自己的抱怨毁了自己的未来。”

很多人都喜欢照镜子。人们都知道,自己的面容是怎样的,镜子里面的面容就是怎样的,两者不会有丝毫差错。其实,我们现在的遭遇就是照见自己过去思想、语言与行为的一面镜子,现在的思想、语言与行为是照见自己未来遭遇的一面镜子。对此,我们应当深深信解。

过去的已经永远过去了,不如意之事的呈现意味着过去的某个恶念、恶语或恶行的果报已经彻底消尽,没有必要对不如意之事不认账,而毁坏自己的当下与未来;相反,我们应当怀着对过去错误的惭愧心,更加珍惜当下,用美好的心念、语言与行为积极地描绘美好的未来,这才是智者所为。

摘自《永不抱怨》(明如居士 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凡夫对于自己所嗔恨的人,都希望其痛苦、不希望其快乐,希望其失败、不希望其成功,希望其遭受粗恶语与他人的不敬、不希望其遭受他人的恭敬与爱语。所以,一旦自己不喜爱的人获得了快乐与成功、受到他人的恭敬与赞叹,内心就会生起嗔恨与抱怨;而一旦对方获得了痛苦与失败、受到他人的轻蔑与诋毁时,内心就会幸灾乐祸地高兴。

凡夫都觉得,某个人曾经危害过我,我希望他不快乐、倒霉,这是非常合理的反应,这种反应对自己根本不会有什么危害。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正等觉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周遭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在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放电影,六根放什么内容的电影,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心中有什么内容,二是拿什么内容来放。例如,冰箱里面只有苹果与梨子两种水果,没有桃子,此时你想从冰箱中拿出桃子来,这是不可能的;此外,是拿出苹果还是梨子,取决于你想拿哪个。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既有善业的种子,也有恶业的种子。善业的种子萌发就会感受美好,恶业的种子萌发就会感受痛苦。而相续中到底是恶业的种子先成熟,还是善业的种子先成熟,则取决于人现在的思想。善的思想,会吸引相续中善业的种子先成熟;恶的思想,会吸引相续中恶业的种子先成熟。

以希望仇人倒霉的心会吸引什么种子成熟呢?会吸引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亲人突然倒霉。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人,他对某个仇人恨之入骨,咬牙切齿,盼望着这个仇人早点出事倒霉;就这样耗了很长时间,结果仇人没有倒霉,反而是自己或自己的亲人遭遇了不测,倒了大霉。

有人问:为什么以希望他人倒霉的心会吸引自己倒霉呢?这是因为希望他人倒霉者的内心都有一种隐藏得很深的“我不快乐”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隐藏在内心深处,具有巨大的吸引果报的力量。“希望他人倒霉”就是这种“我不快乐”的危机感所释放出来的妄念,以这种妄念只能加深内心“我不快乐”的危机感,以及吸引更多的“我不快乐”之事来到身边。一个内心完全快乐的人,绝对不会有“我不快乐”的危机感,没有这种危机感的人肯定不会生起希望他人不幸福的念头,即便此人曾经伤害过他。

为什么我们更倾向于希望仇人不快乐呢?因为仇人是内心“我不快乐”危机感的施加者。将一个人认作仇人,此人一定在我内心曾经施加过伤害,否则没有理由将对方认作仇人。而所谓的仇人的“伤害”其实只是自己内心的一个信念——一个“我的快乐被他损害得没了”的信念,就是这个信念隐藏在内心,成了潜伏在心中的“我不快乐”的危机感。

这个观察也告诉我们,要想避免他人的伤害,一个最上乘的方法就是内心不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如果我们认为或相信外境的什么事情伤害了自己,内心实际上就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染污,如果这种染污不被及时清理或忘却,就会投射出很多“希望他人不快乐”的妄念,从而加剧这种染污。

心就是这么神奇,以“我受伤了”、“我不快乐”为潜在信念而发出的“希望他人不快乐”的种种妄念,只会吸引与这个信念相应的事情发生,加剧并验证这个信念的可靠性。

《迁善录》中有一则公案是这样的。宋国的大夫蒋瑗有十个儿子,一个驼背,一个跛子,一个肢体萎缩,一个双脚残废,一个疯颠,一个痴呆,一个聋子,一个瞎子,一个哑巴,一个死在狱中。他的朋友子皋问他:“你平时行为如何,怎么会有这样大的灾祸?”他说:“平时我也没造什么恶业,只是喜欢嫉妒别人。谁胜过我,我就嫉恨他;谁奉承我,我就喜欢他。听说别人行善,我便怀疑;听说别人有过恶,我就相信。见人有所得,如同自己有所失;见人有所失,就像自己有所得。”子皋说:“你的心态竟然是这样呀!你很快会遭到灭门之灾。你的恶报何止如此!”蒋瑗听了大吃一惊。子皋劝导他说:“天虽崇高,也察知细小之事。你若能痛改前非,必能转祸为福,现在悔改还不算晚。”此后,蒋瑗一一改正生平的恶行,不到几年,几个孩子的病都渐次好了。

由此可见,蒋瑗以自己内心深重的不快乐的危机感,产生了希望他人不快乐的恶念,结果只是加剧了自己的不快乐;相反,他抛弃了这种危机感,希望他人快乐,反而给自心也带来了快乐,于是自己生活的外境就真的渐渐变好了。心怎么想,境就会怎么现。愿人得安乐,自己就会得安乐;愿人受苦,自己就会受苦。

《感应篇汇编》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李士衡出使高丽国时,余英作为副手跟随,李士衡将所得到的很多礼品和布匹赠给了余英。回国时,余英安排船只,担心过大海时船会漏水,为了不让自己的货物遭损,于是将李士衡的财物全部垫在船的底部,将自己得到的货物全部放在上面。等到开船后,碰到了大风,船在海上几乎要沉没了,船长请求减少负载货物以逃生,慌忙中随手抛弃了很多货物。等到风停了之后,检查所抛弃的货物,结果全是余英的,李士衡的货物由于垫在船底,竟然一件都没有少。

开船前,余英的心相是“担忧自己的财物受到大海侵损”的危机感,将别人的货物放在下面来防范自己货物受损的行为,其实只是加剧了内心的这种危机感,以内心担忧的力量真的吸引了内心的恶业,结果他的担忧成为了现实——自己的货物果然被大海夺去了。因果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最初心是如何想的,最后的果就会如何应验。

日本作家野口嘉则所著的《镜子的法则》中记载了一件真人真事:说的是41岁的家庭主妇荣子遇到的烦心事。她的儿子优太上小学5年级,在学校总是受人欺负,被一块玩的朋友们排斥在外,一旦发生什么,总是被当成做坏事的那一个。优太因此经常郁郁寡欢,荣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却无可奈何。一位懂得佛法的心理学家矢口先生告诉她:就像人脸长得怎样,镜子中照出来的人脸就会怎样一样,每个人的人生遭遇都是他内心的一面镜子,内心的思想是怎样的,外面的生活遭遇就是怎样的。

矢口先生为她分析说:“因为您所得到的结果是‘心爱的儿子被别人责备’,我认为您‘责备了某位理应亲近的人’。您是不是反感某位理应感谢的人,或是身边的谁?”在矢口先生的提示下,荣子开始反省自己,发现自己一直对父亲怀恨在心。在矢口先生的帮助下,经过仔细观察,她认为的“父亲不爱自己”其实只是一个错觉与误解。终于,荣子鼓足勇气与父亲化解了多年的隔阂。在与父亲化解隔阂与怨恨之后不久,她的儿子优太的情况也改变了——他周围的同学不再与他为敌,相反变得对他很友好与和善。

在大多数人心里根本不会将“儿子在学校被同学孤立”与“自己内心恨父亲”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愚昧的人会怨恨别人、怨恨社会,却不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自己的起心动念感召的。实际上,以自己非理怨恨他人的心只能招来他人对自己与亲人的非理怨恨。《圣经》中也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应怎样待人。”又说:“你做在你兄弟身上的事,就是做在你自己身上了。”

确实,我们在希望别人痛苦、倒霉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希望自己痛苦与倒霉,对于这个甚深的道理,智者不可不知。

摘自《永不抱怨》(明如居士 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