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慧律法师:修行不在外表事相应当开发自性般若

慧律法师:修行不在外表事相应当开发自性般若

.

修行不在外表事相应当开发自性般若  
慧律法师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广钦老和尚为了破他的执著,就告诉他:“你在跟佛祖算账啊!”

修行用功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要以放下、不执著的角度来实行。就像我们必须了解,吃素不代表修行,而只是修行的助缘而已。如果吃素是修行,牛也吃草,甚至它吃得远比人类更清净,那么它也在修行吗?

修行,是在修我们的心。但错误的方法,不当的精进,就不是在用功了,反而成了一种执著。我们任何一个人,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也是这个心;要造业下地狱,也是这个心;苦乐、善恶,主观、客观,烦恼、菩提,有为、无为,皆是这个心。如果我们慈悲喜舍,就是佛菩萨;相反,造业、执著,就成了畜牲种、地狱客。所以,学佛要进步,就必须从心地上下功夫。

心,也可以是个模糊、不确定的名词。加一个善,就是善心;加一个恶,就是恶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烦恼,又成了烦恼心。另外,在《楞严经》中,心所指的是如来藏;在唯识里,是八识;在我们世间,是指灵魂;以心理学的看法,即成潜意识。心加上不同的名词,就成不同的心。

我们也常听到人们如此说:“善、恶在一念间。”依佛法的究竟义来说,一切万法唯心所造。因此,修行不在外表与事相上而已;一定要开发自己本性内在的般若智慧,远离分别执著,也才谈得上“修行”。

 

TOP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
对治懈怠很简单:第一,每天你要定功课。第二,尽量去团体,过团体的生活。比如说:我们有法华寺,由法华寺为主,常常去那个道场,请法师们慈悲,一个礼拜有多少天的佛教的活动,常常去做义工。

在家不行,在家孙子跟我们讲:“姥姥带我去玩。”心又软了:“好啊,好啊。”在家里接个电话,碰到了熟人,电话一接,讲不完,讲了几个小时都讲不完。众生的习气太重了。碰到自己喜欢的话题,碰到自己喜欢的人,三个小时、半天也聊不完,聊了以后,得到什么?什么也没有啊!就是人我、是非:哪个法师长得比较庄严,哪个道场吃得比较好,哪个道场不如法,哪个道场很乱,这些居士怎么样……讲来讲去没有一句营养。

所有众生的毛病就是放纵自己,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身、口、意,然后在家里始终认为念了两、三句佛叫做了生死,谈何容易呢?对不对?把这个了生死看得太简单了,放纵自己的习气,以为是洒脱自在,这个就是错认修行了,错认修行!

修行是非常严谨的,它是必须要类似紧迫盯人的,要盯住你的身,不可以去造业;要盯住你的心,不可以打妄想的。是非常严谨的,也步步惊魂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步步惊魂的。也就是对治我们的身心的懈怠,它是需要下功夫的。你比如:再碰到一下病苦,就懒惰了;再碰到一下诸事不顺的,钱被儿女搞光了,或者出了一个不孝子,心情就受到影响了;再来,人家讲我们两三句话,我慢特别的重,本来在道场也干得很好,师父有时才讲他两句:哎呀!你这个香菇切得太大片了,或者是你的炒菜炒得不够熟,才讲两句,就不甩人家了,然后就开始批评出家人怎么样、怎么样不够慈悲。

这都是众生的毛病。他以为了生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意思就是用混的、用混的。早上念两三句佛,怎么样?好像跟佛菩萨打卡,我上班了打个卡;晚上念了一部经,两三句佛,诵了一部经典,我好像晚上也上班了,佛菩萨你有看到了啊。他认为这个叫做修行,这大错特错了!

修行是二六时中,二十四个小时身净、语净、意净、戒净!修行要四种清净的。身——要清净。语——一句口业都不能造的。意——不随便起妄念、执著、分别、颠倒心,都不可以的。戒净——你三皈有三皈的戒律;五戒有五戒的戒律;八关斋戒有八关斋戒的戒律;沙弥、沙弥尼有沙弥、沙弥尼的戒律;式叉摩那有式叉摩那的戒律;比丘有比丘的戒律;菩萨戒有菩萨戒的戒律。你的戒清净吗?清净吗?对不对?

所以,要对治这个懒惰问题、烦恼问题没那么容易的。修行不是把云南茶拿来喝一下、泡一下,或者到西双版纳搞个普洱茶泡,坐下来喝两口,说这个叫做修行。修行——破除妄想、颠倒、习气,你行吗?破除妄想、颠倒、习气叫做真正的修行人,对不对?不是念两三句佛叫做……跟人家讲修行这差远了,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TOP

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张开,都在看别人的错误,一张嘴巴,都在讲别人的过错。人永远是烦恼的动物,从早到晚都是一样,到老到死还是不觉悟。

你要活得快乐,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大家都不是圣人。你的心中,一定有最气愤的人,你最恨的人,最讨厌的人,也有最嫉妒的人,对不对?从来没有发脾气的人,请举手……没有人!除非是神经病。大家都曾发过脾气。现在师父告诉大家,怎样过最快乐的日子。要宽恕众生,不要看人家的缺点,要看自己的缺点。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同样在一个公司里,别人的能力比我强,我就嫉妒他,我的内心就不满。诸位佛友,你看是那一个人比较痛苦呢?是别人活得痛苦,还是你活得痛苦呢?

你嫉妒别人、恨别人,人家又不知道,真是神经病。然后,有一天你实在忍不住了,对你所恨的人说:“我在恨你,你知道吗?”对方说:“我不知道啊!”这样不是很可怜吗?

世界上只有慈悲能够解除痛苦,你们一定要放下,要宽恕众生。宽恕人家,你就会很好过日子。你今天晚上来听师父讲这一席话,值二十万新加坡币,回去就很好睡觉了。你就可以说:“我以前恨你,今天听师父讲,就不恨你了,反正前世欠你的,你就拿去用吧!”这就0K了。

《六祖坛经》中说:“他非我不非。”六祖慧能大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别人弄得是是非非,我们是不能有是非的,要做到如下的原则:“宽恕众生。”这是学佛的第一步骤,如此你才不会痛苦烦恼。

其实我们不只是为了众生才宽恕众生,而是为了自己想要享受那一份安祥宁静的内在,体会那种知足而清心自在的快乐。所以,你一定要宽恕众生,这样我们的智慧就会慢慢启发出来,心地也会渐渐地广阔开朗起来。

第二:改变自己,胜于改变别人。释迦牟尼佛说:“降伏百万大军并不伟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简单地讲,学佛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改变自己。

我们看看当今社会上,父母亲因意见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间因小事而纷争,同学因对事情看法不同而起争执,同事间会斗争,这是为什么?你有没有想想症结在那里?该找找根本解决的办法。

我们再更深入地想一想,不管是同公司的同事,亲密的朋友,情如手足的同学。刚开始相处时,大家都很融洽,后来大家都搞得很痛苦,为什么呢?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吗?面临这些现实的问题,总要找到答案,因为人必须生活下去,每一个人总要活下去,一定要工作,一定要吃三餐,但是面临每天争执的问题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改变自己,胜于改变别人。”随便举个例子来讲。比如夫妻之间,先生花天酒地,喜欢玩女人,太太伤透了脑筋,因为她放不下,观念转不过来。

如果学了佛法,观念就能转过来。你今天不回来,我就寻自己的乐趣,反正我的生活总要过下去,改不了你,我改变自己。同事与同事之间也是一样,彼此相处久了,相互就了解对方了,也了解其为人了。比如:这个人怪贪不舍,只想占人便宜。买一个便当,偷偷跑到外面去吃。我买了一个便当回来,被他发现了鸡腿,马上被偷走。他买水果自己偷偷躲着吃,我买水果,他一定要抢着吃,什么事情都为了他自己。

世间这种人很多。在台湾很多,在新加坡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没有。这种人水准很低,我们也不必跟他计较。若遇到这种人,我奉劝你,改变自己。面对这种人,他是凡夫,不会觉悟的,是不可能解脱的,所以,我们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因此,要宽恕别人,改变自己;宽恕众生,快活自己。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