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踏破困境向圆满
修行,就是要把心态放正、放平。心放正了,一切都风平浪静;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一帆风顺。
我们有的时候会遭受种种磨难,一切不吉利、不幸的事都遭遇了,这个时候也不能自卑,要多看自己的功德和成就,往下比:“我虽然很痛苦,但是和地狱的众生相比,我的痛苦不算什么。虽然我现在非常贫困、一无所有,但是和饿鬼道的众生相比,我太有福报了。虽然我现在很愚痴、呆笨,但是和旁生道的众生相比,我也很聪明,也很有智慧。我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这是多大的福报啊!”这样想,心态就调整好了,不会自卑,也不会对自己丧失信心了。
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困难是暂时的,所以既不要把一时的困难看得太重,也不要把一时的助缘和条件看得太重,这都不算什么。财富不是福,法福才是福;世间的聪明不是智慧,能修持正法、能明白佛理才是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困难、磨难、坎坷与挫折是我们成就的助缘,可以帮助我们消业,增长我们的福报和智慧。智慧是在人和事之间磨练出来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如果想修行、想成就就不要逃避,要去面对、磨练,最后才能成就。
我们经常想逃避。没有钱想逃避,拼命地想发财;有病想逃避,到处求健康;有坎坷或磨难的时候,又想逃避,到处去求。不要逃避,要学会面对。什么叫勇士勇母?应该有一颗勇敢的心,有一颗安忍的心。在一切境相当中真正做到心如如不动,才是真正的成就。
这些艰难困苦都可以转为道用,从中消业、还债,从中磨练自己的习性。它们都是你修行、成就的助缘,都是好事。什么叫知足?无论在何种状况、条件、境遇下,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最快乐的,最好的,这叫知足。知足是常乐,知足是圆满。其实做到了知足,就是修大圆满;把握住了当下、活在了当下,就是大圆满。追随过去,迎接未来,执着现在,不会有圆满的。
我们被束缚在六道里,不得自在。到底是谁在束缚我们?是不是这些名闻利养在束缚我们?是不是这些清净和不清净的显现在束缚我们?不是。是贪着和执着在束缚我们。我们现在要放下贪着,放下执着。当你不执着的时候,显现就不会束缚你,不会伤害你;你若执着了,显现就会伤害你。
我们根本用不着逃避,也是逃避不了的,关键是自己能放下。什么叫放下?不执着叫放下。不执着,慢慢就不分别了。那什么时候才能放下呢?看破才能放下。我们很多时候特意去做一些事情,或特意不去做一些事情,这都是没有放下。真正放下的时候是自然而然的。你看破了,自然就放下了。
比如,你去接触或不去接触一个人,你去做或不去做一件事,真正放下了,自然而然就不影响你了,接触不接触都一样,做不做都一样,这种心态一直是平静的。我们有时候是在抉择:“我不接触;我要接触”,这是一种特意的心态。
因果也是一样。无论是外在的因果,还是内在的因果,都是自然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春夏秋冬,生老病死,成住坏空,都是自然规律。不去执着因和果,不特意取舍因果,这叫超越因果。
解脱不是要解脱生死,而是要解脱生死之苦,就是对生死没有执着。你真正做到了,这叫放下。放下了,你就可以不生死,也可以生死。在显现上有生死,但是你不受它的影响,对你来说和没有一样,这叫了脱生死。
当特意放下的时候,内心的空虚与患得患失仍然存在,这说明还是没有放下。真正放下了,就像看电影一样。这个人你是否接触,这件事你是否去做,这是因缘的事。这个人,你有因缘接触就去接触,没有因缘接触就不接触;这件事,你有因缘就去做,没有因缘就不去做。不是特意而为,是靠因缘所致,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我们经常说“随缘”,这叫随缘,让它自自然然的发生。你不动心,就不会受它的影响。任何时候都是心平气和,来、去,聚、散都一样,不是假装,而是发自内心地放下。
一切显现不会束缚我们,是执着在束缚我们。所以当时帝洛巴劝告那诺巴:“孩儿啊!不是显现在束缚你,而是执着在束缚你,所以放下执着吧!”意思是,你执着什么,什么就束缚你,你就不会得到自在和解脱。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4 15: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