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正如法师: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如何放下烦恼?


问:如何放下烦恼?

答: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容易放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思考办法去“接受、处理、放下”它,但不要着急,也勿丧气,更莫烦垴,否则,恼上加恼,苦上加苦,“气出病来谁高兴?”当然,要作到这样,需要有相当高的精神修养。大凡都是,“劝解他人容易,事到自身无办法。”

有恋爱经验的人告知,男女热恋之时,彼此思想都容易沟通。为什么?因为:1、彼此都尽量掩饰自己的弱点;2、彼此都尽量表现自己的优点;3、彼此都尽量借机称赞对方;4、彼此都尽量迎合对方的意愿;5、好奇心使、情人眼里出西施,以及生理上心理上的作用,等等,因此,思想便非常自然地“凑在一起”。为什么结婚后渐渐地彼此便发生了变化,思想也无法沟通?原因可能不尽相同,甚至复杂得多。但是,大多数的夫妻可能都是改变了上述的几点,生理上心理上也不再需要了。

要想恢复这种“思想沟通管道”,非常困难,只因“阻塞”己久,“逆反”心理严重,“病入膏育”,又彼此双方想“恢复”的意愿不高不诚。当然,也不是不可能重新打通“沟通管道”,只是颇费周章。只要双方有这个诚心善愿,必然可以打通而恢复如当初,让“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个魔咒进坟墓吧!

彼此双方的意愿是极为重要的,彼此双方的努力更是重中之重。然而,在因缘还不成熟的情景下,你自己可以先行一步,独自先行,行什么着?答案就在上方。

人与人相处得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长时间相处,实在不容易。处理好“人与人相处”,这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彼此双方去钻研。有的“人与人相处好”,也没什么学问可谈,全凭一个字,那就是“缘”。


问:如何能保持开朗的心情?

答:人生十事,八九不如意,因此事不称心,何其当然!无始烦恼业垢,若有形相,虚空也难容纳,故心不开朗,何其正常!

不过,学修佛法,明了事相,自能减少、避免“不开心事”,甚至“烦恼为菩提”、“烦恼即菩提”。

有人当太子,想做皇帝,胡思乱想,不开心。

有人口无择言,惹是生非,不开心。

有人脾气不好,怒火常烧,不开心。

有人不谙本行,无法胜任,不开心。

……

精进修行,断恶修善。先找“病因”,然后“下药”,再者注意避免“病茵”再感染,勿要生事,积极上进,再者便是“欢喜面对”、“欣然接受”、“笑口弥勒”、“学会转念”、“烦恼何尝不菩提”。但是,要千万警惕“大错误”,不可犯矣!

合掌谨此

TOP

正如法师:如何理解平等?

请问法师:当今社会太多不平等,而佛教里说众生皆平等,是如何理解?



答: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与佛同等,无有区别。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人与人平等,人与其他动物也平等,这便是众生平等。众生平等,几千年来佛教一直在呼唤着!也在切切实实地作着。

有些事情,你也不必太执著分别。一切事物,皆有前因后果,你须要清楚明白。人之所以有不平等,那是有前因后果的。

你看人家当总经理,你是员工,你就要与他平等。你看还有人找不到工作,还不如你,你为什么不去跟他平等?

有些不平等,其实就是平等。三个人排着站立,总有个左中右,不可能个个站中间。三人排着队走,总有个一二三,不可能人人是第一。一个城市,总有一个市长、若干局长、若干百姓,不可能所有的市民都当市长“平等”。

花,有各种花,“不平等”,这才五彩缤纷。花草树木,争奇斗影,“不平等”,这才生态平衡。五指长短“不平等”,这才妙手。家有父子、母女,“不平等”,这乃人伦自然。……难道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所谓的“平等”不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