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仁清法师:凡夫也能成就佛果

仁清法师:凡夫也能成就佛果


有一年在兴隆寺打佛七,打佛七的时候,我们要上早晚课啊,早晚课的时候也有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就有几个居士嘛,他是搭的幔衣,搭幔衣嘛,可能是表示他受过菩萨戒了。当我们自皈依佛的时候,他什么也不念,什么也不说,不吱声了。跟着我们上课,就那一段他不出声,课下我才知道,他们说“我们受了菩萨戒了,不能再三皈了。”他打了个比喻,我们上了大学了,不能再念a o e 了,a o e知道吗?上了大学了不能再念a o e 了,知道不?很多的比喻啊不恰当,不恰当。我们上了大学了,不能再念a o e 了。i u A B C嘛,汉语拼音啊懂不懂?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他们把这种比喻和佛教的那种修学联系起来,是非常不如法的。

  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每天我们做课的时候,再去念一下这也是一种功德。并且是提醒我们,我们是什么身份,我们应该怎样去学,那是早晚功课的内容。并不是我们搭上幔衣服了,就不能念皈依佛法僧三宝了。‘我们受了菩萨戒了,要比这个受三皈的高一等了,所以我们既然受了菩萨戒了就不能念三皈了。’还有这一说,是那个意思吧?念阿弥陀佛求往生,「阿弥陀佛」四个字,你十年以前已经会念了,为什么到现在我们一直持续不断的在念阿弥陀佛呢?我们是通过这样长期的熏修,实现这个功德的积累,也就说是在我们八识田里,在我们潜意识当中,种下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深深的烙印。 除了能积累功德开显智慧,包括消除业障之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长期的熏修长期的熏修,树立这个正念。当我们功夫提高了连成片了,甚至是不念自念了。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有可能是正念不失,这就是长期熏修,为什么长期熏修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一,懂那个意思吧? 需要长期熏修啊。有人说我们念佛求往生的,是修大乘佛教的,所以《阿含经》不能看啊等等,哎吆这一些说法非常的挠头啊,哎呀,非常可怜,这三段实际是一个比喻,就是一个列举。

  「复作是言 诸菩萨等 所修行法 声闻之人 亦不应学 不应听受」就是菩萨所修行的法,那么小乘佛教的那种小乘根性的人,不能学不能听,不能去行持,这也是对法的诽谤。这是对法的诽谤,有一种说法我举出来啊,我们仅仅是说法,不要针对那一个人, 如果是我们今天探讨问题,你们升华成哪一个人那就是矛盾了,我们不是说那一个人而是说法。 为什么这样说,而是让大家用佛经的原理来指导我们的修学,来树立正知见。 整体的佛教是要成佛的人所修的。明白吗?这个标准更高了,谁发愿要成就,谁才修行佛法,即使我们现在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凡夫,只要你有这个理念你就开始学,你就能修,在这个修学的过程当中,肯定随着你的不同愿力、不同的因缘、不同的根性,得闻到不同的教法,读诵不同的经典,那么产生不同的觉受。那是根据你自己的因缘,而产生的一些东西。并不是说这个能够让人成佛的这个无上大法,只有佛才能学,是哪个道理吧?

  假如说我们这个佛法只有佛才能学,我们世界上见不到佛,人家成啦,人家不会再来了,来了也没有用啊, 我们是凡夫啊。 既然凡夫不能成佛, 他来了宣讲佛法干什么呢?广度众生没有一个众生被佛度了,佛来干什么呢,是这个意思不。佛之所以示现成人,慢慢慢慢的修就是告诉你佛法谁修谁得, 是从人一个凡夫而修起的,成佛是从一个普通的凡夫而做起的。修行是一步一步的积累的,慢慢的完成的这个佛果。的不舒服吗。从正常道理来讲撑得慌那是一种病,你看头上按头,病了,懂吧。刚才是三段列举,「彼此言行 更相违背 不与修多罗相应 与如是说 真解脱法 不能信受依彼法者 不得生天 何况解脱」这个特别是「彼此言行 更相违背 不与修多罗相应」不但这样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与修多罗相应,就是言行举止不与经上的含义相应,不与经上的要求相应。那么肯定就是,只有堕落的可能了。

 阻挡别人诵经,诽谤别人修行其他法门。只要是其他法门是佛教的。阻挡别人诵经这两种形式是我们现在很多佛弟子极为容易犯的,他不知道这是诽谤正法,诽谤其他法门。这很多,是不是很多啊?阻挡别人诵经,哪怕你是阻挡一首偈语,都是诽谤正法,就这么简单。懂么?“你可别自己在家诵经噢。”“为什么呢?”“你诵来鬼了,可怎么办哦。”吓的他不敢诵了,诽谤正法。

  就这么简单。我为什么一直想讲这个讲稿啊?这个讲稿四年了,四年了没有形成资料,这次呢,我决定形成资料,看懂就看懂了,看不懂就拉到。没有办法,明白么?“你晚上可不要诵《地藏经》哦。”“为什么?”“鬼来了可怎么办?”他老是拿着鬼来吓唬人,我们这次有一个讲稿,我就给大家说鬼,这个说鬼看看在哪里说,大家愿听咱就在这里说,就是,说说鬼,这个讲稿完了,你们愿意听的话,就给大家讲说鬼。看看是鬼吓人,是人吓鬼。懂不懂?“你可不要怎么样哦,你可不要怎么样哦。”你看《愣严经》,包括《愣严咒》“只能是早上的3点到5点诵,只能是不出声诵。”很多人都相信,一些人问我,我给他们打了比方,我说:“嗯,你为什么诵《愣严咒》?”

  有一个居士说了“师父,好多年以前我看到了一部《愣严经》,我看着看着生了欢喜心,我就开始诵《愣严咒》,那个《愣严咒》啊,不长时间我就背过了。现在每天每天我都诵,可是呢,我一直没敢出声诵,一直没敢,离开早上的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以外,那个时间去诵,没有在三点到五点时间以外的时间去诵。我什么 ……”我就问他了“为什么?”他说“我看到了一本小册上就是这样说的,必须早上三点到五点,还必须不能出声。”我说“你诵《愣严经》的时候,《楞严经》上说了没说,有这个要求?”他说“没有哦,”我说“假如说,我是佛的话,我想讲这个《楞严咒》,假如我这个《楞严咒》是不能出声念,那么我讲《楞严咒》之前,先要声明,声明下面的咒语不能出声念。”先声明啊,念念念,念完了后面一句话,佛说了,声明上面的咒语不能出声念,你就会说“佛啊!完了,我喊着念的。”经上没说不能出声念,经上没说只能是三点到五点,你要是不能出声,我们寺院里上早殿,上去把大罄一敲,站在那里,一会把大罄一敲下课了,呵呵, 呵呵。默默地站了一会,呵呵。是不是?难道我们僧人都这么愚痴不如小册子么?

  唉!很多小册子,在大量的流通啊,哎呦,一麻袋加一麻袋,摞起来是,好几麻袋。这小册子是包括这世间善书,世间善书,你不要做恶,你一定行善,佛法也讲行善,不要做恶,他也讲因缘果报毫厘不爽。但是佛教的因缘果报,是谁在报,是因果在报,可是有些世间善书,只能是引导大家信佛,在信佛之前的一种引导的方便,你进入佛门了,皈依,皈依佛法僧三宝了。再去研究那个没有正确理念的所谓的善恶,我觉的是一种失去三皈戒体的一种悲哀,明白么?某些善书啊,你可不要做恶啊,做恶,嗯,一个老头给你记着呢。这个老头掌管着呢,佛教徒的正确理念是:我们的命运,包括我们的法身慧命,佛都不掌管,是我们自己掌管,懂不?你做恶肯定得恶报,行善肯定得善报,修行肯定得佛果。这就是决定者我们自己,所以《法句经》上释迦摩尼佛说过「我为汝说解脱法 当知解脱随自转啊」释迦牟尼是为一切有缘众生讲了些法,这些法都是能够了脱的,但是能不能了脱?了脱到什么程度?了脱的时间早晚?是得的阿罗汉?是辟支佛?还是登地菩萨呢?还是圆满的佛果呢?完全取决于我们个人的因缘,就是这个含义,懂么?世间的善书,他也教你行善‘你可不要做恶哦,你做恶,一个老头给你记着呢,拿着个笔,拿着个本子,记着了’哎呦,那样记着话,也很好哈,比方说我们平常啥也不做,哎,他那个笔,他那个本子,老是就那样了。如果我们一个月,这个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放生,他记了一笔,第二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又放生,他又记了一笔,那到时候,还得给他买个本子,买个笔啊,记满了,咱得给他买个本子是吧,哈哈。所以这个世间善法,他不是了脱的理念,佛教的善恶,是完全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基础上的,这个缘起性空,只有佛教有,也正是因为它这个特点,才叫了脱之法。前几年,我看,哎呀,走到很多寺院,那个世间善书摞的就是那个话,一麻包一麻包,加起来是八麻包,“师父,加起来不是两麻包么?”一回头又来了六麻包,呵呵,呵呵,加起来是八麻包,哎呀,真是悲哀啊。真是愚痴,拿着这个钱,我们拿着这个钱去印点正儿八经的佛经,不行么?这是理念在做怪,错误的理念在做怪,懂不懂?所以说,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不能阻挡别人诵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