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供养僧团,加持遇到善知识

供养僧团,加持遇到善知识

这次观音成道日,斋僧,感恩各位师兄的积极参与,这个主要供给一些山区的佛学院,学僧比较多。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修道人,发菩提心的人。佛法是为了成就人,无论盖庙也好,造佛像也好,一切都是为了成就人,度化众生。那佛像也好,佛经也好,他要起用,就要靠人。那靠谁呢,最主要的是僧宝。所以我们要跟僧宝结缘。

有些居士,恭敬佛宝和法宝,但对僧宝就不恭敬,甚至看不起僧宝。这样子很不好。僧团中有凡夫僧,习气很重的,但也有圣僧。我们今天能听到佛法,还不是靠圣贤僧。比如翻译佛经的玄奘大师,法显,义净等。这些都是圣贤僧。那后代中,把佛法流传下来,建寺安僧,弘法度众的,还是圣贤僧。想要出离六道,还得皈依僧宝。

我师公佛源老和尚讲过,在一百个僧人中,一定有一个是阿罗汉再来。所以大家不能小看。千万不能以不无法的僧人的行为,而否定了僧团。那有的说,我怎么都碰不到正知见的圣人呢。这个有两点原因:

第一,我们自身福报不够,福报不够,善缘不够,没有和僧人结缘。你要怎么遇到圣僧呢。佛度不了无缘的人。所以佛弟子,要广结善缘,尤其是结佛门的缘分。因为福报不够的因缘,也碰不到圣贤僧。人的善念感召善人,恶念感召恶人。你要是对僧团都不恭敬,看不起,怎么能感召到贤圣僧呢。所以要忏悔以前曾经毁谤过僧团。

第二,哪怕遇到了贤圣僧,也会当面错过,或者对面不相识。许多公案都记载,许多高僧到五台山寻找文殊菩萨,真的见过了文殊菩萨,却对面也不认识。直到后来才认识。悟达国师以前曾经照顾一个生病的胡僧,他也不知道这个胡僧竟然是诺迦诺尊者。玄奘大师曾经照顾一个病僧,这个病僧传给他心经,他去取经路上,都靠这部心经度过了种种危难,这个病僧竟然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诸佛菩萨游戏人间,度化众生,都现种种相貌。众生执着外相,觉得修行人一定是仪表堂堂的,那菩萨为了破除这个偏见,就示现一个破戒的僧人形象来度化人。好比五台山,普陀山,都有菩萨示现来度化人的。也是告诉人们,僧人无论现什么相,都不可以轻慢。

供僧是很久远前就有了,印度的阿育王很信佛,曾经供养千僧斋,释迦佛变成一个童子来应供。天童寺有千僧斋,弥勒菩萨就来应供。所以现在许多五观堂都供养弥勒佛,是有这个因缘。五台山组织千僧斋,文殊菩萨就来应供。为什么要来应供,是给众生培养福报啊。众生需要福报,要供养菩萨,菩萨就来吃,方便度众生嘛。这也是佛菩萨的悲心。

我们供养僧宝,僧宝是人天师表,吃的是释迦佛的福报。我们供养僧团,也是僧团给我们福报。我们来分他们修行的功德。这个世界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出离六道,究竟涅槃的资粮。这个只有三宝有。我们供养他们,是分他们的资粮。

佛法是很广博的,凡是能让人断恶修善,成就解脱的法,都是佛法。那弘扬佛法,是不是一样要高僧才能弘扬呢,不一定的。凡夫也可以。

许多人把佛法看成很高深的,或者迷恋佛法高深的理论。如果佛法只有高深的理论,那他也流传不了两千多年。首先佛法要让百姓欢喜用,适合大众的根器,适应时代。不适应的话,就会被淘汰。所以佛法应该是普通民众都能用的到。

宋朝时,有个僧人叫做普明,喜欢研究高深的佛法,执着高深的佛法。好比执着空,放下,无我,看破啊,这些名相。观音菩萨为了度他,就变成一个老僧,跟他说:你单单研究无上乘道,只能接引上根器的人,怎么能普济众生呢。应该三乘同演,顿法,渐法一起来行。这样来度化种下根器的众生。才能报答佛恩。普明就问了,那要如何法度人呢。老僧说:这里的人,跟观音菩萨有甚深因缘,你可以把观音菩萨的故事,流传于后世,后者塑化观音菩萨形象,让人供养,增加众生福报。慢慢自然能度化他们。”

佛法是很方便的,很广博的,心胸很大的。现在常有人讨论说,像儒家,道家或者弟子规,了凡四训,这些是外道。讲这个话,说明他没有体会佛法的广博。佛说三乘法,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耶稣也好,都是度众生的方便,用来成熟众生的。不能说是外道。

那其实要弘法,要很朴实,能让百姓受用,欢喜,这样佛法才有生命力。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所以以前祖师大德,都或者建庙,让众生瞻礼佛像种下善根,或者劝人念佛,念佛成佛,这个是法华经讲的。或者劝人吃斋,或者劝人行善,这些都是佛法。哪一样不是佛法呢。

要弘法,很简单,要让众生与佛结缘。只有与佛结缘了,就一定有成佛的希望。所以说这个是很简单。不一定说,能讲大乘经典才算弘法。去劝人吃素,行善,念佛,放生,印经,这都是弘法的方式。也是很不可思议的。地藏经讲到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劝人”,劝人行善念佛。这个劝人的功德就很大。


转自:福安观音寺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