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法华转.转法华 [圣严说禅]

法华转.转法华 [圣严说禅]

法华转.转法华
  
  问: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一首偈子里说过:「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是不是说当你的心是迷的,《法华经》可以帮助你;当你悟了以后,一切道理豁然贯通,可以为你所用?
  答:
  
  「转」是转*轮、诵经的意思。一位叫法达的和尚去见六祖惠能,说他对《法华经》下了很多工夫,惠能告诉他,心迷时,心是随《法华》转的。
  
  《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经中叫人读诵、书写、为他人说、如法修行。以《法华经》或佛教观念来说,凡夫依据《法华经》的文字内容去念诵、实行是对的,可以因此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说,让《法华经》来帮助你超凡入圣。
  
  「心悟转法华」,开悟之后,以所诵的经文来印证自己的内在境界,亦即以自己体会到的佛法来阐释《法华经》。这并不容易;一般人如果这样做是私心自用。许多民间宗教,包括道教在内,用《法华经》或其他佛经去传道,从鸾坛或自己的神秘经验来解释说明《法华经》;换句话说,以《法华经》作为工具去附会自己的观念或神秘经验。这也叫转《法华》,但其中有问题。
  
  以禅宗彻悟者的立场来看任何一部经典,都会感觉这些经典的内容就像是从自己心里流出来的,自己心中所体验到的就是经中所说的,也等于是释迦牟尼佛帮自己说出来的,自己的心目中本来就有这些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用自己的体验和悟境来看《法华经》,用《法华经》去自度度人。这叫「心悟转法华」,非常难得。
  
  如果尚未确认自己的佛法知见或尚未确定自己真正开悟,第二句话这样用是很危险的,是用一知半解或邪知邪见来解释、运用《法华经》。因此惠能大师说,心迷未开悟时是让《法华经》来转变你,开悟之后你就能用你自己来认识、说明、肯定、宣传《法华经》。
  
  世间亦如此。有真知灼见的智者或自实际经验有所体会的人,常用古人的经典来帮助自己和他人,但他的解释和古人有所差异。历来诠释四书五经的人也往往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学问深度不同、思想境界不同、个人经验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可见世间的学问跟出世间法也有类似之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法华宗胜义

  《法华》是经名,此宗依经立名,故名“法华宗”。若具称之,应云“妙法莲华经宗”。又因为隋朝智顗大师,居天台山,大弘《法华》宗旨,此宗复依地立名,又名“天台宗”。
  此宗之传承:
  释迦牟尼佛——龙树菩萨——惠文——慧思——智顗——章安——智威——慧威——玄朗——荆溪——其他——谛闲法师等。
  此宗所依经论:
  《法华经》——释迦佛说。
  《法华经》一类的注释——《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等。
  惠文禅师因读《中论偈颂》至“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四句时,发明心地,传法南岳慧思禅师,慧师又传法天台智顗(P32)大师,此宗即由智顗大师成立。但其既宗承慧文,何以不弘般若宗,而宏法华欤?其中亦有因缘在。缘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焚身品》文:“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朗然大悟,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喜而告思。思曰:“非汝莫证,非我不识。”此是法华三昧;自此以后遂专宏《法华》。
  此宗系统极杂,传承者代有其人,现在专宏最力者,除已圆寂之谛闲法师外,当推天台山各家。
  释名竟,标传承竟,标所依经论竟,今当释胜义:
  此宗最重要义,为显“一心三观”;开而广之,则有下列的十义:
  (1)八教,(2)五时,(3)五味,(4)三止,(5)三观,(6)三谛,(7)三惑,(8)三德,(9)三千性相,百界千如,(10)阐提(此云断善根)不断善根,佛果不断性恶。
  (化仪四教如药方,化法四教如药味)
  (一)略明八教:
  (1)顿教 分顿教部、顿教相二者。顿教部者,谓佛初成道,为大根众生,(P33)说《华严经》。顿教相者,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谓“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2)渐教 分渐教部,渐教相二者。渐教部者:谓阿含(此云无比法)为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为渐后。渐教相者,谓历劫修行次第断惑证果。
  (3)秘密 分秘密教,秘密咒二者。秘密教者:谓佛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或为此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秘密咒者,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是也。
  (4)不定 分不定教,不定益二者。不定教者,于前四或为彼人说顿,或为此人说渐,彼此互知,各别获益。不定益者,前四时中,或闻顿教得渐益,或闻渐教得顿益。
  (5)藏教 藏者三藏,小乘经律论。利益唯局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之声闻故。四《阿含经》(《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五部律》(《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解脱律》、《波罗堤木叉》)属之,均以析空为观。(P34)
  (6)通教 通者,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正化菩萨,旁及声闻。方等经属之。方等经,指《维摩经》、《宝积经》、《圆觉经》等,以体空为观。
  (7)别教 别者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藏通二教,别后圆教,唯化菩萨。《般若经》属之,以次第为观,先空,次假,后中。
  (8)圆教 圆谓圆妙,空假中三谛圆融,不可思议,此教非顿、非渐、显露、决定。《法华》、《涅槃经》属之,以圆具一心为观。
  何以非顿?非假修成故。
  何以非渐?下历阶位故。
  何以为显露?真实而说,不同前藏通别三教权巧方便故。
  何以为决定?一切众生决定成佛故。
  上来“藏”、“通”、“别”三教,为如来权巧方便,后之“圆”教方为真实。
  所谓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权显实”,故圆教乃纯圆独妙。
  (二)略明五时:又分为“别五时”、“通五时”二种:(P35)
  (1)别五时,谓——①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教。②阿含时,但说三藏,约化仪名渐初。③方等时,对藏教半字生灭门,说通别圆教不生不灭门,约化仪名渐中。④般若时,带通别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约化仪名渐后。⑤法华涅槃时,法华开权显实,约化仪名会渐归顿,亦名非渐非顿。
  (2)通五时,谓后可通于前,前可通于后。
  (三)略明五味。五味者:
  (1)乳味 乳,未经炼过者,其味浓——喻大法不投小机。华严会上,声闻不知,所谓“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舍那身”。《华严经》摄。
  (2)酪味 酪,乳经炼后,其味略淡——喻合二乘声闻之机。犹如小儿,正能承受此等味也。《阿含经》摄。
  (3)生酥味 生酥,酪转生酥,味又渐浓——喻二乘小儿渐大,堪任弹诃,所谓“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方等经》摄。
  (4)熟酥味 熟酥,味又更浓——喻二乘小儿,渐渐成人,堪付家业。《般(P36)若经》摄。
  (5)醍醐味 醍醐,纯味无杂——喻如子已长成,即告众曰:“此是我子,我实其父。”付其家业。此唯《法华》开显,授一切声闻成佛记,余经所无,故唯《法华》乃纯圆独妙。《涅槃经》亦此味摄。
  (四)略明三止。三止者:
  (1)方便随缘止 即是利用四种观法:
  ①多贪众生不净观——此身浓血白骨臭秽不净等。
  ②多瞋众生慈悲观——先取生平最亲人观之:我当拔苦与乐,渐渐乃至生平最恨之人,亦当拔苦与乐。
  ③多障众生念佛观——一心专持佛号,乃至观佛相好功德等。
  ④多散众生数息观——端身正坐,从一至十,数鼻端风,周而复始。遍身胀痛不安者,当数出息。心慌恐乱者,当数入息。心若昏沉者,当停止数息,系心头顶骨。心若掉举者,当系心足底等。
  昔有二人出家,一银匠,一挑粪者,投舍利弗尊者为师,舍利弗尊者令(P37)银匠作不净观,挑粪者作数息观,久不成道,思欲返俗。世尊令二人互更其观,不久均证果,可见吾人依法修行,须审之又审,不可草率从事。
  (2)体真止 即是体达真心,随顺法性,一心安住。
  (3)息二边分别止 即是远离断常二边分别戏论,趣向中道谛理(谛理,即真实之义理)。
  (五)略明三观。三观者:
  (1)空观 一切法皆从缘生,缘生无性,无性之性,即是空性,故泯而归之。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摄用归体。
  (2)假观 森罗万象,不出缘生,名虽是假,作用非无。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从体起用。
  (3)中观 假是真空之有,故幻有非有。空是假有之空,故真空不空,即一即三,非一非三,体用不二,圆融无碍。
  由此一心三观所悟之理,即为三谛。谛者,决定不谬义,列表以明之:(P38)
  (图缺)
  (六)略明三惑。三惑者:
  (1)见思惑 分见惑和思惑二者,今依藏教四果释。
  云何为见惑?即初果须陀洹(此云入流,初入圣人流类),用苦等智顿断三界见惑,其有八十八使。约依经言,仍在天上人间,有七番生死,但具有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之四不坏信,永不再堕恶道。
  表于下:(P39)
  (图缺)
  上表贪、瞋、痴、慢、疑五,乃根本惑,如刀背。身、边、邪、见、戒五,乃枝末惑,如刀口。
  上界者:色界、无色界,二处皆无瞋心,故每界只有二十八使,二处合为五十六使,再加欲界三十二使,共为八十八使。
  云何为思惑?兹先明三界九地,再列(九九)八十一品思惑表。
  三界九地:
  欲界——五趣杂居地:天、人、地狱、饿鬼、畜生,共为一地。
  色界——已离淫欲,惟有形质。计分四地,即①离生喜乐地(初禅),(P40)②定生喜乐地(二禅),③离喜妙乐地(三禅),④舍念清净地(四禅)。
  无色界——不独已离淫欲,且形质亦无,亦分四地:即①空处天,②识处天,③无所有处天,④非想非非想处天等。
  思惑分八十一品:
  (图缺)
  如上九品,以欲界等九地乘之,共为八十一品思惑。二果斯陀含(此云(P41)一来,仍来欲界,有一次生死也)。三果阿那含(此云不还,不还欲界受生,即在五不还天修定)。四果阿罗汉(此云不生,已出三界,断惑证真)。
  (2)尘沙惑 喻烦恼之多,菩萨所断。
  (3)无明惑 最后成佛一刹那断。
  (七)略明三德。三德者:
  (1)法身德……体
  (2)般若德……相
  (3)解脱德……用
  如来一代时教之利益(图缺)
  此宗又有六即佛,六妙门等,兹不细论(欲详细研究,请参阅教观纲宗,及天台宗各著述),惟摄其精义,作一结论:(P42)
  智者大师善巧方便,将如来一代言教,分作五时八教,显发“空”、“假”、“中”,一心圆融无碍之理,注重在“以理夺事,托事显理”。谓一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中又各具十界,每界中又具足十如是,成为百界千如。又正报为一千,依报为一千,五阴为一千,合为三千。再以理事开之,则为理具事造,两重三千。然若事若理,总不外乎一心,总摄之则汇归一心,所谓“圆见事理,一念具足。每界各具十界,十界总共百界”。
  百界千如来表:(P43)
  (图缺)
  若百界,若千如,总不外乎空假中三者,空假中三者之汇流归海,则为:
  (图缺)
  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无不空。
  一假一切假,无中无空无不假。
  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无不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