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那洛巴祖师廿一真言口诀

那洛巴祖师廿一真言口诀

《那若巴所造真言口诀》 梵文:瑜伽曼陀拉得下




瑜伽行者诵修真言口诀


敬礼金刚总持!

诸瑜伽行者,欲生真言力,须知咒行道:

一、持咒时,不要吃那些破犯三昧耶戒的人所送的食物。

二、不要穿著恶人(所送)的衣。

三、界坏(身体不适)应休息时,宽心观空性。

四、避不信、懈怠。

五、避懒散地躺卧而念咒。

六、避免一边吃一边念咒。

七、避免一边喝一边念咒。

八、还没濑口不要诵咒。

九、避免无意乐而修念。

十、避免观想不清楚而修念。

十一、不要打瞌睡。

十二、咒声不要过大。

十三、息时忌诵诛,诛时忌诵息、怀时勿诵息。

十四、咒未圆满不要为人做咒业。

十五、念咒不可屏息无声。

十六、大风、大水滨,勿诵深诛咒。

十七、不要泄漏、增减真言咒字。

十八、不要以全力加持小敌病。

十九、传法前必先观察(弟子)是否具器?不具器不传。

二十、密咒忌于城市街市公开修(应密修)。

二十一、父、母、无二续外,事、行诸咒之果劣真言等,忌酒、肉、妇女、蒜等,应斋洁。


想要速得共通成就之力,须禁语念满咒数。
求无上成就,应如经续所说而诵修,直到徵相生起。
想要得到大手印(成就),应恒常观修三真如。
求能力立刻生起,禁语能令成就增。
一年随意念,(不如)一个月禁语而修之殊胜。
在尘世修一年,不如在寂静处所修一日之善业。
持明瑜伽行者,见此二十一口诀,长寿与共不共两种成就即可铸成。


念诵真言口诀是大阿阇梨那若巴所著,后来班智达亲传(西藏)玛尔巴法慧译师于印度北方普拉哈里,

(译师)亦在修行中得到验证而确认无误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怎样对治盲修瞎炼的风气

学佛、修行一定要有方法。如果真想解脱、真想成佛的话,你的修法要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修行的一定要是正法;第二,修法一定要完整;第三,修持的法一定要殊胜。如果修的是邪法,你就趋入邪道了,下场只有一个——金刚地狱;如果修法不完整也不会成就,白白地浪费了时间、浪费了人生,多可惜啊!如果修法不殊胜,也很难成就,很难解脱。
  
    具足三个殊胜的修法才是最正确、最完整、最如法的修法。三个殊胜是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和后行回向殊胜。我们都是修持大乘佛法的人,所以在修行前一定要发殊胜菩提心,这是前行发心殊胜。在修行时要有证悟空性智慧的摄持,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来修持,这是正行无缘殊胜。修法结束后,要如理如法地回向,这是后行回向殊胜。这三个修法一个也不能缺少,如果缺少了,修行就不圆满、不完整,当然也不会成佛。哪怕念一句阿弥陀佛,烧一柱香,磕一个头,也要有三个殊胜的摄持。
  
  现在我们无论修什么法,念什么佛都一样,都有前行、正行、后行的修法。然后,这个前行里分前行、正行、后行;正行里分前行、正行、后行;后行里又分前行、正行、后行。修法的时候,都一定要按照续部里的仪轨、佛经里的方法来做才有意义。佛以前怎么说的,你也那么说;上师们怎么说的,你也那么说。早课有早课的内容,晚课有晚课的内容,会供有会供的内容,发心有发心的内容,正行有正行的内容,回向有回向的内容,一个不落,一个不加。但是很多人做的时候没有前行的修法,没有正行的修法,也没有后行的修法,都混杂在一起,这叫盲修瞎炼。一定要如理如法地修,这个特别重要啊,盲修瞎炼永远也达不到目的。
  
  我为什么强调这些?因为现在这个问题很严重,很多人都自己定课、自己创作,这都不如法。藏地和汉地都有这样的情况。早课自己随便定,晚课自己随便定,发愿也是自己随便说。既不是寺院定的,也不是上师给安排的。尤其是有些人爱耍小聪明,觉得自己很有智慧、很有知识,然后就自己编,这都不如法。这样做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你已经违背了佛法,破坏了法身,这个罪过不是一般的罪过,这叫诽谤佛法、破坏法身!如果你真的成就了、真的成佛了,那你就可以自己说、自己编了。因为你说的和佛说的没有什么区别了,你说的是真言,编的也是经文了。如果你没有成就的话,就不要说。你说的只是一般的语言,不清净的语言;佛说的是金刚语,叫真言,里面有我们看不到、想不到的东西——加持力。这两个能一样吗?同样的两杯水,一杯是白水,一杯是甘露。甘露也是白水,但是甘露里面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喝水最大的作用就是解渴;喝甘露则能消除业障、增长智慧。一个是语言,一个是真言,这两个不一样。真言是从真心里流露出来的;语言实际上是假的,不是从真心里流露出来的,是编出来的。假言就是假药,吃假药就不能治病,没有用。真言才是真药,吃真正的药才能治病,才有意义。真不一样啊!
  
  我们解脱成佛的事越早越好,不能拖。你现在学佛修行了,你修持的法是不是正法,是不是一个有传承的修法,是不是一个完整的修法,是不是非常殊胜的修法?这都特别重要。一定要修殊胜的法,这样成就才快。就像三个人都要去拉萨,目的和方向一样,但是一个坐汽车、一个坐火车、一个坐飞机。坐飞机的人就快、方便;坐火车、坐汽车的也能到达,但是很慢、很累。你修持的方法也完整,但是如果不殊胜,成就就慢,而且也很难度过修持过程中的很多障碍、违缘。这都是我们修学首先要考虑、观察、准备的地方。连这个准备都没有,不是盲修瞎炼吗?
  
修法十表面与二十一种徒劳---莲花生大士开示

修法十表面

莲花生大士开示说:“甚多人将修法沦为表面。”
益西措嘉空行母问:“何谓也?”

莲师如下开示:
*以不信诵经为表面。
*无大悲而云利他为表面。
*吝啬而行布施为表面。
*若为修行人不守三昧耶流于表面。
*为僧不守戒为表面。
*居士不勤修流为表面。
*只研学理不修法为表面。
*修法而不知法要流为表面。
*若不按法而行反而教人乃为表面。
*言行不一,指导他人为表面。


修法二十一种徒劳莲师说:“修法者,有二十一种徒劳!”
益西措嘉空行母问:“何谓也?”
莲师如下开示:

*若不摒弃伤害有情,发菩提心为徒劳也。
*若不守三昧耶,受灌顶乃徒劳也。
*若对已之心无裨益,博闻教法徒劳也。
*若行功德时,混杂以恶行徒劳也。
*若行不善,依止上师乃徒劳也。
*若为导师,不作修法,并行恶业,为徒劳也。
*若为八风所动,乃徒劳也。
*若随一导师,而凶恶以对如母有情者,为徒劳也。
*若常作不善,自称畏地狱,为徒劳。
*若不以菩提心,又无虔信,布施为徒劳。
*若不决定坚守,受戒徒劳。
*若不调治嗔心,修安忍徒劳。
*若常沉掉,修禅定徒劳。
*若不慕觉道,修精进徒劳。
*若嫉妒及五毒增,修般若徒劳。
*若修大乘教法,而无大悲,徒劳。
*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劳。
*若不实行,受口诀徒劳。
*若作利乐有情事,而非由菩提心起乃徒劳。   

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学佛修行。末法时期,正法少,邪法多,正道少,邪道多啊,一定要注意!一定要选择一个正道,一定要选择一个完整、圆满、殊胜的修持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