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断贪瞋痴要从哪里断?

断贪瞋痴要从哪里断?


「若人能于五痛五烧之中」,这就是讲现在在六道,特别是在人道,应当要「专一其心,制止意业之三恶」,意业的三恶就是贪瞋痴,再加慢、疑是五恶,贪瞋痴慢疑,五毒,这五个不好。

贪的根是情执,坚固执着情爱,瞋的核心是傲慢,痴的核心是愚痴,断贪瞋痴要从哪里断?断贪从情爱上断;断瞋从傲慢上断,学习谦虚;断愚痴要从怀疑上断。

对自己不怀疑,对古圣先贤不怀疑,肯定自己本性本善,肯定自己本来是佛,我现在是心作佛,一定能够达到是心是佛,他就圆满了,信心从这里建立。不怀疑了,我们才能够以真诚心接受圣教,圣贤教诲。

从「端正身心」下手,心要正,心离开贪瞋痴慢疑,心就正了。不贪,没有贪的念头,没有瞋恚的念头,没有愚痴的念头,没有傲慢跟怀疑,真心。因为这五样东西染污了真心,破坏了真心,让真心不能恢复。

这五样东西放下,真心就现前,心就正了,身自然就端了。与律仪相应,就是端。律仪里头最重要的三皈五戒十善,一切戒律威仪不出五戒十善,这是根本。根本虽然好像不多,展开来那就包括一切。

小乘教里头展开了,三千威仪,从哪展开的?从十善业道;大乘菩萨展开来,八万四千细行,也是十善业道。不能小看十善,它代表圆满,圆满的性德、圆满的清净、圆满的相好庄严,智慧德相。


「轮回六道,贪欲为本。生死苦海,智为能度」,学佛要求智慧,智慧从哪里来?从清净心来,从平等心来,你看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觉就是智慧,清净心平等心能生智慧,智慧是清净平等所生的。

我们要求智慧先求什么?先求心地清净。心地本来清净,现在不清净了,里面充满了垃圾。现在的工作,把心里头的垃圾完全清除,打扫干净,一尘不染,把阿弥陀佛请进去,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像印光大师的关房一样。

我到苏州灵巖山寺去拜访,明学法师陪我,看到祖师关房,他的小佛堂只有我们摄影棚一半大,一张方桌,普通的方桌,桌上供养一尊佛像,阿弥陀佛,一对蜡台,一盏油灯,一个香炉,一杯供水,一个木鱼、引磬,其他的都没有,干干净净。里面有个门通的,那是祖师的卧房。

前面这个小房子,他绕佛也在这个小房子,所以他桌子摆在当中。墙壁上只有写一个字,印祖自己写的,死字,写了一个大字贴在墙壁上,时时看到这个字提醒自己,万缘放下,一尘不染。

清净心生智慧,智慧能断烦恼,智慧能破无明。此地是「以智慧剑」,剑是比喻,「斩断贪欲无明等烦恼」,这就是拔断生死之本。「如是则永离三途之苦」。离苦要离究竟苦,究竟苦是什么?是六道轮回,你只要不离六道轮回,你就没有办法离苦。

人天两道是短暂的休息,暂时离苦。你造的恶业很多,一转眼三恶道去了,那真苦。恶尽了,断干净了,「痛烧俱息」,不作恶了,恶的果报没有了,现世没有痛,将来没有烧。「故云当离三涂忧怖苦痛之道」,真正舍离了,永远舍离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