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香港《大公报》访净空法师:法无本相,弘之在人

香港《大公报》访净空法师:法无本相,弘之在人




文本来源:大公网佛教频道采写:《大公报》史利伟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大方广佛华严经·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

始终微笑的净空长老

在大埔的一座精舍,我们刚刚在客堂坐下,一袭灰色长袍的净空长老飘然而至。八十有五的净空长老丝毫没有老态之像,他身材颀长,不胖不瘦,行动迅速且带着几分飘逸,颇有仙风道骨的神韵。他的整个脸庞波澜不惊,没有沟壑纵横的沧桑,始终洋溢着微笑,充满慈悲的喜悦,就连头顶上一字排开的三个香疤,似乎都在欢喜,自然而得体,让人如沐春风。他的左眉几乎全白,参差点缀着几根乌丝;他的右眉几乎全黑,隐隐闪烁着几根银丝;双眉黑白分明、相映生辉。他那双神采凝聚的眼睛,始终流淌着由衷的喜悦和慈祥,让人欢喜、让人释怀、让人信赖。任何人只要看见他那双充满喜悦、慈悲、智慧的眼睛,似乎天大的烦恼立刻消散到九霄云外。

长老就座,满怀的谦恭,让人赞叹;无论讲话还是交流,无不身体前倾,全神贯注,让人或凝神谛听或真情吐露;这时,与长老交流,我们感觉到非常亲切,没有丝毫的拘束和障碍。


倡导佛教正名:佛教即佛陀教育

近代以来,关于佛教及其教义的探索,从未停止。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陈独秀、鲁迅等都曾涉猎。尤其是章太炎最为直接,认为“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

净空长老出家以来,亦积极倡导为佛教正名。他指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决非宗教。“佛陀”译成中文即“觉悟”,即自己已觉,再去觉悟别人,类似传道授业解惑,自然就是老师。所以僧人都称佛陀为“本师释迦牟尼”,而他们自称“弟子”,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没有。

与传统教育相比,佛陀教育内涵更加广泛,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开设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与未来;空间上,它从目之所及的现实生活一直推演到无边无尽的大千世界。传统儒家教育讲一世——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教讲三世——前生、今生、来世的教育。所以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最可贵的是,佛陀圆满的智慧觉悟,是一切众生平等具有,人人都可证得;换言之,人人皆可成佛”,所以长老坚持佛教乃教育,是教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回归自性的智慧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重圣贤教育,推国学经典

谈起圣贤教育,净空长老如数家珍,五伦二十个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将人与人的关系划分得清清楚楚;五常五个字,“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是修身的基本要素。中国几千年的学术,四书五经十三经不出这个范围,《四库全书》那么大的分量,也不例外。这是祖宗留下来的精髓,只要真能照做,天下就太平,个人就幸福。

说起国学经典,净空长老讲述了他与两部书的因缘。一是《群书治要》,唐初著名谏官魏征、虞世南等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唐亡之后该书在中国失传,《唐书》、《宋史》、元明清《艺文志》里,连目录都没有,《四库全书》也没有收入。清朝嘉庆年间,日本的贡品里面出现了该书。是唐时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把书带回日本保存下来的。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翻印日本的原本,另外也重新排版印刷,数量极少。

另一本《国学治要》,是依照经史子集的分类,把《四库全书》里面重要的部分节录出来,取名为《国学治要》。于一九三O年出版,编辑这套书用了十年功夫。

因缘际会,这两部旷世奇书均辗转到长老手中。他各印一万套,作为礼物赠送。“我要送从政的志士仁人,这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希望他们多学老祖宗,把政治愈办愈好,人民就有福”。长老说,“还要赠送世界主要的大学、图书馆,希望我们国家的文化,能给全世界带来安定和平。”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说:“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所以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长老深感认同,不过不是政治、经济、科技,而是文化,是中华文化拯救全世界的世纪。

创新教育手段:开放思想,与时俱进

长老非常重视教育,他说“不管是佛陀教育,还是圣贤教育,不仅教义要与时代环境相适应,教育手段也是如此”。

数十年来,长老秉持“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的操守,开放版权,创“免费印赠经典善书,流通影音光碟”之风气,无条件赠送各地需要经典善书法宝的人士。为恒顺现代人缺乏古文基础、工作繁忙、身心充满压力的遗憾,长老特别提倡汇集群书、采撷格言;或将经典善书录制有声书,提高社会大众学习兴趣。

“二十一世纪的道场,应是网际网络,卫星电视台。”二十年前,净空长老即提出这个构想。“我们的教学,只要小小的摄影棚就够了。每天在摄影棚里头对着摄影机讲经,立刻从网路、卫星传播到全世界。通过卫星传播,把佛法送到每一个人家里,送到每一个人手上的网路、电脑画面上。谁去接收?有缘人!佛度有缘人。”

在长老开放思想引导下,一九九五年“净空法师专集网”首先成立。之后各地净宗学会或相关道场陆续设立网站,并于世界各国广播电视台,提供播放长老讲经教学的节目。二ΟΟ三年华藏卫视首播,是以长老讲经为主的教学电台。概略估计,全球每天有上千万的信众,均可透过网络、卫视,接受佛陀圣贤的教化。


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

有人疑惑,作为佛门长老为什么要积极推进与其它宗教交流互助?这似乎与如来家业毫无关联。净空长老如此开示:

“佛教与古今中外圣贤、宗教教育都是多元文化的教育。特别是佛法概论《华严经》的确是多元宗教、文化圆满融合的高度智慧。犹如人身上有眼、耳、鼻、舌、手、足等各种器官,各司其职,互助合作,则身心安乐。世界各各不同族群、文化、宗教、学术,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应当求同存异,共存共荣,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宇宙本来和谐,世界本是一家。”

基于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真诚慈悲,长老多次提出:“世出世间一切神圣所教所学的核心,即是真诚爱心;以伦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学的教育,启发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纯净纯善之性德,体现于日用平常、处事待人接物中。”如印度教所说“以仁慈化解暴怒,以善对待恶行”;《古兰经》强调“真主确实是仁慈的”,《圣经》云“神爱世人”,孔孟曰“成仁取义”,犹太教说“一个人能做的最美妙事情,就是原谅他人的过错”,佛云“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神圣教诲无一不是教人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进而将真诚爱心推广至天地万物,与一切不同空间维次的众生,和睦共处、互敬互爱,则人类幸福、和谐社会的大同理想才能真正落实。”

八十五岁自勉:敦伦尽份,老实念佛

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充满着世事无常。长老深知“法无本相,弘之在人”,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改其“但开风气不为先”“随缘尽份、绝不攀缘募化”的风范,坚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的修行原则,唯以“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自励。今年年初,长老手书诗文自勉:虚度八十五,来日已无多。学佛六十年,演教五十三。发心续慧命,华严与法华。大经解演义,供养有缘人。世出世间法,看破悉放下。谢绝于众缘,专念弥陀佛。求生清净土,一切皆成佛。尚祈鉴愚诚,是我真莲友。

有心人借文赞叹长老,甚感“于我心有戚戚焉”,遂照本录下,缁素同飨:

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人之恶,不隐人之善。

我不负人,而任人之负我。我不谤人,而任人之谤我。

以深心提人于生死之海,而人以浅心钝置之,毋弃毋亟。

以热心共人于风波之舟,而人以冷心遐遗之,毋忮毋求。

销大衅于曲突徙薪,而勋名有所不必取。

蒙极诬于明珠薏苡,而心迹有所不必明。

为国家扶欲坠未坠之纪纲,则众嫌不必恤,而又不以气节自有也。

为世教发难明当明之道术,则众咻不必虞,而又不以门户自标也。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5 19:15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般若”一词,是属无恰当词汇而不翻译的。它的梵文原意是“大智慧”,不是世间的一般智慧。大到什么程度?它是告诉我们“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什么意思?“诸法”就是我们人生和宇宙间的一切真相,包括六道三界轮回的过程,“实相”就是佛不加一点夸张和修饰,实话实说地告诉了我们。这么重要的内容,不论大小乘各宗各派,都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学习。

佛对这个真相,是从两方面告诉我们的。一方面是讲我们的人生和人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这并不光讲地球,三界六道的真相全部告诉了我们,那就是无常、苦、无我、不净,且轮回。

另一方面,佛讲了一真法界的真相,也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况,这自然也是般若的范围。如来果地上的境况是怎样的呢?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用了四个字告诉了我们,那就是“常、乐、我、净”,和我们凡夫的境界正相反。

我们光看看“无常、苦、无我、不净”的凡夫境界吧,《金刚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大般若经中,佛反反复复地给我们讲解这种缘生缘灭的真相,真可谓苦口婆心。

这种缘生缘灭无常的程度,绝不是世间人所能感觉的那样,觉得人生过得很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佛讲的无常之快,是“瞬间生灭的连续相。”一个念头刚一生,紧跟着这个念头就灭了。这个生与灭就全结束了。而这个念头从生到灭都是假的,是妄想。这才是无常的真相,也就是“缘生缘灭”的真相。这么快的生灭相究竟是苦是乐呢?世人不觉,追逐五欲六尘,以为是乐的,充满幻想和诗意。佛告诉我们,这假的、妄想的生灭相是苦不堪言的,由于世间人追逐五欲六尘,所以贪嗔痴越来越重,下场是一世不如一世,多在三途受苦。而众生执着这以假为真,以幻为实的境界城,以为有“我”所以在六道,多在三途生死流转,无有停歇。佛告诉我们这是元我流转,这真是太冤枉了。

说到不净,落入三途,受苦不尽,哪里有净可言?就是人道,也是不净的。人身是四大合和而成,现代科学叫细胞,佛说是小虫,名词不同,实质却完全相同。表面看好象挺讲卫生,挺干净。其实五脏六腑是没有办法洗干净的。说得再深一点,学佛前能思维的妄心妄念头也是不净的。天道好一点,但有无明,还是要往下堕。

一般的学佛人,般若学到这一半就结束了。其实般若还有另一半内容,那就是一真法界的真相,这自然也是般若的范围。《道行般若经》中就详细地介绍了一真法界的境况和《华严经》中的“华藏世界”,《无量寿经》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可见般若经典中的真空和妙有不二。

一真法界是“常、乐、我、净”。不但寿命无量,一切境界都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她是常。一真法界,不管是微风轻拂,还是洗浴,都是那么的快乐,这里的快乐可不是世间人所能理解的乐,那是心地清净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的真乐。由于寿命无量,无有轮回,住不退转,所以是真我。一真法界是莲华化身,那才是真净。

所以古大德们常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的富贵。现今在社会上,佛教还蒙受着不白之冤,不少人都认为佛教只讲看破放下,不知道看破放下后,心地清净后的真乐。所以一般人提到佛教,总是会说:“学佛是堕入空门”。这实在是错之千里了!殊不知不学佛才会往下堕落,学佛恰恰是一步步往上升。佛家讲的空,是真空,真空不空,真空和妙有是一回事,真空就是妙有,六道轮回才是苦海无边,学佛是离苦得乐,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清楚,然后要厂泛地为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做细致的解释。

我们明白了上面般若的义理,才会真正生出一心求生净土的心来。特别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十方佛国净土都好,但没有凡圣同居土,换句话说,有因才有果,你得修到法身大士,才能随意往生十方佛国净土。而要修到等觉菩萨的品位,谈何容易!唯有西方极乐世界,不需断惑证真,只要伏惑即可往生。这当然也是有因有果,不是找便宜。阿弥陀佛大愿为因,往生为果,所以是二力法门。一经往生,虽是凡夫,住不退转,圆成佛道。阿弥陀佛真慈悲无尽呵!所以古大德说:“闻到净土法门,是千百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

有的佛弟子总觉得求生净土太容易,又怀疑凡夫求生净土,怎么就成为菩萨了呢?佛在《道行般若经》中“阿惟越致品”里明确指示:“阿惟越致菩萨闻佛说净土,即发愿求生”。这是什么意思?这明明是在告诉我们,求生净土的佛弟子不但是菩萨,而且是阿惟越致菩萨。

明理后,没有不求生净土的。求生净土当以持戒念佛为正行,以断恶修善为辅行。所以学佛并不仅仅是修善,做善是报国家、父母、众生之恩,是为了使地球的众生能过上太平祥和的生活。佛法确定能使地球的众生过上好生活。依报随着正报转,若人人深信因果,转恶为善,虽然根性还没有转到求生净土,也必有好报。地球上自然就会刀兵不起,和平美满。但佛弟子一定要明白,佛的本意是要我们知佛之见,入佛之见,证佛之见,要想尽快成佛,只有求生净土。这才不违佛之教诲。



△ 般若与净土同修,关系非常重要。净土是一切法的归宿,任何法门均与净土脱不了关系。研习兴趣专于那一宗尽可由之,而舍弃净土则其所学不过世间学问而已。

△ 净土与般若,语别而义无别,净土由有门入,一般人以为净土著相,般若讲空,似相对又似矛盾,实在是相辅相成,正好两门合修,则道业日进。

△ 修净土不能离开般若。……欲想在净土门中有成就,即不能不留心般若。般若即离相,无论着我相、着法相,稍有分别计较,便是住尘生心;心有尘染,那得清净?修行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一切事看淡,心里不执着,一有分别计较即是烦恼起现行,有烦恼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千万不要以为净土法门不谈般若,无论什么法门,离开般若就不是佛法。

△ 念佛是清净念,修念佛法门与三善道三恶道均不相应,只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相应,可以生净土。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无念,故曰胜方便。从初住到等觉都得修念佛法门,近代祖师大德无论研究那一宗的无不提倡念佛法门。江味农居士提倡般若与净土同修之法是理念,理一心不乱若是未能达到,还可以保持事一心,品位亦高。一般学佛的人不知此项要义,以为能带业往生就算不错了,如万一修得不到家,则转眼又受生死轮回之苦。

△ 一切染幻皆应空有不着,娑婆是染虚妄,西方是净虚妄,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华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现,不是外面来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变现出来的,即不著有,而求见佛生西即不着空。

△ 念佛人听到不住一切法,觉得有一点不大合乎心意,因为念佛,心中即有阿弥陀佛,岂不是心亦住在阿弥陀佛吗?须知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其意义是心中干干净净,六字弘名清清楚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不但念佛,无论什么事都应如此。江味农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弥陀,教理圆融;不要执着,执着是往生的障碍。六度代表万行,亦即代表一切法,大乘并未舍一切法,一切法不离般若。学佛善学的即应把力量放在“看破、放下”一语上,华藏世界也是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六凡不能住,四圣也不能住,有住即是治产业了,有了家即不自在。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得法之后就马上换个新境界,若是常在一处不动,就是有所住了。

△ 修行需有境界,托境起修,才有下手处。金刚经说不住六尘,而弥陀经全说极乐世界之六尘,看似相反,其实不然。凡夫起心动念不离六尘,念佛法门在改变众生之心,脱离五浊恶世之六尘即不著有,观想极乐世界之六尘即不着空。佛法治心重在转变心理状态,使众生转向佛境之六尘,即可脱离世间之六尘,二边不着之下手方法在此。

△ 智慧之火焰能消灭烦恼;修行讲开智慧,智慧能断烦恼。修净土可以带业往生,其余任何法门无此方便。净土是二力法门,佛力加被我们,但我们自己现前也要有一念清净心,否则不能去。现前一念清净,是伏惑而不是断惑,是用石头压草的办法;断作不到,伏可以作到,以理智克服感情。世间事要看破,名闻利养决定不能牵挂,临命终时才有把握;但须家人也懂佛理,不要恼害,才能往生。

△ 世间万事皆是相对而有,虚幻不实。修行人不在世间一切对待事理名相上认真,心中存有渐渐摆脱之意,勿令间断。复于此际提起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专念,亦不分别谁是念、谁是佛,但会念即是佛、佛外无念,上与十方如来心心相印,下与法界众生息息相通,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此种念法与实相相应,与一真法界相应,与心净土净之义相应。果能如此,何愁不往生?

△ 在打佛七的时候,偶尔妄念少了一点,以为是得到一心,须辨别清楚。理一心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佛现前心里还是如如不动,心中如如不动的时候见到佛才是真的佛现前。慧远大师一生见到三次净土相现,到临终时才告知徒众。般若讲无相无不相,念佛也讲无相无不相,明白此理,才能身心清净与佛净土相应。江味农居士说:念佛须念至一心不乱,至此则念而不念,尚何心土染净之可说,无相也。而正当此际,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便现在其前,无不相也。由此可悟念佛义趣与般若毫无异致。

△ 体真止:止就是定。体真者,经论中常说一切诸法皆因缘和合而生,均无自性,如能体会真空的道理,证知其真理即真空,一切事相当体即空,就不会在一切法上攀缘。体真止属空观。──方便随缘止:又名息缘守境止,如念佛法门及禅宗的参话头,把其它的万缘都止着。菩萨晓得空有之真相,空非空,有非有是幻有,空不是顽空,于一切幻化假相的境界上分别种种万事万相,而心中如如不动;为了利益众生,故随着众生的缘,亦能安住在俗谛上。──息二边分别止:是因第一种偏在真空上,第二种偏在假有上,都不是中道,现在明白假非真假,真亦非真,空有二边都不执着。

△ 三轮体空平常多举布施为例,无能施所施之境界。能施即能施之心与能施的我,所施即所施之物与所施对方接受的人。其实作任何佛事救护一切众生,均应三轮体空,否则与本性不相应。离相非常难,离相即见性。世间好人甚多,所作好事亦甚多,但均属有漏的福德,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懂得离相,不着相,即有般若智慧在内。

△ 般若就是智慧,就是不着相、不执着,任何事作了之后就算了,不必常常挂念它。

△ 怎样成就真见?必须将有见无见均去掉。有见是凡夫,无见是二乘,有所取都是错的,不着不取是解脱。事事清清楚楚,事事不分别,阿赖耶识就不落印象,无印象就没有三世果报。我们学菩萨学不到家,学少分亦好,看不破,看淡一点也好。

△ 大智慧人得无分别智,了达世间的真相,如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心,世界上万事万法不外色相与心,即物质与精神,物质是空的,精神更是空的。

△ 经云:“不动离二边。”不动是正念,正念即无念,是大菩萨的境界,凡夫应当把标准降低。把念头安住在佛法上,总比安住在世法上强得多。空有二边均非中道:凡夫著有,出不了三界六道;小乘着涅盘偏于空,过犹不及。念一声阿弥陀佛,既不着三界六道,亦不着涅盘,是大乘的境界。

△ 经云:“不分别我及以我所。”离相回相时,是日常生活中不分别我及我所。我执断了,即等于阿罗汉。向此路上走,在是非人我上少分别,金刚经之破四相亦即此义。我所是我所有的一切,我是假的,我所有的更是身外之物,放下之后应当随缘,不可执着。在六道中有生死轮回,即是因为有我及我所,能断的就是英雄。所谓英雄者,即旁人办不了的事他能办。例如断烦恼、了生死、出轮回是世间一般人办不到的,如有人能做到即是英雄,所以庙中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其意义在此。

△ 离相并不是不要相,是不着相;若不要相,体也没有了。

△ 不取不着是离相的意思。

△ 经云:“不谓生死有分别,不谓涅盘恒寂静。”生死与涅盘是相对的,如空与有之相对是一样的,因为有“有”,所以才有相对的“空”;生死与涅盘亦复如是,如无生死而说不生不死有何意义?凡夫、小乘的知见均有毛病,凡夫迷于生死,二乘迷于涅盘;大乘学人两边都不着,走中道第一义的路子。有分别即有生死,生死与涅盘,二俱不可得,照见五蕴皆空,那有生死与涅盘?从圆融上说,生死即涅盘,哪个人没有生死,各各人皆有涅盘。此中意义丝毫不得误会,用比喻说,水即涅盘,波比生死;波即水,水即波,水与波既是一样,何以叫它两个名字?因为它们体是一样,相不一样。水是静的,波是动的;涅盘是寂静的,生死的相是妄动的。人的一生由小到老,确有生死,何以说无生死呢?实在是对于相没有看清,是被相迷着了。如看电影放映名人传记,由少年经过青年壮年至老年,一生事略,功业彪炳,似乎有生灭变化,实际上张张画面均未离开银幕,电影放映完了,银幕上没有生灭,找不到痕迹,没有痕迹,焉有生灭?感觉上看它似乎是个真实的,其实是错觉。

△ 菩萨自度度他,自他平等,不如此修,与本性不相应。正觉是觉悟觉察绝对正确,凡夫迷而不觉,小乘罗汉及辟支佛均为正觉,以正法自觉谓之正觉。小乘人不平等,自度而不发心度人,是被动的度生,不求他,他不度;菩萨为不请之友。度生本来不易,众生不肯接受还要找麻烦。大乘佛法开头难,从初发心到初住难走,初住以上的境界,愈走愈容易;小乘则反是。以念佛法门而言,得到理一心不乱,可以到圆初住以上境界。平常把人我是非利害丢得干干净净,即能得一心;如仍然有人我是非,不但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也得不到。

△ 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无愿无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即四相具足,即非菩萨,仍是凡夫。要保持清净心,不可执着。

△ 我们学菩萨即应先破四相。不懂般若,念佛也不能往生,因为还是念念不舍功名利禄、家庭眷属,就去不了,有一丝毫的挂碍也去不了。

△ 破四相才能随缘现相,离相必须从大智慧上下手。世间人无论有多大的聪明才智,若有执着即是有漏的智慧,无我执还有法执;菩萨一念不生,即是无相。起一个念头即有一个相,一切境界现前不起念即是功夫。法界本来是没有相的。

△ 楞严经讲的舍识用根,即是把识去掉,用照的作用。本性中无分别,无执着,无念头,无量无边的法门均离不开此一原则。……以有生有灭的识修,而想修到不生不灭的果,是不可能的事。不生不灭的灵性为一切法的主体,有体必有用,内六根、外六尘是相,相虽属幻而从来不断,因为体是不生不灭的,所以相也是不断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讲的相,有四圣六凡,因业而转,业作于心,一念之因虽微,其关系却极大;道场在心里面,一起心一动念即应起觉照,自己能作得了主宰、能起观照,是第一等的修行。

△ 六祖说非风动非幡动是仁者心动,是自己心中的烦恼向外面攀缘。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是离法相,广行六度是离非法相,能如是以修观行,则离相忘我,乃得契证无我空寂平等之真如,亦即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实为真如之本体。

△ 对于事对于理一切明达,而后观一切法知万法因缘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用此种观念修一切善业,不执着,不污染,即得“不坏意”。此不坏意是指不能加以破坏的,如名闻利养、生死以及有漏事业等等都是可以破坏的,这些东西全不要,还破坏什么?惟有如此才能得到不坏意。故经云:菩萨已得不坏意,修行一切诸善业。

△ 经云:“善守身语及意业,恒令依法而修行,离诸取着降众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浅显的说法即是:身必须离杀盗=yin,语必须离四种口过,意必须离贪嗔痴。依此修行,所修的仍然是福报而不是菩萨道。十善业是有漏的福报,修十善业而离十善之相,不可取相,不可执着,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能如此则可降伏众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是离诸取着,“离诸取着”即可降魔。

△ 魔的大根大本即是贪欲,五欲六尘就是魔。

△ 经云:“眼终不见不净佛刹,亦复不见异相众生。”所作所为统统不要了,回向众生,心中一尘不染,心净则土净。佛看众生各各均是佛,因为他没有分别心,只有平等心,心中不起分别,一律平等。学佛之后若是烦恼更重,已入魔境,与佛法背道而驰。

△ 对于坏的环境处之泰然,修的是自己的清净心、大自在,若是见到佛欢喜,见到魔不欢喜,就不自在。自己若无分别心,岂有佛魔之分?

△ 经云:“于诸众生善分别。”此善字最为吃紧,善分别是了别,用的是无分别心。古人常说的比喻为水与波,水无波浪的时候是无分别,一起波浪,外面照进来的景象就不清楚。凡夫的心刹那生灭如波浪,果然静若止水,一切森罗万象即了然于心。人人都想开悟,入法界性才能开悟,佛教我们见性不着相,不着相是不着空亦不著有,空有二边均不着,才能得中道第一义的智慧。

△ 心体无念,起念即非真心。言心的性甚为清净,众生对于心性本体迷惑,佛乃开示令入佛之境界。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其目的无非令我们认识真心;要入这个境界,必须要把识心内所藏的无明烦恼一齐丢净。学佛不是修心也不是修性,要知心性本来是清净的,不必修,只要破了无明烦恼就成了。

△ 一切境界均系心识变现出来的,只要离开分别执着就会得到清凉自在,自在就成为分证佛。对无缘无故来侮辱我们的人,绝不可存报复之心,应存报恩之想;听到毁谤讽刺,恶言相向,这都是来成就我们的大菩萨。金刚经说一切法行成于忍,无忍辱则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想作什么事而遭受人家的破坏,他是来消我们业障的,应如饮甘露;业障消除之后,到了晚年可以有顺利的处境。如今既然明白这种道理,即应掬诚接受。上等智别真妄,中等智明是非,下等智知利害,现在连知利害的人都没有。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5 18:57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 等到自己真正清凉自在,诸佛菩萨自然加被。观行固然重要,而观更重要。行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无观慧,其它都是盲修瞎练,人天福报。十法界依正庄严均是自己心想所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所差别。他人如对我有分别,没有影响,但是你如果觉得他对你还有分别,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同他差不了多少;外界对于你起分别是消你的业障。菩萨是在境界上学,而不是在经本上学。

△ 佛说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全是假的,明白此理,应当放下。知一切相皆是性体变现出来的,从因上看皆是依他起相,无自体性。故云:“为说世间皆从缘起,知诸法相皆悉无相。”

△ 修行要在转识成智上用功夫,不要专门去找。除去执着,第七识就变为平等性智;不用妄想用观照,第六识就变为妙观察智。众生本来有的无量福无量慧不能显现,自己并不晓得,总是想求福求慧,而自身的障碍(妄想执着)又不肯舍去,这就难了。

△ 如真想在佛法上有成就,只要肯做,人我执一破,我见没有了,一切烦恼统统消除了,看一切人都是四大五蕴众缘和合的假相,而我亦如是,四相破了,即是菩萨。

△ 三谛是空谛、假谛、中谛。(1)空谛是宇宙的本体,诸法的自性,洞然虚寂。因缘所生法,一切法皆空,又称为真谛,是真实的。如知一切法皆空,即知一切法不生不灭;证得真谛即能开一切智,断见思惑,三界六道轮回就离开了。所以空谛是破法,空谛不是孤立的空。(2)假谛又称为俗谛,世间无论依报正报,或色或心,均属假有,但能起暂时的作用。既知一切法是假的,对于世间一切事物即不必认真。(3)中谛:真空不碍妙有,假相与真理如水与波,真空与妙有实在是一件事,此理若能透彻,了知真俗不二,空假一如,即入于中观的境界。证得中谛道理即开了一切种智,破了无明,证果则成就了法身佛。言诸法以空故,生即无生,非为假有;以假故,无生而生,非为实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为三谛之理。

△ 四缘:(1)亲因缘,又译为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如眼根对色尘时,识即堕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缘,亦即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每一众生均有十法界之种子,各各俱足,取什么缘即得什么果,若取成佛的缘,今生必定成佛,主宰命运的在我们自己手中。(2)等无间缘,又名次第缘。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继而起,相续不断。(3)所缘缘,又名为缘缘,是心里攀缘之对象,不能间断,是自己本身的力量。(4)增上缘,谓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名增上缘。以念佛而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是亲因缘;二六时中绵绵不断是等无间缘;很想往生,念兹在兹是所缘缘;一切道场及善知识是增上缘。

△ 念就是妄想,时刻不停,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是如此,只能将他转换过来归到净念上,久久自然归于无念。用功必须修至无念才能证性,方为究竟。

△ 正念是无念,有念就不正,念佛念到无念而念是实相念佛,《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此净念即正念,才是入于如来的大涅盘道。

△ 正念是没有妄念,就是自性起用。此处最易错认,因未离心意识故。以不正念还有个“念”,那就错了。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算不算正念?如果以绝对的标准来讲,这句“阿弥陀佛”还是妄念,清净心中没有阿弥陀佛。为什么净宗将这句“阿弥陀佛”当作正念?因阿弥陀佛名号虽是妄念,此一妄念最接近正念,故净宗用此一妄念的方法达到正念。

△ 真发心念佛,所得到的是理一心不乱。如果不能发菩提心,但有菩萨之大愿,用识去念佛,求带业往生,谓之事念,专心即可。念佛求功夫打成一片,心中无杂事,今生即可以生凡圣同居土,净土法门之殊胜在此。

△ 念佛人讲求一心不乱,一心即是心中没有念,亦即是一真法界;诸佛菩萨弘法利生,并未动心起念,凡夫把动念与不动念分为两个,而佛是无住生心,所生之心统是无住,所动之念统是无念,生心与无住不二,生心与无住同时,即无分别,能所均断,才能念到一心不乱,即是见性。

△ 念佛是生心,离相是无住,心中空空洞洞却能提起一句佛号,正是金刚经所说的应生无所住心。

△ 大空三昧亦称大三空三昧,即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心中绝对清净,世间一切有为法毫无牵挂,佛法也不牵挂。念佛讲理念,念到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花开见佛。世间事要放下容易了解,佛法也要放下难懂,不放下又不能见性,大乘佛法放下与不放下是同时的,正在提起时也是放下的时候。譬如念佛,依照大势至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修楞严大定;心地清净,度化众生而不为六尘所缠,心中什么念头都没有,没有能念的自己及所念的佛。无能无所是寂,念念分明是照,无论修什么法门都离不开此法,步步踏在道上。欲接近华藏世界必须先破四相,世间第一难事是求人,破四相是求己,自己同意如此作,还有什么难处?到了极乐世界是学本事的,学成之后就要离开这个地方,正同行愿品之参访善知识给我们的榜样,每个位置均不留恋。从今以后,一切是非人我都看淡一点,绝不执着,学吃亏、学忍让。假如真能与空寂相应,无人无我,谁受生死,当下即得解脱。此境界如能转得过来,歇即菩提。

△ 华严经所说的是一真法界,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属有为法,有生有灭。我们所了解的佛法只是皮毛,没有甚深的功夫不能了解佛法的真实义,只能随分研究,随分演说。最要紧的还是念佛,除此之外没有办法入佛境界。如佛念好了,把身心世界都放下了,到了极乐世界,所读的不是八十华严,而是大本华严。

△ 经云:“不于业中分别报,不于报中分别业。”通达华严经的真实义,能于一句两句经文中,时时起观照,一生受用无穷。业是造作的时候所发生之事,身口意三业,造善业有善报,造恶业有恶报,丝毫不爽。在造善业的时候,不可用分别心,一动分别心即是用了意识心,不分别与法性理体相应。只是按照理论去修行,不必一生求生西方,若求生之心殷切,只能生凡圣同居土,不能生实报庄严土,因实报庄严土无分别心。不于果报上研究他的业因,得人身是果报,周围环境也是果报,既然是果报,只有随缘消旧业,不必想像其从前发生的原因,因为想也没有用,只要今生勤修戒定慧,求出生死苦海就成了。

△ 凡是不变的是真的,有变的即非真。凡夫执有,二乘执空,这是凡小的毛病;大乘两边均不着,对于宇宙人生一切通达,谓之般若。无始以来,我们被烦恼所熏习,实在太久了,财色名食睡是地狱的五条根,天天以五欲熏习,乐此不疲。

△ 现在我们所用的心,是念念逐外筹量,一切烦恼由此而生。佛法教人破执着,此与外道处处执着恰好相反。心念念向外执着,则迷惑颠倒,沉沦三界六道无法出离。修净土法门放下一切万缘,不但五欲六尘不攀缘,弘法利生也不攀缘,把心拴在阿弥陀佛圣号上,绵绵密密,功夫纯熟自然得到一心不乱,生死可得自在。

△ 凡是心外求法均谓之外道。佛法讲明心见性,如不在此下功夫即是外道;学佛而仍随六尘转,心不清净即是外道。

△ 世间学问均不圆满,有利必有弊,佛法是有利无弊。人家同我们划界限,因为他是凡夫,我们不能对人家划界限,凡事不要太认真,对世间事淡一分即对佛法靠近一分,看十法界众生等无差别。劝人学佛可不能劝人断除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重在一个“觉”字上,迷了就是世间法,觉了即是佛法。

△ 真善知识是(1)能辨别善恶因果;(2)厌弃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而勤求涅盘;(3)有大悲心,修六度万行;(4)修一切善,离一切相;(5)无障碍修学普贤行门。

△ 大乘佛法是处在五欲六尘之中而不染,与众生同事(四摄法之一)而随时随地提高警觉,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不厌三界六道。

△ 世间种种行业,一转变过来,即是佛菩萨的行业。佛菩萨穿衣吃饭都是在修般若波罗密,在日用平常之中注重观行,即能转变过来。大乘菩萨是在五欲六尘之中修行;小乘人远离尘劳,没有善巧方便,乃是笨的办法。小乘人未见性,般若智慧未开,只能解脱三界之内的生死,而不能解脱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没有方便智与根本智。若有方便智,在修行中均可转变为普贤大行。

△ 但大乘行如不慎重,亦能发生流弊。菩萨有随顺烦恼行,为度生之方便,对众生有利益时,迫不得已而偶一为之;如自己程度不够,幸勿轻于尝试,阿难已证初果须陀洹,尚且遭摩登伽女之难,何况其他!

△ 三世诸佛是靠山,菩萨一言一行均根据三世诸佛之教训;三世诸佛摄受菩萨,菩萨再摄受众生。凡夫要把意识心去掉,依靠经典,依教奉行,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再证实相般若。如此修学,大经大论,读诵受持,转识成智,大开圆解。所以说欲有成就,必须依靠三宝。

△ 大乘法难行,尤其是在末法时代,似是而非的佛法,老修行人亦难以分别。大乘有随顺烦恼行一说,初学佛之人不可不知。见了性的大菩萨,为了度众生,可以随顺烦恼行,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如罗什大师之吞针故事,即其一例。如一般凡夫四相还没有破,一随顺烦恼,即入三恶道,不但破戒而且破见。这要看自己的程度如何,幸勿自寻苦恼。

△ 十行菩萨修六度是度自己的,十行以后才能度他。依此推论,凡夫修六度多分是有利于自己。如布施可以度自己的悭贪之心,受施者所得之钱财有限,不过用布施为手段,以成就自己治贪之功。诸恶莫作是持戒的前方便,若起一恶念,障碍他人,持戒即不清净;很小的善事未做,即违众善奉行之旨,若随时留意身口意三业之造作,何时何地不是道场?忍辱也是成就自己,接受他人之侮辱毁谤,可以为自己消灾,他人无缘无故来找麻烦,应作还债想。学佛的要件是成就自己,无论受任何委曲冤枉,都不怨天尤人。如作得到,则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可放心度众生;若仍存有计较之心,是非人我萦绕于怀,学佛算白学了。

△ 学佛人应常作如此想:佛制定的戒律是为我一个人制定的,不是拿它量旁人。信心清净就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此即禅宗的明心见性,故大乘学人的下手处即是破四相。学佛就要学吃亏,学上当,此种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如对初学佛的人讲这种话,一定把他讲跑了,但是对老修行应说真实话。

△ 佛的大涅盘谓之无住涅盘,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行于生死中是大悲心,佛菩萨住在六道之中,与凡夫一样。大乘学人接受佛的开示要作菩萨,其愿力心力超过业力,即可转变境界,由现在起就是乘愿而来的菩萨。来去清清楚楚的人是大菩萨,大菩萨照顾小菩萨,小菩萨有隔阴之迷,经大菩萨一点破,恍然大悟,其愿力再超过业力,又是一个再来的人。转凡成圣就在此时,不要等来生。

△ 生死是有,涅盘是空,凡夫著有,二乘着空。佛的涅盘是无住涅盘,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谓之究竟住。智慧入了理体,心境一如,智境无二。欲想证入法性理体,必须入无比三昧。有定功即能超越烦恼障。

△ 学佛应将佛所说义趣彻底明了,使心中了了,然后修行,遇一切境界时乃能历事练心。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将其所领悟之义趣存养心中,使经义与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观照,便是薰习,不一定要打坐参禅。

△ 法界指空间与时间所包括之一切。第一义是佛所证得的,亦即般若、真如、本性、究极清净;有此智慧才能断烦恼,念念与第一义相应,与真如本性相应。本性中一法不立、一尘不染,若常常正念真如,是破无明的妙法,由真如本性透出来的智慧,才能明了法界。故经云:“法界所有皆明了,于第一义最清净,永破嗔慢及愚痴,彼功德者行斯道。”

△ 达摩祖师教法是观心,心要极静才行。后来人心渐钝,难于成就,祖师们乃教人改参话头。其实参话头与念佛法门相类似,而参话头如不破本参,不易成就;念佛果然功夫打成一片,亦能带业往生,谓之二力法门,此功德之殊胜又非其它法门所可比拟。我们如不能直心正念真如,即应老实念佛,专心念佛亦接近第一义。

△ 行菩萨道应现起庄严妙相之清净土,以救痴迷着相之苦众生……故今之求生,正是为了速证无生。

△ 对于一切庄严境界不发生爱好之心,才能遍往十方世界佛刹,若有乐着之心即是凡夫。佛法是圆融的,大彻大悟之人决无门户之见,谤禅谤净均属不通之人。学佛人心中一定自在,自在、般若、解脱是三位一体的,不能分家。真学佛的是了生死、成佛道,假学佛的是求名闻利养、求享受,能知此理即可明辨是非。

△ 人间有善亦有恶,善固可喜,而对恶世界亦不能生厌恶之心,否则即有分别心,无法行菩萨道。普贤行愿品中有“恒顺众生”一项,即是不择善恶一律平等。

△ 烦恼即菩提,千万不要误会,必须建立在离世间上。如何离世间?世间是由分别执着而来,以转识成智说,前五识及第八识是随着第六七识而转,六识是分别,七识是执着。无分别,第六识即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是人我执、法我执,不执着即转为平等性智。第六七识一转,因而前五识变为成所作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凡是帮助我们离开分别执着的即是佛法,如果是增加我们分别执着的即是魔。

△ 佛法就是求清净心,凡夫不了解空相,以为打个妄念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大了,息掉妄念很难,与其令阿赖耶识中种其他的种子,就不如种念佛的种子。凡夫执有,错了;二乘执空,有体无用,也错了;不执空也不执有,又错了,恐怕走到无想定的路子,必须照金刚经所说的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对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