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举个例子,「譬如米麦之种子,因也。农夫之耕耘与雨露之滋润等,缘也。今年米麦之成熟,是以去年米麦为种子,故对应于去年之米麦,则是果。对应于去年之农夫与雨露,则为报也。」
这是解释果报这两个字,意思不深,我们都能够看得懂。值得我们注意的,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之后,当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会想到将来的果报?这一桩事情要紧。如果我们觉得这个念头将来的果报不善,现在我们就把它停止,不做了,这是好事;这个事情将来果报一定是好的,那我一定要做。这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生生世世得大利乐之人。
他懂得、明了,在这一生当中,所遭遇到许许多多不如意、不善的这些苦报,都知道它的因从哪里来的。有些是自作自受,那是无怨无悔,我自己造的,我自己当然得承受。有些它不是自己造的因,那是什么?代众生受苦,不一样。自己没造这个业,可是他受这个报,代众生苦真正的意思在此地。
弘护就怕魔外障难,这是古今中外都在所不免,我们自己一生当中遇到不少次。遇到了,我们不争,快速退让。这个快速退让,减少障难。总得要记住,要常常想到,诸佛菩萨永远不会跟任何众生对立,这一点要牢牢记住。所以菩萨称为仁者,仁慈的人,仁者无敌。什么叫仁者?他没有敌人,这是真正仁慈。
要有个对立的、有个冤家对头,你就不是仁慈的人。仁慈的人永远没有冤家对头,冤家对头找上门来的时候,原谅他!绝不跟他对立,决定没有瞋恚,决定没有报复,这个人是菩萨,是个觉悟的人。不觉悟的人才会有瞋恚心,才会有报复的念头。觉悟的人决定没有!所以境界现前的时候,看看你是觉悟,还是迷惑。
这些地方日常生活当中,小事情常常会遇到,在小事情上炼功。炼怎么样?逆境、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没有瞋恚心,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要炼这个功夫。大的逆境现前,你的心地自然很坦然,你有智慧来处理,不会感情用事,你才不会被一切魔障来障难你。
弘法利生,好事,劝人断恶修善是好事,可是真的社会上确实有一部分人不相信,不能接受,还得毁谤你、侮辱你,甚至把你驱逐出境,这叫代众生苦,就知道这个地区众生福薄。你看,善法在这里推不动,有这么大的障碍,一般称之为魔障。又有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从哪里来的?不善共业来产生的。你统统把它认识清楚了,你在境界当中也很顺利,自自然然相处,就圆满了。
帮助众生的事情不圆满,实际上圆满了。你这个好事被人障碍,怎么圆满?你的发心圆满。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发心圆满就是功德圆成。事情没有圆满是什么?那是众生福报不够,与你不相干,世尊《楞严经》上讲的。由此可知,再大的艰难,菩萨不能不发心,不发心就错了。发心做不到没关系,一定要发心。所以你真的发心要帮助众生,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帮助他们学习正法,帮助他们往生净土,而当中有人破坏,那个力量非常强大,你没办法抗拒,或者你离开了,或者你不干了,其实你的功德圆满了,你应该感谢那些障碍的人。
为什么?他们不障碍,做得好辛苦;他们一障碍,不要做,功德也圆满。你想想看谁占便宜?原来自己占大便宜,自己不知道。他们那些人造业了,他要受报,我功德圆满。我不是不做,真想做,但是缘不成熟,功德就圆满。佛法里算帐合情合理合法,一点都不冤枉人。不能说人家一障,你就没有功德了,那我们都泄气了,功德圆满了,又不需要去做。所以这个对障碍人生恭敬心、感恩的心,还应该要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为什么?
他们造的罪业将来受苦报,我们将功德回向给他,他将来受苦少一点,减轻一点。这是我们对他的回报,他帮助我们成就,我们对他的回报,决定没有一丝毫的怨恨心。学佛不能不懂这个道理,这道理很深,而且这些事情随时随地会遇到,在现前这个社会,无论在哪个国家地区都会碰到。所以懂得了,我们就知道怎样处理,不致于有怨恨,不致于把事情做错了,没有一样不如法。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10-1 23: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