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佛家对宇宙和生命是如何解释的?!

净空法师:佛家对宇宙和生命是如何解释的?!

 问:请问佛家对宇宙和生命的诞生是如何解释的?

  答:佛家不是解释,佛家给你说真相,事实真相就是这样的。宇宙跟生命同时诞生的,再给你说得清楚一点,整个宇宙跟我自己的生命是同时诞生的。怎么诞生的?大乘经论里面说得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心性,在佛法里面也称之为法性、佛性、自性、本性。"性"在哲学里的名词叫宇宙、人生万有的本体。这个本体是什么?哲学里提出本体这个名称,本体到现在都找不到,本体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佛法说的清楚,佛法用性这个字来说明。中国古人也用性,你看"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这个性是本体。性不容易理解,只有名字,没有真的东西给你摸到,为什么?它不是物质。所以六根接触不到,眼看不到,耳听不到,鼻闻不到,舌尝不到,身也摸不到,心也想不到,这个东西麻烦了。但是它存在,所有一切森罗万象是它现出来的。

  为什么不叫性现,要叫心现?这就有学问了。性不现,什么时候现?心现了,所以叫心现识变,性变成心就现了,性要不变成心,不行。性跟心有什么差别?性没有念,心有念。所以《华严经》里面才给我们讲,"迷唯一念",那个念就是叫心,你动个念头就叫心,念叫心,动个念头,我们讲起心动念。但是起心动念,不但我们凡夫不知道,阿罗汉也不知道,菩萨也不知道。菩萨的阶位很多,所谓大菩萨、小菩萨,菩萨阶级在《华严经》上有五十一个位次。到什么样的菩萨才知道?到八地才知道。八地这个位置高了,你看五十一个位次,十信不知道,十住也不知道,十行、十回向,到十地里面从第一地到第七地也不知道,第八地知道了,八地、九地、十地,这个知道了,为什么?他见到了。

  前面这些菩萨虽然不知道,跟我们一样,听说的,我们今天知道是听释迦牟尼佛讲的,经上说的,我们自己没有证得,听说有这么回事情。念头是太微细了,八地菩萨那样深的定功才觉察到,这是极微细的振动,这个动是振动。什么原因振动的?没有原因,所以叫无始无明。什么时候开始振动的?没有时间。这里头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时间、空间是振动之后才发生的,在刚刚振动的时候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你要问什么原因?佛是不得已说了一个字,叫迷,这个微微的振动就迷了。但是这个迷不严重,为什么?里面还没有分别执着。这一动里面,这个心就叫阿赖耶。你看本来叫性,本来叫真性、本性、自性、佛性,本来叫性,一动就不叫性,叫阿赖耶。阿赖耶能生万法,宇宙万法,我们生命起源就开始了。

  可是你要晓得,一念不觉那个动不是真的,就是说能生、能现、能变的不是真的,那所现、所变的这些境界、这些现象哪里会是真的?这个要认识清楚。阿罗汉、菩萨之所以高明,高明在哪里?他认识清楚,他在现相里头他不被现相迷惑,不被现相障碍。所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没有障碍,这就是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里面的真实受用。凡夫不然,凡夫误会了,以为这些假相是真的,这个亏就吃大了。以为假相是真的,他就起分别、起执着,这问题严重了。起分别,分别在佛法里叫所知障;起执着,执着叫烦恼障,于是你这二障就起来了。二障起来之后,你对于一切法的真相不了解,也就是说你想错、你看错了,影响什么?你做错了。做错就错的现象变现出来,这个错的是什么?六道三途,这是错误的。佛讲"一切唯心造",你的心想错误,所以错误的境界就出现了。

  如果你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现的境界非常美好。那个我们跟六道来比,说那是真的,那是净土,我们一般讲毘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你看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多么美好,他那是什么现出来的?他那也是心现也是识变,但是他那个识只有阿赖耶,没有末那,也没有意识;意识是分别,他没有分别,末那是执着,他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现出来的境界是极乐世界;有分别、有执着,现出来的境界是六道轮回。什么时候现的?就是现前,为什么?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这个很难懂。我们为了大家思惟、观察方便起见,我们用电影的放映机让大家去观察。

  电影放映机里面我们晓得叫幻灯片,一张接一张,那一张就等于好像是一念。你有一念它就现相,你接着第二个又是一念,所以它还现相,放映机照在银幕上的色相相续不断。所以我们看电影银幕上的相是个相续相,相似相续相,为什么?绝对没有两张是相同的,相似相续相。我们现前世界就是这么发生的,是你的念头发生的,你没有念头,世界就没有了。所以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得很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是什么?你在迷,你有念,你就在作梦,念头一断,你就醒过来,梦就没有了。所以佛告诉我们,迷的时候有现相,觉的时候现相就没有了,这才是宇宙的真相。

  为什么会现这么多相,无量无边,无有止境?这个现象我们也没法子理解,我找万花筒来做比喻给大家看。你看万花筒就这么一个东西,把这个比喻作阿赖耶,万花筒里面有些碎片,各种不同颜色的碎片在里面。我们从这里看去,你把筒子转动,它里头就变成图案,你把它转一万次,它现一万个画面给你看,没有一个相同,这就好像阿赖耶一样。所以现相是什么?是你心动,你心动它就起现相,你动个不停,它现相在那里产生变化它不一样。我们把阿赖耶比喻作万花筒,我们自己的阿赖耶,我们自己的思想、念头就是里面的碎片,当你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的时候,现象就现前。你的善念就现善境界,三善道,恶念就现三恶道,饿鬼、地狱、畜生是三恶道。如果你念头清净,就是没有执着、没有分别,它现的就是四圣法界,就不是六道,六道就没有了。

  所以,念头一动变成阿赖耶,阿赖耶里头没有染净。到有分别的时候就产生了染净,到执着的时候就产生了善恶,执着是染,分别是清净。执着里面就有善、有恶,有三善道、有三恶道,是这么来的。佛这个说法非常合理。

  佛法讲科学,不是不讲科学,科学是什么?证据,你能拿得出证据出来。佛法这个证据不需要用仪器去观察,不需要,它用禅定。换句话说,你要不相信,你把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着放下,真放下了,佛说放下那个境界你就见到了。你再能把分别也放下,菩萨讲大乘里面的菩萨境界,你就看到了。你能把妄想(起心动念)放下,诸佛如来的境界你看到了。这是证据,佛叫你亲证,不是说你相信他的话就算了,这个没用处。相信他的话,你自己没有证得,你还是要搞生死轮回,你还是要搞三恶道。佛法里头无比殊胜的就是教我们要求证,不是说佛讲了就算数,不是的,我们要把它证明。所以你要了解事实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叫你不可以执着?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

  所以佛法修行,真正要入佛的境界,头一个你就要知道"我"是假的,我相空,不可得。我空之后,我所有的当然不可得,你在这上面就不会分别执着了。我们现在最难的,这个身是我,我身体所需要的用具是我所拥有的,这个放不下,这是最严重的错误。所以清凉大师跟我们讲的两句话很重要,"欲达心源净,须知我相空",括号里的批注是宗密大师注的。第一句"欲达心源净",你要想通达心的根源,这是什么?这是你所迷的,是你所迷,理不迷,心源真的是清净。六祖说得很好,他见性了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句话六祖惠能大师证得了,他为什么证得?他不迷了,他证得。我们学习从哪里学起?"须知我相空"。你必须知道我相,"我"这个字怎么讲?宗密大师的批注说"万物自虚",我是一个自体,一切万物都没有自体,所以佛法讲无我。"我"也当主宰讲,一切万物都没有主宰,为什么?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哪有自体?缘聚相就生,缘散相就灭。

  这个话也很不好体会,讲到终极,缘聚缘散讲到终极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念迷,相就现前,就现相,但是现的相时间太短暂,立刻就没有了。第二个念头又迷了,但是第二个念头绝对不是第一个念头,这个要知道。像我们看电影幻灯片的底片一样,前一张不是后一张,前个念头生灭立刻就完了,第二个又有生灭出来。这个生灭的现象,佛经上比喻说"如露亦如电",像闪电一样,一闪就没有了,我们是看到的相续相。闪得多快?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它在那里闪,像闪电一样闪,闪多少次?闪一千二百八十兆,兆是万亿,也就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次。万法自虚。我空,人空,人也空,众生也空,众生就是万法、万物,没有一样是有实体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要知道,这是事实真相。所以宇宙、万法到底是有没有?佛告诉你,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为什么不能说没有?它有相。为什么不能说有?虽有相,相不可得。所以才跟你讲非有非空,亦有亦空。

  可是佛知道,凡夫听了这个话他就起分别,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从这个名言上就起分别、就执着,那又错了,又迷了。所以马鸣菩萨才教人,听教、看经不可以执着言说相,不可以执着名字相,不可以起心动念去想它,叫心缘相,你这样一听就开悟了,豁然大悟。悟,没有分别执着才会悟,有分别执着悟不了,分别执着把你的悟门堵死了。你所听到的是听别人说的,听了一些常识、知识,别人这么说的,佛这么说的,菩萨这么说的,自己没见到。自己什么时候见到,放下分别执着就见到。阿罗汉不执着,见少分;菩萨不分别,见多分;佛不起心不动念,全见到了。所以,佛法里头有高等科学,不是不合乎科学,佛法样样都要你自己去求证,那是真的;你要没有证得都不算数,你还是去搞六道轮回。由此可知,放下是多么重要。

  为什么放不下?是因为我们知道的不够彻底。纵然知道彻底了,放下也不容易。为什么?宗密是华严宗五祖,他有句话说得很好,他说真理虽然可以顿悟,这就是讲你是悟了,妄情难以放下。真的,习气太重了,放不下。那怎么办?必须常常觉察,要常常去看,看一切法本自不生。要历事炼心,这是《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给我们示现的,就是在事相上经历,天天去磨,去磨练。磨练是天天念念当中想到,实在讲提起《金刚经》上一句话就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很喜欢的东西,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就平了,因为喜欢是烦恼;不合自己意思,瞋恚心生起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瞋恚心摆平了。用这个方法。

  净土宗用的方法更妙,净土宗不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用什么?"南无阿弥陀佛"把它摆平了。顺境,阿弥陀佛;逆境,阿弥陀佛;善缘,阿弥陀佛;恶缘,阿弥陀佛。用这一句。这个殊胜,这是什么?没开悟能往生,生到极乐世界,祖师讲得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你见到阿弥陀佛,你还犯什么愁,还不开悟?净宗殊胜在此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能摆平,摆不平的时候,你还是出不了六道。可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出六道轮回,能出十法界,用这个方法比什么法子都妙,所以十方诸佛赞叹。天台宗的祖师,从智者大师,没有一个不是念佛往生。《华严》也不例外,《华严》到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法门无比殊胜。

  所以大乘教里面,无论是宗门教下,这个认知是相同的。"有"是幻有,"空"是真空,真空不碍幻有,幻有也不碍真空。所以《华严》给我们讲到究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你觉就没有障碍,迷就有障碍。障碍都是从分别执着生的,分别执着是妄心,不是真心。你用妄心你就会有障碍,就有生死,就有苦乐,就有轮回;用真心没有。这个问题我们在最近讲《华严经》常常讲,常听有好处。常听,我们阿赖耶识里面落的《华严》种子多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能起现行,就是可以能提得起观照。境界现前,立刻会想到经上这么说的,帮助你在境界里头摆平。慢慢你就能得定,定到相当的程度,智慧就开了,智慧开了就照见。

TOP


【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一、「与人为善」,这是讲存心,要存一个善心,以善心看待一切众生。

二、「爱敬存心」,以真诚心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人事物;“敬”是恭敬、谨慎、细心,对人、对事、对物,爱敬存心。

三、「成人之美」,人家有好事,我们要帮助他、成全他,不能破坏。此人是恶人,但是他做的事是好事,即「偏中正」,我们也要帮助他。不能对人要对事,此事对社会有好处,对大众有好处,就应当帮助。人虽然不善,我们要常常辅导他,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使他的善行能成就。

四、「劝人为善」,特别劝导有能力、有机会的人,他们有能力、有机会行善,错过非常可惜。没有机会去创造机会,比较困难;创造机会也必须有创造机会的条件,否则也是做不到。所以认识机会,掌握机会,这是真正的智慧。

五、「救人危急」,人在有急难、危险之时,不论他是好人、恶人,是恩人、冤家,不能见死不救,一定要救援。

六、「兴建大利」,所谓大利,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就是大利。自己有能力,自己一个人做;没有能力,就集合大众的能力来做。利益社会大众的事情太多,什么是真正的大利,真实的大利无过于教育,教育是根本。今天社会动乱,人心不安,zai 难频繁,其原因就是教育的失败。现前最大的利益,就是宗教教育的落实。现在的学校教育,要回到中国古老的教学宗旨很难;换句话说,纵然他明了,也无法改正过来。所以,今天唯一的办法,就是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要看我们自己怎样去推动。说到佛教教育,今天无法推动佛教教育的原因何在?没有师资,没有讲经说法的人。出家人虽然不少,但出家人没有忘记自己,没有放弃自私自利,想推动佛陀教育根本不可能。要想推动佛陀教育,最低限度要将自私自利的念头舍弃,这就难了。所以当前最大的利益是办学,培养师资,然后才有一批人来推动,来教化众生,帮助众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这个世间孤儿很多,这些小孩从小就失去母爱,失去家庭,他们需要真正有爱心的人来照顾、教导。要如何教导,这都是社会大利之一。现今的社会,年老之人退休后,儿女不孝养,老人的晚年非常孤单、寂寞。我们要如何照顾、教导他们,让他们回头,让他们忏悔,认真学习,使来生比这一生过得更殊胜,这是教育。当然最殊胜的,是帮助他作佛、作菩萨。此目标若达不到,也应当帮助他生天,帮助他来生得到人间富贵,这都是属于大利。

七、「舍财作福」,世间人不知道财是罪业,你能够舍财,你就修福了。积财就是罪业,很多人缺乏财用,你把财留在身边,让一些人受苦受难,这就是造业。何况财积在身边,增长贪嗔痴;换句话说,增长你将来堕三恶道的机会。所以财一定要舍,要舍得乾乾净净。世间人不肯舍财,就是有顾虑,担心舍了之后生活没着落,这是他不懂因果的道理。命里有的决定有,舍都舍不掉;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来。可是财来的时候,还要赶快舍。

中国从前供的财神是范蠡,很有道理。范蠡非常懂得处理财务,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就退隐去做生意,没多久就发财了。发财之后就布施,布施完了,再从小生意做起;没多久又发财了,发了之后又散,三聚三散。所以他懂得散财,懂得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要散,决定不积财,这是修大福报。不但他这一生当中,财用决定不会匮乏,来生的福报无比殊胜。

八、「护持正法」,世间正法、出世间正法都要维护。今天护持正法以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为榜样,值得我们学习。他毫无私心,真正是念念为佛法、念念为众生。但是护法首先要有智慧、有能力,认识正法。特别在现前时代,《楞严经》云∶「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也就是说仿冒的佛法太多了。所以首先要有能力认识正法,然后才发心去护持正法。我们一生全心全力做这桩事情,但是每个人缘分不同,有人很想学佛,很想亲近善知识,但是遇不到。真正遇到善知识是大幸,遇到善知识要真正肯学,发心学习弘扬、护持,这是无比的福报。

九、「敬重尊长」,佛教导我们要孝亲尊师,要做到。现在世间人不重视孝道、师道,我们要为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念念不忘父母师长的恩德,这是存心厚道。不但不忘,还要有行为表现,对父母、师长要尽到孝养的责任。生命得之于父母,慧命得之于老师,对父母、老师之恩怎么能忘记?我小学的老师已经找不到了,中学时代的老师,现在还有一位。每当逢年过节,我都会送一份供养给老师,礼虽然很微薄,但老师感到很温暖,学生没有把老师忘记。

老师对我们有厚恩,如何报答?表扬老师的德行。我跟李老师学佛十年,李老师往生之后,我向台中莲社建议,在老师的故乡山东济南,建立一个纪念堂。韩馆长对我有护法之恩,念念不忘。我在她的故乡买了一栋七层的大楼,做为韩瑛馆长的纪念堂,这是不忘本。我还有一个中学校长-周邦道先生,抗战期间我在贵州念书,他是我的校长。到台湾,我们有缘分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他往生了,我在贵州建立一个中学纪念校长。校长的别号庆光,所以学校名称为庆光中学。我母亲往生了,我用华藏奖学金来纪念她。在大陆有五十个学校,设立这个奖学金。孝亲尊师,我们要有行动去表现,要真正做到。这是提倡孝道、师道,提倡知恩报恩,人不能忘本,这是教育的作用。

十、「爱惜物命」,佛家提倡素食,素食是不杀生。戒律里,将「不杀生」列为第一条戒。杀生是大恶,我们要学习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

【善行无穷,由此推广,万德可备。】

善行真的无量无边,了凡居士在此地,为我们列出这十条,我们能做到,然后将这十条推广,才真正是积善、行善。我们这一生有幸遇到佛法,遇到好老师,我们才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这一生应该如何做人,真正依教奉行,这一生过得很充实、很美满。尤其现在是大动乱的时代,积善积德一定要抓紧机会,赶快努力去做,失去机会就很难再遇到。

TOP

问:受不了环境的诱惑而破戒,请问该如何真正忏悔?

    答:这个问题,是现代社会大众共同的问题。不过你很难得能说出来,勇敢面对现实,算是相当不错。谚语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明白了这几句话的道理,就晓得应如何修忏悔法。

     佛家在行门中,严格来说,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无不是修忏悔法,而忏悔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改过自新」。

     佛家有许多术语,譬如常听到的开悟、忏悔,何谓「开悟」、「忏悔」?看到开悟二字觉得很不可思议,好像一开悟就有神通、有特异功能。事实不然,开悟就是知道自己的过失。一般人犯过,迷惑颠倒,不晓得自己的过失,佛就无法帮助他;佛只能帮助知道自己犯过的人。所以,知道自己犯过就是觉悟、开悟,能将过失改正,后不再犯,就是真实的忏悔,名为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经论当中将众生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就是身、口、意三业;业即是造作。行为里面有正确的、有错误的,与宇宙事实真相相应的,这是正确的;相违背的,就是错误的。如果发现错误了,就要将之修正过来。

     譬如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用真诚心,这是正确的;用虚妄心,假心假意对人、对事、对物,决定是错误的。发现错误就是开悟,从今以后,处事待人接物用真心,绝对不用妄心,即使人家用虚情假意对我,我仍是用真诚对人。这样做我们是不是吃亏了?要晓得,你的目标是希望作佛、作菩萨,希望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想达到这个愿望,真诚心才能做到,虚妄心是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

     了解事实真相,就晓得应该如何做法。别人骗我,我不骗他;他骗我,他搞六道轮回;我不骗他,我要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纵然吃亏上当也不在乎。不肯吃亏上当的,则继续搞轮回;我们愿意吃亏上当,轮回到这一生为止,下次不再轮回了,这是值得的,有真实的利益。

     所以,我将修行归纳了十个科目二十个字,时时刻刻、在在处处,要用这十个标准来修正我们的行为。

     第一「真诚」,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用真诚心?第二「清净」,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有没有被污染?何谓污染?顺己心意的起贪爱心,不顺己意的就生厌恶心,你的心就被污染了。换言之,你在境界里失去了自主,被外境诱惑,就是破戒了,所以一切时、一切处要保持自己的心清净不染。第三「平等」,平等就是没有高下,心才能得定。第四「正觉」,真正的觉悟,绝不迷惑。第五「慈悲」,即是爱心。然后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里面,生起「大慈悲心」,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

     在事相上,也有五个科目:「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于诸法实相真相明白了,就是看破。看破之后,不会把这些事相放在心上,就是放下。放下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做得更认真、更努力,因为你要做一个好榜样,让一切众生向你学习。

     所以,你的生活就是自在、潇洒、快乐的。随缘就是不作意,不会有成见,不会想着自己一定要怎样做,而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佛菩萨的生活情趣。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做到自在、随缘,就快乐无比、幸福美满了。

     这种幸福、美满如何能保持永恒?一定要念佛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永恒了。

     如果不往生净土就非常困难,你这一生得到,来生转世必有隔阴之迷,前世的修行都忘记了,又随着环境迷惑,又造作罪业,这就麻烦了。

     所以,最后一定是念佛求生净土,才得到彻底究竟的大圆满,这是真实究竟圆满的忏悔。出家人应当如是学,在家学佛也应当如是学。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