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如何使自己体会佛我无二的境界?

净空法师:如何使自己体会佛我无二的境界?

我学佛的因缘,跟诸位做过很多次的报告,二十几岁对哲学有兴趣,在台湾遇到一个同乡,当代一个哲学家方东美先生,我跟他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叫「佛经哲学」。我听他的课这才完全明了,佛法不是迷信,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是哲学。他给我介绍,他说「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样把我引入佛门来,到今年五十九年了,锲而不舍,他说的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人生最高享受,与富贵贫贱没关系,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快乐,天天生活在欢喜当中、快乐当中,这真的是最高的享受。每一天读经,向经典当中学习,对于佛家的名词叫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就愈来愈欢喜。用佛法的时候,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三皈依,他怎么会不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最高享受。


这位同修问:“拜佛时候,总觉佛、我是有很大的分别。佛高高在上,自性却是佛。如何使自己体会佛我无二的境界?”

  答:你问的话很正确。确实要能做到佛我无二,这是功夫。怎么能做到佛我无二?先要做到“人我无二”,然后才能够通达“佛我无二”。我们讲大经,不只一次的提醒同修,常常提醒!许多宗教里面,特别是东方的宗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实在讲,西方的ji 督教早期经典里面,也肯定有轮回。现在六道轮回的观念,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相信的人愈来愈多了。所以我们这个身会死,我们的灵性不会死!

  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问波斯匿王:“你今年多大年岁?”大王说:“我今年六十二岁。”他跟释迦牟尼佛同年。佛就问他:“你自己回想,你几时见到恒河?”他说:“三岁,母亲带我经过恒河,见到恒河。”然后佛就问他:“你想想,你十岁跟二十岁比,身体二十岁的时候比十岁怎么样?”“比十岁老很多了。”“三十岁?”“三十岁又比二十岁老。今年六十二岁,想起过去,比五十岁的时候老了很多。皱纹也多了,眼也变成老花,耳朵也不太灵光了。”这说明什么?身体变化,有变化就有生灭。

  佛就反过来问他:“你三岁见恒河,现在你六十几岁再见恒河。你的见有没有两样?”他想想,没有两样:“三岁见恒河是这个样子,现在六十二岁见恒河,还是这个样子。”“你这个见不变,不变就是没有生灭。”从这个地方证明,六根的根性是不生不灭的;六根的根身是有生灭的,根性没有生灭。波斯匿王从这个地方觉悟了。这个比现在一般人讲“灵魂”,高明太多了。实在讲,灵魂还是有生灭,为什么?它是妄心,它不是真心。佛讲的是见性,这是真心,六根根性是真性。心性不生不灭,肉体有生灭,这比一般说轮回要高明太多了。

  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性变现的。这个话我们很难懂,所以佛常常用比喻来说法,最常用的比喻是“梦”。“梦幻泡影”,梦、幻、泡、影四个比喻,是以梦为主。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自己,也梦到许多人,也梦到山河大地,也梦到虚空。当你梦醒的时候,你可以去仔细想想,梦里境界还很清楚,这梦中境界从哪来的?自己心想变现出来的。梦里自己是自己,梦中别人还是自己。山河大地、虚空,没有一样不是自己。梦是个妄境,所谓是“全妄即真”,全部的妄境是真心变现的。“全真即妄”,我们全部的心性化成外面虚幻的境界。性相是一不是二,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真跟妄是一,它不是二。我们今天见不了性,是把真跟妄分做两边,不晓得真就是妄,妄就是真,真妄是一不是二。你真正契入这个境界,我们对一切众生就跟对自己一样,自他不二,生佛不二。

  佛从哪里来的?佛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我这个身体也是心性变现出来的,一切众生、山河大地、桌椅道具,也全是自性变现之物。从这个地方,你才能够契入“我跟佛是一不是二”、“我跟佛的关系很近,没有距离”。你是因为不了解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佛跟我们距离很远,佛高高在上”,其实不然,没有高下,没有远近,没有去来。这个道理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你慢慢去读,慢慢去参,慢慢去体会。你能够体会到,很有受用。

我们再往下面看,「盖净宗以信愿行为三资粮。灵峰大师曰,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这是修净土宗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就是信、愿、行。我们净业学得这么困难,往生有没有把握?摇头,没把握。什么原因?你的信不足,根本原因在此地。你信不足,所以你的愿摇晃,你有发愿,不是没有发愿,愿不恳切,归根究柢是信心。所以信难,真不容易!李老师教我这个信心,让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出家之后受了戒。我出家两年才受戒,时间很长。受了戒之后,当然第一个要去感谢老师教诲的恩,这是佛门的规矩,要回去第一个去拜老师。我回到台中慈光图书馆,老师在里面看到了,我在大门外,还没有进入大门,他在里面指着我,把手指着,「你要信佛、你要信佛!」好大的声音,叫了好多句。我走到里面,向他老人家顶礼,他很客气,一拜就可以了,叫我坐到旁边。老师说,我刚才叫你这个,你懂不懂?我说我不懂,我要不信,我怎么会出家?我要不信,我怎么会去受戒?他听了之后摇头,「你要晓得,有人出家一辈子到老,死的时候他还不信!」这句话把我点醒了,到老死都不信,我听了之后就愣住了。老师给我解释什么叫信?没有做到就不信,我这才明了。咱们念这句佛号,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做到了没有?没做到,你不信!这经,经我们讲了好多遍,会讲,不信,你才晓得信多难!会讲经容易,真干不容易,真干才算信。
  

这个老师教给我的太深刻了,你没有做到你就不相信,你发的那个愿不是真切的愿。真信切愿,你的信有,不真;你的愿也有,不切,所以后头你不能往生,你还是随业流转。老师那堂课也是机会教育,离开戒场回到台中去谢他老人家,给我上了一堂课,什么叫信。你拿这个标准你来看,确实老师讲的,多少老法师八十、九十到往生还不信,确实还有名闻利养没放下。

希望像佛一样,『法音普及无边界』,这是真的,这是事实。在以往我们读这些经文,认为这只是一个愿力,这不可能是事实,现在知道是事实。在贤首大师《妄尽还源观》里面,我们读到了,真的,音声也是波动的现象,无论是物质的波动,或者是念头的波动,就精神的波动,才波动已经周遍法界。三种周遍里面讲得很清楚,第一个「周遍法界」,第二「出生无尽」,第三「含容空有」,同时的。所以我们现在读这些经文,了解的就深,知道完全是事实。用什么来度化众生?用持戒、修定、精进,六波罗蜜里面说了三条,三条就代表六条,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些,这些得做出来才行,光讲不行。一个好的老师,世出世法没有两样,无不是身行言教,他真做到了,然后说出来才能摄受众生,大家才肯听,肯向他学习。

我们今天要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从哪里学?就从四十八愿学。从哪里扎根?从这部经里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个六品经文扎根。这六品经文是讲什么?讲的是五戒十善。认真修学,你所得的是功德;你要是违背了,业因果报都讲得很清楚。这六品经要熟读,我们把它编在《净宗朝暮课诵》本上,早课就是这一品四十八愿,我们要学阿弥陀佛就从这里学,要想学得像、学得好,根要扎稳。晚课这六品经要熟,要常常去核实自己的心行,去对对我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违背?佛在经上教我做的,我有没有去做到?这六品经是《无量寿经》上的戒律,这叫真念佛人!机缘非常难得,大家要珍惜。



学佛,经教一天都不能离开,离开一天你这天没福,离开半年那你问题就严重,你肯定走入歧途,肯定堕落,那多可怕。果然能做到分分秒秒你都不舍阿弥陀佛,你这一生就决定得生。



所以分开来四十八,有四十八愿。合起来这一法句,一法句是什么?一法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就这一句,这一句就是清净句,这一句就是真实智慧。所以你念这阿弥陀佛,问题是你是不是真诚恭敬心执持?关键在这个地方。



你说我天天念阿弥陀佛,我没有发现它是真实智慧,我每天还是胡里胡涂的。那是什么原因?你是用胡里胡涂的心去念,念到的结果也是胡里胡涂的阿弥陀佛,就这么回事情。这不就是印祖所讲的吗?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你是一分诚敬心都没有,有口无心,对这个佛号有怀疑,又有夹杂,所以你不是真念,你念得不如法。



如理如法的念,大势至讲得非常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教给我们方法,教给我们的心态,都摄六根是放下。放下什么?眼放下色,耳放下声,放下色声香味触法这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个净就是真诚恭敬心,没有怀疑、没有夹杂,那是清净心,就是此地讲的清净句,要用这样的心态才行。你不能把心用错了,你没有得到真实利益,你不能怪经,你不能怪佛,你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自己错用了心,所以你没有得到殊胜的利益。



如果你真正会用心,真诚恭敬,这个真诚恭敬心是不太容易。为什么?果然对阿弥陀佛真诚恭敬,对《无量寿经》真诚恭敬,我会知道,你那个真诚恭敬心会对一切人事物。真正像《礼记.曲礼》里面所说的,「毋不敬」,没有一样不恭敬,那是你真的恭敬心现前。我念阿弥陀佛恭敬心,干别的事情没有恭敬心,那是假的,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这个道理你要不懂,你永远不得入门。对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都要用恭敬心,一味恭敬,你真实智慧得到了,无为法身证得了,无为法身是什么?你证得不生不灭。这部经上讲的三种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你全都得到。如果不用真诚恭敬心,你什么都得不到,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还是继续搞六道轮回,这是不能不有高度警觉心的。还干这种傻事吗?不能再干了,要回头。

TOP

我们无论做多大努力,全心全力去做,做成功了,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依然不起妄念,这就正确的。如果你说我做了这桩好事,你看我救了多少人,你只要有这念头一生,功德就没­有了,这个要知道。

    为什么功德没有?功德能生清净心,功德能开智慧,你有居功这个念头,还有我做了好事这些念头,这是妄念,这是妄心,不是真心。

    这一个小时的祷告把妄念都放下,是用的真心祷告,可是一小时之后,祷告完了,妄念又起来,你保不住。在佛法里面这叫修福,你修福与功德不相干,功德跟福德的差别就在此地。

    功德,做再多的好事,三轮体空,也就是做再多的好事,若无其事;福德呢?福德,你会有这些事情、有这桩事情,那是福德。

    所以福德容易修,功德难!功德要不着相才行,才是功德,着了相就是福德。这是最简单的一个说法,大家容易理解。着相修福,离相修功德。


最近有几位同修来告诉我,他们在生活、工作、修持上都遇到了一些障碍。虽然信心没有退,可是体力有大幅度的衰退。於是就想放下一切,专心念佛求往生,这个观念到底正确不正确?

实在讲,很难做一个定论,尤其是年岁还并不是很大的时候,正应该为佛法、为众生多做一点事情。往生是我们这一生所希求最大的一个目标,决定不能放弃。可是如果在这个世间多为众生做一点事情,特别是接引众生的工作,帮助众生学佛,这正是行菩萨道。与自己念佛求生净土它是相辅相成的,决定没有障碍,我们对於这个事理一定要很清楚、很明了。

如何突破眼前的障碍?读经、听经就非常重要。我反问他们,最近这一段时期,你们对於研习经教做得怎么样?因为工作的繁忙,读经、听经都没有时间,只能够有一点时间断断续续念几句佛号。我就明白了,你为什么会衰退?不读书。

古人有所谓「三天不读书就面目全非」,那是在那个时代。现在是什么时代?内有烦恼、有忧虑、有牵挂,外面诱惑太多太多了。所以一天不读书,我说的书是经书,一天不听经,烦恼就起现行了,不必要三天。如果你要是有半个月、一个月都没有听经,没有读书,你的衰退是必然的。如果我要是听说,你这么久的时间没有读经、没有听经,我就会想像得到,你衰退到什么样子。

所以古德常常讲,经书不可不读,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没有时间读书,听讲,现在的录相带、录音带很方便,你那里有缺乏向我们要,我们这边完全是免费赠送。你写信到这边来,你把地址写清楚,我们就会提供给你,赠送你经书、录相带、录音带。我们还制作有很多的CD,帮助大家调整我们的情绪,务必使我们的生活永远能够保持高潮,永远保持大量的体能。

实在讲,体能渊源於心能,读经、听经是能量补充的根源。你明白这些道理,你才晓得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才能真正达到,充实自己内心跟体力的能源,保持旺盛的精神,你才有能力工作,你才有能力应付现前复杂的环境。依然可以在复杂环境里面享受到清凉自在,这是我们学佛的好处,我们学佛的受用。佛家常讲「法喜充满」,这个欢喜就是能量、精神充沛的一个现象,谚语里头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自己很高兴、很欢喜的事情,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精神都那么好。那是什么?心的能量、体的能量特别丰富,这个能量是从欢喜里面得来的。

为什么诸佛菩萨他的能量那么样充实,那么样广大,永远不衰不竭?都是从欢喜心里面生的,这个欢喜心在佛法里面叫「大慈大悲」。他对於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充满了真实清净的爱心。我们世间人讲欢喜,哪一个人能比得上佛菩萨那种欢喜?他们生活在大慈悲里面,生活在爱心里面,大爱!心能转境,这大乘经上佛常说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我们学佛跟不学佛的差别在哪里?不学佛的时候,我们被境界所转,日子过得很苦,我们的能量几乎衰竭。佛菩萨的生活跟我们恰恰相反,生活在慈悲之中,生活在博爱之中,他生活在爱心里面,虚空法界没有一样东西看在眼里不生欢喜心。

我过去也常常讲,任何一桩事、一个物,佛眼睛里面都能看出它的真、善、美、慧,所以能生欢喜心。不但法性里面充满了真、善、美、慧,现象里面同样也充实。非常可惜,我们凡夫粗心大意,粗心大意就是指严重的分别执著,让我们看不出事实真相,产生许多的偏见陋执,在这里面生烦恼,不生欢喜心,常生烦恼,这对我们自己身心伤害太大太大了。我们要明白这些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唯一的方法就是研究经教。所以读经不仅是要读,读了要明理、要解义,《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深解义趣」,这句话很重要。

如何能达到深解?解与行相应就能达到。佛所讲的我们懂,譬如佛跟我们讲的四相,他告诉我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假的;世间人贪著,觉悟的人、诸佛菩萨舍离。我们听懂了,就得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学习,学习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怎么个无法?心里没有贪著,不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这就叫舍离。舍离四相,果然不错,清净心现前了,由此可知,以往清净心不能现前是这些东西障碍了。禅宗惠能大师讲得好,「本来无一物」,那是清净心,我们心里本来无一物,现在有我、人、众生、寿者,有了这么多,他当然不清净,当然把自性里面无量的智慧、德能障碍住,使这些智慧、德能不能现前,我们得不到受用。诸佛菩萨的本事就是不让这些东西牵挂在心里,让这个心地恢复到清净。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难在哪里?实在讲,难在无始劫来的习气。我们常常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已经养成习惯,拿也拿不掉,很想把它拿掉就是拿不掉,这是难处。

我们仔细思惟,为什么会这么难?老实说,对於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彻底,所以才这么难。你要真正想了解彻底,真正想彻底放下,慢慢做,先让这些妄想、分别、执著减几分,每一天能减几分,每一年能减若干分,决定不要让它增长。

我们可以用读经、研教的方法,可以用念佛、参禅的方法,用这些方法把它减缓、把它减轻,慢慢的放下,不要想著我突然去把它放下,那是不可能的,理论上讲得通,事实上办不到。

逐步逐步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又帮助你放下,这两种方式,辗转的运用,相辅相成,锲而不舍,这样子你就自己会感觉到功夫得力了,果然有效了。这个效果你的欢喜心逐渐逐渐就产生,你得到受用;这个受用经上常讲,「烦恼轻,智慧长」。烦恼没断但是减轻了,就能够把烦恼转变成智慧,转烦恼成菩提,是一分一分的转,慢慢的转。

我们学佛要学会这个本事,要有这个能力,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就如经上所说的,「惠以真实之利」。佛、菩萨、经典给我们真实之利,我们自己得到了,得到就是证;我们有信、有解、有行,这才得到。所谓证就是一个大转变而已,把污染的心转变成清净心,把烦恼转成智慧,这就叫证。可是如果不通过在生活当中的学习,生活当中的学习就是修行,就是行,你才能够得到。一定要通过在生活里面认真的学习,你就得到了。

我们观察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停留在信解上,他得不到受用,他没有认真去做,他做得不如法,做得与佛讲的完全不一样,就是不相应,所以在生活当中始终不能有一个转变,这是错误。这个转变是亲证,经上常说「境随心转」,这就是实证的最好例子。你思想转变,行为转变,所以你的相貌转变,你体质转变,你的生活环境转变,这叫证果;这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入法界,你入了法界。法界是什么?法界是真实,「一真法界」。我们从十法界、从人法界能够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佛菩萨的境界,真的能入,确确实实在入。

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重视经教,每天要读经,每天要研究,在佛法里面叫参究,它不叫研究。研究是落在意识,也是落在分别执著;参究不用分别执著,用智慧,我们现在人讲用直觉,直觉就是用智慧,用直觉是参究。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真正的明了,真正得「真、善、美、慧」的生活,这四个字落实在生活当中,而不是一种假想。如果不依照佛法的理论方法来修学、来学习,实在讲,真、善、美、慧这四个字,在这人世间是有名无实,你得不到。唯有通过佛法认真的学习,这四个字就变得很实在、很踏实,决不是空洞的,变成我们生活当中真实的受用。

所以同学们如果你们感觉到精神振作不起来,体力状况不佳,生活得很苦恼,你一定要觉悟,赶紧读经、听经。依照经典所说的理论方法去学习,使你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让你的欢喜心时时现前,你的精神体力,你的生活环境必定能有改善,这是一定会收到这个效果。

假如这个效果收不到,你要认真去反省检点,你的修学一定有错误。这个时候可以请教其他的同学,看看这个同学修得有效果,你向他请教,常常跟他在一起互相研究讨论,他会帮助你。生活上种种疑难问题,佛法都能够给我们圆满的解答,所以这门学术我们不能不学,而且应当认真来学习。

TOP

我们宿世今生造作这些恶业,恶业不消除,你不能成佛道,见思烦恼不断不能出六道轮回。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要消业障,还是要断烦恼,只是换一个环境,换一个修学的环境。



我们在娑婆世界、在他方世界,无量劫来造作这些业障,到西方极乐世界怎么消法?业债怎么还法?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亲近佛陀,你没有离开阿弥陀佛,怎样还众生的业债?



众生有感你就有应。你虽然烦恼习气没断,你有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是阿惟越致菩萨,所以你有能力在十法界任何一法界里面,你能帮助有缘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种消除业障的方法,还债的方法跟在娑婆世界迥然不同,不是不还,不是不报,报的方式不一样,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真正你无始劫来这些业债都还完、还清了,给诸位说,你真的是阿惟越致菩萨,你在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



可见得极乐世界还是凡圣同居土三辈九品,往上提升,升到方便土,方便土里头也是三辈九品,再往上升,升到实报土。阿弥陀佛加持你是在同居土跟方便土,这是阿弥陀佛加持的,到实报土的时候,那是你自己的功德成就了。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无比殊胜,哪个菩萨不希望去!



消业障是每天听经闻法修忏悔,还宿债这是应化到十方世界,帮助有缘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自行跟化他一点妨碍都没有,每天坐在阿弥陀佛面前没动。十方世界呢?化身去了,以应化身去还债,你说这多殊胜,这个多圆满。



还宿债不妨碍自己修行,不妨碍自己听经闻法,也不妨碍自己修福修慧,阿惟越致菩萨能分无量身,同时、同处、异处,这不可思议的神通道力。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不起而起、不作而作,一切这些业行,有上求佛道,有下化众生,上求佛道圆满自己的福慧,下化众生多半都是还债的,把无量劫来这些怨亲统统化解,这才能圆满成佛。没搞清楚,你只在菩萨位,你成不了佛,成佛一定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