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要报佛恩

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要报佛恩

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要报佛恩,就是底下的这一句「续佛慧命」,念念想著释迦如来正法久住。正法久住要用什么样的手段?就是自己认真学习,一代一代承传下来。我们从老师那个地方学到了,得到殊胜的利益,要传给下一代,佛门叫传灯,不能让这个灯灭掉。我们不传,不传就灭掉,灭掉有罪,那罪很重。
  怎样把这个工作做好,做得很如法,让诸佛如来都满意?头一个是德行,这是续佛慧命最重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说今天我们讲的三个根、四个根,你要不是认真,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沙弥律仪》去落实、真正做到,这续佛慧命你做不到。头一个条件是德行成就,然后才是学问,学问里面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儒佛都是这样教我们的,没有教我们广学多闻,广学多闻是什么时候?开悟之后。没有开悟的时候,目标是定在开悟,不是广学多闻,广学一定障碍开悟,为什么?你心不清净,你太杂、太多了。一门深入,诸位要知道,一部经,我跟人讲,我在这里讲,我一部经讲完,怎么办?没有了,讲第二遍,二遍讲完讲第三遍。古人讲《弥陀经》一生讲两百多遍,听众听得能有兴趣吗?他遍遍不一样,境界不相同,愈听愈欢喜,讲的人境界不断上升,听的人也不断上升,讲出味道出来,他真干、真修,得三宝加持。过去我在台中,李老师告诉我,他《弥陀经》讲了六遍,六个样子,真的不是假的。我跟他学《楞严经》,我《楞严经》讲了七遍,那个经太长,要很长的时间,我记得从头到尾讲圆满的只两遍,其他的五遍都没讲圆满。
  四弘誓愿里头,四弘誓愿是我们修学的最高指导纲领,你看第一个教我们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发菩提心,为众生不是为自己。从哪里下手?「烦恼无尽誓愿断」是德行。你先要把烦恼断尽,然后你才能学法门,烦恼不断,你修学的法门里头夹杂著烦恼,很难成就。所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什么?是断烦恼,用一部经,用这个方法断烦恼。八万四千法门,用这个经教,你天天读、天天讲,用这个法子,你心是定的。一部,心是定的,愈讲愈熟心愈定,定生慧,从这一部经上得清净心、得平等心,只要得这两样就开悟。悟了之后是什么样?一切法门一接触就通。
  所以龙树菩萨给我们做了个示范,他老人家证得初地菩萨,别教初地就跟圆教初住一样。在我们中国人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在中国最具代表的惠能大师,龙树菩萨证得的是这么一个境界。世尊当年在世讲经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龙树菩萨用多少时间全部学完?三个月。今天来讲《大藏经》,三个月他就学完。他怎么学得那么快?你看看《六祖坛经》你就明白。你看《六祖坛经》记载的一个故事,在我们佛门叫公案、例子。法达禅师是学《法华经》的,他去见六祖,礼拜的时候头没著地,六祖看到,拜三拜头都不著地,起来问他,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现在人讲,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礼拜头不著地。他说他念过三千部《法华经》。《法华经》很长,三千部至少是三千天;换句话说,十年,十年念一部经,值得骄傲。六祖考考他,《法华经》讲些什么?说不出来,他回过头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这部经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也没有听过,他说你既然念得这么熟,你念给我听。《法华经》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念到第二品,六祖说:行了,不必念了,全知道了。讲给他听,他开悟了,再礼拜的时候头著地。你就晓得,开悟的人是不是要全部读?不需要,看一卷、看一段就晓得这全部讲的是什么,全通了。所以三个月一部《大藏经》,是真的不是假的。
  禅宗里面讲悟后起修,为什么宗门跟教下不一样?教下一开始学习经教,宗门是决定没有开悟不许你看经,也不许你听这些东西。就是让你放下,放下分别、放下执著,悟的时候就是清净平等觉,觉就是觉悟,那个觉悟必须是把无始无明烦恼断掉,无始无明烦恼就是起心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那当然没有分别执著,到这个境界。觉性,自性觉现前,这一现前,六根接触境界,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学得快!六祖不认识字,没听过经,要说他听经那就是半夜三更,这是五祖忍和尚在方丈室给他讲《金刚经》,当然讲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见性。把他的境界说出来,说了五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五祖忍和尚说:行了,后头不要说了。衣钵给他,打发他赶快走,为什么走?嫉妒障碍,别人不服。别人天天在讲堂听经,天天在禅堂里面坐禅,都没有得到衣钵;这来了一个人,好了,禅堂一天没去过,讲堂一天也没去过。五祖只是打发他在碓房里面舂米破柴,干这个干了八个月,结果衣钵被他拿去,所以没有一个人服气。到第二天到处去找去追,想把他追回来,佛菩萨保佑,他在猎人队里面藏了十五年,十五年大家把这个事情平淡,这才出来。
  逃难的路上,在曹侯村遇到无尽藏比丘尼,她是受持《大涅盘经》的。《大涅盘经》分量多,两个版本,一个四十卷,一个三十六卷。惠能大师那个时候二十四岁,刚刚逃出来的时候,还没有到猎人队,曹侯村遇到这个比丘尼,听她念《涅盘经》,听完之后他就讲解给她听,这个比丘尼佩服得五体投地,讲得太好,讲得她开悟。她也是一心受持,这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她得到三昧,这一讲的时候她就开悟。拿著经向六祖请教,六祖说:我不认识字。她说:你不认识字,你怎么能讲得出意思?他说,「这个与文字不相干」。我们不能不懂,真不相干。所以古人这个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里有大道理在!中国不但学佛如是,学道、学儒亦如是。古时候这个私塾里头教学生,重要的是启发他的悟性,把这个摆在第一,其他的都是二、三,悟性摆在第一,不能把他悟性堵塞,现在人不懂。

TOP

我们现在要认真问自己,净业三福,不仅仅是净宗的指导最高原则,也是整个佛法指导原则。第一条里面所说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做到没有?这是什么?这是学佛的基本条件,我们要不具足那没有资格进佛门。进佛门是有条件的,什么人?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是这四句,这四句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孝亲尊师在《弟子规》里头,慈心不杀在《感应篇》里面。所以你能够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真正落实,真正做到,你就是标准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条件才能够入佛门受三皈五戒。第二福这是真正佛门弟子,「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前面条件不具足没有资格来受。可是现在怎么?现在我们不具条件的也都受了。章嘉大师告诉我,受了怎么办?受了学。千万不要认为我受了戒,我已经得戒,不可以这样说,这个说是什么?这叫大妄语;大妄语,你没有得到,你自己以为得到。
  这个话最早蕅益大师讲的,蕅益大师明朝末年人,明末清初,虽然是净土宗的祖师,第九代的祖师,他在戒律上下了很深的功夫。所以像近代弘一大师,大家知道弘一大师研究戒律。在那个时候蕅益大师研究戒律的,他戒律的著作也很多。他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那个比丘是名字比丘,有名无实,比丘戒做不到,没有比丘。要传出家戒,传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至少要五个比丘才能传,没有五个比丘传这个戒,受戒的人不能得戒。他说南宋以后就没有,名字比丘不是真的。所以劝导大家你可以去受,知道这是形式,受了以后要学,真正学一条你就得一条,你得做到。我们受五戒的人很多,很普遍,受在家菩萨戒的人也不少,五戒有没有做到?不要说别的,不妄语做到没有?常常说瞎话有意无意,没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你去想一想哪一条做到?还说我受了满分的五戒,满分的优婆塞、优婆夷。五戒都做不到,菩萨戒更不必说,所以有名无实,这个我们要知道。这种做法这是欺骗诸佛菩萨,我什么坏事都没做,你受戒做不到这个罪就很重。怎么个结罪法?犯了什么罪?破坏佛教形象你承不承认?人家一看佛教,你看这佛教徒是这样的,他不骂你,他把整个佛教都骂了,连诸佛菩萨都骂了,要懂!
  在家的信徒十善做不到,十善、三皈、五戒做不到;出家的这些弟子们,沙弥律仪做不到,不但沙弥律仪,三皈、五戒、十善也做不到。你说佛教怎能不衰?佛教衰在哪里?戒律没有了。你看佛法信解行证,你有信有解没有行,证就不谈,没有行怎么会有证?只有信解,信解就变成学术,变成佛学;有行、有证那就变成学佛。学佛跟佛学不一样,佛学是能说不能行,学佛是能说又能行。

TOP

世出世间一切法离不开因缘。它的兴起,「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确实宇宙万物生起的因缘都是无量无尽无数,不是偶然的,真的是无量因缘。
佛在教学,特别是教初学,把无量因缘归纳为四大类,这就好说了。这个四大类,第一个是亲因缘,第二个是所缘缘,第三个是无间缘,第四个是增上缘,无量因缘佛把它分为这四大类。诸位要知道,这四大类的每一大类都是无量因缘。这个在讲学的里面有它的方便法,这是略说。好比一个植物,植物怎么会生长?它有种子,那个种子就是亲因缘,它没有种子它怎么能生长?可是单有种子,如果没有其他的缘,那种子要是放在茶杯,放一百年它也不会长成树,所以它有所缘缘。所缘缘,种子一定希望它能够长成树,开花结果,它有一个所缘的目标。也就是像动物,它所缘缘,它一定想生存下去,还想著繁衍后代,这是本能,我们讲本能,这所缘缘。这个所缘缘不能间断,一间断它就毁灭了。所以你看前面三个缘,这三种现象是一体的,后面是增上缘,它也不能少的。增上缘是,种子要长成,它要土壤,它要空气,它要水分,它要肥料,甚至还要人工来帮助它,它才能长得好,这些全叫增上缘。增上缘是外面的力量来帮助它,外力,前面三种缘都是自己本身本具的。

这是说明什么?佛法是缘生法,缘生法不能执著,要不要它?现在我在迷,还没有开悟,没见性,我需要它,它帮助我;见性之后,不要了,就全放下了。见性之后你再去执著它的话,那你又迷了,你就错了。我们没有看到见性的人还带著一大堆经书,没有。没见性的人走到哪里是带经书,见性就没有了。为什么?所有一切经论统统是自性里头流出来的,他要带那个干什么?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一生没有带过一本书,他到哪里去就是衣钵,不可能有一本经书。你拿著经书去问他,他对答如流,没有一样东西把他难住,那是什么?称性。我们学佛终极目标就是要见性,要见性就得要放下。烦恼障放下,所知障放下,障碍就没有了。

TOP

所以,佛出现在世间是感应。众生没有感,佛就不会出现;众生有感,佛就出现。我们想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的被你见到了,你有感。我没有感,为什么也见到阿弥陀佛?其实有感,你自己不知道。感是有显感、有冥感,显是起心动念很明显,我想求佛;冥是什么?我起心动念自己都不知道,或者是过去的缘不知不觉它成熟了,感得佛现前、菩萨现前。应,也是两种,显应、冥应。我们求佛,佛菩萨来了吗?来了,我们肉眼看不见,冥应。他不是不来,他真的在你身边,你看不到他,他看得到你,你看不到他,冥应,冥冥当中照顾你、帮助你,真有,不是没有。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所以感应有四句。

所以佛对众生只能做到两个字,开示。这两个字用什么手段来完成?身行、言教。身行是示,示是做样子给你看;言教是言说。佛教化众生是以示为重要的方法,言补助示之不足。所以先做出样子给你看,你看了之后让你感动、体悟,看了之后感动,不甚明了,你再去问,问的时候给你解释。佛先做出来!佛为什么要示现苦行僧,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这是干什么?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学了这么多年,我们意思懂了,教人什么?放下!放下就回归自性。你为什么迷的?就是因为你有自私自利,你有贪瞋痴慢,你贪爱五欲六尘的享受,你搞这些东西,这就迷了。
  实际上,五欲六尘的享受可不可以?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你享受,在这里面不起分别、不起执著,就对了。可是你享受的时候,起分别、起执著、起七情五欲,那就坏了,这里头产生许多副作用,这就造孽。产生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惹来果报,这不善的因,得不善的果,六道三途。诸位要晓得,六道三途没有,自性里头没有,本来没有,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是没有,给你讲,你就不相信。说现在有,你相信;给你说现在没有,你不相信。在佛菩萨心目当中是真没有,不是假的,「当相即空,了不可得」,它哪里会有?佛经上常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般若经》我们总结起来讲,六百卷《大般若经》讲什么?就讲四句话,「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这四句话,释迦牟尼佛讲了二十二年,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是这样。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你执著以为真有,错了。在这些境界里面,虚幻的境界里头,你起了控制的念头,你起了占有的念头,错了,你就造罪业了。如果你受用,没有这个念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动念,你的受用就是诸佛如来的受用。给诸位说,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就是这个受用,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人有受用,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那叫真享受,那叫极乐世界。不起心、不动念,所以那个享受他一点妨碍都没有,没有起心动念。我们今天的享受里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麻烦在此地。

所以说没有轮回把它制造出轮回出来了,轮回是恶梦。你睡觉本来没有梦,天天作恶梦,这恶梦是你自己制造的,不是别人给你的。
这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能做的就这两个字「开示」。但是众生接触到开示,要能悟入!悟是明白了,就是我们一般讲看破了。入怎么样?入得放下,放下就入,你放不下,不入境界,放下就入了。近代印光大师有个非常了不起的方法,教我们怎样悟入。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关房闭关,苏州灵岩山寺,他老人家最后修学的道场。那个关房我去参观过,很小,非常简单,只有一张方桌,桌上供养一尊佛像,什么都没有,很简单,一尊佛像,一对蜡台,一个香炉,一个引磬,一个小木鱼。佛像后面写了一个大字,老人自己写的,写了一个「死」字。这个方法妙!让你一看到,死到临头了,试问问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所以我们在现前这个时代,我自己常常想到,我们的寿命就到今天为止,今天就要死了,还有什么想头的?那我们得认真,想死,死了,死到临头了,还能想这些衣食住行吗?还能想这些享受吗?没有了。现在只剩一个念头了,求生净土。什么都放下了,只想阿弥陀佛,我在这里等你,你来接引我。除这一念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世间哪一样东西是我的?连身体都不是的,我们要用这种心态去念佛,那真是《弥陀经》上所说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往生了,这真的不是假的。今天阿弥陀佛没来,等了一天没来,明天还是做如是想,天天做如是想。这什么意思?给学佛同学做个样子,肯定有一天阿弥陀佛来了,阿弥陀佛说,你做样子做够了,可以到极乐世界去了。
没有别的,彻底放下!放下不是把事都扔掉,不是的,事照干,今天这一天事情还得照干,心里头痕迹都不落。心里面呢?心里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的是阿弥陀佛,想的是阿弥陀佛,真念佛,不搞假的。

学佛学什么?经典里面我们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梵文音译过来的,可以翻,可以翻为什么不翻?叫尊重不翻,因为它是你修学的终极目标,所以保持著梵文,尊重它。翻成中国文叫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我们要圆满佛的知见,这三个阶段,先求正觉,觉悟,正确的觉悟,不偏不邪,都是自性本有的。如何能够成正觉?你只要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执著放下了,你就成正觉。成正觉有一个学位的名称,叫阿罗汉,你就证得阿罗汉。所以诸位要晓得,证得阿罗汉就是成正觉,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你达到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继续再放下,放下分别,分别比执著轻,执著是很严重。执著才有六道轮回,执著放下,六道就没有了,叫超越六道轮回,没有,六道没有了,假的,像作梦一样,醒过来了,梦境不存在了。你再放下分别,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你就提升,境界上升,你就证得正等正觉。正等正觉称之为菩萨,这是佛法里第二个学位名称,你就成菩萨。谁不是菩萨?放下就是!最高的这个学位,上面加个无上,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学位名称叫佛陀。所以大乘经教里佛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说是不是?是!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就是佛;不放下,不放下还是佛,不能说你不是佛,你是带著妄想分别执著的佛,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佛不敢轻慢一个人,为什么?他知道统统是佛。佛佛平等,佛佛性德交流。佛看一切众生是佛,可是众生看佛也是众生,为什么?他有分别,他用分别心去看他,用执著心去看他,那就不一样,看错了!所以你要问问,我哪一天成佛?很简单,哪一天你看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恭喜你,你成佛了。不但有情众生都是佛,树木花草山河大地统统是的,没有一法不是的,你就成佛了。你还看这个喜欢,看那个讨厌,那你是六道凡夫。佛就为这桩事情出现於世,帮助我们这些迷惑颠倒的佛恢复正常。这就是诸佛菩萨兴起的因缘。

TOP

世尊当年在世,教学四十九年,无不是以此为根本。你什么时候有条件接受如来的教诲?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你什么时候有资格去听?就是菩提心,你具足了直心、深心、大悲心,你就能解如来真实义。在中国,我们近代的印光大师,远的不说,说近的。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你读经、听教,佛法里面上课叫听教,教是什么?教育、教训,听教,「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一点都不假。所以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课,众多的学生,我在台中参加李老师的经学班,这个班的人不多,只有二十几个人,不到三十个人。我们上课的教室比我们这个摄影棚还小,大概只有一半大。你看同样老师在上课,这二十个同学受益个个不相同,有的人能记住,有相当深度的理解;有一些人大概能记得一半,理解力也差一点;还有少数人,听了记不住,不懂得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这种现象每堂课都有。其实就是以世间学校来说,同一个班级,一个老师大概教四、五十个人,学生程度不齐。考试的时候,前几名的程度,前十名跟最后十名的,就有很大的差距,什么原因?就是印祖所说的,他有几分真诚,他能得几分受用。
  这个地方大师们讲得非常好,解与信心关系非常密切。我们首先第一个,对自己有没有信心?这头一个条件。对自己没有信心,佛菩萨来教你,你也得不到受用。所以佛家讲信,跟一般宗教不一样,一般宗教第一个要信神,佛法第一个信自己,第二个才是信佛,你要信老师,第三个要信课程。对课程没有怀疑,对老师没有怀疑,具足诚敬,这叫师资道合。这样的教学,老师跟学生同时得利益,老师能够深解,学生也能深解,这教学才有乐趣。这样的缘分非常不容易得到,不是到处能见得到的。所以一个好学生亲近善知识,谚语所谓可遇不可求,你到哪里去找一个善知识?哪有那么容易?古人所谓千里寻师。可是反过来,老师要找一个好学生,可以传授他一生所学的,比学生找老师更困难。哪一个好老师不希望有几个好学生,能把他自己的道学传下去?所谓后继有人,中国古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所以行,实在讲就是把你所信的、你所解的,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不是别人的。我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学到的,变成自己的,叫成就。佛法这些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佛法里面讲的这些规矩、伦理道德,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真得受用。佛法在哪里?佛法在我心行上,我的身口意三业就是佛法,这叫学佛。而不是经教所讲的与我身口意不相干,那就错了,那你没有学佛,你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佛学,不是学佛。学佛要像佛,你真的把释迦牟尼佛学到,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叫学佛。释迦牟尼佛不容易。所以李老师,我跟他十年,五年满了,我就向老师报告,我说老师,我守你这三个条件很有受用。他就笑起来了。我说我希望再延长五年。他说,好。所以我遵守他老人家这三条约法是十年,这佛法扎了根。确实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决定要把学习的东西与自己的身口意相应。

你要知道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他用什么方法来陷害我,你也会一笑了之,不会与他计较。所以解,解得深,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凡是出现这个东西是迷於法相,就世间讲,不知道是一体。佛在经上,大乘经教里常常讲这个,也比喻比得好,他把我们法性比喻作大海,性海,那我们每个人是什么?是大海里面的一个水泡。迷了之后,以为水泡是自己;觉了的时候,知道整个大海是自己。这个水泡是什么?我执。我执破了之后,原来大海是自己,大海里面所有水泡,虽然还没有破的,还是自己,它总有会破的一天,只是早晚不同。不管它破不破,反正它没有离开大海,它还是大海水。这个比喻好,大乘教里面佛常常用这个比喻来告诉我们事实真相。
  所以我们对於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就错了,起心动念是什么?是根本无明,分别就更错了,执著是严重的错误。虽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那是什么境界?叫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讲诸佛如来,自己有分,自己也是诸佛如来。我自己不到那个境界,这境界怎么会现前?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怎么来的?分别来的,你有分别心就现四圣法界。六道轮回从哪来?执著来的,你有执著,六道就现前。所以它不是真的,六道随著你念头在转,你哪一天这个念头断掉了,我不再执著了,六道马上没有了,像你作梦一样,一下醒过来了。梦中境界还记得,那叫什么?习气。其实醒过来的时候是一场梦。

我们要不是学佛,可以说我早就不在这人世了。我从小就相信命运,我也没有求长寿,很多人告诉我,我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我相信。我现在看到我的家谱,我的祖父四十五岁走的,我的伯父也是四十五岁走的,我父亲也是四十五岁走的,前面这几代好像寿命都不长,所以人家说我过不了四十五岁我相信。我也没有求长寿,我只是遇到佛法,希望能往生净土。四十五岁那年确实生了一场病,我自己心里有数,寿命到了要走了,所以我也不看医生也不吃药,为什么?我懂得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寿命到了他没法子,所以我求生净土。没想到过一个多月病就好了,也没有想到能活这么大年岁,没想到。我在七十九岁的那一年,到北京去访问,生了一场病,四天,这里头有一天我有一次濒死的经验。我了解,自己亲身体验到,很难得。那是一个梦,但是也不像梦,为什么?它太清楚了,平常作梦是模糊,没那么清楚,境界太清楚了。见到释迦牟尼佛,见到阿弥陀佛,见到毗卢遮那佛,见到观世音菩萨,我真的很想跟他们去!可是那个时候我说了一句话,如果佛菩萨要我再留在这个世间帮助苦难众生,我说也可以。这就清醒过来了,这个境界马上就没有了。可是我的病就好了,烧就退了,就没有了,人的精神非常好。第二天我就回到香港,我记得在香港休养两个星期就恢复讲经。所以活在这个世间已经没有自己了,与自己毫不相干。活在这个世间全心全力为两桩事情,第一,正法久住;第二个,帮助苦难众生。我懂得。

这就是什么?这就是诸佛如来到这个世间来就为这桩大事,为了什么?帮助众生赶快成佛。你本来是佛,你现在念佛,肯定就作佛了,本来是佛!世间事,十法界的事,别去理会,随缘就好,不要攀缘,「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古大德教我们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在周边一切人事物上,还会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著,那你就在造新殃,你就在造业,错了。事上随缘,心上要干净,事为什么?是假的,事事无碍,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什么障碍都没有。障碍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里面最严重的障碍,头一个是对立。决定不能跟人对立,不能跟事对立,不能跟一切万物对立,首先要把这个消除,成就自己这一生圆满的道业。决定不能有控制的念头,更不可以有占有的念头,就学这个,从这里下手。怎样把念头化解?念阿弥陀佛就化解了。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想阿弥陀佛,一心想著早一点回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就成佛了。
  那个地方修学的环境好,人的寿命长,无量寿,而且快速成就。为什么?修学环境好,决定没有障碍的缘被你遇到,你在那里找不到有障碍的。都是成就你的缘,因为你在那个地方,你所接触到的都是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到西方极乐世界,要晓得,你能够时时刻刻接触到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你有能力分身,坐在那个地方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分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供养、听佛说法,这是十方世界里没有的缘分,极乐世界具足。所以广学多闻,到极乐世界真的广学多闻,诸佛亲自教诲,你有能力分身。你说这样殊胜的因缘,这么殊胜的学习环境,怎能不去?何必贪恋此地?

TOP

 我们相信佛的话,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切法包括树木花草、包括山河大地、包括自然现象,都是从心想生,我们心想善,没有一样不善;心想不善,那全就坏了。所以现在整个地球成了问题,所以很多人说地球病了,真的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什么zai 难都出现了,什么原因?要是概括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居住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现在人心都不善,这才是造成今天整个世界zai 难的第一个因素。怎么知道不善?我们中国老祖宗说了两句话,就把现在这个状况的真正的因说破了,这老祖宗的智慧,真了不起。老祖宗怎么说的?他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两句话就把现在状况全说了,而且还告诉你怎样拯救。你看看现在全世界,各地方所宣扬的是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全都是暴力、se 情、杀盗淫妄。哪个带头?邪淫带头,我们走在街上,看到这些广告画,都是在宣传邪淫。邪淫是什么?宣扬万恶,这还得了吗?这社会怎么会不乱?怎么会没有zai 难?我们把真的原因找到,科学家没找到。
  怎么样拯救?提倡孝道就行了,「百善孝为先」,只要把孝做到,人就有福报。这个孝具体从哪里做到?《弟子规》上两句话,「身有伤,贻亲忧」,所以孝是什么?首先要自己身心健康,那是孝顺父母;「德有伤,贻亲羞」,我们好好的让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有品有德,这真正孝顺父母。你看看这不就对治了吗?万善之首是孝道,所以孝道能救这个社会,能救这个zai 难。所以修福,什么是福?孝道就是福,那是万福的核心,你要能找到你就懂得怎么修福。唯有断恶修福,恶就是邪淫,这个要断;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这佛教给我们的。你看「净业三福」,头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为什么?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慧命得自於老师。中国几千年来长治久安,靠什么?就靠这两样,孝亲、尊师。所以几千年来,维系了中国的大一统,维系了社会的安定和平,政治上的长治久安,就靠这个东西。所以在社会上要提倡孝道。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孝道没有了,佛法一定会灭掉,佛法是依孝道而生存的。所以你看净业三福第一句话「孝养父母」,你想想这个意思多深。

学佛人,生生世世累积的因缘。佛法也是因缘生,离不开因缘。但是在因缘当中,你能把握著方向、把握著目标。现在是末法时期,业障很重,自己的业障重,外面诱惑的力量非常之强,比古人超过一百倍都不止。难,真难!难,能成就,是真成就。在现在这个时期,修到清净心,古人不能不佩服。古人要生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不能成就,遇缘不同,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极乐世界;一个方向,西方净土。往生就是成就,不但是成就,确实如佛所说,如祖师所说的,是究竟圆满的成就。这个法门,古圣先贤都称之为难信法门,真难信。但是它易行,易行是跟八万四千法门比较,它容易。实际上呢?实际上也不容易。不容易在哪里?不容易是你放不下。你真肯放下就容易,你不肯放下就不容易。你必须把名闻利养、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放下,你这一生稳稳当当的成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