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华严演义

华严演义

缘起



二○○三年十月,末学到澳洲净宗学院参学,及亲近老和尚。在澳洲前后五个月参学期间,持续整理《华严节要》;至第十单元时,老和尚嘱咐同时从讲录中,重新整理成另一套书,不限字数,以便出版。当即请示老和尚,此书应如何命名?老和尚想了几分钟,说:就叫‘华严演义’吧!后来,并且为书名题字。



大概老和尚看末学整理《节要》时,常为字数而甚为踌躇。因为节要本是为配合VCD的流通而作,而且有些同修发心印成单行本,老和尚也很赞叹。但是《华严节要》确实过于精简,老和尚很慈悲,唯恐初学佛的人,难以从中明白佛法修学要旨。为了利益广大的同修,《华严演义》因此出现。末学是从 师父的讲演中,稍加删减而成《演义》,但较之《节要》,《华严演义》就非常详尽了。本书亦可说是老和尚《华严经》的细说。末学有此机缘将 师父数十年教学的结晶,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诚为一大乐事!亦是千载难逢的殊胜因缘!



学佛近十年来,净空老和尚是末学学佛的启蒙老师;至今,亦是唯一的老师。末学学佛或许及得上‘专’之一字—专修净土,专念阿弥陀佛。佛恩广大、师恩难量,感荷深恩,唯有努力修学,并将老和尚的法音汇整成文字,介绍给一切众生,祈求诸佛加被,愿一切众生因此得以了解华严境界,更进而深入净土法门,将此以报佛恩、师恩于万一。



常听老和尚讲经的同修,大概都知道老和尚在讲习中常强调,一个人的形象非常重要。末学学佛这些年来,今天才体会出老和尚的形象所表的意义。本师释迦世尊,是为解决众生的生、老、病、死苦,才出家求道,示现成佛。而我们在老和尚身上看到,学佛的人确实不老、不病、不死。老和尚今年七十八岁,看起来只有四十余岁—不老;在澳洲作健康检查,医生证实老和尚身体像健康的三、四十岁人—不病;老和尚也多次自述,自己肯定有把握往生净土—不死。因为往生是活著去的,往生之后,躯壳当然放下,不是死。既不死,岂有生?所谓‘有生必有死’,不死必然也不生,岂不是生老病死的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我们能不学佛吗?大家有幸跟从如此稀有的大德学习,对于净土法门又肯修、肯念佛,实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



末学才疏学浅,本书整理不周之处,恳请各方不吝指正,是所至盼。并感恩现前及将来出资流通的大德,以及佛陀教育基金会的阮贵良居士校勘。



末学陆丽珍谨识 二00四年五月于新加坡  



华严演义【册一】华严经疏论纂要卷一至卷四

净空老法师 演述  



华严经疏论纂要悬示卷第一



论释经题品目



前言



开讲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因缘之殊胜,如同这部经的旨趣一样不可思议。自古以来讲《华严经》的因缘都很希有、很难逢,尤其在现前这个时代,在这个社会环境当中。因为这部大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讲圆满,听众也要有相当的程度,不是普通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当机众,但是佛在经上也说得很清楚,对象是大心凡夫。我们听说凡夫,自己实在值得欣慰,我们虽是凡夫,也有资格,可是要具有大心才能够接受如来的根本大法。什么叫大心?起心动念不再为自己想,为整个社会想,为整个世界想,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想,这叫大心;虽然你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烦恼障、所知障一品都没有断,你是《华严经》的当机者。佛说这个话对我们是大有利益,我们要真正发大心,来接受如来圆满的大法。



过去我曾经讲过这部经,那是在二十多年前,因为时节因缘不具足,这部经没有能够讲圆满。在台湾的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晚年也讲这部经,也是讲到一半,讲到《十回向品》;《十地品》就没有讲了,他老人家就往生了。由此可知,这一部经要从头到尾讲圆满实在是不容易,一定要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道场。而且我们同修真正发大菩提心,才有如此殊胜的感应。这么多年来请法的人很多,加上我对这部经缘分很深,无比的喜爱,今天因缘总算具足了,在新加坡与同修们一起来研究。



《华严经》讲的是什么?这一点我们不能够不知道。我们想学佛,首先要认识佛教;我们要读经,同样的首先要认识所读的经典,特别是《华严》,佛说《华严》显示出无比圆满的智慧德相。佛在这部经上教我们什么呢?八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确确实实就是讲这八个字,换句话说,佛在本经是教我们怎样过佛菩萨的生活。我们知道九法界的众生,特别是六道凡夫,过的生活非常艰难困苦,所谓苦海无边。佛在这部经典中教导我们,怎样在现前的生活当中,现前的工作环境当中,真正做到超凡入圣,从凡夫的生活转变成诸佛菩萨的生活,就是这一部经的内容。我们能转过来,对社会广大的群众,对一切众生,就是作师作范;师是表率,一切众生的表率,社会大众的榜样模范,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的。



华严史略



本经是世尊出现在这个世间,示现成道二七日中所说,也有经本说是三七日中所说;两种说法都有经典的依据,不必执著。但是两种说法有个共同点,都是佛在定中所宣说。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入定,哪里知道他老人家在定中讲《大方广佛华严经》。



这个经的分量有多少呢?我们可以讲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佛都说尽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法不漏!佛说完这部经之后,当时参加大会的大龙菩萨,将这部经收藏到龙宫。六百年后龙树菩萨出现,他是一个绝顶聪明智慧之人,用了不长的时间将世间所有一切典籍都学完了,包括佛法;他感觉到这个世间没有什么稀奇的,于是就生起了贡高我慢之心,自以为是。大龙菩萨见到了,生怜悯心,把他接到龙宫参观。在龙宫中见到这部大经,于是龙树菩萨才知道自己太渺小了,贡高我慢的念头立刻被降服。他看到圆满的《华严经》分量有多少呢?龙树菩萨告诉我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个数字我们无法想像!我们今天不说大千世界,单是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不大,在太空当中是小星球。把这个星球磨成微尘,很细很细小的微尘,那这个微尘有多少?佛在经上讲数目字之多,常以恒河沙为比喻。这一个地球如果磨成微尘,比恒河沙不知要多多少倍!那么一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地球呢?也数不尽。



又看中本《华严》,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也不是阎浮提众生能够接受。再看下本《华严》,下本是什么呢?是目录。中本算是《华严经》的节录本,下本《华严》简直就是目录。而下本《华严》分量有多少呢?有十万偈;换句话说,就是四十万句这么大的分量。四十万句,四十八品,龙树菩萨看到这个分量,是我们世间众生可以接受的,于是就把这个本子带回来。因此《华严经》是龙树菩萨传到人间来的。也因为这个传说,后来就有一些学者不承认《华严》是佛说的,是龙树菩萨造的,就有了这一些传疑。我们看看全经的内容,龙树菩萨能造得了吗?经上记载的,龙树是初地菩萨,如果龙树菩萨能造,那他就成佛了,决定不是初地菩萨。



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佛教正式传到中国,是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而《华严经》是在东晋时候才传到中国。第一次翻译出来称之为《晋经》,晋朝时候翻译的,一共有六十卷。诸位要知道当时不但印刷术未发明,连书写的工具都是很原始的。古印度的经典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这种树叶有一点像中国的芭蕉叶,比芭蕉叶要细致,现在在图书馆中还能够看到。把这个树叶裁成长条,两边打洞,用绳子穿起来,大概一面可以写六行,也能够双面写。而中国古代纸张没有发明之前,则书写在木板、在竹片上。这一部大经,分量就相当可观;运输不方便,很容易散失。所以传到中国来的《华严经》,是个残缺不完整的本子,只有三万六千颂。原本是十万颂,三分之一多一点,一半都不到。这是第一次传到中国翻译出来的《晋经》。



第二次在唐朝时候武则天执政。印度的高僧实叉难陀,是当时朝廷迎请他到中国来,他将《华严经》带来了。他带来的总共有四万五千颂,比晋译的经典多了九千颂。所以我们今天读《六十华严》,常常读到一段后头就中断了,下面应该有的,忽然没有了。增加这九千颂之后,虽然还是不完整,但是《华严》的大意能看得出来,这就很希有、很珍贵。这部经译成之后称为《唐经》,也称为新经,《新华严经》;晋朝译的称为旧经。诸位将来看到有《新华严经》就是《八十华严》。



第三次翻译,是在唐朝德宗贞元年间,乌荼国王向中国朝廷进贡,礼品中有一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就是八十经的《入法界品》。这一品很完整,太难得了。原八十卷《华严》在这一品中只有二十一卷,他送过来的是四十卷,是完整的一品。如此合起来我们华文的《华严经》就超过五万颂,《华严经》的义趣可以说是相当的完整,我们能够在这部经中得到真实的利益。



近代弘一大师教导年轻的知识分子学佛,劝人从《华严经疏钞》学起。疏注解经,钞注解疏,钞是注解的注解。疏、钞都是清凉大师自己作的,他很慈悲,先作疏,大概以后怕疏太深了,唯恐一般初学的人有困难,再把疏作一个注解,所以称之为疏钞。‘疏钞’两个字相当客气,很谦虚。在佛经中,一般注解称为‘论’。中国古时候,注解则称为‘传’。大家念古书,都知道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种都是《春秋》的注解。《春秋》是一部古书,孔老夫子删订整理,左丘明加以注解,称之为《左传》。‘传’与佛法中的‘论’意思相同,如果这个注解符合佛的意思,一点没有错误,你依著我学就行了,有这样的口气,这就称为‘论’。不敢有这个口气,恐怕我还有不到之处,要请诸位加以批评指正,那就不敢用‘论’,不敢用‘传’,所以用‘疏’、用‘钞’。现在人就更客气,用讲记,这都是谦虚话。实在清凉大师也是再来人,决定不是一个普通人。



弘一大师教我们,八十卷经读到《离世间品》,五十九卷,然后接著念《四十华严》,四十卷,这样合起来总共九十九卷,这是我们华文《华严经》最完整的本子。他这个建议相当好,我们这一次讲解也采取这个办法。前面五十九卷取《八十华严》,到末后这一品我们就采《四十华严》,这样子九十九卷。这是《华严经》流传到中国来,很简单的一段史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华严经》在中国的注解



在中国的注解,自古以来也有不少家,其中最著名的是贤首国师的注。但是贤首的注子现在研究的人不多,因为贤首是根据《六十华严》,像《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搜玄记》都是以六十经为主。所以绝大多数研究《华严》,都采取清凉的《疏钞》,唐译的。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李通玄长者的《合论》。他们两个人对《华严经》都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两个人注经的方式不相同。疏钞之体完全是依照经文一字一句地详细解释。而《合论》不是一句一句解释经,它是将一段、一章、一节中的这些大意,提出来发挥。所以疏之体与论的体不一样,各有好处。清朝初年鼓山涌泉寺方丈道霈老法师,则将疏与论合起来,编了一部《华严经疏论纂要》,这个也很了不起。因为‘疏’与‘论’的体例完全不相同,在一般人讲是合不拢来,他怎么能够合得起来?道霈禅师也非常客气,说是一个尝试、一种作法,目的是希望大家直接去读清凉的疏,和李长者的论,他做一个导引而已。但是他这部书做得相当有价值,特别对我们现代人,我们现代人耐心不够,长远心很难,所以用他的《疏论纂要》就非常理想,我们这一次讲解主要就是依《疏论纂要》。



佛说经,无论是大乘、小乘,无论是长经、短经,从分量上来说,每一部经都具足教、理、行、果。教是言说、文字。教中含有理论,含有道理,这些道理都是帮助我们的生活达到幸福美满。我们要依教奉行,真做了之后,一定得到好处。一部经具足教、理、行、果,一品经也具足,乃至于一字一句,无不具足。佛经的殊胜,佛经的微妙,古人叹为不可思议,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学习,清凉也教给我们四个方法︰信、解、行、证。教,我们要相信;理,我们要明白;行,我们要真干;果,我们要亲证。教、理、行、果既然是交叉圆融遍满,我们信、解、行、证也是交叉圆融而遍满,在《华严经》中特别显示出来,值得我们认真努力去学习。



分科判教



这部经根据古大德之说,也可说是他们共同的研学心得,根据他们的报告,清凉将本经分为四分,四分就是四个大段,分科判教,将全经分作四大段。第一段‘举果劝乐生信分’。这个‘分’是部分,第一部分说的是毗卢遮那如来,成佛之后的果报,依正庄严。正报是身,依报是生活环境。我们看到这个果报无比的希有,无比的殊胜,见了之后我们能生起信心,欢喜向他学习。这是佛说法的巧妙之处;佛是先把好处展示出来给你看,你不能不信。他不先说因,他先说果;如果先说因,你很难接受。这是世尊接引众生的善巧方便。



我们今天要把这样圆满的佛法介绍给社会大众。学佛的人这么少,原因在哪里?我们不能够把果报拿出来给人看。说得再好,没见过,人不相信。果报从我们自己身上看,我们自己学佛学得不是一个好样子。世俗谚语常说︰‘菩萨!菩萨!年年十八。’佛菩萨不老!没听说哪个佛菩萨生病,没有!我们知道原因,就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就不会老、不会生病、不会死。



知道这个好处,我们相信了。佛教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这样殊胜的果报呢?一定要断烦恼,要断习气。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得恶报。什么叫恶报?烦恼就是恶报,你日子过得不开心就是恶报。果然能过得法喜充满,你在佛法中就真正得受用。所以我们自己要有个好样子给人看,就如同诸佛菩萨一样,示现一个好样子给世间人看。所以《华严经》一开头,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他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看到,我们对于佛这种生活环境才生起羡慕向往之心,觉得应该与他学习。他能够成就,我也能成就。这是在第一部分所说。



本经在因果上讲有五周因果,就是五种因果。为什么叫‘周’?周遍法界。因果也是交叉的,也是错综复杂的,周遍法界,有五种。在第一分中是‘所信因果’。经文一共有六品经,前面五品都是讲果,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后面一品是讲因,这种殊胜的果报,怎样得来的。让我们先看果,然后再说明如何能够修证。这六品经是:世主妙严、如来现相、普贤三昧、世界成就、华藏世界,这五品是讲果报;末后一品—毗卢遮那品,这是讲修因。这一部分是说佛依正的因果。



第二部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这一分经很长很长,也是《华严经》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中完全说的是宇宙人生复杂的现象,所以在五周因果中,它就占两分︰一个是‘差别因果’,一个是‘平等因果’。差别因果是讲十法界之内,当然包括我们六道;六道、十法界形象不相同,千差万别。到什么时候才平等?平等也不是一下就达到完全平等,逐渐逐渐提升。几时出离十法界?这个不平等最明显的就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那是外面表现的相状,我们要重视的是内心的起心动念。一个念头就是造了一个因,因遇到缘就起现行,它就现相,所以这个相,十法界中千差万别。同样一个道理,在十法界中愈往上去,相就比较单纯,愈往下面去愈复杂。最复杂的是地狱,最单纯的是十法界中的佛法界。



一真法界是平等因果,差别因果没有了。因为他与诸佛如来用一个心,真心。但是平等中有差别,差别中有平等,这是事实真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真心,每一个人都有本性;真心本性是平等的,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我们只是迷失了自性,生起妄想、分别、执著,但是妄想、分别、执著不是本有。严格的讲,要发菩提心才能够契入一真法界,才能够接受《华严经》的教学,那我们就困难了。我们今天分别、执著一品都没断,我们有什么资格接受如来的大法?发大心就行了!只是我们的二障还没断;佛开这个条件,对我们就很有利,只要发大心。



在佛的教学当中,我们非常明显地看到五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妙觉,一共六个位次。佛法的修学,圆圆满满呈现在我们眼前。每一条都说十,十代表圆满,不能把它当作数目字来看。第一个是住佛之住,叫十住位。这个住指你心中的安住,你心要住在哪里?佛在《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无所住就是佛住。无所住是指什么?是真实智慧。‘住真实慧’,住真实慧就是十住菩萨。我们在讲席当中说的,‘过高度圆满智慧的生活’,那就是住佛之住,佛就是高度圆满智慧的生活。



特别是讲到高度与圆满,空有两边都不住;两边不住,这当中又立一个中道,又错了。这边是中道,那是两边,还落在一边上。所以祖师就告诉我们:‘两边不住,中道不存。’细细去体会这个味道。《坛经》中六祖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你如果住中道,中道是一物,你还是有一物,话难讲!我本来无一物,有没有一物?你有,你有个‘本来无一物’,你还是有一物。我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个‘什么都没有’。那‘什么都没有’这个念头也没有了,他就落空了,他住在空中,又坏了,总是堕在一边。所以这个‘住真实慧’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佛就教给我们:‘宁著有如须弥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著有是什么呢?你还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还能够起心动念,约束自己,肯断恶修善,你在六道中还不至于堕三途,这是好事情。



到最后要成佛道,成佛道还是为了度众生,不成佛道度众生不能够圆满。唯有成佛,上至等觉,下至阿鼻地狱众生,才能平等得度。这样的心才叫大心凡夫,发这个大心,你就住佛所住了。我们现在烦恼没断,但是这个心量超越十住菩萨。《无量寿经》上讲‘行超普贤’,你哪一样超过普贤?心,这个大心超过普贤。在断烦恼、学法门不如他,但是大心不输给他,我们凭这一点‘行超普贤’。那么回过头来我们也就明白,这一部《华严经》中所说,也就是《无量寿经》上的一句话:‘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一句经文细说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在《无量寿经》上这一句话展开来,就是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我们讲《华严》,还是讲《无量寿经》,只是把《无量寿经》这一句拿来细说而已,没讲到别的。



第三会在忉利天宫,说十住,住佛之住。第四会在夜摩天宫,说十行,行佛之行,学佛的生活。佛的生活是什么?佛的生活是爱护一切众生,关怀、帮助一切众生。佛用什么方法去做?在一般大乘经典中讲的六波罗密,生活行为六个纲领: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第四精进,第五禅定,第六智慧。我们在生活当中,处世待人接物,遵循这六个原则,就是行佛之行。布施是放下、是舍,自己有多余的,别人缺乏,一定要帮助别人。



十回向位,是完全拓开心量,就是刚才所说的,一切为众生,一切为佛法。佛法是觉悟之法,帮助一切众生觉悟之法,就叫佛法,这叫做回向。诸佛如来、一切菩萨修因证果就是信、住、行、向四个纲目,四种修行。无先后,也不分阶段,每一行中圆满含摄四种行,这是佛在这部经上教给我们的。所以此经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真正是大圆满,大圆满的境界在《华严》!所以我们学习这部经,一定要能够契入境界,也就是说我们要学过佛菩萨的生活。而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华严经》就是普贤法界,就是普贤的生活,普贤的榜样,普贤的模范,是一切法中最殊胜、最美满的。



到十地,登地了。登地是完全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四弘誓愿’中圆圆满满地实现他第一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用什么方法?信、住、行、向拓开自己的心量,像经上所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就是十回向。从十地到十一地,到究竟果位。等觉、妙觉在本经中说了十一品:‘十定’、‘十通’、‘十忍’、‘阿僧祇’、‘寿量’、‘诸菩萨住处’、‘佛不思议法’、‘十身相海’,这是讲正报;再加上‘随好光明’、‘普贤行’、‘如来出现’,一共有十一品经,是讲等觉与妙觉。这是《华严经》第二个部分,是很大的一部分,讲‘解’。你解了之后才晓得怎么行。



第三分是‘托法进修成行分’。法是万法,一切万法,六根所接触到的,你就懂得怎么修行,《华严》妙就妙在此地。学了《华严》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六尘说法,才懂得佛在经上常讲,‘尘说刹说,无间断说。’我们就能够亲眼见到,亲耳听到,时时刻刻都在‘大方广’,都在‘佛华严’之中,这样才能契入,真正成就自己的修‘行’。那个行就是美满的生活,一丝毫欠缺都没有,与诸佛如来果地上完全相同。‘托法进修成行分’有一品经—‘离世间品’,共七卷,这一品经很长。



第四分‘依人证入成德分’。完全示现榜样给社会大众观摩,启发社会大众过诸佛菩萨大圆满、大自在的生活,完全展现给大家看。末后这一分在八十卷中,有二十一卷经文,叫‘入法界品’。在四十卷经,品题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做出样子给我们看。



解经题品目



大方广佛华严经



首先介绍经题。清凉大师在《疏钞》中有很长的悬谈,悬谈就是在未讲经文之前,将全经的大意作全面的介绍,介绍得非常详细,当然也有相当的深度。古时候听经的人,老同修都喜欢听悬谈,所谓是谈玄说妙;这一部份多半是法师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确确实实可以提供给后学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料。但是这一部份对于初学的人来讲,他没有读过全经,对全经大意未能够接触,听了之后反而感到茫然,因此近代讲经的一些大德,都把悬谈这部份舍弃掉了。除了华严宗为了自己的家风,还有一些人遵循‘十门开启’的方式。可是绝大多数讲全经大意多采取天台的‘五重玄义’;五重比十门省了一半,简单得多。可是五重玄义对现代人而言,依旧很难令人接受,所以今人讲经不但十门开启不谈,五重玄义也不说,只说一个讲经的因缘,然后就开始讲经题,接著就入经文。这固然是一种方便,也适合于现代人的要求,所以我们今天也采取这个方式。将这一部经的玄义,我们计划放在全经讲完之后,大家把《华严经》从头到尾听过了,然后再回来谈玄义,再谈玄说妙那就很有趣味了。



这部经的题目虽然只有七个字,七个字中所含的义趣无尽的深广;这个无尽不是一种夸张,不是虚构,是真实的,实实在在无有穷尽。世尊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事实的真相。清凉大师解释经题,分作六对。第一对就是‘经’字,与其上‘大方广佛华严’称之为一对。‘经’是教学的统称,佛的教学。这个教学教的是什么?内容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所以这六个字是义理,这就是‘教义一对’。



第二对就是经题的‘严’字,‘大方广佛华’五个字是别说,‘严’是总说,这就是‘总别一对’。第三,再将经题从下往上看,‘华’字是能庄严,‘大方广佛’是所庄严,有能严、有所严,‘能所一对’。‘佛’字,佛是所庄严的人,本师释迦牟尼佛;而‘大方广’是能庄严的法。由此可知,什么才叫真正的庄严?世俗的谚语所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佛像要庄严一定要贴金,人要穿华服,戴上珍宝璎络,以这个为庄严。而在佛法中把这种形相用来表法,这个只是形相上的庄严。实质是什么?实质是‘大方广’。你如果明了‘大方广’,通达‘大方广’,入‘大方广’,那是真实的庄严,这个就是‘人法一对’。世尊是我们修行成就的一个好样子,他做出来让我们学习,我们如何能够得到他这样圆满的果报;在佛法中叫果德,说果德现在人很难听得懂,说果报大家比较容易明了。怎样才能够获得像如来果地上这样究竟圆满的果报?你一定要懂得修学的方法,修学究竟圆满的方法就是‘大方广’三个字。这部经自始至终给诸位说,就是讲‘大方广佛华严’六个字。文如其题,题如其文,这部大经就是讲这六个字。佛修因证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向佛陀学习,都应当知道修因,以求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这个果报就是佛门常说的‘无上菩提’。所以这是‘人法一对’。



第五对,‘广’是讲作用,前面两个字,‘大’是说体,‘方’是讲现相,有体一定有相,相离不开体,体也离不开相,体与相是一不是二,这是我们一定要了解的。古德对于这件事情,为了让听众容易明白契机,所以常用金与器作比喻。譬如我们用黄金做一个手镯、做一个项炼,手镯、项炼是器,金是这个器之体,这个器是金的相状。体与相的关系决定分不开,现相与性体是一不是二。体的作用是现相,体能现种种相。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所现,‘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一切现相的作用是变化所作,所以讲‘用’,有体之用,有相之用。‘广’是体之用、相之用都包括在其中,它的作用就广大无边。这个就是‘体用一对’,这是第五对。



第六对,刚才讲了‘方’是现相,‘大’是自性,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能现、能变,所有一切现相是所现、所变,第六对是‘性相一对’。



‘大方广佛华严’这六个字就将整个宇宙人生理事、现相、作用统统说尽了。如果我们想深究,全经所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每一个字中都圆圆满满含摄其余的五个字,真的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从经题中,你就看到《华严经》所讲的‘无障碍的法界’,无障碍就是不思议,普贤菩萨契入这个境界;末后一品叫‘入法界品’。四十经的经题意思很圆满、很明显—‘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一多无碍,一多不二,就是无障碍的法界。你能够深深的契入,你就入了‘大方广佛华严’,你入了这个境界,你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行愿是能入,‘大方广佛华严’是所入,这个‘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大方广佛华严’;能所不二。



明白的人,觉悟的人,也就是心量大的人,真正到心包太虚,有那么大的心量了,所现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华严经》一开头有六品,十一卷经文,讲毗卢遮那佛的生活状况,福德庄严,证明‘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自身相,依报是生活环境,生活环境随自己的心转变,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决定不能够怪罪自己的生活环境不好。不好的原因在哪里?是我们的心量太小了,换句话说,我们用心不善,感得依报环境不好。什么叫善?什么叫不善?与‘大方广佛华严’相应就善,与‘大方广佛华严’不相应就不善。‘大方广佛华严’距离我们很远很远,再远都不怕,只要我们方向对准,就算善。如果方向错掉、偏差了就不善。我们可以这么说,方向完全对准确,这个人就叫菩萨;他只要循著这个路走,一定到达目的地。方向稍微偏一点,偏的幅度还不大是辟支佛;又偏一点,那就是阿罗汉。如果偏到四十五度,那是六道轮回;偏到一百八十度,正好与它相反,是阿鼻地狱。所以我们与佛距离遥远不要紧,大心凡夫也可以学《华严》,大心凡夫可以契入‘大方广’的境界,这是佛在这部经中明白告诉我们的。



‘佛’字,佛是果报,修行证果,果大;究竟圆满的果报,我们称之为佛果。‘华’字代表因大,佛法用这个作表法。植物先开花后结果,所以用果代表我们的性德;就是自性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一切的无量是我们自性中本来具足,不从外得,真正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可是我们无始劫来起了无明烦恼,把我们本有的性德障碍住了,性德虽有,不能现前。把自性般若智慧变成无尽的烦恼,但是‘烦恼即菩提’。烦恼无量无边不怕,转过来就是无量无边的智慧,要在懂得转变。



‘严’,庄严这个严,也表智大,自性般若圆满的现前。修因一定证果,‘佛’是能证果之人,‘严’是所证之法。‘严’是果法,‘佛’是果人。修学的这个人则称之为菩萨。他的目标方向与‘大方广佛华严’完全相应,这个人虽然是凡夫,也是菩萨,是大心凡夫。大心凡夫,给诸位说,就是初发心的普贤菩萨。因为这部经自始至终就是像《无量寿经》上所说‘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就是丝毫不差与‘大方广佛华严’完全相应。我们这个心一发,方向目标就准确了,就正了,这就是初发心的普贤菩萨。可是佛常常在经上讲初发心的菩萨多,佛在经上比喻像鱼子一样,可是真正能长成的没几个。为什么?出了大门就退心,就退转了。如果你能保持初心,永不退转,你与善财童子一样,这一生就成佛。一个人发心不退转,其相貌、相状能看得出来,法喜充满,清凉自在,智慧增长,业障习气自自然然消除。在本经用‘严’字代表,代表究竟圆满的智慧,智大。



‘经’就是教大,教学。学校的教育不大,大学不大。可是佛经是真大,无所不包,尽虚空、遍法界点点滴滴一切事理应有尽有,一法不漏!经题这七个字如果说‘大’,七个字都大。这是略略的先把题的大意给诸位报告出来,还得要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大’是体大。古德告诉我们,体具足两个意思:一个是常义,一个是遍义。常是永恒不变,我们真心本性永恒不变,超越时间。遍是广博,从空间讲没有边际,从时间讲没有始终,无始终、无边际是大的意思。如果我们稍稍体会得一分、两分,就有无尽的受用。知道自己有个真心,真心比虚空法界还大,真心是自己。自己又有善根,善根是能信、能解,能信解又能够发心依教修行,把如来的大教变成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就能契入‘大方广’,就能证得‘佛华严’,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心凡夫。佛在这部经上不是随顺众生说,完全是顺著如来自己亲证的境界而说,《华严经》是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为了帮助众生悟入,佛才大慈大悲为我们演说这部经典。这是‘体大’的意思。



第二个字‘方’,方是相大。自性本体,本具无量的智慧、德能,我们通常叫性德,这个性德就是相大。古德说‘方’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正的意思,一个是法的意思。什么叫正?就像我刚才举的比喻,我们的方向目标对准了‘大方广’是正,一丝毫偏差都没有,这就是菩萨。第二个,法是方法,什么方法呢?成佛的方法,修行证果的方法。这个方法就像一条轨道一样,我们循著这个轨道,依照这个方法决定可以契入‘大方广’。禅宗讲的明心见性就是此地所说的契入‘大方广’。‘大方广’是理,明心见性能入;‘佛华严’是事,就是一真法界。‘佛’是一真法界的正报,‘华严’是如来果地上的依正庄严。那这个法,你想想看多么重要!



第三个字‘广’,广是用大。用如其体,无不周遍。它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能包,一个是能遍;能包就是心包太虚,能遍就是量周沙界。体、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称体之相、称体之用就周遍法界。但是哪一个现相、哪一个作用不称体呢?决定找不到。诸佛菩萨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性体一样,周遍法界。我们凡夫迷失了自性,即使恶道众生:地狱、饿鬼、畜生,他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也是周遍法界。不能说悟了周遍法界,迷了就不周遍法界,那‘事无碍’讲不通,性德的圆满也讲不通。迷、悟都周遍,悟的人自己知道周遍,迷的人自己不知道周遍。你一个善念周遍法界,一个恶念也周遍法界,怎能不谨慎?断恶修善是我们眼前最重要的修学科目。与自性体、相、作用(就是大方广)相应,这是至善,止于至善。这是说到‘广’的意思,作用大。



‘佛’是果大。‘佛’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能觉,‘佛’翻作‘觉者’,‘能觉’是人。一个是所觉,‘所觉’的就是‘大方广’,‘大方广’就是真如本性。‘大’是真如本性的体,‘方’是真如本性的相,‘广’是真如本性的作用,所以这三个字是体、相、用,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所觉,所以能所是一不是二,如果能所是二,那就变成哲学。



这个社会,神仙来了也解决不了,上帝来了也束手无策,唯有‘大方广佛华严’能够解决现在一切社会的疑难杂症。觉之体就是真谛,佛法中所讲的原理原则,我们世间人所谓的真理,觉之体是真理;觉的作用是应付这个复杂的社会。经上说‘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三种觉到圆融无碍,到一而三,三而一,入了这个境界就叫做妙觉,妙觉就是经题的‘佛’字,即究竟圆满的果位。



‘华’字是因大。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代表菩萨‘六度万行’。六度一展开就是无量无边的行门,而且这六个纲目是交叉的、是圆融的,一法就是一切法。任何一法都圆满具足一切法,所以法法圆融、法法周遍。清凉大师分《华严》为五周因果说得好,‘周’就是周遍,周遍法界。因中有果,果中有因,所谓是因该果海,果彻因缘。果中有因,因中有果,是‘华’含的意思。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华’还有一个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庄严众相。我们从‘感果’来说,这是用‘华’来表法,让你看到这个‘华’就想到要修行,我一定要修六度万行。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花你就想到我要修菩萨行,花是提醒我们。不但你看到外面这些草木之花提醒你,看到画的花也一样提醒,看到人穿一件花衣服,就想到我要修六度万行,岂不是‘花’都在这里说法吗?极乐世界六尘说法,我们现前六尘何尝不说法!另外还有庄严身的花,人喜欢穿花的衣服,喜欢佩璎络。这种花庄严身相,我们看到这个相,要晓得真正庄严自己身相的是什么?德行。你修学有功德、有智慧,就是庄严身相,这是‘华’。如何能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的好相,这也是花的意思。我们一看到花,要想到我们这个身、相貌要像花一样美,体质也要像花那么样的完美,全是表法的意思。



经题第六个字‘严’,这个字表智大,真实智慧。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住真实慧’,这是‘严’的意思。我们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我为自己、为我们同参道友,定了修行的五个科目,五个科目好记;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五个科目。五个科目常常记在心中,起心动念、处世待人接物,都要将这五个科目落实,认真努力去做,这就是庄严我们的身相,庄严我们的性德,也就是庄严‘大方广’。第二个意思,以我们修学的功德庄严佛法、庄严众生,这就是《无量寿经》上讲‘惠以真实之利’。我们以什么供养佛为最上?普贤菩萨在‘行愿品’中告诉我们‘如教修行供养’。我们将佛的教诲真正做到,就是上供十方佛,是真实的供养。如何能下济三途苦?我们认真修行,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那是真正的下济三途苦。可见得能供养、能济苦,都在自己真实修学的功夫。



末后一个字是‘经’,‘经’是教大,教学广大。尽虚空、遍法界的相,我们凡夫体会不到,但是这是事实。一个众生起心动念,极其微弱的念头,根源是心,心动。心是什么?心是法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动就是尽虚空、遍法界都震动了。我们在此地讲《华严经》,哪有不震动十方的道理?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哪有不放光照这个道场的道理?同修们坐在此地生欢喜心,这个欢喜不是我说得好,为什么生欢喜心?沐浴在一切诸佛光明注照之中,方得法喜。这样的深经,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能说出几分,也是得佛力加持,若不得佛力加持,凭我们怎么能说得出来?不得佛力加持,我们也听不懂。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教大。在我们凡夫眼中,我们看到教大,‘教’是社会教育,经不是在学校讲,不是对哪个班级讲,是对社会大众讲。将来把这个录像拿到卫星、电脑网路去传播,也传播全世界,这就是教大。



七个字都‘大’。古人清凉、李长者他们说的意思周圆,每一个字都说了十个意思,配《华严经》圆满法门。《华严经》是用十来表法,十不是数字,代表圆满。佛用数字代表圆满,像《弥陀经》上都用‘七’,‘七’是代表四方、上下、当中,表这个意思,统统都表圆满。



人题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佛经原本从印度传到中国,原本的经文是印度古梵文所写的。《华严经》传到中国是在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距今约一千五百八十年。义熙是年号,像清朝光绪、宣统都属于年号。印度有一位法师叫支法领,他把《华严经》带到中国来,是一个不完整的残本,总共有三万六千偈。当时有佛陀跋陀罗尊者翻成华文,我们称之为《晋经》,一共有六十卷。这是现在三种《华严》的第一种,六十卷。第二次是在唐朝武则天时代,武则天做了皇帝,把国号改为大周。所以《八十华严》也叫《大周经》。在证圣元年,公元六九五年,距今一千三百零三年,中国礼聘实叉难陀尊者到中国来,他带了梵文的《华严经》有四万五千颂,比第一次传来的多了九千颂。翻成华文就是八十卷的《华严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本子,实叉难陀翻译。在中国当时有几个很著名的法师,像义净法师,曾经到印度求学;还有一位华严宗第三代祖师贤首国师,都参加这一次《八十华严》的翻译,值得提一提。



到唐德宗的时候,贞元十二年,公元七九六年,印度有一个小国向德宗皇帝进贡,贡品中有《华严经》最后的一品,就是‘入法界品’,也就是‘普贤行愿品’,这一品经完整,没有欠缺,非常非常难得。贞元十二年,距今约一千二百零二年,这是末后就是《四十华严》传到中国,由罽宾国的三藏法师般若主持翻译,在当时首都长安,即现在的西安,在西安‘大崇福寺’翻译成‘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我们称之为《四十华严》。



我们这一次在一起共同学习,是采取八十卷的前面五十九卷,然后接贞元的四十卷,总共九十九卷。这部经的原本在现在这个世界已经失传了,可以说最完整的《华严经》是这部华文的译本,非常值得尊贵。实叉难陀对于中国译经有很大的贡献,《地藏菩萨本愿经》也是他翻译,他的历史传记我们就省略了。再看本经第一品的品题:



世主妙严品第一



《华严经》总共有三十九品,这是第一品。“世”指时间,我们中国的文字,这个‘世’是三个十,古中国三十年叫一世,世指时间,间指空间。世间也叫做世界,‘界’也讲的是空间。世间或者是世界,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时间与空间;时空就包括了一切诸法,一切法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在佛法中,‘世间’有三种,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就叫‘器世间’,指物质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物质环境叫器世间。第二种叫‘众生世间’,也叫做有情世间,九界有情众生。第三种‘智正觉世间’,智正觉就是佛,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这三种世间,器世间就是佛教化的区域;众生世间就是佛所教化的对象;智正觉世间就是能教化的人,这是佛,佛说经,佛能教化。这是三种世间。



这三种世间都有主。“主”就是他在这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当中,他能做得了主宰,发号施令,这是众生世间主。器世间主是鬼神,山神、水神、树神,在《华严经》中我们看到将近四十种,都属于器世间主。众生世间主,经上讲参加法会的这个世间的国王、天王都来听经、都来闻法,拥护道场,护持佛法,他们是众生世间主。佛于法自在,无有一切障碍,所以佛称为法王,法王就是智正觉世间主;智正觉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世主’两个字。



佛法与世间法一样,总离不开因缘,缘生之法。世间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器世间是场所,没有场所就不能够建立佛法。有了场所之后还要有听众,如果没有听众,佛法也不能建立,所以一定要有众生世间。有听众还得要有一个说法的人,这是主讲的这个人。主讲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已经圆满的、究竟的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谓是具足大智慧,正确的觉悟、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就称它为智正觉世间。“主”这个意思就是现代人所讲的领导人,在古时候是帝王。佛以及世间这些国王,乃至于本经所讲的地神、水神、树神、山神,这些都称为世间主。



所有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心性所变现。佛在大乘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性万德万能什么都能变,想什么就变什么。所以想鬼就变鬼,想神就变神,你明白这个道理,经上所讲的境界我们就能肯定,就能够相信。



“妙严”,‘妙’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甚深甚广,微妙难思;这个就是佛所证得的果。‘严’是庄严,它的意思很多。譬如讲形式上的庄严,今天我们居士林这个道场建筑很庄严,这是形式上的庄严,这也是器世间的庄严。形式上的庄严对于教学来讲,也起很大的影响作用。因为世间有许多人很重视外表,门当户对,特别是现代人讲求包装,包装就是门面。所以门面一定要做得很漂亮,这个在我们这部经上就是器世间庄严。



众生庄严是什么?不是我们的衣著考究,不是我们的居住环境庄严,而在于心地的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我们众生能有这样的好心。四好︰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是我们众生的庄严。‘众生严’是好心,心好、行好那是我们真正的庄严,不在外表!外表是表法,实质重要。佛要是不庄严,不能做教学的领导,不能做一切众生的精神领袖。佛的庄严,真诚、清净、慈悲到极处,这是佛的庄严。因为心善、行善,容貌就善,体质就善,他生活环境无一不善。那生活环境就是此地讲的器世间,这是真佛住处。



众生的庄严显示佛法的殊胜,我们常讲法缘殊胜,佛的法缘很殊胜,他的学生、弟子这么多,仰慕他的人很多,跟他学习的人很多。这是三种庄严互为依处,就称之为妙严。器世间庄严中有众生、有智正觉,众生庄严中有智正觉、有器世间,所以说一个庄严,一切庄严都在其中。佛经中讲庄严(美好)的事情讲得太多太多,但是总不如《华严经》中讲得圆满、讲得周详。这是清凉国师在《华严经》注解中给我们说的一点意思。而李长者在《合论》,也有他独特的见解,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国研究教理的人多半喜欢清凉的《疏钞》,参禅的人非常喜欢李长者的《合论》,这个论的确有论的妙处,都值得我们作参考,我们在此地与诸位做简单的报告。经不能细讲,如果细讲时间要很长很长,佛在这部经中总共给我们列大众(团体),一共有两百二十八类,这个数量确实是一般大乘经典中所没有的。两百二十八众,形状不同,各个部类,每一类的数量都是无量无边,所以称之为‘华严海会’。



一开端品题就称为‘世主妙严’。‘品’这个字,品是类别,好像我们中国古书中讲的篇、章的意思。佛讲的类别,属于一类的把它编在一起,称之为一品,然后看这一部分的内容,给它一个标题。佛在前面这一段中,所说的就是三种世间主的庄严,所以用‘世主妙严品’作品题。这么大部经,自始至终我们用表解体系把它排列出来,依旧是一脉相承,有条不紊。你能看出经典的章法结构是多么的严整,这是经典的庄严。佛当年说法言辞的庄严,从章法结构中我们能够领会他思想的体系,这就属于教义,章法结构是属于教学。目的是教我们学习的人,依照次第顺序进修而不至于迷惑,不会感到困难,这是佛经有品类差别的用意。



底下有个“第一”。第一是顺序,这一品经在三分中属于序分,所以排列在第一。可是在《华严》,古大德所说还有一层很深的意思,那是什么第一?法界门中没有先后次第,都是一时,无二念,同时显现一切法的第一,这个意思我们很难体会。



我们生活在现代,科技达到相当水平的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帮助我们很大的忙。本经讲的刹那际,就与现在量子力学讲的很接近,观察物质到底是什么。用科学的方法把物质分解,分解到最后变成分子,分子再分解变成原子,原子再分解,再发现有质子、有中子、有电子。能不能再分?还能分,外国人现在证实,以前是从数学中推算出来,有一个最小的物质存在,取名叫‘夸克’;但是没发现,至一九六四年才被人发现。这个物质有多大?他举了个比喻,假如把一颗原子,原子已经很小,肉眼看不见;把一颗原子放大,放大成地球这么大,照比例,夸克有多大?只像一粒黄豆那么大,而且存在的时间非常非常之短,科学家证明了。总而言之,佛法是刹那际,一时一处,同时缘起的第一,没有第二。品题就给诸位介绍到此地。



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二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释庄严道场分



正释经文序分



东晋道安法师发现,经典本身具足三分。他把经分为三个大段落︰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世主妙严品’就是《华严经》的序分,这一品经文很长。正宗分则是‘现相品’以下;一直到‘入法界品’的末后有一段经文‘尔时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以下,才是本经的流通分。序分中,古德认为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就我们娑婆世界来说,更深的意思是结通十方无尽世界的序分。《华严经》确确实实所叙说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佛要说这么广大的境界?诸位要晓得,无限的法界是我们自己生活的空间,如果佛不说,就对不起我们。必须知道每一个人有过去世、现在世、还有未来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我们今天出现在这个地球上,来生也许到别的星球去投生。外太空每一个星球与我们都有关系,我们可能过去曾经住过,将来还要去观光。佛在这部经中,对于十方诸佛国土过去、现在、未来,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这是佛尽到他做一个好老师的责任。



序分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证信序,一个是发起序,我们到经文中都会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序文有它的来历,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入灭的时候,阿难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将来集结经典,开头怎么写?佛就教他:你一开端,用‘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与哪些人在一起聚会’,用这些字样。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佛就说了︰三世诸佛经藏开端都是用这个。释迦牟尼佛说:我也不例外,循古佛的规矩,也用这个作开端。所以经一开端这些字样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指示的。



我们必须要晓得,生命是永恒的,确确实实没有生死。佛没有生死,菩萨没有生死,我们有没有生死?没有!这给你讲真话,没有生死。为什么?刹那际,生灭同时,没有生死。相状也是不灭,连科学家都知道,物质不灭,精神不灭,怎么会有生死?我们今天贪生怕死,贪生怕死是个错误的观念,不是事实;不了解事实的真相,让我们产生一个错觉,以为有生死。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地球有成住坏空,这是什么?这是一个现象,有这些现象。这些现象就物质来讲确实不灭,只是物质的缘聚缘散而已。缘聚,就现出一个物体;缘散,物体的相状改变,不是消灭。就像一本书,是物体,用一张张纸装订起来,这本书生了;把它拆开来,这本书死了。我们所看到的是生灭相,其实生,是那么多张纸;灭,还是那么多张纸,纸没有坏,只是拆散与聚合而已!诸位从这个比喻当中,冷静细细地去观察,然后你观察我们人也是不生不灭。我们今天有个人身,就像许多张纸装订成书一样,什么叫死?细胞东西分解了,就像那个书拆散开来,没有了。从这个地方去体会,物质不灭,精神当然更是不灭。精神是个主宰,物质是现相。所以佛在《法华经》上讲:‘世间相常住。’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不灭,世间相常住。



古大德告诉我们经典的开端‘如是我闻’,四个字含有很深的用意。第一个,古代印度的习尚。佛经中许许多多的术语,都是藉古印度宗教的术语,加以新的解释。像‘涅槃、圆寂’都是古印度宗教的用语。当时他们宗教的典籍一开端用‘阿优’开头,意思就是‘有、无’,也就是当时所有一切学说总不外乎讲‘有、无’的道理,佛法则用‘如是我闻’,这就明显区别与宗教的典籍不一样;换言之,佛教不属于宗教。



第二个意思是息诤论。阿难尊者如果不说这些经典是亲自听佛所说,大家以为是阿难自己说的;阿难说的,别人就有诤论,就有议论,不服。所以说‘如是我闻’,大家没有话说。第三个意思是断众疑惑。阿难尊者集结经藏的时候,升座讲经得到世尊的加持,得到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相就变得格外的好,大众怀疑是否阿难成佛了?也有人怀疑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复活了?也有人疑惑,可能是他方佛来示现了。有这么多的疑惑,阿难一说‘如是我闻’,大众晓得坐在台上讲经的是阿难尊者。



第四个意思是能令听众生起信心。大家对佛尊敬,传述佛的法音,也能令大众生信。末后一个意思就是刚才叙说过了,世尊是顺同三世诸佛,一切诸佛经藏都是用‘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今佛无异于古佛。虽然一切经都有三分︰序、正、流通三分。《华严经》又稍微特别一点,清凉大师注这部经,把它分做四分。这个四分与三分重叠,与三分交叉,显示格外的圆满。分成四个大段落,信、解、行、证四个字。第一是‘举果劝乐生信分’。第二个部分是‘解’,‘修因契果生解分’,著重在解。第三部分是‘行’,‘托法进修成行分’。法是一切万法,就在一切万法当中,修正自己种种错误的观念行为。所以为什么佛在这部经上自始至终,字字句句都表法,不在字面上。因为懂得表法的意趣,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如同一切诸佛在面前说法,始终不离开诸佛如来。第四部分是‘证’,‘依人证入成德分’。依人是依一切人物,一切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一切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好人、善人,我们看他的好处,向他学习;恶人、不善人,我们见到他,反省自己有没有他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第一分有六品经,又分作十分,这六品经相当长。第一分‘教起因缘’,叙说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宣讲这部经?讲经总有其因缘、缘起。第二分‘大众同请分’。佛法是师道,尊师重道,所以‘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世法、佛法都不例外。大众聚集在一起一定是有请求,请求有的时候说出来,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有的时候没说出来,有这个意念,佛就知道,所以第二部分是‘大众同请’,都有这个意愿求佛说圆满的大法。第三部分‘面光集众’,佛放光。这个光,我们凡夫烦恼太重,看到佛光只晓得很稀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佛放光是让十方世界的大菩萨们,见到佛这个光明,知道释迦牟尼佛正欲宣讲《华严经》,所以这些菩萨都来了。第四‘毫光示法分’。第五‘眉间出众分’,佛示现不思议的神通,从眉间放光,光明中现出许许多多的菩萨。这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四大段,都在如来现相品。教起因缘就是世主妙严品,就是这一品经。



第六‘普贤三昧分’,第七‘诸佛同加分’,第八‘法主起定分’,第九‘大众重请分’,这都在第三品‘普贤三昧品’中。末后正说第十‘正陈法海分’,这个法会因缘统统具足,释迦牟尼佛正式为我们讲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在这一分中,有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六品经其后三品。这是第一分中的十个大段。如果就经义而言,第一品是‘教起因缘’;第二品、第三品是‘说法仪式’;第四、第五、第六品,是‘正说’。这是清凉大师所分。



第一品‘世主妙严品’,清凉大师也把它分作十个段落,第一大段‘总显己闻’。这一段只有四个字,‘如是我闻’。第二大段‘标主时处’:‘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第三大段‘别明时分’,也是一句,‘始成正觉’。第四大段‘别显处严’。第五大段‘教主难思’从‘尔时世尊’开始。第六段是‘众海云集’。第七段是‘称扬赞德’,就是众生世间主、器世间主,赞叹释迦牟尼佛。‘众海云集’以及‘称扬赞德’的经文都很长,这一部分在一般讲解是比较上难讲的地方。第八段题目叫‘座内众流’。第九段‘天地征祥’,这是感应,有许许多多的祥瑞。最后一段‘结通无尽’。清凉大师将‘世主妙严品’的内容,分成这十个大段落。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一、总显己闻



如是我闻



就是这一句‘总显己闻’。最简单的解释:‘如是一部经义,是我阿难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印度古大德说‘传佛教学’,意思是传承佛陀学说这件事情,阿难是第一人,以后从阿难尊者代代相传,传到我们这一代。这个意思就是明显的说出道统一定要有师承,决定不是自己闭门造车。你所学的,你是跟谁学的?我有老师,我的老师跟谁学的?这样一代一代推过去,推到最原始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是跟释迦牟尼佛学的,这是一个道统,一脉相承。世出世间法如果离开师承,自己成就决定不可能。那释迦牟尼佛跟谁学?释迦牟尼也不是无师自通,释迦牟尼佛也是祖述过去诸佛所说,不是自己的创意。孔老夫子也是‘祖述前人’,他老人家一生‘述而不作’,没有创作,转述古德的。佛也是转述古佛的,多谦虚!事实亦如是,佛佛道同。



一般我们介绍佛的经典,开端都要说明六种成就,‘如是我闻’四个字在六种成就中包括了信成就、闻成就。‘如是’两个字表‘信’,意思很深很深。古大德告诉我们:‘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尤其是净宗,往生的条件三个:信、愿、行,信在第一。清凉判《华严》四分的教义:信、解、行、证;信也摆在第一。有信心,信心坚定,信心清净,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我们才能够入佛门。入佛门求什么?求智慧,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从哪里来的?从清净心中来,所以心一定要清净。清净心是真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真实智慧。前面跟诸位说过,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而清净心也具足戒、定。念佛人常常称赞信心念佛,这个信心念佛与净宗所讲的一心念佛是一个意思。由此可知,信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信心;一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能入‘大方广’,清净心能入弥陀愿海。我们肯念佛,一意专求往生,这就是大智慧,无比的智慧,我们这一生决定得度。



《大智度论》中讲‘如是我闻’四个字,就占全书四卷之多。我最初学经教,学‘如是我闻’怎么讲法,看《大智度论》占那么大的篇幅,真正是不可思议。如果照《大智度论》的讲法,这四个字恐怕也得讲一年。所以古人曾讲,诸佛如来讲经说法,讲的是什么?就说‘如’这个字而已。释迦牟尼佛讲了四十九年,讲什么?就讲个‘如’字。



‘如’是什么?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叫‘如’。理如其事,事如其理,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叫‘如是’。这个话我们听了如果一下还不能够体会,用比喻来说,比喻也是古大德所言。古大德用金与器作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作自性,比喻作理;器用金子做成,器比喻事,比喻现相。而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与器不能分家,分家,金没有了,器也没有了。因此佛法中,性就是相,相就是性。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从哪里见的性?就是豁然觉悟,原来所有一切现相就是真如本性,所有一切事物就是真如本性,见到事相的本性了,这就叫明心见性。这个心开明了,从前的心迷惑颠倒,性相一如摆在面前不知道。现在茅塞顿开,豁然大悟,悟了,原来相就是性,事就是理,有就是空。有是从事、相而言,空是从性、理而言,性与理是空寂的,事与相是有的。既然性相不二,当然空有就一如。所以说空、说有是一,不是二,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说这个。佛法看似浩如烟海,不晓得从哪里学起,其实简单,就一个‘如’字!千经万论就是讲这一个‘如’字。这种说法是从理上讲的,唯如唯是;换句话说,与如相应的就是,就没错。



我们把这个‘如’,落实到本经经题上‘大方广’,‘大方广’就是‘如’,与‘大方广’完全相应就‘是’,‘是’是‘佛华严’,‘佛华严’就‘是’!如果我们用在念佛的原理—《观无量寿佛经》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阿弥陀佛。是心是佛,就是‘如’,就是大方广的意思;是心作佛,就是‘是’。这个说法诸位比较容易理解。唐朝时候真谛法师,也说得很好,他说:‘真不违俗,叫做如。’与前面讲的意思一样。真指性、理,俗指事、相。特别是在《华严经》上,前面与诸位介绍五周因果中,有差别因果、平等因果。真,就是平等;俗,就是差别。平等不违背差别,平等中有差别,这个叫‘如’;也就是说相中有性,事中有理,不相妨碍,不相违背,这是‘如’的意思。‘俗顺于真,这就叫是。’也就是现相;事能够随顺理而不违背理,这就是‘是’。真俗不二,性相一如,这叫‘如是’。这是从理、事两方面而言,都说得很好。华严家也说:‘以无障碍法界叫如,唯此无非曰是。’这个说法扣在经题上,诸位就很好懂。无障碍法界就是‘大方广’,能与大方广圆满相应就是‘佛华严’。‘如是’两个字我就报告到此地。



我们要遵守古大德的教诲,长经短说,短经长说,才有味道。《无量寿经》是短经,要长说;《华严经》是长经,要短说。“我闻”是阿难尊者亲自闻佛所说,这部经也是阿难尊者集结。古德说,传法的人只有一个目的,将诸佛如来所说微妙之法,传给所有尚未见闻之人,这是他唯一的使命。我们为佛弟子,这一生为什么事来到这个世间?如来弟子是来传法的,将世尊普度众生的微妙大法,传授给未闻未见之人。无论什么样的身分,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四众同修,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在我们自己现前生活,现前工作,现实的社会当中,每一天所接触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只有一个念头,传法度众生。我们这一生是来代佛传法的,所以佛法‘不贵能说,贵在能传。’这两句话重要。阿难是传法的典型,传法的模范。我们都要向阿难看齐,做传法菩萨。这个念头一转,就超凡入圣,多自在!而后我们的身、口、意,自自然然与‘如’相应,与‘如’相应就‘是’!世尊讲的‘如是’,我们体会到‘如是’,传法‘如是’,这才与诸佛如来同心同德,同愿同行。



‘我闻’两个字的深意就是师承。阿难尊者一生所说,是祖述老师的言教,没有自己的。古时候老师教学生,要求通常是五年,五年决定遵守老师的教诲,不能够听别人说,不能够随便阅读文字,期限是五年。佛法是师道,师道是老师第一大,世尊当年在世,维摩居士是在家人,维摩居士说法,佛派遣他的大弟子去听经。舍利弗、目犍连,这一些大阿罗汉见到维摩长者,也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居士升座讲经是代佛说法,出家人见到,与见佛讲经说法的礼数没有两样。我们讲经,因为自己是凡夫,虽然得佛力加持能够讲一点,怎么敢受人礼拜?所以在讲台前面供一尊佛像,你拜是拜佛,我在佛后面躲著,不敢受你礼拜,谦敬的意思统统到了。居士上台讲经,也不可以贡高我慢,都要具足真诚、谦虚、恭敬,与法才相应。最重要的是,念念要有传法的心,把如来正法,特别是念佛法门传下去。



二、标主时处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



这句经文说明三件事情:法会时间,主讲人,以及法会的处所。‘一时’两个字用得非常非常之好,现代有一些人把佛经翻成白话文,我也看了几本。他怎么翻呢?‘有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不是一时,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这两个字不能翻,怎么翻也翻不出来。‘一’的味道真,‘一’是什么?一心、一真。‘一心’就突破了无量的时空。‘一时’是‘一心’的时候。我们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乱,那就是‘一时’。一心不乱,所有时空都突破了,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同时都见到,这叫‘一时’。‘一时’也是一处!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是一处!一时一处,这是一真法界。‘三世十方同时存在’,叫‘一时’。古德有两句话也讲得很好,‘法王启运,嘉会之时。’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大众聚集在一起听经,就是这个时候,这叫‘一时’。另外从感应道交来讲也行,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决定不会有差误。应机说法,这叫‘一时’。



“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在这个大会当中的主讲人,这一会是为我们宣讲《大方广佛华严经》。下面是处所,在哪里讲?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这是处所。这个处所有三个,‘摩竭提国’指一个地区。‘阿兰若法’是世尊修学讲道的场所。‘摩竭提’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无毒害’。从这个名义上来看,这个国家人非常善良,道德的水平很高,知书达礼,心地都清凉自在,文化水平高。‘阿兰若法’则是别举说法的道场。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就是很安静的处所。‘阿’翻作‘无’,‘兰若’翻作‘喧闹’。安静到什么程度?牛叫的声音听不到,称为‘阿兰若’。市区太热闹了,修道就困难。所以佛带学生去修心养性,一定在山林、水边,一般人很少到的地方。佛教传到中国亦复如是,道场都建在深山中,人迹罕至之处。



下面还有一个‘法’字,法字很重要。‘法’就是佛所证得的真理。为什么在此地用‘阿兰若法’?它有联起来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表示三界六道杂染不清净,众生迷惑、造业、受报,就好比噪音非常非常之多,非常非常的复杂。佛是证得极果之人,真正得到清净自在,清净自在就叫做‘阿兰若法’,这个意思多圆满!所以这一句有事、有理,理事不二,理事一如,‘法’的意思就很深广了。这是佛办道的一个地方,也就是佛教学的场所,佛教学的场所就叫做‘阿兰若法’。‘阿兰若法’这个场也很大,在‘阿兰若法’什么地方?在‘菩提场’。‘菩提场’是佛讲经之处。



‘菩提’是梵语,意为觉悟。‘菩提场’就是佛证大菩提的处所。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新加坡确实能符合‘摩竭提国’的意思。这个地区人民守法、守规矩,国家、社会安定,生活富裕,人有智慧,所以《华严经》选在这个地方启讲,也不是没有道理,确确实实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有许许多多菩萨护持正法,护念众生。参与法会的大众,在我看来都是传法的菩萨。‘居士林’外面有两棵菩提树,这个菩提树大概不少年代了,我看底下的树干,一个人都抱不过来。这么大的菩提树很希有,所以我们细细想一想这一次学习的因缘,不能不承认是三宝加持,诸佛护念。



‘菩提场’表法的意思,就是一切菩萨行;《华严》中讲的修菩萨道,学菩萨行。这就说明菩提道是存心,是一个觉悟的心,菩萨行是觉悟的行为。六度万行就是我们修行证道的道场。总表所说如所证,所证如所说。所以《华严经》每一段经文,每一会一开端,我们都看到,释迦牟尼佛‘不离菩提场’,譬如说‘而升忉利天’;‘不离菩提场,而升兜率天’,没有离菩提场,离菩提场就错了。不离菩提场而遍虚空法界,这不就是说明尽虚空、遍法界是一处,与‘一时’相对。一时一处,一音而演究竟圆满的fa 轮,味道多足!这个处所在《华严》中显示得殊胜圆满。



三、别明时分



始成正觉。



清凉大师在科判中把它判作‘别明时分’。这是说初成佛的时候。‘一时’究竟是哪个时候?是释迦牟尼佛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初成佛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初成正觉,把他所证得的全盘说出,所以本经所宣讲的是如来果地,真实圆满无障碍的境界。我们凡夫听不懂,不能接受,因此佛说完此经后,大龙菩萨把它收在龙宫,珍藏起来。为什么?世间人不能接受。释迦牟尼佛从菩提座起来,为五比丘讲小法,讲《阿含》;从做人讲起,大家好接受。这是古来大德判世尊一代时教为五教、为四教之由来。华严家判‘小、始、终、顿、圆’五教;天台判的是‘藏、通、别、圆’四教。就好比现代学校教学,由浅而深,由小学、中学,而大学、研究所,逐渐逐渐向上提升。



‘始成正觉’,‘始’永远是一个始,始不是始终之始。初成正觉这个‘初’,也不是初后之初。古德对于这一句有三个说法,这三个说法有从事上说,有从理上讲。‘一约不坏前后相说’,与前面‘一时’相应,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之初,首七天说前面五会。第二七说后面三会,说后面的三会就是说到第八会,亦即第二七日说十地、等觉、妙觉,因为‘第九一会乃在后时’。第九会是在祇树给孤独园,二七日是在菩提场。这个说法就是不坏前后。‘二顺论释,九会皆在二七日后,二七非久,亦名始成。’



‘三约实圆融释,皆在初成一念之中’。第三种讲理、事都有,那就是说如来真实的境界,‘念劫圆融’。一念就是无量劫,无量劫可以缩成一念,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也可以说是‘始成即说’,始成正觉的时候一下就说完了。古人有个比喻,‘海印定中,一时印现’,像大海,大海像一面镜子一样,岸边虚空的境界统统照在其中,它不是分成多少层次照,是一时同现。佛是一时、一处、一音说法,《华严经》九会无尽的经文同时完成,这个境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所以《华严》称为‘大不思议经’,没有先后次第。



什么叫“正觉”?在佛门中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说的都是事实,都有道理。大乘法中有别教、有顿教、有圆教。贤首大师判一代时教为五教,五教都成佛。天台大师判为四教,有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究竟成的是哪一种正觉?我们不能不知道。古大德告诉我们,一切菩萨决定先于无所有处,已经永离贪、嗔、痴、慢、疑等六种根本烦恼,才能入见道位。无所有处是慧,就是看破,看破一切法无所有。可是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还是生起轮回心,造轮回业;本来没有轮回,就这样将一真法界转变为六道轮回,在其中受苦受难,就是错得太离谱了。所以见思烦恼一定要断,不能不断。从哪里断起?从贪爱断起,于一切法生慈悲,不生贪爱。在小乘位,天台家讲的藏教,只要‘断有顶一地之惑,但三十四心’,就能够证得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时候就叫做成正觉,小乘成正觉。他所示现的是藏教的佛,佛门也称之为藏头佛。这些事相将来在本经第二十二品,‘十藏品’中有一段很长的经文,到时我们再详细给诸位介绍。



在大乘当中,如果就应化来说,佛所示现的八相成道,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北印度,为我们示现的,也可以说是‘始成正觉’。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十地菩萨修行圆满,转八识成四智,这个时候也叫做‘始成正觉’。都是从事相上讲的。如果从理上讲,即古德所谓:‘古今情亡,心无初相,名之曰始’。凡夫总是会怀念过去,想著将来,这就是所谓的情见。如果三世情见都舍掉了,你的心才真正平等,真正是离开了妄想、分别、执著;平等心现前,清净心现前,这叫‘始’。一切妄念不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理事因果,这个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叫‘正’,正知正见。见到自己觉心常住,这就称之为‘觉’。始觉与本觉,本觉是本有。实在讲哪有‘始’?不过是自己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本有的般若智慧、本有的大觉这个时候现前,佛法中称之为‘成’。这是‘始成正觉’的意思,这从理上讲。



如果就佛性,或者是法性,或者是真心理体而言,在佛法中也称作法身,此其中没有成与不成。如果有成、有不成,是两件事。禅宗所谓‘向上一著’,向上一著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中从来没有起心动念之事,如果你说成,成的对面是不成,成与不成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从向上一著来说,成与不成,念头都不能生,这是真的。



如果就华严本宗的教义来说‘始成正觉’,华严是无障碍的法界。‘以十佛法界身云’,这个意思将来诸位在古大德注疏中常能看到,我们必须懂其意。十佛法界,这个十不是数字,表圆满,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什么身?法身,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身。这个说法我们很难懂,一般人的观念,讲到身,都认为自己的身体是身。其实这个身体是假的,绝大多数人误会,把它当作自身。当知佛的法身,是以一切法为自己的身。我们还得从比喻上来说,我们是凡夫,每一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所以佛在经论当中,用梦境作比喻的很多。当我们作一场梦,梦醒的时候,我们很冷静,细细的思惟整个梦中的境界,梦中有人,有山河大地,有虚空,当然也有自己,这些所有一切境界从哪里来的?原来都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自心是能变,梦境是所变,能所不二;能变的是性,所变的是相,性是真的,相是妄的。为什么?相常常改变,不能永恒不变,刹那不住。永恒不变的,我们就称之为真;常常会变化,我们就称之为妄。所以相叫妄相,性叫真性,真、妄是这个说法。



心像什么样子?心在作梦的时候,能变现出境界相,所变现的境界相就是心,‘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就是自己。所谓是‘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佛教我们从梦境当中去体会,体会到事实真相是尽虚空、遍法界的相是幻相。因为所有一切相都会变化,而且刹那刹那在变化。而此虚空法界之相,就是我们自性真心变现出来的,唯有佛与法身大士亲证这个境界;法身大士真的了解事实真相,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真如本性的梦境。所以你要问他什么是身?他会答: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一个自己。就如同我们梦醒之后,豁然体悟到整个梦境就是自己,肯定是自己,一丝毫没有错误,这叫清净法身。不再以这个肉身为自己,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身,也就是法身。



身‘云’,云字在此地是帮助我们觉悟。云彩我们远看有,近看无。所以经典中常用云表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有,相是假相、幻相,不是真实;你不能说它没有,它有相。大乘经教中,‘云’这个字用得很广泛,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佛的身是尽虚空、遍法界,这是佛的法界身云,我们如果在这个地方豁然开悟,佛的法界身云,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法界身云?佛证得清净法身,我们又何尝不能证清净法身?如果你从今天起,真的豁然觉悟了,虚空法界原来就是自己真性的相分。你与诸佛如来同一个见解,同一个看法。那恭喜你!你就证得清净法身,佛始成正觉,你也始成正觉了。这个不是邪知邪见,一点错误都没有,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应。然后如古德所说:‘遍因陀罗网无尽的时处,念念初初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何等自然!连痕迹都找不到,就像《普门品》中所说‘千处祈求千处应’。



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为什么能应?因为他的身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的应身没有来去,没有始终。《楞严经》上说得好:‘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句句都是实话。佛菩萨如是,我们一切众生又何尝不如是?只是他们在觉,我们在迷,只有这一点不同。所以才说一念觉悟,众生成佛;一念迷惑,佛变众生,就一念差别而已。



就本经的教义,经中具足主伴,在这个法会中,释迦牟尼佛是主,所有大众是伴。主与伴并无一定,任何人都可以做主;你做主,一切诸佛菩萨都是伴;菩萨做主,诸佛如来也是伴;主伴圆融,这才叫真平等。人如是,法也如是。《华严经》为主,所有一切经都是伴;《无量寿经》为主,《华严经》也是伴;《弥陀经》为主,《无量寿经》也是伴。任何一部经都可以做主,任何一部经都是伴,主伴圆融。这是真平等,这是真自在,真实的解脱,自自然然含摄了十方三世,一法不漏。所以始成,这一个‘始’字中,就包含了无量劫;说一个处所,就包含了尽虚空、遍法界;这是《华严》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成一切成。所以《出现品》中说:‘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换句话说,如来成,众生就成,佛佛平等,一切成佛。《无量寿经》上讲‘一切皆成佛’与《华严经》一个意思。正是古德所谓一鼻孔出气,没有两样。这都是给我们说明自己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真相在那里?就在现前,没有离开一丝一毫。这是‘始成正觉’的大意。



李长者对于这一段经文,也说得很好,也能帮助我们作深一层的体会。他解说‘如是我闻’说得简单,容易懂。他说‘如’—‘如佛所说’;‘是’—‘是佛所说’。‘如是我闻’,这部经如佛所说,是佛所说,‘非阿难自说,亦非魔梵所说’。阿难在此地为我们复讲,句句话都是佛所说,没有加一点自己的意思,如佛所说,非常忠实。‘又我闻一句,是阿难从佛所闻,非转转传闻故’,不是别人传闻,他亲自听说的。‘亦非是非人所制故,又非如外道经书,青鸟衔来,石崖崩得故’,我们可以相信。长者在《合论》中,有几句话特别提醒我们:‘心境不二,方闻佛所说经。若心境有差,不可闻佛所说,亦复不能信顺领受。’这几句话重要。这个境界很高,说得是没错,但是不是凡夫境界。虽然不是我们凡夫境界,我们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依这个道理去修学,对于我们领悟经典的真实义,决定有帮助。这个是李长者很重要的一番开示,他的《论》好的地方很多,值得我们作参考。



讲到表法,李长者表法讲得很多。我们特别著重‘阿兰若法’、‘菩提场’,尤其要懂得表法的意思。‘菩提场’前面给诸位报告过,菩提是觉悟,你觉悟的处所就是菩提场。处所不能够定在某一个地方,所以大乘经上讲六度就是菩提场,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三学是菩提场;普贤菩萨十愿是菩提场。这些修学的纲领常在心地,心地就是菩提场,你所在之处无一不是菩提场。由此可知,法界无边,菩提场也没有边际。‘始成正觉’,长者《论》又说:‘古今情尽名之为始,心无所依名之为正,理智相应名之为觉,得如是法名之为成。’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四、别显处严



接著是讲经的处所,主讲人以及听众,也就是六种成就中的处成就、主成就、众成就;这也是三种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和众生世间(有情世间)。‘主’,主讲者是释迦牟尼佛,智正觉世间;讲经的处所就是器世间。这三种世间的前面两种,智正觉世间与器世间,即是本经显示的是如来果地的依正庄严。‘众’,此地的众不是普通大众,都是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这个法会无比庄严。处所庄严是依报,教主难思是正报;众海云集是有情世间,‘辅翼不空’,这些人庄严道场,帮助佛教化九法界众生。世间人有家亲眷属,佛是以弟子为眷属,我们称为‘法眷属’,这显示眷属的圆满。这四件事在本经中每一件都有十种庄严,它的含义是教我们‘即染显净’。我们今天住的是娑婆秽土,如何能在娑婆秽土中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净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净土,释迦牟尼佛也有净土。诸位要晓得,世尊本师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也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我们现在住的是凡圣同居土。每一尊佛都有,而且告诉你四土是在一起的。我们如何能处秽土而见净土?通过学习《华严》,能在秽土中见到净土的人就成功了,真正入了《华严》境界。



‘别显处严’,此‘处所’有四段经文︰一、大地,二、树,三、宫殿,四、师子座。从事法中,我们要懂得它表法的意趣。第一个讲‘地’。地是什么?地表心地、法身。‘树’代表建立,树立。儒家孔老夫子自己叙说所学习的境界,逐年向上提升,这就好比树,年年往上长高。夫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夫子三十岁建立好道德学问基础。‘四十而不惑’,夫子境界向上提升,不至于被外面境界迷惑,意思就是智慧开了。‘五十而知天命’,什么叫知天命?明白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他真懂得了。‘六十而耳顺’,耳顺就是普贤十愿中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六十岁他到这个境界了,一切都能够顺众生。‘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随心所欲就是佛法中讲的巧,不逾矩是善。随心所欲也是自在,自在又合乎规矩。在佛法中,此‘树’代表菩提,菩提是觉悟。孔老夫子十年、十年,觉悟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我们的觉悟也要一年比一年范围大,一年比一年高。



‘宫殿’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住在那里呢?《金刚经》一开端,须菩提尊者就向释迦牟尼佛请教:‘应云何住?’这是个大问题。‘应云何住’意思:我们的心要住在哪里;不是指身,是心,心要安住在哪里?佛告诉我们:‘心要安住在大涅槃。’涅槃是梵语,意为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在《金刚经》上就是‘无住生心’。‘无住’,不生;‘生心’,不灭;无住生心,生心无住。这个话听起来不太容易领会,换一个说法,要住在非空非有,空有两边都不住,这就是涅槃境界。你的心住在‘有’,样样都执著,错了;如果住在‘空’,也错了;空、有两边都不住,就对了。所以佛在《金刚经》上教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就是无住,无住就是生心,宫殿表这个意思。



‘座’,我们每天都要找一个很舒适的座位来坐,除了睡觉之外,大概坐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座位就很重要了。如来升座讲经,‘座’表什么?座表法空,万法皆空;以法空为座,就能够随机说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这个处所庄严(器世间庄严)有很深的意思在,就是给我们讲了四件事:‘谓地表心地法身,树表菩提,宫殿表无住涅槃,座表法空’。也就是我们见到大地,要想到心地、法身的圆满;看到树木,就晓得我的智慧、德行要建立,并不断向上提升;见到宫殿房屋,走进房屋,立刻就想到我的心要住在非空非有;无论坐在何处,看到座位立刻要想到一切法空。这都是说法,佛以一切万法说法,所谓尘说、刹说、无间断说。《华严》在哪里?《华严》就在我们生活当中,生活点点滴滴都是‘大方广、佛华严’。从表法上说,《华严经》不在书本,《华严经》不在讲堂,《华严经》在我们生活当中;然后你才晓得这部经与我们的关系多么密切,字字句句都是讲现实的生活。



表法的意思懂得了,最重要,如何把我们的观念换过来。我们过去起心动念都错误,现在把观念转过来,念念与事实真相相应,这叫真正修行。首先我们一定要很认真、很努力深入学习‘心地法身之因’,才能够获得如来果报中的金刚之地。‘二、以般若为因’,佛法自始至终追求高度的智慧,我们要过高度智慧的生活。‘三、以悲智相导为因’。智慧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处世待人接物,就是大慈大悲,悲智是一不是二。更高一等的,‘四、亦以法空为因’。《华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给我们说了四种因行︰心地法身之因、般若为因、悲智相导为因、法空为因。四个因都好,都是正因,能得正果,果报中特别显示出依报的庄严,就是依报随著正报转。或者是一个因行,成就一切庄严;或者是一切行,成一种庄严。又或一种因行成一种庄严;也有一切因行,成一切庄严。可以互相融通,‘纯杂无碍,今但明一行一严,显所表故。然各摄无尽之德,故四事皆有十句’。我们先看‘地严’︰



一、总显地体



其地坚固,金刚所成。



二、地相具德



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



三、地上具严



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散于地。宝树行列,枝叶光茂。



四、举因结用



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



‘地严’这段经文,十句分四个段落,第一段“其地坚固,金刚所成。”这是坚固,不像我们现在居住的大地‘危脆’,土石沙砾,古人常讲‘沧海桑田’,地壳的变化,大地的震动,说明这个地不坚固。诸佛如来所感得的依报,大地特别坚固。你要问什么原因?原因还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心生妄相,地当然不坚固。佛菩萨的世界纯一,他们是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所感得的大地,当然成金刚不坏之体。



佛讲经说法,其他经论中多半说到‘敷座而坐’。在佛陀那个时代,敷座都是用草。在大乘经中,多半都说佛坐的是以‘金刚为座’,可是讲整个地面都是金刚的经典就很少。佛在往生经中,像《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述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黄金为地’,而此地所讲的是华藏世界,毗卢遮那如来的报土,整个大地是金刚所成。



第二段是‘地相具德’,言此大地的相状,及其所具足的德用。第一句是“上妙宝轮”。大地既是金刚所成,当然所有的器用都是众宝成就,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同。‘轮’表圆满,代表一一行门中具足一切行门。“及众宝华”。‘华’也是表法。花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众生共同的喜好,所以我们用香花供佛,以及供养一切众生,来表达敬意。‘华’代表六度因行,我们看到花要觉悟。花能令人喜悦,我们的心行也要像花一样,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大经中佛常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就是‘华’的意思。所以我们见到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看到花,就是提醒我们一定要修六度万行,唯有六度万行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及众宝华’,什么是‘宝’?布施是宝,持戒是宝,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宝,这是性德的流露。



“清净摩尼”。‘摩尼’是宝珠,叫摩尼珠,显得特别的清净明澈,以此庄严自己的心地。‘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这三样东西都是我们世间人所喜爱的,世人叫它珠宝,大家都喜欢收藏。出门把珠宝佩带在身上,来庄严身相。如果懂得它表法的意思,就知道是用来庄严心地。我们一一行能够包含一切行门,能令众生生欢喜心,心地清净光明,一尘不染,就是‘清净摩尼’之意。在外表上、事相上,庄严我们的色身;理上,庄严我们的心地。“以为严饰。诸色相海。”这个‘海’是比喻,形容深广。“无边显现”,这是说隐显自在,显示出自在无碍。



第三段是‘地上具严’,地上具足的庄严。经文有五句,“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摩尼’是宝珠,珠有光。“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光’与‘音’指其作用。摩尼能放光,它是宝物,就像西方极乐世界宝树一样,微风吹动的时候有微妙的音声,所以说‘恒出妙音’。‘罗网’、‘缨络’,是装饰,也表法。所以佛家形容讲经说法为‘高树法幢’。‘幢’是圆形,‘幡’是扁长形,都表‘降魔伏外’。哪些是魔王?烦恼是魔王。哪些是外道?错误的知见是外道,邪知邪见是外道。而魔王、外道不在外头,魔王、外道都在自心。佛家常讲,破烦恼障是降魔,破所知障是伏外道。如果把魔王、外道认为是心外的境界,永远不能成就,自己的烦恼障、所知障天天增长而不自知。所以降伏魔外就是对付自己的二障。



‘智光常照,慈音外悦。’我们今天最妙之音是‘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因这个妙音而成无上道的不知有多少。因此一切诸佛如来无不宣扬往生经,劝人往生,也无一菩萨不劝人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妙香华缨’,‘缨’是罗网、缨络。罗网、缨络不但是一种装饰品,而且防非止过,降魔伏外。‘周匝垂布’,这个‘垂布’有保护的象征,表戒、定。用什么来护持自己正法的修持?一定要用戒、定。如何护念一切众生?一定要学习佛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关怀、爱护一切众生,这就好像‘周匝垂布’的样子。如来在果地,菩萨在因地。因地修行,说实在话,除障而已。古德所谓‘但除妄想,切莫觅真’,不要去找真,你只要把妄除掉就好了,不要去找真。为什么?离了妄就是真。你再要去找真,那叫‘头上安头’,又错了。



神识是六道轮回的根本,在六道舍身受身是它,在十法界中也是它,将来修行证果作佛还是它。它要真正明心见性,就转识成智,不再叫神识,在相宗叫大圆镜智。一般经论则称之为真如本性、真心、理体、法界,名词很多,在佛经中有一百个以上的名称,都说这件事。一桩事情,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这么多名字?这是佛说法的善巧,让我们知道名是假名,只要意思对了,不要执著名相,怎么说都可以。佛不分别、不执著,真正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光—佛菩萨的光、觉悟人的光,是智慧之光,这个光的颜色好,金色光明,晃曜炽盛。不但自己住真实慧,而且这个智慧之光能够加持一切众生。《无量寿经》经题‘清净、平等、觉’五个字就是‘大方广’;与这个相应,智慧之光就能加持,就起作用。



我们总结诸佛如来出现在世间,一生的生活行持,就是佛经中,佛常叮嘱我们的一句话—‘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四摄法第一条‘布施’,我们要懂得怎么修布施,决定不是讲到布施,就是拿一点钱、拿一点物品去施舍送给人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做出一个好样子给人看,‘为人演说’,叫人看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能觉悟、回头,改过自新,布施的功德就达到了。我们学佛的人要以身作则,做出好样子给人家看,叫做布施。社会缺乏道德观念,我们特别注重道德、遵守道德、履行道德,这是布施。世间人喜欢打妄语,我们心地真诚;世间人喜欢两舌(挑拨是非),我们对于善人、恶人平等恭敬,这就是对社会、对一切众生的布施供养。



第二个是‘爱语’。这个爱是关怀的意思,真正的爱护,不是甜言蜜语,而是真正爱护众生的言语。安慰他、奖励他、劝勉他,都是爱语。纵然教训他、呵斥他、责备他、骂他,都是为了利益他,这种言语就叫做爱语。第三个是‘利行’,利益一切众生之行。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凡是不利于社会,不利于众生,决定不做。第四‘同事’,同事就是经上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现同类身。在我们这个世间,应以人身而得度者,释迦牟尼佛即现人身而为说法。所以佛经称为契经,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这叫四摄。四摄在这一句经文中就是缨络的垂布,垂下来表四摄法,接引一切众生。



下面说“摩尼宝王变现自在”。这个‘变现自在’是讲神通如意。神通是智慧德能。这个智慧应用在生活当中,应用在处事上,用得非常灵活巧妙,没有任何障碍,能令一切众生生起信心,能令一切众生生起欢喜心学习佛法。这个就是变现自在的意思。随机说法就是‘变现自在’之意。无论什么样身份的人,无论哪一种行业的人,你一接触,你都有智慧、有能力、有善巧方便帮助他,令他欢喜修学佛法。能把佛法应用在他的现实生活上,应用在他现前的工作环境当中,帮助他成功,帮助他的事业顺利,达到圆满,这个就譬喻是摩尼雨宝,这才是真正的宝、法宝,而且法宝无量无边。



第三句,“及众妙华,分散于地。”散花在世法中,有所谓天女散花,表无量的因行,普遍的庄严大地。我们在《无量寿经》中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空中雨花,花落到地面,自自然然形成像一种地毯,而且这个地毯的花纹组织非常微妙,并不凌乱。此地所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是以无量的德行、无量的智慧庄严心地。此‘地’为金刚宝地,指当人自性、心地、真心、本性。以六度万行庄严自己的心地,是真实的庄严。



后一句,“宝树行列,枝叶光茂。”底下还有一段经文,述说宝树的庄严。树代表建立、建树。中国古人常说,人一生不能空过,至少要流芳千古,让后人有一个好的纪念。那就是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这是世俗人的观念,而是否真能做到不朽,很难说。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会有成、住、坏、空,太阳也有失掉光辉的一天,岂能真正做到不朽!可是佛法中,性德是真实的不朽。为什么?自性没有生灭,凡是称性的德行,都不生不灭。这个意思,往后本经还有很多地方会说到。



第四段是‘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前面所说的果德,到最后真的是有所建树,因此以‘宝树行列’作为总结,我们的德行建树就有了成绩。可是不要忘掉,修因证果都要靠佛力,如果得不到佛力加持,我们确确实实不得其门而入。唯有真正发心学佛,自然就得佛力加持。为什么?与佛同心,同心就有感应。诸佛成佛要得佛力加持,众生成佛还是要得佛力加持。“庄严”,这一段是讲心地的庄严,说之不尽,太多太多了,所以经上用个“一切”统统包括了。‘影现’两个字用得好,表幻有,不是真有,如影相,没有自体,体性空寂,诸缘所生,缘起性空,如‘梦幻泡影’,可以受用,不能执著。



我过去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醒同修们,我们在这个世间,我们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使用权很自在。像我们住酒店、住旅馆一样,我们有使用权。诸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就是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我们这个世间凡夫,说实在的话,他要的是所有权,没有使用权。可怜,好可怜!我看了很多,有钱的这些人家,在世界上风景好的地方,都买了洋房、别墅。但是他自己工作忙得不得了,不能去住,怎么样呢?请人,每个月让他住还给他钱;受他雇用的那个人就是有享受权,没有所有权,叫真正有福报。那个有钱人实在是大傻瓜,没福报!他不会孝顺他的父母,他孝顺他的佣人,盖那么好的房子,那么大花园叫他去享受,每个月还给他生活费,对他的父母很刻薄,你说糟不糟糕!这种人,我在这个世界上看到好多好多,我看著很叹息,愚痴!他有没有享受?可能一生只在那里住一个晚上。要所有权,所有权就是六道轮回,死的时候还挂念著,这个地方有产业、那里有房子,一样也放不下,他能去享受吗?不能,随业受报,三途流转,这个是世间愚痴到了极处之人。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我们这个世界何尝不是六尘说法?正报中一一毛孔,依报中一一微尘,都在转妙fa 轮。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细,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能感受得到,而且是强烈的感受,明显的感受;我们在这个世间,六尘同样说法,从来没有间断,从来没有差别,但我们的心粗,感受不到。这个事情,理与事在《华严经》上都能得到证明,然后才晓得《华严经》所讲,佛的道场始成正觉。道场在那里?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处不是道场,处处皆是菩提场,时时皆是成正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此界、他方也同时存在、同处存在。这个意思很深,但这的的确确是事实真相。第二段‘树严’:



一、总显高胜



其菩提树,高显殊特。



二、体摄众德



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晖发焰,与华间列。



三、妙用自在



其树周围,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



四、举因结用



又以如来威神力故,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



这一段经文总共有十一句,十一句也分四个小段。第一个小段‘总显高胜’。这个胜是殊胜,高显殊胜。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宝树,宝树就太多了。为什么叫宝树?任何一棵树,觉悟的人看来,其妙无穷,迷的人看不出来。为什么?任何一棵树都说妙法,而且所表之法无有穷尽,深广无际,细说,就算诸佛如来共同宣说,说一个阿僧祇劫也说不完。但是佛很慈悲,希望我们都能够略知大概,所以在众多宝树中举一个例子—菩提树,‘菩提树’印度人叫它‘毕钵罗树’,菩提是觉,佛在这个树下示现成等正觉,所以以后就把此树称为‘菩提树’,作为纪念



觉的因是智慧,觉之体是智慧。所以佛法的教学,戒定慧三学,以智慧为目的,以定为手段,因定开慧,而戒律是手段的手段;因戒得定,因定开慧。禅定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开智慧。佛能成大觉,对于虚空法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内,彻底明了心性;外,知道虚空法界一切现相因缘果报,无不通达。所以成正觉,就是成究竟圆满的大智慧。佛告诉我们,我们的智慧与佛一样,无二无别。佛所谓‘成’是发现了、明了了。我们有同样的智慧,为什么不能现前,为什么不能发现?有障碍把它障住了。



障碍很多很多,佛在经教中将这些障碍,归纳为两大类︰一类叫烦恼障,一类叫所知障。这两种障碍将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障碍住,不能现前,不起作用。圣人懂得转此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他把它转过来了。我们今天修学想功夫得力,如果不做个转变,决定不能成就。我们从前的老习气、老毛病、老旧的习惯,与性德完全相违背。譬如佛教我们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性德。十善: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也是性德,是我们自性本来具有的良知良能。人人自性本具,一切众生个个皆有。这哪里是佛提倡,哪里是佛教我们?自己有,忘掉了。现在所行,与自性性德,与佛的愿行,一百八十度相违背,因此得不到感应。佛很慈悲,想保佑你、想加持你,但加不上。所以诸位要晓得,佛家讲的这些戒律、教条,不是佛制订来约束我们的,而是你自己的良知良能本有。如果你觉悟,你就很欢喜,回过头来,回头是岸。



菩提树的高,‘高’是德高、智高。菩提树茂盛,‘盛’是行为殊胜,表演殊胜,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是菩提树茂盛的样子。从树显示出性德的体、相、德用,无不周圆。古大德在注解当中也注得好,‘智超数表’,这是‘高’;你的智慧高超,高得世间人没有办法形容,就是高的意思。‘本性不昧’,这是‘显’;这个不昧就是‘觉而不迷’。无论在什么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无论在哪一种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中,他都能够觉而不迷。这是显的意思。



自己的光色、德行流露在形象上,能够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成就一切众生修学佛法,这个叫‘殊’,殊胜。除此之外,别无余法,这是‘特’,独特之行。佛是独特之行;佛的弟子,每一个学佛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独特之行。这个独特之行还是用世间术语来说,大家容易懂,‘出类拔萃’,就是这个意思。你在群众中所表现的跟人家不一样,人家是迷,你是觉悟;人家作恶,你独修大善。所以在此地用菩提树表法。



第二段‘体摄众德’,有六句,“金刚为身”,身是树身,就是树的本干、主干,从这个本再生枝,枝再生条。这个身就是本,就是树身,树身是金刚所成。佛在此地说这个‘树’,其实是在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在说明我们自性真心的体、相、德用,无论指任何一法,都是在说这些大道理。所以才说,一经通一切经通。



‘身’是讲本体,这是以菩提树为喻,来讲菩提的本体。菩提是觉,觉性的本体是什么?三昧。“金刚为身”,金刚三昧。金刚三昧是诸佛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佛自行化他,以为根本。‘金刚’比喻不变、不坏,比喻坚固。在金属中,唯有黄金颜色不变,所以特别令大众喜爱,表不变的意思;不变就表不生不灭。‘刚’是非常坚固,金刚是不但不变,而且表坚固。坚固是信心坚固、愿心坚固、行心坚固,信、愿、行三个都不变,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如来家业,这就树立起来了,取这个意思。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之所行,都不离这个基础。



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干是琉璃’。“琉璃”是七宝之一,琉璃是透明的。透明表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智慧往外透,内外明澈。佛菩萨、修道人心地清净,身体是透明的。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出来,有天眼的人能看得出来。看出这个修行人的身体中虽然也有这些器官,清清楚楚,一丝毫都不染污;不但透明,而且放光。



‘杂宝枝条’,佛在此地教我们如何观察万物,体会六尘说法;说,不一定用言语,任何表示都可以叫说法。在我们人间,我们有意的表示,这个大家很明显的能够领悟,所谓生活当中,特别是在舞台上,讲台也等于舞台,眉目可以表情,动作也可以表情,这些有意之法都属于说法。而无意的表法,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同样很明显的能够领悟。如果领悟到一切植物、一切矿物、一切自然现象,中国古书中记载的所谓‘上天垂象’,这个意思就是说大自然的现象。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很深,实在说也唯有佛法能说得透彻。理是什么呢?因为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我们自己向内观察比较难,观察心性,观察内在极其微细的念头,实在是相当不容易。但是我们对外观察,则比较容易得多。可是一定要晓得,内外一如,没有两样。所以从外面境界能够知道,自己起心动念与法是否相应,都能够体会得出来。



“杂宝”比喻差别的智慧,佛家讲后得智,也叫做权智。权,相对于实而言;后得,则对根本说。后得智能知一切万事万物,所谓是无所不知。此地以杂宝比喻,说明我们解能随境生,六根接触外面境界,都能够开悟,都能够觉悟,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四句是讲“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宝叶虽然多,虽然不同,它共同成就了大树的荫凉,比喻百千定门,或者百千三昧,同归一寂。三昧翻做正受,也翻做禅定。为什么有那么多?禅定与正受都说明,我们在境界当中能保持如如不动,这个时候的受是正受。如果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起心动念,那就不是正受,起心动念就落在凡夫的感受。凡夫的受,佛经中把它分作五大类︰苦、乐、忧、喜、舍,每一类又有无量无边。身体有苦受与乐受;心中有忧受与喜受。舍受是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舍受很好,但是舍受的时间太短,不能常常保持,如能常常保持就叫三昧,就叫禅定。所以舍受,我们凡夫有;三昧、正受,凡夫没有,差别在此地。



第五句“宝华”,色彩众多,分布在枝条当中。这些花的颜色,在光明照耀之下显得非常美观。光照之下投射在地面上有‘影子’、树影。树影、花影,很能引起文人的遐思,我们一般说,给文人带来灵感,因这个灵感能写出很美的诗词歌赋;带给音乐家,谱出微妙的乐章;带给画家,画出上好的杰作。可是在佛法中,美多动感情,换句话说,都是叫你生烦恼,不能超越六道轮回。修道的人就不一样,修道人的方向、角度正对著真心本性,正对著「大方广’,他领悟的决定不同。这是佛家讲,他看到这些景观领会的,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明心见性,提高他修证的层次,这点不一样。



东晋时代,慧远大师,这是我们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在庐山建东林念佛堂,以虎溪为界。谢灵运居士想加入这个念佛堂,被慧远大师拒绝了。远公大师为什么拒绝他?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是大文学家,他有许多作品一直传留到今天,《四库全书》中也有他的作品。但就是文人习气太重,换句话说,他很聪明,有智慧,但是他的角度不是对著「大方广’,他角度偏差了,偏到感情中去。远公怕他看到六尘境界,又写诗、又写词、又写文章,扰乱大众念佛修行,所以拒绝。他文人习气太重。



‘宝华光影’表神通,也就是能力、技能,一定有种种不同的差别,不同的才艺。像我们刚才举的例子,以世法来说,对于音乐家,令他得到灵感;对于画家,能画出名画;诗人,令他写得好诗句。这就是说明他的能力依他的定力,没有定力不会有感应,也就是你得不到灵感。专心接近定,心专于一门,往往触目动心,就有灵感产生。世法都要专,何况佛法的修学!所以佛家讲定、讲慧都是这些智光,光影现在心地。比喻六尘落谢的影子在我们的心地上,才有感应。所以本经‘净行品’中说:‘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清净心。我们如果念念为众生,清净心容易成就;反过来,念念为自己,清净心决定不能现前。这是‘净行品’整个的大意。



‘花’,表法表得很多很多,深广无尽。花开了之后一定会结果,果表受用,表果报。果皆如意,这是真实的果报,自在如意。它表无边的行海,海比喻广大,比喻数量无尽。菩萨的行门无量无边,六度万行,‘万’不是数字,六度是六个纲领,每一个纲领的细行都说之不尽,无量无边,所以把行比喻海。菩萨是觉悟的人,他的生活行持,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趣向于大菩提—只求究竟圆满的智慧,不求其他。




我们学佛,学什么?求什么?就是求究竟圆满的智慧。如果求世间,求福、求名、求利、求长寿、求儿女,都错了。那我们要问,世间人求的这些东西,能不能求得到?能求得到。只要懂得道理,如理如法的求,‘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哪有求不到的?我们读袁了凡居士的家书《了凡四训》,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世间像了凡居士这样的人很多,像了凡居士这样成就的人也很多,不过是没有把它写成书而已。这种有求之心,依旧是轮回心,虽然求到了,真实智慧不开,三昧正受不能够获得,这一生依旧是空过了,非常可惜。所以学佛的人要有智慧,一定要把目标定在无上菩提,也就是成佛。



我们学佛,要学得与诸佛如来一模一样,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成就佛果。但是成佛难!世出世间一切法中,没有比这个更难。这么难的事情,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办得成吗?行!《华严》在末后普贤菩萨教导我们,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我们念佛往生净土就成就了。但是要记住,十大愿王我们虽然不能像诸菩萨般的修学,最低限度也要有几分相似,我们念佛往生才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人有分。只要这一生能真正发愿,决定得生。何况这个果又是菩提涅槃的大果。



怎样才能获得圆满的感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只有一个心,只有一个愿,为佛法、为一切众生。像清凉大师在这部经中所说,‘为续佛慧命,为普利一切众生’,其他的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感应的力量太大太大了。为什么?你这个心正是佛心,你这个愿就是佛愿,你的心、愿与佛完全相同,那个感应力量是圆满的。决定不为我自己,为正法久住,为续佛慧命,为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只要发这个愿,行愿相资,必定能得到诸佛如来满分的加持,满分的感应。



身心湛寂,外面放光。接触外面的境界,自己的缘没成熟,没入华严境界。可是我们的确每一天在认真修学,在充实自己,这就好比果中的‘含晖’,逐渐在长成。如果已熟,光色就发出来了,自己契入境界,智慧现前,德能也现前,就像果子成熟一样,可以利益一切众生。果成熟之后,果树自己并不享受,都供给别人享受。我们几个人看到花果,有这种感受?成果一定要奉献给大众,奉献给大众是真正的成就,因果不虚。果要是自己享受,给诸位说,没有那个道理。可是世间迷惑的人很多,多生多劫修积的福报,这一生开花结果,得了大的财富,得了很高的地位,又能享受多少?每一天还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累世修积的福报,在这一生当中,真的叫空过了。



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心机,细细想想都是给别人糟蹋掉了,家亲眷属糟蹋了,旁边的近人糟蹋了。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布施给一切众生,将福报与一切众生共享,你才叫真正有福报,你生生世世永远有享不尽的福报。最可怜的是什么人?就是我们一般讲得老人痴呆症。他有地位、又有钱,但一口气不断,躺在床上慢慢享受,一天三班护士照顾,往往一躺躺个十几二十年,你看他花掉多少钱!这样花得很辛苦。这种情形在佛法中有没有救?有,但是他不相信。那是他命里有那么大的福报,福必须享完他才会走,没享完他不走。如果真正是明白人,他自己能同意,家亲眷属也明白,把他的财富拿去布施,做慈善救济事业,帮助苦难众生。那么他就两个现象︰如果他寿命还有,他病就好了;如果他寿命没有了,他很快就离开这个世间,不再受病苦折磨,都是好事。但是我们看到这些现象,不好意思说,说了是什么?这个和尚不怀好心来骗我们的钱。我们是真明白,真能够帮助他解决,看到他必需要躺在床上受罪。



我们明白之后,‘果’决定是给大众共享,这是真实的果报,有意义,有价值。我讲这部大经,总希望每一位同修都觉悟,人人都做菩萨。过菩萨的生活,菩萨的工作,菩萨的处世、待人、接物,一定要与‘如’相应,与真如自性相应,或者说与‘大方广’相应。或者落实在事相上,与六度、四摄相应。我们所得的果就是菩提之果,就是佛果。所以果与花间列在一起。本经经文中也说:‘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大地生长许许多多的树木,我们心地中也有妙法树。清凉大师为我们说明这妙法树—‘信是种’,树的种子。《华严》一展开:信、解、行、证;净土三个往生的条件︰信、愿、行,此信皆是佛种。菩提树表觉悟成佛,成佛的种子是信心。‘慈悲是根’,一个人没有清净信心,没有慈悲心,怎么会成就?佛门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大慈悲心,是由清净心中生、平等心中生,对一切众生不附带任何条件。我们要学如佛一样的大慈悲心,对于九法界众生一律平等,没有差别。佛在经上举了一个故事,让我们从中领悟平等的境界。施主供养很好的一钵饭,菩萨把它分成两份:一份供养佛,一份喂狗。我们想想这是什么意思?生佛平等。他做这个样子给我们看,对佛的恭敬心,与对畜生无二无别。我们在这个境界中应当如是学,所以慈悲非常非常重要。



从慈悲中生出智慧,‘智慧以为身,方便为枝干,五度为繁密,定叶神通华。’树表法,树教我们,智慧是身体,方便是枝条、枝干。将树身比成般若,根本智,枝干比成其余五度,枝干没有离开树身。又将禅定比喻树叶,将德能比喻花,将一切智比喻果。‘果是一切智’,这个一切智是后得智、权智。《般若经》上讲得很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果表无所不知,身表无知。无知之智是根本智,无所不知是后得智。根本智起作用,无所不知。后面还有两句,‘最上力为鸟,垂阴覆三界。’树上有鸟,鸟是什么?鸟是最上力,表如来果地十种特殊的能力,十表圆满。树荫垂覆下来庇佑三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