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修的就是看破放下
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修的就是看破放下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8集
说到这个样子就可以了,你真正要想契入境界、证悟,不是告诉你放下就是吗?果真能够生活当中,你每天吃饭,不要再计较这个菜、那个菜,不要再计较味道;穿衣服,什么都可以,暖了就可以,不要再去挑剔。这是什么?你的习气,烦恼习气。这是什么?执着,一定要怎样,一定要怎样可就麻烦了。要学大乘菩萨自在随缘,任何拘束都没有,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人做好事,好;人做坏事,也好。人享福,很好;人在地狱受罪,也好。地狱受罪是什么?消业障!他有那么多业障,一定要到那里消,消掉不就好了吗?怎么不是好事!然后才晓得,十法界原来是平等的。你做了些好事,到天堂里面去享福,那是什么?消那个福报,你做那么多好事,要去消;你做了些恶事,到地狱去消,你看消福报、消业障。统统消掉,不就见性了吗?所贵的就是放下,没有别的。所以我一生,我尊重老师,头一天跟老师见面的时候,他就教我看破放下。我才知道修行人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修什么?就是看破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又帮助放下,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等觉菩萨再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习气放下,就圆满了,还得放下。只有放下,才能向上提升;只有明了,你才肯真放下。你不明了,所以你放不下,明了就放下了。
我们今天所贵的,把极乐世界搞清楚,明了,把这个世界搞清楚,两个一比较,把娑婆世界放下,我就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重要。你真的想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是说得容易,做得不容易,真难。这是什么原因?业障烦恼习气太重了,无量劫来累积的这些东西,哪有那么容易说放下就放下?我们今天把这个身心世界放下,那是一点点,这是烦恼习气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把这个肯放下就能往生。所以到极乐世界,一定要深信不疑,佛没有一句假话。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人,话不能听,假话太多,骗人的话太多了。佛菩萨没有一句话是骗人的,这个要深信不疑。一定要相信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话是难信之法。所以这个经叫难信,这本经,难信之法。哪有见思烦恼一品没断,到极乐世界能享受七地菩萨的待遇,阿惟越致是七地,七地菩萨的待遇,阿弥陀佛给的,不是自己有的,阿弥陀佛给的。
我们分别执着没断,这个习气不就带到极乐世界?没关系,极乐世界的人统统没有分别执着,你到那个地方去,很快,几天就习惯了,你那个分别执着习气也会放下了。为什么?分别执着是因为你想得的东西、你的欲望得不到,你才执着,如果一切你所需要的,你念头一想就来,不要就没有了,你看这个多自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你,你到极乐世界,你想什么都有,统统能得到。古德常讲「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需要人工的,衣服不要去买衣料,也不要裁缝,一想就穿在身上了。想吃的时候百味饮食,经上常讲「百味饮食」,它有典故的,吃饭的时候是一百道菜,这是从前皇帝的,皇上的饮食是一百道菜,不管他吃不吃,他每餐是一百道菜,百味饮食。你的物质生活跟帝王一样。也不需要人工,你这一想,东西就在面前,吃了,不要了,不要就没有了,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真的吗?真的。为什么是真的?科学家告诉我们,能量可以变成物质,物质可以变成能量。现在在我们这个世界,能把物质变成能量,核子弹就是从这里发明的,可是能量变成物质现在做不到,知道有这个可能,做不到。极乐世界做到了,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他不需要用仪器,他用意念,念头,他心想要什么东西,能量就自然变成物质,他受用;受用不要了,物质化成能量,乌有了,不需要储藏。他们居住的宫殿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要什么有什么,没有储藏室,你说多自在。在这个环境,你住下去之后,你的妄想慢慢就没有了。你还想要钱吗?钱要多少有多少。你要黄金,人家黄金是铺地的、铺马路的,你有没有把马路柏油放一堆摆在家里?我相信你不会。为什么?我们这里黄金太少,稀有金属,他那里太多了。你要七宝,一颗小小金钢钻做个戒指戴着很美,人家那个是干什么的?人家大块金钢钻是建筑材料,是盖房子用的材料。所以到那个世界,对物质享受的贪心马上就没有了。
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的资源是多么丰富,太丰富了,这资源从哪来的?自性里头的。我们这个世界也有,跟它一样的丰富,我们这个世界七宝变成什么东西?变成沙子、变成泥土,学科学的都懂,变成这个东西。为什么变成这些东西?念头不善,起了贪瞋痴,所以自性里面的珍宝都变成染污。大乘教里有一句话是大道理,「一切法从心想生」,极乐世界那个地方「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上善,我们念佛要修善,不修善,还有贪瞋痴慢,念佛不能往生。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发菩提心,还得要修菩萨六波罗蜜,以这个功德回向净土才能得生。我们看到有很多贫穷人,他没有修六波罗蜜,怎么也往生?你细心去观察,他虽然没有修,他六波罗蜜圆满了。布施目的是断贪心,他虽然贫穷,从来没有布施过,他对这个世间没有贪恋,布施波罗蜜圆满;持戒是破恶业的,他念这句佛号,不再作恶,他持戒波罗蜜圆满;忍辱是对瞋恚的,他心里对一切人、对一切事没有瞋恚心,再也不会埋怨人;精进,念佛不懈怠;禅定,一心一意;智慧,选择这个法门,一点不怀疑。你想想看,老太婆一个字也不认识,统统具足,跟经上讲的相应,你细心去观察,经上所讲的条件她统统都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