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
我是有一年在基隆十方大觉寺,老和尚请我讲《楞严经》,在夏安居的时候。讲堂就在韦驮殿的隔壁,我就告诉大家,你们要相信,不要攀缘,寺庙里头好好修行,不要做佛事、不要做经忏,也不要做法会,饿死了,韦驮菩萨撤职查办,那有这种道理?所以说连出家人都不信佛,你怎么能教一般大众信佛?没这个道理。我们真的相信不怕,佛菩萨保佑,护法神卫护,也许饿个一、两餐无所谓,绝对不会饿死;挨一点冻,不会冻死,他一定会来。一定要有信心,这样才叫学佛,这样才叫真正信佛,你所需要、需求因缘成就一定会来。我这些道理章嘉大师传给我,我对他老人有信心,他不欺骗我。我那个时候生活非常艰苦,对章嘉大师一分钱供养都没有,我没有这个能力;他知道他不会怪我,他对我非常好,非常慈悲、非常关怀。每一个星期我跟他见一次面,我那个时候上班有工作,星期天的时候去看他向他请教;每一个星期他给我两小时,忙的时候给我一小时。如果我有一次、两次没去,他一定派人或者打电话来问我:为什么没去?是不是生病?非常关怀,那个爱心让你不能不去。
这是他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不到是因为你有业障,你业障消除没有不感应。可是一定是如理如法的去求,你用贪嗔痴求,佛菩萨不会增长你的贪嗔痴,佛菩萨不会帮助你造恶业。你果然是行善、是为众生,佛菩萨感应道交;为自己不可能,绝对没有感应。为自己如果有感应那是邪魔,魔促成你的欲,魔帮助你做坏事;佛菩萨不会帮助人做坏事,只给你善缘不会给你恶缘。由此可知,凡是助长我们欲望,助长贪嗔痴,自己要有高度警觉,恶缘,不是善缘。但是人有这个缘没有不欢喜,没有不堕落,没有不上魔的当,落入魔的魔掌,这个要有高度警觉心。所以年轻亲近善知识,好,根扎住了,一生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有很高的警觉心。我们要想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卫护,就在这个地方学。
高级的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诸位看看《华严经》上那些菩萨修行,你就知道,完全在生活当中,事事无碍。许多菩萨在歌舞场中修行,他没有妨碍,他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你会,他也会。明了是慧。他的功夫是不动心,不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就是净念,不一定要念佛。心清净了,一个念头都没有,这是真正的净念;换句话说,永远住在定慧之中,这是净念。定慧是一不是二,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也可以说,慧是定之体,定是慧之用;定慧等学,它是平等,是一不是二。这个就是净念。我们现在明白这个事情,事实上做不到。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境界?净宗教给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也就是说,把我们的意识,这个分别的意识,分别执着,统统去分别阿弥陀佛,去执着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都不要分别,都不要执着,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功夫用到纯熟了,纯熟之后阿弥陀佛就没有了,丢掉了,那就真的成净念。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手段、是方法。我们要问,达到真正净念,真正净念是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一念不生,试问问,他还念不念佛?他还念。我们怎么知道他还念?我们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看到的,他还念。为什么还要念?他念跟无念是一。我们今天“有、无”是两个,不是一个,他有念跟无念是一个,“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诸位要晓得,念是他受用,念佛是教别人,无念是自己。所以他念佛,一天到晚都不停止,做一个榜样给别人看。佛都念佛,菩萨都念佛,那我们当然更要念佛,这就是大慈大悲度众生,叫他受用。自己,自己真的到净念,一念不生,那是他的自受用。自他不二,所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不落“空”,无念不落“有”,空有两边他都不执着,佛法不得已称之为“中道”。由此可知,这句佛号实实在在不可思议!一切诸佛都念阿弥陀佛,用意就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