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四部要义谈

四部要义谈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颂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西藏宁玛派古代有“遍知父子”,父为遍知龙钦巴,子为晋美朗巴。近代也有“遍知父子”,父为全知麦彭仁波切,子为法王上师。他们的心意完全一致。《愿海心髓》最后的祈愿涵义极深,通过全知《君规论》金刚句的指示,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完全解开其中的密意。短短几颂就能开大智慧,有特别大的加持力。这里一旦通透了,再看法王的金刚句就一目了然。

所谓的“四部藏”,指义、欲、法和解脱这四个部类的无尽内涵。它是增上生和决定胜两重因果的总括,世出世间一切正道的总括。其中增上生方面,义是因,欲是果;决定胜方面,法是因,解脱是果。透彻了缘起正道的密意,随顺法道而行,就会出现一切吉祥。下面开始依据金刚句开显其中的奥义。

善得趣入所作义,果成诸欲圆满乐,
今来由造妙白法,受毕竟乐解脱果。
此增定胜四因果,正士所修谓四部,
于诸具慧不放逸,具极广大如是果。

这两颂先说出了“四部”的内涵,包括增上生和决定胜两重因果,共为四部或四分。增上生的因果是所谓的“义”和“欲”,决定胜的因果是所谓的“法”和“解脱”,分别配在偈颂里。


首先前两句,是要认识增上生因果——义和欲,这就认定了人心的法则。“增上生”是使我们世间方面的身心、环境等各方面增上。这里有增上的轨道,符合它的轨道,就称为“义”,如同古文化说的“义者宜也”,它是合宜的,契合往上发展的道。果就是“欲”,也就是心想事成,想要的能出现。这里极其微妙,一定要用古语微妙的言词,它叫“微言大义”。这上面一定要敬畏。


“义”是合乎出现所欲的心上之路。譬如想要相好,这是所欲,就要修柔和、安忍。希望肤色好、有妙相等,就要走合宜的道,在佛前供好的香、花、柔软的衣服等。由于这么做符合天道,所以想要的妙好相貌就能得到。或者想使身体充实有力,这就要供养饭食,像油、盐、滋养人身心精力的食物等等。由于天道好还,所作切中了因果律,将来身体就强健有力,一个人可以抵一千个。以他因地入了所作义,在缘起规则上切中了要害,走了能得果的路线,果上所欲的强健体力自然就出现了。或者想一切受用不匮乏,源源不断,不必愁就来了,这就要多作布施。如果能广大地布施,什么都能慷慨而舍,心放得空空的,舍得净净的。这样,由于当时心里一点粘著保留都没有,完全是空的,一切属于大家,以后大家的就全都属于你。再比如,想得聪明智慧就多作法布施,越布施越能开智慧。想得无畏就多布施无畏,在别人困难、有危机的时候多去帮他,为他分忧解难,以后自身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无畏的力量。


其他方面也要想:我所欲的是什么?要得到它,就要不背天理去做。譬如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去尊敬别人,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去帮助别人,要得到各方面的拥护就去拥护别人等等。这样,只要懂了义,这叫正义所在或道义所在,之后去行它,想要的就全部会得到。相反,如果不遵循正义、道义,违背了法义而行,那绝对事与愿违,不但得不到所欲,反而遭受惩罚。


《了凡四训》里讲,了凡原先不明义理,想求果但没走具义的路线。后来经过禅师点拨,他明理以后,善趣入了所作义,所要的就一样一样出现了。云谷禅师说,以后的叫做“义理所生之身”。从前是盲动,自己想做但切合不到轨道,这就是心和正义路线没有契合。人没受教育时只是一味地盲做,背离了具义的路线,结果怎么也求不到。一旦学了圣教,知道具义的路线在哪里,心有意地契合在这上来做,不再随着自身的任性、愚痴盲做,之后就出现所欲的乐了。


所以,前两句全知开示了立命之方,包含了《了凡四训》里所说的内容。“诸欲”展开来看就非常清楚,包括想要的现世或来世的各种人天圆满之乐。比如希望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家庭幸福,拥有财富、受用,各方面都非常自在,或者将来处在清净、美好的环境,事业蒸蒸日上等等。总之,包括身体、眷属、受用等各方面的圆满。这两句话点示了成办增上生圆满的所有路线。我这里只是稍微说一点,大家要举一反三去领会。


“善得趣入所作义”,指因上善巧,不随着业果愚的盲动,非常妥帖、柔顺地入到所作的正义路线里。这就是顺道义而行,顺义理而走,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义所应为就断然为之,这就叫做“趣入”。要这样来行持增上生的路线,心念念合乎正道而作,一切处都如理取舍。儒道文化都是和佛法相顺的,“仁义”的“义”字就是这个道理,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道义。


前面说的是个人修身方面,如果说到伦理,就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的道理。说到伦理,就牵涉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上面有夫妻的道义、父子的道义、师生的道义、友朋的道义、主仆的道义、兄弟的道义等等,方方面面都有。如果顺着道义,伦理关系就都是顺的,方方面面都顺合天理,这会让我们的人生往上提升,这就叫做“增上生”。如果逆其道而行,那就背了道义,外会受到世间言论的谴责,内会受到因果律的惩罚,一切增上关系都会不顺,会使人下堕。


世间的个人、社会等无数关系都在这上面运转,它有决定的法则,这叫“义”。个人的修身上,无论身口意做什么,都有具义和不具义两条路线,无论在哪个位置都有“义”字。做任何事都有正义和不义。譬如经商,是正义的经商还是非义的经商?非义的经商就是欺诈、缺斤少两等做各种手脚,违了因果律,想不劳而得、欺诳而得,结果就身败名裂,因果律加倍惩罚他。如果合乎良心,也就合乎了道义,不怀欺诈地经商就会得到应有的所得。如果进一步能慷慨施舍,还会得到更多。在这上面,我们都要理解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义,什么是天理或者必然的因果律,什么是自己想出来的路线。符合天理自然得到,不符合天理自然得不到。


“果成诸欲圆满乐”,“诸欲”,就是每个人都想得好东西,如果入了所作义,一切就都会出来;如果没入所作义,光是想也出不来。


这样,我们在明了天理以后,就应当知道“义”和“欲”的关系。符合了义,想得到的就会出现。这包括了人天范畴一切儒家、道家等所有世间理则,所以,这两句话就贯通了世间伦理学、道德学、命运学、天文学、地理学、养生论、养命论,或者如何积功累德来成就天仙、地仙、人仙,如何积功累德来做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论到佛家,就是三士道里下士道所说的修持十善业道成就人天增上生果,这些都是相通的。


以上讲的都是在分别心上行道。把握到它的理或正义所在后,心推进的时候,一直善巧地趣入是道而不入非道,义之所在就去做,做的是符合天理良心、符合因果律的,这样一切想要的就都会得到。就像农民播对了种子就一定有果,不断地播种,到时候就会出很多果,这就叫增上生。缘起的道开通以后,不断地做,果就不断地增上。缘起道没开通的时候,不断地做,反而越走越远、越走越不顺,这不叫增上,叫做下堕。


我们要用智慧来辨明道和非道,在指示出世间道之前,说的全是世间因果法则,无非是在分别心上运作,这上有各种各样的道。道开通的时候,符合了因果法则,就不断地出所欲的果;没有合到的时候,违背因果律去做,这样逆天背伦、违背正义,就会出现反面的结果。这时候人机心巧计,以为这样做能够得到,实际走的是错谬的道,结果事与愿违、背道而驰,出现的全是他所不欲的衰损果。


人必须明智,不能听任自己顽劣、任性的心,或者无始劫来迷惘、错乱的心,这是我们心中的罪魁祸首。如果不能消除,它就会一直引着我们往恶趣的方向狂奔,不知悔改。所以,一般的人没经过正法调顺的话,就像疯狂的醉象一样。有些还算幸运,撞得头破血流时知道回来。有些却到死都不悔改,那是很深重的悲剧,这种悲剧基于不认为自己的心有问题。其实我们的心没有合乎天理时全是狂乱地造作,与所欲背道而驰,这就是非义和欲两个不合。


如果我们能够善入所作义,义和欲两个就合了,这就入了正道。“善”的意思是不再听任自己的心。像过去很多人,在改过以前都非常任性,认为自己很对,但后来经过因果律的检验发现全错了,这时候他才战战兢兢唯一按照法则来做,这就成了有理智的人。


我们从袁了凡或者俞净意的改过篇、人生命运的转折篇里都可以看到,他前面自以为很对,但屡求而不得,不但求不得,反而越来越衰。那是什么原因?就是他的心没有很好地趣入。在这上面是因果律来作裁判,不是我们的心自己作裁判。我们应当顺着天理来做,不应顺着妄心来做。妄心是迷失之后辗转发生各种错乱积习的表现,有见解的积习、心绪的积习,这些都很有问题,都叫做病,一个病不除就置你百劫千生于苦海之中。


人要挽救自己必须学正法。不经过正法洗练、调整的话,人的心是最危险的。相反,经过正法洗练、调顺以后,就会出现无量世出世间的圆满,他就开始变成正士,所修的就是四部藏。也就是真正成了有智慧、勤于正道的人,一切时都在正道上走。因上符合了安乐缘起的缘故,就会辗转地出生增上生和决定胜的义利。


在此中又有增上和决定两层。“增上”指我们心一直往上走、往上提升,在善恶因果上,积聚的是善的势力,这是往上走的。如果积聚恶的势力,就是往下走的。善是顺理的,恶是违理的。善是明辨了因果法则,知道绝不能做损己损人的事,而且励力去做利人利己的事,这就叫善。既符合道德律,也符合因果律,也符合安乐法则。


所有善的力量都是往上升的,以善的势力就会一直往上走,这叫增上。然而这只是善的一个层面,还没有到空上,所以脱离不了分别心的趋向。有分别有趋向就好比射箭往上射,终究势力穷尽时会落下来。所以,凡是落在分别心的法则里,就一定落在相对当中,或者在各种善恶、上下等的循环里面。


如何才能止息掉这种轮转的相?或者不落入到生死范畴呢?那必须得空掉,这才有真实的寂静,因此后面讲到决定胜。


“今来由造妙白法,受毕竟乐解脱果。”


“妙白法”,指很妙的清净白法,“清净白法”就是没有我,没有为了我而执取和排斥。这是表达人心的两种趋向,包括各种烦恼相。由于有了我,对于顺我的境就想取,有一种往我这里拉的力,对于不愿意的境,就有一种向外排的力,像这样各种分别心的动向就叫做烦恼。以烦恼是永远得不到寂静的。所以,智者就知道决定胜的妙道在哪里。他要造妙白法,非常干净、没有副作用的白法,那就是住在无我空性里,这就没有轮回的据点了。轮回要有动力源,这个动力源是基于我执而发的,有为我的各种动向。因上是妄动的业,果上就不断地轮转;因上一旦止息了为我的妄动,惑业自然全部平复,再没有为我的妄动了,因此他不入轮回圈。


这以后他会得到彻底的寂灭,这就叫“毕竟乐”。“寂灭”是指寂灭了一切惑业苦。“毕竟乐”就是永恒的乐,不会变坏,永远住在寂静涅槃里,这是真实的乐。


前面是基于为我,想把我往上推,这时候他想得到一种所欲,如果符合因果法则,果然所欲会如愿出现。但它不是毕竟乐,只是以因缘力量在住持,因缘的势力一旦没有了,它顿时就消失,还是抓了个空,又要随着后面的业继续变现轮转,所以不究竟。毕竟乐是没有了惑业苦,心处在无我空当中。没有为我欢喜为我忧,各种为我的烦恼妄动全都没了,这样他怎么会轮回?连我都没有,还受取什么我的身?这样没有了就解脱了,这是小乘解脱。如果进一步证得一切法空,那就是更大的大乘乐了,任何边都不住。


前面是说不住任何人我的相,见到了蕴上无我,一切都是法,就不会愚痴地执著我。我的荣誉、我的悲哀、我的失败、我的成功、我的……这一套缘着自我的焦虑、执著、患得患失都没有了。就像《金刚经》说的“得无诤三昧”。“诤”代表想得到喜爱的,想去掉不喜爱的,在自分上就有这种诤。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还是在诤,为自己争取,如果很多人在一起就跟别人诤。这里是说诤没有了,人我是非彻底空尽了。但是他以为有法,法上还有有无、是非,还有轮回染、涅槃净等等,心会住在寂灭边上。


到了大乘修持法无我空慧,一切边都没有了,心没有附著点,所以叫做无住涅槃,这时候是毕竟常乐,是大乘的大解脱。这时的解脱从离障解脱、作用解脱都可以说。“离障解脱”就是虚妄分别所起的二种障全都没有了,没有一点系缚。“作用解脱”就是普贤行海无边的解脱境界。


这就是所谓出世间的圆满,要造的是非常好的、干干净净的法。这个法不染二我执。有二我执而行善是不究竟的。但由于一切行善都能往上升,所以叫做“增上”。善心往上,恶心往下,而空性是干净的,分别识的各种妄作都没有了。因此,必须以清净的空慧来摄持。到了大乘就是以三轮清净的智慧摄持,行一切事而离一切相,心里空空净净的,不生任何分别识变现的果,把这一层全部消掉就叫做干干净净。这样没有违背当然是毕竟乐,也就得到了解脱。


这样搞清楚了,就知道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涵义。再说一遍,增上生指我们的分别心一直往上走,由于它符合了往上的缘起,开始做断恶修善的事,这是天理最喜欢的。你不害人,别人不会害你;你去利人,别人就利益你。凡是做了利人的事就会有相应的果报来,福禄寿都会增上。想要的通过符合因果法则来做,以天道好还的缘故,全都有回应,这就叫做“所欲”,它是由正义之道来的。“正义”指不是颠倒邪作,而是符合缘起来做。有了义就会满足所愿,违了义就不能满足所愿。这就是“义”和“欲”一对。


在此基础上,心是干净的,不是为了我,不是搅在戏论里,将来就不会以戏论心产生各种生灭妄动,最后就真正解脱了,得到毕竟常乐。毕竟乐是不会变坏的,这就叫“决定胜”,也就是一向都是好的。所谓的人天乐,“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它是以我执起的善势力在支持,势力穷尽的时候当然就没有了,招得来生不如意。所以,应当首先取得增上生的成就,使得自己在学佛的路上走上顺途,它会有一种向上的力量。之后要以这个为基础修持决定胜的道,这才会出现真实的乐。这就真正达成离苦得乐了,也才有真正的解脱。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这样就搞清了增上、定胜两对因果法,它是一切正士所修的,称为“四部”或“四分”、“四德”的法类。这是一切正道的总括,或者说一切修道的纲领,也是印度佛教常用的术语。我们领会了以后就知道,作为纯正之士要修的就是这四部,或者说一切世出世间的安乐道就在这里面,任何真实法道都不出于四部。

这以后,在他身上就会极广大地出现这样的果。“具慧”和“不放逸”是两个条件。“具慧”就是很灵光,一听这个法马上知道真正的路线怎么走。这样有智慧,能找到窍门,知道整个道怎么走,同时不放逸而行,就能够不断地正增长,乃至清净增长,结果在他身上就源源不断地出现极广大的果。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增上、决定两种果,由于他行持正因的缘故,行一点就得一点。而且他把握了原则以后,在这条路上就会不断地拓展,达到无限无量,清净胜妙。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旦把握了安乐缘起以后,就知道在缘起上怎么配比、组合、运用。譬如

对于增上生的缘起很明白,知道安乐法则在心上建立,而心在于它的造作,造作又取决于当时的意乐、所缘境、时间、猛利程度、见解等等,这些方面完全可以配起来创造一个大缘起,结果一时间就出现无限的果报。这些都要研究下士道讲到的境门、意乐门、加行门、串习门等等,这些方面配合起来就能实现极大的果报。


而且,他明见了什么是正义之道、什么是非义之道,已经开了眼界。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乃至缘三宝作法行,时时处处都可以做,一切法道都能会归于生活,处处都十分善巧灵活地运用,这里面哪个不可以修?初步的普贤之道,首先必须通过因果之理开通自己的心地,见解一旦拓开,就明见到极广阔的道路,而这并不离开自己当下。


譬如学了三殊胜以后,发心、无缘、回向印持三者就是三无量的配合,一次性就出现无量的果。发心上要拓展到无限无量,用大乘无上的菩提心摄持。正行上如果真正有空见,一切处不著相,根本不著在哪个法上面,而是随缘应用,就会出现如虚空般不可计数的福德。最后以《普贤行愿》印持回向,它是大愿王,“果报唯佛能证知”,“一念一切悉皆圆”,在缘起上会辗转出生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果报。对于正士来说,他有极广大的如是果。


从世俗分来说,就在于意乐和行为的把握上,这就叫做“具慧者”,出现了明见缘起的眼目。“不放逸”,是由于他从智慧、胜解、信心等方面出现了欲,时时行持而不疲厌,而且出现了把持力,再也不放逸在邪道里。所谓“放逸”就是心放野马,这是一种人心失控、疯癫的状态,在邪道上狂奔不已,非常可怜。当他具有了智慧,知道什么行为有利、什么行为有害,在世俗范畴里就会把持心了,唯一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把持自心唯一行持正道,这就叫“不放逸”。


如果本来应该这样做,但心却听任错谬的见解和习性颠倒来做,结果就很倒霉,这就叫“放逸”,也就是放纵狂心,让它再次做非理的事。就好比一个人有理智,知道喝酒是不好的,结果就能不放逸。但另一个人他的理智驾驭不了心中的欲望,明知喝酒不好还去喝,没人劝得住,这就叫“放逸”。其他还有很多非常危险,会损坏自己,甚至堕入恶趣深渊的事,但是人在无知的状况下,就会随着颠倒习性非常狂乱地做。这就是大放狂心,放纵内心的酒鬼、烟鬼、色鬼、名利鬼、守财鬼、五欲鬼、斗争鬼等等,听任五鬼闹东京,让他们在自己心国的土地上恣意横行,这就叫放逸。


这样放逸而行就违背了正士所修的四分圆满之道,走到邪士所作的颠倒妄为里,结果就把自己毁灭了。由于恶性的业力太强,最后到了失控的地步人就疯了,完全下堕,甚至把万物之灵的人变成微末残灵,分散成了非常低等的残灵,没办法收拾。就像玉杯一旦摔碎就无法恢复那样,他的灵性会越来越小,最后无数劫都没办法提升为人,有这么可怕。


反过来,具慧者睁开了明见业果的慧眼,这时就看到义和欲的关系,想得人天圆满的快乐必须做符合正义的事,因此会主动守戒不放逸,时时以忆念和正知防护心。“忆念”是先要记住法则是什么,其次就要观察审视自己的身口意在做什么。“不放逸”就是提醒自己再不能走到邪道上去。这样战战兢兢地防护,时时趣入有义利的道,做的全是符合道义的事,这时候就立定了做人的基础,才真正是个人,否则不过是披着人皮的禽兽。


人一旦有了义,就会不断地往上走。所谓“关云长大义参天”,他的义非常纯、非常正,这样越来越深厚,人就往上了。“人生而正直,死而为神”就是这个道理。他已经正直了,一切心都往符合正义的事上走,所以我们就说他一定会在上层。但由于没有悟到无我,还是不究竟、不彻底,还会翻下来。


我们要知道,学佛没有这个基础是根本上不去的,不要一听到不究竟就贬低它。如果你连这个基础也没有,就像《地藏十轮经》里说:连一分善也没有,还说我是修大乘的,求无上菩提,要知道这种人极其诡诈,是在说大妄语。或者像《十善业道经》里讲:离开十善业道的大地,根本没有五乘的果。这上面大家必须清楚,必须在增上生的基础上修决定胜。


前面讲到睁开了第一只慧眼,接下来就要睁开明见无我真实义的慧眼。世上本来没有我,一切我要得到什么的想法,或者为着我求、为着我执著、为着我拼命等的想法都是一种愚痴,它使你不得寂静,只要不断地缘着我就没办法寂静。所以圣人是无我的,彻底地谦虚。如果一个人说我修得很高很了不起,那他就不是圣人。或者特别要显示和别人不同,得了点成就就沾沾自喜等等,这些全是凡夫情态,都不寂静。


我们稍微反观一下就明白,只要为我就都在或轻或重的热恼当中,这个恼动就是最初的烦恼相。因上有恼动就免不了生死,只有寂灭了为我,不再为我妄动的时候才出了生死。圣凡就是在这里区分的。入了圣以后,无论骂他还是赞他,他都不会妄动。他没有我的荣耀感、卑微感,我在上、在中、在下的感觉,我穿的衣服好看是什么感觉,不好看是什么感觉,我得到别人的恭敬是什么感觉,没得恭敬是什么感觉等等,他是真实的寂静。


像这样,具慧者看到了没有我,一切轮回过患的根源就是执我的心,之后开始勤修戒定慧,排除一切轮回杂染的因果,这就开始入了小乘道,这里面还有愈入愈深的情况。单从小乘法来说,具慧的人知道只要起了我执就落入轮回圈,所以他战战兢兢地持戒、修定,都是为了能够深观无我,在定中一直住在无我的观照里。如果没有戒定的力量,心就没办法住在无我的观照里,一念走失就落入轮回里。这事非常关键,不容马虎。因此,他们有头陀苦行的精神,完全为了出离旷劫以来的轮回。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拼全力来行持。他真正愿意立身行道,昼夜如救头燃般用功,一点也不放逸,念念往无漏的果上走。这就比前面高出一层,他的着眼点不是人天福报,而是真实寂静。这样行道很快就能成就增上三学的功德。这些都是无漏学,从外围、从内在,从助缘、从主因等各方面防止心往有漏上滑,都是为了防止烦恼的发生和伏灭烦恼。


最后,大乘道更进一步要圆显佛性。在这之前必须明了一切都是空,世俗中全部是唯识变现。然后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妄识变现,而识也是空的。最后知道一切法都是空,心不住在任何上面,这时佛性就会显发,本具的无量无边的果德就会出现。


像这样,具慧不放逸者缘着四分的圆满妙道走,由于因上完全符合,而且以不放逸遮止往邪道上走,昼夜不断地修集正因,之后应有的果就会极广大地发生,开始周遍地显现出各种世间出世间的吉祥。

无智劣缘放逸众,纵使存活极久长,
此生义坏不生乐,来世圆满当极衰。

“无智”就是没有智慧明见到世出世间正道的人,总的就陷在两种愚蒙中:一是不明见业果之道,不知道自己的心怎么来遮掉负面下堕的业力,怎么积聚正面往上走的业力,因此无法提升,前景灰暗可怕;二是虽然看到了世间善道,知道要不作恶多作善,尽量减除负面下堕遭苦的业力,尽量修集正面能得幸福喜乐,往上走的业,但还有无我真实义愚,仍然落在生死杂染里。
第二种人符合增上生的善道。他的心一直以善的力量往上推,善积得越多,提升的力量就越大。像《感应篇》说的,积多少善得天仙,积多少善得地仙、人仙等。积累的功行多,人天资粮厚,就往人天上走了。又比如过去考功名,原来只能考八十名,之后能考到第三名,什么原因呢?因为资粮厚、福德大了,福禄寿就提升了。像袁了凡为了改命运做很多善事,他的命运就发生了很大改变。这都是以善为资本而得到的。


符合了“义”,就是合到了得增上或人天善趣圆满乐的因。由于是合义或者合正道的所作,就会出现所欲的果。相反,违背了义怎么求也得不到。世上的人都求这个那个,但由于他做的不是正义的事,所以事与愿违,怎么想也得不到。不但得不到,反而越来越倒霉,什么事都不顺,就因为他不顺正义路线,不顺天理缘起。


进一步又要知道,虽然看清了善恶路线的一部分,能走增上生的道,但有漏无漏或者杂染清净的差别搞不清,结果心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得人天的果,实际还是在三有爱和我执当中放逸。也就是他的心虽然清除了粗一层的业果愚无明,但没有净除掉细一层的无我真实义愚蒙,结果细一层的无明力还在里面起主宰作用,驱使他的心落到生死的杂染法里。


这个杂染最根本的是两点:一是我执,一是三有爱。处处都是执著我在做,而且对于三有里的好东西有贪爱。只要这两个东西在,就会放逸在生死法里。压根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还沾沾自喜地想:我好人好事做得最多,像我这样做的历史上都没几个。其实他是因为愚痴,时时在造生死法还不自知。时时以执我的心在做,最后回向也是为着我,要求的也是人天诈现安乐本是苦性的法,整个心都粘在这上面,用最大的力气抓这些,这样哪能不生死?


有了上一层的智慧才见到这种人很可怜。他比前一种人好一些,暂时不会落下去,但他在天上享福后还要掉下来。他之所以会放逸就是因为没智慧,智慧出不来就跟瞎子一样,自己乱做不已,还认为没有罪过,根本想不到这里面还有什么可怕的事。这是一类更细一层的放逸众。


这两种人都叫做劣缘,但一般说的是前一种。没有修法的缘就叫做“劣缘”;已经学了法,知道依法修心,就是善缘。没入法道的人缘分很差很可怜。他在世上无论活多久,活上千年、万年、十万年也毫无意义,是一个造罪的人生,可能活得越长越糟糕。


他此生的义已经坏了,所以不会生乐。也就是他坏了正义的道,做的全是非理非义的事,是逆天背伦、违背因果律的事,这叫义坏了。我们通常说的亏了良心、亏了天理,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所作都是不合宜的事。以业果愚偏离正道去走,心里的想法和真实的正道是相反的。明明说上这条高速公路则一路坦途,但他偏偏不走,他的分别心驾驶着自己身心的车子往恶趣深谷里飞驰。由于走的不是正道,义坏了,当然不会生乐,最终会掉到悬崖里。


世人都是这样一路狂奔,就叫坏了义,他的灵知全被堵塞了。就好比中了蛊,人都发疯了。又像指鬘被外道师用邪咒做了邪加持,心识完全错乱,做的全是非义,见人就杀。现在人何尝不是如此?他见东西就偷就骗,见人就说谎,有什么现世乐就抓,什么都要争,这不就是非义?他心里还想:我要多得快乐,尽快得快乐,越多越好。什么好的都想要,但由于义坏了,终究不会生乐,总是看到他狂喜之后又跌到痛苦的深渊里。总之,一天到晚都非常苦。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的内心扭曲了,不要说行道,连接受正道都不可能,心被深重的邪染习性蒙蔽了,良知已经闭住了,这是最可怜的。


这样走非义的路,今生根本不会生乐。即使他强作欢喜、强作兴奋,但也只是假装,实际心里是不会乐的。来世就更可悲了,我们可以预见到他来世的圆满更加衰。此世得人身是前世修一点合宜的正道来的,而今生这么颠倒恶作,一点来世圆满的因也没有,做的全都不合天理,入的是非正义的因,所以来世一点乐果都得不到。就好比种地,种的都是败坏的种子或者毒种子,秋天能生好果实吗?虽然还没到秋天,但可以预见那时这片地没收成,什么好东西也生不出来,一片荒芜。同样,行持非义而在邪道上放逸的人,来世的圆满会非常衰,一点点好的都出不来。
这样从正反面比较后就知道,让一切世间出现吉祥圆满的道,除了这四分以外没有别的。

以故具慧诸人王,依于圆满四部果,
犹如意树出妙果,普令天下皆成善。

因此,具有智慧的人王治理世间的时候,知道一定要依于圆满四部,这是实现天下太平、大同社会的根源,是使得一切人民得幸福的根源,在此之上再引入出世间得究竟解脱的根源。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了。


这四部代表法道。缘起的路线是决定的,不要以为在这之外还有超越它、更新的走法,能够使人民得安乐,这是不可能的。有智慧的人王在这上面得了定解以后,就一心以自己的领导力,来转动世界往四分正道上进趣,一点点地把人心引进去,而且逐步地拓展、推行、充实广大。这样的话,整个世界就出现了犹如如意树般的情形。由于行持正义法道的缘故,行一分就得一分,如是行就如是出。所以它像如意树,真正能满人心愿。这样行持无量无边世出世间的白净善法,就源源不断地出生暂时增上生和究竟决定胜无量无边的妙果,这就叫“如意树”。我们唯一以行正法为如意树,这样行持每个人自身就都成了如意树。


人就苦在没有智慧,见不到真正安乐的缘起,结果非常颠倒地在各种毁灭自他的邪道上走。这是最悲惨的事,一切都不吉祥。反过来,如果已经悟通了四分正道,就会主动创造自己的命运。这时由于他已经得了法,以法住持自心的缘故,就开始非常有智慧地走四分正道,而且会逐步地升进、拓展圆满,一层一层地往上升华。这样走上去就挽救了自己。这样逐渐转恶向善、转染成净、转凡成圣,最终就达到了无上圆满的佛果。


要像这样,使得所有有灵性的生命都能够悟到,自己该如何从颠倒中回转过来,如何真实地还归法界。由于整个通往法界的天道全部开通了,人们都在安乐道上走,这就使得整个世间的方隅或者说普天下全部成了善妙。

思考题

一、思维正士所修“四部”的涵义。如何将它摄为增上生和决定胜两重因果?学好四部对我们修行有何指导意义?
二、如理观察以下两点,引生以四部正道自行化他的心:
(一)具慧不放逸者如理修四部是何结果?
(二)无智放逸者不修四部是何结果?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