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乘起信论讲义 慧律法师

大乘起信论讲义 慧律法师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今天是1993年2月27日,我们讲《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在佛教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论典,它是融通空、有的思想的一部论典,尤其真谛三藏所翻译的,这个词句非常之美!很美!所以,《起信论》在佛教界里面所占的地位,一直都是屹立不摇,所有研究佛法的人,没有一个不研究《大乘起信论》,



所以,《大乘起信论》,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论,《大乘起信论》在佛教,只要是弘法的法师,或者是佛学院,或者是有心深入经藏的人,想对真如跟生灭了解的人,都一定会了解、一定会深入的,但是,《大乘起信论》的注解非常多,也对这部论典非常有兴趣,所以,如果你打开《大藏经》或者是过去祖师的注解,


太多,无所适从,我们选择圆瑛法师的这本讲义,说深不是很深,说浅也不是白话,深浅适中,很适合现代的人研究,所以,我们放轻松,慢慢、慢慢的……,一步一步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这部论典的重要跟词句优美的地方,可以增加我们很深厚的文学的底子。)

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

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瑛弘悟述

(这样一段一段念,就让大家知道段落是在哪里分开来。“四明”就是四明山,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什么,菩提山什么寺,光明寺,什么山什么寺,都是这样子,所以,四明它是山,是个属于地方,因为,这里是浙江鄞县西南方,浙江的鄞县,这个鄞县西南方,它是天台山北方山麓这一带,统统称为四明山,四明山接近浙江的奉化县交界处的地方,老总统住的地方,我们讲浙江奉化县,这个地方有数百里都是山,总共有二百八十个高峰,其中芙蓉五峰的顶有四个穴,天气晴朗的时候,就像日光、月光的照射,所以,称为四明山,自古是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师父这里有一些资料,我们简单念一念,大家对四明山就比较容易:以杖锡之杖锡寺,雪窦山资圣寺,天童山之景德寺,阿育王山这阿育王寺。念一下,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这个四明山简单讲就是佛教胜地。“接待”:这个接待,老一辈的人会比较了解,布施给过路来往的人所需要的,比如说,奉茶,在门口写个:奉茶,或者是有的人,像印度有人喜欢修福,修福,他就供养来往的旅客住宿、吃的东西,像中国、日本都设有义井,以提供清水,或者是在路旁,或者是门前供应茶水、桌椅以便利行旅者,以便利行者就是旅行的人休憩饮用的地方,所以,这个接待在以前,这个名词并不是陌生,但是,在我们现代没有,现代都是旅社hotel,没有这种接待的地方,以前的人,大部分是比较淳朴、善良,如果说,我们现在设一个接待,明天去,锅、灶都空无一物,统统没有,


连煎匙(锅铲)也顺手拿去,现代人没有设接待的地方,所以,接待这个名词,在几十年前是大家都了解,不是很陌生的名词。“讲寺”,也就是在这个地方四明山接待,讲寺就是专门弘法用的,你像我们这里的讲堂一样。“佛教讲习所”,佛教讲习的地方。(下面一段摘自《佛光大辞典》)

圆瑛(1878~1953)(这个人总共活了七十六岁)我国近代僧(是近代有名的高僧。这个不困难记,因为我是1953年出生的,所以,圆瑛的死造成我的出生(法师笑),所以,你要记圆瑛法师就记师父的年龄,我要是几岁,圆瑛法师就死了几年,我今天四十一岁,对不对?四十一岁,Fory-one years old.


所以,圆瑛法师就是距离我们今天四十一年前,很不幸,我算是倒楣(谐音接续)来出世的,我一出世,他就死了,所以,1953是我诞(蛋)生,然后,他就走了。慈航法师也是1952走的,好像是那个时候,所以,我是来接续的,出世之后总接,所以,记圆瑛法师,很好记,你要记师父几岁,他就是离开这世间几年,圆瑛法师,我这里有一些《佛学大辞典》的资料,


我们念一念,让大家对他有一个印象,不是很长,短短的,用两、三分钟的时间,我们对这个人崇拜、推崇、赞叹。圆瑛1878到1953年,是我国近代的出家人)。福建古田人(师父的祖先也是福建,跟我一样是同样一个省籍,福建省。当然,我们是在台湾出生,福建古田人),俗姓吴(师妈也是姓吴)。法名宏悟(法名叫做弘悟,就是圆瑛跟弘悟是同一个人),号韬光(弘悟,号叫做韬光),以字行。生于清光绪四年(生在清光绪四年)。


幼失怙恃(从小他就没有双亲,没有双亲),十九岁至鼓山出家(十九岁的时候到鼓山出家,十九岁出家,我是二十七,他是十九),主修天台学。后至宁波天宁寺习禅(后来到宁波的天宁寺习禅,学习禅宗)。二十六岁参学于天童寺(二十六岁参学在天童寺)敬安和尚,并赴福建、浙江及南洋等地讲经,声誉极高(然后,又到福建、浙江、以及南洋等地讲经,声誉极高)。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太虚大师缔交,订定(就是两个人订定几个原则:)“以心印心、白首如新(订定第一个是以心印心、白首如新,就是说跟太虚大师结交,用禅的心:印心,它才不是我们一般在唱的:你的一颗心,我的一颗心,差太多啦,那个是迷惑颠倒,


这个是以禅宗的大彻大悟的以心印心。白首如新,到百年我们的交情,就像新结交的一样,就是不会喜新厌旧,永远朋友,就是那么好)、以善劝勉(用善来互相劝勉)、疾病相扶(有疾病的话互相帮助,互相帮助,这个在出家人,这个地方可以看到,比亲兄弟更好,亲兄弟,你要叫他照顾,他可能有点微词,要是出家人生病,只要是真正在道上修行,都会尽心尽力地互相照顾)、安危与共(碰到困难我们用生命共同付出)、事必相商(碰到什么事情互相商量)、各自立志(各自立志就是每一个人要立志向,决定我们今天的订定)”等数条义规,共结兄弟之盟。时年二十九(那个时候圆瑛法师二十九岁),太虚十八(太虚大师十八岁而已,十八岁,近代的高僧:太虚大师)。



其后致力于组织中国佛教会(虚大师最伟大的地方,如果,民国以来没有太虚大师的话,我看佛教今天完蛋了,今天佛教没有虚大师的话,佛教没有办法,整个佛教的改革,受太虚大师的影响最大,他开佛学院,然后,订定出家人的制服、规矩、栽培僧才,这个观念都是太虚大师创立的,所以,虚大师对我们近代,就是最近这几十年来,佛教影响很大)与寺产保护运动(当时政府提倡庙产兴学运动,主张以寺院财产充作振兴教育之资)(那个时候他们发起寺产保护运动。当时候的政府提倡把寺庙的财产贡献出来,寺庙的财产全部充公,充作什么?兴办教育的资金,就是你这里所有的供养,动产、不动产全部要捐赠,出家人赶出去,然后,兴办教育、学校,就是不准有宗教,简单讲就是破坏,破坏宗教,然后,假借名义办学校,说起来也很悲哀。台湾目前来讲,宗教受到保护,所以,再怎么样始终台湾是很有福报的地方)。


民国二十年(1931)(就是1931年)四月于(在)上海举行中国佛教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时候),由于议决事项之(的)意见相左(相左就是意见不合,也就是圆瑛法师跟虚大师的,两个大师的意见不合,大师级的意见也会不合,也没有办法,太虚大师他们比较进步派,他们希望改革,圆瑛法师比较希望保守,虚大师认为这样不行,这样佛教不会兴盛,虚大师认为如果按照古来的这种方式,没有统合整理整个佛教,佛教会因为没有办法配合现代而变成没落,一定要改革。


所以,虚大师站在进步派这个地方,圆瑛法师他们是站在保守方面,结果,意见不合),太虚等进步派乃脱离该会(所以,太虚大师就脱离了中国佛教会),另于南京组织中国佛学会(另外在南京组织中国佛学会。所以,两个人看法意见不一样,但是,两个都是高僧,虚大师火化出来几千颗舍利子,圆瑛大师也不是弱者,火化以后,你看!整盘都是舍利子,能烧出舍利子的人,看法还是不一样,所以,你不要:奇怪!唉!两个出家人,怎么看法不一样,看法不一样,有舍利子就好,有什么关系!

不是很有办法,对不对?两个都很了不起,是不是?见地不一样。所以,另外在南京组织中国佛学会)。师与王一亭等则继续主持中国佛教会(圆瑛法师跟王一亭等则继续主持中国佛教会)。抗战军兴,师赴南洋募集医药费用(圆瑛法师后来去南洋,筹募医药费用,那时候战乱,穷)。



翌年(第二年),主持槟榔屿极乐寺(就主持槟榔屿的极乐寺。槟榔屿一个岛)。二十八年返上海,主持福建鼓山(的)涌泉寺、宁波天童寺,并于上海玉佛寺(同时在上海的玉佛寺。现在上海玉佛寺还在)、圆明讲堂等处讲经布教。其中,尤以《楞严经》之(的)注释、宣讲,倾四十余年之愿力而广说之(换句话说,圆瑛法师做那本《楞严经讲义》是花四十年的时间,是花四十年的时间,我们现在印的到前面来,放在你的前面,你还不听,那有什么办法,人家高僧大德是用四十年,所有的青春生命,都发挥在那本讲义,而我们不去研究,没有福报也没有因缘,说起来很悲哀,他用四十年把《楞严经讲义》整理出来,而我们现在还好碰到某某人,跟他讲一讲,要不然,那么好的书,很可怜!

排起来也看不太懂,因为,里面都是言文言,都看不懂,此外,都是文言文,因为,我不讲这句话,人家以为我国文真的不懂,传到大陆去,唉!台湾的慧律法师怎么这样子,言文言,文言文都看不懂),机辩纵横,饶益教界。此外,特重僧伽教育(此外,圆瑛法师特别重视僧伽的教育)、社会(的)福利事业、各地(的)寺刹复兴、佛书(的)刊行、难民救济等。四十二年九月于北京入寂(圆瑛法师是一九五三年九月在北京入寂,九月,不晓得是不是农历,我是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出生,如果是农历的话,哇!就是同样一个月生,同样一个月死,如果,他是国历的话,我国历是十一月五日),世寿七十六。遗有(留有)《圆瑛文集》、《圆瑛大师法汇》等行世(所以,我们对圆瑛法师是无上地推崇,无上的赞叹,也无上地感恩,没有他,我们今天没有这本讲义来讲,没有这些资料)。(《太虚大师年谱》、《中国佛教近代史下册(东初)》)【佛光大辞典】)(好!我们看《大乘起信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大乘起信论

今解此论 直分为六

甲一 略释论题(简单地解释论的题目) 二 造论菩萨(马鸣菩萨) 三 翻译人时(翻译的人是谁?真谛三藏,) 四 归敬述意(要作这本论典,要先归敬三宝叫做归敬述意。归敬三宝) 五 正立论题(开始讲到论体,就是最重要的正宗分) 六 总结回向(希望作这部论能够回向一切法界众生无量的功德)

今初(就是现在开始。今初就是要开始略释论题,) 略释论题

大者(《大乘起信论》的人,这个字)包含之义(这个大:包含,就是无所不包)。乘(:大乘)有运载之功(可以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的彼岸)。起则对境发心(“境”就是因缘,碰到了因缘要发大心,发这个大心,境就是碰到了因缘发这个大心,所以,学佛他一定是八个字:“发菩提心,提起正念”。学佛的总纲领他一定是发菩提心,提起正念,正念要常常现前,对境发心)。信则忍可印定(“信”就是当你产生信心的时候,这个“忍”不是解释作忍耐,这个“忍可”是指他接受认同的时候,就是说当你有信心起信的时候,你就是认同、印可它,也就是印定,“印定”就是印证不变,不变产生了信心)。

论(《大乘起信论》的论)乃假立宾主(假就是假设。宾主:一个是问,一个是答,一个是主人,一个是贵宾,主人讲话,贵宾就回答,贵宾讲话,主人就回答,假立宾主:互相对答的意思)。问答发挥(怎么问就怎么回答)。(然后,发挥了什么?)决择正理(选择了正确的真理)。

(来)破除邪见。拣非经律(“拣非”就是显然不是经也不律,是论的意思,所以,这个“拣”,作好几种解释,就是分别于经跟论,因为,经跟律,因为,它是论,拣也可以说不同于经、律,因为,它是论,也可以解释显然不是经跟律,分别于、不同于、

显然于,都可以拣字来解释,拣非经律,显然不是经律也可以,这个拣真正的意思是分别,是分别,分别于是经、是律、是论,所以,分别于就是不同于,不同于经律,那当然就是论)。故以论名(所以,用这个论来立这个名)。

题中应分通(题跟)别(题。“通”就是大家都有的,比如说《大乘起信论》的论,这是通题,《唯识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所缘缘论》、《观所缘缘论》,或者是说什么论,这个很多,所以,这个通题,每一部论都有一个“论”字。别题呢?别题就是“大乘起信”这四个字,因为,只有这一部论,叫做大乘起信,而别部就不叫做大乘起信,所以,通就是经、律、论,论藏里面每一部都有一个“论”字,这叫做通题;别呢?就只有这一部,叫做大乘起信)。

上四字别题(“上四字”就是上面四个字,哪四个字?就是上面的“大乘起信”这四个字叫做别题,只有这个是别题)。别在当部(“当部”就是本部,只有这一本,“别”就是只,只在本部,因为这是别题,只有这一部叫做大乘起信)。下一字通题(就是“论”字)。通于论藏(经、律、论,论藏)。

题者头也。如人头目为五官之总(就是一个题目就像一个人的头)。观其头目。便知此人。为忠奸贤否(看看这个人的头、眉目,有没有清秀,就知道这个人是忠臣、是奸臣,是贤人与否,一看就知道)。论题亦尔。为一论之总。略释宗要(简单地了解它的宗旨、纲要)。便知此论权实顿渐(就可以知道论是权教、是实教,是顿教、是渐教。权实顿渐就一目了然)。

(现在谈到《大乘起信论》的)大(字它)有三义。曰体相用(体、相、用都要加一个“大”,体大,相大,用大,噢!都很大,这样子就更清楚,大有三义,哪三义?体大、相大、用大,统统大)。夫一心之理。为诸法所依。即体大(我们的本体大得没有边际就是一个心,一心:这个理体,是诸法所缘,一切法都依我们这一颗心来建立这是体大)。

(体大所影现出来的叫做)具足恒沙称性功德(“称”就是合于。具足的恒沙合于……(性)。“性”就是平等)。(由这一颗清净的平等心显现出来的功德)即相大(不高不下,平等叫做性,清净心叫做性)。善能出生一切因果。即用大(这颗心不但是体大、相大,还能够出生一切因果,这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一切的因果,都有无量无边,无量无边,所以,这个大并没有一个范围,所以说,出生一切因果就是用大)。乘者以本觉为所乘(本觉理)。始觉(是用智。始觉是用智)为能乘(以本觉的理体是我们所乘,我们以此无生的理,起始觉智慧的观照,“为能乘”)。

(一直到)究竟觉为乘所至处(就是车子要到达目的地的地方,所以,我们起观照的心,恢复了我们的本能,本来的清净自性,究竟觉悟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不管是出家、在家,学佛的目的始终就是要想成佛,得大自在、大解脱,所以,究竟觉为乘所至处,所最究竟去的地方,所以底下文章就会说)。故下文云。诸佛本所乘故(诸佛就是依着这个“大”字,达到究竟觉)。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还是必须用大乘的“大”字)。

(所以)大乘之理。即是一心。小乘不信此理。沉滞化城(这个“化城”是《法华经》七种比喻之一,这个化城是指变化的城喻,是比喻二乘人的涅槃,二乘人的涅槃,《法华经》卷三有一段叫做《化城譬喻品》,里面有写:有众人将要通过,五百由旬的险难恶道,以达到宝处,在疲惫的时候、很艰困的时候想要折返,因为达不到宝所,那个导师为了振奋众人,用方便力在三百由旬的地方做一个休息处,就像我们现在一下子要上高速公路,一下子开车到台北太累了,中间有休息处,开到台中我累了,我不去了,从台中又折返回来,

所以,在五百由旬,他在三百由旬,暂时做给你休息,表示不究竟,暂时休息,这样休息一下,终于能够向宝处前进,所以,是藉着化城来譬喻二乘人所得的涅槃,不是真实的,就是声闻跟缘觉所得到的涅槃,它不是真实性的,是佛为了使彼等,达到大乘,自己佛果的方便假说,所以,什么叫做“化城”?我们简单讲就是:停留不动的意思,停留在半途,方便暂时休息的一个地方,简单讲就是二乘人的涅槃是不究竟的)。外道不信此理。终无实果(外道不信大乘的理,所以,没有实果)。

凡夫不信此理。永受轮回。盖不信者,实非不具而不信也( “实非”:实在来说。并不是不具有佛性,而不去相信)。(而是)人人有心。本来等具(本来统统具足)。良由(“良因”就是因为)五阴所覆(因为被五阴所覆盖,被我们这个色身,色、受、想、行、识所覆盖)。(也因为错觉无明,产生了)二执所障(我、法二执所障碍,烦恼障、所知障)。

此理不得现前(大乘的理没有办法显现出来,所以,不相信)。迷而不信(这个“迷”就是迷于大乘之理,所以,他会不相信,我们今天能够庆幸地闻到大乘的究竟的理,我们是很幸运的一群)。(所以)故菩萨愍物沉迷(菩萨怜愍众生的沉迷)。宗百部(这个“宗”就是推崇、尊崇,尊崇,百部)大乘(这个“宗”也可以解释作集合,集合了一百部大乘,因为那么多一百部的大乘的道理麻烦,我让你研究一部,就具足百部的道理,干脆造一部论,这部论你看了,百部大乘的道理就统统在里面,所以说,宗百部大乘也就是集百部大乘之理)。特造此论(特别造这个《大乘起信论》,)。普令众生发起信心(让众生发起大乘的信心)。

问。何以独言发起信心(为什么只说发起这个信心?)。答。大乘之理。虽众生等具(众生都具足)。实众生同迷(跟迷没有什么两样,它虽然具足佛性,但是,大家都在迷)。迷则不信(迷了就不相信)。菩萨阐扬(“阐扬”就是弘扬。菩萨弘扬大乘)此理。能令从闻生解(闻法以后,他就了解了)。(他就可以)破迷起信(噢!原来我也是佛,依着大乘的理去修行,我一定成佛,那修行以前要怎样?要深信)。(所以)信此理已。一切道法。

任运而生(你不信大乘的理,你当然不了解道在哪里,不相信此理,你怎么会想修道呢?所以,信此理,一切道法能够任运而生)。《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为行之本。行无信不立(信心是实行之本,修行的开始,行无信不立,你要修行,你一点信心都没有,那当然没有办法站立,立什么?)。是起信者。急先务焉(这个信心是很重要的,很重要的。你不相信吗?我现在举一个例子:如果说,大家都在拜佛,突然有一天,人家寄一张佛像给你,满庄严的。唉呀!你不晓得谁寄的,打开,一张观世音,哇!满庄严的,唉呀!拜!一刚开始很赞叹:观世音菩萨那么庄严。后来,查,查……,发现这个人是有精神病的一个女孩子画的,麻烦大了,也就:我拜一拜会不会像她?

我看收起来算了,收起来,对不对?这个是没有信心,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这个题字也很重要,是不是?如果,她简单地画两撇很大的胡子,上面签字:忏云,哇!这是忏公画的,假设画得不怎么样,总是看到那两个字,哇!这很有信心,这持戒第一,一代的清净的高僧,供养起来,拜久了会像师父这样,如果,那个精神病画得很漂亮,挂起来,她没有标号,一看,后来查,发现她是精神病,他每天拜、每天拜,这会不会邪灵附身,拜一拜像她这样子,阿达、阿达的,我看收起来好了,就差签那两个字,就差很多,人的信心,一个人对你有信心,你讲什么他就信,一个人对你失去信心,你怎么救他不起来,没有办法的,所以,我们的语言要注意,你想要做功德吗?

很容易,你要赞叹三宝,你看过《阿弥陀经》: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无量的恒沙的诸佛,赞叹阿弥陀佛,东方有什么佛赞叹,南、西、北方,为什么?诸佛菩萨因为赞叹,而我们得闻会对他有信心,这个赞叹会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是这样子,所以说,我们晓得这个信心是非常之重要,我们人的心思千变万化,

所以说,唯心无境,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电影:有一个男孩子,他追求一个女孩子,两个人也非常相爱,爱得死去活来,非常的喜欢,结果,这个男孩子,又有女孩子追他,有一天,他很忙,他没有时间去买花,刚好对他很好的女孩子有一束花,他就拿了这束花,这两个爱得死去活来,她不晓得这束花是……,一样是花哦!

你看!接过来的时候,嗯!谢谢,然后就……,你对我最好,买了这束漂亮的花,就是对我……,太感恩了,你对我最好了,花拿去供奉起来。男朋友走了,等一下,有人告诉她:那花不是你男朋友买的,那花是到我家,某某女孩子那边拿的。怎么拿别的女孩子的花送给我,拿起来……,然后踩在地上,呜……哭了。同样是花,她已经插好了,她还是把它拿下来弄坏、弄坏……,这样是不是万法都唯心,这样的比喻如果还不清楚的话,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这个法都是心的问题,

比如说,你看到一只鸭子,野鸭……飞,离水面不是很高……,飞,如果,画家看到这只野鸭,他马上……,唉!我现在把它……画这只野鸭起来,这个布景有多漂亮,对不对?如果,是一个大彻大悟的人,我的心就像野鸭这么样地自在,野鸭,你真是自在啊!因为,我的心跟你一样,是不是?

如果一个刚好离婚的夫妻:唉!野鸭,野鸭,我就像你劳燕分飞,就是像你单独一只,如果,碰到一个老饕,他喜欢吃鸭肉,他说:飞过去,一枪打下来,哇!这个肉一定很好吃。一只鸭子这样飞过去,竟然有千万种心的情绪,你说哪里有真的境,根本没有真的境,只有心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众生都当作是佛菩萨,就是这个道理。

要升华自己,因为,只有在升华自己,才能见到我们真正清净的本性,就是这样子。所以,我常常跟徒弟开开玩笑,说:与其你把你你师父当作凡夫,不如把你师父当作是圣人,这样你比较轻松,你才会比较轻松,听得懂吗?对不对?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样可以升华你的境界,所以,师父举这个例子,你们不妨可以冷静地想想看!

这个信有多重要,换句话说,破坏人家对三宝的信心,罪有多重,也是这个道理,不能破坏人家的信心,你宁可去喝酒、去吃肉,你宁可去杀生,当然,这是开开玩笑讲的,你宁可去偷窃,杀、盗、淫,你宁可去干坏事情,就是不能断众生的慧命,不能断众生的信心,比如说,他今天杀生、喝酒、吃肉,有一天,他对三宝没有失去信心,对不对?

他就有机会成佛,他今天对三宝没有没有信心,一下子就完蛋了。有一个在家居士,对佛教也不是很认识的,他有一次,拿了水果去寺庙里面供奉,因为,他买了很多,因为,师父慈悲,太多了,供养了很多,师父就很慈悲,要把它化作金钱来……,就是要变卖这些水果,因为吃不完,变卖这些水果来护持常住,功德算他的,结果,他不懂师父的心,这个师父就把这些水果拿到菜市场去卖了,结果,他去看到师父,唉!这是我送去的水果,您怎么又拿到这里卖掉,从此以后,每天都在诽谤那个尼姑,因为,那是比丘尼,以后叫他信佛,唉!出家人!我送她水果,她怎么会拿去卖钱,他不晓得师父的用心,你现在跟他讲什么法,他都听不进去,甚至于来到这里,我再劝他,他也不听我的话,这个法师实在是无心的,不是刻意的,实在说是误会,因为,就这样误会了,他就对三宝失去信心,你怎么劝他,他就是不相信,后来,也不护持三宝。

你看!就看到三宝这样一点点,所以,我一直劝告我的徒弟,你要对这些在家居士要远离,因为你不是圣人,你一定有缺点,如果,你不远离他,有一天,他会看到你的缺点,他会失去信心,我们不要给他这个机会,我们今天收摄回来,这个就是做功德,你要跟他结缘,可以,结法缘。以前有一个比丘,他这个人想法怎样我不晓得,他每次都拜托信徒买什么,买录音机、买录音带,他需要什么就拜托信徒买,结果这个信徒就帮他买,他每次去找他、找他……,这个信徒,

后来,找他找得恐惧,因为,他是师父,如果,不跟他拿钱,那我每次都要付费,要跟他拿钱,他又是三宝,又不好意思,所以,怎么样,每次,这个法师去,到他家,他就避开来,法师!您坐一下,我去买菜,结果,从八点多去买菜,买到下午二、三点都没回来,她不敢跟他见面,因为她见面,他就开口要买什么录音机,买什么录音带,买什么,买这个、买那个,人家看到出家人就怕了,所以,我一直教导我的徒弟,你要永远地记住,你有修、没有修不管,但是,你的行为不能让众生诽谤,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小乘比较困难,因为小乘要出去托钵,小乘没有厨房,你去泰国看,寺庙里面没有厨房,

所以,小乘他要很大的威仪,常常要现威仪相,跟众生结缘,大乘不必,你家的灶也不比我的大,我把大门关起来,我根本不要跟你结什么缘,对不对?要就自己来,对不对?我把大门关起来,我里面有八个灶,怎么煮也煮不完,对不对?八个灶,对不对?我吃饭坐歪一点,你也不会讲我第二句话,对不对?所以,把僧团整个集中起来,断绝一切居士的来源,他要诽谤的机会就等于没有,他就会造成信心,就是这个道理,少接触在家,他就会有信心,接触在家,到最后都麻烦很大,所以,这个信是很重要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若约七种立题。大乘是所信之理。信为能信之心(我们能够相信的心)。能信乃即理之心(如果,你再加个字就更清楚:理的上面加一个明,明理的这一颗心就是信,就是能信)。所信亦即心之理(再加一个心中之理。能信就是明理之心,所信就是心中之理,简单讲就是说我们能够明理的这颗心,就是我们能相信的这颗心,我们所信的是我们心中的理,都离不开这个心,)。(那么,就是)能所不二。


惟一心法。则单法立题(七种立题里面,它是单法立题,就是这个法,我们人、法、喻,三种立题,它是单法立题,所以,站在这人角度,它是单法立题,)。若乘字(拿来当作车子来比喻的话,若乘字)就喻为称(就比喻来说的话)。亦可法喻立题(也可以说是法跟比喻来立题,这是《大乘起信论》,第二个是法喻立题,《大乘起信论》,第一个是单法立题,《大乘起信论》,也可以说是法喻立题)。(《大乘起信论》,又可以讲什么立题?)

又按起字。既有所起之信。必有能起之人(能起信之人,中间加一个信字就更清楚,必有能起信之人)。义则兼人(义理则兼有人,有一个人出现,人字来立题,所以说义就是,这个义理来讲则兼有一个人:人字出现)。亦可文义双收(亦可就是这样也可以,文章跟道理很美的都具足,“双收”就是两边都顾到,就是说人、法、喻统统有,有人又有比喻又有法,大乘是法,起信就是人,又有比喻,所以说,所起之信就是能起之人,加一个人)。

(所以说)具足立题(这一段就是说《大乘起信论》,如果站在唯是一心,那么,就是单法立题,如果站在这个乘字,加一个乘字,也可以当作比喻,也可以说,法跟比喻的立题。如果说加上一个人,那么就是人、法、喻立题,具足立题就是人也有,法也有,比喻也有人)。(人、法、喻立题就是具足)一(释立题,就像《大方广佛华严经》)略释论题竟。

甲二 造论菩萨

(造论菩萨叫做)【马鸣菩萨造】(这个名字很奇特,马会叫)

菩萨名曰马鸣者(菩萨的名字为什么叫做马鸣呢?)。按诸传记。当有三释。一菩萨初生时。感群马悲鸣不息(菩萨出生的时候,马就悲鸣不息)。二菩萨善能抚琴(“抚”就是拨弄琴弦,也就是弹琴,菩萨他一弹起琴来)。以宣法音。群马闻已。咸悉悲鸣(“咸”就是皆。“悉”就是全部。皆全部悲鸣,被感动得叫)。三菩萨善能说法。能令马闻(这个跟我不一样,我是菩萨善能说法,能令狗鸣,如果,我当时在世的话,会叫做狗鸣菩萨,就差一点点,他是马比较大只一点,我是狗比较小只一点)。悲鸣垂泪。七日不食。故立此名。

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此翻(中文叫做)觉有情(觉悟的有情)。菩提乃大觉(大觉就是佛,大觉悟的人)。即所求也(我们所求的就是希望能够大彻大悟)。萨埵乃有情。即所化也。实智悲并运(“实”:实在是,智跟悲同时下手,有缘的众生我们要用智慧,无缘的众生我们要用慈悲,上根利智以及恶劣的众生,两种人要智、悲并运。

你对有缘的众生,你就不需要用慈悲,因为有缘的众生,他们就会入佛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智慧,对无缘的众生:智慧,你跟他说法是没有用的,你就要用慈悲去感化他,道理讲不能的时候,没有办法,你就要有悲心,上根利智的人以及恶劣的人,上根利智的人他要进修佛道,你要下发大悲心提携他,然后用大智慧去度他,因为,他是上根利智。还有一种是很卑劣顽强的人,那没有办法,我们要观一切,用智慧去观照,一切法不可得相;缘起性空,然后,用悲怜悯他,他与佛无缘,所以,那是上根利智,劣根智的人,都要用两个字,智跟悲同时)。上求下化之人。此双约二利说(自利跟利他叫做二利。自利还有利他)。若单约自利(自己利益来讲)。

虽已分证佛觉(“分证”:已经觉悟部分,像佛,分证就是部分,有一部分像佛的觉悟)。(但是)尚有情识未尽故(那就是微细的法执没有断)。若单约利他。广行善巧方便。觉悟一切有情故(你看!这个写得多么圆融,善巧方便,你看这四个字,这很不容易做到,善巧方便就是说你只要让对方能够入道,你用什么方法都可以,要善巧、要方便,有的人他不会度众生,他就觉得佛法很好,拼命地硬塞,硬叫对方接受,结果,对方抗拒,他又不高兴,然后说:你比我没有学佛的人更糟糕,

因为,我不信佛,你就这样生气,所以,师父已经讲过了,我们要用耐性对缘份很浅薄的人,要用悲心,就是等待,要等待因缘,这个不能一下子就入道,需要时间的,你不要急,急也没有用,他不入道,你急也没有用,有许多的太太,她看她先生不学佛,她就会跑来师父这里一讲,一边讲就一边掉眼泪,女人的专利品就是掉眼泪,不信佛,师父!我怎么样救我的先生,叫他来信佛,我一定跟她回答一句话,一定,答案都是千篇一律,我一定跟她讲:你先救救你自己吧!

先不要哭可以吗?你先救救你自己嘛!对不对?你自己的情执都没有办法断,执着那么深,你又没有办法感化对方,一直哭有什么用,你有心,可是,你没有那个能力,慢慢来嘛!对不对?也不急嘛!你很急也不一不定能够达到你的目标,佛法讲一个字就是“缘”,不可思议的“缘”,如果有一天你先生回光返照,在哪一天,你在听录音带的时候,突然,让他偷听到两句,告诉你,他比你更精进,我不骗你,比你更精进,不要急嘛!

所以,我们度众生就是要随缘,像师父就是很随缘,他来,信徒来到这个地方,菩萨!你那里坐!啊!我要来参访慧律法师!师父在休息没有空。这样啊!不过,您很像,您很像。菩萨!你那里坐!我也不会跟他讲我很行,或者什么有的没有的,在哪里……,不会这样子,他来到这里,他不问法,我一定不会跟他讲,法是用求的,它不是你一直要讲给他听,不是这样子的,度众生也是这样子,这样保持一个我们的原则性,

但是,亲朋好友有机会的话,有这个机会,我们从侧面慢慢说,慢慢说,也许这样可以,第一次见面来,有的人不是,有的法师,他第一次见面来,碰到你,(法师把抚尺一拍,“啪!”)业障相,就骂信徒说业障相,信徒吓一跳,我拜梁皇,我有交一万,怎么业障相,讲什么,他听不懂。奇怪!这是什么法师嘛!奇怪!动不动就骂人家业障相,这就是不懂得度众生,不懂得度众生,不要这样子,我就不会这样子,师父现在做到悟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展现出来的,对众生我都是平等,你从哪里来,不管他长得很丑、很漂亮,你从哪里来?来,我带你到厨房吃饭,来、来……,过来,过来,师父!不好意思!来这里让师父请,没有关系!你有供养,你看你有包一个红包,没关系!来,吃饭,来,师父!

那没有包?没有包也可以吃。很喜欢跟我说笑,很好,一直讲,多可爱啊!我带到那边去的时候,问厨房的,我要来见慧律法师!慧律法师在哪里?刚才带来的那个就是,啊!那个就是哦!跑出来,啊!快点!快点!慧律法师,这就是、这就是,噢!跑出来好像在叫小鸡般,叫一大堆来,真糟糕!好像很惊讶!很糟糕!现在来就看一看,唉呀!法师!您比录影带还年轻、还庄严,您看起来好像以前比较胖。我说:不是,以前是因为水肿。

噢!水肿!每一个人他看到师父,都很欢喜,我一定不会给他烦恼,一定给他很满意地回去,很满意地回去。结果,昨天,蔡老师来,他说:有一个桃园的信徒打电话来,桃园信徒对我有微词,打电话给蔡老师他太太,他说:慧律法师很大牌,每次打电话去,就被挡住,不请师父听,他们楼下不知在做啥?做在法师了,现在都很大牌,都叫他的徒弟随便应付一下,这样子。蔡老师跟他说:一个法师面对好几百万的众生,每通电话都接稳死,真的,我一支电话,挂这样就好:嗨!我就是师父(日语)(法师作打电话的动作)。每天讲电话就好,一天的电话,若叫师父要接,一天的电话,你马上昏倒,我骗你,看你多行,你都有用睡午觉,所以说,他不谅解师父的立场,这就没有办法,对不对?

我不能满众生的愿,所以说,我已经尽心尽力要使每一个众生欢喜,还是没有办法圆满。今天,我在阿华那里,一个女信徒,走过去:
“师父!我要供养佛像,你看是木头的比较好,还是那个铜的比较好?”我说:“木头的比较好”。她就推我一下:“你看!你看!人家慧律法师也说木头的比较好(法师不停地在做推的动作)”。当作兄弟般在推。奇怪!怎么这样。“你看、你看!法师也这样说” (法师不停地在做推的动作)。当作兄弟般在推,真糟糕!我是一直对她合掌,她是一直推我这里(前面肩部),又是女众才……,没办法!你又不能说:法师不能推。

你跟她讲这样,她会生气,待会儿回去就惨了,我们又怕她诽谤,所以,她推我两次,推第三次,我躲这样(法师侧身躲过),没推到。她不知道这不是兄弟,所以,要觉悟一切有情,这不是很简单的事,你要千变万化、要冷静,又不能生气,还要有笑容,真的,怎么会这样?推一推说:我是看您英俊才推您。真糟!算她都是推英俊的法师,不是正信的)。

造者制作。宗百部大乘广义(“宗”,刚刚已经讲过。集百部大乘的广义,大乘义很广,所以说,研究了《大乘起信论》,等于研究了一百部的论典,就是宗百部大乘的广义,集合了大乘的思想,那么广大的道理)。(所以)制作斯论(因此,制作《大乘起信论》)。以约该博(“约”就是简要。“该”就是包,包含了。“博”就是广。用最简要的来包含了广大的论典,百部的论典,这个博是指百部大乘的论典。博就是百部大乘的广义,约就是指《大乘起信论》。

就是用这部《大乘起信论》简要的道理,就包含了百部的大乘广义,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就是这样子,因为,众生的根器太差,多的话,范围太多的话,劣根器的人很难入道,他一听那么多,如果释迦牟尼佛说: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一定要把三藏十二部经典全部看完。保证大家都不要修行,我也不用看,反正我也看不懂,也不可能看完,这样哪有希望,放弃,保证没有人要往生,对不对?一定是这样,众生的根器陋劣,三藏十二部经典看完才能往生,台湾省有几个?

是不是这样?不可能的事,对不对?所以,众生闻多则烦,因此,我们研究一部论典就包括了很多义理的话,这样的话,可以适应很多众生的根器)。应机施化也。考造论之时(就是时代,考察,就是它的典故,考造论的时代)。依《摩诃摩耶经》(这个《摩诃摩耶经》,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这两部经是一样的,意思是这部经是讲佛在临涅槃的时候,母子相见,又称《摩耶经》,在《大正藏》第十二册。那么,这部《摩诃摩耶经》的前半部是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令她证初果,后半部是叙述佛陀游化诸国,后来在拘尸揭罗娑罗双树间入涅槃,这个摩耶夫人由天上降下,悲号恸绝,那时候佛陀开金棺,跟他的母亲诀别,经的最后是叙述佛陀授记法住以及法灭,佛法要住世多久,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有一万年,法就会灭,众生就没有福报,

那时候地上刀兵都是……,那个时候地上长出来的草木都可以杀人,到我们人寿三十岁的时候,我们所走过去的没有芳香的草,在路旁所长出来的都是刺,都是刺的植物,你随便在路上跟人家冲突,拔起来就可以杀人,那个草就可以杀人,众生已经完全没有福报的时候,《摩诃摩耶经》就是讲这些末法的时候)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他还没有出生,六百年前,佛就已经预言,佛是无量劫以后的事情都知道)。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此菩萨乃如来预记之人(这是佛所授记的)。实内秘外现之士(内秘菩萨行,外现一般的身体)。造论乃在如来灭后。六百余年。二造论菩萨竟(造论菩萨,是马鸣菩萨)。

甲三 翻译人时

【真谛三藏译】

(真谛三藏:499到569,这个人活71岁,摄论宗祖师。好,我这里有一些资料,师父简单念一念,真谛三藏的来源:真谛三藏是499到569,换句话说是五、六世纪间著名的译经出家人,译经僧:出家人,他是西北印度优禅尼国,这里的人,婆罗门种姓,就是他的出生是婆罗门。真谛三藏聪敏强记,就是记忆力非常的强。要做一个三藏的法师,没有相当的条件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要讲三藏,一藏都没有办法,一藏都看不完了,经藏你都看不完了,你还看什么侓跟论呢?对不对?

辩才不竭,他当然是辩才不竭,通达三藏的人当然是辩才不竭,这还用说吗?对不对,辩才无碍,年纪轻的时候,这个真谛三藏游诸国,然后,服侍了诸师,就是服侍了很多的师父,参学了很多的师父,精研四韦六论,贯练三藏五部,简单讲就是他彻底地明了大乘的妙理,四韦六论是世俗谛,三藏五部是出世间,这个人是世间、出世间统统通达,真谛三藏这个人不得了,大乘的妙理他非常地清楚。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西元546年,携带经典来到中国的南海,在太清二年就是西元548年,入建业,建业就是今天的南京,谒武帝,谒就是参访,武帝就是梁武帝,时值侯景之乱,那个时候碰到侯景之乱,

乱:反叛、叛逆。(侯景之乱也要讲一讲:侯景这是一个人,我们这本后面也会讲到,侯景,南北朝朔方人,就是今天的陕西清涧县,侯景字万景,善骑射,侯景这个人很会骑马,射箭,初从,初就是刚开始,从乐朱荣,做定州的刺史,后归高欢,专制河南,就是治理河南,大统十三年就是西元547年,降伏了梁朝,为河南王,次年举兵反叛,攻破建康,太清三年就是西元549年,攻陷台城。梁武帝(梁武帝大家应该知道了,梁武帝跟达摩祖师碰面的时候说:朕造了这么多的寺庙,度了这么多的出家僧,有何功德?达摩祖师跟他讲:没有功德。然后,梁武帝就:送客!电影是这样演的。


因为梁武帝他希望人家称赞他,因为,这个不是自性的功德。送客!就把达摩祖师赶走,所以,达摩祖师看一言不合,面壁九年)被逼饿死,也就是梁武帝死得很惨,是饿死的,被侯景危逼,逼得梁武帝没有饭吃,死在台城上面。台城,台高,皇帝巡视的地方,高处,全部被围起来,断粮,没有东西吃,活活地饿死。所以,梁武帝也是死得很惨。立简文帝,分兵破吴郡、会稽等地,烧杀掠夺,南朝文物尽遭破坏,后自立建国称汉帝,侯景自立为帝,自称为汉帝,后为陈霸先、王僧辩等讨平(事见《梁书》五十六,《南史》八十,侯景之乱)。我们中国人对这个多少研究一下。)

所以,遂潜行南归,算了、算了,反正刚好碰到战乱,就逃、逃……,往南边一直走,辗转游历,经过今天的江苏、浙江,赣是指江西,闽就是福建、广州等地,就是真谛三藏也是游了不少,游了不少地方,而所到的地方就一直翻译不停,除了翻译以外,然后,撰疏就是写疏,就是注解,写注解来解释经论,自己翻译,翻译以后写注解,然后,解释这个经论,陈太建元年示寂,世寿七十一岁。从梁武帝末到陈太建元年,共翻译经论,这个传记64部278卷,现在仅存的30部,大都是佛教研究重要的典籍。四大翻译家,你们一定要了解:第一个鸠摩罗什,第二个玄奘大师,这两个你们都知道,第三个义净大师,第四个就是真谛三藏。

学佛的人应该认识这四个,所有的经典,几乎都是他们四个翻译的,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其他人翻译的,但是,占的数量是有限,他翻译的方法跟学识,为我国佛教传译史上的泰斗,主要译作除了《转识论》、《大乘唯识论》等唯识论典外,另外有《金光明经》、《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律二十二明了论》、《中边分别论》、《十七地论》(《十七地论》是《瑜伽师地论》的别出本)、《俱舍论释》、《大乘起信论》等,其中以《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影响最大,此二论乃是南朝摄论学派,主要的理论根据,真谛三藏也因此被尊为摄论宗的祖师。)

梵语波罗末陀(波罗末陀,他当然是印度人)。华言(中国话叫做)真谛。(这个三藏法师)契悟真如谛理(悟到真如的本性,是大彻大悟)。阐扬大乘奥义(奥就是深。弘扬大乘的深入道理)。西印度优禅尼国人(优禅尼国人就是中印度,在中印度,优禅尼国在摩揭陀国西南的古国的名字,也是以都城来命名,是古代印度优禅尼国的首都,就是中印度的地方。优禅尼国稍微介绍一下:《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该国有六千余里,当然这是以前的计算,跟我们现在不太一样,不可能那么大,六千余里不得了,以前,可能里数是比较小一点,它的城围有三十余里,国家是六千余里;城围:城墙围起来,三十余里。

居民殷盛就是很热忱,家室富饶,每一家都很富有,有寺庙数十所,就是僧伽蓝数十所,出家众三百余人。在优禅尼国,小乘、小乘都有,兼习大、小二乘,像我们台湾全部都是大乘,泰国全部都是小乘,佛的大弟子迦旃延,以及《楞严经》里面讲的,莲花色比丘尼,以及译经的三藏真谛,还有月婆首那,月婆首那是优禅尼国的太子,太子也出家,后面会讲到,都是优禅尼国的人。这个地方就是阿育王时代的卑提写村,阿育王还没有登五位的时候,曾经在这个地方当官,负责这个地方的行政,娶一个长者的女儿,阿育王生了两个儿子,“二子”就是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后来一个比丘,一个比丘尼,两个都出家,儿子女儿统统出家,也就是阿育王的两个子,就是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统统出家,这个二子出家,为锡兰佛教的开创,他的儿子叫做摩哂陀,他的女儿叫做伽密多,大家念一下,这是一个观念,优禅尼国这个地方稍微认识一下,西印度,因为算是接近中印度,

所以,人家讲西印度的话,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讲,西印度优禅尼国人,也就是接近摩竭陀国的西南边,摩竭陀国是在中印度,所以,它偏于西部)。性天高朗(“高朗”就是明亮的意思。天性就是很明亮)。气宇澄明(气宇就是他的气概,有男子气概,有度量的人,眼睛很大,我们以前看过眼睛很小的人,大部分器量都很小,所以,这个器量很大,大概眼睛也很大,也许。气宇澄明,澄是清澄,明就是明亮,很清澄、很明亮)。风神(风神就是所谓他的格调,我们讲的风度。风度怎么样?)超拔(超就是超俗,拔叫做拔群。超俗拔群就是超出众人之上,而无可相比:超拔,风神超拔,简单讲就是他的态度、格调,就像我们现在讲的风度翩翩,而且他的神韵,风格、神韵超俗拔群)。博览群藏。而于大乘。


偏洞深远(“洞”就是透彻,特别,偏就是特别。特别的透彻,特别的深远)。游历诸国。(真谛三藏)随机利见(“机”就是众生。“利见”就是利益众生之见,随一切众生的根器,然后,强化他的正知正见。利见就是能够知见,自己本身有智慧,而且又可以利益众生的见地)。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入华(公元548年来到中国)。(来到中国)与瞿昙及多(就是跟一个侍者。瞿昙及多)侍从(就是真谛三藏是师父,瞿昙及多侍从是他的徒弟,就是跟随在旁边一个侍从)。并(“并”就是一起)送苏合(“苏合”:即苏合香。苏合香是一种供佛的香,苏合就是供佛的香。以及)佛像来朝(来到中国。“朝”我们是讲朝贡,来供养我们中国)。至未经旬(“至”就是到达。“未”就是尚未。

“经旬”就是十天。到达、来到中国还不到十天)。便值侯景侵扰(碰到侯景之乱,没有福报的人,每次都遇到战乱,没有福报的人,战乱是很痛苦的,在大陆或者是……,以前经过战乱,越战的人,南韩、北韩都知道战争是很残酷的,是很残酷的)。迨(等到)承圣三年(“承圣三年”是梁元帝,公元554年)九月十日。与慧显智恺昙振慧旻等。并黄钺大将军太保萧公勃(“萧公勃”就是萧勃。太保是古代的官名,是三公之一,位置仅次于太傅,太保很大了。跟这些黄鉞大将军以及太保萧勃,那个太保不是我们现在的小太保,不是这个意思)。于衡州(衡州就是今天的广东省的英德县西边75里的地方)建兴寺所译(一起翻译的)。沙门智恺笔受(智恺:518到568,这个人活了51岁,这个智恺要稍微简单讲一下:智恺:518到568,这个人活了51岁,南朝陈代,陈代僧就是陈代出家人,俗姓曹,籍贯不详,陈天嘉四年,就是公元563年,在广州的制旨寺,礼请真谛三藏翻译《摄大乘论以及翻论,以及《释论》,这个智恺自任笔受之职,就是他翻译,拿笔记起来,他讲,然后记起来,

未久:没有经过多久,又帮助翻译《俱舍论》,智恺法师又作两论的疏,《摄大乘论》的疏,就是注解,以及《俱舍论》的注解,尔后颇受真谛的器视,器视就是很器重他,当真谛翻译《大乘起信论》,以及《侓二十二明了论》的时候,斯,就是智恺,皆任笔受的职务,光大二年在智慧寺讲说《俱舍论》,《俱舍论》还没讲完就死了,世寿51岁,生命很短,51岁就走了,讲《俱舍论》还没讲完就走了,我这《楞严经》也不晓得讲得完讲不完。所以,法师什么时候要走都不知道,世事无常,51岁。著有《摄大乘论疏》八卷,《俱舍论疏》五十三卷。好!再看沙门智恺笔受)。

月婆首那(优禅尼国王子,王子出家,月婆首那就是刚刚讲的优禅尼国,刚刚我们讲的西印度的优禅尼国人,月婆首那就是那个国家的太子,所以,那个出家都是很了不起,太子,不是没有饭吃才出家,)等译语。并翻论旨玄文(就是这个论的宗旨以及玄文就是深奥的地方)二十卷(翻这个论的宗旨,而且深奥的地方,总共翻了二十卷)。马鸣冲旨。更曜于时(“冲”就是说把马鸣的精神,冲就是向上,把这个宗旨更向上一层,冲满了水,冲:往上,使马鸣菩萨所讲的道理,“更曜于时”,“曜”就是光明照耀)。邪见之流。伏从正化。

本论前后二译(第一个是真谛三藏翻译的,本论就是《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有两种翻译本,一个是真谛三藏所翻译的)。(另外)一(个是)于阗国沙门(“于阗国”在新疆的西部,这是西域的古国名,位于新疆西部,也就是今天的和阗国。沙门)实叉难陀。此云喜学(实叉难陀中国话叫做喜学,很欢喜地学习,这个实叉难陀,我们这里有一点资料,念一念让大家更加了解:实叉难陀,652到710,这个人活了59岁,实叉难陀翻译成中文叫做学喜,学习喜欢或者是喜欢学习,

实叉难陀是唐代译经三藏,就是通达三藏,于阗是新疆和阗人,实叉难陀通达大、小乘人,通达大、小二乘的一个法师,旁通异学:就是还有其他的,他都有学到,证圣元年就是公元695年,持梵本《华严经》到洛阳,奉武则天的命令跟菩提流支、义净三藏法师,在东都的大内大遍空寺共同翻译成汉文,也就是新翻译的《华严经八十卷》,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八十华严》,就是实叉难陀这个人翻译的,此外,另译 《大乘入楞伽经》,《楞伽经》深,佛陀在楞伽山讲的,对大慧菩萨所讲的,

《文殊授记经》共19部107卷,长安四年也就是公元705年归国,后经再三地迎请,在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再度来到中国,皇帝亲自迎请在郊外,就是走出去几步就把他迎请过来,未几罹疾就是患病,没有经过多久得了病,景云元年,十月示寂,十月就往生,世寿59岁,荼毘后,荼毘就是火化以后,其舌不坏,实叉难陀跟鸠摩罗什,两个人火化以后舌根不坏,这个不得了,可见做一个高僧大德,通过三藏要真的有功夫,像我们这个哪能舌根不坏,开玩笑,一烧下去,一无所有,不可能!

一无所有,门人悲智等,就是悲智比丘,把他的灵骨以及舌根,送回到他原来的地方,于阗国就是新疆省的地方,起塔供养,所以,我们现在去的话,可能还可以看到实叉难陀的塔,后人并在荼毘的地方,建立七重塔,称为华严三藏塔,华严三藏是指实叉难陀,实叉难陀这个人也是不得了,怎么会那么伟大呢!听起来好像我们没什么用,怎么大家都这么行,舌根不坏,喜学,诸位看!)。大周圣历三年(公元692年)十月八日。

于东都(“东都”:河南的洛阳)佛授记寺(唐代武则天的时候,白马寺的主人、住持叫做怀义法师所建,来华的三藏法师就是从印度来到中国的三藏法师,大部分的人都住在这个地方翻译经典,所以,佛授记寺是翻译的场所,翻译的地方,那个时候都是用国库,所以,这个佛授记寺,你不能不了解,不得不了解一下,你不了解的话,不行,佛授记寺:专门有印度的法师来到这个地方住下来,住下来的时候开始翻译,统统在这个地方,大部份的印度人,通达三藏的法师都在这个地方)译。

沙门复礼笔受(也要了解一下复礼大师:复礼大师,唐代的出家人,京兆人就是陕西人,俗姓皇甫,生年不详,复礼大师年少就出家,住在大兴善寺,曾随地婆诃罗、实叉难陀等译出经典,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有一个太子文学,太子文学是官名,唐代管理经典的官吏叫做权无二,这个名字也是很奇怪,这个人对佛教提出二十条质疑、疑问,复礼大师就这个写了《十门辩惑论》来答覆他,这个权无二遂折服,所以,做一个法师,你要折服人家很不容易,不要人家一问你就静默,睁大眼睛一直看,你怎么这样问,他说:你怎么无法回答。所以,复礼大师也是辩才无碍,纵横无碍,对不对?后来,这个权无二作为复礼大师的弟子。

另著有《真妄颂》,论真心跟妄心的关系,并征求当时候,这些大法师的回答。复礼笔受,就是复礼大师笔受)。今行前译(“行”就更遵照。现在遵照前(前译就是真谛三藏所翻译的,不是遵照后译,后译是实叉难陀翻译的)真谛三藏翻译的来研究这本译本,不按照实叉难陀所翻译的译本就是今行前译)。三翻译人时竟。(上面是半介绍性的,对历史渊源、译论的人了解一下,不错。有的人说不喜欢研究这一段,不行,不研究这一段,你不晓得历史的渊源是什么,虽然,师父有念得稍微快一点,但是,大家至少有一个观念,了解人家的伟大是什么,给大家一个警惕、一个鼓励作用)

甲四 归敬述意(归敬就是先尊敬三宝,然后为什么要造论,归敬就是“归敬三宝”,述意就是说我为什么“后述造论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 A乙先 归敬三宝 B 后 述造论意

A乙先 归敬三宝

【(造论的人)归命尽十方(你要造论,先归依十方诸佛,尽十方的三宝)。最胜业遍知(最殊胜的三业的一个正遍知,这是指佛宝,先归依佛宝。最胜业,这个“业”就是指三业,身、口、意业最殊胜的,哪一种人呢?正遍(遍:biān)知就是佛,最胜业遍知,这是指佛宝)。色无碍自在(是指佛的身业最胜,)。救世大悲者(是指佛的口业最胜。他对色法一切无碍,就是指这个色身,身业千变万化,救世大悲者,你要救世,你就要说法,那就是口业最胜,意业,当然是无形的,所以,他就是在身业以及口业里面显现,所以,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这是指归依佛宝)。(底下是法宝)及彼身体相。

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这个是指法宝)。如实修行等(这个是指僧宝。及彼身体相,这个“彼”字也就是指诸佛,指佛身体相,这个“身”:诸佛以法为身,诸佛菩萨以这个法、这个真理来当作身,不是我们一般以父母所生的色身为身,诸佛以法,就是以真理,简单讲就是智慧,法的显现就是智慧,有形的叫做慈悲,无形的叫做般若。“及彼身体相”,“体”是指我们真如,相是我们无量的体相。“法性真如海”,这个就是解释上面那个“体”字,“体”是什么意思?体就是法性真如海,“相”呢?相就是底下,无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是解释佛的体,“无量功德藏”是解释佛的体相。

“法性真如海”法性空一切法,真如海就是无所不在,广大无比;“无量功德藏”就是说虽然是空一切法,但是,具足了无量的功德藏。“如实”就是以不生灭的心,见道无为的心去修行,这是专指初地菩萨以上的修行,才能称为如实修行,如果,不是初地以上见无为的真如,不能称为如实修行。“如”:自性清净心之真实,不是相似境,是真实境,真实境就是所悟的跟诸佛一样叫做如实。“如实修行等”,这句是指归依僧宝,等智(等智:从初地到十地,“等”就表示说从初地的如实修行境,无为的真如自性开始算起,到十地菩萨都离不开如实修行,所以,这个“等”字因为没有办法一地一地的列出来,干脆写一个“等”字就包括了十地菩萨,“等”包括从初地到十地,就不必再多说明)。如实修行等”,修什么?修两种智慧,第一个修正体智,也就是所谓的修根本智,

第二,修后得智。根本智专指空,后得智专指有,也就是所谓的如实修行,离不开这两种智慧,正体智也就是所谓的根本智,后得智也就是所谓的妙有。好!再简单地念一遍:“归命尽十方”,要造这部论先归依,“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先归依佛宝,这三句是指佛宝,最殊胜的三业,一个正遍知者,他的色就是所谓的身业无碍自在,辩才无碍,口业最殊胜,所以,他是个救世的大悲者。底下三句是法宝:“及彼身体相”,这个“彼”字是指诸佛。“身”:诸佛以法为身,

我们常常讲:法身、法身。“体”、“相”:用下面两句解释体跟相,“体”就是真如体,“相”就是无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这句是解释诸佛的体。“无量功德藏”是解释诸佛的相。“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这是归依法宝。“如实修行等”,这是指归依三宝,归敬三宝,僧宝。“如实”是指入于真如的无为,从实地菩萨到十地菩萨所修行的,修两种智,正体智也就是根本智,以及后得智,等是指初地到十地,统统是修这个,只是说力量的强跟弱而已)。】

将造斯论(预备要造《大乘起信论》)。先归三宝(先归敬三宝)。具有三意(具有三种意义)。一为荷恩故(“荷”就是承受,荷担如来的家业就是承受,因为承受了恩)。若无佛说。法无由起(没有佛来说法,法没有一个源头,没有一个开始)。若无有法(没有这个法)。解无从生(我们也无法去解它。无佛,法无有起,无法,解无从生,我们没有办法解悟)。若无僧传(僧宝来传)。闻无所自(你要听经闻法就困难)。由荷三恩(因为承受了这三种的恩德,所谓三宝的恩)。方成慧悟(才成一个有智慧、觉悟的人)。今传此法。理宜致敬(现在要传这个法,我们应当致敬,对三宝致敬)。

二求加被故。浊恶世中。传化不易(要传达佛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智慧不够也没有办法,智慧够了,众生不接受也没有办法,所以,传化这个佛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娑婆世界,碰到了三宝,那是千幸万幸)。若不仰请三宝。威力加被。难以自利利人。故应致敬。三令生信故。如率已造论(“率已”也就是说草率,轻易而不慎重。如果,轻易而不慎重造这个论)。恐人不信(恐怕人会不相信,因为,你随随便便造论)。

要归三宝。法有所宗(“宗”就是依循。法有所依循)。庶使论义(希望使《起信论》这个道理)。印契佛心(符合佛的意思、符合佛的心)。易启信从(容易开启信心及依从)。故应致敬(如果,一个出家人他见佛就顶礼,见到长老就顶礼,那么,他就会做模范给在家居士看,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僧宝,都是对三宝、对佛宝这么恭敬,他就有一个模范,无形当中他就会感化众生,让众生对三宝起信心,一样的道理,所以,这个归敬是很重要的工作)。

归命。表能归之心。尽十方。即所归分际(“分际”就是境界,它的境界到哪里?到十方。它的界限到哪里?也就是十方。表示一切三宝,十方的三宝统统归命)。最胜下七句。举三宝德。归命有二释。一归向义。(我们的)命谓命根。乃六根之总(眼、耳、鼻、舌、身、意总合叫做命根)。一身之要(最重要的)。万生所重(万就是一切,生就是众生,一切众生所最贵重的就是他的生命,没有命就什么都不用谈,对不对?所以,杀生的罪最重就是这样子,你去杀一个人,你要判死刑,你去强暴一个女孩子,你只要不杀死她,不会判死刑,五戒里面,杀、盗、淫、妄、酒,你看看!你去偷人家的东西也不会判死刑,强暴女孩子,他也不会判死刑,除非你再杀死她,对不对?你打妄语,你不影响法律的话,

打妄语那也不是很重的罪,喝酒只是说害了自己的身体,所以,你怎么讲就是杀生的罪最重,你怎么讲,没有命就什么都不必谈,要是没有这个色身,你怎么学佛呢?所以,断了众生的生命就等于断了他的一切,所以,列为第一个根本重戒就是这样:杀生)。莫此为先。今举之以奉三尊(我们说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是不是?)。表信敬之极也(以春三尊,所以,归向的意思就是这样子,归向的意思,用我们的生命侍奉三宝)。

(第)二(归命有第二种意思,就是)还源义(前面第一个是指外在的,第二个是指自性的,不一样。“还源”,就是回到本来的根源,你只要往内回光返照就是归命自性三宝)。众生六根。从一心起。而背本逐末(违背了根本的觉悟、悟性。“逐末”:追逐五欲六尘)。奔驰六尘(上面)。今举命则总摄诸根(讲到一个命字,举出一个命字,那就是包括了六根)。还归其本源一心。一心。即自性三宝也。

尽十方。即极尽十方法界之分量。所有帝网刹中之无尽三宝也(“帝网”:就是所谓的事事无碍, 这个帝网,从以前到现在,都专门指华严的思想,我们这里有一点点资料:帝网又叫做因陀罗网,为帝释天的宝网,乃是庄严帝释天宫的网,网的一一结附宝珠,皆附宝珠,其数无量,你就把它观想,我们这四个角落用一条绳子,就像网球的网一样,把它倒吊起来,然后,每一个结都挂一个珠,那个珠可以反光,一颗珠就可以映现无量的珠,每一颗都是这样,一颗珠就是具足一切,

但是,又分得很开,若说一珠就是无量珠,也对,无量珠说它是一珠,也对,而且,珠珠分开,所以,这叫做事事无碍,一一宝珠皆映现他一切宝珠的影,就是这样子,又一一影中也皆映现自他一切宝珠之影,每一个宝珠都映现自己以及他人宝珠的影像,那么每一个影像中,也都是映现出自己以及一切宝珠的影,如是宝珠无限交错反映,就是这样子,重重的影现,互显互隐,有的显现,有的隐,重重无尽,

《华严经》以因陀罗网譬喻诸法之一、多相即相入,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一跟多同时都具足,若依境界而言,称为因陀罗网境,依定而言,叫做因陀罗网定,依土而言,叫做因陀罗网土,此皆为显示事事无碍圆融的法门,所以,这个帝网就是这个意思)。

最胜业遍知三句。归佛宝也(三句是指底下“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这三句。这是指先归依佛宝)。佛以三轮应物(三轮就是身、口、意,指身轮、口轮、意轮)。业。即身口意三轮业用。(佛当然是三轮,身、口、意)皆最殊胜。显非应化身。乃从法垂报(是从法)之身(依慈悲心,这个“垂”字本意是自上施予下,上:从上面布施给底下就是垂。施:施予,施舍底下,现在的意思是说慈悲,然后变化,慈悲变化这个色身来普度众生,从法身慈悲化为报身,或者是应化身,来普度众生)。不云法身者。以法身人法宝摄故(法身是无相入法宝,所以,在这里不讲法身)。遍知。

意业最胜也(因为是正遍、正遍知)。凡夫妄知。外道邪知。二乘偏知。菩萨分知。唯佛(是)遍知。以真智证理(用真正的大智慧证得我们原本具足的无生之理)。理无不彻(这个道理没有不显现出来的)。以俗智鉴机(“鉴”就是判断,判断力叫做鉴,拿来鉴定看看)。机无不宜(根机没有一个不适合)。乃至缘起差别等(种种的差别相)。无不尽知。故云遍知也。

色无碍自在。(什么叫做“色无碍自在”?)身业最胜也。如来色身。自在无碍。乃有多端(“多端”就是多种)。(哪几种呢?讲到佛的色身)今略辨四种。一(、)大(身)小(身)无碍。(六根的)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不坏诸根之性。又不杂诸根之相(一根的能力就周遍法界,但是又不坏诸根之性)。二(、)互用无碍。一根能作诸根用。诸根能作一根用。自在相作。而不相碍(一切的相都不罣碍)。三(、佛的色身是)理事无碍。现色炳然(“炳bǐng”是显著的意思,俗家人名这个“炳”字,可能也是很多,像李炳南老居士,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在家的大德)。

而不碍举体性空(现象一直起来,但是,当体就是空性)。妙理湛然(道理是很光明的)。而不碍业用无方(虽是空性,妙理湛然,清清楚楚空性的道理,全体就是空,但是,不妨碍它的业用,“无方”就是没有一个定向,哪里都不受到限制,“无方”就是遍十方,如果有方的话,你到东方去,南方就不能来,你到南方来,北方就不能去,“无方”就是没有固定的方向,哪里都可以去,这意思是君子不器,没有什么两样)。下文(底下)云。色即智(这个是对众生来说的话,众生色就是障,色就是现象,色身也是一种现象,外境也是一种色法,我们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可是,诸佛菩萨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智慧,就差这么多,只要我们能够把一切事相融归到我们自性清净心,以我们自性清净心散发出来的智慧,色法就会无碍,我们这个色对众生来讲是障道,看什么,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看什么就是牢骚抱怨,释迦牟尼佛的胸量,他看什么,他都是以慈悲心去关怀,像佛经典里面记载的:一个媳妇很泼辣,公公、婆婆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佛就去度她,这个媳妇,如果对她家人来讲的话,是一种痛苦、一种负担,一种没有办法讲道理,碰到的那个,你实在是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佛不一样,佛认为一切境界都是修福的机会,有因缘他就造福人群,没有因缘,随缘,

所以,他的智慧就充满着一种悲心,我们的智慧充满着我执,所以,就变成世智辩聪,我们的智慧充满着我相,我相:我很用功、我很执著、我怎么样持咒、我怎么样念佛、我怎么样对,你们统统不对,所以,我们透过无明所讲出来的,虽然讲智慧,其实那是一种世智辩聪,我们讲智慧,实在是高估了自己,根本没有所谓的智慧,智是平等相,智慧是平等相,我们哪里有真正的智慧,讲了二、三句话,统统别人不对,我们统统对,哪里有真的平等相,没有!)。

说名智身等(说明智身,所以,佛很伟大,色法一切无碍)。四(、)应机无碍。一身不分而普现(一切众生,他可以不必分身,色身就是:你看他,他就在前面,可是,无量的虚空,都有佛的化身)。多机(“多机”就是多种众生)齐应(“齐应”就是同时。同时应现在他前面)而无乖(“无乖”就是不会互相违逆)。在彼不碍此。在此不碍彼。故云色无碍自在。

救世大悲(你要救度众生,你就是要运用口才,去救度众生,口才我们统统有,每一个统统有,只是我们发挥的口才是建立在我见里面,学佛的也是一样,不到证阿罗汉果,我执不断,讲出来的话还是我执,主观意识太重,不断法执的人,太爱自己所修的法,修密宗的人说三业最清净,即身成佛,我修密修了四、五年,是不是?修禅宗的人说:即刻开悟,即心即佛,以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是本来面目,修净土的人说带业往生,

所以,就会产生宗教的狂热分子,攻击别人,然后认为自己所修的是最殊胜,人一定会在生命当中迷糊一阵子,我这句话你要冷静,当我们一个人修净土法门修一修,他觉得很平淡的时候,他就会搞一搞密宗,自己买一个铃杵……(法师做摇的铃杵样子),我们很了解,我也买过,我总共灌了十几个顶,持咒持了算百万遍,开过顶的,吉祥草都透过顶部,我到现在还是恢复念佛,因为,他那个感应力很强,会很吸引人家,我们虽然有正见,但是受不起诱惑的时候,一下子就栽进去了,以为自己很有修行,就是这样子,人在一生当中他在迷糊的时候,他会觉得很聪明,禅宗也是这样子,当他去打一次禅七的时候,

他觉得心很法喜,可是,他忘记了他还是凡夫,参禅、参禅的时候我们悟道:即心即佛,内心里面就产生一种观念:我就是佛,我今生今世死了以后,就可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的生命,但事实不然,他忘记了他是凡夫,所以,参禅到最后会变成我慢,会无慢,生大我慢,什么都不在意,抽烟、喝酒、打牌,他认为那是无所罣碍的事情,参到最后戒也不持,什么都没有,他什么都开缘,他什么都是无所住,所以说,我们人的一生里面,他一定要迷糊过一阵子,成熟的代价就是不成熟,一定的道理,当一个人在迷惑的时候,你怎么跟他讲,他会认为你是啰嗦的,你很无聊,我现在念咒念得那么好,你认为你修密宗不好,他参禅参得……,参禅参得好,念佛才念得定,对不对?他内心里面就是这样想,参了以后,他不会念佛,参禅的人不会念佛,

然后,他内心里面充满着喜悦,噢!原来的本来面目,他不晓得悟离了生死还十万八千里,他不晓得。所以,像我活到41岁的人,我们什么都体会得出来,所以,我们如果看到众生,现在很着迷某一种法门的时候,我跟他讲:还早得很,因为,他年龄还不够,体会得还不是很深,他现在认为他这样最好,他认为刹那的喜悦,以为是永恒的方向,错就是错在这个地方,修这个法门喜悦的时候,他以为这就是了生死。我告诉你,再重复地告诉你:离开念佛法门,你要了生死out,零,一个都没有,不相信!

你试试看!看你临命终自在,还是念佛的人自在,You can try and test.你敢试试看吗?)。(所以,我们要救世大悲)口业最胜也(但透过凡夫没有平等、没有般若智慧,所讲出来的话一样是无明)。世谓世间。乃三种世间中之有情世间也。即所救之机。大悲为能救之心(大悲就是我们能救的心)。拣非生缘悲(这个“生缘悲”就是声闻、缘觉、菩萨,权教菩萨的慈悲)。法缘悲(整句来讲就是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大悲,这样讲才是整句的意思。我们现在少一个慈,应该讲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大慈悲,法缘慈悲是二乘人以及初地菩萨所修的)。由无缘大悲(无缘大悲就是佛。

我们来解释一下:《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在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等记载慈悲有三种,第一个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也就是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最初的慈悲,也是属于此种,

所以,也称为小悲;第二叫做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的慈悲,系无学:无常阿罗汉,指二乘以及初地以上菩萨的慈悲,又称为中悲;第三叫做无缘慈悲,是远离差别的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的慈悲,这个是佛独具的大悲,不是凡夫、二乘等所能起的,所以,特称为大慈大悲。所以,由无缘大悲)内熏。说法度生。因众生根性不一。故如来巧说不同。大小顿渐(大乘、小乘、顿教、渐教,)。偏圆显密(“偏”就是偏空,是指二乘。圆就是圆满,就是指大乘。显教以及密教)。无非随机利导。对症施方。佛说一切法。一一皆从大悲心中流出。故曰救世大悲。

者字(是)指人。即上三轮最胜之佛。佛德无量。难以尽举。略举三业。以表所归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及彼身体相三句。归敬法宝也。及者并及。言不但归佛。亦归于法也。法宝有四。谓教理行果(如果你每个字加一个“法”,可能比较更清楚,你讲教理行果,有时候念一念,不晓得在念什么,教理行果是指法宝,三宝里面的法宝,教法、理法、行法、果法)。今但归果理(归于果法以及理法两个)。彼即指佛。约彼佛身。而明法宝(佛的身来说明法宝)。是果法也。又约身之体相(体相是空性)。是理法也。及之云者。显佛与法。

(佛跟法)是非一义(它不能讲一个,佛是觉悟的人,法是永恒的真理)。彼身体相。显佛与法。是非异义(也不能说不同,法由佛悟,悟的人也就是符合这个法,所以,佛就是法,也不能有什么差别)。法即佛之体相。佛之体相即法(也就是智慧之相,佛的体相即法,所以,法就是佛的体相,佛的体相就是法)。诸佛以法为身。体相二大属法宝摄(体相二大是属于法宝)。用大即前三轮不思议业用(身、口、意不可思议的业用)。以用大全依体相(全部依照这个体相)。故云及彼身体相也(三轮不可思议的业用,所以,是体大、相大、用大。)。

法性真如海。此句释上体字。谓真如法性。即法身真体(我们常常讲法身、报身、应身,法身的真体)。又不特与佛为体(“不特”就是不只是,不只是以佛为体)。亦通与一切法为性(佛为体是真体,法身的真体,一切法也是法身的真体,法身的真体也是贯通一切法)。论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众生就是有情,在有情的角度来讲,它叫做佛性)。在非众生数中(也就是非有情)。(非有情来讲)名为法性(所以,佛性、法性,本来无二性)。法性即诸法实性。真如者。无遣(无所遣)曰真(无所遣,无遣曰真。什么叫做遣?无所遣,如果是加一个字就更清楚,加一个“所”字,无所遣叫做真)。

无立曰如(无所立叫做如。这个讲得实在太好了,我们要解释真如,真则无所遣,你要遣什么,本性,本来就是无一法不是真的,你要除掉什么,除就是舍的意思,无所舍,无所立,无立叫做如,一法不立,你立什么,一切法都是缘起自性本空的东西,无所遣,本性你要遣什么东西,遣贪、瞋、痴吗?本性本来就没有贪、瞋、痴的东西,是你自己幻化出来的一种错误的执着,你遣除贪、瞋、痴,那个遣的东西你还是遣,还是一种烦恼,法要悟,悟才能入,放下就是了,我今天,我贪心,我除掉贪心,我慢慢地除掉贪心,你除、除…,还是不尽,你怎么除还是不尽,对不对?有无量的过患,今天有,今天除一点,明天有,明天再除一点,除一点,那是有形东西,才能慢慢地这样除,空性的东西,烦恼本来就没有你除什么,放下,这一念放下就OK了,你要除什么,)。

下文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这个真如的自体,本来就没有什么可遣的东西,我们的佛性,你要遣什么)。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师父不是讲过吗?见处即真。师父!奇怪!我见了老半天怎么不真?烦恼盖住了怎么会真?我们没有真,我们都是扭曲,扭曲了,变相,把一件事情透过无明都会变相,变相,所以,你看众生,你也不必觉得很奇怪,众生哪一个不造口业,讲了是是非非很正常,这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有的众生来讲:慧律法师!你们出家人怎样、怎样,我说:你讲得太好了,我们确实做得不好,麻烦你来剃度出家做榜样给我们学习。噢!我不敢!众生就是这样子,你要叫他批评的话,他可以从早上讲到明天,你要叫他说你来剃度出家,他马上打退堂鼓,你来弘法嘛!对不对?你来做模范给我们学习,就是这样子,众生相就是这样子。

问:云何无量劫来做众生?为什么无量亿劫来都是做众生?都是看人家的过失,对不对?那张嘴巴从来没有清净过,云何扮演诸佛菩萨?很简单!回光返照,什么都是自己过失,噢!我不对!对,别人好,我不对,回光返照,烦恼慢慢、慢慢地减轻,那就是作佛,所以,一个是出去,一个是进来,你出去你就永远六道轮回,进来的话,自性就是佛,一念觉观就是本来的面目,对不对?就是这样子)。(所以说)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一切法悉皆真如,所以,大彻大悟的人,他没有所谓的假,因为,他所见的都是用清净心在看,这个真就是清净的东西,他从来不仇视任何一个人,你叫一个大彻大悟的人,叫他恨一个人,不可能的事情,叫他去嫉妒一个人,他去贪、瞋、痴,去追求这个境界,那不可能!话说回来,你叫凡夫不发脾气,叫他不执着,那也不可能,不讲人家坏话也不可能,同样都是不可能(法师笑),就是这样子,因此,在一个年纪大了,修行久了,你就不会为一切境界而困扰,因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底下这句讲得很好:)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名为真如(我们应该了解一切法自性本空,不可说:不可用语言去说,不可以用分别心去执着,是不是?名为真如,这就是真如)。又真则不变。如则不异。恒随染净之缘(永远随着染净之因缘)。遍与染净诸法为性(遍一切的染净诸法为性)。虽随缘而不变。虽不变恒随缘(噢!要做到这个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众生你要叫他随缘不变这个是谈何容易,谈何容易,他怎么能够随缘。啊!随缘!众生,你跟他讲二、三句话,你就要听他的,你听他的叫做随缘,你不听他的,就不能随缘,不听他的,他就揍你(法师笑),他怎么能随缘呢?诸佛菩萨就是如如不动,你听他、不听他的,他就是如此,所以,我告诉你,就像我以前,没有学佛以前就是这样,我学佛以后,我的讲话就讲得很圆融,我到最后一定讲一句话,我跟任何一个众生讲话,一定讲一句话,我说:我只提供你意见跟参考,过去,有前车之鉴就是这么如此,你有权利选择你自己对跟错,我没有强迫你的力量,你自己好好地考虑。虽然,我们要他好,但是,由他自己去抉择,

所以,会讲话的人就是这样子,我学了好几十年,才学这句话,真的,不会讲话的人:你一定要听我的,你就是要遵照我的,不然,你会死得很惨。笨蛋,讲这种话,(法师笑着说)你想改变对方吗?不可能的事情。我不会,我今天讲话,我不会这样子,不会落入人家把柄,我说:听,不听,抉择在于你,我做师父的人,我有权利告诉你是非、善恶、对错,因为有前车之鉴,但是选择掌握生命还是在于你自己,在于你自己,你自己选择,所以,我告诉你,讲话是一个很高超的艺术,否则的话,你要讲到说是随缘很难,很难。两个女孩子讲一讲:喂!我们去看电影好,还是去KTV好,去唱歌好。两个都想改变对方,到第三个:唉呀!干脆我们去听讲经好了。你有病啊!不去唱歌,你听什么讲经。在这个世界上,要改变一个人,要做到随缘,这是很难、很难……,

记住!随缘两个字,就是喜悦,你懂吗?就是喜悦的心境才做到随缘,喜悦是生命的本质,随缘就是接近大彻大悟的人才能做得到,喜悦是生命的本质:随缘。我随缘就是说不在因缘里面取舍,那就是喜悦,晕是谈何容易,我们一般人会讲,做不到。我们到最后没有办法随缘,到最后就是:罢,罢了!我们现在到最后不是叫做随缘,都是这样:你去死吧!改变不了他,气死了,你去死吧!随缘,开玩笑!不可能!除了佛以外,能做到这种随缘,我们没有办法随缘而不变。所以,不变也恒随缘)。故喻如海。因风起诸浪。湿性无有变(你怎么变化,海水的湿性,还是永远是湿性)。无变之性。不碍浪起(浪起得再高的话,水还是湿性,这就能够真的随缘)。又真如具德如海(我们这个真如就像大海一样,所以,具德就是所谓的慈、悲、喜、舍,这个德行就像大海一样)。

华严云(《华严经》里面说)。譬如深大海。珍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之形类。甚深因缘海。功德宝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华严经》里面说:譬如深大海,很深的大海,意思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怎么样?珍宝不可尽,如果你开悟到自性的功夫,哇!那不得了,你无量亿劫来一句话就解决了,所以说,人家讲:我于忍和尚前,闻一句法,一切尽舍,回到自己的常住,闲来无事,禅宗里面多么洒脱,我到忍和尚那个地方,我听到一句法,回来以后,就什么事情都没有,我们是听了三年,回来是什么事情都有,就差很多,无量的功德藏就是显现不出来,没有开发自性,没有开发自性就会落入意识的观念里面,我执、我见就是一直充满着痛苦。所以,我们的修行叫做浪费生命,就是这样子,拼命地浪费生命,每天都在用功,整天拜八十八佛,早课、晚课都没有缺席,等一下挑菜挑一挑,又跟人家吵架,实在很糟糕!

光是挑菜而已,就跟人家吵架,你看多严重,连带个便当就跟人家大声嚷嚷,你看这怎么修行?修行就是这样,所以,在因缘法里面所得到的就是会变化,情绪就变化,不在因缘法里面,就穷劫不坏,不在因缘法里面,放下因缘就是不在因缘法里面,对不对?当下你就超越它,穷劫不坏的东西,对不对?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每样都是现成的,随手拈来都是大智慧,不会用,卡死在那里。师父!我这便当要带大的,还是带小的好,没关系!爱吃大的,带大的,爱吃小的,带小的。师父!他带萝卜。

没关系!没生病吃萝卜也没关系!我还烦恼你便当带什么,我才不会像有的,为了带便当在那里乱七八糟,所以,那个心境会用的人,哇!每天喜悦得不得了。于中悉显现。众生的形类怎么样?甚深的因缘海,很深的因缘海。功德宝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若按后义。兼通体相(后义就是所谓的随缘不变的意思,按照随缘不变的意思,不变随缘,因为,不变是体。随缘是相)。

无量功德藏。此句释上相字。谓此法身。如来藏妙真如性中。含摄具足。无量称性功德。故云藏。四种法中。此属教(法跟)行(法两种,教理行果当中教法跟行当)二法。教(就是)含所诠(的)功德(“诠”就是解释)。行摄所成功德(教就是所解释,“诠”就是解释、诠释的功德藏,行:摄所成的功德,还是要去做,佛法没有什么诀窍,修学佛法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老老实实地去做,行就是这样子,你要是投机取巧不能成佛,你听过释迦牟尼佛欺骗别人吗?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不必在那里吹嘘,看到别人,就想改变别人,你不需要这样子,你好好地改变自己,好好地在自性下功夫)。功德不一。故云无量。

如实修行等一句。归敬僧宝也。僧通凡圣。圣有大(乘跟)小(乘)。如实修行者。地上大菩萨僧也。称真实理。起圆顿行(“行”字法师读“héng”音。称真实理就是称真如自性,无生的理起圆顿,圆顿就是到哪里都是满的,顿就是急速;快,圆满最快的修行,所以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用什么心?用不生不灭的心,

所以,无论如何《楞严经》要听,师父现在正在讲《楞严经》,再忙,你都要抽空来听,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禅宗讲这句话,用什么心?但用此不生不灭的真心直了成佛,就是这个道理)。凡所修为。名如实修行。下文云。依法力熏习。是地前行(实地以前就是三贤位,依照法所谓的熏习,还在意识的分别,熏习是指意识的熏习,自性真如不能熏习,在某一个角度讲,他们讲真如可以熏习,但是,在实教,真如不能熏习,真如是无为法怎么能熏习,有生有灭可以讲熏习,是不是?但是,唯识学里面讲真如可以熏习,所以,权教菩萨跟实教菩萨讲的道理差很多,依法力熏习是地前行,是初地以前)。如实修行。是地上行(地上行就是初地以上的修行)。满足方便。是地满位(十地满位)。等者。举中等取前后也(前后就是包括从初地到十地,统统包括在内。是地满位,地满位是十地满位,所以,举中间等字,就是取前后也,前后,前就是初地,后就是十地,初地、十地都包括在内)。

又《宝性论》(《宝性论》是后魏勒那摩提所翻译的,又称为《宝性分别一乘增上论》,略称为《宝性论》,本书是论述如来藏自性清净的教义,如来藏自性清净的教义叫做《宝性论》)。就地上菩萨说二修行。(第)一(叫做)如实修行。(什么叫做如实修行?)了如理一味(如理,如无生的理、如真如的理,如不生不灭的道理,等同一味)。属正体智(正体智就是根本智,就是指体性上的智,也就是指空的意思)。(第)二遍修行。(虽然是空性,可是,所到之处)备知一心。有恒沙法界。属后得智(后得智就是所谓的俗谛,从空出假)。此中举正体智。等取后得智。(正体智是空、是真谛,后得智是有、是俗谛)故云等也(真、俗二谛融通就是三昧印,也就是我们空、有圆融)。先归敬三宝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乙后 述造论意(为什么要造这个论?)

【(一、)为求令众生。除疑舍邪执。(二、)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为什么要造这个论?两种原因,为了想让众生除去怀疑,舍掉邪执,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起大乘的正信,佛种不断故)。】

述意不出二种。一为利益众生。二为不断佛种(当然说法也是,师父今天说法还是一样。法师您为什么要说法?第一个为利益众生,第二个不断佛种,继续栽培僧才,对不对?)。所为众生虽多。三聚可以统收(“三聚”就是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这是三聚)。下文云。为未入正定众生(“正定”就更一定进趋佛道叫做正定,未入正定聚就是还没有进入一定成就佛道的这种众生)。修行信心等(起信心)。此正为不定聚(正是不定,变来变去,未入正定聚当然就是不定聚)。

令起正信。兼为邪定聚(就是让他起正信,同时还为了那些邪定聚。邪定:佛道以外的统统称为邪,不能成佛的统统称为邪)。作远(的)因缘(该度的我已度,未度的我也作得度的因缘)。(第三个)已入正定聚。具增妙行(这是入正定聚,已经入于正定聚,这正定聚就是决定成佛叫做正定聚,决定成佛叫做正定聚,具境妙行:增加殊胜、殊妙的修行)。

第二句。今得离过益(离一切的过失。“离过益”:离一切的过失的利益)。众生所以长沦生死。不证涅槃。皆由疑执(这两个字不但是修行的大障碍,这两个字也是人际关系最痛苦的地方,疑就是不相信对方,执就是什么事情都放不下,世界上最痛苦的两个字就是这两个字:疑、执,所以,学习相信别人,会得到清净心,自己也会很快乐)。

以为其本(疑跟执就是长沦生死不证涅槃的根本)。由疑故迷真。失于乐也(失去了法的真乐叫做失于乐。你怀疑大乘的法,你怎么会得到涅槃的妙心,不可能的事情,你连信都没有,你怀疑怎么可以得到解脱的涅槃清净心,证就更不用讲,所以,失于涅槃的法乐,失涅槃的真乐)。由执故起妄。种于苦也(种下了未来的苦因)。

求大乘者。所疑大端有二(“大端”就是大概,有两个角度,求大乘所怀疑的,大概有两种情形)。(第)一疑法(对法怀疑)。障于发心。(第)二疑门。障于修行。一疑法者。疑大乘法体。为一为多。若一则无异法。生佛平等。何必发宏誓愿度生(因为是一)。若多则非一体。物我各别。如何得起同体大悲。(因此,对大乘法体)由是疑惑。

不能发心。二疑门者。疑如来教门无量。为依何门修行。若要俱依。不能顿入(那么多法门,你要依照什么)。若依一二。何遣何就(要遣除什么,就是依从,我们要遣除什么法门,要依从什么法门?何遣何就,我们要遣除什么法门,然后,依靠什么法门?)。由是疑惑。不能修行(因此,产生了疑惑,也不能修行)。

今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开二种门。立一心法。遣初疑(在遣释疑。“遣初疑”和本段后文中“遣次疑”,两种疑问就要好好地来谈论)。明大乘法。虽有一心。一心之外。更无别法(大乘都是讲一心,所以,讲来讲去都是你心的问题,很容易,你心里烦恼,你所显现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牢骚跟抱怨,这个很容易看得出来,表示他的心不清净,因为有无明,如果,心清净的人,他讲起话来,他就是会感恩,他就是懂得赞叹别人,什么都是透过智慧)。因有无明。迷本一心(迷了或者是真清净心,都是一心,迷了也是本来这颗心,悟了也不离这颗心)。起诸波浪。流转六道。虽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

良由一心动(,)作六道(不要把“动”“作”两个字念到一起。不是这样念法,良因一心动就是动念。“作”就是变为,就变为六道的因,就变为六道轮回的根本原因)。故得发宏济之愿。六道不出一心(六道轮回还是离不开这个自性清净的体,还是一心)。故得起同体大悲。如是遣疑。得发大心(还是你心的问题,应该发大心)。

开二种门(开两种门:真如跟生灭)。遣次疑。明诸教门虽多。初入修行。不出二门。(第一)依真如门。修止行(止就是定。观一切法空,心就会定在那个地方)。(第二)依生灭门。起观行(观行就是所谓的慧门,智慧的慧)。止观双运(定、慧双运)。万行斯备(一切的修行就全部具足)。入此二门。诸门洞达。如是遣疑。能起修行。

邪执亦二。即我法二执。真如界内(在真如的范围里面,这个界内不是三界,这意思就是谈到真如,就这个界限来讲,这个角度来讲,界内是指这个角度来讲)。不立一尘。本来无我。众生妄执为我。本来无法。众生妄执有法。由有二执。故障人法二空真理。(在后面,造论有八个因缘,在八个因缘里面)第五因缘。善护其心。远离痴慢(要好好地保护我们这颗心,远离愚痴、骄傲、狂妄的心)。出邪网故(所以,要造这部《大乘起信论》)。正遣此执(遣除这个执着)。

综上除疑令悟真乐(除掉这个疑惑,让他悟到真实的快乐)。舍执令离苦因(我们众生就是这样,明明执是一种痛苦,你看,执,然后,苦,舍执才能离苦,这个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无量亿劫来一直六道生死,一直就是这个执放不下,我们今生今世碰到佛法,更不应该再继续下去,否则六道轮回不会停止,所以,舍执令离苦因)。俱属离过益。

起大乘正信句。令得成行益(令得成修行的利益)。既于真不疑(对于真心,真如门不怀疑)。于妄不执。方得于大乘根本法中。发起正信。亦即翻前(就是改过,改掉前面的)疑字(变成了信)。故云信。翻前邪字。故云正。下文分别发趣道相(就是说到最后看看你要怎么修行,就是分别发趣道相,趋向于修行的路线,)。及修行信心分。皆成此行也。

(造论的第二种原因是什么?)佛种不断故者。意之所归也。令众生离过成行(令众生离一切过失,然后,好好地修行,变成了修行)。信心满足。(修行到十信,就可以)得入初住。证位不退。生如来家。为法王子。能绍佛位(能继承。“绍”就是继承,继续接续的意思)。故云佛种不断。即下文信成就发心者。毕竟不退。入如来种中。正因(佛性)相应等。

又种因也(“种”就是因缘,佛种不断就是成佛的因不断)。由此所说。令诸众生。修行佛因。常不断绝。如《华严经》云。下佛种子。于众生田(下佛的种子在众生的田地里面,田就是心田)。生正觉芽(让他有正知正见)。是故能令佛宝不断。此之谓也。故字。与偈首为字相照应(所以,故就是所以要造论,故字与偈首的为字,因为偈首“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就是这样相互前后呼应,为就是因为,故就是所以。)。

造论即所为二意(“二意”就是那两种目的,哪二意呢?第一、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第二、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所以说,即所为二意)故。(看后面你就知道前面,不然,你不知在读什么)此外无他。四归敬述意竟。

甲五 正立论体三

A乙初 显益起说 B二 举数标章 C三 依章别解(这个科判,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A乙初 显益起说

【论曰(有这么样说,论:经、律、论里面的论)。有法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有一种大乘,有一种法可以起摩诃衍,就是大乘的信心,依照这个信心作为根本,是故应说:所以应该说大乘法。论曰:有一种法可以让一切众生起大乘的信根,是故应说:所以,一定要说这个法)。】

论曰。拣异经律之辞(论当然不是经典,也不是律)。有法一句。显所说义(显示所说的道理)。有大胜益(有很大、很殊胜的利益)。是故一句。指能诠教(能够诠释的教理)。殊难缄默(“殊”就是特别。特别难以保持沉默,一定要说。是故可以让人家起大乘正信,起大乘的信根,所以,一定要说)。(是故一句,指能诠教,殊难缄默)有法。即论所依宗本(经、律、论的论,所依的宗本)。(什么法?)谓一心法。(一心)具二门(也就是真如门跟生灭门)三大义故(体大、相大、用大:三大义)。正示所宗(正示我们所尊崇的)。乃所说法体。摩诃衍。此云大乘。所宗心法。即是大乘。能信此心。

即是信根(信一切法都是一心)。信(就是相信)心真如门(你这样念:信心,真如门,那就完了!那就表示你不懂佛法,也没有看过《大乘起信论》,不是这样念,要这样念的,要这样念,念:信,如果你相信,心真如门:我们的心有个真如)。正理决定(我们正确的理念就决定了)。信(如果你相信)心生灭门(所以,那个心不是定在上面那个字,是定在心生灭门的上面。如果你相信心生灭门)。业用不亡(“业用”就是因果,因果是不灭的。大修行人也是不可以离开因果,你怎么修都不可能逃离因果这两个字)。二门不出一心。一心具足三大(体大、相大、用大)。信而言根者(信心而讲根本)。谓信满入住。

得位不退(十信位满了,就入这个初住位,得位不退,三不退里面的位不退)。根有二义。一能持义(有了根他就能持)。自分不失。(有了根怎么样?)二生长义(根可以继续生长)。胜进上求。是故二字。如是胜益。皆以有法之功能。为能起故(因此,我们听经闻法,这就是成佛的根。闻法:这样每天一直熏习、熏习……,谁都没有办法改变你,成佛的根打得太稳的时候,你不会倒的,你对法师有信心,对大乘法有信心,对道场有信心,你走到哪里,人家要破坏你的信心都不可能,你永远不会动摇,因为,你有法的功能,对不对?你能够起深信不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像师父现在的话,你跟我讲什么,那不可能会动摇,你教我另外一个法门,或者是讲这佛法不好,出家不好,怎么样也不可能动摇,

所以说,这个信根打入了,就像铆钉一样的拔不出来,那是成就的人,修净土法门也是一样,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打进去如如不动,你讲什么,我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则说不容缓也(“缓”就是延迟。则说:这个说法,这个论法,不会迟延)。故曰应说。论题依此而立。初显益起说竟(显出这个利益一定要说)。

B乙二 (《大乘起信论》总共有五分)举数标章

【(哪五大段?)说有五分(《大乘起信论》分五大段)。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序分)。二者立义分(立下这个定义)。三者解释分(开始解释)。四者(所有的解释就是要让你)修行信心分(从二到四为正宗分)。五者劝修利益分(流通分。这就是我们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样符合我们的三分)。】

有五分者。举章数也。云何下标章名。分者。章段各别。分齐分明。五分辗转相因(“分齐”就是或多或少的分量,到底要分多,还是要分少?“分明”:分得很清楚。辗转就是间接,间接的都互相作为因)。一法不孤起。应机施化。制必有由(这个就是讲因缘分,在解释因缘分,五分里面的因缘分,为什么有这个因缘?因为法不孤起,要应机施教,制必有由,由就是因,所以,这个是因缘分的解释)。(第)二(是立义分)由致既彰(“由”就是前面的因。“致”:足够。有了足够的原因,既然那么明显了)。宜标纲要(“纲”就是提纲概要)。令识所宗(伭他了解我们的宗旨是什么,纲就是用来维系绳子、网子的总绳,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凡致既彰”,“由”就是原因,“致”就是足够,有了足够的原因,既然那么明显了,怎么样?

“宜标纲要,令识所宗”)。(第)三(就是解释分)宗要幽深(因为这个宗旨,简要里面深入的道理,重要的道理很深,幽就是隐暗,不容易了解,幽深)。自应广释(所以,这个是解释分)。令物生解(令一切的众生去了解)。(第)四虽解法义。非行莫阶(“阶”就是进,虽然,了解法的道理,但是,“非行”:不去修行的话,“莫阶”,“阶”就是台阶;一层一层地上去,阶也是进的意思,趋向的意思。莫进,就是不能进,不能产生进步)。自必解行相应(一定要解行相应)。(第)五(就是劝修利益分)正行既立(修行既然立了)。钝根懈慢。自必举益劝修(修行有什么好处?有好处,可以解脱生死,

所以,劝劝他们要修行)。此五论之章段(这五论,“此五”:这五段,乃是论的章段,就是说《大乘起信论》的一段,一大段,第二大段,第三大段)。如经之三分(所以,经典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一因缘即序分(第一的因缘分,如同经典的序分)。中三段(就是利益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合为正宗分(“合”就是加起来。

就是二、三、四,中三段就是指利益分这一段,解释分第二段,修行信心分第三段,这三段加起来,就是经典的正宗分)。后劝修即流通分。二举数标章竟。

乙三 依章别解(我们一章一章个别来解) (《大乘起信论》) 即为五 丙一 因缘分(下面分)二(个段落) 丁一 牒章名 二 显因缘(依照这个章的名字,就是因缘分这一段,然后来显出是什么因缘,造论有哪八个因缘)

丁一 牒章名

初说因缘分。牒章名可知。

丁二 显因缘二 (分二段,当然这个是科判,这也不是很重要,知道这在讲什么就可以,就是显这个因缘有二大段)

(第一)戊一 问答直显(这是一段) 二 问答遣疑(这是第二段)

戊一 问答直显

【问曰。有何因缘(这个就是论,《大乘起信论》开始)。而造此论(有什么因缘造这个《大乘起信论》)。

答曰。是因缘有八种(八个因缘。任何事情都是讲因缘)。云何为八(造《大乘起信论》有哪八种因缘)。

一者。因缘总相(所谓因缘总相就是总因缘,整个一切的,用一句话来说,为什么要造《大乘起信论》?)。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凭什么要造论?造论的症结所在,是希望众生能够离苦利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诸佛菩萨的发心,都是发这个心,所以,《大乘起信论》的总因缘就是这个,为了让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不是求世间的名利恭敬供养,一样的,我们弘法利生,也是发这个心,哪一个善知识普度众生,诸佛菩萨都是发同样这个心)。】

此初番问答。答中先举数(举数,数目有八个)。次辨相。后总结。辨相中(就是八个相当中)。初一是总。余七为别(如果,这个总的底下,加两个字就会更清楚,初一是总因缘,余七是别因缘,初一是总,有时候很陌生,第一个原因,就是所有造论的总因缘,后面七个是个别的因缘,所谓个别的因缘,是就《大乘起信论》,一段一段的承先启后的相接,而说七个因缘,《大乘起信论》有很多段,这一段是做为下一段,哪一段的因缘,是为什么?

然后,引出论文里面的一段,所以,余七为别因缘,就是根据《大乘起信论》里面的论文,然后,发起这个所谓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一讲起来,就引《大乘起信论》的论文,然后,前后呼应,为各别的因缘)。总有二义。一菩萨所修诸行。均为众生与乐拔苦(所有的善知识,诸佛菩萨的修行,都是为了这个)。不独在于造论一端(不只是在造论这一方面)。(总因缘的第)二(个,)此一因缘。乃与一论作发起之由。众生指凡外权小(“凡”就是凡夫;“外”就是外道;“权”就是不究竟的菩萨;“小”就是小乘)。

以凡夫外道。迷此一心(凡夫、外道不了解天地万物都在于我们这颗心,由于我们这颗心强烈的分别跟执着,所以,一直在高低之下不能进入空性的平等,不能回归到一心,所以,与其控制境界,不如控制我们的念头,他不了解这个,你一直要修正这个境界,那很困难,所以,要修正这个念头,所以,迷此一心)。

以招界内(三界内)。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就是双重的痛苦,底下的苦是内苦,就是指身心:五蕴身的苦,上面一个苦是指天灾人祸,苦苦就是说外面的苦加上里面的苦,这个世间本来就是苦上加苦,我们生生世世自己造业,我们是业力牵引过来,在这个娑婆世界的苦,我们要认命它,你不必去抗拒它,因为,它一定会来临,只是迟跟早,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因缘果报也是存在,但是,因为他已经转这个境、转这个心,

所以,一切的苦对佛来讲,他都是化作甘露,佛也是一个人,他也是一个躯壳,但是,佛却每一分钟都在享受他的生命,他认为外在的一切苦,都是心的不健康,因为,心没有智慧,我们有强烈的排斥感,因此,这种感受性不能化作升华性,我们把感受性变成高低,不能把感受性化作一种升华:平等,所以,我们没有正受,我们没有正确的受,我们所有感受都是烦恼里面所化出来的抗拒的念头,我们不能直下承担,不能当下接受自己的苦,所造出来的业不能直下承当,不能直下承当,就是不能认命,不能认命,本来已经很苦的世间,就会化作更强烈的压力、压迫感,所以,就苦加上苦。

“坏苦”:坏苦就是终有一天,任何好的境界,它都会慢慢地变坏。“行苦”是指微细的变化的苦,微细的变化的苦。所以,苦苦、坏苦、行苦,在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不是苦的)。分段生死之果。小乘权教。迷此一心(小乘或者是权教菩萨,迷了大乘所讲的一心)。未离界外微苦(微苦就是法执未断,对法的一种执着,什么叫做对法的一种执著?比如说,五阴身:色、受、想、行、识,认为这才是实在的,所以说,这个微苦还是存在)。变易生死之报。今开示此心(说这还是唯心所造)。欲令众生。

信解修行。得证究竟菩提觉法之乐(我们要信解,然后要去修行,我们了解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不是苦的,如果,希望有这个世界上拥有快乐是愚痴的人,要真正地快乐,是接受痛苦,不要去在意这个苦的存在性,可以减轻痛苦的程度,如果说,要想在娑婆世界追求到快乐,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会变坏,如果说,一直逃避这个世间,不想让它痛苦,也不可能,因为,苦它一定会来临的,除了,你直下去承受、去接受它,然后,不要再动第二个念头去抗拒它,这样可以把苦减轻到最低点。我现在病苦,像师父前几天病苦,我的心充满着喜悦,这个就是娑婆世界的果报,吹个冷气就这么严重,连上厕所:大便都没有办法,手印没有办法结,那个情形结什么手印,只剩下一个擦羽屁股的手印!能结什么印?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是,我的情绪非常地平稳,我才不会像一些女人,在生病的时候:……,精神病啊你!你不晓得这个世间是痛苦的,还需要这样大、小声的器吗?呱呱叫,我的病苦,眼泪就汪汪,水汪汪……,我从来没有这样子,高僧大德的病苦,生病它本来就是很实在,本来就是你要去接受它,你根本没有办法去抗拒它,它一定会来临,所以,你很欢喜,纵然,我今天舍报,我也很安详,因为,我没有牢骚、也没有抱怨,这是我造的业嘛!对不对!我只要好好,以后把冷气控制好,叫它不要乱吹就好了,人为的因素可以控制的,就全部控制好,对不对?所以,有修行的人他的果报现前,他不会牢骚、抱怨、仇视,或者是化作第二次的纠缠,与娑婆世界纠缠不清的一个仇视,不会这样子。众生不一样,众生一碰到苦,果报现前,他不但不能解决苦的果报,然后,继续造业,我恨你:我要报复,我要让你死得很惨,然后,愈来愈……愈绞就愈多,愈绞就愈多,然后,到最后就牵扯不清!

所以,一直在六道轮回里面转,就是碰到果报,不懂得当下熄灭,止息,止不了,佛听到毁谤,笑一笑,微笑,佛吃到赞叹,笑一笑,提婆达多要让他死,释迦牟尼佛说:我要去地狱救他。你想想看!这样才叫做佛,为什么?因为,万法是唯心。看你怎么想,你愈想就愈气那个人,你愈想就会愈气,就愈来……愈绞就愈深,如果说,我们用感恩的心把它转过来,用感恩的心,然后,慈、悲、喜、舍,一直放射出去,纵然说你今天不能解脱,你久久……,久而久之,你自自然然地就会升华,为什么?

因为,你是娑婆世界的一分子不得不苦,不得不接受苦的果报,到处都是坏人,哪有那么好都碰到好人,碰到好人是你的福报,在这世界上你碰到几个好人,没有几个好人,都是坏蛋比较多,都自私自利)。究竟涅槃寂灭之乐。非欲令其求于后世人天利乐等故(也不是为了后世的人,人天这些乐等等)。末句(最后一句说)、若约菩萨自说。我为益生。故造斯论。非求己身。名利恭敬也(我想,诸佛菩萨都是发这个心,包括师父在讲经都是发这个心,为了名利,名利做什么?人家恭敬也不能了生死,还是要利益众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