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第一义谛(文字版)
各位尊敬的诸山长老,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还有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以及发大心、发菩提心的义工,大家阿弥陀佛!
(众:)阿弥陀佛!
这一次的因缘是我们这个主办单位再三地邀请,再三的邀请,有三、四十位居士,他们来到高雄文殊讲堂,至诚恳切地来邀请,跪了差不多十五分到二十分,我一直都没有答应。最主要的我奉行了一个老和尚临命终的教诫。
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老和尚要往生了,他跟我讲,说:慧律法师!我看你的根器很利,将来在佛教界也会有一番作为,我有几句话跟你互相勉励,如果听得进去就会受用一辈子!我跟他讲说:长老!那您就请说吧!他说:行事低调,一个人行事低调,谦冲自牧,知进退,讲话不伤人,胸怀大量,内心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人,路会走得很长远。
所以我这二十年来,几乎在任何斋僧的场面里面都没有参加,我奉行了老法师的遗言:凡事,出家人不强求出头,不强出头,常常位居老二。
所以,在文殊讲堂二十年我都是如此地坚持,都没有出现。我想有这么众多慈悲的长老来办这个斋僧,师父随喜功德;有这么发大心、菩提心的护法居士大德,我们也随喜功德,赞叹各位僧俗团结一致的力量,师父在后面默默地祝福,毕竟是佛教的盛事,所以我就是本着这个心。后来我们这个主办单位非常地坚持,我也被他再三地邀请深受感动!但我又想到说我们小时候,有看过布袋戏,小时候看布袋戏,布袋戏就讲:早出来早死,晚出来晚死,如果都不出来就不会死!我就想:如果都不出来,活久了也是会死啊!那就想想看:好吧!偶尔就出来一次,跟大家——各位法师,护法居士见见面。所以,今天就是这么样子地接受了再三地邀请。
我自觉平凡,自己觉得自己很平凡,今天是来向诸山长老、各位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来学习的,抱着谦卑的心,以最谦卑的心来向诸山长老学习;以最谨慎的态度来跟比丘、比丘尼互相勉励;也来跟护法居士、大家来共同研讨佛法。我们今天特别地感动,我们给卓伯源县长(卓伯源:曾任台湾静宜大学、大叶大学讲师,“国防部法律顾问室参谋”,第13、14届彰化县议员,彰化县副县长、代理县长。2005年底代表**参选彰化县长并当选为彰化县长。2009年,**中央提名现彰化县长卓伯源参选年底的县市长选举,12月当选为彰化县长。)鼓励一下,(众鼓掌!)这么样一个正信的县长不多,掌声大一点!(众鼓掌!卓伯源合掌鞠躬。)很好!因为那个掌声免费的,要是要钱,就不需要这么大声了。我们今天特别谢谢县长的支持,非常谢谢!(众鼓掌!)再来,办这个斋僧是非常辛苦的,非常辛苦的,他投注的人力、物力、僧俗、义工,达到好几万人次,因为开会又开会……,斋僧就是很辛苦的!所以师父在这里特别赞叹发大心、发大菩提心的义工,也不求回馈,牺牲自我,投入这一次的斋僧。
因为高雄文殊讲堂也办过三年的斋僧,每年除了十方信众的供养金集合起来,我每一年在文殊讲堂都投入几百万,自己再加……加进去,就是给这些法师们供养。办了三年,觉得真的是很辛苦!尤其车子一坐,要跑去每一位长老的道场这样邀请,是真的很辛苦,我们为主办单位强烈地鼓励一下(众鼓掌!),他们辛苦了!
今天斋僧,我有一句话,说:闻法者要善于义,不善于语。听经闻法的人要懂得佛的义理是什么?而不是在语言、文字里面打转。若能以指见月,是名善说。如果能够指向月亮,手指头指向月亮:看月亮!叫你看月亮,不是叫你看手指头,你懂得看月亮,那个就懂得听经闻法的人。所以今天大家听经闻法要善于义,就是佛的义理。诸位!如果我今天问:斋僧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没有几个可以回答得出来的。你不信?你以为斋僧就是这样大家来吃一餐,叫做斋僧吗?不是这样子。供佛,佛在哪里?僧,僧在何处?如果今天举办这么大的供佛斋僧,连基本的意义都不懂,如何叫做无量功德呢?供佛在哪里呢?佛在哪里呢?自觉圣智即是佛。喔!我们的本性才是佛,佛又不在虚空当中,佛到底在哪里呢?在每一个人的心性当中。喔!原来这个供佛回归到最终点,是我们的本性。有没有觉悟?如果你觉悟了,你就供到佛了,是真正的佛!从事相来说:斋,过午不食叫做斋;僧,就是和合无诤叫做僧;这个是站在事相的角度来说。从理上来讲:什么是斋?心行纯洁叫做斋;心行清净叫做斋;心行平等叫做斋;心行无相叫做斋。什么叫做僧?本具大慈悲心,和合无诤,悟第一义谛,这个叫做自性僧宝。佛、法、僧有事相三宝、有理上的三宝。
今天僧斋当然是目犍连的母亲这个因缘,这是根据经典;但是根据究竟义是这么样说才叫做圆满。斋僧,供佛斋僧,务必会事归理,才符合佛的本意跟本心,这叫做真正的心性无量功德。
举个例子来讲:今天开会,斋僧大会,一定要有很多次的开会,你的心有没有融入真正的佛的智慧?有没有做到几点?一、这么多的——五、六千个义工,有没有……一、真正的斋僧不争功;二、不争吵;三、位居老二,不强出头;四、不搞对立;五、有没有守岗位?你的岗位站在哪里?有没有超过你的岗位?不在其位,不谋其职,我们做事守住自己的岗位,不要越自己的本份。再来,有没有明佛心?有没有了解佛的这一颗真正的佛心是什么?最后,要少意见,团体通过的意见,我们就绝对遵守,大家要恪遵团体的决策,有没有这样的心情?如果有这样的心情,办起斋僧来,那就是理事圆融。
修行是要把我们这一点融入整个团体,而不是整个团体来突显我这一点。一个社会、一个family家庭,社会society and country包括国家,都是这样子的,它是团队的精神。所以投票也是一样,你哪一个团队有力量,你要交给这个团队有能力的人,而不是投给一个人。不是投蓝还是投绿,这个团体的力量带动整个社会。所以,你在大选的时候冷静一下,蓝绿哪一团队能够真正地带领走向康庄大道,好好地处理两岸的问题,能够把整个经济、文化的层面与世界接轨。有的人为了蓝绿争吵不休,其实我跟他讲:没有必要这样子,佛法回归理性、回归智慧,万法都是佛法。像我不一样,我这样去投票,回来我就好好地睡,为什么?我们一个人只有一票,不需要做太大的情绪的不满。这个就是连投票都是理性的,佛法回归理性、回归智慧,我们关心政治,可是我们出家人不参与政治,要了解政治有各种的解读。我们出家人尽可能不要去碰触这个东西,可是我们有能力在生活的台湾这个土地上,冷静来看看整个趋势,我把选举汇入佛教的智慧,就是这样。所以,我看有的人蓝绿去争吵,我永远不会去争吵。诸位!今天我投蓝,你们投绿,全部都投绿,我的心不增不减;我今天投绿,你们统统投蓝,我的心也没有任何的增减,这个是佛弟子的基本盘。
再来,道理不懂的人,就算做牛做马做到死,还是离不开我相烦恼的执著。所以悟入第一义谛的究竟,涅槃妙心就显得非常非常地重要。
诸位,涅槃妙心、第一义谛实相的道理,如果你不懂,念佛喊破喉咙也徒然!这不是念佛、持咒、诵经的问题,这是心的问题——我们心性的问题,这才抓到修行的根本。什么是佛法?把复杂的人生宇宙回归到单纯的心性,这个就是佛法,而不是一直在那边各执一词,争吵不休。整个团体能够契入第一义谛,入于第一义谛——佛的心性,那么这个团体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为什么要入第一义谛——佛的心性呢?入第一义谛佛的心性才有佛的正见、才有佛的气息、才有佛的慈悲心、才有佛的庄严、才有佛的喜舍、才有佛的自觉圣智,否则做一点事情,稍微受一点委屈就哭闹不停。
诸位!只凭一股热诚,在佛教里面做事,不回归到理性是不能持久的。我今天我觉得佛法很好,来做……热闹一下,看到对方的缺点,失去信心。诸位!这个统统叫做感性的学佛。我们的心中要真正地拥有佛陀的真理,这是我们个人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听经闻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人家讲:三代不读书,好比一只猪。世间人都要读书了,要调教、要教育了,何况我们佛弟子——出家、在家不好好地教育。对不对?所以斋僧,早上的斋僧跟下午的弘法是等量齐观的,是同样非常非常重要的!弘法这个区块,如果附带在斋僧,那么这个就变成外行的;你有斋僧,你没有佛的正见,没有开采心性的第一义谛出来,斋僧的意义不重大,不能提升心灵的智慧世界,没有办法!
听经闻法才不会让我们的思想走偏了,很容易被外面的境界改变跟诱惑,因为心中拥有真正的真理,自己产生了行为怪异,还自己说:我走的是正法。才不会高傲、不合群,众生的盲点就是高傲,而自己没有觉悟。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哲学家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正确的思想、有正确的行为,不在乎寿命的长短。这个是哲学家讲的。那么我们佛教讲的不叫思想,而叫做妙智,如果把哲学家改成佛教的讲法是:我们有正确的妙智,有三业清净的行为,不在乎寿命的长短。也因此,我们要把听经闻法列为最重要的课程。
那么在今天,还没有进入这个“第一义谛”以前,我必需强调一下,因为今天来的,各位的根器都不一样,有的法师已经当过教授师了,有的居士已经修行二、三十年了,都相当有能力;但是我们今天必需要为一些初学佛法的人来勉励一下;但是老参的,听听师父所讲的:为什么要听经闻法,这个有如此的重要!为什么?为什么要听经闻法?众生的习气非常重,欲望常常战胜恐惧和羞耻,听经闻法可以让我们渐渐恢复佛的理性跟智慧。解释一下:众生无量亿劫来习气太重,在这个《楞伽经》里面讲叫做无量过妄,无量亿劫过妄,过妄习气计著。无量劫来,过妄习气计著,就是我们众生,大家都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大家统统知道,但是面对欲望对无奈的时候,那一种最痛苦的选择往往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道理知道,但是因为没有真实的修行,所以习气——欲望的习气占胜了恐惧,明明这个事情做下去会抓去枪毙,可是看到金钱的欲望来了,忘了;男女的欲望来了,什么羞耻心都没有。所以欲望常常战胜恐惧跟羞耻,听经闻法一定要慢慢地来恢复我们的理性跟智慧,没有办法一蹴即成,没有办法的!大家你、我,包括我,都是凡夫、平凡人,所以需要下一点功夫,约束自己的三业。
再来,人生跟宇宙不离缘起法。什么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是死亡跟重生的循环,死亡了,如果习气不断,再继续投胎,死亡,重生……就是一直循环,这一辈子已经很苦了,下辈子再来,再重新开始,重新读书、重新参加联考,那个很辛苦的,非常辛苦的!如果不觉悟,我们的轮回没有休歇。
再念一遍:人生、宇宙不离缘起法,缘起法就是死亡跟重生的循环,若不觉悟,轮回无有休歇。如果有因缘碰到了佛陀的正法,好好地听经闻法,人生因为有正法的呼唤而芬芳,心灵纯洁,如佛一般的纯洁,身清净无比,三业——口净、意净、身净,身口意完全清净,会如佛一般的圆满无瑕。若不学佛、不听经、不闻法,无明烦恼会让你整个人生丢进垃圾桶,任无明烦恼的臭虫爬满我们的全身,所以我们要听经闻法。生命当中许多的美丽都伴随着死亡,美丽跟死亡有时候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这个死亡是幻想的破灭,不是讲那个死亡。
譬如说:看到一条蛇,很漂亮的蛇,踩到了,不小心,你想抓那一条漂亮的蛇,不小心被反咬一口,就死亡,毒蛇!如果你今天你不起眼:长得很漂亮,很幸运地嫁给小开(现在在台湾有钱人家的公子,有时也叫小开。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如果你爹很有钱,那么你恰巧又是个儿子,你就叫小开了”!),麻雀变凤凰,举办了世纪的婚礼,麻雀变凤凰;但是很快的,她先生的事业破灭了、破产了,凤凰又会变成麻雀。所以我们这个世间,刹那之间它就起变化,如果心没有先做准备,你没有办法接受无常刹那之间的改变,没有办法去接受。所以,学佛就是一直训练,重复地训练放下,不著假相,因为这个万法都是败坏之相,都是败坏之相。生命当中许多的美丽都伴随着死亡,美丽跟死亡有时候的界限很模糊,就是这样。无论是你搞政治的,你今天搞得好好的,明年下台!你今天搞大企业家,大企业,是不是?像六轻这样子几天——我看电视的,烧掉几千亿、几兆!所以美丽都伴随着死亡。当你有心理准备的时候,你的美丽的梦幻就不会破灭,因为你从来不存任何的希望;只是我这一辈子我有什么能力我做我的工作,就象我今天,我投胎来转世成人,有因缘来出家,我好好地扮演一个法师的身份,尽我的能力来弘法、来利生,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