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阿含经>菁华节录》

《<阿含经>菁华节录》







                                                    《阿含经》菁华节录


  
                                 佛陀教育基金会整理

  


                                              示看经法
  
                                     保宁勇禅师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业具集。三业者,身口意也。
  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
  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
  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
  内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辄莫容易,实非小缘,心法双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此,真报佛恩。
  一旦无常到  方知梦里人
  万般将不去  唯有业随身

  


        凡例
   (1)中.一二三: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佛光大藏经《中阿含经》第一二三经;
  增.一八0: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佛光大藏经《增一阿含经》第一八0经;
  杂.三0: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佛光大藏经《杂阿含经》第三0经;
  长.二: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佛光大藏经《长阿含经》第二经;
  (2)《大正二九.六七五上》表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九册第六七五页上栏。
  (3)‘◎'符号,是该段经文的佛学名词和字义,供参考用。
  (4)‘※'符号,是该段经文的赘言,供参考用。

  


                                      序 言
  
   ‘阿含经'是原始佛典的重要经文,内容记载佛陀在世启示多闻圣弟子修行的金玉良言。

  这本书是依庄春江居士所著的‘阿含经随身剪辑'为底本改编。
  人们总将佛法分大、小乘二乘并阿含经归类小乘经典,事实上,对真正追随佛陀教育的修行者而言,都是平等重要且誓必要参学的,‘大乘地藏十轮经'提到:‘无力饮池河焉能吞巨海?'若连小乘一池河水的功德都无力掬饮体悟,岂能啜饮明了大乘无量久远浩瀚大海的功德?故知‘阿含经'对修身养性是最为根深柢固的重要经典,是吾等入大乘佛法的主要根基,亦是体会佛陀生命真理教育的箴言。南无阿弥陀佛!
  三宝弟子敬十
  佛历二五四六年五月于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开经偈(请恭敬合掌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壹、贪爱[1]
  

     【一曰抟食粗细[2],二曰更乐(触[3]),三曰意念,四曰识[4]也。彼四食[5]者,因爱、习爱,从爱而生,由爱有也。(中.二0一)(嗏帝经)】
   ◎佛学名词和字义:
  [1]贪爱:对五欲贪著爱著。贪与爱同体异名。五欲是.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味觉;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或是泛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2]‘抟'食‘粗'细:抟,音团,普通物质的食物。粗,音义同‘粗'。
  [3]触:感触。‘触食'是四食之一。
  [4]识: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于境而了别,叫做识。‘识心'是六识或八识之心王。‘识住'是识所安住或爱著的境界。‘识身'是心身。‘识食'是地狱和无色界的众生全靠识来保持身体,谓之识食。
  [5]四食: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二、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三、识食,即知觉;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生存的食物,分四种:一.饮食(搏食)二.情感(触食→受)三.生希望意(思食→意念)四、攀缘执取,为贪忧的识(识食),第一种是物质上的,余三种属精神的。

  


      【二、众生[1]于无始生死,无明[2]所盖,爱结[3]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4]。譬如狗,绳系著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
  如是凡愚众生,于色、受、想、行、识[5]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6]于色、受、想、行、识,随色、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受、想、行、识。(杂.四四)】

   [1]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又历众多生死,名为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
  [2]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无明父是无明与贪爱结合而生我,因此无明好比是父,贪爱好比是母。
  [3]爱结:结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结缚于生死。爱结就是贪爱。详见第85页结条。
  [4]‘苦际':(术语)苦之最终。受生死苦最后之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大部补注六曰:‘婆沙云:或有说者,阿罗汉最后阴,是苦际。'
  [5]五蕴: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五蕴非有'是谓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的人身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当五蕴分散时,人身也就没有了,所以说五蕴非有。‘五蕴皆空'的话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从四大假合而有,从想行识由妄念而生,故此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故谓五蕴皆空。
  [6]轮回:谓众生从无始以来,展转生死于三界六道之中,如车轮一样的旋转,没有脱出之期。

  


       【三、(一)贪欲[1]、(二)嗔恚[2]、(三)憍慢[3]、(四)痴、(五)疑、(六)见、(七)欲世间;此七使[4],使众生永处幽闇[5],缠结[6]其身,流转世间,无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
  犹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轭[7],共相牵引,不得相远。
  由此七使,便有三恶趣[8]:地狱、畜生、饿鬼;由此七使,不能得度弊魔[9]境界。(增.三五七)】

   [1]贪欲:贪爱五欲;‘贪'是多求无厌的意思;‘贪著'是贪心很坚固。‘欲'是能引起人们贪爱的心;‘欲爱'是对五欲的贪爱或欲界众生的贪爱;‘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语言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参见第9页贪爱条。
  [2]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痴是愚痴。嗔是恼怒打骂伤害别人,嗔心是嗔恚无忍的心,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与慧命,故名三毒。嗔恚火是怒火(喻)怒火能将人的一切功德烧毁。
  [3]憍慢:自大高傲的心理。
  [4]七使:(名数)一、欲爱,欲界之贪欲也。二、恚,嗔恚也。三、有爱,色界无色界之贪欲也。四、慢,慢烦恼也。五、无明,痴惑也。六、见,五邪见也。七、疑,疑四谛之理也。‘使'驱使。‘七使'谓七种无明烦恼驱使众生流转生死的力量。六根本烦恼是指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萨迦邪见)执取五蕴根身)、边见(执取常断二见)、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等。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5]幽闇:幽深阴暗。闇,同‘暗',音暗。
  [6]缠结:缠绕纠结。
  [7]轭:车前横木两端,用来扼住牛马颈部的器具,音恶。
  [8]三恶趣:又名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
  [9]魔: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碍扰乱人们修道的饿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时常率领其眷属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种种的障碍和干扰。‘魔戒'是谓比丘为求名闻利养而持戒。‘魔障'是恶魔所作的障碍。止观说是‘魔病者与鬼亦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无异。'天魔是代表极恶,佛陀是代表至善。

  


      【四、爱[1]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往来流转,无不转时。(杂.九七六)】
   [1]爱:‘爱著'是贪爱不舍的意思;‘爱执'是爱惜执著;‘爱缚'和‘爱系'皆指恩爱的系缚。




   【五、诸有众生,兴欲爱想[1],便生欲爱,长夜习之[2],无有厌足。(增.一三六)】
   [1]欲爱想:欲想即贪爱五欲的意思;欲爱是对五欲的贪爱或指欲界众生的贪爱。参见第9页贪爱条。
  [2]长夜习之:长久以来的习性。




   【六、众生未离欲,为欲爱所食,为欲热所热,而行于欲。如是,欲转增多,欲爱转广,然彼反以欲爱为乐。
  若不断欲、不离欲爱,内息心,已行、当行、今行者,终无是处。(中.一五三)(须闲经)】

   ※不断贪欲,而想获得内心宁静,终无可能。




   【七、怨憎、恩爱,此二法由爱兴,由爱生,由爱成,由爱起。当学除其爱,不令使生。(增.一七四)】



   【八、若爱生时,便生愁戚[1]、啼哭、忧苦、烦惋[2]、懊恼。(中.二一六)(爱生经)】

   [1]戚:忧愁、悲伤之意,音七。
  [2]惋:惊骇、叹息,音万。




   【九、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集),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杂.九0五)】



   【十、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杂.七)】



 【十一、不见一法最胜最妙,眩惑[1]世人,不至永寂,缚著牢狱,无有解已:所谓男子见女色(女子见男色)已,便起想著,意甚爱敬。意不舍离,周旋往来,今世后世,回转五道[2],动历劫[3]数。是故,当除诸色,莫起想著。(增.五九)】

   [1]眩惑:迷乱困惑。眩,音炫。
  [2]五道:(名数)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
  [3]劫: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



   【十二、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见一女人,极为端正,见已,心意错乱。阿难报曰:‘知欲颠倒法,心意极炽然;当除想像念,欲意便自休。'
  尊者多耆奢,生此想念:汝今形体骨立皮缠,亦如画瓶,内盛不净,诳惑[1]世人,令发乱想。观彼女人,从头至足,此形体中,有何可贪?三十六物[2]皆悉不净?
  今观他形,为不如自观身中,此欲为从何生?为从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生耶?是时,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从思想生。
  欲我知如本,但以思想生;
  非我思想汝,则汝而不有。
  色如聚沫,痛如浮泡,
  想如野马,行如芭蕉,
  识为幻法,最胜所说。思惟此已,尽观诸行,皆悉空寂,无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3]所说。(增.三一六)】

    [1]诳惑:欺骗迷惑。诳,音狂。
  [2]三十六物:(名数)人身有三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为三类:一、外相十二:发、毛、爪、齿、眵(眼睛的分泌物,俗称为眼屎)泪、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心脏与横隔膜间的部位)、脑、膜。三、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见大疏演义钞三十。
  [3]善逝:(术语)梵名须伽陀Sugata,译曰善逝,又曰好去。诸佛十号之一。十号之第一曰如来,第五曰善逝。如来者,乘如实之道而善来娑婆界之义。善逝者,如实去彼岸不再退没生死海之义,以此二名显来往自在之德。
  ※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对一女人起情欲,心动意爱佛陀教导不净观,平息情欲。'

TOP

续 1





      【十三、今日为著何处?犹如痈[1]疮,无一可贪: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伪非真,诳惑世人;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诈不真。


  口是唾器,出不净之物,纯含白骨。
  身为苦器,为磨灭之法,恒盛臭处,诸虫所扰;亦如画瓶,内盛不净。

    是故,当专其心,思惟此法幻伪不真。思惟眼、色无常[2],所有著欲之想,自消灭。耳、鼻、口、身、意皆悉无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当消除。(增.三四一)】
   [1]‘痈'疮: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及坏死性炎症。痈,音庸
  [2]无常:无有常住。参见第37页无常条。

  


     【十四、当观此欲为从何生?复从何灭?如来[1]所说:夫去欲者,以不净观[2]除之。欲从想生,以兴想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复害他人,起若干灾患之变,于现法中受其苦患,复于后世受苦无量。
  是故,当除想念,以无想念,便无欲心,以无欲心,便无乱想。(增.二九一)】

   [1]如来:佛十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
  [2]不净观:五停心观之一,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可治贪欲。
  ※欲念起于想,须从消除想念下手。

  


            【十五、何因何缘,新学年少比丘[1],出家未久,修持梵行[2]纯一清净[3]?
  (一)若见宿人[4]当作母想,见中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
  (二)此身从足至顶,骨干肉涂,覆以薄皮,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
  (三)应当守护根门[5],善摄其心[6]。若眼见色[7]时,莫取色相[8],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9]住,则世间贪觉恶不善法[10],则漏[11]其心。是故,此等当受持[12]眼律仪[13]。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杂.二五九)】

   [1]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义,即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
  [2]梵行:清净的行为,也就是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
  [3]清净:1.离恶行的过失,断烦恼的垢染,叫做清净,这是障尽解脱的离垢清净。2.指超诸善恶无对待的清净,这是性净解脱的自性清净。
  [4]宿人:年长之人。
  [5]根门:眼等六根是漏出种种烦恼和入种种妄尘的门户。‘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6]摄心:收摄散乱的心意。
  [7]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色心'指色与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质;心是指无形的精神。‘色身'是由四大等色法所组成的肉身。‘色法'指一切有形的物质。
  [8]色相:一切物质显现于外可以眼见的形相。
  [9]敛:收束、不放逸之意。
  [10]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
  [11]漏: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
  [12]受持:领受忆持。
  [13]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断除性欲三种观法:一、年长的当成母亲,年纪相近的当成姊妹,年纪小的当成女儿,二、不净观,三、摄心,守护六根。




     【十六、当舍净想,思惟[1]不净想;舍有常想,思惟无常想;舍有我想,思惟无我[2]想;舍可乐想,思惟不可乐想。所以然者,若思惟净想,欲心便炽盛;若思惟不净想,便无欲心。
  欲为不净,如彼屎聚;欲如□鹆[3],饶诸音响;欲无返复,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当念舍欲,如弃家间;欲还自害,如蛇怀毒;欲无厌患,如饮碱水;欲难可满,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罗刹[4]村;欲犹怨家,恒当远离;欲犹少味,如蜜涂刀;欲不可爱,如路白骨;欲现外形,如厕生华;欲为不真,如彼画瓶,内盛丑物,外见殊特;欲无牢固,亦如聚沫。
  是故,当念远离贪欲之想,思惟不净之想。(增.四一七)】

   [1]思惟:思考。
  [2]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无我想是指无我的思想。
  [3]□鹆:音‘渠育'鸟名,八哥。
  [4]罗刹: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罗刹国'指食人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之中。




          【十七、作是观察,解了淫[1]坑之火,犹如骨锁、肉聚、蜜涂利刀、果繁折枝、假借不久。亦如剑树、毒树,如毒害药,悉观了知,便能得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2],此事必然。(增.一二0)】
   [1]淫:十恶之一,即男女的交合。在五戒里有正淫和邪淫的分别,正淫是指夫妇之淫,邪淫是指夫妇以外之淫,但在八戒里就无正邪的分别,一切淫事,都在严禁之列。淫欲是指色欲。
  [2]‘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名数)流是指四种之惑,四种之惑使人漂流于三界之生死海,故云流。一欲流,欲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二有流,有是指三界的果报,三界的果报实有,故云有,是上二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有者生死果报不亡之义,三界虽通,而今别以名上三界。三见流,三界之见惑也。四无明流,三界之无明也。有情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为流。
  ※财色之欲有如利刃上的蜜,舐了就有割伤舌头的危机。

  


      【十八、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1]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杂.一0四)】
       [1]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参见第11页五蕴条。‘五阴魔'的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五阴盛苦是指色、受、想、行、识五阴,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所以说是五阴盛苦,为八苦之一。
  ※带著杂染与贪爱的五蕴,经中特别称‘五受阴'。

  


   【十九、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
  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轭鞅[1]缚系,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杂.二五二)】

   [1]轭鞅:套在牛马头上的皮带。‘鞅'是套在马颈上,用以驾车的皮带。轭鞅,音恶央。
  ※修行必须离‘欲爱之绳'的系缚与支配。




     【二十、释提桓因[1]白世尊[2]曰:云何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世尊告曰:若闻此空法[3],解无所有,亦无所著,则得解了一切诸法[4],如实知[5]之。身所觉知:苦、乐、不苦不乐[6]之法,即于此身观悉无常,皆归于空[7]。彼已观此,已都无所著,已不起世间[8]想,复无恐怖,便般涅槃[9]。(增.一五三)】
   [1]释提桓因:仞利天(三十三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
  [2]世尊: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3]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
  [4]一切诸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法'是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或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
  [5]如实知: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如实知是指所知极符合真如实相。如实智是真如实相的智慧。如实知见是符合真理的知见。如实知者是佛的德号,因佛是一位了知真如实相的圣者。
  [6]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是环境不如意时心中所生起的苦恼感受;乐受是环境顺意时心中所生起的快乐感受;不苦不乐受又名舍受,即处于不顺不逆的环境时心中所生起的不苦不乐感受。
  [7]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8]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世间法是指凡夫众生一切生灭有漏之法。世间解是佛十号之一,因佛了解世出世间的一切情状,故号为世间解。
  [9]般涅槃:简称涅槃。‘涅槃'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如实知之:如其事实,是不带成见的求真态度。




     【二十一、世尊告曰:摩诃[1]男!汝因一法不灭[2]故,住在家,不至信舍家、无家学道[3]。摩诃男!有五欲[4]功德,可爱、可念、欢喜,欲相应而使人乐:谓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
  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是谓现法苦阴。
  摩诃男!我知欲无乐,有无量苦患。我知如真已,不为欲所覆,亦不为恶不善法所缠,便得舍乐及无上息。是故,我不因欲退转。(中.一00)(苦阴经)】

   [1]摩诃:译义为大、多、胜。
  [2]灭:1.梵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故名。2.指四谛中的灭谛。3.即戒行,因戒行能灭除诸恶。
  [3]道:1.能通的道路。2.真理的意思。3.即梵语所说的菩提或涅槃。4.修行的方法。
  [4]五欲:1.色、声、香、味、触。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2.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参见第9页贪爱条。
  ※能舍五欲之乐,方得内心最高的寂静(无上息)。




           【二十二、见五欲犹如火坑,如是观察五欲已,于五欲贪、欲爱、欲念、欲著,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处、住处,而自防闭。譬如恒河,长夜流注东方,多众断截[1],欲令流注西方,宁能得不?(杂.二六七)】
   [1]多众断截:许多人想截断它(恒河)。
  ※明白‘五欲'能生苦恼,犹如火坑,随时防范心中之欲意,养成离五欲的功德习性。
  

    【二十三、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1]行,是说一边。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2]行,无义相应,是说二边。离此二边,则有中道[3],成眼成智[4],自在成定[5],趣觉[6],趣于涅槃。(中.一六九)(拘楼瘦无诤经)】

  [1]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2]圣:正的意思,证正道,名为圣。‘圣人'是指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理的人,亦即智慧最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强的人。‘圣行'是进入圣位的行为,即戒定慧。
  [3]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
  [4]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5]定: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定力'是禅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的乱想。
  [6]觉: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上,凡夫痴迷,颠倒执著,惟至圣能朗然彻悟,烛照无遗,是觉悟义。‘觉分'是梵语叫做菩提分,即顺于觉的支分。‘觉支'是观察吾人心术的偏正,叫做觉法,觉法不止一个,所以叫做支。‘觉他'是使他人觉悟的意思。‘觉位'是正觉的地位,亦即成佛的地位。‘觉性'是觉悟的自性或觉知之性。‘觉岸'是觉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觉者'是觉悟的人的意思,梵语叫做佛陀。被称为觉者的人,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缺一就不可以被称为觉者。
  ※摒除欲乐的贪染和至苦的修行,则有‘中道',可得自在觉悟,趣向涅槃。




      【二十四、以依信故,乐于无欲者;以贪利称誉求供养[1]故,乐于远离者;以依戒[2]故,乐于无诤[3]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欲;乐于远离;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乐心不移动。(中.一二三)(沙门二十亿经)】
   [1]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供养法'是种种供养的方法。
  [2]戒: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戒力'是指戒律的力量或持戒的力量。‘戒行'是恪守戒律的操行。‘戒名'是在受沙弥戒时,师父所赐给的法名。‘戒法'是佛所制定的戒法。‘戒香'是戒行庄严,以德为香。
  [3]诤:论辩是非。诤,音争。

  


                                                            贰、无常[1]
  

          【一、四梵志[2]皆得五通[3],修行善法。
  尔时,一梵志飞在空中,第二梵志复入大海水底,第三梵志入须弥山[4]中,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刚际[5],欲得免死,复即彼而命终。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6]本: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7]无我、灭[8]尽为涅槃(增.二六八)】

   [1]无常:为‘常住'的对称,即变化不止的意思。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不停,无有常住。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1、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的刹那生灭。2、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终必坏灭,如人命的终了、灯火的熄灭。
  [2]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出家人。
  [3]五通:又名五神通,或五神变,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天耳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声音都可以听得到;他心通是能够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便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宿命通就是能够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并知道六道众生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有了宿命通的人,过去生中的事,都能回忆,了如指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随心所欲,诸如钻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都不成问题。
  [4]须弥山:华译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相比,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碱海的四方。
  [5]‘金刚际':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五轮'指世界之成立为五轮。依俱舍等之说则最下为虚空轮,其上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刚轮(即金刚际,地轮也),此上载九山八海。即于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为四轮所成。‘金刚'是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金刚定'又名金刚三昧,即菩萨于最后位时,断除最后一切最细微之烦恼而得的禅定。‘金刚山'是环绕世界的铁围山或指须弥山。
  [6]四法:1.指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觉果。2.指菩萨修行的四法,即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阿练若(即阿兰若,华译远离处,或空闭处,即住于远离人家的空闭处)。3.指信、解、行、证。
  [7]一切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8]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参见第31页般涅槃条与第32页灭条。
  ※神通不是修行者所应追求的目标。

  


      【二、一切行无常,生者当有死;不生不复灭,此灭最第一。(增.二三三)】



    【三、文荼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终[1],王闻夫人逝丧,极怀愁忧,不饮不食,不理王事。尊者那罗陀告王曰:夫物应尽[2],欲使不尽者[3];夫物应灭,欲使不灭者;老法,欲使不老者;病法,欲使不病者;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此五事,最不可得,是如来之所说。
  我今所失、所灭、所老、所病、死者,非独一已,余人[4]亦有此法。我设于中起愁忧者,或能使亲族起愁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5],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增.二八二)】

   [1]而取命终:指文荼王夫人的世寿已尽,命终逝世。
  [2]夫物应尽:凡世间的事物,有生就有灭。
  [3]欲使不尽者:想要使它永恒不灭。‘者'是语气词。
  [4]余人:其他人。
  [5]缘本:皆由于这个缘故。

  


     【四、一切众生归于死,一切变易之法,欲令不变易者,终不有此事。
  人身之法,犹如雪揣[1],当要归坏;亦如土坏[2],不可久保;亦如野马幻化[3],虚伪不真;亦如空拳,以诳小儿。是故,莫怀愁忧,恃怙[4]此身。
  有四大恐怖,来至此身,不可障护[5],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6]所可除。云何为四?老、病、死、无常。(增.二三一)】

   [1]雪揣:雪积聚成团。揣,与‘团'古字相通,音团。
  [2]土坏:土器尚未烧时的名称。坏,音胚。
  [3]野马幻化: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热时炎'(杂语)阳炎也。炎热时,远望旷野,则风尘映日光,生一种之幻影。谓之阳炎。亦曰野马。渴鹿或无智之人,见之为水。以喻一切有为法之虚假不实。
  [4]恃怙:依赖、倚靠。
  [5]障护:提防保护。
  [6]符书:道士用来驱邪、治病、护身的秘密文书。

  


   【五、云何?世尊!诸佛形体,皆金刚[1]数,亦当有老、病、死乎?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语,如来亦当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数,父名真净,母名摩耶,出转轮圣王[2]种。(增.二三0)】

    [1]金刚:比喻坚固不败坏。参见第39页金刚际条。
  [2]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TOP

续 2





            【六、生死长远,多诸畏难,无有救者。有此之难,谁堪代者[1]?


  唯有布施[2]、持戒[3]、语常和悦[4],不伤人意,作众功德[5],行诸善本[6]。(增.四七一)】
   [1]谁堪代者:有谁能够替代?堪,音刊。
  [2]布施: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3]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
  [4]语常和悦:言语经常是温和喜悦的。
  [5]作众功德:广植福田,作种种功德。
  [6]善本:(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

  


       【七、随人所作业[1],则受其报。
  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2]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能令少水碱叵[3]饮。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不能令恒水碱叵饮。(中.一一)(盐喻经)】

   [1]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却叫做恶业。‘业力'指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业风'是恶业所感之猛风,指劫末所起的大风灾及地狱所吹的风。或(喻)业力如风,吹诸众生轮回三界。‘业因'是故善恶果报的原因。善业是乐果的因,恶业是苦果的因。‘业果'是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业感'是善恶业因能招感苦乐的果报。‘业海'指像大海一样的种种恶因。‘业识'是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业通'又名报通,即依宿业自然而得的神通。‘业障'是由前生所作的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业轮'比喻善恶业能使人轮转于六趣。‘业缘'是善恶果报的因缘。善业是招感乐果的因缘,恶业是招感苦果的因缘。一切众生,都是由业缘而生的。维摩经说:‘是身如影,从业缘生。'‘业系'(喻)业好像绳子能将众生系缚在三界之牢狱中。‘业报'是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
  [2]地狱:1.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惑,因此苦报及寿命,亦各不同,若论受苦,根本最甚,近边次之,孤独又次之。2.凡所处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没有喜乐的环境,皆可比喻为地狱。
  [3]叵:‘不可'二字的合音。

  


       【八、阿难:如世尊说三受[1]—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世尊: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以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杂.四七三)】

   [1]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见第30页三受条。
  

      【九、色、痛(受)、想、行、识皆悉无常,此无常义即是苦;苦者即无我,无我者即是空也。我非彼有,彼非我有。(增.三一七)】



   【十、当观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非我。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1];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心解脱者,若欲自证[2],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3]。(杂.一)】

   [1]厌离:厌倦世俗的欲望,远离世间的杂染。
  [2]自证:指由自力证悟究竟的真理。
  [3]后有:1.未来的果报。2.后世的心身。

  


            【十一、于无常、变易、不安隐[1]色、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
  色、受、想、行、识为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不见是我、异我、相在。当知色、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2]、离欲[3]、解脱,解脱知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4]。(杂.三0)】

   [1]安隐:即安稳。
  [2]生厌:生起不执著五蕴为实有的心。
  [3]离欲:远离一切贪爱的欲求。
  [4]‘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四句成道':(杂语)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诵下四句偈。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谓之四句成道。
  ※‘我胜我等我劣'是指比较高下的执著意图。学佛者,不当把五蕴当成‘是我'、‘异我'、‘相在'。




        【十二、若无常色有常者,彼色不应有病、有苦;亦不应于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无常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七七)】

       ※五蕴无常,人们不应当想要五蕴,这样变,那样变的。




      【十三、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1]、慢、无明。
  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2]想。
  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杂.四七)】

   [1]掉:(术语)掉举也。令心高举,不安静之烦恼也。
  [2]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




    【十四、过去、未来五蕴无常、苦、空、非我,况现在五蕴。
  如是观者,不顾过去五蕴,不欣未来五蕴,于现在五蕴厌[1]、离欲、正向灭尽[2]。(杂.八)】

    [1]五蕴‘厌':不执著。
  [2]正向灭尽:度脱生死烦恼,进入寂静无为的境地。




    【十五、过去、未来眼无常,况现在眼!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眼,不欣未来眼,于现在眼厌、不乐、离欲、向厌(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二一0)】




    【十六、跋地罗帝偈[1]: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将来;
  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
  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
  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
  若作圣人行,孰知愁于死?
  我要不会彼,大苦zai 难终。
  如是行精勤,昼夜无懈怠;
  是故常当说,跋地罗帝偈。
  云何不念过去?眼知色可喜,意所念,爱色,欲相应,心乐,扪摸[2]本,本即过去也。彼为过去识不欲染著,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念过去,如是眼、耳、鼻、舌、身、意。
  云何不愿未来?若眼、色、眼识未来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愿,因心不愿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愿未来,如是耳、鼻、舌、身、意。
  云何不受现在法?若有眼、色、眼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3]不欲染著[4],因识不欲染著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受现在法,如是耳、鼻、舌、身、意。(中.一六五)(温泉林经)】

   [1]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偈他'同偈。
  [2]扪摸:抚摸。
  [3]现在识:当下现前的眼识。
  [4]染著: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
  ※跋地罗帝:译为贤善一夜,即日日夜夜。

  


                                   参、护心[1]
  
   【一、不调御[2]六根[3],不密守护[4]而不修者,必受苦报。(中·一五三须闲经)】
   [1]护心:为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应修的十种心之一。梵网经、仁王经作‘护心'菩萨璎珞本愿经、楞严经则作‘护法心',意指防护己心,不起烦恼。
  [2]调御:调伏控制。
  [3]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详见第24页根门条。
  [4]守护:即防护之意。

  

    【二、弊魔波旬[1],恒在汝后,求其方便,坏败善根[2]:化极妙奇异色、声、香、味、细滑(触)之法,欲迷乱(汝)。(增·四三)】
   [1]波旬:六欲天魔王的名字,波旬是佛典内,专门和修行者作对的魔王。详见第15页魔条
  [2]善根:好的根性。

  

    【三、凡夫[1]之人,若眼见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舍离;彼已见色,极起爱著[2],流转生死,无有解时;六情[3]亦复如是。世尊贤圣弟子,眼见色已,不起染著,无有污心,即能分别此眼是无常之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复如是。(增·三四四)】
       [1]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2]极起爱著:产生极大的贪爱染著。
  [3]六情:(名数)旧译经论多谓六根曰六情,以根有情识故也。



    【四、宁常眠床,不于觉寤[1]之中思惟乱想;宁以烧铁烙[2]眼,不以视色兴起乱想;宁以锥刺坏耳,不以听声兴起乱想;宁以热钳[3]坏鼻,不以闻香兴起乱想;宁以利剑截舌[4],不以恶言粗(粗)语堕三恶趣。
  是故,当将护六情,无令漏失。(增·四五九)】

   [1]觉寤:清醒的状态。寤,睡醒,音物。
  [2]烙:烧灼。烙,音劳(四声)。
  [3]钳:夹东西的用具。通‘钳'。
  [4]截舌:割断舌头。
  ※不起乱想,不实的想像,自编自导。

  

    【五、守诸根,常念闭塞,念欲明达,守护念[1]心,而得成就,恒欲起意:
  若眼见色[2],然不受相[3],亦不味色[4],守护眼根,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5],趣向彼故,守护眼根;如是,耳、鼻、舌、身、意。
  行住坐卧,眠寤语默[6],皆正知[7]之。(中·一八七说智经)】

   [1]护念:保护和忆念。
  [2]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详见第24页色条。
  [3]不受相:不受外相的染著。
  [4]味色:品味、咀嚼、滋味、回味。
  [5]恶不善法:厌恶排斥各种不好的外境。
  [6]眠寤语默:指睡眠、醒觉、说话、沉默不语等各种状态。
  [7]正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是佛十号之一。

  

    【六、若专念分别六入[1],终不堕恶道[2]。眼观此色,见好则喜,见恶不喜,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犹如狗、狐、猴、鱼、蛇、鸟六种之虫,性行各异,所行不同。设复有人取此六种之虫,系著一处,而不得东、西、南、北。是时,六种之虫虽复转动,亦不离故处。是故,当念专精,意不错乱。是时,弊魔波旬,终不得其便,诸善功德皆悉成就。(增·三四0)】

       [1]六入: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2]恶道:顺著恶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恶业'是恶劣的行为或作业。‘恶趣'是种恶因得恶果所趣向之处,与恶道同义。‘恶缘'是引诱人们做坏事的外界事物。
  ※心念专注分明,意不错乱,好比将狗、狐、猴、鱼、蛇、鸟(比喻六根)等,六种不同习性之动物,同系于安全处,(即:专一不乱的心意),任它们怎么动,也不会走失受伤。



    七、郁多罗白佛言:我师波罗奢那说,眼不见色,耳不听声,是名修根。
  佛告郁多罗:若如汝波罗奢那说,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见色。
  眼、色缘[1],生眼识:可意[2]、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3]、不厌俱离[4],舍心住[5],正念[6]、正智[7]。
  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杂·二八一)】

    [1]缘:1.事物的相涉关系,如因缘。2.攀附的意思,如攀缘。
  [2]可意:(杂语)适意也。
  [3]厌:是与贪爱之好乐狂喜相反之情绪,用以对峙贪喜的爱乐。‘厌世'是厌恶世间而求出离。‘厌求'是厌苦求乐。
  [4]不厌俱离:不起厌恶之低潮,也不起不厌恶之爱喜,两种心情皆远离。
  [5]舍心住:舍离种种贪取、攀缘、爱见附著住在心中。
  [6]正念:正确的念头,亦即时常忆念正道,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是八正道之一。
  [7]正智:又名正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
  ※舍离执著贪爱,正念正智,方名‘修根'。

  

    【八、缘眼、色,眼识生,三事和合触[1],缘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若于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2]者,种贪欲身触、种嗔恚身触、种戒取[3]身触、种我见[4]身触;亦种殖增长诸恶不善法。如是,纯大苦聚,皆从集生。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广如上说。(杂·二一五)】

    [1]和合触:六根、六识、六境因缘聚合就是‘触'。
  [2]如实知:如实知是指所知极符合真如实相。参见第30页如实知条。
  [3]戒取:同‘戒禁取见',(术语)如确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而思为生天之因,解脱之道。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见也:或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
  [4]我见:又名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执为我,叫做我见。
  ※对合己意的,警惕于贪爱(修习厌离)。不合己意的,警惕于嗔恚(修习不厌离)。



    【九、有六触入处: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去我法、律远,如虚空与地。
  于此眼、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脱。是名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1]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杂·二一一)】

    [1]多罗树:树名。译曰岸树,高竦树。此树干中断,则不再生芽。

TOP

续 3





       【十、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若诸眼根增不律仪,无明闇障[1],世间贪爱(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诸律仪,防护[2]于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诸律仪,是名关闭根门。】


  于食系数,不自高,不放逸[3],不著色[4],不著庄严,支身而已。任其所得,为止饥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觉令息灭,未起苦觉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气力安乐,无闻(间)独住故。如人乘车,涂以膏油,不为自高,乃至庄严,为载运故。又如涂疮,不贪其味,为息苦[5]故,是名知量而食。(杂·二七四)
       [1]闇障:无明的障碍。
  [2]防护:守护六根使它不受外境的污染。
  [3]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4]著色:执著于外相。
  [5]息苦:止息痛苦。

  


      【十一、云何诸根寂静?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不起想著[1],无有识念[2],于眼(耳、鼻、舌、身、意)根而得清净。。因彼求于解脱,恒护眼(耳、鼻、舌、身、意)根。
  云何饮食知节?思惟饮食所从来处,不求肥白,趣欲支形[3],得全四大[4]。我今当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绝。犹如脂膏涂疮[5],欲使时愈[6]故;重载之车,所以膏毂者[7],欲致重有所至。
  云何不失经行[8]?昼日、初夜、后夜,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阴[9]盖。中夜右胁[10]而卧,思惟系意在明。
  若诸根寂静、饮食知节、不失经行,常念系意在道品[11]之中,便成二果[12],于现法中得阿那含[13]。(增·一八0)】

   [1]想著:妄想贪著。
  [2]识念:指分别心而言。
  [3]趣欲支形: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4]得全四大:使身体的四大能获得调和与保全。‘四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四大种'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因它们周遍于一切色法,所以叫做大,又能生出一切的色法,所以叫做种。
  [5]脂膏涂疮:用膏药涂抹伤口。疮,音窗。
  [6]时愈:及时痊愈。愈,病好,音欲。
  [7]‘重载之车所以膏毂者':载重物的车辆,用膏油来涂抹轮轴。毂,车辆中心点可以穿轴的圆圈,车轮中心的圆木,音股。
  [8]经行: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其目的在于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或睡眠。
  [9]阴盖:(术语)谓色声等之有为法也。其解释诸师各异。天台谓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也。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也。
  [10]胁: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亦指肋骨。
  [11]道品:道法的品类。佛典内常提到‘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12]二果: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13]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
  ※‘关闭根门'义含关闭贪爱的好恶著染,好比涂疮,不贪享好味,可息灭苦故。
  ‘诸根寂静'义含不起攀缘、想著,得到生命的清净、无扰和宁定。

  


      【十二、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1]禅住。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2]禅住,而坐禅[3]。若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4]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著不[5]?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
  若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
  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杂·二三八)】

   [1]空三昧:(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三三昧'是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2]上座:僧寺的职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以外,更无人高出其上,故名为上座。或称首座、上首,意指禅林中,法腊高而位居最上位者。‘上座禅住'在此处有称赞舍利弗得上品禅定之意。
  [3]坐禅:静坐修禅。禅者,梵语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见性的行法。‘坐禅十种行'是坐禅的十种行法,即一、命观处明净;二、跃起观诸根;三、晓了于相;四、制令心调;五、折伏懈怠;六、心无味著;七、心欢喜;八、心定成舍;九、近学定人;十、乐著安定。
  [4]乞食:比丘为了资养色身,而向人乞食。
  [5]‘颇起欲、恩爱、爱念、著不?':是否生起些微的贪欲、恩爱、爱念的执著呢?
  ※修行,应随时随地,反省观察心中是否起了贪欲爱念执著?察觉到有,应该设法平息。




       【十三、此心[1]不可降伏,难得时宜[2],受诸苦报。
  是故,当分别[3]心,当思惟心,善念诸善本。(增·七七)】

   [1]心: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心王'指万法都是从心中生出来的,心就是万法之王,故称心王。‘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或指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曰心地。
  [2]时宜:当时的需要。
  [3]分别:思量识别一切事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因第六意识常随著六尘的种种境界而起分别。‘分别智'是分别有为事相的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在凡夫则是虚妄之计度,凡夫若能离此虚妄之计度,而与真理冥合,则名为无分别智,亦即佛之根本实智。‘分别起'指一切惑障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分别起是由邪师邪教邪思惟等后天环境所养成的障惑,俱生起则是与前六识或七识俱起,而为先天所本有的障惑。分别起就是见惑,易断,俱生起就是思惑,难断。




       【十四、当修行一法,所谓无放逸行。
  云何为无放逸行?所谓护心也。
  云何护心?常守护心有漏[1]、有漏法。(增·六三)】

   [1]有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有漏因'指招感三界果报的业因,包括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是。‘有漏果'是有漏业因所招感的果报,如人间天上乃至于地狱等是。‘有漏禅'是指有漏的禅定,也就是不究竟的禅定,如四禅、四无色定、四梵行等是。‘有漏断'是以有漏的道法去断除烦恼,如凡夫修行有漏的六行观以断除七十二品之修惑是。‘有漏智'又名世俗智,即带有烦恼的智慧。‘有漏善法'是带有烦恼的善法,如五戒十善是。




       【十五、心将(随)世间去,心为染著,心起自在。
  多闻圣弟子非心将去,非心染著,非心自在,不随心自在,而心随多闻圣弟子。(中·一七二)(心经)】

   ※体察自己心里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随时克制约束自己的心力。




       【十六、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嗔恚、愚痴所染故。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譬如画师,善治素地[1],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2]。(杂·四四)】

    [1]善治素地:善于处理洁白素净的画面。
  [2]像类:各类图像。

  


        【十七、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1]异灭。
  犹如狝猴游林树间,须臾[2]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杂·三二七)】

    [1]异生:凡夫的别名,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异生性'是凡夫之性,系指见惑的烦恼种子而言。俱舍论说:‘云何异生性,谓不获圣法。'
  [2]须臾:片刻、暂时。

  


       【十八、不见一法疾于心[1]者,无譬可喻[2],犹如狝猴,舍一取一。
  心不专定,前想、后想,所不同者以方便法不可摸则(测)。心回转疾[3],凡夫之人,不能观察心意。
  是故,常当降伏心意,令趣(向)善道,亦当作是学。(增·五五)】

   [1]疾心:指心念散乱,转变快速。
  [2]无譬可喻:没有别的譬喻可加以说明。
  [3]心回转疾:心念的回转变换相当快速。
  ※凡夫的心思东想西想难以专注,像是攀枝树林的猴子,必须努力训练自己,让心思安静下来。




        【十九、种子者,譬取阴俱识[1]。
  地界者,譬四识住[2]。
  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3]。何等为四?于色、受、想、行中识住,攀缘色、受、想、行,贪喜润泽[4],生长增广。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
  色、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受、想、行封滞[5],意生缚断[6],攀缘断,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杂·八五)】

   [1]识:心对于境而了别,叫做识。参见第10页识条。
  [2]四识住:色识住、受识住、想识住、行识住。因上述四蕴为识所依所住,故名为识住。
  [3]攀缘识住:‘攀缘'是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识住'是识所安住或爱著的境界。见四识住条。
  [4]润泽:沾溉、使滋润。
  [5]封滞:封闭阻滞。滞,音治。
  [6]缚断:束缚断除。
  ※‘识'如种子,处于色、受、想、行等四蕴(地界)中,受到贪水(水界)的滋润,就能生长。

  


       【二十、愚痴无闻[1]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2]圣[3]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凡夫、圣人有何差别?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愁忧称怨[4],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于诸五欲[5],生乐受触,受五欲乐,为贪使所使[6];苦受触故,则生嗔恚,为嗔恚所使[7];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8]。为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不起忧悲称怨、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为乐受触,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9];于苦触受,不生嗔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于彼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为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杂·四六九)】

   [1]无闻:未曾听闻佛法,不明真理。
  [2]多闻:学识广博之意。
  [3]圣:正的意思,证正道,名为圣。参见第34页圣条。
  [4]愁忧称怨:指烦恼、抱怨之意。
  [5]五欲:参见第9页贪爱条。
  [6]贪‘使'所‘使':前面‘使'字是烦恼的异名,后面‘使'字是役使的意思。此句指被贪的烦恼所驱使、控制。
  [7]嗔恚所使:被嗔恨的烦恼所役使。恚,音会。
  [8]痴使所使:被愚痴的烦恼所役使。
  [9]贪使不使:指不受贪的烦恼所驱使、控制。
  ※圣弟子身受苦、乐,其心不起贪著(贪使不使),不为贪爱驱使,不起嗔愤(恚使不使),不为嗔恚所驱使,并如实了知苦,乐受(集、灭、味、患、离)的真谛,不起愚痴(痴使不使),是贪、恚、痴不系,不中第二支毒(使)箭。

  


        【二十一、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住四念处[1],我于所起身诸苦痛,能自安忍[2],正念、正知。(杂·五三九)】
    [1]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2]‘安忍':(术语)安心忍耐也。止观七之四曰:‘安忍者,能忍成道事。'三藏法数三十七曰:‘安即不动,忍即忍耐。'




       【二十二、若眼识色,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彼见已,喜乐、赞叹、系著住[1],心转欢喜,深乐,贪爱,阨碍。
  欢喜、深乐、贪爱、阨碍[2]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杂·二八七)】

       [1]系著住:被捆绑束缚。
  [2]阨碍:阻碍。阨,困阻之意,音恶。
  ※心转欢喜、深乐、贪爱,阨碍是中第二支毒箭的情形。




        【二十三、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于色不如实知故,乐著于色;乐著色故,复生未来诸色。如是,受、想、行、识。
  当生未来色、受、想、行、识故,于色、受、想、行、识不解脱,我说彼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杂·四四)】

   ※明白苦、集、灭、道、味、患,离,是有机会脱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




        【二十四、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
  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
  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杂·一0四)】

  

       【二十五、欲味[1]:于此五欲之中,起苦、乐心,是谓欲味。
  欲过[2]:辛苦而获财业,是为欲为大过。现世苦恼,由此恩爱,皆由贪欲:作此勤劳,不获财宝,便怀愁忧苦恼;获财货,恐后亡失;费散财货,心意错乱;共相攻伐,死者众多。缘此欲本,不至无为。
  复次,欲者亦无有常,此欲变易无常者,此谓欲为大患。
  舍[3]欲:审知欲为大患,能舍离欲,己身作证,是谓舍欲。
  色味:见女姿色端正,起喜乐想,是谓色味。
  色过:若后见彼女(老、病、死、尸、腐、骸[4]),本有妙色,今致此变,于中起苦、乐想,是谓色为大患。
  复次,此色无常、变易,不得久停,无有牢强,是谓色为大患。
  舍色:除诸乱想,于色不著色,深知为大患,能知舍离,己身作证,是谓舍离于色。痛味:得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时,便知我得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
  痛过:痛者无常、变易之法,是谓痛为大患。
  舍痛:除诸乱想,于痛不著痛,如实知其为大患,能知舍离,是谓舍离于痛。(增·一八三)】

   [1]味:起咀嚼苦乐的滋味。
  [2]过:所跟著的‘过患'。
  [3]舍:深知大患而舍离。
  [4]骸:尸骨,音孩。

  


        【二十六、世尊告诸比丘:我昔于色味、色患、色离有求有行。
  若于色味、色患、色离随顺觉[1],则于色味、色患、色离,以智慧如实见[2]。如是,受、想、行、识。(杂·一四)】

   [1]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觉'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参见第34页觉条。
  [2]如实见:如实知见,符合真理的知见。参见第30页如实知条。




             【二十七、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二十八、于一切见,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断灭、寂静、清凉、真实,如是等解脱,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犹如有人于汝前然火,薪草因缘故然。若不增薪,火则永灭,不复更起,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则不然。
  色、受、想、行、识,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无复生分,于未来世永不复起。若至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是则不然,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永灭。(杂·九五四)。】
  

    【二十九、譬如燃灯,因油因炷[1]。彼若无人更增益油,亦不续炷,是为前已灭讫[2],后不相续,无所复受,是谓第一正慧[3],成就第一真谛[4]处。(中·一六二)(分别六界经)】

   [1]炷:油灯的灯心,音住。
  [2]讫:完结、终了,音器。
  [3]正慧:(术语)真正之慧心也。
  [4]真谛:(术语)二谛之一。真谓真实无妄。谛犹义也。对俗谛言,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是也。




       【三十、若彼因、彼缘、彼行,无余[1]行灭、永灭已,如来于彼,有所记说,言: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耶?(杂·九五一)】
   [1]无余:无有残余。
  


       【三十一、诸慢断故,身坏命终,更不相续。如是弟子,我不说彼舍此阴[1]已,生彼彼处。所以者何?无因缘[2]可记说故。欲令我记说者,当记说:彼断诸爱欲,永离有结[3],正意解脱[4],究竟苦边。(杂·一0七)】
    [1]阴:1.荫覆之义,指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2.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阴界'是五阴与十八界。‘阴入界'是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入'是即六根与六尘。同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即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果。‘阴魔'指五阴能毒害众生的佛性,故喻之为魔。
  [2]因缘: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缘叫做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谷子。
  [3]结:系缚的意思,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众生的身心,使不能解脱,永沦生死。‘结使'是结与使。结与使都是烦恼的别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结成苦果,故称为结,能使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故又名为使。。‘结贼'结是烦恼的别名,因为烦恼能为害智慧,故喻之为贼。‘结解'是结与解。结是烦恼所缚;解是证悟真理而得自在。‘结漏'是结与漏。结与漏都是烦恼的别名。‘结缚'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脱出离生死。‘九结'是九种的烦恼。因烦恼能使众生结缚于生死。九结就是爱结(贪爱)、恚结(嗔恚)、慢结(骄慢)、痴结(愚痴)、疑结(疑正法)、见结(身见边见邪见等)、取结(见取见及戒禁取戒)、悭结(悭惜财物)、嫉结(嫉妒他人)。
  [4]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

  


        【三十二、若有比丘,彼七识住[1]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汉),名慧解脱。
  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脱[2],顺逆身作证[3]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中·九七)(大因经)】

    [1]七识住:(名数)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末那识'是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著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这末那识的执著而生起的。
  [2]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的系缚的禅定。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物质)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该观想到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故叫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即心中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不起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就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永远无从生起,所以叫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珍宝的色,叫净解脱,观想这种净色的时候,能够不起贪心,则可以证明其心性,已是解脱,所以叫身作证,又他的观想,已经完全圆满,能够安住于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五六七的四种解脱,都是无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时候,观想苦、空、无常、无我,使心愿意舍弃一切,所以叫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又名灭尽定,谓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会领受色声香味触之五尘,领受五尘,就会生出种种的妄想来,若有灭除受想的定功,则一切皆可灭除,所以叫灭尽定。
  [3]身作证:亲身证悟。

TOP

续 4





      【三十三、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


  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1]断,贪、恚、痴薄。
  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
  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八0九)】

   [1]结:.参见第85页结条。
  ※‘四果'是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2.指阿罗汉。




           【三十四、身邪结:计身有我,生吾我之想,有众生想,有命、有寿、有人、有士夫、有缘、有著。
  疑结:所谓有我?无我?有生?无生?有我人寿命?有父母?有今世?后世?有沙门?婆罗门?有阿罗汉?有得证者?
  戒盗结:我当以此戒,生大姓家、长者家、婆罗门家,若生天上及诸神中。
  有此三结[1],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犹如两牛,同一轭,终不相离。(增·二一三)】

   [1]三结,是指身见、戒取、疑。五下分结,是指三结加贪欲、嗔恚。参见第85页结条。
  三十五、如芬陀利[1]生,虽生于水中,而未曾著水,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著。(杂·一一六0)
  [1]分陀利:(植物),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




     【三十六、犹如青、红、赤、白莲花,水生水长,出水上,不著水。
  如是,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著世间法。(中·九二)(青白莲华喻经)】

  


     【三十七、如来出现世间,又于世界成佛道,然不著世间八法,犹与周旋,犹如淤泥出生莲华,极为鲜洁,不著尘水,诸天所爱敬,见者心欢。(增·三八八)】
   ※世间八法,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三十八、然,优陀夷!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若有异学出家作是说言:‘沙门释种子唯说想受灭,名为至乐。'此所不应。所以者何?应当语言:‘此非世尊所说受乐数,世尊说受乐数者,如说。'
  优陀夷!有四种乐。何等为四?谓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1]乐。(杂·四八四(四八五))】

   [1]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菩提心'是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三十九、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法镜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法镜经。(杂·八六三(八五一))】




    【四十、复次,圣弟子自念净戒[1]│不坏戒、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不他取戒、善护戒、明者称誉戒、智者不厌戒。圣弟子如是念戒时,不起贪欲、嗔恚、愚痴,…乃至念戒所熏,升进涅槃。(杂·九二三(九三一))】

   [1]净戒:清净的戒行。
  


   【四十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何等为学戒随福利?谓大师为诸声闻制戒,所谓摄僧,极摄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调伏恶人,惭愧者得乐住,现法防护有漏,未来得正对治,令梵行久住。(杂·八三八(八二六))】




   【四十二、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十事功德,如来与诸比丘说禁戒。云何为十?所谓承事圣众;和合将顺;安隐圣众;降伏恶人;使诸惭愧比丘不令有恼;不信之人使立信根;已有信者倍令增益;于现法中得尽有漏,亦令后世诸漏之病皆悉除尽;复令正法得久住世;常念思惟当何方便正法久存·是谓,比丘!十法功德,如来与诸比丘而说禁戒。(增·四Ο八)】

  


      【四十三、郁低迦白佛:‘我今云何净其初业[1],修习梵行?'佛告郁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杂·六三八(六二四))】
   [1]净业:1.清净的善业。2.修往生净土的事业。‘净业正因'指观无量寿经说修净业正主的因有三种,第一种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种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种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四十四、尔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如是念:云何自护?云何不自护?复作是念…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护,而彼自谓能自防护。象军、马军、车军、步军以自防护,虽谓自护,实非自护。所以者何?虽护于外,不护于内。是故,大王!名不自护。大王!若复有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护。彼虽不以象、马、车、步四军自防,而实自护。所以者何?护其内者,名善自护,非谓防外。'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善护于身口、及意一切业;惭愧[1]而自防,是名善守护。

   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杂·一一一六(一二二九))】
   [1]惭愧:惭与愧。惭是心所名,即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的精神作用,并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




                                                        肆、慈善不放逸
  
     【一、如山河、石壁、百草、五谷,皆依于地而得长大,诸善三十七道品[1]之法,住不放逸[2]之地,使诸善法[3]而得长大。(增.二二五)】
   [1]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2]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3]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
  ※再好的法门,必须力行,精进不放逸,长养善法。

  


     【二、譬如伏鸡[1],生子众多,不能随时荫馏[2],消息冷暖,而欲令子安稳出壳;如是,不勤修习,随顺成就,而欲令得漏尽解脱[3],无有是处。(杂.四0)】
   [1]伏鸡:孵蛋的母鸡。
  [2]荫馏:音印六。荫,庇护;馏,用热气蒸熟。荫馏,在此指母鸡孵蛋。
  [3]漏尽解脱:断尽一切烦恼,脱离束缚而得自在。
  ※勤于孵蛋的母鸡,随时抱著蛋(荫馏),关怀(消息)著蛋的冷暖,勤勉不离,待时机的成熟(随顺),便见小鸡一只只地破壳而出(成就)了。努力修行,不放逸也像这样的孵蛋功夫呢!

  


     【三、八大人[1]念:(1)少欲、(2)知足、(3)闲(闲)居、(4)持戒、(5)三昧[2]、(6)智慧、(7)多闻、(8)精进。
  弥勒菩萨应三十劫[3]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4]之力,超越成佛。
  诸佛世尊皆同一类;同其戒律、解脱、智慧,唯有精进不同。是故,此第八大人之念,为最、为上、为尊、为贵。(增.三七五)】

   [1]大人:大人相是谓佛是一切众生中最尊最大的人,所以佛的相,称为大人相。大人指先觉者。
  [2]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意思。
  [3]劫: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详见第18页。
  [4]精进: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精进波罗蜜'又名勤波罗蜜。




     【四、云何?善调琴弦[1],不缓、不急,然后发妙和雅音[2]不?四精进太急,增其掉[3]、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4]。
  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杂.二五六)】

   [1]善调琴弦:善于调节琴弦的松紧度。
  [2]妙和雅音:弹出微妙和谐优雅的琴音。
  [3]掉:掉举,一种令心高举而不得安宁的烦恼。
  [4]懈怠:懒惰。

  


          【五、极精进者,犹如调戏;若懈怠者,此堕邪见[1];若能在中者,此则上行。(增.一九七)】
   [1]邪见:1.五见使中,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叫做邪见。‘邪见网'(喻)邪见好像罗网,入则不能解脱。
  ※佛陀有位很用功的弟子,名叫‘二十亿耳'的修行人。眼见同伴们,修行成果殊胜,想著自无所长进,便开始患得患失,身心急躁不安(掉),最后心灰意冷地,还俗回家(悔),心想:家中有大财富,还有能力广作布施,起码比留在僧团中,一事无成要强。佛陀知道后,以琴师必需调整琴弦的松紧度,来演奏优雅的音声作为譬喻,来教导二十亿耳。尊者二十亿耳,把握了适度的努力,不久,便顺利获得了突破,也成为解脱的阿罗汉圣者了。修行,如同调琴弦,必须依著自己身心不同的情况,来作调整。如同巧金师,以生金著于炉中增火,随时扇韝,随时水洒,随时俱舍。




     【六、如巧金师,以生金著于炉中增火,随时扇韝,随时水洒,随时俱舍。
  若一向鼓韝[1]者,则于是处,生金焦尽。一向水洒,则于是处,生金坚强。
  若一向俱舍,则于是处,生金不熟,则无所用。
  如是,专心方便,时时思惟,忆念三相[2],乃至漏尽[3]。(杂.九九一)】

   [1]鼓韝:鼓,鼓风;或吹火使炽的皮囊。
  [2]三相:解脱相、离相、灭相。解脱相是无生死的相;离相是无涅槃的相;灭相是无生死涅槃的无相,连无相亦无,即是非有非无之中道妙理。这里的三相,是指即止相、举相、舍相。
  [3]漏尽:断尽一切的烦恼。‘漏尽智'指控断尽一切烦恼之阿罗汉的智。‘漏尽比丘'是断尽一切烦恼的比丘,即阿罗汉。‘漏尽明、漏尽通'是漏尽智证明、通的简称。‘漏尽意解'指称断尽一切烦恼之后心意获得解脱,这是小乘阿罗汉所证得之果。‘漏尽无所畏'是四无所畏之一,即在大众之中明言我已经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怖畏。‘漏尽阿罗汉'是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漏缚'漏与縳。漏是漏失的意思,缚是系缚的意思,两者都是烦恼的别名。
  ※心思如果一直停留在‘止相',成了懈怠,就像火候不够,易碎的钢;松脱的琴弦。一直留在‘举相',即便过份精进,让自己陷入了得、失的焦虑中,就像焦热的钢;拉紧的琴弦。一向俱舍,就等于忘失了修行,此谓舍相。修行,也像照顾炉火一样,得依著需要,随时鼓风(扇韝)增温、洒水降温,或者暂时保持现况,也不鼓风,也不洒水(俱舍),来维持所需的温度。

  


           【七、如田夫,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今日果实,今日成熟,若明日、后日也。而彼种子已入地中,则自随时生长,果实成熟。譬如伏鸡生卵,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后日,当以口啄爪刮,令其儿安隐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
  如是,善学三学[1],随其时节,自得不起诸漏[2],心善解脱。(杂.八三九)】

       [1]三学:戒学、定学、慧学。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恶业;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修此三学,可以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得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名为三无漏学。
  [2]诸漏:一切的烦恼,‘漏'即烦恼的别名。
  ※修行必须细水长流,不可‘揠苗助长'。‘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消息(关怀;用心)、冷暖爱护'。是不放逸的要义。




          【八、以无惭、无愧故放逸[1],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习恶知识,习恶知识故不欲见圣[2]、不欲闻法[3]、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难教、戾[4]语、懒堕[5],懒堕故掉[6]、不律仪、不学戒[7],不学戒故失念、不正知、乱心,乱心故不正思惟、习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见、戒取、疑,疑故不离贪、恚、痴,不离贪、恚、痴故不堪能离老、病、死。断三法故,堪能离老、病、死。云何三?谓贪、恚、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8],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9],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见、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杂·三四五(三四六))】
   [1]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2]圣:详见第34页圣条。
  [3]法:是指一切的事物。详见第30页一切诸法条。
  [4]戾:含急、暴的意思,音力。
  [5]懒堕:同‘懒惰'。
  [6]掉:一种令心高举而不得安宁的烦恼。
  [7]戒:防非止恶的意思。详见第36页戒条。
  [8]善知识: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
  [9]正法:1.真理的道法。2.正法时期。‘正法依'是佛的尊号,因佛能以正法向众生宣说,为正法之所依。‘正fa lun'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正法眼藏'谓佛的心眼彻见正法,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叫做藏。正法眼藏,是禅宗用来称其教外别传的心印。




          【九、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拄[1],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之福。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若有行慈心,亦无放逸行;诸结渐渐薄,转见于道迹。
  以能形此慈,当生梵天上;速疾得灭度,永至无为处。(增·四四三)】

   [1]盗贼不侵‘拄':拄,音主,用以支撑之木栋。




     【十、多闻圣弟子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1]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中·二七)】
   [1]无量:多到不可计量。




     【十一、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杂·七五五(七四三))】
       ※四无量心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
  


          【十二、是为具恶人已,便具亲近恶知识;具亲近恶知识已,便具闻恶法;具闻恶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护诸根,具不护诸根已,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已,便具五盖;具五盖[1]已,便具无明[2];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中·五二)】
   [1]五盖: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合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叫做五盖。
  [2]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十三、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1]、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杂·一一二五(一二三八))】
   [1]善知识: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




      【十四、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1]法。云何无漏法?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爱、恚,是名无漏法[2]。(杂·一Ο二(五六))】
   [1]有漏: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详见第71页有漏条。
  [2]无漏法:清净无烦恼之法。出世间的一切无为法,都是清净无烦恼之法,如三乘圣人所证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无漏因'谓无漏果的业因,如四谛中的道谛是。‘无漏果'是清净无烦恼的道果,如四谛中灭谛的涅槃是。‘无漏界'是清净无烦恼的世界,即涅槃。‘无漏通'指清净无烦恼的神通。在六通中,前五通是有漏通,第六漏尽通才是无漏通。‘无漏智':三乘人离诸烦恼的清净智,此智有断惑证真的功用。‘无漏后身'谓清净无烦恼叫做无漏,最后一次生死的身叫做后身,无漏后身就是二乘无学果的身。

  


     【十五、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1]俱,与界和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善种种界!(杂·四四四(四四五))】
   [1]界: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而无混杂。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本体。‘界分'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界趣:谓三界六趣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地方。‘界内'指三界之内。
  


           【十六、佛告罗侯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侯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



    【十七、罗侯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1]系[2]著使[3]。罗侯罗!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是名断爱缚诸结[4]、断诸爱[5]、止[6]慢无间[7]等、究竟苦边。'(杂·四六四(四六五))】

   [1]我慢:自高自大,侮慢他人。
  [2]系:系缚,因烦恼如绳子能系缚身心,使人不得自在。
  [3]使: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流落于生死。
  [4]爱缚诸结:‘爱缚'是恩爱的系缚。‘结'是系缚的意思,烦恼的别名。详见第85页结条。
  [5]爱:爱著是贪爱不舍的意思;‘爱执'是爱惜执著;‘爱缚、爱系'是恩爱的系缚。‘爱著':是贪爱不舍的意思。‘爱行'即爱欲之情多的人,若推理多的人,则叫做见行。行是心行,也就是心理活动。‘爱取'爱与取。爱是喜欢的意思;取是要的意思。‘爱欲'指贪爱五欲。‘爱见'是贪爱的见解,或爱与见的二种烦恼,爱是指思惑,见是指见惑。智度论说:‘烦恼有二种,一属爱,二属见'。‘爱见大悲'指自己虽未断烦恼却运用大悲以救济众生。
  [6]止:定的意思,禅定的别名。‘止犯'止是停止,犯是不作善法,停止不作善法,叫做止犯。‘止持戒'是制止罪恶行为的戒法,如五戒八戒等是。
  ‘止观'谓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7]无间:无有间断。‘无间修'是没有间断的修行,为四修之一。‘无间业'是受苦没有间断的五种大恶业。‘无间地狱'是受苦没有间断的地狱,为八热地狱之一。

TOP

续 5





      【十八、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1],眼界……乃至法界[2]。(杂.四五四(四五五))】
   [1]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效用:见、闻、嗅、尝、觉、思)
  [2]法界: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法界身'指周遍于法界的身体,亦即佛三身中之法身。‘法界佛'是华严经所说十种佛之一。佛证悟了一真法界的大智慧后,其大光明遍照于一切法界,故称法界佛。‘法界性'简称法界或法性。法界亦即法性。‘法界观'是否证入华严经所说的法界的观法,即一真法界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客观。




     【十九、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1]。云何三?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杂·四六Ο(四六一))】
   [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三界眼'谓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众生之眼,能令众生避开生死的痛苦。‘三界藏'谓三界含藏一切众生的烦恼。‘三界尊'是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中的众生所共同尊重的圣人。‘三界八苦'生活在三界中的人们有八种的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二十、尊者阿难答瞿师罗长者:‘谓三种出界。云何三?谓从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无色界、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1]界,是名三出界。'
  即说偈言:
  知从欲界出,超踰于色界,一切行寂灭[2],勤修正方便;
  断除一切爱,一切行灭尽,知一切有余,不复转还有。(杂·四六二(四六三))】

   [1]灭:涅槃。详见第32页灭条。
  [2]寂灭:涅槃。

  


     【二十一、婆罗门白佛:‘云何,我问“自作自觉”,说言无记;“他作他觉”,说言无记,此义云何?'
  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1],他作他觉则堕断见[2]。义说、法说,离此二边[3],处于中道[4]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杂·三三八(三ΟΟ))】

   [1]常见:是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
  [2]断见:是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断常二见'指断见和常见。‘断灭'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断惑'指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烦恼。‘断惑证真'谓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的烦恼,才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3]二边:1.指常断二边见。无常误认为有常是常见;非灭误认为断灭是断见。2.有边和无边。边是边际的意思。世间一切的事物,必假众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虽无自性,但不能说是无,是名有边;又世间一切的事物,即假众缘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能说是有,是名无边。
  [4]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中道观'是观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观法,为天台三观之一。
  ‘中道义'是中道的胜义,即离互相对立的二边,连中亦不要,绝诸对待的胜义。‘中道实相'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叫做中道实相。




     【二十二、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1];具七觉支已,便具明[2]、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中·五一)】
   [1]七觉支:谓七觉分,又名七菩提分、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2]明:1.智慧的别名。2.真言陀罗尼的别名。‘明处'是学习而生智慧之处,‘明脱'谓脱离愚痴叫做明;离开贪爱叫做脱。‘明心见性'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

  


     【二十三、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勤[1]。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杂·六六九(六五七))】
   [1]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




     【二十四、若圣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如信根,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是故就此五根,慧根为其首,以摄持故。譬如堂阁,栋为其首,众材所依,以摄持故。如是五根[1],慧为其首,以摄持故。(杂·六六八(六五六))】



    【二十五、何等为觉[2]力?于善、不善法如实知[3],有罪、无罪,习近、不习近,卑法、胜法,黑法、白法,有分别法、无分别法,缘起法、非缘起法如实知,是名觉力。何等为精进力?谓四正勤,如前广说。何等为无罪力?谓无罪身、口、意,是名无罪力。何等为摄力?谓四摄[4]事:惠施、爱语、行利、同利。(杂·六七九(六六七))】

       [1]五根:1.眼耳鼻舌身意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2.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2]觉: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参见第34页觉条。
  [3]如实知:指所知极符合真如实相。参见第30页如实知条。
  [4]四摄:指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二十六、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力。何等为四?谓觉力、精进力、无罪力、摄力,如上说。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得离五恐怖。何等为五?谓不活恐怖、恶名恐怖、众中恐怖、死恐怖、恶趣恐怖,是名五恐怖。(杂·六八二(六七Ο))】



   【二十七、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力[1]。何等为五?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杂·六八五(六七三))】

   [1]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二十八、世尊告诸比丘:彼信力,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力者,当知是四正勤。念力者,当知是四念处。定力者,当知是四禅。慧力者,当知是四圣谛[1]。(杂·六八七(六七五))】
  [1]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真理,参见第127页四谛条。




     【二十九、谓贪欲永尽,嗔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云何为无为道迹?谓八圣道分[1],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无为道迹。(杂·六Ο四(八九Ο))】
   [1]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三十、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杂·三三一(二九三))】



    【三十一、是故,比丘!当观自利、利他[1]、自他俱利,精勤修学。(杂·三四七)】

       [1]利他:利益他人。
  


          【三十二、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教汝:如舍利弗比丘,智慧、大智、分别智、广智、无边智、捷疾[1]之智、普游智、利智、甚深智、断智、少欲知足、闲静勇猛、念不分散、戒[2]成就、三昧[3]成就、智慧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柔和无争、去恶辩了、忍诸言语、叹说离恶、常念去离、愍念生萌,然炽正法[4]、与人说法无有厌足。(增·四三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
  善逝[5]哀愍故,常教授众生;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杂·一二三七(五七七))】

   [1]‘捷疾'之智:敏捷快速。
  [2]戒:见第36页戒条。
  [3]三昧:定。参见第99页三昧条。
  [4]正法:详见第106页正法条。
  [5]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详见第20页善逝条。




                                                     伍、四谛[1]、四念处[2]
  
           【一、一切法[3]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犹如诸畜之迹[4],象迹为第一。(中.三0)(象迹喻经)】
   [1]四谛:又名四圣谛、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兹列表说明如下:
  ┌苦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世间的因果
  ├集谛(迷的因,即苦因)┘
  圣│
  ├灭谛(悟的果,即乐果)┐
  谛│├出世间的因果
  └道谛(悟的因,即乐因)┘
  [2]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受、心、法念处。详见第78页四念处条。
  [3]一切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详见第30页一切诸法条。
  [4]迹:脚印。

  


     【二、有四法[1]成就,名曰大医王者: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发动。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2],疗众生病亦复如是:谓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如实知,苦灭圣谛如实知,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杂.三八八)】

   [1]四法:1.指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觉果。2.指菩萨修行的四法,即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阿练若。3.指信、解、行、证。
  [2]四德: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种德,即常、乐、我、净。常者,涅槃之体,恒常不变,没有生灭;乐者,涅槃之体,永远寂灭、安闲、受用、无丝毫的烦恼;我者,涅槃之体,得大自在,没有丝毫的束缚;净者,涅槃之体,解脱一切的垢染,非常清净。




   【三、世尊告五比丘:有此四谛,云何为四?苦谛: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所欲不得,即五盛阴[1]苦。
  苦集谛:所谓受爱之分,集之不倦,意常贪著。
  苦尽谛:能使彼爱灭尽无余,亦不更生,是谓苦尽谛。
  苦出要谛:所谓贤圣八品(正)道[2]。
  是谓名为四谛之法。然复,此四谛者,眼生、智生、明生、觉生、光生、慧生。复次,四谛者,实、定、不虚不妄,终不有异。此四谛,如实不知者,则不成无上正真等正觉[3]。(增.二0九)】

   [1]五阴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所以说是五阴盛苦,为八苦之一。‘五阴'是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详见第11页五蕴条。‘五阴魔'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
  [2]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详见第124页八圣道条。
  [3]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新译,意思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




     【四、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1],谓四念处[2]。
  过去、未来、现在如来、羸无所著、等正觉,亦断五盖[3]、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4],得觉无上正尽之觉[5]。云何为四?】

  [1]正法:真理的道法。详见第106页正法条。
  [2]四念处:参见第78页四念处条。
  [3]五盖:参见第109页五盖条。
  [4]七觉支:参见第119页七觉支条。
  [5]正尽之觉:彻底的解脱、觉悟。

  


     【(一)观[1]身如身念处:
  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彼持墨绳,用絣于木[2],则以利斧斫治[3]令直。
  齿齿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
  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觉一切身息入,觉一切身息出。觉止身行息入,觉止口行息出。
  离生喜乐;定生喜乐;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无处不遍。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
  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忆所念,修光明心,心终不为闇之所覆。
  善受观相,善忆所念;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毛、爪、齿、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小便,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4]、芥子[5]。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观彼死尸,鸟啄狼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骨销在地,骨节解散,见已自比:今我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观身如身。】

   [1]观:以正慧观察事理的意思。‘观心'指观察自己的心性。‘观行'1.先观事理,然后起行。2.观心的修行方法。‘观法'是观念真理的方法。‘观空'谓观察诸法体空的道理。
  [2]用絣于木:用绳墨测量木头是否平直。絣,线绳,音并。
  [3]利斧斫治:以锋利的刀斧砍去木头不直的部分。斫,砍,音浊。
  [4]蔓菁:植物名,又称芜菁。
  [5]芥子:芥菜的种子,颗粒很小。

  


   【(二)观觉(受)如觉(受)念处:
  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不苦不乐觉。
  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觉、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
  如是,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观觉如觉。】



   【(三)观心如心念处:】
  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
  如是,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观心如心。】



   【(四)观法如法念处:
  眼缘色生内结,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
  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是谓观法如法,谓六内处。内实有欲知内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嗔恚、睡眠、掉悔、疑。是谓观法如法,谓五盖也。
  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如是,择法、精进、喜、息、定、舍。是谓观法如法,谓七觉支。
  若有少少须臾顷,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进。彼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中.九八)(念处经)】

  

     【(五)、云何为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摄[1]持一切心法[2],住身念处?如是,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调伏[3]世间贪忧;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复如是。
  专心正念,护持油钵,自心随护,未曾至方。(杂.六三七)】

   [1]摄:指摄心,收摄散乱的心意。‘摄受'又叫做摄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
  [2]心法:1.经典以外所传授的佛法。2.一切诸法,分为色法和心法二种,色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心法是指一切无形的精神。
  [3]调伏:调理制伏。
  ※在美色与歌舞表演的热闹场合里,一个杀手,从背后拿刀押著,要求捧著一碗满满的油,走过这个人群。其间,只要稍有一点点油,从碗溢出,就会立即被杀而没命。在这种情形下,被胁迫的人,定非常专心一意的注意著碗,谨慎著走路,不再会被热闹的歌舞表演所吸引,而左顾右盼,分心失神了。佛陀举此例,说明四念处的修习,必须下定决心,让自己的心念,能专注观察,不要受外界声色的干扰。




     【六、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处满足?
  如是,圣弟子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
  若有时,圣弟子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如心行息觉知入息念学,心行息觉知出息念时,如心行息觉知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有时,圣弟子心觉知;心悦;心定;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念时,如心解脱觉知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
  若圣弟子有时观无常;断[1];无欲;灭。是圣弟子尔时,【法法观念住】,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杂.八二二)】

   [1]断:指断结、断烦恼。结就是烦恼的别名。‘断智'是断烦恼之智。‘断灭'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断惑':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烦恼。‘断惑证真'谓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的烦恼,才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安那般那,即出入息。

  


     【七、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1]?
  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随集、灭法,观身、受、心、法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杂.六二三)】

   [1]四念处‘没':息灭,没,音末。
  ※于‘身、受、心、法'四念处的专注观察时,若结合缘起法,观察、思惟将会发现,它们都没有一个永恒的依在处。




     【八、尊者阿那律语比丘言:若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1],正智心善解脱,彼亦修四念处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杂.五四二)】
   [1]有结:有是说有生死的果报,结是烦恼的别名。
  ※解脱的圣者,亦修四念处。

  


     【九、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云何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处,亦如是说。(杂.六五二)】

    ※正法依是佛的尊号,因佛能以正法向众生宣说,为正法之所依。舍利弗的去世阿难很伤心。佛陀以这段经文教导阿难。走在修行的路上,只能依靠自己对法的把握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异),可以作为依靠的。‘四念处'的修习,即是这个可作为依靠的法。




     【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则断爱欲,转去诸结,于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杂·三八二(三八三))】



    【十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癖[1]阴起、涎唾起、众冷起、因现事起、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应取汗,如是比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2]。如来、应、等、正觉[3]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杂·三八八(三八九))】

   [1]‘癖'阴:癖,嗜好,音庇。
  [2]如实知:见第30页如实知条。
  [3]如来、应、等正觉:见第199页如来十号条。




           【十二、去离贪欲,无复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灭于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一心,入第三禅。乐尽苦尽,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长·十七)】
   ※四禅天:色界诸天分为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二、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三、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即少净、无量净、遍净等三天,此三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四、前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名为四禅,即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九天。根据大涅槃经说,初禅天人,因他们心中有粗细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灾;二禅天人,他们对于禅定,生喜乐心,所以外面有水灾;三禅天人,他们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风灾;惟独第四禅,所有内外过患,一切均无,所以诸灾不能到达那里。‘四禅定'是四种修之可以生到色界四禅天的禅定。‘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
  


     【十三、佛告阿难:‘初禅正受[1]时,言语寂灭[2];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3]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杂·四七三(四七四))】

   [1]正受: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正思惟'指正确的思考,亦即思考四谛的道理,以引发正当的欲念,明了世出世间的因果,断集证灭,离苦得乐,是八正道之一。
  [2]寂灭:涅槃。‘寂'又叫做灭,涅槃的别名‘寂念'是寂静的念虑,即禅定。‘寂常'无烦恼叫做寂,无生灭叫做常,寂常就是涅槃的道理。‘寂种'谓欢喜涅槃寂灭的种性,如声闻缘觉乘之行人是。‘寂静'是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道理。‘寂然'指寂静无事的状态。‘寂然界'是二乘人所证得的涅槃境界。
  [3]止:定的意思,禅定的别名。参见第113页止条。

  


     【十四、世尊告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1]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榖草。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所修习故,彼以贪欲心思惟,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心常驰骋,随贪欲缠而求正受;嗔恚、睡眠、掉悔、疑多修习故,于出离道不如实知,以疑盖心思惟,以求正受。诜陀!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驾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嗔恚、睡眠、掉悔、疑缠,多住于出离;嗔恚、睡眠、掉悔、疑缠如实知,不以疑缠而求正受。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杂·九一八(九二六))】
   [1]‘槽枥':养马的器具。
  


   【十五、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1],是名灭界。'(杂·四六三(四六四))】
   [1]灭:1.梵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故名。2.指四谛中的灭谛。3.即戒行,因戒行能灭除诸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