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菩萨戒本经讲记(会性法师主讲)

菩萨戒本经讲记(会性法师主讲)

菩萨戒本经讲记




会性法师主讲


慧敏敬记 智严整理






  序


  学者发心,上求下化,因须勤研教乘,然或缓于戒律,则其生定发慧,甚至念佛一心,不亦难乎。惟若严于持戒,顾所受之戒条,亦不能不求甚解,否则难以持之如法。台中莲友,多发菩提心者,既以戒乘俱进相勉,复困于戒法之赜深。会公上人,精南山之教,笃匡庐之行,悲心广运,乃应所求,启讲是经于台中莲社,法音圆演,听众各喜所闻。莲友邱君淑敏,何君吴雪,一为笔记,一为整理,陈上人校正,分期连载于明伦月刊,自民纪七十七年七月,至八十一年四月,载毕全文,海内外读者欢喜赞叹,明伦编者请于上人,梓行益众,付梓之际,命一弁言。窃以是经,菩萨常诵,道俗通行,今有此讲,疏明经义,读之自利利他,不言可喻,然于末法时期,非殊胜因缘,不能遇也,乃序缘起,俾遇之者,知所益焉。

  民国八十三年甲戌孟冬净业学人庐江徐醒民敬识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菩萨戒本经(出地持戒品中)



  慈氏菩萨说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于姑臧译

  皈命卢舍那  十方金刚佛
  亦礼前论主  当觉慈氏尊
  今说三聚戒  菩萨咸共听
  戒如大明灯  能消长夜闇
  戒如真宝镜  照法尽无遗
  戒如摩尼珠  雨物济贫穷
  离世速成佛  唯此法为最
  是故诸菩萨  应当勤护持

  诸大士!此四波罗夷法,是菩萨摩得勒伽,和合说。

  自赞毁他戒第一


  若菩萨,为贪利故,自叹己德,毁些他人,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

  悭惜财法戒第二


  若菩萨,自有财物,性悭惜故,贫苦众生,无所依怙,来求索者,不起悲心,给施所求;有欲闻法,吝惜不说;是名第二波罗夷处法。

  嗔不受悔戒第三


  若菩萨,嗔恚,出粗恶言,意犹不息,复以手打,或加杖、石,残害恐怖,嗔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忏,结恨不舍,是名第三波罗夷处法。

  谤乱正法戒第四


  若菩萨,谤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

  诸大士!已说四波罗夷法。若菩萨,起增上烦恼,犯一一法,失菩萨戒,应当更受。今问诸大士:是中清净不?(三说)

  诸大士!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士!此菩萨众多突吉罗法,是菩萨摩得勒伽,和合说。

  不供养三宝戒第一


  若菩萨,住律仪戒,于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塔庙,若法,若经卷,若菩萨修多罗藏,若菩萨摩得勒伽藏,若比丘僧,若十方世界大菩萨众;若不少多供养,乃至一礼,乃至不以一偈赞叹三宝功德,乃至不能一念净心者,是名为犯众多犯;若不恭敬,若懒惰,若懈怠犯,是犯染污起;若忘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入净心地菩萨,如得不坏净比丘,常法供养佛法僧宝。

  贪财物戒第二


  若菩萨,多欲不知足,贪著财物,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为断彼故,起欲方便,摄受对治;性利烦恼更数数起。

  不敬同法戒第三


  若菩萨,见上座、有德、应敬、同法者,憍慢、嗔恨,不起恭敬,不让其座;问讯、请法,悉不酬答,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若无记心,若忘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重病,若乱心,若眠作觉想,问讯请法,悉不答者,是名不犯。若上座说法,及决定论时;若自说法,若听法,若自决定论时;若说法众中,若决定论众中,不礼不犯。若护说者心,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舍离不善,修习善法;若护僧制,若护多人意。

  不应供戒第四


  若菩萨,檀越来请,若至自舍,若至寺内,若至余家,若施衣、食、种种众具,菩萨以嗔慢心,不受,不往,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狂,若远处,若道路恐怖难,若知不受令彼调伏,舍恶住善,若先受请,若修善法不欲暂废,为欲得闻未曾有法,饶益之义,及决定论,若知请者为欺恼故,若护多人嫌恨心故,若护僧制。

  不受施戒第五


  若菩萨,有檀越以金、银、真珠、摩尼、琉璃,种种宝物,奉施菩萨;菩萨以嗔、慢心,违逆不受,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舍众生故。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狂,若知受已必生贪著,若知受已施主生悔,若知受已施主生惑,若知受已施主贫恼,若知是物是三宝许,若知是物是劫盗得,若知受已多得苦恼,所谓杀、缚、谪、罚、夺财、呵责。

  不施法戒第六


  若菩萨,众生往至其所,欲得闻法,若菩萨,嗔恨悭嫉,不为说法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外道求短,若重病,若狂,若知不说令彼调伏,若所修善法未善通利,若知前人不能敬顺,威仪不整,若彼钝根,闻深妙法生怖畏心,若知闻已增长邪见,若知闻已毁呰退没,若彼闻已向恶人说。

  不教悔罪戒第七


  若菩萨,于凶恶犯戒众生,以嗔恨心,若自舍,若遮他令舍,不教化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若忘遮他,犯非染污起。何以故?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心,深于善人。不犯者:若狂,若知不说令彼调伏,如前说;若护他心,若护僧制。

  不同声闻戒第八


  若菩萨,于如来波罗提木叉中,毗尼建立遮罪,护众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同声闻学。何以故?声闻者,乃至(不过)自(己)度(脱生死耳),乃至(亦须)不离护他,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而)学(诸比丘)戒。何况菩萨(自利利他之)第一义度,(岂可反不学此比丘戒耶?)又复遮罪(中、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世尊(单)为声闻(人)建立者,菩萨(虽为比丘,亦)不同学此戒。何似故?声闻(人,专为)自度(而)舍他,(所以)应住少利少作少方便,非(可谓)菩萨自度度他,(亦)应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也)。

  菩萨为众生故,(当)从非亲里婆罗门、居士所,求百千衣,(是为一)。及(彼居士等)自恣与(衣,但),当观施主堪与不堪,(不拘多少,堪则)随施应受,(是为二。)如衣、钵亦如是,(是为三。)如衣钵,如是自乞缕,令非亲里织师织,(亦如是,是为四。)为众生故,应畜积憍奢耶(此翻虫衣,即是蚕绵)卧具、坐具,乃至百千,(但许为众生畜,不许自用。是为五。)乃至金银百千,(为众生故,)亦应受之。(是为六。)如是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之)声闻遮罪,菩萨(比丘)不共(声闻)学。(既已)住菩萨律仪戒,(便应)为诸众生,(不住少利少作少便)。若嫌恨心,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犯非染污起。

  住邪命戒第九


  若菩萨,身口谄曲,若现相,若毁呰,若因(自己向所得)利(养,复向人说,以动人心,而)求(再得其)利(养。若如是)住邪命法,无惭愧心,不能舍离,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断彼故,起欲方便,烦恼增上,更数致起。

  掉戏戒第十


  若菩萨,掉动,心不乐静,高声嬉戏,令他喜乐。作是因缘,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忘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为断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说。又,不犯者:他起嫌恨,欲令止故;若他愁忧,欲令息故;若他性好戏,为摄彼故,欲断彼故,为将护故;若他疑菩萨嫌恨违背,和颜戏笑,现心净故。

  倒说菩萨法戒第十一


  若菩萨,作如是见,如是说,言:‘菩萨不应乐涅槃,应背涅槃:不应怖畏烦恼,不应一向厌离。何以故?菩萨应于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作如是说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何以故?声闻深乐涅槃畏厌烦恼,百千万倍不及菩萨深乐涅槃畏厌烦恼。谓诸声闻但为自利,菩萨不尔,普为众生,彼习不染污心,胜阿罗汉;成就有漏,离诸烦恼。

  不护讥嫌戒第十二


  若菩萨,不护不信之言,不护讥毁,亦不除灭。若实有过恶不除灭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实无过恶而不除灭,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外道诽谤,及余恶人;若出家乞食修善因缘,生他讥毁;若前人若嗔、若狂,而生讥毁。

  不折伏众生戒第十三


  若菩萨,观众生应以苦切之言,方便利益;恐其忧恼而不为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观彼现在少所利益,多起忧恼。

  嗔打报复戒第十四


  若菩萨,骂者报骂,嗔者报嗔,打者报打,毁者报毁,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如法忏谢戒第十五


  若菩萨,侵犯他人,或虽不犯,令他疑者,即应忏谢;嫌恨轻慢,不如法忏谢,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彼欲令作不净业然后受者,不谢无罪;若知彼人性好斗讼,若悔谢者,增其嗔怒:若知彼和忍,无嫌恨心,恐彼惭耻,不谢无罪。

  不受忏谢戒第十六


  若菩萨,他人来犯,如法悔谢,以嫌恨心,欲恼彼故,不受其忏,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不嫌恨,性不受忏,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若彼不如法悔,其心不平,不受其忏,无罪。

  嫌恨他戒第十七


  若菩萨,于他起嫌恨心,执持不舍,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为所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说。

  贪心畜眷属戒第十八


  若菩萨,为贪奉事,畜养眷属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无贪心畜。

  贪睡眠戒第十九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远行疲极,若为断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说。

  世论经时戒第二十


  若菩萨,以染污心,论说世事经时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忘误经时,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见他聚话,护彼意故,须欠暂听;若暂答他问未曾闻事。

  不受师教戒第二十一


  若菩萨,欲求定心,嫌恨憍慢,不受师教,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知彼人作颠倒说,若自多闻有力,若先已受法。

  随五盖心戒第二十二


  若菩萨,起五盖心,不开觉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为断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说。

  取世禅戒第二十三


  若菩萨,见味禅以为功德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为断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说。

  毁声闻法戒第二十四


  若菩萨,如是见,如是说,言:‘菩萨不应听声闻经法,不应受,不应学。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何以故?菩萨尚听外道异论,况复佛语?不犯者:专学菩萨藏,未能周及。

  背大向小戒第二十五


  若菩萨,于菩萨藏不作方便,弃舍不学,一向修习声闻经法,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非染污起。

  不习学佛戒第二十六


  若菩萨,于佛所说,弃舍不学,反习外道邪论、世俗经典,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上聪明,能速受学;若久学不忘,若思惟知义;若于佛法具足观察,得不动智;若于日日常以二分受学佛经,一分外典;是名不犯。如是菩萨善于世典外道邪论,爱乐不舍,不作毒想,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信深法戒第二十七


  若菩萨,闻菩萨法藏甚深义,真实义,诸佛菩萨无量神力,诽谤不受,言‘非利益,非如来说,是亦不能安乐众生’。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或自心不正思惟故谤,或随顺他故谤。是菩萨,闻第一甚深义,不生解心,是菩萨,应起信心,不谄曲心,作是学:‘我本不是,盲无慧目;如来慧眼,如是随顺说,如来有余说,云何起谤?’是菩萨,自处无知处;如是如来现知现见法,正观,正向,不犯,非不解谤。

  叹己毁他戒第二十八


  若菩萨,以贪、恚心,自叹己德,毁呰他人,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轻毁外道,称扬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又不犯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

  憍慢不听法戒第二十九


  若菩萨,闻说法处,若决定论处,以憍慢心,嗔恨心,不往听著,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不解,若病,若无力,若彼颠倒说法,若护说者心;若数数闻,已受持,已知义;若多闻,若闻持,若如说行;若修禅定不欲暂废,若钝根,难悟,难受,难持;不往者,皆不犯。

  轻毁法师戒第三十


  若菩萨,轻说法者,不生恭敬,嗤笑、毁呰,但著文字,不依实义,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同事戒第三十一


  若菩萨,住律仪戒,见众生所作,以嗔恨心,不与同事;所谓:思量诸事,若行路,若如法兴利,若田业,若牧牛,若和诤,若吉会,若福业;不与同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彼自能办,若彼自有多伴,若彼所作事非法,非义;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若先许他,若彼有怨,若自修善业不欲暂废,若性闇钝,若护多人意,若护僧制;不与同者,皆不犯。

  不看病戒第三十二


  若菩萨,见羸病人、以嗔恨心,不往瞻视,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自病,若无力,若教有力随顺病者,若知彼人自有眷属,若彼有力,自能经理;若病数数发,若长病,若修胜业不欲暂废,若闇钝,难悟,难受,难持,难缘中住;若先看他病。如病,穷苦亦尔。

  不谏恶人戒第三十三


  若菩萨,见众生造今世后世恶业,以嫌恨心,不为正说,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自无智,若无力,若使有力者说,若彼自有力,若彼自有善知识,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若为正说,于我憎恨;若出恶言,若颠倒为,若无爱敬,若复彼人性弊【儱】(字人旁改心部念垄音)戾。

  不报恩戒第第三十四


  若菩萨,受他恩惠,以嫌恨心,不以答谢,若等、若增酬报彼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作方便而无力,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若欲报恩而彼不受。

  不慰忧恼戒第三十五


  若菩萨,见诸众生有亲属难、财物难,以嫌恨心,不为开解,除其忧恼,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如前不同事中说。

  不施财戒第三十六


  若菩萨,有求饮食、衣服,以嗔恨心,不能给施,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自无,若求非法物,若不益彼物,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 ;若彼犯王法,护王意故;若护僧制。

  不如法摄众戒第三十七


  若菩萨,摄受徒众,以嗔恨心,不如法教授,不能随时从婆罗门、居士所,求衣、食、卧具、医药、房舍,随时供给,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若护僧制,若病,若无力,若使有力者说,若彼有力、多知识,大德,自求众具;若曾受教,自己知法;若外道窃法,不能调伏。

  不随他戒第三十八


  若菩萨,以嫌恨心,不随他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彼欲为不如法事,若病,若无力夕若护僧制 若彼虽如法,能令多人起非法事;若伏外道故,若以方便令彼调伏。

  不随喜功德戒第三十九


  若菩萨,知他众生有实功德,以嫌恨心,不向人说,亦不赞叹,有赞叹者,不唱善哉,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知彼少欲,护彼意故:若病,若无力,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护僧制;若令彼人起烦恼、起溢喜、起慢、起非义,除此诸患故:若实功德,似非功德;若实善说,似非善说:若为摧伏外道邪见,若待说竟。

  不行威折戒第四十


  若菩萨,见有众生应呵责者,应折伏者,应罚黜者,以染污心,不呵责;若呵责,不折伏;若折伏,不罚黜;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彼不可治,不可与语,难可教诲,多起嫌恨;若观时,若恐因彼起斗诤相违,若相言讼,若僧诤,若坏僧;若彼不谄曲,有惭愧心,渐自改悔。

  神力不折摄戒第四十一


  若菩萨,成就种种神力,应恐怖者、而恐怖之,应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众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彼众生更起染著,外道谤圣,成就邪见,一切不犯。若彼发狂,若增苦受。

  诸大士!已说众多突吉罗法,若菩萨,犯一一法,应作突吉罗忏。若不忏者,障菩萨戒。今问诸大士:是中清净不?(三说)

  诸大士!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士!我已说菩萨四波罗夷法,众多突吉罗法;此是弥勒世尊摩得勒伽,和合说。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此诸戒法,能起菩萨行,能成菩萨道。诸大士!欲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提者,当善护持。若护持者,不起像法法灭尽想,能令像法实义炽然,能令正法永不灭尽;心得止住,自成佛法;教化众生,常无劳倦;善业毕竟,速成佛道!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菩萨戒本经讲记

上会下性法师主讲


慧敏敬记 智严整理





  各位莲友各位同修,今天本人受到莲社的邀请,到这边来跟大家研究菩萨戒本经。

  要先说明者,这个菩萨戒本经是通于在家出家的人都可以听的,不论是否受过菩萨戒,或只受过三皈,甚至还没有皈依三宝的人,都可以听,大家可以放心的来听讲。

  大家都修念佛法门,将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或捐人会想我们求生西方,只要好好念佛,有三经一论就够了。何必讲这些呢?大家都看过观无量寿经,观经中,释迦全尼佛对韦提希夫人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看过这一段经文,就可以知道,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持戒是非常重要的。三福里面,第三种‘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暂且不说。第二种福就是,最起码要受持三皈,还要随分随力持戒乃至具足众戒。不论在家出家的佛弟子,都要把自己所受的戒持好,且须不犯威仪,行住坐卧四威仪,都要按照佛制一切如法,这样子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明白这个道理,今天所讲之菩萨戒就很重要了。既然重要,大家郡应当要至诚的,很用心的来听讲、学习。

  菩萨戒本类别

  现在先说明菩萨戒本之类别,在我们中国佛教的中文大藏经里,律藏中,大乘律菩萨戒本有那些呢?有四类:第一、就是梵纲经菩萨戒本,有十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第二、菩萨善戒经,有八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第三、瑜伽菩萨戒本,我们现在看的这一本菩萨戒本经,就是瑜伽菩萨戒的同本异译—地持菩萨戒。不过玄奘三藏译的,是四条重戒,四十三条轻戒,昙无识三藏所翻译的,是四条重戒,四十一条轻戒。第四类就是在家菩萨戒,出在优婆塞戒经的受戒品,内有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这四类菩萨戒本中,梵网菩萨戒与瑜伽菩萨戒,这两种,通于在家出家。瑜伽菩萨戒和地持菩萨戒两种同类,与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这两类都是通于出家、在家,出家在家都可以受。

  菩萨善戒经,有八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是专对出家菩萨说的。第四类: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是专对在家菩萨说的。明白这个道理,现在所讲菩萨戒本经是属于瑜伽菩萨戒,通于在家出家,无论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都要根据这本戒法来学习。所以才要来讲‘地持论’中菩萨戒本经的戒法。现在我们讲菩萨戒本经,用意在那?第一开遮最详,里面对每一条戒的开缘遮止说得最详尽,怎样叫做犯,怎样叫做不犯,说得最详细。其他梵网经菩萨戒、在家菩萨戒,都没有分别犯相开遮,所以我们必须研究这个戒木。开遮最详,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蕅益大师说,这一戒本,无论在家出家,七众弟子,受过菩萨戒,应当常诵这戒本,就是半月诵戒,应当诵这本。为什么呢?因为把开、遮、轻、重、犯、不犯,这些戒相,分得清楚,平常才能把戒持好。现在我们就按照戒本,作一个简单说明。

  先讲‘菩萨戒本经’之题目,这个戒本是出在菩萨地持论,也叫地持经。因为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有菩萨地戒品,专讲菩萨戒法。而昙无识三藏法师译本,就叫菩萨地持经,就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菩萨地’。里面有菩萨戒,这菩萨戒就出在菩萨地之戒品里面,所以经题下面说‘出地持戒品中’。

  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所说,戒本出于论文里面,所以也是弥勒菩萨所说。弥勒为梵语,中译慈氏,这个戒本翻成中文,写作‘慈氏菩萨说’,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木来在印度是梵文本,是谁把他翻成中文呢?‘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识于姑臧译’,‘北凉’是翻译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北凉时代所翻译的。是东晋,北方五胡十六国之一,起于西元三九七年,灭于四三九年,就是东晋的安帝隆安元年开始,东晋灭,到南北朝,南朝的刘宋文帝元嘉十六年为止。翻译这部经的时间,就在北凉时。北凉在凉州,那时称作姑臧。‘天竺’就是印度,古时叫天竺,翻译者是印度人,这位法师博通经律论三藏,所以称为‘三藏法师’。在古代分得很清楚,只通经藏叫做经师,只通律藏叫做律师,只通论藏叫做论师,三藏都通,才能称三藏法师。昙无识法师,博通经律论三藏,所以称做三藏法师。

  ‘昙无识’就是翻译法师的名字,或翻做昙摩谶,昙摩罗谶,这只是译音不同而已,昙无就是达磨,中译为法。识,中译为丰。所以昙无识翻成中文,叫做法丰。‘于姑臧译’,‘于’就是在,在姑臧这地方翻译。姑臧是凉州的首都,他在这里翻译这一部经,所以叫做于姑臧译。‘译’就是翻译,翻梵文成华文,叫作译。昙无识法师很了不起,他是持大乘菩萨戒法的人,想到中国弘扬佛法,因此他到姑臧除了翻译菩萨地持经,又翻译菩萨戒本经,而且又是‘大般涅槃经’的主译人,现在所流通的涅槃经,北本四十卷,南本三十六卷,就是昙无识法师所翻译的。这位法师,了不起的地方在那?第一,当时中国的法师,也有人发心要学习、要持大乘菩萨戒,其中有一位法进法师,要求昙无识法师,替他传授菩萨戒,昙无识法师一看,认为他的根性、功夫不够,不能受菩萨戒,就拒绝他说:‘你的修持还不够,不能受菩萨戒’。法进法师很诚恳的要求道:‘我现在不能受,要怎么样才能受’法师同答说:‘你赶快礼佛,拜忏,下功夫,用功七天以后,我看如果可以,再为你传授’七天以后,再拜见昙无识法师。法师一看说:‘还不行,你的罪业没消,还不能接受菩萨戒,要再忏悔,再拜七天。’法进连拜两个七天,辛辛苦苦的要求之后,最后,好像是到了第三个七天,法进法师拜累了,就在礼拜的时候,见到弥勒菩萨来为他传授戒法。然后才去见昙无识法师,法师一见,很欢喜地说:‘你已经得到菩萨戒了。’可见昙无识法师必有相当修持的功夫,地位必定很高,起码有他心通。否则怎知能不能受戒,根性如何?由此可以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就受得的。现在,好像很容易了。第二点,这一位昙无识法师了不起的地方,他来凉州,即北凉,主要目标,是想把全部涅槃经传来中国,第一次翻译四十卷涅槃经,只有前分,还缺少后分没有翻译,也没有梵本到中国。因此,就想再回印度,请后分涅槃经的梵本来。但是北凉国王沮渠蒙逊,对昙无识法师很恭敬,因为他不但懂得佛法,也懂得天文、地理、军事、政治,样样都通,经上说:‘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他是博通五明的菩萨。所以沮渠蒙逊,就把他当作军师,不让他走。可是他不愿被利用,目标在弘扬佛法。涅槃经没有完全传来,心愿未满,就一再要求回印度,请后分涅槃经。沮渠蒙逊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又怕被他国请去当军师,来伤害到他,因为法师对北凉的国防情况很了解。因此,沮渠蒙逊动了坏念头,等昙无识法师回印度的时候,就派人把他暗杀了。当时昙无识法师临走时,知道会被暗杀,无法回到印度,但是心愿如此,非去不可。一方面他也说:‘这是他的业感,不得不接受’,并对弟子说:‘这次一定要回去,但是无法同到印度,后分涅槃也无法请来,将来自会有人请来’。这就是为法忘躯,了不起的菩萨道!以上是说明翻译者简单的历史。现在,开始正式研究。

  ‘菩萨戒本经’,‘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中译觉有情,就是觉悟的众生。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悲智双运,这是行菩萨道一定要做的。初学时,要先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受戒有戒本,为何叫戒本?戒经为戒行的根本—持戒修行的根本,所以叫做戒本。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成佛必定要先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所以戒为菩提之本。还有一义,戒本是略说,叫戒本,对著广本而说略本。因为另有详细解释菩萨戒的文字,叫做广木。如‘比丘戒本’,另有广律,可惜菩萨戒的广律没有传过来。简单说,防非止恶,叫做‘戒’,标略异广,叫做‘本’。戒,能够防范学佛的人,不作非法的事,止息恶法恶念,诸恶莫作,就是‘戒’。‘本’就是标出简略的戒相分别,没有详说,跟广本不同,所以标略异广叫做‘本’。‘经’梵语修多罗,中译‘经’,又叫契经—契理、契机,所以叫经,在此不细讲。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一、归敬述意


  现在讲戒本的文字(请参考前面表格),这本戒本,文字不多,按照段落,分为三段。第一归敬述意,第二正列戒相,第三结示宗趣。这三段只有第二段‘正列戒相’,才是弥勒菩萨所说,在菩萨地持经中节录出来的。第一段的归敬述意及第三段的结示宗趣,是印度当时弘扬菩萨戒的人,为了要诵戒,加上前后,成为有序有流通,而成就一部戒本,这两段是结集的人所加不是论文原有。这本戒木,虽然和玄奘三藏所译的瑜伽菩萨戒本同本异译,内容大致相同,而文法不同,这本是专为诵戒的人编的,而瑜伽菩萨戒本只说明戒相的道理。第一段,‘归敬述意’,由‘归命卢舍那,十方金刚佛’到‘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持’,这是序分归敬述意的偈颂。分四段:(一)皈凭—皈敬三宝,依凭三宝来诵此戒本。(二)诫听—警诫同修,要注意听。(三)喻赞—以此喻来赞叹戒法的殊胜。(四)劝持—劝勉受过菩萨戒的人,要好好的学习受持。

  皈命卢舍那,十方金刚佛,亦礼前论主,当觉慈氏尊。


  这首偈颂是第一小段,‘皈凭’。皈命—连生命都皈依于卢舍那佛,表示恭敬到极点。卢舍那,是梵语,中译净满,是指功德究竟圆满,一切烦恼完全断尽、究竟清净。清净圆满,就是报身佛。菩萨戒是报身佛所说,这在梵网菩萨戒里说得很清楚。第一先皈命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佛,是制菩萨戒者,也就是我们受菩萨戒的得戒和尚,所以要先皈命于卢舍那佛。

  ‘十方金刚佛’,这句是指十方佛,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皈命’两字连下来看,不但是皈命卢舍那佛,同时也皈命十方诸佛。十方佛为什么叫金刚佛呢?‘金刚’是等觉菩萨最后要成佛之前,断最微细的根本无明,叫‘金刚道’,到金刚道后心,牙彻底断尽无明,成就金刚不坏的报身佛,所以叫做金刚佛。‘金刚’也表示十方佛的报身佛,跟‘卢舍那佛’没有两样。皈命卢舍那佛,是皈命得戒和尚—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佛。皈命十方金刚佛──皈命十方诸佛,是皈命受菩萨戒时的尊证和尚,以十方佛为受菩萨戒时的尊证和尚。所以皈命卢含那佛得戒和尚后,接著皈命已经成佛的十方佛,受戒时的尊证和尚。

  ‘亦礼前论主,当觉慈氏尊’,这两句是皈命法宝和僧宝。以弥勒菩萨作僧宝,‘前论主’是指弥勒菩萨,为地持论的论主,因为菩萨地持经堤他所造,所以叫做‘前论主’。就是在菩萨地持经说完之后,才编成这菩萨戒,所以称做‘前论主’。本来论是弥勒菩萨说的。今以论为法宝,即菩萨地持经。论主弥勒菩萨是僧宝。‘当觉慈氏尊’。当是当来,当来要成佛,觉是成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现在在兜率天的弥勒内院,还是一生补处的菩萨,将来到了贤劫第十小劫时成佛,称‘弥勒佛’,所以称做‘当觉慈氏尊’,当来成佛的慈氏菩萨,就堤弥勒菩萨。为何要顶礼弥勒菩萨呢?在受菩萨戒的时候,按照羯摩文,弥勒菩萨堤菩萨戒的羯摩和尚。而现在一般传授菩萨戒,以释迦牟尼佛为得戒和尚,文殊师利菩萨为羯摩和尚,弥勒菩萨为教授和尚,所以必定要同时皈依。


  今说三聚戒,菩萨咸共听。


  这是第二小段,‘诫听’,警诫大家要注意听。今—现在,现在要说戒、诵戒了。戒就是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宿情戒,亦即摄众生戒。戒法有摄律仪戒,诸恶莫作。依法持戒,众善奉行,是摄善法戒。以戒法来利益众生,是饶益有情戒,也就是摄众生戒。而下面的戒文、戒条,同时具足三聚净戒的道理。‘菩萨咸共听’,凡是学习菩萨道者,受过菩萨戒者,都要至诚恳切来听诵戒。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闇,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遗,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


  这六句,是第三小段‘喻赞’,以此喻来赞叹戒法的殊胜,以三种此喻来比喻戒法的殊胜功德。‘戒如大明灯’,戒像大明灯,因为它能消除长夜的黑暗,长夜的黑暗比喻众生贪嗔痴等烦恼,而持戒能断除烦恼,好像明能破暗。

  ‘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遗。’戒好像极宝贵的镜子,镜中能照了一切法,了了分明,清清楚楚。这是比方摄善法戒,前破闇比方摄律仪戒,能断恶。而宝镜比方善法的持戒清净 ,好像宝镜,镜中能现万象,照一切法了了分明,好像成就一切善法的功德一样,所以此做摄善法戒的功德。

  ‘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摩尼中国话叫如意,戒好像如意珠,能出一切东西,要钱出钱,要财宝出财宝,要用具出用具,所以贫穷人得到摩尼宝珠,是无价宝珠,要什么有什么,若摩尼宝珠挂在空中,好像下雨一样,要什么东西就下什么,戒法就像摩尼宝珠一样,持戒清净能使众生得到无量佛法的利益,好像得到摩尼宝珠,能够济助所有贫穷苦恼。这不是世间的贫穷,是指没有佛法七圣财的贫穷,那是最贫穷的,有了戒法的摩尼宝珠,一切圣财、功德法财通通具足,这就是饶益有情戒──摄众生戒的殊胜利益,以摩尼宝珠来比喻、赞叹。

  上面三种比喻,就是比喻摄律仪戒好像大明灯,能断一切恶。摄善法戒好像真宝镜,能够照法完全显现,毫无剩余。饶益有情戒好像摩尼宝珠,能使众生得到七圣财,一切功德法财、戒法的殊胜利益。如上三种比喻,其功德说不能尽。

  下面第四小段‘劝持’,劝大家好好受持戒法,有四句:

  离世速成佛,唯此法为最;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持。


  这就是劝持。离世——离开世间的五欲六尘、烦恼、尘劳的痛苦,超出三界、了脱生死,叫做离世。必须自己先能离世,才能入世,如自己在岸上见人掉到苦海,想要到海里救人,须先知道水性,才能入海救人,若自己在苦海中头出头没,怎能救人?所以先要自己能够离世,才能入世。华严经第三十八品‘离世间品’,也是此意。依戒法修行,最容易成就佛果,最快成佛。所以叫做‘离世速成佛,唯此法为最’。这个戒法最殊胜,没有此菩萨戒更殊胜的,受持菩萨戒,如法修行,最容易得到成佛果地。

  ‘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持。’是故,承上文而起下文,因此之故,持戒最容易成佛,最能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凡是受过菩萨戒的人,应很认真,很勤劳、努力地、好好地,护持自己所受的戒,持戒清净,才能得到很快成佛的目的。

  到此是三段文中的第一段,‘归敬述意’。下面第二段就是‘正列戒相’,真正列出四重四十一轻的戒相,依戒轻重,分成两段,一、明四重—说明四条菩萨戒的重戒。二、明四十一轻—说明菩萨戒的四十一条轻戒。

  现在先说第一段‘明四重’有三小段:(一)总标。(二)别列。(三)结问。这是四重戒的三段文。

  诸大士!此四波罗夷法,是菩萨摩得勒伽,和合说。


  这是总标。‘自赞毁他戒第一’以至‘谤乱正法戒第四’,这是别列。‘诸大士!已说四波罗夷法’到‘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这是结问。现在我们先讲第(一)总标。

  ‘诸大士!’大士之梵文就是菩萨,发大菩提心之士叫做大士,诵戒前,先总称所有菩萨为‘诸大士’。


  ‘此四波罗夷法’,指下面四条重戒。‘波罗夷’,梵语,中译‘弃’,丢掉的意思。犯了四重任何一条,则永远弃在佛法法海边外,不能成为佛弟子,所以叫‘弃’。新译为‘他胜处’‘他’指烦恼,持戒本为断烦恼,现在犯戒,被烦恼所胜,故名‘他胜处法。’

  ‘是菩萨摩得勒伽,和合说。’‘摩得勒伽’是梵语,中译‘本母’,就是‘论’的意思。此菩萨戒,出大乘菩萨法的论中,我们持菩萨戒的人,要和合共说。

  ‘和合说’——诵戒必须全体大众和合,意见相同,所以说‘水乳交融’,好像水和牛乳互相融合起来般的和合。大众和合,才能诵戒,不和合就不能诵戒。大众和合,才能把佛事办好,如果大众不和合,一个人一样心,一个人一种看法,弄得千头万绪不能统一,就没有办法弘扬佛法,自己也无法修行,必然经常生烦恼,所以诵戒须大众和合,有一个人不和合,戒就诵不成。

  说到这里,想起百喻经里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师父,度了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好胜心都很强。后来这位师父年老,得到风湿病,双脚酸麻很不舒服,经常需要按摩。他就叫这两个徒弟分开,一个人按摩一只腿,大师兄按摩师父右边的腿。小师弟就按摩左边的腿。两位徒弟都希望能把师父的腿按摩好,让师父高兴,本来应该好好按摩才对,可是,偏偏两人互相竞争,大师兄想要破坏小师弟,小师弟想要破坏大师兄。有一天,大师兄趁小师弟不在,就把师父的左腿打断了,心想‘看他以后怎么按摩!’不久小师弟回来一看,大师兄这么坏把我按摩的腿打断了,‘好!你打断我按摩的左腿,我就打断你按摩的右腿’为了报复,也把师父的右腿打断了。这时是谁在痛苦啊?是师父在痛呢?还是师兄弟在痛?大家想想。

  所谓和合,就是不论办什么事情,都要和合,俗云‘团结就是力量’,如果像一盘散沙,像筷子,拿出一枝一枝,随便一折就断了,假如一大把筷子合起来,就折不断了,所以团结就是力量。若不团结,各做各的,互相竞争,都是打师父的腿,最后吃亏的,是整个佛教,不是一个小部份而已,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我们学佛,懂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念得滚瓜烂熟,应懂得空四相啊!下次再跟诸位讲四条戒相,今天就讲到‘和合说’。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二、正列戒相


  菩萨戒本,文分三段:一、皈敬述意,上次讲完。二、正列戒相,有二段:一、明四重,分三:一、总标,即‘诸大士!此四波罗夷法……和合说’,上次讲至此。

  现在讲第(二)别列。分别列出四条重戒。在经文里面每一条都有题目,所以不必再写出来。‘别列’之下‘四、如文’,如经文所列四条戒相的题目已经有了,科判中就不必再写出来。请看经文,先看题目,‘自赞毁他戒第一’,‘悭惜财法戒第二’,‘嗔不受悔戒第三’,‘谤乱正法戒第四’,这是菩萨戒四条重戒的题目。未讲戒条之前,先要说明,上次讲过-菩萨戒在中文大藏经的大乘律藏中,有四类百陆戒本,梵网经菩萨戒,重戒有十条;菩萨善戒经,重戒有八条;地持菩萨戒,就是瑜伽菩萨戒的同本异译,重戒只有四条(就是现在所讲的菩萨戒本经)。在家菩萨戒,重戒有六条,为何有这些数目字的不同呢?这须先作说明。第一梵网经菩萨戒是整个菩萨界的总汇。所有菩萨戒法,以梵网经菩萨戒为总纲,所以梵网经菩萨戒的戒条最完备。菩萨善戒经,是专对出家菩萨说的,所以前四条根本重戒是相同的。后四条──第五到第八,和菩萨地持经的菩萨戒本相同,而在家吾萨戒第五与第六两条,对在家菩萨比较重要,故为重戒。

  如上所说,可知梵网经十重,包含在家出家,所有的菩萨戒法通通包含在内,是一总汇。善戒经,是专对出家菩萨说,所以只有八条,虽有八条,实际上在戒文里,第一到第四也没明写出来,只是‘四重如前’,四个字,就是第一杀戒,第二盗戒,第三淫戒,第四妄语戒,没有一一列出来,这情形虽有八条,实际上戒文列出来也只有五、六、七、八,与现在所讲戒本的一、二、三、四相同,而在家菩萨戒本的六重,因前四根木戒相同,第五、六两种是对在家菩萨讲的,所以列为重戒。因为有在家出家之不同,所以有四条、八条、六条等不同情形。

  上来已将戒条数目不同的问题分别清楚,其他还有很多道理,恐繁,从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佛的智慧,知道众生的根机,佛是应机说法的,对什么根机该说什么法,只有佛的智慧,才能彻底明白,所以分成十条、八条、四条、六条等不同情况,也许是佛应机说法的不同情况,不是凡夫所能知道。上回只照戒条的实际情况,略加说明而已。站在菩萨戒本经的立场,说明为何只列四重戒?根据祖师的注解,再加以说明:梵网经:十重,今所讲戒本只有四条,原因在那?蕅益大师说:菩萨成法通于七众。若在家居土,最起码也得受过五戒才能受菩萨戒,不受五戒是不能受菩萨戒的。因为绝对没有只受三皈就单独受菩萨戒的,必定已受五戒以上,而杀、盗、淫、妄这四种根本重戒,五戒中已有,不必再论。若出家必先受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四重根本也包含在内。这只是正列菩萨的增上戒相而已,所以只列出菩萨戒的重戒,不一一列出四根本的通途戒法。这是第一种意义。


  第二种说法呢,现在菩萨戒的四条重戒,万一犯了其中任何一条,则菩萨戒的无作戒体就失掉了,虽然失戒,可以忏悔之后再受菩萨戒,照样可以得戒。若菩萨犯了杀、盗、淫、妄,这四根本重戒中任何一条,则不简单,虽可以忏悔,但是照梵网经讲,必须忏悔到见好相、瑞相,如见佛来摩顶,见光明,见莲花,见种种瑞相,才表示其罪业消灭,才可以再受,否则,没那么容易就可再受戒,所以前四根本戒,非常的重要,如果犯了,就是菩萨戒,也不容易再受。而这四条戒,只要随时忏悔,马上可以重新再受,又恢复菩萨原来的地位,所以单列四条菩萨戒的增上戒法,而不列前四根本重的原因在这里,这是第二种意思。

  还有第三种意义,依菩萨戒的立场讲,如果是在家菩萨,对前面四种根本重戒,杀生、偷盗、邪淫(八关斋时,正淫也要戒除)、妄语这四条,碰到特殊情况,为了度众生,还有可以开放的特殊因缘,不过这不是随便人可以做得到。戒法中菩萨戒的范围很大,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菩萨,都包括在内,这已经是定力相当深厚的大菩萨,碰到特殊因缘,为了利益众生,于杀、盗、淫、妄这四条戒,可以开许,而出家菩萨是不允许的。而现在此菩萨戒本里面列出的四条重戒,是没有开缘的,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准犯到,就是等觉菩萨也要遮止,所以这与在家菩萨又有特殊不同的情况,现在所讲的菩萨戒本只列后四条重戒,而不列出四根本的原因在此。这是第三种意思。

  以上只说大概,说得太多了可能会弄糊涂。听戒要认清,佛的戒法,与世间的法律情况相同,完全属于事相方面,一条就是一条,重就是重,轻就是轻,可以开的就可以开,不准开的,遮止的就是遮止,不可以用其他圆融的道理来通融,圆融的道理不可搬到戒律中来,否则戒律搞乱,就无法建立戒法,这与世间法律相同,都论违纪的事相,一点也不准马虎,戒甚微细,讲戒必须有根据,不能随便讲。

  现在解释四条重戒的第一条,看经文。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四重戒─自赞毁他戒第一


  这小题目,是本人编印时根据蕅益大师注解,所列的题目而编入的。原戒文没有题目,是以后才加进去的,现在讲戒文:

  若菩萨,为贪利故,自叹己德,毁些他人,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


  小题目是根据戒文建立的,‘自赞毁他’戒文里有,不必解释,对照戒文就可知道。

  ‘若菩萨’,若:假定,设若,如果有。‘菩萨’是受过菩萨戒的人。无论出家、在家,凡是受过菩萨戒的人,‘为贪利故’,如果为了贪图世间名闻利养,而‘自叹己德’自己赞叹自己的功德。‘毁呰他人’毁是毁谤、破坏他人。呰是口毁,指用言辞,说出人家不好的地方,揭发人的短处,来表示自己有殊胜功德。菩萨若自赞毁他,‘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这就是菩萨戒重戒的第一条,犯到菩萨波罗夷法。

  ‘自叹己德’蕅祖解释:这就是‘扬己德以形他短’。赞扬自己的功德──我如何如何,以学问来说,我学了多少技艺!我读了多少书!我懂得多少多少!天下没有人比我懂得更多的。论修行,我修得多好啊,我又怎么用功,品行又多么多么好,尽量把自己好的地方,有胜德的地方,表现出来,发扬出来。用意在那?就是可以比对出他人的缺点,别人没有自己的学问高,修持好,一比较之下,就显出自己的胜德来,这是为什么,就是希望有人来供养,表示种种尊敬等。

  ‘毁呰他人’,蕅祖解释:‘借人短以显己长’。借别人的短处,来显示出己的长处,说人短处,他人学问修持如何不好,明显相差很远,我很有修行,我有功夫,别人都很平庸,如何如何。尽量说人家的短处,借别人的短处,就能形容出自己的长处这个用意就是:表示自己很了不起,人家处处不如你,如此大家都来尊敬你,都来供养你,名闻利养通通归你。用意在这里,所以就毁呰他人,如果这样子做的话,就违背了行菩萨道所发的大菩提心,会失掉无作戒体,故云:‘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在四重戒中,属于第一条,波罗夷,瑜伽菩萨戒称为‘他胜处’,被‘他’──烦恼,所胜。本来我们修行要断烦恼,就像跟烦恼打仗、决斗,要断除它,现在反过来被烦恼所胜,修行输了,就永远弃在佛法法海边外。而失掉了菩萨戒法,所以叫做‘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这个戒条没有开缘,不过有比较轻的,不属于重戒的情况。如果为了贪心而自赞、不毁他,是属于轻戒,又只为了嗔恨心,发脾气毁谤地人、破坏地人,说人短处,而没有赞叹自己,只毁他而不自赞,也属于轻戒,下面四十一轻中有,此重戒是‘自赞又毁他’,完全为了贪图利养,而破坏菩萨戒法,就犯重戒,只为贪心,自赞而不毁他,只为嗔恨心毁他而不自赞,都属于轻戒,这须分清。这两条要分别说清楚的原因,是因为后面四十一轻戒中说到:若自赞毁他两种同时具备,犯重戒,而分开来只自赞而不毁他,或只毁他而不自赞,就属于轻戒。在此光说明,讲到后文就可以明白了。

  四重戒──悭惜财法戒第二


  重戒第二条就是悭吝、悭惜自己的财、法,不肯布施,那就犯了第二条重戒。看经文:

  若菩萨,自有财物,性悭惜故,贫苦众生,无所依怙,来求索者,不起悲心,给施所求;  有欲闻法,吝惜不说;是名第二波罗夷处法。


  ‘若菩萨’的意思,如上。包含在家、出家,亦如下文。‘自有财物’,表示自己有钱,有东西,可以布施,不是没有如果没有,则不在此限,自己有财物,‘性悭惜故’,他的习性很悭吝,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肯拿出来布施,就是看到贫穷,很苦恼的重生,‘无所依怙’,就是没有依靠。这个贫苦的众生没有依靠,‘来求索者’来向菩萨要求,而这个菩萨‘不起悲心’,连一点慈悲心都没有发起来,不‘给施所求’,人家有所要求,要菩萨布施,即使布施一点钱财,或一点物品,都不肯布施,这就是对财悭?而不肯布施的情况。

  这段先说财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在此指能够表达出来有形相,或是法音、音声的财施、法施。财包含其他物品在内,‘自有财物’,显示自己有能力布施,贫苦众生来求,显示这个众生,所求并不超越要求的原理,实际上他没有钱、没有吃的、没有衣服、没有住的、衣食住样样都缺,实在太辛苦,无法过日子,这是事实,不是伪装,如果知道是伪装的,不布施还可以,不犯重戒,现在明明对方是穷人,眼看就有饿死的危险,而自己一点也不发心。若自己无财物那就没话说,现在有,而不肯布施,来要求的人是真正贫穷,菩萨都不发心布施,就失掉行菩萨道的大慈悲心了,所以会失戒。

  下面是法布施,‘有欲闻法,吝惜不说’,有人来请求,要听佛法,这说明来求法的人,是至诚恳切,真正为求法而来。‘吝惜不说’,很明显地,这位菩萨不是不懂佛法,明明懂得佛法,而悭吝不肯说法,不肯布施佛法,违反菩萨的大慈悲心,所以叫做‘第二波罗夷处法’。这里是财施、法施合起来说。也就是说财、法两施都做得到而都没有做,这种情况才犯第二条重戒。若单财、单法分开,是轻戒。尤其法施方面,道理很多,这只是简单说,后文轻戒列‘不施法戒第六’,为轻戒,会详细说明。

  财施方面,道理也很多,这里说明也很简单。财布施:何种可布施,何种不可布施,在瑜伽师地论里讲得很详细。而菩萨戒法,只说明戒相,里面的道理须参考全部大乘教典。例如财施,六度里有布施度,多偏重财施的道理讲,讲到财施,须将布施度好好研究一番,才能彻底了解。这只说有财而不肯布施,就犯了菩萨戒法,至于应当怎么布施,那种东西可布施,那种情况应当布施,这个道理,应再研究布施度。若能进一步研究优婆塞戒经,就更清楚了,在此只按照戒相做简单的解释而已。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