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 达真堪布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从今天开始给大家讲《中论》。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此生有幸遇到了佛法、正法,遇到了贤劫第四佛——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当初发了菩提心,在三大阿僧祇劫积累了资粮,消除了罪障,经历了无数苦难,最终在密严刹土获得了圆满的佛果,后来又在印度金刚座的菩提树下示现成佛。他为什么示现成佛?就是为了度化有缘众生。

    佛通过什么手段来帮助众生,救度众生呢?有的外道认为:到恒河沐浴就能消除相续中的染污,能够获得解脱。但是佛不用这种方式,也不承认这种方式。以外在的物质无法净除我们内在的障碍,无法让我们的内心获得解脱。有的外道还讲:通过神的力量、借用神的手脚就可以解除痛苦、获得自在。比如说你让神高兴,神就可以让你解脱。但是佛也不承认这种说法。佛讲,他不是神,他没有办法用手来解除众生的痛苦。他也不是通过自己的神通遣除众生的痛苦。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佛将自己的正见或觉性移到众生的相续中,以这种方式解救众生呢?佛也不是以这种方式来帮助众生,度化众生。

    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佛说自己已经找到了解脱、圆满的方法,若是众生有这样的希求,他可以教授这些方法,众生若是以此方法学修,就能解脱。为什么说佛法是一种教育呢?就是这个原因。究竟解脱、圆满成佛的方法佛可以教给你。佛希望每个众生都能获得解脱,但是,若众生没有这个根基和意乐,佛也没有办法让他解脱、让他圆满,所以佛不勉强众生。若是你有兴趣,有这样的希求,你可以来学。若是没有这个兴趣,不希求解脱,不希求佛的果位,那就没有办法了。因为你不会学这些方法,也不会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勉强也没有意义。什么叫根基、意乐?就是有信心、有希求。

    佛转了三次fa 轮,教导有缘众生怎样解脱、怎样成佛。佛所讲的都是解脱、成佛的方法。通过佛宣讲的方法,很多众生确实获得了解脱、获得了成就。

    佛第二转法 lun的内容是《般若经》。在《般若经》里,佛以开显的方式宣讲了诸法的实相——空性,以隐秘的方式宣讲了佛菩萨的智慧、境界。

    佛圆寂四百年后,龙树菩萨出现了。龙树菩萨主要是以文殊菩萨的智慧,宣讲了佛第二转法 lun——《般若经》里讲的诸法的究竟实相——空性,造了《中观六论》,其中讲的都是诸法的实相——空性。

    无著菩萨先到鸡足山修弥勒菩萨,最终亲见了弥勒菩萨,通过弥勒菩萨的神通到了兜率天。在兜率天,弥勒菩萨给他讲了《弥勒五论》。无著菩萨回到人间,宣讲、弘扬《弥勒五论》。《弥勒五论》主要讲的也是佛第二转法 lun的内容——五道、十地等智慧、境界,是佛、尤其是登地菩萨所证悟的境界。

    我们的“五部大论”里有中观和般若,中观和般若都讲了佛第二转法 lun的内容,都是《般若经》的内容,经文里只有“般若”,没有“中观”。《般若经》有直接讲的,也有间接讲的;有以开显的方式讲的,也有隐秘的方式讲的。中观主要讲的是诸法的实相、真理,即远离八边的空性。《弥勒五论》主要讲的是佛菩萨(尤其是登地菩萨)所证悟的境界。其实,般若里也讲诸法的实相——空性,中观里也讲佛菩萨所证悟的境界,只是二者各自所注重宣讲的内容不同而已。

    在五部大论中,般若主要讲的是佛菩萨所证悟的境界——五道、十地。“五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修道,无修道指佛的果位。“十地”是指一地到十地。五道注重讲的是诸法的实相,十地注重讲的是佛菩萨所证悟的境界。

    中观六论分根本论和支分论,今天我们要讲的《中论》属于是根本论。此论为圣者龙树菩萨所造,也可以叫《中观根本智慧大论》。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首义)分二:一、宣讲论名;二、译礼句。

    乙一、宣讲论名。

    梵文:专加那玛么拉玛得玛嘎噶ra噶

    译文:中观根本智慧颂

    论典由梵文译成藏文或汉文的时候,留下了梵文论名。为什么其它内容没有留下来梵文,而只有论名留下来了呢?这是有其意义和必要的。

    第一,我们要忆念前辈译师们的恩德,要懂得感恩。我们学修这部论典,首先念这段梵文的时候,不用说它的意义,连词句念起来都很费劲。通过这些梵文,我们应该忆念译师们的恩德。梵文译成藏文或译成汉文都是不容易的。当时很多经文和论典都是梵文的。译师们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经历了无数苦难,把这些经论译成藏文、汉文。若是这些译师们不把这部论典翻译过来,我们就没有办法学修这样一部殊胜的论典。梵文论名“专加那玛么拉玛得玛嘎噶ra噶”,不用说它的意义是什么,就连念这些字、读一遍这样的词句都很吃力。

    第二,要在我们的相续中串习梵文。贤劫千佛将来都会在印度的菩提树下示现成佛。每尊佛宣讲佛法真理的时候,都是用梵语来宣讲的。所以现在我们要在相续中串习梵文,这样将来容易懂,容易学成、学好。

    什么事都缘于串习力。有的人学得快,有的人学得慢,就是因为有不同的串习。有的人学修佛法不行,但是特别擅长造恶业或是学一些世间的技术,这也是一种串习。有的人学世间的东西很吃力,但是却很擅长学习佛法,这也是串习。

    第三,无论是其语言还是文字,都非常有加持力。因为贤劫千佛都是通过此种语言来宣讲佛法真理的,你仅仅以信心念一遍这部论典的名称,也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加持。

    基于前述原因,当时译师们特意将梵文的论名留了下来。

    梵文的论名是《专加那玛么拉玛得玛嘎噶ra噶》,翻译成汉文意思是《中观根本慧论颂》,也是《中观根本智慧颂》。若是直接翻译,“专加”是“智慧”的意思,“那玛”是“所谓”的意思。“么拉”是“根本”的意思。“玛得玛嘎”是“中观”的意思,“噶ra噶”是“颂”的意思。直接翻译成汉文,就是《所谓中观根本智慧颂》。

    为什么要先给这部论典起个名字呢?这也是有其意义和必要的。一个上等根基的人,不用看内容,只看这部论典的名称,就能了悟整个论典的内容。一个中等根基的人,一听到或看到《中观根本智慧论》,虽然不能了知整个内容,但是也能大概地了知。对于一个下等根基者,即对普通的、比较愚钝的人而言,这个论名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比如今天我让你去找这部论典,在很多书籍里,你通过书的名字,很容易就能找到这本书。命名主要有这三种意义和必要。

    “中观”是远离八边自性之意。八边是生和灭、常和断、来和去、一和异。不堕落四边或八边就是“中”,直指住中,没有什么可住。诸法的实相是不堕落八边的。

    中观有能诠句中观和所诠义中观。能诠句中观是指经典和论典这些文字般若。比如《般若经》等经典,以及《中观六论》和自续派、应成派各自的很多论典等,这些都属于是词句中观,也可以说是文字中观。所诠义中观分基、道、果。“基”是二谛双运,“道”是二资双运,“果”是二身双运。基是诸法的本基、本性是现空双运的。道是解脱、成佛的方法,可以说是方便和智慧双运,也可以说是福德和智慧双修。果是二身双运,法身和色身双运,二身也是一体的。无论是基(二谛双运)、道(二资双运)还是果(二身双运),都是远离八边的自性,所以都是所诠意义中观。

    为什么叫“根本”呢?这部论典是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的根本,也是一切中观论典的根本。除了《六十正理论》,《中观六论》的其他几部论典都是从《中观根本慧论》里分讲的。清辩论师和月称论师等在抉择龙树菩萨究竟密意的时候,有了不同的观点与见解,然后分别而阐述,形成了自续派和应成派。比如自续派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释》、应成派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都是从《中观根本慧论》里分讲的,都是以此论为根本的。所以,《中观根本慧论》既是《中观六论》的根本,也是一切中观论典的根本。

    “慧”是智慧,智慧主要指的是佛陀的智慧,还有菩萨入根本慧定之智慧。

    “颂”即字数相同的句子组成的诗文,包含品颂和偈颂。四句为一偈,诗文字数相同。品颂是由很多偈颂组成的,它没有固定的偈颂数量,比如《中观根本慧论》有二十七品。

    经论取名的方式有很多种,《中观根本慧颂》(也叫《中观根本慧论》)是以作用而取名。通过此论,能够证悟诸法的实相——远离八边戏论大空性的智慧。

    乙二、译礼句。

    “顶礼文殊师利童子!”

    这是当时译师们翻译的时候所加的顶礼句。译师们为了能顺利地翻译成这部论典,首先顶礼了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是一切诸佛智慧的显现,通过一心祈祷文殊菩萨就能开启智慧。开启智慧了,就能遣除一切障碍。这样,就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这样一个翻译过程。

    为什么要顶礼文殊菩萨?当时在藏地,赤热巴巾国王任期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规定:译师们把经典和论典翻译成藏文的时候,首先要做礼拜。还规定,翻译属于律藏或内容接近律藏的经典和论典的时候,首先要顶礼佛陀。因为律藏所诠的这些详细的因果,除了佛谁都很难掌握,所以应该顶礼佛陀。要翻译属于经藏或内容接近经藏的经典和论典的时候,应该首先顶礼诸佛菩萨,因为这些内容都是以佛和菩萨们交流的方式宣讲的。要翻译属于论藏和内容接近论藏的经典和论典的时候,应该顶礼文殊菩萨,因为这里主要讲的是界和处等诸法的自相,比如说十八界和十二处等。若是不依文殊菩萨的智慧,就很难了知这些,所以要顶礼文殊菩萨。

    《中观根本慧论》属于大乘论藏,所以译师翻译的时候,首先顶礼文殊师利童子。其一,是有这样的传统和规定;其二,以文殊菩萨的智慧开启智慧,然后再翻译,就能谴除前后一切违缘,使翻译的整个过程顺利圆满。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论义)分三:一、顶礼句;二、论义正文;三、随念恩德之顶礼。

    乙一、顶礼句。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以前印度诸大德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做一些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时,一定会先做顶礼。龙树菩萨造此论典时,首先顶礼了佛陀,因为他对佛陀最有信心,最崇拜佛陀。

    这样的顶礼是有意义、有必要的。第一,当时的印度也有这样的习惯;第二,尤其是顶礼佛陀,能忆念佛无漏的功德,并能生起极大的信心,这样能积累不可思议的资粮。其实积累资粮没有什么难的,但是我们对佛及佛所具有的无漏功德很难认识到,很难生起信心。若是能生起信心,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一种福德。若是没有一定的观察量和智慧,怎么能对佛、对佛的这些功德生起信心呢?所以说能积累不可思议的资粮。

    顶礼有身顶礼、语顶礼、意顶礼。其中最主要的是意顶礼,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对佛生起信心。这个信心是怎么来的?你知道佛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才能生起信心。知道佛的功德,这也是一种明理。首先要认识佛,要明白什么叫无漏的功德。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佛,也不知道什么叫无漏的功德,怎么能生起信心呢?即使生起了信心也是迷信,不是真正的信心。首先要了解佛,知道佛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然后生起欢喜心、生起信心,这就是意顶礼。

    有意顶礼的基础,才能有语顶礼和身顶礼。这样的顶礼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福德。通过顶礼,能够积累不可思议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圆满了,就能遣除内外密的障碍。遣除了障碍,就能顺利圆满所做的事情。所以,《中观根本慧论》首先是从顶礼开始的。

    为什么要顶礼佛陀?是为了圆满资粮。为什么要首先顶礼佛陀?是为了遣除违缘。接下来我们会有疑问:默默地做顶礼就可以吧?为什么要放在论典里形成文字呢?这是为了后学者。著者非常认真地首先向佛陀做顶礼,稍具智慧的后学者据此就能了知著者是位大德、智者,就能生起信心。他知道著者很重视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肯定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后学者就能更重视这部论典,也会学修这部论典。通过学修这部论典,他就能了知诸法的实相真理,开启智慧,最终能获得解脱。这也是做论典的目的与必要。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他是以什么方式做顶礼的?是以忆念功德的方式,忆念佛能说因缘的功德。这里的“因缘”是指缘起。无论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一切法皆是缘起。“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这里讲的是性空。轮涅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缘起主要是现相,性空主要是体相。

    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叫缘起,要懂得缘起的定义。以因而生叫缘起,观待而成也叫缘起。若是有为法,都是以因而生;若是无为法,都是观待而成。比如:柱子依自己的因缘而生,所以是有为法;虚空不是以因缘而生,是观待而成,所以是无为法。观待于有为法,成立了无为法这样的名言。

    无论是以因而生的法,还是观待而成的法,通过观察量及智慧来观察,都不是实有的,都是不生不灭的。这些缘起法看似都存在,实际都是不存在的,都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亦不断。有为、无为一切法在名言谛上都存在,在胜义谛上都不存在。

    站在缘起的角度,都是有生有灭、有来有去,但这只是在名言谛(世俗谛)上,在我们的见闻觉知面前这样存在的。这些现相属于名言谛、世俗谛。“世俗”有时也指世间的人,但在此处不是指人,而是指无有残缺的眼、耳、鼻、舌、身、识等六根识。“谛”是真的意思。在哪里真?在它们面前真。在六根识面前事实存在,所以叫世俗谛。“名言”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言语和思想的范围。在名言上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有为法“柱子”、无为法“虚空”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叫名言谛。

    虽然这些法在名言谛、世俗谛真实存在,但不等于真实存在,因为还有胜义谛。胜义谛是超越的,是诸法的究竟实相。实相有很多,有暂时的实相,也有究竟的实相。胜义谛是诸法的究竟实相,也就是本体。一切法在胜义谛里都是不存在的,是空的。这已经是不可喻、不可思了,已经超越了语言和思维的范畴。

    “能说是因缘”讲的是缘起,“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讲的是性空,这二者就是缘起性空。缘起是有,性空是无,但是二者却不矛盾。因为缘起是名言谛、世俗谛,性空是胜义谛、真如。站在缘起的角度里,有生有灭、有常有断、有一有异、有来有去,但是在诸法本体上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胜义谛上若是有生有灭、有常有断、有一有异、有来有去,就是实成法。我们要了知实成的定义。实成是恒常的,前后不变的,不观待于他法而独立存在的。若是缘起法就不是实成法,若是实成法就不是缘起法;若是空性的就不是实有的,若是实有的就不是空性的。通过缘起可以体现空性,通过空性可以体现缘起。缘起法具八种特点,就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是缘起法就是空性法,是空性法就是缘起法。

    缘起是以因而生、观待而成。站在这个角度里,一切法都是有生灭的,有来去的,有常断的,有一异的。但是,这些是假象,不是真实的。

    我们把这些缘起法都当成实成了,把一切境相、显现都视为恒常,视为独立,这叫执着。我们不知道眼前的柱子或宝瓶是在刹那刹那当中变的,把它视为恒常了,认为今天的宝瓶也是昨天的宝瓶,今天的柱子也是昨天的柱子,今天的这个人也是昨天的这个人,今天的我也是昨天的我,不知道都在刹那当中变化生灭,这叫执着。尽管你可能也知道这个柱子有一天会损毁,这个人有一天会死……但是没有用,因为你不知道在第一刹那的时候,眼前的这个柱子、身边的这个人就已经灭了、没有了。你认为它在第二刹那、第三刹那时还存在。若第二刹那、第三刹那还是存在,第四、五刹那也存在,这样就永远要存在……这就是常见。现在我们就要破除这个常见,如同刚才所说“不常亦不断”,常是恒常,断是断灭。

    我们分别好和坏,认为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这也是一种执着。好和坏是自己假立的,是自己的分别念,而不是在外境上真实存在的,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认为这个人好就喜欢,他一有变化、不好的时候,我们又开始伤心;我们觉得这个人不好,就不喜欢,有一天他变好了,我们又开始喜欢。其实这都是自己的分别念,是假立的。若是这个好或不好在外境上不是假相,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他应该永远好或永远不好,因为他是在外境上事实存在的,他就是这样的自性,他的自性不能变,所以他永远不能变。若是他的自性有变化,就不是他了。

    我们就要破除前述这些执着。如果你知道一切都是缘起,就可以破除执着;如果你知道一切都是空性,也能破除执着。因为都是缘起法,所以是性空;因为是性空,所以都是缘起法。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是一体的。

    因缘、缘起法都是一个和合法、观待法,都是以迷乱和分别假立的法。我经常给大家讲,虽然我们无法逃避,但是我们可以好好面对,就是这个意思。明白了诸法的事实真理、真相,心就可以如如不动了。所谓如如不动,不是一下子变成了聋子或盲人。如如不动与了了分明是同一个意思,了了分明肯定是如如不动的,如如不动肯定也是了了分明的。

    我们讲过,这些显现不会束缚我们,障碍我们,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才是真正的束缚,真正的障碍。分别、执着都是心。若知道一切是缘起、是性空,就不分别、不执着了。一切缘法不是恒常存在、独立存在的,这叫性空。性空和实成是相违的。若是实成的,就不是性空的;若是性空的,就不是实成的。

    一切都不是恒常的,而是在刹那中生灭;一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观待存在的。刹那生灭,观待而成立、存在,这叫缘起。以因而生、观待而成,这是缘起的定义。因缘而生,生是刹那,它只有刹那的生,只有刹那的灭,其实生和灭就是一体的,生本身就是灭,灭本身就是生,这个时候讲的是空性了。但是在世俗谛上,眼耳鼻舌身等能取只能了知粗大的现相,无法能够了知和明白“一刹那当中即是生又是灭”。这是超越的境界,这些根识无法了知,无法衡量。它们觉受到的、得到的信息是一个粗大的生灭,即“先前没有而后来产生了”或者“先前有而后来灭掉了”,其实这是假立。整部论典的讲的都是这些内容,通过各种逻辑推理讲缘起性空的真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诸说中第一”:龙树菩萨为什么如此崇拜佛陀?为什么如此敬仰佛陀?“能说是因缘”,佛能正确的讲缘起,即缘起性空。他的信心是这样产生的,他没有因为佛太庄严或因为佛神通太广大而敬仰、崇拜、顶礼佛。我们经常讲“不要把信心和贪心混在一起”,就是这个道理。能讲缘起的只有佛陀,这是唯一的。我们因此而崇拜、敬仰佛陀,这叫恭敬心,这叫信心。我们经常赞叹“伟大的佛陀……”就是因为佛陀能圆满地宣讲缘起等诸法的实相。这里的“能”是指佛有讲缘起的能力。

    那些登地的菩萨也讲缘起,但他们是依据佛陀的教言而讲的。我们现在也讲缘起,也是依佛陀的教言、依上师的窍诀而讲的。然而伟大的佛陀是通过自己的正量,通过自己的智慧而讲的,所以太了不起了,太伟大了!能讲缘起是“诸说中第一”。世间人、外道、内道(声闻、缘觉、菩萨等)也有很多学说,但是能说缘起者,佛陀堪称第一。

    世间很多人也擅于演说,办了很多培训班讲怎样去挣钱、怎样去夺权,讲起来滔滔不绝、出口成章。世间人认为有钱有权就能解决问题,就能解脱烦恼,每天为了钱权等世间利益而起早贪黑地劳作,实际上都是徒劳无益,所想和所行完全是背道而驰。所以佛经常讲“众生愚痴颠倒”。人人都想解脱烦恼、解脱痛苦,但却不知道解脱烦恼痛苦的方法。有钱有权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加重了内心的烦恼和痛苦。

    外道也讲很多解脱烦恼痛苦的方法。但都是错误的、颠倒的。通过这些理论和学说,只会增强内心的分别执着。执着有两种:一种是俱生我执,一种是遍计我执。遍计我执是通过外道的学说、论典而在相续中形成的执着。比如,有的外道认为世界上有造物主,一切法都由他们来制造,这是常见。有的认为人没有前世、没有来世,如同地上突然长出的草一样,人死如水干灯灭,一切法都是突然而生、突然而灭,这是一种断见。我们通过这些学说,相续中就会产生这种执着,这都属于是遍计我执。俱生我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父母教的,也不是老师教的,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就知道有我,自然就这样认为。这是无始劫以来的串习。有俱生我执,就只能增长我执、增长烦恼,解决不了问题。

    声闻和缘觉也讲一些无我和空性的道理,但是都不究竟。佛菩萨们讲缘起性空的真理,是以佛的教言讲的,唯独佛陀能以圆满的智慧宣讲缘起,所以说“诸说中第一”。

    “善灭诸戏论”:讲缘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善灭诸戏论”,讲缘起能圆满自利,也能圆满他利。

    圆满自利是证悟缘起性空的实相真理。证悟了这个实相真理,就能断除一切障碍、圆满一切证量,这样断证功德就圆满了。若是没有证悟缘起性空的实相真理,你就没有能力讲缘起性空的真理。有能力讲缘起性空,肯定是证悟了缘起性空的真理。断除了一切障碍,就是所断圆满;证悟一切证量,就是所证圆满。断证的功德圆满了,自然也就解脱、成佛了。

    圆满他利是能讲缘起性空的真理,让有缘众生明白诸法的事实真相。通过讲缘起性空的方法,众生也能解脱成佛。

    若要永远地解脱烦恼痛苦,使自己的福德和智慧达到究竟圆满,就要懂得缘起性空,就要证悟缘起性空,这样才能达到目的。若要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真正达到功德圆满,也要讲缘起性空的道理,这是唯一的方法。

    “我稽首礼佛”:佛陀能讲缘起。著者忆念佛陀能讲缘起的功德,以此方式做顶礼。

    下面我们要遣除关于这段偈颂内容的三个疑惑。

    疑惑一:按原文来讲,著者龙树菩萨先是讲缘起,后讲“不生亦不灭”等。这会令人产生疑惑:他的前说和后说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前面讲,无论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一切法都是缘起,都是以因而生,都是观待而成。接下来又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这是说诸法没有。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我们要遣除这样的疑惑:一切法是因缘、缘起,这是在显现上讲的。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是远离八边的大空性,这是在本体上讲的。缘起是“有”,空性是“无”,二者并不矛盾。讲缘起、有,是在显现上讲的;讲空性、无,是在本体上讲的。前者是名言谛,后者是胜义谛,二者站的角度不一样,实际上这二者不但不矛盾,甚至可以成为一体,其实本来就是一体的。

    疑惑二:是否违背世间法而成为断灭?世间指眼、耳、鼻、舌、身、识,它们是无欺骗的,所看到、听到或是觉受到的都是现量的、亲见的。而此处讲“不生亦不灭”等,就违背了世俗的感知。在眼、耳、鼻、舌、身、识面前,这些都是事实存在的,若是说不存在,这叫断灭法。

    此处并没有违背世间法。这里并没有说在世俗面前,在凡夫的境界中不存在。我们的见闻觉知都属于世俗谛,在名言、世俗上,在世间面前,这些法都是事实存在的。但是,在胜义谛上,在佛菩萨的境界里,这些法是不存在的。二者并不矛盾。

    为什么不是断灭呢?抉择远离八边的大空性时,这些法在世俗谛上都是事实存在的,所以就没有成为断灭法。若是在世俗谛上也不存在,就是断灭法了,就不是空性了。

    疑惑三:违背佛陀的教言。佛在很多经里讲柱子、宝瓶等法都是有生有灭、有来有去的,讲了很多轮回和因果等真理与真相。现在你说这些都不是事实存在的,就违背了佛的教言。

    我们应该了知,佛讲法的时候站的角度不一样,针对的众生不一样,所以有很多了义和不了义的说法,这些都是不矛盾的。

    以上这些疑惑,我们通过教证、理证都可以遣除。

    顶礼句有其直接意义和间接意义。通过顶礼句,我们可以了知:谁在顶礼?著者龙树菩萨;向谁顶礼?向佛陀做顶礼;以什么方式顶礼?忆念佛特有的功德。这是顶礼句的直接意义。此外,还有间接包含的含义,即具有内容、必要等四法。

    以前印度那些大德们在宣讲佛法的时候,要遵循一些规定。比如在那烂陀寺,班智达宣讲经典的时候,以五种圆满的方式展开宣讲;宣讲论典的时候,以必要、关联等四法的方式展开宣讲。《中观根本慧论》是论典,也应该以必要、关联等四法的方式展开宣讲。

    这部论典的顶礼句间接讲了四法:第一,内容;第二,必要(暂时的必要);第三,必要之必要(究竟的必要);第四,关联。为什么要依这四法展开宣讲这部论典呢?就是让跟随者或后学者解除疑惑,能明白这部论典的内容是什么,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是否有学修的必要。

    第一,内容。这这部论典主要强调的是缘起,但是也讲了空性,所以此论内容是远离八边戏论之实相,息灭一切戏论,以此作为其所诠内容。

    《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里讲:虽然某些人认为“仅仅息灭八边戏论之无遮为此论的内容,若以无生无灭等具八种特点之缘起法为此论之所诠,则该论的直接内容将成为世俗谛。”但此论则以“缘起而生真如性,远离八边戏之实相,息灭一切戏论”作为其所诠内容。

    有的人认为,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佛能讲因缘、缘起的功德,因为世俗谛主要注重讲缘起,所以这部论典的内容应该是世俗谛。但是依自宗的观点,尤其是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此论也讲缘起,但主要是讲远离八边戏的空性,应该以此作为所诠内容。

    第二,必要,也可以说是暂时的必要。后学者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论典的必要是什么?就是通过学习这部论典,让众生在相续中产生证悟远离八边戏论的空性智慧。你学习这部论典,就能产生这样的智慧,能证悟远离八边戏论的空性。

    第三,必要之必要,也是究竟的必要。通过学习这部论典,可以产生这样一个空性智慧,再进一步修行,最终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第四,关联。通过学修这部论典,就能产生证悟空性的智慧。“内容”和“必要”之间是方便和方便生的关系,“必要”和论典的内容之间有这样的关联。

    内容、必要、必要之必要、关联,这是四法。一个后学者看到这些,就会进一步地学修这部论典。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今天接着讲《中观根本慧论》。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论义)分三:一、顶礼句;二、论义正文;三、随念恩德之顶礼。

    乙二(论义正文)分二:总品关联、分品关联。

    丙一、总品关联。

    《中观根本慧论》共有二十七品。《佛护论》与《无畏论》1中的见解认为,前二十五品宣说如何趋入大乘之道,最后二品宣说如何趋入声闻之道。但是,清辩论师、尤其是月称论师不承认最后两品为宣说如何趋入声闻之道。因为《中观根本慧论》是大乘的论典,尤其是所有中观论典的根本,所以二十七品讲的都是如何趋入大乘之道。

    自宗讲空性、讲中观的时候,主要持月称论师的观点,在此处也是如此。全论二十七品都在宣讲如何趋入大乘之道,都在注重宣讲大乘妙道。

    丙二(分品关联)共分二十七品:

    一、观因缘品;二、观去来品;三、观六情品;四、观五阴品;五、观六种品;六、观染染者品;七、观三相品;八、观作作者品;九、观本住品;十、观燃可燃品;十一、观本际品;十二、观苦品;十三、观行品;十四、观和合品;十五、观有无品;十六、观缚解品;十七、观业品;十八、观我法品;十九、观时品;二十、观因果品;二十一、观成坏品;二十二、观如来品;二十三、观颠倒品;二十四、观四谛品;二十五、观涅槃品;二十六、观十二因缘品;二十七、观邪见品。

    丁一(观因缘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所谓经部关联,意思是这部经典的内容和佛经、般若经之间的关系。佛在经中讲的,尤其在《般若经》中讲的是远离八边的空性,诸法的究竟实相。这部论典抉择的是佛在《般若经》中所讲的诸法空性的真理。

    《无热恼龙王请问经》云:“何者缘生则无生,不具彼生之自性,何依缘起1《无畏论》:噶里晋美所著,为一中观论著。其作者各说不一。则空性,若知空性不放逸。”上一讲我们讲顶礼句的时候已经强调过,只要是缘生的就是空性的,不是空性的就不是缘生的。

    “何者缘生则无生”:以因缘和合而生的,实际是没有生。生而不生,缘生也就是不生。

    “不具彼生之自性”:以因缘而生的,就没有生之自性,即实际没有生。

    “何依缘起则空性”:任何法都是如此,只要是以因缘的,就是空性的。

    “若知空性不放逸”:若了知缘起性空的道理,这个人才不会放逸,之前怎么做都是放逸的。

    缘生则无生,无有生之自性,依因缘的即是空性的,这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缘起的即是性空的,性空的即是缘起法。

    这个道理佛在经中讲过,“我不跟世间诤,但是世间跟我诤。”这是什么意思?佛讲的是性空。前面讲了,性空法既是缘起法,缘起是眼耳鼻舌身识的所见境。佛并不推FAN这一点,在眼耳鼻舌身识面前,佛承许有为、无为一切法都是存在的。因为佛讲了,性空即是缘起,缘起即是性空。佛讲性空时,其实也在抉择缘起;佛讲缘起的时候,其实也在抉择空性。缘起是现相,性空是体相,显现缘起和本性空性二者是一体的。

    眼耳鼻舌身它们所见的境叫缘起,在它们面前是存在的。为什么称之为世俗谛呢?世间有补特伽罗世间和识世间,“补特伽罗”就是指人,世间的人也叫世间;眼耳鼻舌身识这六识也叫世间。此处,“世俗”指眼耳鼻舌身等,“谛”是真的意思,在它们面前都是真的,这是世俗谛。所以佛讲“他不跟世间诤”,没有必要。在世俗谛上,有生有灭,有常有断,有一有异,有来有去。但是佛讲空性的时候,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无来无去,这是在胜义谛上讲的。所以他没有跟世间诤,他把世间的所见境留下来了,也是为世间在眼耳鼻舌身它们面前留的,所以佛讲“我不和世间诤”。

    “但世间跟佛诤”,这是什么意思?眼耳鼻舌身的所见,若是以佛菩萨的智慧观察,都是经不起观察的,是不是真实的,也不是实有的,但它非要把这一切视为真有,视为实有。

    现在要遮破的是什么?就是眼耳鼻舌身识的所见。虽然在它们面前是真的,但是和佛菩萨的境界相比都是错乱的,都是错误的。所以,世俗谛上有,胜义谛上无,其实这二者是不矛盾的。仅仅眼耳鼻舌身识的所见是存在的,但这是在那个当下存在的,只要一超越这个范畴就不是了,在胜义谛上都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讲的是缘起,讲的是性空。

    佛在《般若经》中讲“色法无生”,其他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都是不生,就如是地讲了很多空性的真理。这部论典主要宣讲的就是佛在经中,尤其是《般若经》中所讲的远离八边的大空性,就是诸法的究竟实相。经部关联,就是指这部经典的内容和佛经(尤其是《般若经》)之间的关系,这里宣讲的都是佛《般若经》的内容、佛经的内容。

    戊二、品关联。

    龙树菩萨在前面顶礼句里直接宣讲的是顶礼,给佛陀顶礼,忆念佛特有的功德。同时,龙树菩萨又间接宣讲了四法:内容、必要、必要之必要、关联。这部论典所讲的内容就是远离八边的大空性,下面就要开始讲正式论典的内容,这是品关联。

    这部论典的二十七品讲的都是佛《般若经》的究竟教义,各品都和《般若经》、论典及前面顶礼句讲的内容有关联。以下各品均是以此二关联进行详细阐述的。

    (品关联)分三:一、破四边生;二、别破他生;三、破缘之能立。

    己一、破四边生。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要宣讲大空性,首先要遮破四边和八边。无论是破四边,还是破八边,都要通过推理,以轮番交替的方式去破,没有一下子破的。四边里首先破有边,八边里首先破有生边。为什么呢?第一,众生对有边,尤其对有生边的执着特别深厚,有生边也就是有边,所以先要破有边、有生边。第二,破了有边,无边、有无边、非有非无边都容易破了。所以,首先破有边,破有生边,这时候就要将万法抉择为无生。

    若有生,要么是自生,要么是他生,要么是自他而生(共同而生),要么是无因而生,共有四个边。如果把这四个边破了,有生边就破了。为什么这样讲呢?世间人有两种:一种是学过宗派的,一种是没有学过宗派的。学过宗派者承许有生的时候,或者承许自生,或者承许他生,或者承许自他生,或者承许无因生,有生的方式都包括在这四边里。所以,把这四个边都破了,有生就破了。

    自生。外道数论派承许自生,即一切缘法都是自性而生。他们认为,存在一恒常的主物,它也是万法的自性。一切法在没有遇到外在的因缘时,以隐秘的方式存在于主物之自性中,一旦遇到了自己外在的因缘,它就会从那里显现出来。他们有一个比喻,犹如太阳落山了,第二天早晨才能见到太阳,但这期间不是没有太阳,只是没有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没有看见而已。同样,这些法以隐秘的方式存在于主物的自性当中,只是没有显现,但它仍然是存在的。所谓自生,就是“没有显现”和“显现了”的差别。

    任何一法如果是自己产生的,就有无义生、无穷生两个过患。

    其一,无义生的过患。它在没有生之前就存在了,所以这个生就没有意义了,这是无义生的过患。但是数论派一定会这样讲:这是不同的。此前它是以隐秘的方式存在的,从主物中显现出来了,这叫生。他们的这一根本理论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的一个“主物”是不存在的。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主物”,万法生的时候都可以从它那里显现,最后灭的时候又融入它里面了。若是有这样的主物,也许就可以成立这种观点,可以成立这样的事实,但是这个“主物”本身是不存在的。

    其二,无穷生的过患。既然它在没有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已经存在的再要产生的话,这个法就要无穷尽地产生,已经产生的还要产生,还要产生,还要产生……,这样就是无穷尽地产生。

    这两大过患在月称论师的《入中论》里讲得很详细。

    他生。内道小乘的有部和经部认为,一切缘法都是他生。因为因和果应该是多体,因不是果,果不是因,果应该是以因而产生,所以他们持他生的观点,承许以他法而生。

    抉择世俗谛的时候,你可以承许以他法而生。但是抉择胜义谛的时候,不能有任何承许,否则就变成了实成。这是在抉择空性,是在抉择胜义谛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能承许有生,也不能承许实有。在抉择空性胜义谛的时候,如果你承许有生、他生,那就变成了实成法,就不是缘起了。

    若是实成法,就是恒常的,无有变化的,独立存在的,不是观待而假立的。其一,我们现在所说的因和果,是观待而假立的。之所以成为因,它是观待果而成为因,果则是观待因而成为果,二者没有实实在在的关系。比如,因要产生果,因就必须要跟果做利益,但是因和果根本没有碰到过,根本没有在同一时间存在过。因存在的时候,果还没有生,这时果是无为法;果产生的时候,因已经灭了,这时因已经成为无有法了。所以,二者实际上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世俗谛、在名言上,我们可以假立二者为因果的关系,即先有因,而后产生了果。其二,若是实有的,那就不是观待的。而实际上这样的两个法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通过智慧量一观察,其实生灭都是不存在的。其三,无论是因还是果,如果都是独立存在的,不依赖于他法的,那么世上就只能有它,不能存在其他的法。可见,这些都是不成立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若是承许以他法而生,有两个过患:一个是火焰生黑暗,一个是一切生一切。

    火焰应该是光明的,它不会产生黑暗。但是若按他生的观点,既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做过任何的利益或作用,这样也可以成为以他而生的话,那么,火焰上也可以产生黑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这个是过患、太过。

    若没有任何关系,互相没有做过任何的作用的两个法都能成为因果,那么一切都可以了,柱子也可以生宝瓶,宝瓶也可以生柱子,互相可以产生,即一切可以产生一切,有这样的太过。

    自他生。一切法从自他之中而产生,既有自生,也有他生,这是外道裸形派的观点。

    若是承许自他而生,前面承许自生所存在的过失,以及他生所存在的过失,都将无法避免。

    无因生。外道顺世派认为,一切法都是无因而生,即没有因缘而生,自然生,自然灭。

    若承许无因而生,将有恒时存在或恒时无有之过失,以及“因缘之勤作无有意义”之过失。若一切法都是无因而生,不靠因缘,它自己自然就能产生,那么,这个结果就是要么恒常存在,要么恒时无有、不存在,因为它不靠因缘,也不需要观待因缘。为什么这些显现法有时候有、有时候无,有时候存在、有时候不存在?因为它依赖因缘,主要看它的因缘。产生它的因缘具足的时候,它就产生、有;因缘散了或者不具足的时候,它就没有。若不依靠因缘,则诸法将或者恒时存在,或者恒时不存在。此外,无因生还存在“因缘之勤作无有意义”的过失。若不用依靠因缘而生,那么农民种地、施肥以及我们做饭、吃饭等一切勤作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破四边生,也是总破四生。关于此理,在论典里还将进一步仔细阐述。

    这部论典是龙树菩萨所造,后学者们在解释龙树菩萨密意的时候,各自有不同的观点和抉择方法,因此形成了自续派和应成派两个宗派。自续派的开创祖师是清辨论师,应成派的开创祖师是月称论师。解释这个偈颂的时候,自续派和应成派都有不同的观点,他们之间有很大的辩论,其中有意义上的辩论,也有推理上的辩论。

    意义上的辩论。佛护论师解释这个偈诵的时候,直接说“一切法何时、何地、何宗皆无有生。”

    清辨论师解释这段偈诵的时候,先破斥佛护论师的观点。他认为佛护论师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佛护论师直接讲无生,即“一切法何时、何地、何宗,在任何的情况下都是无生”,那么,这里没有加胜义的简别,这是错的。他认为,一切法抉择无生、空性的时候,一定要加胜义的简别,即“胜义中是无有自生、无有他生,无有自他生,无有无因生”,应该是这样的。若是直接说“一切法无生,一切都是无生”,那么,世俗谛上就没有生了,这样就诽谤名言、诽谤世俗谛,这不是空性,而是断灭,这是他所担心的。他讲:“一切法于何时、何地、何宗皆无有自性生,因于胜义中无有自生故,无有他生故,无有自他而生故,无有无因而生故”,可见,他加了“胜义中”。

    先是佛护论师在解释,然后清辨论师在解释,最后是月称论师的解释,月称论师反驳了清辨论师的说法。月称论师认为,清辨论师的观点和说法是错误的,佛护论师的观点和善说是正确的。为什么?因为这是在抉择胜义谛的时候,这个时候根本不用考虑世俗谛。你直接在胜义谛上抉择无生,间接在世俗谛上就已经留下了这样一个有生,所以这里根本不用加胜义的简别。现在是在抉择胜义谛的时候,直接说“一切法无生”就可以了。若这个时候加胜义简别,不仅是多余的,还有过患。因为在抉择胜义谛、大空性的时候,应该没有任何承许,也不用留下名言,不用留下这些现法,直接抉择无生、空性就可以了。此时若加胜义简别,实际就留下了名言,最终的结果就是只能抉择一个单空,不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因为只遮破了有边,没有破无边,在胜义谛上破了有生,同时承许在世俗谛上存在,这样还是有承许,所以不能抉择到大空性,只能抉择单空。在此处,龙树菩萨所宣讲和抉择的是佛在《般若经》中所讲的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月称论师认为,这个时候,佛护论师的观点符合龙树菩萨的密意,这里抉择的不是仅远离有边的一个单空。

    佛护论师和月称论师及应成派的智者们所宣讲、抉择的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自续派的清辩论师及持自续派观点的智藏论师、静命论师等,他们只能抉择远离有边的单空,这是二者最终的差别。

    但是我们自宗的观点,麦彭仁波切不止一次地讲过:这是自续派暂时的抉择,最后他们也要抉择大空性。之所以暂时这样抉择,也是为了他们自己所化的众生。因为众生对有边的执着特别强,若先破有边,先抉择这样一个单空,众生都容易接受,这样也能直接利益一部分众生;若是直接讲大空性,很多众生都接受不了,所以先破有边,再逐渐破其他的边,先讲相似的空性——单空,先抉择这样一个单空,再继续抉择大空性。根据自宗的观点,应成派也有抉择单空的时候,但是他不注重这个,他在此处直接抉择的是大空性;自续派在此处直接抉择的是单空,但最终还要抉择大空性。

    推理上的辩论。佛护论师通过推理抉择大空性。清辩论师认为他推理的方式有过失,因为推理应该有能立因和比喻等,但是佛护论师的推理不具备这些要素,所以他的推理不是一个完整的推理。比如说“柱子无常,所作故,如同宝瓶”,这是一个完整的推理,这里有有法、所立法、能立法,还有比喻。若我们要把柱子抉择为无常,此“柱子”是有法,“无常”是所立法,“所作故”是能立因,“如同宝瓶”是比喻。若对方了知宝瓶是无常的,因为宝瓶是“所作故”,即是由因缘造作的,凭这个依据和理由,他了知了宝瓶是无常的。因为在《俱舍论》尤其《因明》里讲,由因缘而造作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不是由因缘造作的,那就是恒常的。他在宝瓶上懂得了这种理论,宝瓶是无常的,因为它是所作,但是他在柱子上没明白这个道理,他认为柱子是恒常的。这时你通过这样一个比喻,对他说明柱子也是无常的。因为柱子也是“所作”的,如同宝瓶。因为他在宝瓶上已经明白了“所作皆是无常”的道理,他知道这个关系,柱子如同宝瓶一样,柱子也是所作,所以它也是无常的。通过这种推理方式,就能令他明白柱子也是无常的。这是拿来比喻的,一切法都是这样。在这里,以“所作”的因推断“有法之柱子无常”,再加上一个同品的比喻“宝瓶”,就圆满了一个推理。一切推理都应该如此,应该有有法、所立法、能立因、比喻。但是佛护论师进行推理、抉择空性的时候,他的推理里没有“所作”这个因,没有“如宝瓶”这样的比喻,没有能立和比喻,所以他这个推理是不完整的。

    后来月称论师对此进行了反驳。月称论师认为,推理有自续推理和应成推理。清辩论师用的是自续推理,佛护论师用的是应成推理。因明里也有自续推理和应成推理的概念,但是这与此处所讲的自续推理和应成推理不同。

    此处所讲的自续推理和应成推理是什么意思?一个推理会具足三相法:有法、能立、所立。若这三相是自宗和他宗都承许、承认的,这就是自续推理;若这三相只被他宗所承许,自宗不承许,这就是应成推理。

    月称论师指出,清辩论师用的是自续推理,但是应成派不用按这种方式推理。当时佛护论师破斥他宗的方式是:对方自己前后的承许有矛盾,据此给他指出相互矛盾之处。不管以何种方式,只要能破斥他宗的观点就可以了。因为应成派自己没有任何承许,所以他抉择空性的时候,只要有这样一个能破斥他宗观点的方式就可以了。

    当时佛护论师在驳斥自生、他生、自他生、无因而生时认为,这些法若是实有的,就是不能生的;若是有生的,就不是实有,而是假立,也就是缘起法,所以这些观点存在矛盾之处。此外,他在破自生的时候认为,若承许自生,“自”是实有的,它的产生就是有意义的,也不用无穷地生;但是若是自生,生就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是无有穷尽地生,这二者是矛盾的。然后给对方指出“自生”的观点前后所存在的矛盾之处,让他自己知道这种说法是前后矛盾的,是错误的,他自然就会放弃自己所持的这种观点。这里是拿自生来举例子,佛护论师在破他生、自他生、无因生时,也都是以这种方式破斥的。若对方承许自生,他也说自生,然后给对方指出这种说法前说和后说相互矛盾,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能够放弃他所持的这种邪见。所以,尽管他的这些推理里确实没有直接破斥,但这是不必要的,只要能遮破对方的观点,让对方明白这样一个空性真理就可以了。

    应成派为什么没有承许呢?因为他要抉择大空性。虽然他通过推理的方式抉择空性时,无论是破斥四边还是八边,也都是以轮番交替的方式进行的,但是他没有承许。龙树菩萨在《回诤论》里讲:“若我有少宗,则我有彼过,我无立宗故,唯我为无过。”此处的“宗”就是所承许。如果我有少许的承许,就会有过失;但是我没有任何承许,所以我没有任何过失。为什么不承许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是有分别的,若不是无就是有,若不是有就是无。若直接破有边,不是有就是无了。但是他在破有边的时候不承许无边,破无边的时候不承许有边,破有无边的时候不承许非有非无边,以这种方式最后抉择的是大空性。

    而自续派就不同了,为什么他们认为佛护论师的说法有过失呢?他是有承许的,他认为佛护论师的这种抉择、推理方式有问题。双方有这点差别。自续派有承许,所以他只能破有边,无法破其他边,最终抉择的是一个远离有边的空性——单空,这是两派真实的差别。

    他们的辩论很复杂,有很多内容,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概括的。若大家要仔细了知、掌握两派各自所持的观点,就要学修他们的论典。比如,清辩论师所著的《掌珍论》《般若灯论释》等,月称论师所著的《显句论》《入中论》等。尤其是《入中论》,现在在藏地学中观,都会学习《入中论》。

    大家要学修佛法,必须要了解这些,也要这样全面地学习。现在大家在学习中观,以后还要学习俱舍、因明、般若等。我们现在要学五论四续,五论属于显宗经典,四续属于密宗续部,只有学了这些,你才能全面地了知和掌握佛法,之前是不可能的。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要掌握,不是只会一部经、能讲某部经就OK了,这就太浅了。小乘、大乘,显宗、密宗,他们所讲的都不一样,佛法的九乘次第都各自有不同的观点、见解和境界,只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才算是精通。


1《无畏论》:噶里晋美所著,为一中观论著。其作者各说不一。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今天继续讲《中观根本慧论》。上一讲的内容是遮破四边生,即自生、他生、自他生、无因生。因为众生普遍对他生有执着,这种执着在众生相续中的串习也非常顽固、深厚,所以此处又特别再遮破他生。

    戊二、(品关联)分三:一、破四边生;二、别破他生;三、破缘之能立。

    己二(别破他生)分二:一、宣说他宗;二、以理破斥。

    庚一、宣说他宗。

    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

    大多数没有学过宗派的世间人、普通凡夫也都认为诸法是他生,即通过各自的因缘而产生这些果法。学过宗派的有些外道也持这个观点。佛在经中也多处讲了“诸法他生”。尤其我们内道——佛教里“说实有宗”(小乘有部和经部)认为,万法不是自生,也不是无因生,也不是自他而生,而是他生。他们认为诸法有生,而且是他生。此处主要是遮破他生。

    有部和经部认为:通过四种因可以产生一切有为法。此处称为“四缘”,这里所谓的“缘”实际也就是“因”,它不是因缘之间的“缘”,它是和因同等的缘。这四个缘也就是四个因。他们讲因的时候会讲六种因,六种因和这四种缘是相互涵摄的关系,互相是涵盖的,六因涵盖四缘,四缘涵盖六因。此处所讲的四缘和《俱舍论》等其他处所讲的六因,二者其实是一个意思。

    也有和因不等同的缘。它和因是分别的,不是一体的。因就是因,缘就是缘,二者定义不同。对果的本体起作用者称“因”。对果的支分(特法)起作用者称“缘”。比如,稻种生稻芽,它有因,也有缘。稻芽的种子是因,这个稻种对稻芽自身产生作用,如果没有稻种,就没法长出稻芽。若是你种稻种,将来长出来的肯定是稻芽,它对稻芽的本体起到作用。否则,即使有水份、土壤、阳光等,但若种子不是稻种,也不会长出稻芽,也许就会长出其他植物。这在六因里称为“同类因”,稻种最终长出稻芽,豆种则长出豆芽,这都是同类因。土、水、阳光等这些是稻芽的缘。若土好,水份合适,阳光也特别充足,长出的稻芽会特别好。若土不好,或水份不够,或阳光不足,长出来的稻芽肯定不好。稻芽的颜色、形状、味道等都是它的支分、特法,对这些起到作用者是缘。这个时候,因和缘组合产生果,因是因,缘是缘。二者对果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定义也不一样,所以不等同。

    在此处讲的这个缘和因是等同的,缘也指因,因也指缘。讲因时所讲的六种因与此处所讲的四种缘,二者是相互涵盖的关系。

    小乘认为一切有为法都由四缘而生,也就是他生,现在就要破他生这个观点。为什么要别破他生?众生的这种执着比较普遍,在相续中比较顽固,所以要进一步详细地遮破。很多普通的世人也认为诸法是他生,但是他们没有进行过观察。他们只有观点,没有理由,并且对这个观点有与生俱来的执着,即俱生我执。当他们进一步观察的时候,就进入宗派的范围了,或者是内道,或者是外道。若是以正确的一些推理去观察,就可能会进入内道;若是以一些不正确的逻辑去推理,那就是外道了。无论是内道还是外道,都有很多种,相互间也持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总结性讲,我们讲内道包括有部、经部、唯识宗、中观;外道则有四宗派、八宗派等。其实,有各种各样的外道,各种内道、外道都会各持很多不同观点。现在主要破斥的就是具有理由的小乘有部和经部。

    小乘的有部和经部认为,一切法都是从六因或四缘生。他们有时候讲六因,即以六种因产生了这些法;有时候讲四缘,即通过四缘产生了这些法。四缘指因缘、次第缘(等无间缘)、所缘缘(缘缘)和增上缘。六因指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1、因缘。因缘包括很多,对自果的产生起到帮助作用者,都是因缘。比如以稻种产生稻芽,稻种是稻芽的因缘,类似这样的都是因缘。

    2、等无间缘,也叫次第缘。心和心所会有次第缘,其他的法没有这个。无论是心还是心所,前前是后后的因,后后是前前的果。比如说第一个刹那心是第二个刹那心的因,第二个刹那心是第一刹那心的果。第一个刹那心息灭的同时,第二个刹那心就会产生,所以叫次第缘,也是立即的意思,即立即产生。

    所谓无间缘,就是指中间没有时间、空间的间隔,就是一刹那。刹那、刹那、刹那……,这些刹那连续不断地产生,这叫相续,心和心所的相续就是这样产生的。在不断产生的时候,前前是后后的因,因和果之间没有时间、空间,前一个刹那息灭的同时,后一个刹那就产生了,立即就产生。这是我们在宏观的世界中,在一个粗大的境界中讲的。

    若是详细一观察,在微观世界里看,那就没有了。只有刹那,没有相续,只有一念,没有其它,既可以说有一念,也可以说没有一念,不存在有和没有的分别,这个时候就进入一真法界了,没有任何的分别。

    不是所有的心和心所都是等无间缘。小乘认为,一个修行人最终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心和心所的连续都会停止。心和心所的连续一停止,就进入无余涅槃了,进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就没有心和心所。停止前的最后的那个刹那、最后的心和心所不能成为等无间缘,因为它们没有产生果,对果没有产生作用,怎么能成为缘呢?所以它不是等无间缘。除了它,一切心和心所都可以成为等无间缘。他们也有真如,即在无余涅槃当中安住的时候,那种境界叫真如。这是小乘自己所持的观点。

    根据大乘对此进行的观察,小乘进入无余涅槃后,会在相似无念境界中安住很多劫,经历很长的时间。但是,大乘认为,佛在经中也讲了,此时心和心所一切都断灭,但是断灭的是粗大的心和心所,细微的心和心所还没有断灭,所以小乘的涅槃不是究竟的涅槃,他们的真如不是究竟真如,他们最终还要从那个境界中出来,再进一步进入大乘道,最后才能成就圆满。

    大乘认为,最后入涅槃或一真法界的时候,一切转识成智,心的连续就变成智慧了,这个时候心和心所的连续就会停止。同样,停止前最后刹那的心和心所不能成为等无间缘。除此之外,一切心和心所都可以成为等无间缘。因为除了入涅槃、入法界,心和心的相续是不会间断的,没有停止的时候,前前是后后的因,前前是后后的等无间缘。

    《俱舍论》里也讲到三种无心之时,在下面这三种情况下没有心和心所的波动与连续:其一,入睡眠之时;其二,昏迷之时;其三,入寂灭、入无余涅槃时。入睡眠和昏迷的时候,眼、耳、鼻、舌、身当时就没有了,但这也是存在辩论的,大乘佛法里讲,这个时候粗大的心和心所的相续停止了,但是细微的没有停止。此外,根据大乘观点,小乘里讲的无余涅槃停止也是一些粗大的心和心所,细微的心和心所都没有停止。大乘佛法里,最后入法界的时候,心和心所都不是那种黑乎乎的状态,这个时候有光明,有智慧,所以还是没有断,这个时候不是心和心所,而是变成智慧了,分别没有了,完全进入平等的状态。这点和小乘不同,小乘里不强调光明、智慧,也可能就是进入那种黑懵懵的状态,心和心所的连续没有断。

    3、所缘缘。所缘缘是所缘境,通过所缘境可以产生六识,六境是六识的所缘缘。比如,通过音声可以产生耳识,音声是耳识的所缘境,所以音声是耳识的所缘缘。通过柱子等色法可以产生眼识,柱子、宝瓶等色法是眼识的所缘境,这些色法就是眼识的所缘缘。通过六境产生六识,这六境是六识的所缘缘。六识属于精神,物质不会有所缘缘。

    4、增上缘。增上缘涵盖的面很广,但是增上缘不是真正的一个缘。比如要产生一个果法,它有它自己的因缘,它通过自己的因缘而产生,这时除了它自己的因缘,其它的一切法都可以成为它的增上缘,因为都对它的产生没有进行阻碍,凭这点就可以成为因。这不是一个真正的缘(因),但也可以这样称为增上缘。增上缘和六因里的能作因是等同的,二者是一个意思。

    我们以产生眼识为例来说明增上缘。若要产生眼识,基本要具足三个缘(因):其一,所缘缘,即如柱子等所缘境,如果没有柱子等色法,眼识就不可能产生了。其二,次第缘,即心相续连续不断,前一个刹那心是它的次第缘(等无间缘)。其他都具备,字印得很清楚,但是字却看不清楚,缺少什么?就缺少一个根,这属于增上缘,要有眼根,无有残缺的眼根才能看得清楚。若没有眼根或眼根有残缺,就见不到东西;若有的人眼花,看不清字,这是眼根有问题。无有残缺的眼根才能看清楚,这个眼根就是增上缘。要具足这三个缘(因),才会产生眼识。通过眼根取所缘境,能取是这个眼识,所取是这个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