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圣严法师著作:印度佛教史

圣严法师著作:印度佛教史

圣严法师著作:印度佛教史

编者序


  圣严师父《印度佛教史》、《西藏佛教史》、《日韩佛教史略》等三册大作,原本为一合订精装钜着,书名《世界佛教通史》(上),由法鼓文化的前身,东初出版社於一九六九年发行问世。

  由於师父精严的学术背景,厚实的修证工夫,广博的教育理念,与深切的菩提悲愿,成就了本书的涵盖面与独特性。其内容深入浅出,史料完整丰富,考证精确详实,文笔优美流畅,普遍受到教内外大众的喜欢,并且也深获学术界的重视好评,在同类着作中,诚为相当稀有难得。因之本书也多次再版,并於一九九三年收录於《法鼓全集》当中。

  《通史》原书严谨有序,条理井然,即使分章阅读,也可视为三本结构完整的着作。法鼓文化一方面因应众多读者的热烈回响,另一方面也鉴於时代的变迁以及阅读的方便,於是将之重新整理编订,依地区分为三册,以平装本的面貌与大众见面,务求满足读者阅读上的多元需求。

  圣严师父曾说,要想对这个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的宗教做宏观性的了解,从 历史的角度切入是最好不过了。佛教发源於两千多年前的印度,在因缘的变化流转中,有部派佛教的分裂、大乘佛教的开展,有与各个不同民族文化结合后所呈现出的特色。这不仅只是一个宗教的发展过程,它真正的意义在於这是人类文化、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从丰富的客观史料着手,加上师父独特的文笔见地,这是一套结合了历史、哲学、宗教与文学的好书。全书以社会环境与时代变迁为背景,以教团活动及教理思想做经纬,不但有佛教徒必须具备的智识,也适合社会各阶层人士研究阅读,不论是任何背景的读者,相信都将有满意会心的收获。


一九九七年仲夏,惭愧弟子张元隆恭写於农禅寺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一章 绪说

  第一节 印度及其人民


  环境
  印度是一个大陆,也是一个半岛。北方以世界最大山脉的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斯山为屏障,而与大陆的我国西藏、西康、云南接壤,又与西北方的阿富汗及东南方的缅甸为分界。但是印度的西面是阿拉伯海,东面是孟加拉湾,最南端是科末林岬,隔着保克海峡,与锡兰相望,锡兰之南即为印度洋。向北看,是大陆;向南看,是半岛。南端尖突,北部广阔,形成一个大三角形。

  地理
  现在,从东到西,阔有一千三百六十英里,从南到北,长则一千八百英里,海岸线长达三千英里,面积之大几占全球十五分之一,与全部欧洲(除苏联部分)相等。原来,西起东经六十二度之巴基斯坦西南边境,东迄阿萨密东部之东经九十三度,宽占经度为三十一度;北起喀什米尔北端之北纬三十七度附近,南迄锡兰岛中部之北纬七度附近,长占纬度亦约三十一度。以北纬二十五度稍 北,为全区的最宽处。大部分地区位於北回归线以南,故其大半属热带,小部分属温带。

  印度的地域,现可分为三大地区:

  (一)喜马拉雅山及其关隘地区:北起阿富汗,东至阿萨密省。西部则关隘甚多,而以基尔及(Gilgit)与白夏瓦(Peshawar)最富军事价值,因其与中国、苏俄、阿富汗接壤,今此二关隘,在巴基斯坦境内。印度本藉山水屏障,堪称世外桃源,可是历代外族的入侵,即是通过此等关隘而来。

  (二)印度河及恒河流域地区:由印度河及恒河盆地所形成的平原,位於喜马拉雅山麓,长约二千英里,阔约二百英里。这便是印度文化的发祥地带,又可分为二区:1.以西方印度河为中心的五河地方,其地富於水利,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宜於农牧。印度河的出囗是阿拉伯海,其上游注入印度河的支流很多,而以五河最着。旁遮普(pa~nja-b)省之名,即由五(pa~nj)河(a-b)的古波斯语而来。印度的名,即由印度河(Indus)而来,泛称为信度(Sindhu),即是水或海的意思,首先仅用於称呼印度河流域,后来成了全印度的名称。2.以东南方恒河为中心的平原,恒河发源於雪山,途中集无数支流,灌溉两岸广大的平原,而以孟加拉湾为出口。

  恒河最大的支流是阎牟那河(Yamuna),在此河的上流萨特雷池河(Sutlej)之间的区域即拘罗(Kurukserowa)地方,即是婆罗门文明的中心地,婆罗门所称的中国(Madhyade′sa),便是指这一区域,故又被称为婆罗门国(Brahma-varta)或雅利安邦(Aryararta)。佛教所称的中国,乃是指恒河流域中的摩揭陀地方。

  (三)德干高原:此在恒河以南,又可分为:1.中央高原,即起自频 耶山及萨波罗山,达印度洋,拥有孟加拉湾及阿拉伯海之间一带地区。2.利於耕种的东部海岸地区。3.利於工商的西部海岸地区。4.现代国防上极有价值的半岛极南地区。


  人种
  若详细分别,印度种族约有数百,堪称世界人种的博览场。印度是一古文化的发达之地,在雅利安人尚未来到之前,她就有了很高的文化,在旁遮普(即五河)及信德(Mahenjodaro)的发掘,看出在五千年前,这里已发展出人囗众多的大城,其文化已比同时的埃及、巴比仑还高。这不是雅利安人的遗迹,可能即是后来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着文明。

  印度自古即不断地有外来民族自西北侵入,像波浪一般,层层相继。以体质及文化的程度来看,大略可分为五类:

  (一)委得人(Veddas):他们的后裔,传延到今日,他们具有最原始人类的 状貌,也分布在印度最遥远的南端,专门研究此种人类的学者,都称之为「生存的一种原人化石」。但他们也是外来民族,或许是最早侵入印度的一支。

  (二)达罗维荼人(Dravidian):五千年前在印度河流域创建文明的,可能就是此族。皮色暗黑,身体矮小,发多而卷,面较长,鼻阔平,眸黑。一般人猜想其来自土耳其斯坦,锡尔达拉河(Syrdarya)上游,侵入印度后,即把先到的委得人,赶到南方去,而占据了印度的北部与中部。

  (三)雅利安人(Aryan):此族的体格高大,面方正,多须而鼻细高,黑眸,肤色与南欧人相似,其发祥地,一般说是来自中央亚细亚,但最早发源何处,至今尚无可靠的根据。雅利安人到印度的时代,据古莲威(Grunwedel)说,是西元前两千年,费尔古森(Fergusson)则说是西元前三千年,另有一位乌法维,却主张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此一问题,曾有许多史学家、语言学家、考古学家,着述争论为时甚久。总之,他们战败了先到的达罗维荼人,将一部分收为奴隶,一部分赶向南方,而自己便在那里居留下来。

  (四)回教人:这一族侵入印度北部达七百年之久。此族是土耳其人与伊朗人的混血种,而保有土耳其人的成分较多。身材高大,肤白,睛黑或灰,多须髯,鼻细长而颇隆。

  (五)蒙古人:此族最早侵入印度西北部的,是大月氏王丘就却,於西元前二十六年灭了希腊王朝而创立了贵霜王朝。在此以前有希腊人弥兰陀王,曾将大军入印建都於奢羯罗。大月氏本为我国甘肃山谷间一小部落。以人种地理的分布而论,是属於蒙古族的西蒙人,即是厄鲁特人(Eleuts)。现在所称的蒙古人,乃系指的蒙古人、西藏人、突厥人、伊朗人、缅甸人的混血种,保有中国人的成分较多。其居於西北印的,身材高大,鼻狭窄,颇似伊朗人;居於缅甸、阿萨密省、孟加拉省、不丹、锡金、尼泊尔的,肤色黄而面部平坦,视之如中国人无甚异。(此人种资料采自李学曾《亚洲种族地理》第二篇第二及五章)


  语文
  正由於许多民族相继入侵,又彼此同化、相互通婚,故形成更多的混血人种。复以其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地域隔阂的缘故,印度语言之庞杂,也为世界之冠。约略可分三点述之:

  (一)古印度雅利安人的语言为吠陀语,以后进化为梵文。梵文与波斯语、拉丁语为同一语系,由此演变而产生印度各种语文。

  (二)佛教出现时,梵字已不普遍,代之而起的是各地方言,为了统一方言的标准语而有「雅语」(Sanskrit)的出现。至西元前四世纪间,梵字有了若干程度的改革而复兴,成为印度古典学者采用的文字,大体与雅语相近,中国即称之为梵 语。由近代发现的古代碑铭文字及中国古代对佛经的音译推知,释尊当时所用的,现在虽不能确定,但很可能是用一般大众的混成俗语的机会较多,此种俗语,再经若干变化,即成为巴利语,唯今日南传所用的巴利语,既非佛世的原状,亦与阿育王时代的有所不同,它是经过几次变化而成的,但较梵语写成的经律,可能略早。佛陀偶尔用雅语,来自各地的弟子们,则可用各自的方言,传布佛法。佛灭后王舍城(Ra-jagrha)第一次圣典结集,大抵是用混成的俗语。后来梵文复兴,佛教的学者们,自不免又用了梵文;近世在尼泊尔、高昌、于阗等地发掘到了若干梵文佛典,足征汉译圣典的原本是无可置疑地出於梵文。

  (三)印度方言总计达二百二十馀种之多,主要语文有十三种,今印度宪法规定为通用的语文者,则有印度语、巴利语、孟加拉语、阿萨密语、喀什米尔语、旁遮普语、拉基普特语、信德语、朗达语、蒙达语、奥雷萨语、特鲁古语、马拉提语、卡纳达语、塔米尔语、土鲁语、马拉雅拉语、锡兰语。印度人常因回教与印度教的信仰冲突而流血,为了保护各族的语文,也会引起战祸,可见其情况之一斑了。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二节 印度的宗教


  有人说:通观印度的历史,得於其中寻出世界一切宗教之模型,同时又能寻出希腊以来迄於近世之西洋哲学的重要思想;而尤足为印度夸者,此等宗教与哲学,自始即保持着一体不离之关系而前进。西洋则发生於希腊的哲学与发生於犹太的jdj,在古代本相冲突,至中世两相调和,近世则再分离,而与印度大异其趣。(此语见於高楠顺太郎及木村泰贤合着《印度哲学宗教史.绪论》)

  四《吠陀》
  印度民族众多,宗教也多,唯以雅利安人的宗教为正统,那就是根据《吠陀》而来的一贯思想和信仰。佛经中的婆罗门教,现在的印度教,都是由此而来。

  四《吠陀》的大致内容是:

  (一)《梨俱吠陀》:含有一千零一十七篇长短不一的祭祀圣歌,其中仅十分之一是关於一般世俗的,十分之九皆是宗教的,尤以<礼敬太阳神歌>为最重要,乃为婆罗门僧侣朝夕祷颂的一首。其内容成立的时代不一,最迟则为西元前一千年顷编集而成,此一《吠陀》乃为考察雅利安人最古状态的唯一资料。

  (二)《莎摩吠陀》:计收圣歌一千五百四十九首,为婆罗门僧侣於酒祭时所唱者。

  (三)《夜柔吠陀》:此与《莎摩吠陀》大致相同,是教导如何施行祭礼者,所 不同的,大部分为《梨俱吠陀》中,尚未出现的独创祭词。

  (四)《阿闼婆吠陀》:内容分二十卷,包括七百三十一首圣歌。此系雅利安人与印度原居民族接触之后,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而后集成,故其多属神咒,为控制神鬼之法,仅少数为歌颂上帝之诗,所以多含迷信色彩。


  四阶级
  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是:1.《吠陀》天启主义,2.祭祀万能主义,3. 婆罗门至上主义。这也可说是神教的特色。《吠陀》是由梵天上帝的启示而来,所以神圣无上。依据《吠陀》的指导而行祭祀,所以无所不能;祭祀须由婆罗门僧侣职掌,所以婆罗门阶级也是至上的。

  实则,阶级制度的出现,乃在雅利安人到了印度之后,由於《吠陀》诗歌的渐增,祭祀仪式的渐繁,始产生专职的祭司。祭司自私,为保自姓的利益,乃主张祭司的世袭,遂藉神职的权威而倡出四姓的阶级:

  (一)婆罗门:祭司阶级的宗教师,由历代子孙的繁衍而形成一大种姓,他们是生来的僧侣,但却只有到年老时,始行林居的出家生活。(其分人生为:1.儿童教养期,2.结婚与家庭生活期,3.森林期,4.遁世潜修期)

  (二)刹帝利:王者阶级的武士族,这是为了对内的统治,主要是为对外的抗御,而出现的武人种姓,是由於武艺的世袭、战士的专职而形成。他们要藉婆罗 门的祭祀而得神佑,所以是第二阶级。

  (三)吠舍:除了祭司和武士之外,尚有其他从事於农工商业的雅利安人,便成为第三阶级。

  (四)首陀罗:这是被征服的先到印度的达罗维荼人,是奴隶、是贱民。在此四大阶级中,前三者有诵念《吠陀》及祭祀的权利,死后得再投生於世,故称为「再生族」;非雅利安人的首陀罗族,既无诵经祭祀的权利,亦无转世投生的希望,故称为「一生族」。婆罗门族於死时只须拜神诵经,即可归返宇宙本体之梵天,称之为顿悟法;刹帝利及吠舍族,除诵经祭祀外,尚得苦练修禅,方生梵天,称之为渐证法。


  神的信仰
  不用说,雅利安人的信仰是根据《吠陀》而来。在《梨俱吠陀》中,分宇宙为天、空、地的三界,每一界有十一神,计三十三神。然其实际神数颇多,看似多神教,唯其往往对某一主要神的赞颂,辄用最上的词句来形容,故在主要神中,亦常变更其地位,因此有人称之为交换神教(Kathentheism)。若从信者的主观状态而言,则显然带有一神教的意味,故被人视为单一神教(Henotheism),即在多神中只崇拜某一神的宗教。

  通常地说,雅利安人崇拜太阳、天、雨、空气、火,这五种天然力量的神格 化。但对天之神婆楼那(Varuna)及雷雨之神因陀罗(Indra),特别崇敬。由於对因陀罗的特重,致有人以为印度之名,即由此神之名而来。

  《吠陀》的神,是先由天神、空神而渐重地神。其原始的神为特尤斯(Dyaus),此神与希腊的宙斯(Zeus)及罗马的朱彼得(Jupiter),同为由发光(dyu)之语根而成的神名,乃由光明而神化者。《吠陀》神界最有力的是婆楼那,其出现稍早於空界的主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Agni),则为地界的主要神。

  不论如何,《吠陀》的神数虽多,当他们礼拜各种神只之时,并不忘怀宇宙的主宰,所以《梨俱吠陀》中说:「虽然,世人称其为因陀罗、密多罗(Mirowa 此神乃表太阳的恩惠者)、婆楼那,实则只是一个,不过诗人给予各种不同的名字而已。」(此节资料采自高楠顺太郎及木村泰贤合着《印度哲学宗教史》及周祥光《印度通史》)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三节 印度的哲学


  印度哲学的分期
  根据已故的印度总统,罗达克立须那博士(Dr. S. Radha-krishnan)所着《印度哲学》,将印度哲学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一)吠陀时期:自西元前一千五百年至西元前六百年顷,各森林修道院发生 於此时,印度的唯心主义亦肇端於此时。此为人智初期状态,迷信与思想,两方正相斗争之时。《吠陀》中附属的歌颂、《梵书》(Bra-hman.a)、《奥义书》(Upanis.ad),即於此时记录而成。

  (二)史诗时期:史诗系指《罗摩所行传》-bha-rata)及《大战诗》(Mahabharata)两部长诗,自西元前六百年至西元后二百年,此八百年中,始自《奥义书》的初期,终於各派哲学的发展期。各宗教如耆那教、佛教、(印度教的)湿婆派及维修奴(又译作 纽 或 湿 )派的成立,亦在此期中。六派哲学与初期的佛教同时,唯其六派书籍的写定,乃是后来的事。

  (三)经典时期:是指各宗派的学说之有文字记录而成为经典的时代,此自西元第二百年之后。在此之前,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记诵其教义思想。

  (四)注疏时期:这与经典时期,不易严格划分。有了注解,即有字义之争,故此为重文字而轻思想的时期。


  印度的三大圣书
  在漫长的吠陀时期中,包含有一个梵书时代,其时间大约是从西元前一千年至五、六百年。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即在此时树立。其基础则为当时经他们之手编纂的《梨俱吠陀》、《莎摩吠陀》、《阿闼婆吠陀》的各集本。《夜柔吠陀》开其梵书时代思潮之序幕,《梵书》则为圆熟此一思潮的神学 书。《梵书》乃将《夜柔吠陀》的特质极力发挥,对关联於祭典的事项,一一附於因缘、故事、来历,而以散文来解释它们。

  在印度哲学史的分期上,《梵书》、《奥义书》,均列於吠陀时期。在此所要介绍的三大圣书,吠陀时期的即占其二。现在分述如下:

  (一)《吠陀经》:即是四种《吠陀》的集本。吠陀哲学的开出,是在《梨俱吠陀》的末叶,由对於向来所崇拜的自然诸神之怀疑,而在诸神之上,立一最高唯一的原理。从来未有独立的神名,此时则出现了;从来未说宇宙的创造,此时则将抽象的唯一最高的原理,予於生主(Praja-pati)、造一切主(Vi′svakarman)、原人(Purus.a)等的名。以此作为有情与非有情的本体。宇宙即为此原理所统一而发生者。此在其<无有歌>(Na-kta)、<生主歌>(Praja-patya Su-kta)、<造一切歌>(Vi′svakarman Su-kta)、<原人歌>(Purus.a Su-kta)各篇中表达出来。

  (二)《奥义书》:《奥义书》的梵名为UPA+NI+S.AD,乃「近坐」的合成语,为肝胆相照的对坐之意,其目的在於教人不知的秘密教义。《奥义书》在形式上仍是婆罗门教正统的产物,而为《梵书》的一部分,它最古部分的时代,则在西元前七百至五百年间所作,这是由於时代思潮所趋,自由思想抬头,尤其是王 者的权力升高而予以鼓励,故其内容有露出反传统的锋芒。此书有两种集本:一是五十二种本,一是一百零八种本,均可称为全集。此书内容之隹,叔本华曾说:「余得是书,生前可以安慰,死后亦可以安慰。」可见其价值之高。从本体论的梵=我,到现象论的梵之显相,而到其结果的轮回解脱,新颖而深邃,其对印度哲学思想的启迪极大。

  《奥义书》与佛陀的时代虽相连续,然佛陀是否知有此书,则殊属疑问,唯其开明的内容,似已成了当时时代思潮的通途。(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第一篇第二章)

  据说,jdj也受有《奥义书》不少的影响。(尼赫鲁《印度的发见》第四章第九节)

  (三)《薄伽梵歌》(Bhagavad G1-ta-):这是史诗的一部分,它是《大战诗》第六卷< 须摩品>之第二十五章至四十二章的一段。大约创作於西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间的时期。当时的佛教正以新气运的发展而压倒了婆罗门教和其他教团,《吠陀经》的学者们便将《奥义书》的思想,平民化於《薄伽梵歌》中,并把不合理的重加组织,把矛盾的调和起来,赋予新力量及新路向。经过长期的潜流,婆罗门教终於复兴而为印度教,仍取佛教的地位而代之。此书甚至被亨波尔 (William Von Humboldt)描写为:「最美丽,甚或是任何已知言语中唯一的真正哲学之歌。」尼赫鲁则说:「这圣歌的宣说不是宗派的,或者说是宣示给思想上的任何一个学派的。」(均见尼赫鲁作《印度的发见》第四章第十四节)此圣歌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的重要,犹如《新约》之於ji 督徒。

  以上三书在中国尚未见有全译本,仅有糜文开编译了一册《印度三大圣典》的节本。


  六派哲学
  所谓六派哲学,即是产生於史诗时期之末,与佛教初期阶段相近的婆罗门教哲学,其名称即是:

  (一)尼夜耶派(The Nya-ya School)。
  (二)僧 耶派(The Sa-m.khya School)即数论派。
  (三) 舍迦派(The Vai′ses.ika School)即胜论派。
  (四)瑜伽派(The Yoga School)。
  (五)弭曼差派(The M1-ma-m.sa- School)。
  (六)吠檀多派(The Veda-nta School)。

  此六派不但信仰梵天的存在,并且承认《吠陀》的存在价值。唯其前四派的立论不以《吠陀》为根据,后二派的立论则以《吠陀》为根据。

  由《奥义书》激发的主要学派,为数论派、瑜伽派、有神派(以梵天为中心而产生维修奴与湿婆=自在天的信仰者)三潮流,吠檀多派亦属其正系而成立较前三流为迟。瑜伽派较佛陀为迟;佛陀时代也尚无如今时僧 耶颂所传之数论派;与《奥义书》系思想相并,而认为是《梵书》系哲学思想的弭曼差派、胜论派、尼夜耶派,除尼夜耶派於间接关系上尚有讨论之外,其馀诸派之成立,均较佛陀为迟。(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第一篇第二章)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二章 释迦世尊


  第一节 释尊的时代背景
  《奥义书》与佛教
  在上一章第三节已经说到了《奥义书》的出现,是由於时代思潮的所趋,故其内容有反传统的锋芒。从大体言之,佛教亦可谓曾受此书的薰陶,例如业说,在《古奥义书》本为不公开的密教,到佛世则成为各教派所公认的思想;轮回说,在梵书时代已萌芽,完成而为一般所承认,则自奥义书时代始;解脱说,乃为《奥义书》的最终目的。凡此,均足以推定,佛陀虽因《奥义书》为印度西部婆罗门教内的密教而未亲见,但却不能说佛陀未曾受到此书之自由思想的间接影响。因为,佛陀所说的业、轮回、解脱,虽不尽同於《奥义书》,却不能说其间毫无关系。

  何为时代思潮
  要讲当时的思潮,须先说明当时的印度民族及社会的变迁。

  雅利安人以拘罗地方为中心,建立了婆罗门教的文化思想,例如潘迦那(Pancala)、摩野(Matsya)、秀罗色那(Suracena)等国家,均以此为中心。 可是,到了此时,被婆罗门的法典视为半雅利安半野蛮的下等种族,却在恒河流域,特别是摩揭陀国,产生了新的文化思想。从《包达耶那法典》(Bandhaya-na Dharma Su-rowa)等看来,摩揭陀人似系吠舍种与首陀罗种的混血人种,他们的祖先,吠舍种的雅利安人,也较居於拘罗地方的雅利安人,更早来到印度,经过与贱族达罗维荼人的通婚,便成了新的独立的种族。

  这些独立的种族,以摩揭陀国为中心,至佛陀时代,大国约有十六国,例如《中阿含经》卷五五第二零二经的《持斋经》(《大正藏》一·七七二页中)所载。其中以都於王舍城的摩揭陀、都於舍卫城的 萨罗、都於 赏弥的嗟弥、都於舍离的跋耆等国,较着名而强盛。

  在这些新的邦国,虽亦受有传统婆罗门文化的影响,但其自由文化的勃兴,却受到王者的保护。故在此一区域,虽也有四种姓的观念,却把刹帝利阶级,置於婆罗门之上。这些王者,未必出於原来刹帝利的血统,然其仍以刹帝利种自居而领导四姓。因此,凡是新思想,均受到重视;婆罗门至上的观念,则受到严重的考验,反《吠陀》的思潮,则受到王者的保障。


 

  《吠陀》的沙门团
  我们已介绍过六派哲学的名称,那是传统学派的繁衍,他们无一不承认《吠陀》的价值。这里的沙门团,却是否认《吠陀》价值的 革新派。


  事实上,在佛陀前后的一、二百年间,印度的思想界极混杂,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四类:

   1.正统的婆罗门教。

   2.习俗的信仰,此系以史诗为中心的思想,他们是以梵天、维修奴、湿婆等三神为中心的婆罗门

         教的通俗化。

    3.哲学,例如六派哲学之大部分已在成立中。

   4.反《吠陀》的沙门团。

  反《吠陀》的各派,均有其特种的主义及其教团的组织,此等教团为了与婆罗门区别起见,即以沙门(Sraman.a 勤息)来命名。故在佛陀介绍各派意见时,便称之为「或沙门,或婆罗门」,各派之称佛陀,也以「大沙门」或加上释尊之姓「沙门瞿昙」呼之。

  当时的沙门团很多,佛典中有九十六种外道的记载,其中最有名的外道沙门,便是六师外道。

  六师外道
  六师外道的有关记载,见於小乘经律的有很多,今以《长阿含经》第二十七经《沙门果经》为准,介绍他们的名字如下:

  (一)不兰迦叶(Pu-ran.a-Ka-ssapa):为伦理的怀疑者,否定善恶之业有其相应之根,故倡无作用论。

  (二)末伽梨瞿舍利(Makkhali Gosa-la):此为邪命外道之祖,倡无因而有 论。乃是耆那教的一派,在佛世极有势力,除了耆那教,他是其馀五师中最盛大者。

  (三)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 Kesakambala):否定灵魂之说,倡唯物论,以快乐为人生之目的,排斥一切严肃的伦理观念,此亦即是顺世外道。

  (四)婆浮陀伽旃那(Pakudha Kacca-yana):主张心物永不消灭,倡世间常存论。

  (五)散若夷罗梨沸(San~jaya Belat.t.hiputta):为诡辩派或捕鳗论者,舍利弗(Sa-ripurowa)及目犍连(Maha-maudgalya-yana),即是此派出身而皈信佛教的。

  (六)尼干陀若提子(Nigan.t.ha-Na-taputta):这就是耆那教之始祖摩诃卢(Maha-vira),他出世稍早於释尊,也是王子出身。此派以命(J1j1-va)之二元论而说明一切,故也是否定有上帝造物观念的无神论者。其实践方面,则以极端的苦行及严守不杀生为特色。印度是禁欲苦行的风行国,故当佛教沦为密教之左道而行男女之大乐后即告灭亡,耆那教则历二千五百年,迄今仍在印度流行。

  六师外道,从佛典中看,可谓一无是处,实则考察彼等之思想,固然不及佛教之合理,但也未必尽如佛经之结集者们所以为的那样。从此亦可反映出当时的 佛教与外道之间的冲突,壁垒非常明显。正信的佛子,也确不容存有模棱两可的乡愿意识。

  六十二见
  当时的外道思想,总括各沙门团及婆罗门之学说,加以整理分类,共得六十二种见解,此见於《长阿含经》卷一四第二十一经《梵动经》(《大正藏》一·八八页中-九四页上)。综合六十二见,又可分为如下的两说及十类:

  (一)说过去世,或称本劫本见者,五类十八见:
   1.世间常住论,即是常见论,四种。
   2.世间半常半无常论,四种。
   3.世间有边无边论,四种。
   4.异问异答论,即是诡辩派、捕鳗论、不死矫乱论,四种。
   5.无因而有论,即是无因论,二种。

  (二)说未来世,或称末劫末见者,五类四十四见:
    1.世间有想论,十六种。
   2.世间无想论,八种。
   3.世间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
   4.众生断灭无馀论,即是断见论,七种。
   5.现法涅盘论,即无论在何种状态,处於现世的即为最高的境界,五种。

  婆罗门的思想,固有足以使人反对者,各沙门团的思想,新而激进,亦有趋於极端的偏见。然而,对於人心世道,过与不及均非所宜。因此而有释尊应化人间的事迹出现,佛陀特以无限的智慧及无上的悲心,起而唱中正稳健之教,以辟各派外道之偏见。於是,一时外道披靡,佛法即呈光芒万丈的新气象於我们的世界上了。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二节 释尊的降生与成道


  佛陀的年代
  印度的古代,虽有伟大的文化,却没有历史的观念。因此,释尊虽为人间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却没有告诉我们他在历史上的确切年代。

  迄至近世,从各种资料及角度的推论考究,关於佛陀的年代,已有七十多家的异说。我国古德,藉以星陨及地动等的古史记载,所以多信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西元前一零二七年)为佛降生,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西元前九四九年)为佛入灭之说,此可参阅《历代三宝纪》卷一(《大正藏》四九·二三页上)、《佛祖统纪》卷二(《大正藏》四九·一四二页上)之小字与低格注。然而,此说的证据,渺茫难凭,故不为近世学者所采信。

  近世学者,有采用《善见律》的众圣点记之说,此为分别说系南传的上座部所传,出入於西元前四百八十年左右;日人望月信亨的《佛教大年表》(《望月佛教大辞典》第六册九页)之纪年,即是采用此说,而以西元前四八五年,为佛灭第二年,即佛教纪元之元年。

  弗利脱氏(J. F. Fleet),则据希腊的史料推定,佛灭纪元是西元前四八三年,略似众圣点记。

  锡兰的传说,西元前五四三至五四四年,为佛灭纪元之年,现由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三次大会通过的佛灭纪元即是此说,而以西元前五四四年为元年,此系根据南印羯陵伽国(Kalinga)一位叫作迦罗逻(Siri Kha-ravela Maha-Meghava-hana)王在优昙耶耆利(Udayagiri)之碑文所留年代而推算出来。所以历史家斯密司氏(V. A. Smith)也同意此说。

  日本的小野玄妙,根据一切有部的《十八部论》等所传,佛灭后百十六年,阿育王即位,并经推定阿育王即位是西元前二六九年,故在西元前三八四年,即为佛灭之年。(小野玄妙着《佛教年**》)

  日人宇井伯寿,亦依据小野氏的同一资料推算考察,却以阿育王即位於西元前二七一年,佛寿八十岁,乃是西元前四六六至三八六年。(宇井伯寿着《印度哲 学研究》第二,五十九页,昭和四十年,岩波书店)

  宇井氏的学生,中村元博士,近来也依据宇井氏的资料,又用了新的希腊方面史料,考证之后,把佛陀的年代,订正为西元前四六三至三八三年。(中村元监修《新·佛教辞典》二四五页,昭和六十二年第八版,诚信书房)

  我国的时贤、印顺法师,也用《十八部论》及《部执异论》之说,以为阿育王即位於中国周赧王四十三年(西元前二七二年),故以释尊入灭,应为周安王十四年(西元前三八八年)。西元前三八七年即为佛灭纪元元年。(印顺法师着《印度之佛教》第五章第一节八四页)

  日本学者在中村氏之说未出之先,多采用宇井氏之说。根据上举各家推论,佛灭当在西元前三百八十多年,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佛陀的家系
  释尊降生於东北印度之喜马拉雅山麓,那是一个小国,释迦(SAKYA)族就是此国的主人。那是一个当时存的贵族共和国之一,居於罗泊提河(RAPTI)东北,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里之处,分有十个小城邦,再从这十城之中选出一位最有势的城主,作为他们的王,迦罗卫城(kapila-Vastu)的净饭(Suddhodana)王,就是他们当时共和国的领袖,释尊悉达多(Sa-rtha 一切义成)便是净饭王的太子。

  据旧来的传说,释迦族是雅利安人的刹帝利种,出於名王甘蔗之后裔,甘蔗 王族则出於瞿昙又称乔答摩(Gautama)仙人之后,故以瞿昙为氏。

  但据近代的史家,例如日本的荻原云来、藤田丰八,以及我国的印顺法师等,均主张释迦族不是白皮肤的雅利安人,而是黄种的蒙古人。

  依据律部的考察,释迦族与跋耆族等相近,而且释迦族不与雅利安族通婚,彼此均被视为非我族类,释迦族及跋耆族出身的比丘,也有以佛是我族的佛而夸耀。又据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记当他游印时的人种分布状况,释迦族等的地区,乃为黄种人所居,今日的尼泊尔,当然更不用说,那是蒙古族的黄种民族。

  此一发现,很有价值。不过,玄奘游印时的人种分布状况,也未必即同於相距千年之前的情形,根据外族入侵印度的次第而言,最早的黄种人之到来,似在大月氏之进入,大月氏又称为塞族(Seythian),并以塞族所居之地为释迦。但是,大月氏之入印,有史可考的乃是贵霜王朝,释尊的时代之前,似尚未有黄种人入印。唯其释迦族不是纯正的雅利安血统,当无疑问,故在情感上与雅利安之间的互相歧视,乃非偶然。

  迦罗卫的今址,是在尼泊尔国境内的毕柏罗婆(P1va)地方,经已发掘到的古迹予以证实,即在北纬二十八度三十七分,东经八十三度八分之处。

  释尊之母摩诃摩耶(Maha-ma-ya)夫人,是天臂(Devadaha)城主之女,此城位於卢尼河(今之Koha-na)之东,也是释迦族中的十个城邦之一,所以这两城之间,保持有传统的姻亲关系。摩耶夫人将要分娩之前,依时俗返回娘家生产,但在半途进入她父王的别宫--蓝尼(Lumbin1-oka)树下,释尊降临了人间。

  出家以前的菩萨
  佛陀在尚未成佛之前,照例称为菩萨。

  释尊究非常人可比,当他初降人间,即能自行七步,并举右手,做师子吼:「我於天人之中,最尊最胜!」说完此语,即如平常婴儿,不行走亦不言语了。

  菩萨降生七日,摩耶夫人病逝,嗣后即由同时嫁给净饭王的摩耶之姊,摩诃婆波提(Maha-praja-pati)夫人,担起抚养菩萨的重任。

  释尊七、八岁时,从跋陀罗尼婆罗门,受学《梵书》等六十种书,又从武师学习诸般武艺。十四岁出城郊游,见了病人、老人、死人、沙门,而兴世间无常之感,并启出家修道之念。十六岁时,父王忧虑太子出家,故设三时殿(三时,参阅《增一阿含经》卷四三之末的夹注,《大正藏》二·七八五页下),广聚女,期以五欲牵住太子的出家之心。十九岁,纳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Yasodhara-hula)为妃,生一子叫作罗?(Rahula)。

  据《佛说十二游经》(《大正藏》四·一四六页下)说,太子有三夫人,一瞿夷、二耶惟檀、三鹿野。耶惟檀即是罗罗之母耶输陀罗,关於罗罗的出生年,有三异说,可参阅望月氏《佛教大年表》页四。

  又据《根本说一切有部 奈耶破僧事》卷三(《大正藏》二四·一一四页中)也说悉达多太子有三妃子,一为耶输陀罗,二为乔比迦,三为鹿王。同书卷四又说:「尔时菩萨在於宫内,嬉戏之处,私自念言:我今有三夫人及六万女,若不与其为俗乐者,恐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我今当与耶输陀罗共为娱乐,其耶输陀罗因即有娠。」一般传说释尊指腹生子,若以人间的佛陀而言,宁信上说,较为合理。

  修行
  不论净饭王用尽一切方法,豪华的宫廷,五欲的迷醉,都不能留住太子的心。终於,在一天夜里,当大家都在梦乡中的时候,太子起身,看了他那正在酣睡中的妃子及爱子最后一眼之后,便唤醒他的驭者车匿(Chandaka 有译作阐陀、阐奴),跨上马背,悄悄地离开了王宫,离开了迦罗卫城。拂晓时分,到了罗摩村(Ra-magra-ma),自己剃除了须发,披上袈裟(Kas.a-ya),现了沙门相,并遣车匿回城代向他父王报告他已出家的消息。

  首先到了舍离(Vaisa-lirgava)仙人的苦行林,次至王舍城的阿罗逻迦蓝(A-ra-la-ma)仙人处,及郁陀迦罗摩子(Udraka-ra-ma-purowa)仙人处,求学解脱之道,但他们所示者,或以苦行或以修定,而以生天为目的,所以当释尊领教之后,均不能使他心服,便到伽耶(Gaya)城之南的优娄频罗村(Uruvilva)的苦行林去。不过,王舍城的两位仙人是当时有名的数论派之先驱,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其解脱境,后来佛教即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世间的最高定,可见该二仙人给予佛教的影响了。

  释尊未行苦行之先,止於王舍城外盘荼山之林中,因至王舍城乞食而为摩揭陀国的频婆沙罗王所见,并力劝他返俗,愿分其国之一半与释尊并治,但被释尊谢却了。王随即要求释尊,若成佛道,愿先见度。接着,释尊便与五位由他父王派来的侍者,进入苦行林,与那些外道沙门的苦行者为伍,因此也使他得了「沙门瞿昙」的称号。

  经过六年的苦行生活,仅以野生的麻米为食,日限一麻一米,以延续生命。结果,形体枯瘦如干柴,尚未见到成道的消息,始知光用苦行,不是办法,便放弃苦行,至尼连禅河(Nairan~jana)沐浴,并受牧女的乳糜之供,调养身体,以恢复健康,再到附近的毕钵罗(Pippala)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发大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 座。」静心默照,思惟拔除人间之苦的解脱之道。

  可是,当释尊放弃了以功利观念的苦行方法来求取解脱道之后,换用了出世间的立场、超越一切的态度、观察万法生灭的原理之际,原先伴了他六年的五位侍者,竟以为太子退了道心,便舍离而去。
  
  成等正觉
  释尊出家,经六年苦行,然后成道,这是共通之说,至於出家及成道的年岁,却有异说多起。古德多采用十九岁出家,二十五岁成道之说。近人则多采用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之说。

  此等异说纷起之原因,乃在初期佛教不用文字记录,但藉师师相承,以口传口,时间越久,分派越繁,误传就难免了。特别是印度民族,虽勤於思惟,却疏於年月史事的厘订。实则,纵然是以史闻名的我国,对於孔子、老子、庄子的年月,也未弄清;西洋人对於耶稣的生年月日,至今也不曾确定。此可谓是东西中外,无独而有偶了。

  释尊以大悲大智的襟怀,奋勇精进的精神,在树下宴坐了四十九日,克服了内外的魔障,遂於二月八日之夜,明星将升之际,悟透了一切法无非是缘起,缘起的一切法毕竟是无我的道理,於是:「生知生见,定道品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更受有,知如真。」(《中阿含经》卷五六第二零四经《罗摩 经》,《大正藏》一·七七七页下)廓然圆悟,成等正觉,自觉、觉他、觉圆,所以自称为无上的佛陀(Buddha),皈依他的弟子们,则称佛陀为世尊(Bhagavat)、为释迦牟尼(Sa-kya-muni),「牟尼」(muni)是圣者、证得寂默(了诸种烦恼)之法的圣者,本为印度对於内外道仙人的通称,即是久在山林修心学道的人,皆可称为牟尼,释迦族出身的圣者,故称释迦牟尼。

  成道后的释尊,喜悦无量,即在四七日间,於附近树下,自己受用解脱之乐。第一七日,在菩提(Bodhivr.ks.a)树下。就是那棵毕钵罗树之下,因佛在此树下成道,而被称为菩提树。

  第二七日,在阿 波罗(Ajapa-la)树下。此期有魔王波旬(Ma-ra-pa-ma-n)来请佛入灭而未果。

  第三七日,在目真邻陀(Mucilinda)树下,遇暴风雨,目真邻陀龙见之而即以己身护佛。此龙即受皈依,乃为傍生中的第一弟子。第四七日,在罗 耶恒那(Ra-ja-vatana)树下。有二商主,一名提谓,一名婆梨迦,道经佛处,以蜜供佛,并皈依佛、法而去。此二人乃为最早的优婆塞(Upa-saka 亲近而奉事三宝的净信男)。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