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法教學藝術系列---傳統佛教道場山門

佛法教學藝術系列---傳統佛教道場山門

佛法教學藝術系列



傳統佛教道場山門






覺門 正門 淨門



文字出處: 節錄自 (新加坡淨宗學會) 進廟拜菩薩 應作如是觀 - 文:夕暉



       「覺、正、淨」三門,「覺門」定要上根利智之人才能契入;若不是上等智慧,無法開悟。由「正門」需要長時間,像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依佛的經教,長時間熏習才能契入;雖然中下根人可能契入,但時間太長。比較起來,還是「淨宗」好,不必上上根機,也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一句「阿彌陀佛」修清淨心,定能往生、不退、成佛。譬如,一個講堂有三個門,在門外看是不一樣,進了門就一樣。由此可知,無論從那個門進來都相同,所以契入之時,覺正淨必同時得到、同時具足。往生淨土即是契入佛境,這個方法是一切諸佛讚歎的,還是此法高明,因為它太方便了,既不需要上根利智,也不必浪費很多時間,的確是最殊勝的法門。 節錄自 (三皈傳授) 1996年淨空法師講于澳洲昆士蘭

  當我們走進一座頗具規模的傳統的中國佛寺,首先映入眼簾的第一座建築物是“天王殿”。不過有些規模更大的佛寺,進入天王殿之前還會經過一道或者兩三道“三門”。“三門”確實有三個門,一般是三門並立,中間大兩邊小。中國古代的佛寺大多是建在深山之中,有所謂“天下名山僧占多”,所以“三門”也寫成“山門”。三門裏兩邊一般都供奉著兩尊面目猙獰,手執金剛杵的護法金剛,世人根據《封神演義》中的戲言名之為“哼哈二將”,在經典中是沒有根據的。  路過三門的時候,我們就要想到進入佛門的第一堂課是三皈依: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三者被喻為是眾生暗夜中的火炬,迷途中的舟航,能引領我們走向光明,過上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所以稱之為“三寶”。“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迷惑顛倒回頭,依靠覺悟智慧;從邪知邪見回頭,依靠正知正見;從五欲六塵回頭,依靠清淨無染。所以“三門”就是“覺、正、淨”三門。我們進入道場,是不是具備高度的警覺、正確的認識和清淨的心靈,兩位護法金剛就像機場的安檢人員一樣,正在用精明的眼睛注視著每一位進入道場的人。“保護覺正淨,退除迷邪染”是他們的職責,我們就要進入道場,檢視一下自己具足覺正淨嗎?不然的話,在這兩位經驗老到的安檢人員面前,你會原形畢露的。 圖: 光德寺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