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般若与慈悲

般若与慈悲

创巴仁波切

  般若与慈悲

  在讨论空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是把自己的成见、观念和对事物的看法加在现象上,而不是如实去看事物。一旦我们能看穿自己的成见之障,我们就会明白那是不必要的迷惑作法——在经验上加柄,却未考虑到合适与否。换言之,成见是一种保证。当我们看到某物时,我们便立即为它命名、归类。但色即是空;它无需我们用分类的方式来令它本性俱现,或让它如实存在。色的本身是空无成见的。

  但空亦是色。这是说在此解悟的阶段,我们太着重见到空无成见之色。我们想要证得这种慧见,好像见色为空是一种我们能强令自心办到的事。我们寻空,以致空也变成了物或色,而不是真空。这是野心太大所造成的问题。

  因此,下一阶段是要我们放弃那想要见色为空的野心。此时色才真正从我们的成见之障背后显露出来。色即是色,不含任何哲学意味的赤裸之色。空即是空,没有可攀缘者。我们已发现了不二的经验。

  尽管已经证得色即是色、空即是空,我们对自己这种了知不二的慧见仍在评估,还是有着能知之感,或能证此慧见之感;还是有着除去了什么或什么不在了的觉知。我们隐微地住于不二。此时我们进入大乘道与密乘道之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般若是持续的经验,慈悲不再是有意的了;但仍有一些自觉,仍有一些看到自己的般若与慈悲之感,仍有一些核对及评估自己的行为之心。

  我们在讲菩萨行的时候谈过,般若是一种非常清明、精确、有智的境界。它有敏锐的特质,能看透和揭露情况。慈悲是敞开的气氛,在此气氛中般若观看一切。慈悲是对情况敞开的觉知,能依般若眼之所见发起行动。慈悲具有大力,但必须受般若明智地指挥,就像般若须有慈悲基本的敞开气氛一样。二者必须携手同行。

  慈悲含有基本的无畏,毫不犹豫的无畏。这种无畏是以慷慨布施为其特色,不是那种欺凌别人的无畏。这种“慷慨的无畏”是慈悲的本性,超越动物自私的本能。“我”想要建立自己的地盘,而慈悲则是完全敞开和欢迎光临,那是布施的姿态,来者不拒。

  当你在禅修中不仅体验到宁静,而且体验到温暖时,即是慈悲开始参与了。那时你深感内心温暖,从而产生一种敞开和欢迎的态度。当此温暖之感生起时,你不再忧虑或害怕外在的因素会妨碍你的禅修。

  在禅修中发展出来的这种本能的温暖,也扩及禅修后的觉知经验。有了这种真正的觉知,你便不能把自己跟自己的行为分开。想分开也不可能。如果你一方面力求专注自己的行为——泡一杯茶或任何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同时又力求觉知,那么你就是生活在梦里。如西藏的一位大师曾说的:“想要把觉知和行为硬合在一起,就像力图使油与水融和一样。”真正的觉知必须是敞开的,而不是小心谨慎或保护自己的。它是虚心,能体验情况中敞开的空间。你也许正在工作,但觉知也能配合你的工作而运作,这就是慈悲与禅定双修了。

  一般而言,我们的生活里没有真正的觉知;我们专注自己所做之事,而其余的环境则被我们忽略,或被挡在心外。但慈悲与般若的善力是敞开和有智的,锋利和敏锐的,能令我们具有全面的人生观,以致我们不仅看到特定的行为与事件,同时也看到它们所处的整个环境,从而产生与他人沟通的适当情况。在与他人交际时,我们不仅要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同时也要敞开接纳他们个人的全部风格。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和露出来的笑容,只是他所要传达的一小部分。他整体的表现,他会晤我们的态度,也同样重要,而且远比单独的言语更能示意。

  既有般若又有慈悲的人,他的行为非常巧妙,而且散发大能。这种巧妙的行为被叫做“善巧方便”。此处的“善巧”不是指迂回邪曲或外交手腕。善巧方便只是针对情况,应运而生。一个人若是完全敞开,他对生活的反应将是极其直接的,甚至从传统的观点来看,还会是率直得无礼的,因为“善巧方便”决不胡扯。它如实揭露情况,如实应付情况:它是极其巧妙和精确的活力。如果我们的掩饰和面具猛然被此活力掀掉,我们便会觉得非常痛苦,那会令我们受窘,因为我们会发现自己全身裸露,一丝不挂。在这种时候,般若与慈悲无礼的率直性所表现的敞开与直接,会显得冷酷无情,铁面无私。

  传统的想法是,慈悲就是亲切热情。这种慈悲在经典中被称为“祖母之爱”。你可以想像得到修行这种慈悲的人一定是非常亲切温柔,连一只跳蚤都不会伤害。如果你需要另一个面具,或另一条毯子保暖,他会给你。但真正的慈悲,从“我”的观点来看,是无情的,因为它不考虑“我”的力求自保。真正的慈悲是“狂慧”,彻底聪明,但也狂放,因为它不跟“我”那一心一意求取自身安适的企图打交道。

  “我”的合理之声劝告我们要善待他人、做乖孩子、过质朴的小日子。我们从事固定的工作,租用舒适的房间或公寓;我们本想这样生活下去,但突然出了什么事,硬把我们拉出了那个安稳的小窝。不是我们自己变得非常沮丧,就是有异常痛苦之事发生。我们开始怀疑上天为何如此不仁,“上帝为何要惩罚我?我一直是个好人,从未伤害过谁。”但人生不是那么简单。

  我们想要得到什么?我们为何这么担心自身的安全而力图自保?无情的慈悲突然爆发之力,将我们跟我们的安适及安全保障分开。假若我们永不遭到此种震撼,我们便无能成长。我们必须被震出那有规律的、重复的、舒适的生活方式。禅修的目的,不是只做个传统所谓明哲保身的老实人或好人,我们必须在心地上起变化,转向慈悲与般若,敞开自己而如实处世。

  问:能否请您谈谈爱和慈悲的根本差别,及其彼此间的关系?

  答:爱和慈悲是含糊的名词;我们可用不同的说法予以诠释。一般而言,我们的生活态度是取着,想要依附各种情况,以便获得安全。我们也许把某人看作自己的小孩;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喜欢自视为无助的婴儿,而跳到某人的膝上求抱。此膝可能属于个人、机构、社团、老师或如父如母的人物。所谓“爱”的关系通常是采取这两种模式之一,不是我们被别人喂,就是我们喂别人。这是错误、走样的爱或慈悲。付托的冲动似乎很强——我们想“有所属”,想做某人的小孩,或想要他人做我们的小孩。个人、机构、制度或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小孩;我们会养育他、喂他奶、促进他的成长,不然就是机构做伟大之母,不断喂我们。若无此“母”,我们便活不下去。这两种模式适用于任何能令我们愉快的生命力。此力也许是简单得如点头之交,也许是我们想做的令人兴奋之事,也许是复杂得如结婚或选择职业。我们不是想控制那种兴奋或人情,就是想成为那种兴奋之情的一部分。

  不过,还有另一种或第三种爱和慈悲。你是什么人,就做什么人。你不把自己缩小成婴儿,也不要别人跳到你的膝上求抱。你在世间和生活中,只做真实的你。你本身若能如此,外在的情况自会如实呈现。这样一来,你就能直接、正确地与之沟通,不会耽溺于任何一种胡扯,或任何一种情绪上、哲学上或心理上的见解:这第三种方式是平衡的敞开与沟通之道,自能留出极大的开创空间或余地,可资共舞和交换意见。

  慈悲意谓不玩伪善或自欺的游戏。譬如,我们若有求于某人而对他说“我爱你”,我们常是希望能引诱他进入我们的境界,加入我们这一边。此种以劝诱为目的之爱是极其狭窄的。“即使你恨我,你也该爱我,因为我的心中充满了爱,爱得飘飘然,完全陶醉了!”此话怎讲?意思就是对方应进入你的境界,因为你说你爱他,不会伤害他。这种爱大有问题。凡是有点头脑的人都一定会受此类策略的诱惑。“你若真爱现实的我,为什么要我进入你的境界?究竟为何有此境界与要求的问题?你想要我的什么?我怎么知道一旦我进入你那‘爱’的境界,你会不会支配我,会不会用你那对爱的强求制造出封闭得可怕的情况?”一个人的爱若牵涉到境界,别人便会怀疑其钟爱和慈悲的态度。我们怎能确定为我们所设之宴没有下毒?这种敞开是以自我为中心地敞开,还是完全地敞开?

  真慈悲的基本特色是没有局限的纯粹、无畏地敞开。没有对邻居友爱亲切的必要,也没有对人和蔼讲话及装出可爱笑容的必要。这种小把戏用不上;其实,它反而会令人困窘。真正地敞开可就大多了,那种敞开的规模之大是革命性的、全面性的。慈悲意谓你如实做个成年人,但仍童心未泯。在佛法里,慈悲的象征就是我讲过的,一个月亮在天空照耀,而月影则反映在一百个水碗之中。月亮并未要求说:“你若对我敞开,我就帮你个忙,把光照在你身上。”月亮只是照耀。重点在于没有利益他人或令他人快乐之欲;不含听众,无“我”无“人”。那是敞开的施舍,是没有“施”、“受”相对观念的圆满布施。此即为慈悲之基的敞开;敞开而无所求。你只做如实的你,做情况的主人。如果你能这么“做”,活力便会在你四周流转,在你体内畅通。这会带你进入与人合作和沟通的情况,当然也就需要极大的热情和敞开。如果你能做真正的你,你便无须以尽力做个好人、信士或慈悲之人为“保险单”了。

  问:这种无情的慈悲听来残酷。

  答:传统上对爱的看法,像是一位极其天真的父亲想要帮助子女满足其所有欲望。为了让子女快乐,他可能什么都给——钱、酒、武器、食物等。不过,还有另一种父亲,他不仅是尽力让子女快乐,同时也致力于其基本的健康。

  问:为何真正慈悲之人会跟布施有关?

  答:那不仅是布施,也是敞开,跟他人来往。那是如实承认他人的存在,而非怀着对舒不舒服的固定成见跟他人来往。

  问:无情的慈悲是否含有相当大的自欺之虞?有人可能自以为是表现无情的慈悲,而实际上他只是发泄其内心的嗔恚。

  答:一点也不错。我之所以直到现在才提出无情的慈悲,就是因为有此危险。现在我们已经讨论过修道上的唯物和一般的佛道,已经打下理解的基础。在我现在所讲的这个阶段,修学者若真的修行无情的慈悲,他一定是早已下过极大的功夫:禅修、研究、突破、发觉自欺和幽默感等。一个人在经历了这个漫长、艰难的过程之后,下一个发现便是慈悲与般若了。在尚未多闻多修之前就试图修行无情的慈悲,那是极端危险的事。

  问:一个人或许可以逐渐成长而达到某种敞开或对他人慈悲的境界。但是他接着又会发现即使是这种慈悲也依然是有限的,仍是一种模式。我们永远要靠敞开才能成就吗?有没有任何其他办法可以保证我们不是在自欺?

  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若是自欺,便会在开始时即有着我们自动跟自己达成的某种协议。每个人都一定有过这种经验。例如,我们若言过其实地对某人讲话,则在开口之前我们便会对自己说;“我知道自己夸大,但我想令他相信。”我们老是耍这种小把戏。因此,答案是我们要真正在问题的核心下功夫,那就是对自己诚实,对自己完全敞开。对别人敞开不是问题所在。我们越对自己敞开,我们就越能对别人敞开。我们确实知道自己何时自欺,但我们力图对自己的自欺行为装聋作哑。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菩萨摩诃萨能坏魔王四法』



    众所周知:『菩萨摩诃萨』者,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如同《佛地论》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至于何等为『菩萨摩诃萨能坏魔王四法』?依《得无垢女经》开示: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能坏魔王。何等为四?即所谓

(一)供养他人心不嫉妒。

(二)舍离恶语。

(三)常生多人善根。

(四)无尽修慈。

    由此观之,如是『四法』,即所谓菩萨摩诃萨能坏魔王四法,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能坏魔王。何以故?盖『魔王』者,天魔中之王也。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彼常率眷属向人界为佛道之障碍,其名谓之波旬。但从大乘之法门言之,则深位之菩萨,以大方便力现为魔王,教化众生也。如同《楞严经》曰:「若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诘告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众生。」

    总而言之,吾等学佛修道者,若想证得『欢喜地』以上菩萨摩诃萨之果位,就时间而言,至少须历经『一大阿僧祇劫』,就事功而言,须悲智双运、福慧双修至如同『十一、十二』之月亮,将圆未圆(因八地以上菩萨摩诃萨为『十三、十四』之月亮,而佛陀之福慧圆满如『十五』之明月),确属不易做到。尤其身处『五浊恶世』之娑婆世界,障道因缘特多,更是如『天方夜谭』般难上加难。是故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选择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念佛法门』,一门深入地修行,只要能临命终时,自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蒙受 阿弥陀佛及清净海会圣众,手持『九品莲花』来接引,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能证得如同『初地(欢喜地)』以上菩萨摩诃萨果位,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直至成就『佛道』为止。愿与诸仁者共勉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