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体味佛教

体味佛教

  
     无论是在苍松翠柏的名山胜地,还是在红尘滚滚的文明都市,你都能看到黄墙青瓦的佛教寺庙,金碧辉煌的佛殿亭阁,庄严安详的佛像雕塑。当你置身于其中时,或许会听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类的说教;当你看到善男善女在顶礼膜拜、虔诚祷告时,或许会感受到佛教对民众心理的深刻影响。人们往往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这仅仅是佛教的一个方面。

     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终于发展成为一种精密、深邃、严谨的思想体系,并以其强盛的生命力渗透到哲学、伦理、语言、文学、艺术等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佛教看出了世人的精神世界中出现的问题,将贪欲与无明看作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对此不可过于执著,否则就会产生烦恼乃至痛苦。佛教劝人一切放下,将名利视为身外之物,摆脱一切烦恼,超越生死轮回,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澄明清静,从而进入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并不是像某引起人所想象的那样逃避现实,而是积极面向社会,面向人生。佛教从不号召信众脱离现实生活,人人去做苦行僧。佛教并不认为出世与入世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状态,而是在宗教实践的基础上将两者统一了起来;先有出世之宏愿,然后有入世之壮志;先能看空一切,然后才能奉献一切。佛教的出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超越与升华,然后又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之下干入世的事业。

    当今社会,以科学、理性、实用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果实是甜与苦交织在一起的。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人的物欲也在无休止地膨胀着。人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追求物质享受,种种浮躁、焦虑、烦恼也随之而至。因此佛教的种种法门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如用“不执著”来驱除烦恼,恢复人们那被扭曲了的自然本性,用“无常”来遏制物欲横流,“无我”来安稳人们浮躁的心情,用“一切放下”来面对人生的荣辱得失。此外,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自利利人,慈悲济世,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合;佛教的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也有助于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正是由于佛教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象历代的帝王宰相,文人墨客都尊崇佛教,研讨佛学他们无不从佛教中汲取精神力量,佛法与他们的灵魂融为一体佛教最终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

     进入二十世纪后,佛教那震撼人心的精神作用,以及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了世界各国名流学者的关注和评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对佛教抱有一知半解的人甚多,他们以为只要烧香拜佛,就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消灾解难,好运当头。他们还不知道学佛是一种解除烦恼痛苦,追求人生真谛的积极行为,他们还没有品味到钻研佛学是一种享受。
    让我们把握当下,放下杂念,细细地体味佛教的伟大!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

佛陀的几句话,却包含了所有法的教导……


有一位隐世的修行者,住在靠近现在孟买的地方,他是一位修行很好的人。所有遇见他的人,都因为他的内心纯净而尊敬他,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完全解脱的人。
受到这许多的称赞,这人开始相信:“我可能是个真正完全解脱的人。”但是,生性诚实使他谨慎检查自己的心,发现自己的心里仍有染污。当然,只要有染污存在,他并未达到完全解脱的境界。于是,他就询问向他致敬的人们:“是否有完全解脱的圣人在这世界上呢?”“是的,”他们回答:“有一位出家人乔答摩,被称为佛陀,他住在舍卫城中,是一位完全解脱的圣人,并且他教导人们达到解脱的方法。”“我必须去见这位圣人,”这位隐士下定了决心。“我必须向他学习完全解脱的方法。”于是,修行者从孟买出发,经过印度中部,终于到达舍卫城,它位于现在北印度的乌塔帕得许。到达舍卫城后,他就前往佛陀的内观中心,并询问佛陀的去向。
“他已经出去了,”有一位出家人回答:“他到城里去乞食,请在这里休息等待,他很快就会回来。”
“不行,我不能等待。我已经没有时间等待!请告诉我他的去向,我要去找他。”
“好吧!如果你一定要去找他,可以顺着这条路走去,他是由这条路出发的。”这位隐士立刻再度出门,到达城市的中心,他看到一位出家人正沿街托钵,这位出家人散发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平静安详的气质。隐士认为他一定就是佛陀,于是他询问一位路人,也证实了他的想法。
就在街道的中央,隐士走向佛陀,向他顶礼,并且触着佛陀的双脚,“圣者!”修行者说,“我听说您已经完全解脱,而且教导解脱的方法。请把这个方法传授给我吧!”
佛陀说:“是的,我教导这方法,我可以传授给你。但是,目前的时间和地点都不恰当,请回到内观中心等我,我会很快回去教你这方法。”
“不!圣者,我不能等。”
“你不能够等半个小时吗?”
“不行!圣者,我不能再等!可能在半个小时内,我会死去,或你会死去,或是,我对你的信心会完全消失,那么我就学不到这个方法了。圣者!现在就是时候,请您现在就教导我吧!”
佛陀注视他,并且发现到:“是的,这个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在几分钟后就会过世,他必须在此时此地得到法的教导。”可是,在这马路中间如何传法呢?佛陀只说了几句话,但是,这些话包含了所有的教导:当你看时,就只是看;当你听时,就只是听;当你嗅、尝、触时,就只是嗅、尝、触;当你认知时,就只是认知。


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不要有价值判断,也不要有因循旧习的分别心。当我们开始判别某一个经验是好或坏时,过去的盲目反应,会使我们以扭曲的角度来看事情。为了让心从各种束缚中解脱,我们必须学习不经由过去的习性反应来判断事情,而只是保持随顺世缘但又不落相见的清净觉知,不作价值判断,不起习性反应。



由于这位隐士的心已经非常清净,所以几句话的教导已经足够了。就在马路的旁边,他坐下来,集中注意力观察自己的身心,不作任何价值判断,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他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身心内的种种变化。在他活着的最后几分钟内,他达到了最终的目标,成为一位完全解脱的觉悟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