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达真堪布:慈悲心是最灵验的感应

达真堪布:慈悲心是最灵验的感应

达真堪布

   我们有时候是好心好意地对待众生,但是为什么给自己带来了烦恼呢?还是执着,还是没有放下,还是没有透彻地懂得因果,还不是很明理。我们对众生不理解的时候,还是想逃避。众生就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慈悲,应该摄受,不应该逃避。

   佛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慈悲?因为他有智慧。什么是佛的智慧呢?知道轮回苦,知道众生迷。众生为什么轮回呢?就是因为迷在里面。其实转念业消很容易,但是这个小小的念就是转不过来。于是佛对这些众生就更慈悲,更怜悯。

   其实涅槃、轮回,净土、娑婆,佛、凡夫,就好比手背和手心。手背是凡夫,翻过来手心就是佛。手背是轮回,翻过来手心就是涅槃。手背是娑婆,翻过来手心就是净土。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化成千手千眼,用一千只眼睛看众生,用一千只手救众生呢?他是着急。但是那种着急不是执着,千手千眼也不是一种真实的形象,而是大慈大悲的一种象征。实际上没有必要烦恼,没有必要痛苦,但众生就是烦恼,就是痛苦。所以观世音菩萨就想拔除众生痛苦,给予众生安乐。悲是拔除痛苦,慈是给予安乐,合在一起叫慈悲心。

   为什么小乘修行者在山上修行?因为他接受不了这些外境。他有慈悲心,但是没有大慈大悲心,所以他不敢面对。但是大乘不一样,大乘修行者是在红尘中修行。为什么叫菩萨摩诃萨?摩诃萨有勇士的含义。为什么叫勇士呢?就是敢面对。他有大慈大悲心,他要救度众生,就要到社会中,就要面对这些是非。不能舍弃这些众生,否则就不是勇士,就不是菩萨摩诃萨了。

   愚痴颠倒是凡夫的一种本性,所以我们更应该慈悲他们,摄受他们,通过各种善巧方便,该软就软,该硬就硬。佛像为什么有寂静和忿怒的呢?那是善巧方便。需要硬的时候,手段要硬一点;需要软的时候,手段要软一点。善巧方便是很重要的,要通过各种善巧方便去度化众生。

   有的众生今生今世就能被救度,有的众生来世可以被救度,有的众生是很多生生世世以后才能被救度。但是你不能厌烦,或者舍弃这些众生。现在有的人根本不了解佛法,甚至还诽谤佛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舍弃他们。虽然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机缘,但是我们也要默默地发心发愿:愿他们将来也能遇到佛法,愿我将来成佛的时候,他能成为我的眷属,使我能够引导他,救度他。

   处处都要发善心,处处都要结善缘。这样,将来我们的恶缘就少了,善缘就多了,利益众生的范围就大了。

   你能够善待众生,众生也一定会善待你。你觉得他不好,想伤害他,众生不一定不知道,心的感应谁都有。你有好的感,肯定会有好的应;你有不好的感,肯定也会有不好的应。自己一定要好好发心,不要受别人影响。修大乘佛法的人更应该怜悯、慈悲众生。

问:怎样才能修出一个平稳的心态?是不是从四外加行开始反复闻法就行了?还要打坐吗?

答:闻思修,先是听闻,然后思维,最后还得去修。打坐有观修和静修,我们现在修加行是以观修为主。心态放下,不要着急,心态稳定、安住下来,稳稳当当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慢慢这样去修,就行了。

佛法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能对治烦恼、能对治习气的,就是佛法;没有对治烦恼、没有对治习气的,就不是佛法。你有没有学佛法,就看这个。无论你念什么经、修什么法,若是没有去对治烦恼习气,统统都不是佛法。

习气难改,烦恼也不好对治,没有一下子都改掉的,你得慢慢来,用佛法去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一点一滴去改,一天改变一点也行,不要放弃。最好的是每天都有改变、进步,中等的是每个月都有改变、进步,下等也应该每年都有一些改变、进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密乘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感应,这就好比从西藏到内地,因一路上气候的差异,身体的感受也不同:在西藏要穿皮袄,到西宁穿棉袄,到兰州改穿毛衣,到广州只穿衬衫,我们的身体随着外界的变化会作相应的调节。同样,当我们用佛法调节身心,就是在净除生生世世累积的六道种子,必定会有各种反应,就像清理一堆陈年的垃圾,必然会尘埃泛起。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越修法,不净的念头越多?这就像鼻子歪了,在纠正的过程中肯定会觉得痛;又如打针,针头已经拔出,但疼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药力的反应。修行也会有反应,比如你可能梦见上师、本尊、空行,也可能梦见杀人放火,但这些境相只是暂时的反应,若去执着分析,就会误入歧途。

  萨迦道果中说,瑜伽修行有三种现分:不净现分、瑜伽净显现分、清净现分。密乘行者修生圆次第的过程中,身心会出现各种感应,有好的感应,也有不好的感应。如身体出现酸、痛、麻、胀等感觉;还有排泄出像青蛙、蝌蚪、蛇、鱼等形状的脏物;毛孔中排出脓血等不净之物,但去医院检查又找不出原因。还有的人会出现恐惧、害怕、贪、嗔、痴等念头,表现得脾气暴躁、心烦意乱,生起种种不净念等;也有的人会现量见到地狱、饿鬼,或不自觉地发出牲畜的叫声。部分人会出现这些不净现分,也有少部分人会出现瑜伽净显现分,如见到上师、本尊、空行、坛城、光、明点,闻到香气等等,这些都是修行道上的反应。

  安多一带著名的夏嘎仁波且在《六道自在》一书中作了形象的比喻:贪嗔痴烦恼恶业像穿黑衣的兵,善业像穿白衣的兵,修行初期,黑衣兵力量太强大,白衣兵常被打败。因为修行初期,道尚未成熟,在清净业障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净现分。这时你对上师三宝要有坚定的信心,因为有诸佛上师的加持,才使我们懂得分辨善恶,否则永远会堕在恶道里。现在要将黑业转成白业,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不要把“正”看得太容易,太小看“邪”的力量。要努力培养善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修行进展到一定程度,即道成熟时,黑衣兵与白衣兵势均力敌,会出现瑜伽净显现分,不用观想即见本尊。若认为这就是成就,不用修了,或者起傲慢心,那境相就会很快消失。因此你要以平常心对待境相,不应有了好的境相就高兴,没有就难受。境相是暂时的,没见到本尊也没关系,我们的目的是修心而非境相。

  萨迦道果认为感应分两类,虽然它们可能外相上很相似,但有本质的区别。

  一种是上师、本尊、空行摄受的感应,外在的上师、本尊、空行激发了内在的上师、本尊、空行,二者的相应启发了内在的智慧脉气明点,即本来心。这种感应不管现什么相,都表明已有所成就。

  在灌顶或修法过程中,有些人会跳动、晃动,自然显现本尊的手印,念颂本尊的咒语等等。这些奇妙的感应在我们藏汉两地的弟子中都有出现,密续中称这种感应为“益西厄巴”,“益西”意为智慧,“厄巴”意为降临,即上师、本尊、空行的智慧,降临在行者的身口意上,产生了觉受,这在萨迦道果及大圆满龙钦心髓法中都曾提到。龙钦巴尊者的传记中记载:当尊者掘取空行藏后举行了会供,在场的一位女弟子领受到殊胜的加持,不由自主地显现各种舞姿和手印。许多弟子对此感到疑惑,尊者解释说:这是得到殊胜灌顶加持的征象!传记中还提到,不仅人会产生这种感应,连牲畜也有感应,有些牲畜整个身体都跳了起来。大威德化身热罗扎上师的传记中说,石头在加持过程中也出现了晃动,很多佛像在开光时不停地颤动等等。所以大家要坚信上师三宝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也是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到的。

  另一种反应则是由于激发了体内天龙八部、阎王、神、魔的脉。我曾见过一个女子出现这种反应时手舞足蹈,几个僧人都抓不住,口里不停地说疯话:“我要吃掉三千大世界,三世诸佛有什么了不起的……”真像个魔。后来众人为她修法回向,在上师、本尊、空行的加持下,逐渐得以恢复。所以在修行过程中不能造作感应,更不可以自己盲修瞎练,应该遵照上师的引导如理如法地修行。

  有的人修法时总喜欢盯着别人的感应,观察得特别仔细,然后就模仿,认为自己没有感应,修行可能比不上别人,上师会不高兴。这完全是自欺欺人,是在造业。其实每个人的感应都不一样,身口意的表现也不相同,但最主要的是你对上师有虔诚心,对众生有慈悲心,这才是真正好的感应!身、口的感应有什么可执着的呢?

  一切有为法都是缘起所生,若能真正明了因缘的生灭,你已经明心了。万物万象都是无常的幻相,不是真实的。性本无相,有相就有心,有心就有时空,就有波动。觉相、幻相、魔相、死相、病相、恶缘,任何显现都是因缘所生法,不可起分别心。所以对好的感觉不必得意忘形,对不好的感觉也不必烦恼恐惧,切不可被外相迷惑。喜有喜的执着,悲有悲的执着,一着相就麻烦,任何显现不取不舍即解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