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宝法王:与世界同悲喜

大宝法王:与世界同悲喜



在秋季课程的第五天,也是课程的圆满日,法王继续讲解悲智之间的关连,而将讨论的对象,由动物转换到了人类的身上。法王观察到,即使所要利益的对象是动物,我们也不应只照顾到它们生理上的需求,而是需要做得更多一点;但是,即使是就多这么一点的照顾,也都要有非常丰富的知识才行。

法王接着就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小故事﹕他曾试着以棉花棒,来为一只掉到法王正在吃的汤碗内的苍蝇,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透过这个例子,法王指出,光是要抢救动物都这么难了,要救人类就更难了。即使我们可以给予人们生理之所需,但是人类还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上与情绪上的需求,这些就非常难以顾及。

为了能照顾到人类复杂的需求,我们最终要有的是能够知晓他们的习气与性格的能力,也就是需要有「遍知」的能力。法王接着警示,「遍知」指的并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睥睨俯视这个世界的意思,也不是说在任何时刻,都能够正确地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只昆虫的意思。 「遍知」是直接地与利益众生有关的一种能力,是为了要利众而通晓一切与其相关的课题、以及通晓一切当下正需要的知识。于此,法王建议大家,应当发愿能在此生获得这种「遍知」的能力。

法王接着评论道,无论自身是喜、是悲、是乐、是苦,我们都要一直将众生放在心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朝着证悟的目标前进,直至真正达到佛陀完全「遍知」的能力。当我们达到这个目标后,并不是我们的工作就此结束,而是利众真正的事业才正要开始。

法王强调,成佛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庄严的净土尽情享受,而是为了能更有效地利益众生。法王接着问道,诸佛做事时,他们会去那里?他们的办公室在哪里?法王自答,他们的办公室就在这个娑婆世界啊!法王提到,诸佛自愿以一切众生所在的地方为办公室,在与他们所到的广大娑婆世界相较下,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是很小的。

在「如何生起世俗菩提心」五天课程的尾声,法王的这一席话,恰恰为慈悲心下了最佳的论述。此课程也因法王个人的小故事,以及在与被法王戏称为「淘气」的英文翻译努督.次凌(Chak Ngodup Tsering)之间的互动下,而更显生动有趣。

为遵从法王持有并提倡的和谐与包容之精神,课程最后的献谢师曼达,则是由四位不同佛教传承的代表来进行献供。他们分别是一位尊贵的韩国法师、宁玛敏卓林寺(Nyingma monastery Mindroling)的尊胜住持、噶举派一位硕学的堪布、以及格鲁派的一位拉兰格西(lharam geshe)。

在献谢师曼达的仪式结束后,法王在感谢听众的同时,仍然继续着给予佛法的开示。法王说道,在领受法教以及利益众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像坚持要最新、最贵物品的富人一般地,只对佛法中最高深的大手印、或是大圆满等教法有兴趣。反之,我们应当像是个一文不值的乞丐,对于所领受到的任何法教,都能心存极大的感激与欢喜。类似地,即使我们给予众生的利益微薄,我们也可以这样来想:在经历了这么多世的等待,我们现在终于有利益众生的机会了,并因此而感到欢欣鼓舞。这样,在为如母众生的幸福而努力的每一个机会当中,我们将会充满热忱与喜悦。

法王在结语中,对于能够与在上密院和网路直播的观众分享佛法的体验,而表达了他自身的感激。法王说道,在这几天当中,我们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连结,一同分享快乐与悲伤,而与彼此更加地接近了。法王接着发了一个祈愿:愿这个小型的聚会只是一个开端,希望我们能由此处开始向外扩展,而能分享世界上所有众生的欢喜与悲伤。如果这个祈愿能够实现,我的诸多愿望也都将能实现。法王如是说道。

震慑于法王所发的动人祈愿,此刻的演讲大厅笼罩在一片静肃之中,相信在全球各地观看网路直播的观众也正是天涯共此时。最后,摄影机收线了,灯光也黯淡了下来。这时慢慢地往回家的路上散去的人潮,就像是因刚得到了大财宝而欢欣雀跃的乞丐。

就人类而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状况可以让我们进步。第一个状况,是为了远离恐惧,所有众生,包括动物在内,都想要避免恐惧。它们可以察觉到存在周围的危险而感到恐惧,进而找到一个从这种状况脱困的方法。但是一看到好处或利益就往前冲,可能是只有我们人类才有能耐去做这样的事。

人类有大脑且具聪明才智。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活着,不去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我们就成为只会张口等着喂养的另一张嘴,占据空间的另外一个人,拥挤世界的另一个躯体,事实上一点好处也没有。

活在这世界上,为了未来,我们必须展现我们的智慧,确定我们的愿景。唯有如此,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有意义,也才能利益到与我们共同存在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问:尊贵的法王,弟子一定要到阿弥陀佛极乐净土,除了念佛、忆佛之外,还必须具备何种条件?修持何法呢?弟子深怕业力牵引,无法到达净土,阿弥陀佛!

答:投生净土需要具备四个因:忆佛念佛、积聚资粮、发愿、发菩提心。这里的重点是,我们不仅要行善,而且在做善事时,要有清楚的目的与愿望,也就是清楚地发愿要投生西方极乐净土。
另外还要忆念净土或是明观净土,这不是想着净土的外貌有多漂亮、多庄严,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要更深刻的思维,我们所忆念的这个净土,是由阿弥陀佛的大愿和本智所成就的一个清净佛土。为什么要这样去想呢?因为平时我们都充满着太多不净的观念、不净的相,最后造成的果是不好的,所以平时要多观想清净国土。
再来也要多念佛号。阿弥陀佛是主要的,但也有特殊因缘的方法。举例来说,在古代要晋见皇帝,是不容易直接见到的,需要透过一些管道,透过大臣来引见才能见到国王。同样,我们也可以透过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念诵他们的咒语,观想他们的身形,这是帮助我们通往净土,晋见阿弥陀佛的一个好方法。
还有发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指大乘的净土,所以我们一定要具备这样的善因,即是发菩提心。

很多人一谈到西方净土,会觉得净土远在天边,或是像经典形容的是在无量世界他方的一个地方;总之,我们会觉得西方极乐净土遥不可及。事实上,如果有这样的认知,经典说,我们将很难投生到净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观想呢?
我们现在这个地方、环境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透过这样的观想,将帮助我们在往生的那一刻,无障碍的直接投生净土。就好像投生到无色界的众生,他是当下这个地方就转变成无色界,而不是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去;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往生的当下,就投生极乐净土。为什么呢?因为极乐净土它是无障碍的。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1-8-26 01:21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戒律之体性具有四种功德之相,何者为四:

一、从他得戒如法正受 
二、心意清净 
三、若有违犯速行忏悔已成复戒 
四、维护戒故长以至诚思惟戒相而持守之。

第一项是指如法的从他受戒,第二、三、四项皆是说持守戒律之相。

菩萨戒分析起来是由三种不同的戒律组合而成的:

一、清净戒(或别解脱戒)
二、摄善法戒(或努力向善之戒)
三、饶益有情戒(或必须行利他之事之戒)

清净戒,清净戒的目的是要调伏身心;摄善法戒是要促使自己进步;圆满饶益有情戒是要利济和成熟众生。

别解脱戒的共相是指受戒之七众。《菩萨地论》云:菩萨戒之别解脱戒由七众受之。一、比丘 二、比丘尼 三、式叉摩那 四、沙弥 五、沙弥尼 六、男居士 七、女居士。

此七众复有在家、出家之分别地。已受菩萨戒之七众皆必须断舍损害他人之事。别解脱戒之体性是自利的,而菩萨戒则是要利他的。

《无热子请问经》云:不是为了生王族家而持戒;不是为了生人天趣而持戒,不是为了得帝释王身、大梵王身、大自在天身而持戒,不是为了得大受用、得美妙色而持戒;亦不是为了惧怕堕地狱、变畜生、生阎罗世界而持戒。菩萨是为了树立佛陀之行仪而持戒;是为了利益有情,为了带给有情众生幸福和快乐而持戒的。

这边所讲的律仪戒,这部分可分为“共”与“不共”两部分。共的部分是七种别解脱戒,不共的部分是菩萨戒。密宗也有五种密戒。这里主要提到的是守持戒律的动机,必须是依前面所讲的一般清净。

受持戒律的动机,不能是为了获得人天果位,也就是说不该只为了得到增上身而受持戒律。不能是为了要受生帝释王与梵天王而受持戒律。不能因畏惧地狱及畜生之痛苦,以及害怕被国王惩罚或顺从他人的威权下而受持戒律。

那么受持戒律时,要保持如何之动机呢?为了一切如母有情安立佛果位,也就是说为了所有的众生而来受持戒律。这部分有一个故事,过去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为了调伏难陀,把他带去天堂,让他看天堂的美丽。难陀看到天堂之完美,一直想享受天堂的快乐,于是他为了受生天堂而受戒。后来,佛陀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不要接近难陀!因为他受持戒律的动机不清净,他只为了获得天堂的快乐而已。” 之后,佛陀把他带去地狱,让他了解地狱之痛苦,这时候难陀问,这边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呢?地狱鬼卒回答,这是难陀安住的地方。因为他为了得到天堂的快乐守戒,如此之因缘,令他往生后,受生天堂,一直享受快乐。最后,到死亡的时候,他将从天堂堕落地狱,去受长时间的苦。所以,这个地方是专门为他安排,是他未来堕落地狱受苦的地方。佛陀如此之善巧方便的教化,彻底改变了难陀的心态,后来他便真的为了得到解脱,而守持戒。

从这个故事,我们能够了解到天堂和人间的快乐,并不是坚固圆满的快乐。另外,如果受生帝释天和梵天王的话,最后可能会变成世间中最下劣的奴才。这说明了,为了得到人天的快乐而守持戒律的话,我们的目的就会是太狭窄了。

一般戒律的部分,有内外的戒律。特别是在我们家乡,雪域兴盛的别解脱戒,过去的大师们提到,因为整个西藏大乘佛法非常兴盛的关系,雪域所兴盛的一切别解脱戒的律仪,可以说是基于菩提心受持。所以外戒别解脱戒的律仪也好,内戒菩萨戒也好,密的密戒也好,极密的五戒都是一样,为了利益如母一切有情安立佛果位而受持。如此一来,受持戒律的行为便会非常圆满。要不然,如果像上面所提到故事一般,是在不正确、不如法的心态下来受持戒律的话,便不能成为正确的修行了。

西藏佛法乃源自大乘佛教,并且在西藏有一支独特的大乘传承。几个世纪前,印度之大成就者们汇集了佛陀教示之精华,并将之传入西藏。时至今日,在任一佛法学院,依然可能学习到相同的教示 。此外,你能真实的经验所学的效果,同时享受所学的果实。 我深信各位都能够体验佛法的果实。

大乘佛法的主旨在于体会菩提心的修持。我们可由两个方向去看菩提心--也就是利己与利人的心。当你真实的修持,将产生利己与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这好像是你努力的在世上完成某些工作一般,如果在工作当中,你怀抱着施惠于他人,而且心中了解因果的道理,便能对群众产生信任之心,而他们对你所做的一切会完全有信心。

实践菩提心的方便法门,可让你有效的帮助他人。菩萨行为可分成四种:也就是布施、善言、善行及诚实。

于实践布施时,一个菩萨可能见及他人穷困匮乏,便自然而然的提供食物,衣服或其他必需品。菩萨亦明白常人不愿仔细聆听愤怒的言词,他们通晓上述道理,对个人的情况也很敏感,因此说话不急不徐,顺畅平和,使得他人感觉舒适。菩萨行为能使他们在不同状况下,运用不同的佛法。就以东、西方的宗教来说,虽然宗教各不相同,但信徒对其宗教的信仰则毫无二致。然而在哲学上而言,便会有所不同。在西方国家,导师必须依西方思惟型态说法,如此佛法种籽才能完全融入西方人的经验之中。这便是la ma讲道的法则。

我们生存在一个幸运的时代,美国、加拿大、欧洲、整个世界普受佛陀慈光之照耀。人们期望修持佛法,而且佛法也为众人带来许多欢悦。然而为了修持佛法,你必须有缘,而此因缘本身即是佛法之加被。一个人一旦接受了这幸运加持,修持佛法者便应负起责任,将佛法传播给有缘接受之众人。

我在开始便说:佛法的根源在于珍贵的菩提心,而菩提心便是仁慈对待他人。这便是我今天所说的一切之主旨。

有些人认为接受这种教示很困难。有人甚至认为,即使已接受此一教示,欲明了澈悟这些教示,真是旷日费时极端艰难。这种看法也许正确。譬如说在这个性上,想获得所欲之物是很困难,职是之故,想获得深奥神秘之大乘佛法并不容易。在修持大乘佛法时,想获致启迪与开示确实不易,但这一切得视个人意志而定。实际上,个人应当信仰佛法,修持佛法,而且心中牢记因果轮回的道理。如或个人能够自信而且耐心的修持,也许无须花费太多时间,也不致于太困难,便能领悟佛法开示。

大乘佛法中尝云:
刹那间;生起特别变化;
刹那间,便得开悟。

而且不论是否有人修持佛法,这是一个混乱迷离,充满忧惑的时代。在这种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修持呢?我们可以我们的需要为例,我们所可能需要的,自然也是他人的需要。有了这种了解后,我们就会经常想去施惠于他人--这便是修持佛法的核心,我们心中常存使他人受益的念头。如果我们相信因果循环,则不论做何种事,都将获致美好的结果。

举另外一个例子来说,在这个性上,我们会说:”这是我的父母,这是我的国家,这是我的财产等等…。“ 但是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我们看顾众生,而且深切期望众生脱离苦海,而登临佛界。我们这样发菩提心,修习利益他人。这种想法不仅是修持佛法的绝对必要信念,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信念。假若我们常保持使他人受益的念头,并且囗念一句:”嗡嘛呢贝美吽“便能使众生脱离苦难,而且登临佛界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