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世 间 觉

世 间 觉

一 字


佛法思想如何再次被社会主流接纳,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为之奋斗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个任务甚至比证悟传承还要艰巨,毕竟撼一人易,撼众生难!


  事情缘起自一位师兄,她感叹所见诸多学佛之人,其世间事(家庭、工作)都很颓败,而引起众人对佛教的一些反感,好像学佛就与消极、遁世、拖沓划上了等号,这又谈何弘扬佛法呢?!当然可以反驳,这只看到了一部分佛教徒,没有看到那些成就者、成功者呀!但无论如何争论,都不能掩盖两个问题:其一,相比于汉唐,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还没有接纳佛教;其二,一个在家的修行人,既要圆满佛法的修行,还要圆融社会,是要付出巨大努力的!


  首先必须承认出世间法和世间法的差别,然后才能谈圆满人生。佛法的世界观是六道轮回,人生观是苦,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价值观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旨趣是解脱生死轮回,成就的是无所得的空性智慧。在这根本旨趣上,无论是什么社会精英,还是学术巨匠,都无法与佛望其项背,在这一问题上,甚至往往越聪明能干的人越愚蠢!君不见,多少名噪一时的枭雄,蹦得越高,摔得越狠。作为佛弟子,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佛法的不共,时常思维佛法的殊胜,感念释迦牟尼佛的恩德!一个很渺小的人,如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他就很伟大。我们皈依佛陀,常念佛法,虽然我们还是凡夫,甚至是凡夫中很渺小的那一群,但因为我们站在了佛陀的肩膀上,与佛相应,这又是世人怎么能相比的呢?所以,必须要常念佛陀,经常思考佛法的不共殊胜,才能生起大信,佛光普照中生起佛慢。


  但事情至此还未完结,因为我们是修大乘的,大乘菩萨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佛法,有了好东西愿意和他人分享,愿意把自己的见地和证悟分享给众生,事实上,大乘菩萨也是在利益众生的事业中成就自己。但是,话易出口,事难行。


  自白马驮经,佛教用了目多年时间融人汉文化。先是借用黄老之学阐述佛教名相,又有佛图澄等高僧以无碍神通彰显佛法尊贵—正是从这些世间利益上逐渐引发了汉文明对佛教的兴趣,外加那个时代人心尚算淳朴,容易接收六道轮回和因果的教授,到了盛唐之时,出家学佛蔚然成风,感叹啊,那个时代的出家人,是被大家公认为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代表,是被社会所敬仰的群体,好比现在的商界领袖、数字精英一般, 但是现在的社会,淡薄了精神追求,甚至贬低、排斥信仰;淡薄了自我约束和戒律,甚至崇拜为所欲为;淡薄了道德品质,而是追求财富享受。追求快乐本没有错,但是这样的环境,的确对新时代的弘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弘扬佛法不仅要有卓越的证量,还要通达世间法,否则难有信众:其实不难统计,当前初入佛门者,又有几人是因求解脱而学佛呢?所以,佛法再次回归主流,居士将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个体可以由各种遭遇而学佛,但是群体接受佛法,必然会有诸多正面质疑,遇到很多信仰问题、人生价值问题,乃至修法问题,这些具体的问题,都需要居士在学佛的实践过程中寻找解决途径。这些问题并不究竟,但是细节会决定成败。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尝试从基位和道位来探讨一些居士学佛过程中町能遇到的问题,权作漫。


  首先是正身命。佛子当以因果、五戒来取舍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如果生活在古代,可能犯错的机会不会太多;但是现在想不犯才难。释迦牟尼佛对在家人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是正身命,从事正当的职业,尽量远离造恶业的机会,对个人生活要有节制,目的还是为防止造恶业而堕三途。这是对自己负责任,因果不虚,切不可当儿戏。


  尽量杜绝习气侵蚀自己。每个行业都存在潜在危险,比如贩卖蓄养牲畜容易生嗔心,从商销售容易奸猾,做教师容易固执,领导当久了容易傲慢,被人追捧容易狂妄等等。其实做任何事情久了,都会沾染习气,而习气就是障碍。儒家倡导“吾日三省吾身”、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既能培养世间的良善人格,对佛法修持也会起到促进。相对应地多修忏悔法,千万别让习气进入自己的相续之中。


  可以用慎独来检验自己的持戒是否精进。当着法师、佛菩萨和佛法,能不能坦荡地把心拿出来?如果觉得哪里有点别扭,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


  佛法强调出离心,放下各种执着,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会不会妨碍世间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呢?这样世间工作的动力来自哪里呢?我想,对于成就者、大菩萨来讲或许没有冲突,但对于大部分初学佛居士来说,肯定是有冲突的。很多问题、矛盾都源于此。好比一辆高速飞驰的汽车,如果要拐弯了,一定要先刹车减速,然后过弯,过弯以后再加速。大部分人学习、工作、奋斗的动力来自于要改变生活现状或被环境所迫,但最多也就是看到眼前这三五年。这样下去无非是在六道沉浮而已、学佛就是要看得更长久,追求终极的解脱和究竟的快乐、必然要放下现在这些执着,根据每个人的发心不同,这个弯有的拐得大一些,有的转得小一些,中间的刹车减速过程是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地学习佛法,调整心态,重建价值体系、思维体系,改变行为模式,为后续加速打下基础。一旦调整到位以后,一个以佛法武装的居士,诸佛菩萨护念的善知识,具般若智慧的大悲行者,必定是无往不胜、六时吉祥!




——摘自《菩提心》2009年第3期

TOP

心是一个作家

明 如

有一种很精致的笔记本,纸张上面印着各种淡淡的图案,如鲜花、盆景、人物造型、建筑设计等,许多年轻人喜欢用这样的笔记本来写日记,记录每天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外境好比一幅立体画面,和这种印着淡淡图案的纸张一样,本身并没有任何好坏顺逆、喜怒哀乐。心——这个“多情的作家”,在眼睛看到外境画面的那一瞬间,就按照自己的创作习惯开始创作起来,在上面“写”上好坏顺逆,喜怒哀乐。创作完了之后,还认为这幅画面上确实存在着自己创作的好坏颇逆、喜怒衰乐,这就是佛经里面常说的“无明执著”。非独在眼睛所看到的外境上,在耳鼻舌身这四根的对境上,心也会按照自己的习惯写上种种好坏顺逆、喜怒哀乐。 毫无疑问, 当用因明的方法——譬如中观的五大因,或者种种科学手段去观察和分析眼睛等五根的对境,我们发现,其上根本不可能存在“好坏顺逆”,所谓的好坏顺逆只是心在外境上的创作,或者说添加、增益。


  明白心这个作家具有创作并执取的习性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当我们能够洞悉自心的这个习性,并时时注视着心的创作举动,就可以顺利地走在佛法修行的路上,不会迷失正确的方向。按照大觉世尊释迪牟尼佛的教导,我们必须同时在世俗谛和胜义谛两个层面来修正和训练自心,才能使心趋于觉悟。


  在世俗谛层面上,我们应当了知,苦乐、美丑、好坏、善恶等都是心的创造,而不是外境固有的属性,心不创造,苦乐美丑等无由而生。所以,要想获得快乐和美好,我们必须向自心求,要时刻让心这个作家在外境上创作快乐和美好,不去写作痛苦和悲伤,犹如一句名言:地上本来没有路,脚踩下去的地方就是路。同样,在外境上也没有美丑好坏,心用美丑好坏的眼光看过去,外境上就有了美丑好坏。 禅宗五祖大师说;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心添加在外境上的“苦乐、美丑、好坏”等种种妄想都是心“下”在第八识阿赖耶里面的“种子”,这些“种子”成熟后就是未来的外境。所以,不仅外境上现在的苦乐、美丑是心这个作家的创作,外境本身也是过去心顽强创作的结果。当心久久地用天遭众生的眼光看待外境,则外境将渐渐呈现天道的美好,当心久久用地狱、饿鬼众生的态度对待外境,外境就会渐渐呈现地狱或者饿鬼世界的可怕境相。这是六道众生轮回的基本原理。


  在胜义谛层面上,一方面,我们要了知心在外境上创作的美丑,好坏并非外境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仅如此,外境本身亦是如空中影像一般虚幻不实:另一方面,在外境上创作美丑好坏的心本身, 当我们仔细观察、觉照它的本性时就会发现,心本身如虚空中的微风一般,无有任何实性可言,在它产生的当下即已灭亡,犹如鸟儿飞过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这里所说的世俗和胜义二谛, 已经概括了大乘佛法的精华。什么人在道理上通达了这二谛,什么人就通达了佛法的原理:什么人按照这二谛的原理悲智双运,什么人必将暂时获得人天的安乐、究竟成就无上佛果。当对这二谛产生真实信解和信心,并依此去修心,就是对佛法僧三宝产生了真实的信心。


  在人天乘的教法里面,要求我们的心在外境上创作以“善良”为墓调的作品.佛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苦乐命运完全决定于自己过去的心和现在的心,过去的心决定了现在的外境,现在的心决定现在的苦乐和未来的外境.面对过去的善恶心所创造的现在的外境,我们虽然无法再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把握现在的心,使得现在和未来都快乐,井有效地改变未来的外境,使之趋于善妙。要想获得暂时的安乐, 比如家庭的和谐、事业的成功,我们必须善知取舍,在心里培养起种种美德,诸如乐观、豁达、勤奋、勇敢、宽容、善良,利他等等,并用这些美德对待外境的人和事。


  在大乘显宗世俗谛的教法里面,要求心在外境上创作“大慈大悲”,用无量的慈悲对待一切众生,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或者自己一样。对他们的错误和痛苦生起无限的宽容和大悲,对他们的快乐生起无限的喜悦,在这种心态下不懈地帮助众生,并发誓将他们置于究竟安乐的佛地。


  在金刚乘世俗谛的教法里面,要求我们的心在外境上创作“美好清净”。在念诵咒语、佛号时,或在日常生活中,观想外境呈现极乐世界的庄严和美好, 自身亦成为相好庄严的佛菩萨。 当我们这样顽强地修持,外境和自身就会渐渐趋于清净和美好。心这个作家创作了喜怒衷乐以及三界中的一切显现。当我们把一切外境往好处看,就会利益自心,使之快乐美好。不仅如此,外境也会渐趋美好,当我们把一切外境往坏处想,就会损害自心,使之痛苦悲伤,外境也会渐趋恶劣。所以,任何时候,要让心在外境上创作美好、善良和慈悲,杜绝创作一切痛苦之因——五毒烦恼, 当我们这样去做就是真正地利益了自心。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如虚空般浩瀚无垠的空性法界里,让我们的心——这个多情的作家,尽情地挥毫泼墨,顽强地创作慈悲和美好清净,最终像阿弥陀佛一样,成就极清净庄严的板乐刹土。




——摘自《妙莲花》2009年第3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