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教文化漫谈》

《佛教文化漫谈》



            本文来源网上,内容系二次编整而成,出处不一,特此说明。转载时标题有改动。






                                                                                                         佛教文化漫谈




                                                            佛教仪轨


            古代的丛林,只要有禅堂、客堂、库房、衣 寮等四大堂口,即可成为一寺庙道场;然而今日的寺院,不仅保有原来的寮口,更增设有佛堂、讲堂、教室、会议厅、交谊室、谈话室、图书馆、美术馆、抄经堂、往生堂、斋堂、寮房等,以符合现代弘法的需要。因此,今日寺院是多功能的,提供信徒多方面的服务,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密切,是:  
    善友往来的聚会所。  人生道路的加油站。  
    修养性灵的安乐所。  去除烦恼的清凉地。  
    购买法宝的百货店。  悲智愿行的学习处。
    有一些佛教徒说,世上有许多贫困的人,何必浪费金钱来盖寺院?这是愚痴的说法,难道他们没有看到天天有许多"有钱的贫穷人"的可悲可叹吗?目前世界不是真正的缺乏物质,而是欠缺无私的大悲;除了少数残障人士,并非真正都需要救济,而是需要开创的智慧、勇往的承担。这些就是以社会教化,净化人心为己任的寺院所应担当的,怎能说不要建寺院呢?君不见,寺院: 就是一所心灵治疗医院。 就是一所社会正义的因果法庭。 就是一所道德良心的教育学校。 就是一所人生的加油站。 就是一处提升文化的艺术中心。 就是...... 总之,寺院是一个多元价值的无尽宝藏,岂可以小心小量等闲视之!所以《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不及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的福德百分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为何如此?般若智慧是成就一切的根本。再多的钱财,只能拯救肉身生命,济人燃眉之急,但是无法熄灭三毒;佛法的布施,则能更进一步地净化心灵,拯救法身慧命,使人断除烦恼,了生脱死,其影响及于生生世世。所以,建造佛寺,度众万千,其实才是最彻底的慈善事业。 信众与寺庙间有什么关系?寺庙对信众有什么利益?我想最起码有:  
    修身养性,培养宗教情操。  
    听经闻法,可以增长人心。  
    斋饭素食,广结善缘功德。  
    道友聚会,能够以会会友。
    既然寺院与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身为佛教徒应该好好认识寺院。因此,本篇对寺院名称的由来,经常举办的法会忏仪,参访时所应注意的行仪、规矩等,逐一介绍,藉以帮助大众认识僧团行事以及种种佛事举办的意义,以期对寺院道场有一整体性的了解,进而护持道场,尤其要肯定、认同依止常住的宗风与目标,做个一师一道的佛弟子。 此外,应该热心参与寺院活动,因为参加活动有学习的功能、有回馈社会的功能、有增进家庭和谐的功能、有广结善缘的功能,从参与活动中,能够圆满自己,利益他人。  





                                                     一、认识寺庙庵堂  


            寺院的由来
    寺院为佛寺的通称。是僧尼驻锡以修行办道的处所。 印度最早的寺院,是佛陀在世时,设立于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及舍卫城的只园精舍。 《大宋僧史略》卷上记载,我国"寺"的名称,源于官方所设立接待外国宾客的鸿胪寺;西域僧人东来后,多先以鸿胪寺为馆,再移住他处,后来就称僧尼所住的地方为"寺"。  


    寺院的别称
    "寺院"历经朝代变换,或因用途有别,或因建筑各异,而有种种别称:  
    院:原意为周围有垣,转称为周垣或指有回廊的建筑物,或指官舍等。直至唐代,因唐代敕令建造大慈恩寺,于寺中筑翻经院,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之滥觞。  
    庵:又作"菴",原为出家及隐遁者所居住的草菴。后世特称比丘尼的住处为庵、庵寺。  
    堂:又称殿堂,殿宇的意思,与"塔"构成寺院的主体。殿堂和塔庙,合称堂塔。或有依安置的本尊而命名,例如普贤殿、地藏殿;或用来安置祖像及遗骨,如舍利殿、开山堂;也有供日常生活者,例如斋堂、茶堂等;或供法会、修行、讲经说法等用途者,如念佛堂、讲堂、禅堂等。至于形状, 除了特殊的情况以外,大部份都为正方形、长方形。  
    僧伽蓝:略称"伽蓝","众园"的意思,是僧众共住的园林。  
    精舍:意为智德精炼者的舍宅。  
    兰若:意译无诤、空闲处,意指远离村落,安静而适于修行的空闲处。  
    刹:因一般寺院均有于堂前立刹(幡竿)的风俗,因而得名。  
    丛林:众多僧人和合居住于一处修学办道,就好像树林一般丛聚,因此,以" 林"做比喻,而称寺院为丛林。  
    道场:修习佛法的场所。隋炀帝尝下诏,明令天下的寺改称为道场。此外,宫中行佛事的场所,称为内道场,或内寺。临济宗专指供云水僧修行的场所为道场。  
    律寺:又作律院,专指依准戒律修行者止住的寺院。  
    讲寺:又作讲院,指专研天台、华严二宗为主的寺院。讲院者,以讲明诸经的旨意为务。  
    讲堂:供作讲经说法的建筑。于印度,佛陀在世时已设有讲堂,我国自古即设有讲堂,以利说法。    莲社:为念佛修行的结社。源于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所创的结社念佛。  


    丛林的种类
    中国古代丛林,依传法对象的不同,可分三类:  
    法系丛林:师家依法系传法给记 弟子的寺院。  
    子孙丛林:以自己所剃度的弟子担任住持。也就是住持采师资相承的世袭制者。  
    十方丛林:广招天下高僧大德为住持,而不由徒弟继承的寺院。


   丛林四十八单
    "单",即单位,指僧堂内各人的座位,各单前长六尺、宽三尺的空间。亦即各人坐卧、饮食的座席。在丛林中,"单"即代表"人"。 在大陆丛林,殿堂有东单、西单之分,人事有序职、列职之别。殿堂的东、西两单如左:
    西单:为十方云水僧、各堂口职事、念佛堂等。
    东单:为重要团体,例如:佛学院、禅堂之僧众。 丛林的一切作息活动,都有赖于职事来维持,职事人员的多寡,各依其规模建制大小而定。 一寺之中以住持为全寺诸堂之首,住持之下,有序职、列职的分别。  
    序职:大都是以老成持重,有德学者任。有位无职。如:首座(座元)、西堂、后堂、堂主、书记、悦众等。  
    列职:序职后,有办事能力,领一职务者,即是列职。如:都监、副寺、维那、知客、藏主、庄主、库头、汤药、侍者、殿主、行堂头、参头、寮元、 、照客等。 佛光山亦依此丛林传统制度的精神,确立"适才适所"、"集体创作"的人事制度。  
    序职:依学业、道业、事业三业评量考核序级。  
    僧众共分五等十九级  
    清净士共六级,每级一年  
    学士共六级,每级二|三年  
    修士共三级,每级三|六年  
    开士共三级,每级五|十年  
    大师(长老)  
    教士、师姑共分三等十二级  
    清净士共六级,每级一|三年  
    学士共三级,每级三|六年  
    修士共三级,每级五|八年  
    列职:依各人在佛光山及相关事业中担任的行政职位而定。一方面尊重资深者,保持佛门伦理;一方面鼓励后进者,提振组织的朝气,将人力资源作弹性运用。也就是说一个入门不久的人可以因表现良好、贡献卓越,被赋予较重要的职务;而谨守本分者,也可以经由年资累积,在团体中受 到应有的尊重。  
    都监院、教育院、交化院、长老院、传灯会等各院会的院会长。  
    寺务、信众、慈善、福利、工程、典制、福田等各监院。  
    各别分院住持、当家。  
    总务、知客、馆长等。  




                                                           二、寺院参访

      我们常听人说,人世间最快乐的事,是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禅者的行脚参访,就像我们现在的旅游那么样地逍遥、洒脱、自在,就连赫赫尊荣的大清顺治皇帝也不禁称羡:"天下丛林饭似山,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华严经》里也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记载。 行者们云游参访,不是贪看风景,完全是为了找寻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道"。访道,就是他们的风姿。他们像行云流水一样,处处逍遥自在。我们被功名富贵、五欲六尘束缚的人生,假如也有那么一点闲情逸致,也那么样的逍遥参访,人生不是就美化了吗? 寺院道场是僧众修行办道的地方,平时除了举办各种法会活动,提供信徒闻法参修之外,寺院的静谧、祥和,也是社会大众于忙碌紧张的工作之余,藉以暂离喧嚣尘世,澄心静虑的好去处。 昔日朱晦菴于寺院见僧众的斋供,威仪庄严具足,因而赞叹三代礼乐犹存于释氏。由此可见佛门对于仪礼的重视。因此,到寺院参访时,必须对佛门的礼仪有所认知,诸如进入佛殿如何礼拜、如何向大德法师请法等。这些基本礼仪如果在参访前都能预先了解,将使参访更具意义。兹将参访礼仪略述如下:  

    参访须知  
    出发前详做行程说明,并提醒注意事宜,以免途中出差错,因而误事误时。  
    参访日期、时间一经确定,则勿随意更改,以免造成他人安排上的不便。  
    停留时间长短,以及参访成员的资料,如年龄、国籍、学佛程度等,如能事前提供,有助于寺方安排参观等事宜。  
    参访时,衣着以轻便又不失庄重为宜,不可过分暴露。  
    团体到寺院参访,应事先通知,准时到达。到达时,先到客堂报到,然后向主 事者行礼,由知客法师引导至佛殿礼佛。  
    进入佛殿后,依法器或号令礼佛三拜,再向住持礼座。  
    上香时,如团员人数众多,可由代表上香,或者在原位举香齐眉,再依序向前传送,由代表至佛前香炉插香。  
    如请知客法师引导讲解,应专心聆听,态度谦恭有礼,以示尊重。  
    至客堂或座谈会场时,应行仪安静,迅速就位。  
    座谈时,如有个人问题请示,或当场发问或以纸张书写,应留下姓名,以便回覆。  
    如有致词或表示意见时,应简明扼要。  
    了解寺院宗风、历史,不妄加批评。  
    规矩上有不懂之处,应虚心请教法师或职事人员。  
    行进间应注意威仪,不得勾肩搭背。与大德同行,应走在其左后方。  
    如需休息,应至适当场所,勿在殿堂、佛像前或大庭广众前躺卧。  
    用斋时,合掌称念"佛光四句偈"后才正式食用。如采自助式,应先衡量自己食量,勿因贪取而造成浪费。  
    饭食毕,随手将碗筷、汤匙以及果皮、残渣等收拾干净,并感谢服务人员的辛勤服务。  
    如在寺院挂单,言语谈论以低声为宜,举止行动以轻静最上,并应遵守寺院作息规矩。  
    参访地点如有禁止摄影、录影的告示,应确实遵守。  
    如有告示"游客止步"处,不可随意进入,滋扰清修;若有限时开放之处,则应于开放时间内参观。  离开寺院时,应到大殿向佛菩萨"告假"。  


    入寺须知  
    注意寺院的开放时间。  
    先向知客法师问讯,说明来意,询问有关注意事项等。  
    先至大殿礼佛,再到各殿堂礼拜,而后参观或办理事情。  
    如欲会见住持、法师等,应在客堂等候。  
    应尊重寺院的规矩,勿随意进出;若欲巡礼各处,得请法师或职事人员带领。  
    注意标语及告示,并确实遵守。  
    不将私人物品随处搁置、堆放。  
    说话语气应轻柔、和蔼,见人应恭敬合掌说"阿弥陀佛"。  
    保持宁静,不得高声喧哗、歌唱,不任儿童到处奔跑嬉闹。  
    寺中一切物品,皆为十方信施供养,未经许可,不可随意动用或带走,乃至一花一草一木,亦不得任意攀折。  使用常住物,应节约爱惜,不可任意浪费或侵损。  
    借用常住物,用毕应立即归还原处,并放置整齐。  
    不带荤食入寺院,不边走边吃,不在寺院内抽烟、喝酒、嚼槟榔。  
    不以荤食或用过的食品供佛,不得任意燃烧冥纸。  
    不带宠物进入寺院,不滥放生。  
    不得任意张贴海报或散发传单。  
    不任意播放世俗歌曲。  
    不得随意将车辆停置于寺院门口,妨碍交通。  


    佛殿须知  
    进入佛殿,态度要恭敬。  
    入佛殿最好不行走中央大门,须缘左右边门进入。缘左门进,左足先跨入;缘右门进,右足先跨入。进入殿堂后,不得穿堂横越或左右驰走、奔跑。  
    进入大殿时,如须脱鞋,应将鞋子整齐摆放殿外,或放置鞋柜内,依序入殿。  
    服装仪容须整齐大方、朴素,不袒胸露背,不着短裤,男众不可着汗衫,须脱帽。  
    殿堂内不可大声喧哗、谈笑、嬉闹,及谈论世俗言语。  
    不在殿堂内倚墙靠壁或躺卧;不将杂物、器具等倚放殿壁。  
    不在殿内打呵欠、涕唾,若不得已,应退出殿外。咳嗽时,须以袖掩口。  
    除礼佛、诵经、打坐、听讲外,不可在殿堂内席地而坐。  
    殿堂法器为龙天耳目,不得擅自敲打。  
    倘若于大殿中有短时间课诵,欲着海青、缦衣者,应先在车上或僻静处披搭,勿于大殿中匆促着衣,有失威仪。尤其不宜在殿内或面对佛像抽衣、搭衣,或穿脱世俗衣物、梳头等。  
    若个别在佛殿内诵经,宜应默念,以免扰众;如系随众课诵,宜随众唱念,不可口出异韵怪音。    上香以一柱为宜;如燃三柱,则第一支插中间,第二支左边,第三支右边。  
    点燃香烛后,不可以口吹熄,应以手扇之;持香应齐眉,香须插正。  
    不宜无故入大殿、佛塔游行。  
    不批评、不比较佛像差异,应以虔诚的心礼拜、瞻仰。  
    佛前的香花供品等不可用鼻嗅,或随意取而食之。  
    呈献供品宜请香灯法师代为处理,得以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等供佛。  殿内如有佛事,应视情况进入,以不妨碍佛事进行为原则。  


    礼拜须知
    "礼拜"主要是对佛、菩萨、佛塔、长老、大德、法师等,表达敬意的行为。因对象不同,礼拜的次数、场合及注意事项也有不同,兹略述要点如下:  
   礼拜的次数  
    一拜:用于顶礼长老、大德、法师。礼拜者虽说"顶礼三拜",但长老大德回说"一拜",或"问讯",或"不拜",学人皆应以服从为恭敬, 如法行礼。大德如未回答一拜或问讯,礼拜者也可一拜。  
    三拜: 拜佛时须三拜。  受戒回常住礼师拜祖时,须三拜。  
    初一、十五早课顶礼方丈和尚时,须三拜。  
    高寿祝贺时,圆寂后祭礼时,均可三拜。  
    九拜:僧众登坛受戒时,礼拜和尚、阿闍黎,或传法入法卷授记典礼时,法子拜师要九拜。  


    礼拜的场合  
    凡礼拜长老大德僧,应先禀明,并延请至佛殿内,或供有佛像、藏经之处礼拜。  大德于路上行走、客堂会客、斋堂用餐、禅堂打坐,或于公共场所、剃头、休息、睡眠、摄心经行、诵经拜佛时,均不宜礼拜。  
    若于路上遇见大德,先合掌为礼,说:"请大德到佛殿,接受学人礼座。"  
    在殿堂要先向佛菩萨礼拜,再向大德顶礼。  
    拜佛可在"拜垫"上拜,拜人,彼此顶礼,在"地上"拜。(礼佛毕,后退或斜左右退,然后礼拜,表示平等法。)  
    如同行有多人,则应一起礼拜,不可各自请求礼拜,增加大德受礼困扰。  
    注意事项:  
    陪同师长礼佛,不宜与师长并礼,当随师后远拜。  
    佛殿中央的蒲团是给寺院的住持、主法或诸山长老专用,一般大众不宜用来礼拜,以示尊重。      礼佛时,应从容不迫、五体投地、精勤作观,不宜急起急落。  
    礼佛时,可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见有人礼拜时,不可从人前经过,以免干扰他人礼拜。  
    礼拜须合仪,若有不明白之处,可请教殿堂知客法师。  


    请法须知  
    礼请大德开示,应事先约定时间,不宜突然造访。  
   请求开示时,要心存恭敬,如同面对佛陀,不可虚伪妄语,不可谈论是非,不可东张西望、左右顾视,威仪要端庄慎重,衣履应整齐,随时注意自己的谈吐、举止、行仪,礼法要如仪,以表示对大德的敬意。  
    见大德,应问讯、合掌、正立,澄心谛听。要知道次第的坐处,大德示坐,方可就坐,坐时应端正,不可倾斜倚靠。  
    问法宜简明扼要,不可噜苏或自说自话,更不可探问大德私事或故意问难。  
    不论说参访求道以外的闲事杂话。  
    站立位置不可高过大德,亦不可立于路中,或躲在隐处。  
    大德问话,必开口坦诚回答,答话时不可太大声或太小声,以能听到为准。  
    大德谈话时,不可冒失打岔,不得轻率插嘴,有失恭敬。  
    闻法时应细心聆听,行注目礼;闻法后应思惟法义,信受奉行。  
    闻法时若有不解,可向大德请教,但不宜表示怀疑或与大德辩论。  
    见有客来,不宜继续问法,亦不宜骤然离去,应听候大德招呼。  
    请益完毕,应至诚礼谢大德,听候大德招呼,或由其侍者引导,方可离去。  


    挂单须知
    "挂单"就是在寺院暂住一宿或数日。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挂单之前,应先联系时间,说明事由、人数等。  
    作息应依照寺方规定,不扰众清修,有事可请教知客法师。  
    寮房内应保持静肃,不可放逸自便。  
    僧众寮房不可擅自进入。  
    告假离去前,应先将寮房整理干净,恢复原貌。  
    离寺之前,须先向住持、当家或知客法师告假,不宜悄悄离去,以免寺方挂虑。  
    离去前应至大殿礼佛,告假赋归。  
    不得携回任何非赠与的结缘品。  
    借住寺院,叨扰常住,可随喜供养。  


    斋堂须知  
    过堂  
    按时随众用斋,不刻意回避、辞谢,勿令法师三催四请。  
    食前应先合掌供养,称念佛光四句偈。  
    三匙食:最初三匙饭送进嘴里之前,依序发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捧碗进食应如龙吞珠,以箸挟菜当如凤点头。  
    要心怀感恩,食存五观,对食物不起喜恶之心,不皱眉嫌恶,不贪多挑好,不图口腹之欲。  
    喝汤时不宜发出声音。  
    以碗就口,细嚼慢咽;碗盘筷匙不宜撞击作响。  
    端身正坐,椅坐半座,身离桌缘约一拳头之远,颈靠衣领,足放平,肘内收,不可跷腿交脚,东张西望。  
    进食时,要保持良好姿态,肘臂不可张开,以免妨碍邻座。  
    热食不可吹气令冷。  
    食中有虫,宜密掩藏,莫令邻单见生疑心。  
    不得以手指刮碗、以舌舐食、以手取食。  
    不得弹爪抓头、挖鼻耳洞;不得喷食触及邻人。  
    已食之物,不可吐出。  
    咳嗽、打喷涕,应以手掩之。  
    自助餐  
    取食应依序排队礼让,不可争先恐后。  
    依各人食量取用,切忌浪费。  
    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唾沫流入公器中。  
    不含食谈笑,不边走边吃。  
    不私带小菜食用。  
    圆桌用餐  
    大众未到齐,不得先食(以坐满一桌为原则)。  
    取用菜肴,应取靠近自己一面者,不可在盘中随便翻择。  
    进食时,与同座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并不可挥动筷匙。  
    果核、残肴饭粒不可随手弃置。  
    不可用筷子或手指剔牙,必要时,应用牙签,并掩蔽为之。  
    用斋毕,应将桌面收拾干净,碗筷叠放整齐,并轻轻将坐椅放回。  
    主动参与收拾善后工作,若已有专人负责清洁,应向其道谢。  






                                                       三、佛门称谓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分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是职务的代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对出家僧尼的称呼  
    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者。也是对出家僧众的尊称。  
    师父:对一般出家僧众的尊称,如天主教对神职人员称神父。  
    大师:是大士、菩萨之意,有特殊才能者、杰出者、专家的称呼。  
    和尚:一寺之长称和尚,是亲教师之意。对于德高望重的尼师,则称为和尚尼。法子当住持后才可称"老"和尚。法弟当住持,则称"退居"和尚。  
    上人:学长、长老、大德、长者、平辈,皆可称之。  
    长老:戒德俱尊的比丘、比丘尼称之。  
    阿闍黎:即轨范师、模范师。是指能教授弟子,使他的行为端正合宜,而自己本身又能成为弟子的楷模师,所以也称为导师。《五分律》载,阿闍黎有五种:出家阿闍黎、受戒阿闍黎、教授阿闍黎、受经阿闍黎、依止阿闍黎。  
    知客师:禅林中掌管迎送、应接宾客的僧众。  
    香灯师:寺中掌管佛堂的焚香、燃灯等工作的僧众。一般信徒进入殿堂,即有香灯师招呼执香、礼佛。  
    律师:指研读修习律藏的僧众。例如:僧佑律师、道宣律师、见月律师等。  
    论师:原指研究论藏的修行人,后指能造论以阐扬佛法者。有名的论师如:龙树菩萨、无着菩萨、世亲菩萨等。  
    禅师:专门修习坐禅的僧众,不限于禅宗,在天台、净土宗中,也有修习禅坐的修行者。禅师必须要能契理契机,观机逗教,才能引导习禅者进入禅定。  
    弘教师、弘讲师:能够弘扬佛法的僧众。他们或以讲经说法的方式,或以教授义理的方法弘扬;所弘讲、弘教的地点不限于寺中,凡有需要的地方,都能前去弘化,如学校、公司、机关团体及监狱等。

   出家僧尼彼此的称呼  
    师父:僧团中称所依止的法师为师父,僧尼彼此之间不以师父互称,除非加上职务的头衔,如库头师父、行堂师父、知客师父、柴头师父、香灯师父、维那师父、纠察师父等,否则只要互称某某法师即可。  
    师兄:佛门一般平辈的尊称。  
    同参:指同地、同时、同师参学者。  
    法眷:法门中的眷属。或为共同求道修行者的总称。又称同门、同参、法属、法亲、法缘、道友、道旧。主要指修学同一法门的师兄弟、弟子而言。  


    对在家信众的称呼  
    师姑:原为一般民间对尼师的泛称。现今则指长居寺院修道,经过正式入道的未婚女众。  
    教士:长居寺院修道,正式入道的未婚男众。 佛光山自从开山以来,即有师姑的名分,凡欲加入师姑、教士的行列者,均需提出申请。入道办法如下:
    一、申请资格:  
    二十五岁至四十五岁的未婚单身男女在家居士。  
    实习期满的丛林学院在家众。  
    教士、师姑入道修行戒约:  
    恭敬三宝,信心不移。  
    奉行佛光山宗风,忠贞不二。  
    遵守佛光山宗门清规,随众生活。  
    奉行佛光人信条,终身不渝。  
    对师长、同门兄弟恭顺合作,直心受教。  
    受持在家菩萨戒律,谨慎不犯。  
    终身不婚嫁,茹素不荤食。  
    接受常住一切职务的调派。  
    对道业不忘初心,对学业解行并重,对事业克尽职责。  
    精进修学,发心考取佛门檀讲师职位,以便协助弘法利生。
    二、填写誓愿书。
    三、所属院会暨单位主管审核评鉴内容:  
    知见  工作状况  家庭背景  向心力  健康情况  个人资产、负债情形  精神状况  才艺专长  处众情形  交友情况
    四、资料转传灯会覆审并安排面谈。
    五、呈传灯会或宗务委员会批示核可后,资料转人事室。
    六、人事室评定序级后,转呈宗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七、资料转都监院福田监院室核发单银。
    八、通告于佛光通讯,周知大众。
    九、安排参加宣誓入道仪式。 在佛光山,师姑、教士除了外相和出家人不同外,所领的职务及所享有的福利是相同的。  
    师兄:佛门一般平辈的称呼。  
    师姐:对在佛门发心工作的已婚女众的称呼。  
    菩萨:凡是发菩提心为人服务者,不分年龄大小,均可以菩萨称之。  
    居士:泛指在家学佛的信徒。  


    在家信众彼此的称呼  
    师兄:在家的信徒可以互称师兄。  
    师姐:在佛门发心工作的已婚女众的称呼。  
    同修:一起修学佛法的道友,即同学。现在一般人把同修限定于对自己的先生或太太的称呼,其实,只要是一起修学的同参道友,都可以称为同修。  
    莲友:专宗念佛法门者彼此的称呼。  



                                                            四、各种忏仪


      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当我们的心受到染污的时候,要用清净的法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无污邪,使人生有意义。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这种内心觉照反省的工夫,就是忏悔。 忏悔在生活上有什么作用呢?它能帮助我们什么? 第一、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 第二、忏悔是袪恶向善的方法。 第三、忏悔是净化身心的力量。 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生活中,能够修持忏悔的心情,就能得到恬淡快乐。好像穿衣服时,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古训,想到一针一线都是慈母辛苦编织,密密爱心,多么令人感激!如此一想一忏悔,布衣粗服不如别人美衣华服的怨气就消除了。吃饭,想到"一粥一饭,来处不易",粒粒米饭都是农夫汗水耕耘,我们何德何能,岂可不好好的珍惜盘中飧?惭愧忏悔的心一生,蔬食淡饭的委屈也容易平息了。住房子,看别人住华厦美屋,想想"金角落,银角落,不及自家的穷角落",觉得 有一隅陋室可以栖身,远胜于天下多少流落屋檐的风雨人,忏悔的心一发,自然住得安心舒服。出门行路,看到别人轿车迎送,风驰电掣好不风光,想想别人为此曾熬过多少折磨,吃过多少苦楚,是心血耕耘得来;而自己努力尚不够,工夫还不深,自然以足代舆,如此安步当车,倒也洒脱自在了。一念忏悔,使我们原本缺憾的生活,突然时时风光,处处自在,变得丰足无忧起来,这就是能够常行忏悔的好处。 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缺少的美德。忏悔像法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像船筏一样,可以载运我们到解脱的涅槃彼岸;忏悔像药草一样,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像明灯一样,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像城墙一样,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像桥梁一样,可以导引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像衣服一样,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菜根谭》云:"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犯了错而知道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忏仪佛事对一个人的身心,不仅有涤尘的作用,其功德也很多,如:  
    报恩:对诸亲眷属的感恩。  
    还债:藉拜忏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  
    培福:为自己培植福德因缘。  
    结缘:以拜忏功德与生亡两者结缘。  
    忏悔:藉礼忏来消除罪业。 田中的禾苗(功德)若长得好,杂草(罪业)就不会碍其生;一把盐(罪业)如放在一杯水中,一定很咸,但若放在一大缸水中(忏悔法水)就会淡得多;小孩犯错,只要肯认错(忏悔),父母一定不忍心下手责备。所以,学佛修道,"忏悔法门"对一个人的修持,是不可少的功课。今介绍一般通行的忏法程序如下:  

    梁皇宝忏(十卷)
    《梁皇宝忏》,是梁武帝为超度皇后郗氏所制的慈悲道场忏法。郗氏生性好妒,死后堕为蟒蛇,每天为小虫咬啮,痛苦万分。有一天,来到宫中,向武帝求救。武帝于是向宝志公请问脱苦的方法,公嘱以礼佛忏悔,因此,武帝亲制慈悲道场忏法,礼 请僧众举行忏礼,遂感皇后生忉利天,空中言谢而去。
    程序:  
    香赞  
    入忏文  
    开经偈  
    经文、佛号  
    出忏文  
    回向赞(圆满赞)  


    金刚宝忏(三卷)
    《金刚宝忏》,全名为《大乘金刚般若宝忏》,简称《金刚忏》,是依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行的忏法。 金刚忏法的流行,源于历代对《金刚经》信仰的普及,尤以蒋之奇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载,自五祖以后,《金刚经》已取代四卷的《楞伽经》而受重视。 根据经典所说,凡夫一日所作,功少过多,于举心动念之间,常造众罪,因此障蔽佛性,轮回生死。若能知罪性本空,至心披露忏悔,就可消除罪业。
    程序:  
    炉香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经文、佛号  
    忏悔文  
    回向赞  
    三皈依  
    回向  


    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一卷)
    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所说,如果有人听闻、赞叹、称念,恭敬礼拜五十三佛洪名,生生世世不堕恶道,常值十方诸佛,除灭四重五逆诸罪。又《大宝积经.优波离会》载,佛说若有众生成就五无间罪,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殷重忏悔。综合以上二经所说,遂有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流通于世。
    程序:  
    炉香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经文  
    礼八十八佛洪名  
    忏悔文  
    回向赞  
    三皈依  
    回向  


    大悲忏
    大悲忏法是宋代天台宗四明尊者法智大师知礼依据伽梵达摩所翻译的《大悲心陀罗尼经》而作,内容叙述千手观音的忏法。谓虔信千手观音,不仅可以消灾得福,将来且可往生西方净土。
    程序:  
    严道场  
    净三业  
    结界  
    修供养  
    请三宝诸天  
    赞叹申诚  
    作礼  
    发愿持咒  
    忏悔  
    修观行  


    慈悲三昧水忏(三卷)
    悟达知玄禅师还是云水僧时,有一天,途经京师,看到一位西域异僧身患恶病,无人理睬,于是耐心的为他擦洗敷药,并照顾他的疾病。病僧愈后,这位异僧就对悟达禅师说:"将来如果有什么zai 难,你可以到西蜀彭州九陇山间两棵松树下找我。" 多年后,悟达国师的法缘日盛,唐懿宗非常景仰他的德风,备极礼遇,特尊他为国师,并钦赐檀香法座,禅师亦自觉尊荣。 一日,禅师膝上忽然长了个人面疮,眉目口齿皆与常人无异。国师遍揽群医,都无法医治,正在束手无策时,忽然忆起昔日西域异僧的话,于是就依约来到九陇山, 并道明来意。西域异僧怡然的指着松旁的溪水道:"不用担心,用这清泉,可以去除你的病苦。" 悟达国师正要掬水洗涤疮口的时候,人面疮竟然开口说道:"慢着!你知道为什 么你膝上会长这个疮吗?西汉史书上袁盎杀晁错的事情你知道吗?你就是袁盎来转世,而我就是当年被你屈斩的晁错,十世以来,轮回流转,我一直找机会报仇,可是你却十世为僧,清净戒行,故苦无机会可以下手。直到最近,你因为集朝野礼敬于一身,起贡高我慢之心,有失道行,因此我才能附着你身。现在蒙迦诺迦尊者慈悲,以三昧法水洗我累世罪业,从今以后不再与你冤冤相缠。" 悟达国师听后,不觉汗如雨下,连忙俯身捧起清水洗涤,突然一阵剧痛,闷绝过去,苏醒时,膝上的人面疮亦已不见,眼前也没有什么西域异僧。 悟达国师感其殊异,乃述为忏法,名为《慈悲三昧水忏法》,朝夕礼诵。
    程序:  
    香赞  
    入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经文、佛号  
    出忏文  
    回向赞

TOP

续 1





                                       五、各种法会




      法会又作法事、佛事等,是佛教为诵经、说法、供佛、施僧等宗教活动而举行的集会、仪式。自古以来即十分盛行,信徒参加法会,无不希望得蒙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加被,消灾增福慧。 "法会"者,以"法"相"会"也,因此法会中必定有佛法的开示。以佛法令信徒生起信心与法喜,此为法会的举办目的。其种类甚多,兹将一般寺院较常启建的各种法会介绍如下,以利信徒参加,获得法益。  


   礼拜千佛法会
    逢年过节,各地均有不同风俗,在佛教,佛弟子们过年的第一件大事,则是到寺院拜佛,礼赞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依《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载,弥勒菩萨出生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曾发誓愿:"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释迦牟尼佛曾预言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将下生此世间,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称作一生补处菩萨,至彼时已成佛,故称弥勒佛或弥勒如来。 弥勒菩萨常坐镇于山门口,意喻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欢喜心,开拓心境,包容一切的大肚量。弥勒菩萨圣诞是农历正月初一,因此各寺院道场皆在此期间举办礼拜千佛法会,欢欢喜喜庆祝当来下生弥勒佛的诞辰,我觉得最好的庆祝方式,莫过于发挥弥勒菩萨大肚能容的精神,将欢喜的种子布满人间。人,往往在怀疑、误会、嫉妒、无明之中,自恼恼他。如何才能从烦恼的圈子里走出来呢?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惟有自己打从心里为他制造欢喜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程序:  
    炉香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般若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遍)  
    礼拜千佛名号  
    三皈依  
    回向  
    午供  
    开示说法  


  上灯法会
    丛林寺院在每年春节皆有上灯法会,如佛光山在春节期间举行春节平安灯法会,并在每天晚上七点三十分在成佛大道举行上灯法会,希望藉着燃灯供佛,点亮社会大众智慧的心灯、慈悲的心灯、清净的心灯和恭敬的心灯,找回自性的光明。
    程序:  
    诗歌偈语教唱  
    开示说法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三称)  
    药师灌顶真言(七遍)  
    药师佛号(拜愿)  
    祈愿祝祷(和尚念祝祷文)  
    回向
    又一般寺院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上灯法会,其程序为:  
    炉香赞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三称)  
    药师灌顶真言  
    药师偈  
    称念药师佛圣号  
    三皈依  
    回向  

    春节平安灯法会
    生活在这个世间,最需要的就是光明,没有光的地方,一片黑暗、一片荒寂。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我们靠着一座灯塔给我们指引航行的方向;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日光灯、家用灯,给予我们方便,让大家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像白天一样生活得自在逍遥;街道上的红绿灯,适当地给予指挥,让车辆行驶畅通,以利交通安全。如今在这个地球村,居住着各种族人士,最重要的是能有一盏佛灯,照耀着我们平安幸福,照耀着我们光明吉祥。佛光山每年春节举行平安灯法会、上灯法会,乃至世界各别分院举办光明灯法会等,是希望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点亮一盏慈悲的灯,点亮一盏智慧的灯 。一个人即使物质生活欠缺,只要他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变得充实、富有。此外,我们还要点亮一盏欢喜的灯,点亮一盏信仰的灯,假如内心有了欢喜、信仰,比世界上有形的财富更为重要。我们更要为社会、为全世界点亮一盏和谐的灯,点亮一盏彼此尊重的灯,大家仰仗着这盏灯,互相尊重,同体共生,那么,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是件多么美好的事。 我们希望藉着点灯,能为世间点亮一盏和平的灯光,让国家与国家和平相处,让种族与种族和谐友爱。当我们有灯光的时候,并不觉得它的重要,一旦周遭一片黑暗,就会感到非常恐慌。平常我讲佛是什么,大家并不知道,也不容易看得到,其实,佛好比光,光能破除黑暗,给予温暖,转生成熟。同样,佛的光能破除我们内心贪、瞋、痴烦恼无明的黑暗,温暖我们的心,圆满我们的人生、人格、未来,成就一切功德。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十五上灯,十八落灯,十九算帐,二十动身。"台湾的民俗里,有庙会灯、元宵上灯、提灯;我们的佛教,有光明灯、平安灯。因为有光才有温暖,有光才有热量,有光才有照耀。每年正月初一有平安灯,平常的日子有光明灯,父母为子女点灯,希望子女聪明乖巧;子女为父母点灯,希望父母身体健康;有的人为自己点灯,希望自己未来顺利;也有的人为世界点灯,希望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人生最美,最有价值的事,就是心中有一盏明灯。 我呼吁大家能在希望的灯下找回自己,让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感觉:我今天找到了自己,我要把真正的自己带回家,把点亮希望的灯带回家,把佛光平安带回家,把所有大家给我们的因缘带回家。 "上灯"是在佛菩萨的加被下,点亮自我内在般若、善良、正见、平和的心灯, 让我们做个明理、慈悲,又有包容心的快乐人。依经典记载,点灯的功德有:  
    双目四肢永远完好,不生缺陷。  
    身无病痛,嗓门柔软,声音妙好。  
    心地清明聪慧,不为愚痴所转。  
    视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细物。  
    生活安稳,衣食丰足,心无所惧。  
    身心自在,善财珠宝滚滚而来。  
    可以获得美丽璎珞及幽美林园。  
    身体健康强壮,充满生命活力。  
    不会与人发生口角打斗等事。  
    不会生无明烦恼。
    佛光山于每年春节举行春节平安灯法会,为点灯的海内外善信礼拜千佛,回向祝福,其程序同礼千佛法会。  


    观音法会 在中国、日本、韩国,说到"观世音菩萨"、"观音老母",那是没有人不知道的。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上,差不多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供奉。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观音菩萨的慈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中。 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圣诞,六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九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这三天,各寺院道场都会举行观音法会乃至打观音七庆祝。一般民众也都会相偕至寺院礼拜,以感怀菩萨的大慈大悲。
    程序:  
    观音法会  
    杨枝净水赞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开经偈  
    普门品  
    观音偈  
    称念观音圣号、绕佛  
    三皈依  
    回向  
    午供  
    开示说法  
    观音七  
    杨枝净水赞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开经偈  
    普门品  
    观音偈  
    观音圣号(绕佛)  
    归位(坐下继续念佛)  
    止静、开静(继续念佛)  
    三皈依  
    回向
    我们礼拜观世音,尊敬观世音,纪念观世音,主要是为了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什么功行呢?  
    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 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以及普门示现,度化众生的事迹,实在是我们的榜样。 为了推动人间佛教,我一直在努力地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神通:我常常一下子飞到欧洲,一下子又在美洲,等一会儿又前往澳洲;为了接引外籍人士,我到天主教、ji 督教的国家弘法,为了度化海外华侨,我又到回教的国家传教。事实上,大家都可以来做观世音菩萨的应化身,像信徒们今天发心在道场的殿堂服务,下次又积极地参与佛光会的活动,这就是佛陀的法音宣流,诸菩萨的随缘应化啊。  
    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自在 自在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去创造,如果我们能自在和任何人相处,任何事我们能自在处理,任何道理我们能自在通达,一颗心能使它自在无碍,任何时间我们都能自在修持,任何逆境我们能自在克服,时时能做到随人自在、随事自在、随物自在、随心自在、随缘自在、随境自在、随处自在、随时自在、随理自在,那么,我们自己不就成了观自在了吗?  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我们可以没有金钱、没有爱情、没有学问,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可以没有慈悲。一般人只是对喜爱的人慈悲,对不喜欢的人就不慈悲;只对自己家属亲人慈悲,对外人或不相干的人就不慈悲。这都是因为缺乏平等的慈悲。而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是以平等的慈悲、无相的慈悲、积极的慈悲、无对待的慈悲以及无贪求的慈悲去对待一切有情众生。  
    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智慧 (普门品)中,佛陀一直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无尽意菩萨闻后,就将代表智慧的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表示度众不光是要有慈悲,更要运用智慧;而观世音菩萨却不肯接受,这是因为在他的慈悲中已经具足智慧,并不是没有原则的滥慈悲。最后在释迦牟尼佛的解说下,观世音菩萨接受了璎珞,将其中的一份供养现世众生的领导中心 释迦牟尼佛,另一份供养代表一切有情的真理法身 多宝佛塔。由此可见 ,观世音菩萨慈悲中的智慧是多么清净庄严啊。
    如何做个日日观音:  
    悲伤的时候有欢笑的表情,欢笑的时候有悲伤的挂念。  
    忙碌的时候有轻松的感受,轻松的时候有忙碌的进取。  
    贫穷的时候有富贵的自尊,富贵的时候有贫穷的谦虚。  
    急躁的时候有缓慢的修养,缓慢的时候有急躁的精神。  
    受苦的时候有快乐的观念,快乐的时候有受苦的心情。  
    发怒的时候有慈悲的心肠,慈悲的时候有发怒的认真。  
    得意的时候有失落的想法,失落的时候有得意的喜悦。  
    拥有的时候有喜舍的个性,喜舍的时候有拥有的感受。  


    ○旧佛像可以买回来供养吗?
    ◎如果是从寺院中因各种原因而流出市面的佛像,例如是被偷出的、被抢盗来的或被寺中不良份子私自售出的佛像,最好是不要去买。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我们不要鼓励及支持这种不善行为;第二是因为护法的关系。在戒风清净的寺院,不论有否供奉护法,都会有世间及出世间的护法护持。你的肉眼看不到他们,不代表他们就不存在。这些护法,会用一切力量令使佛像最终被交还寺院,他们的威德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如果是本属寺院的珍贵古像,最稳当的方法还是不要买回来供奉。其它来源的旧佛像,可以尽管请回供奉,但应请有资格及知识的法师或僧人,依传统方法重新装脏及召请胜住。


    ○佛教徒可以经营佛具店及佛像买卖吗?
    ◎皈依了佛宝的人,应视一切金、银、铜乃至纸造佛像为真正如来,不可视为商品而典当或售卖,此乃皈依三宝之各别学处之一。上述尤指贩卖如来以维持生计及糊口,如果并无分毫营利而纯以成本供应及以方便他人的心去做,则还可以说得过去。经营其它佛品,例如香、油灯等物品,则绝对没有问题。现今商业社会有太多的奇怪佛教产品,纯粹是不懂佛法或不理佛法的商人自以为是地制造出来的,例如印上经文的香炉、印上经文的茶杯及铸有佛陀圣像的腰带扣等,我们应尽可能不售卖这些仿似提倡佛法,实则在颠倒佛法的产品。制造佛像的人,最好不要以此为糊口的职业,只收造像材料成本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工匠必须依〈佛说造像量度经〉或有关论著而塑像,比例及细节要正确无误,不可凭一己想像而发挥创造。佛经有教导造像的人应如何如法地造铸佛像,其中并没说你可以自己凭创意及世间艺术的风格去发挥乱做。如果连我们佛教徒本身都不依佛语及佛经去做,就不必叹息佛法渐衰了,我们自己就正在令它灭亡。请购佛像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在不经意中作语之不善业。如果卖者索价太高,你静静走开就算了,不要讨价还价或说出:'这阿弥陀佛不值一百元!'这类的话。在讨论评述佛像工艺时,只可以说:'这工匠的手艺不太高明!'而不是:'这观音实在太丑了!'。你不要以为这些小节不重要,修持的人要连最微的不善及过失也戒免,最微不足道的小善也不可忽略。  


    ○如果佛陀及三宝真的有无等力量,为何寺院及佛像又会在战争及天灾中被毁呢?
    ◎佛像等圣物被毁,不代表它们没有力量。佛法开示无常之理,世间上的一切事物,无不经历产生、维持及消失的过程,圣物是如此,世俗的人、事及物也是如此。即使本师释迦牟尼的应化色身,也在二千多年前示现入灭的现像。世界上的圣物,是令众生积聚福德资粮的福田。众生能借着对它们观仰、顶礼、供养及绕行等修持而积集成佛的资粮。但它们的住世与否,取决于众生的业力及福德因缘。如果众生没有足够的福德,它们便会不复存在,例如被毁或在天灾人祸中消失。拉萨的大昭寺内,供着一尊世上最神圣的佛像。这佛像是悉达多太子十二岁的等身像,依着太子当时的容貌塑制而成,后来传入汉地,又在汉地文成公主入嫁西藏时传至拉萨。在历代的预言中都有述及,即使这尊最神圣的佛像,最终也会沈入地底,自人间世界消失。那是因为众生之共业所致,我们不再有福德得见这尊神圣的佛像,并不是说佛陀没有力量保护他自己的身像,也不是诸佛没有悲心的缘故。


    ○开了光的佛像就一定要供奉吗?
    佛像并不是佛,但它代表佛陀,所以是众生积累功德的资粮田。为着你自己的利益,你可以供养、顶礼、观仰及绕拜佛像。这是为你自己的利益而做的,不是为了佛而做的。佛像只是一块铜或铁,并不需要饮食或花、灯等供品;佛陀则是圆满的觉者,当然也不依靠凡夫的供养维生。供奉佛像好比农夫料理土地、施肥、播种、浇水等等。农夫所做的种种,并不是为了土地能得到利益,而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利。你供养诸佛也只是为自己及众生之利益而做的,并非因为诸佛有此需要。如果你不愿意,不供奉也可以。诸佛有圆满的悲心,又不需要你的供品,所以绝不会因为你不供养而对你生气,你不须以凡俗众生之心态去猜度佛陀的心。衲见过有些商人把佛像的头锯下来做成装饰品,甚至改为桌灯座等产品,这样是很糟的行为。不论你是否佛教徒,这样的行为及这样地处理佛像是一种恶业因,在未来会引致很严重的果报。因果的定律与宇宙的其它定律一样,不论你是否相信,它一样会生效。家中放了佛像而不供奉不打紧,但千万不要毁坏佛像或选购这些被商人刻意毁坏的产品。  


   ‘念珠’是属于佛教的‘道具’之类。‘念珠’的正名应该为‘数珠’。‘数珠’者,记数珠(记数所用之珠)之意。也叫做‘珠数’、‘诵珠’、‘咒珠’等。   
   ‘念珠’的种类,就质料而言:有菩提子珠、金刚子珠、莲华子珠、金珠、银珠、铜珠、铁珠、水精(晶)珠、木患子珠、香木珠、钰石珠、真珠珠、珊瑚珠、砗渠珠、帝释子珠、螺旋珠、牙珠、赤珠、诸摩尼珠、薏苡珠、草子珠、活儿子珠、阿嚧阿啰阿叉子珠、锡珠、琉璃珠、商佉珠、种种杂宝珠。—以上是依据陀罗尼集经第二作数珠法相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九、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供养次第法品、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除障分品等经所举述。诸经所说,品质数目不等。   
    又据金安一居士mi zong辑要一书、及师范大学教授闻汝贤有关修密之释疑一文举述,有‘水晶珠、菩提子珠、珊瑚珠、人头骨珠、凤眼菩提子珠、琥珀珠’。   
    就数目而言:据木患子经说有一百八颗珠。陀罗尼经说有一百八颗珠、五十四颗珠、四十二颗珠、二十一颗珠。数珠功德经说有一百八颗珠、五十四颗珠、二十七颗珠、十四颗珠。金刚顶瑜伽念诵经说有上品一千八十颗珠。最胜一百八颗珠、中品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说上品一百八颗珠、中品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最上品一千八十颗珠。   
    珠数的意义,通常都认为珠数以一百零八颗为基数;将一百零八减半则为五十四、五十四减半则为二十七,二十七减半则为一十四。又将一百零八以十倍之,则为一千零八十。一般认为这一说法,颇有道理。至如四十二与二十一之数,想必也有说辞。   晚近以来,对于那些珠数、都已演绎出了一些诠释。那些道理虽然没有典据可明,但仍然被传述著。那些诠释是:一百八颗,意味著证成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之意义。一千八十颗,意味著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之意义。另有一说是:意味著金刚界一百八尊,各具一百八尊之意义。五十四颗,意味著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之五十四位。四十二颗,意味著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览、妙觉之四十二位。二十七颗,意味著十八学人及九无学。二十一颗,意味著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之二十一位。十四颗意味著观音菩萨之十四无畏。   
   ‘念珠’的用途及功德:木患子经略说:‘若欲灭除烦恼障报障等,当线贯木穗子一百八颗,常自随带。若行若坐若卧,恒使一心,捏珠称念,佛法僧名。 ......若能满于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命终当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行安乐。若复能满一百万遍,当得断除百八结业,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之根,获无上果。’(译自日文版望月佛教大辞典)   陀罗尼集经第二作数珠法相品略说:‘行者若持此诸宝数珠,诵经持咒念佛,当能满足十种波罗蜜之功德,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译自日文望月佛教大辞典)   又数珠功德经说:‘若有人手持数珠,虽不念诵佛名及陀罗尼者,此令不获福无量。’   
    金刚顶念珠经偈云:‘若安顶髻净无间,由戴顶上灭四重,手持臂上除众罪,能令行人速清净。’     又一字顶轮仪说:‘若用□字真言,加持数珠七遍,用持课时,一遍成千遍。’   
    再者;随‘念珠’的种类不同,其念诵的功德利益,也有胜劣之差异。—据陀罗尼集经说,以水精珠,最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建立道场发愿品说:香木珠获一分福,钰石珠铜珠铁珠二分,水精珠真珠珠一俱胝分,莲华子珠金刚子珠二俱胝分。杂宝珠(众宝珠)及菩提子珠最为殊胜,能获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分福德。又据守护经说,菩提子珠及种种和合之珠,最为殊胜。又据数珠功德经及瑜伽念珠经说:菩提子珠最为殊胜。   
    再者:根据‘mi zong’三部五部法之不同,其所用之念珠,随有差异。—据苏悉地羯啰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观音部(莲华部)用莲华子珠,金刚部用噜梛啰叉子珠。又据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金刚部用金刚子珠、宝部用金等诸宝珠,莲华部用莲花子珠,羯磨部用种种和合珠。又时人金安一所著mi zong辑要及师大教授闻汝贤‘修密释疑’一文说: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及观音法用水晶珠,修怀法及长寿法用珊瑚珠,修诛法及一切法用人头骨珠,修观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   
    佩带‘念珠’,可以提醒道念。佩带‘念珠’,可以庄严威仪。持用‘念珠’,可以记取念诵数目,不使功夫减退。  


    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觉义,法宝是正义,僧宝是净义。   
    佛,梵语佛陀耶,译华言名觉者,含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自觉,拣非凡夫的不觉;觉他,拣非二乘圣人的自觉;觉行圆满,拣非菩萨修因,觉行未圆满。诸佛因中修行时,能运用般若的智慧——始觉智,照见宇宙人生的原理——本觉理,自觉觉他的功德妙行,都达到究竟圆满的觉悟境界,所谓:“三觉圆明,万德具足,”彻底明白人生的意义,回复本来具足的真如自性,成为宇宙的大觉,即被称为佛陀——觉者。所以佛字,又含有始觉,本觉,究竟觉的意义。   
    自从佛觉悟宇宙原理,亲证诸法本体之后,即本其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的精神,来入人间,将自己所发现的真理,以及发现真理的方法,教导世人,令见佛闻法的人,化愚成智,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最后觉悟成佛,究竟离苦得乐,给予众生无穷无尽的利益,因此名为佛宝。   
    法,梵语达摩耶,译华言名为法,含有自性与轨持的意思。即是说;宇宙间所有一切现象,无论是有情无情,有形无形,是精神,是物质,皆各有其独特的自性,是有一定的运作与表达,令人看了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我们看见地的坚性,就知道是地;看见水的湿性,就知道是水;看见火的暖性,就知道是火;看见风的动性,就知道是风等,所以凡能含持自性,轨生他解的事物就是法,但这只是就宇宙的现象界而言。至于事物的本体,究竟是甚么呢?自古以来,所有人类都不知道,教育家不知道,哲学家也不知道,连极端进步,极端聪明的科学家,也无法了解,唯有佛陀一人,不但知道,而且亲证。   
    因为佛能够运用高深而超人的般若智慧,既理解宇宙原理,又亲证诸法本体,之后,即将其所发现的真理,及其亲证诸法本体的经验与方法,教导弟子们,并鼓励劝勉弟子们,努力修学,积极进取,谋求拾回遗失已久的佛性,亲自体证诸法的本体。所以法,在佛教言,有证法,教法、与修法。众生依佛的教法,精勤修学,如法受持,终有一天,可以亲证佛所证、所说的真理,和佛一样,成为宇宙的大觉,究竟离苦得乐,因此名为法宝。   
    僧,梵语僧伽耶,译华言名和合众。是指出家学佛的比丘与比丘尼的团体而言。因为出家人在同一信仰,共一目标的团体中,过著身和共住,口和无诤,见和同解,意和共悦,戒和共修,利和同均的清净生活,三业清净,思想一致,享受平等;最后,还可以共证寂灭理,所以名和合众。可以说:僧就是出家修行,住持佛法,团结一致的集团,他她们能够弘扬佛法,续佛慧命,作为我们的导师,人间的福田,有益社会,有利群众,因此被称僧宝。  


    梵钟的产生是佛教东来、寺院兴起的产物。梵钟就是佛钟,顾名思义是供寺庙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另外诸如起床、睡觉、吃饭等无不以钟为号。所以,不同用途则敲不同的钟。但敲钟的讲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规 ·法器》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钟要连击一百零八下。   
    一百零八下的规则与“九”有关,因为在我国古代,认为“九”具有极高、吉祥之意。而“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是把“九”的意境推向极致。   
    佛事钟是用于祈祷、感化、超度众生。僧寺的钟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复两遍,共108下。至于大钟为何要定为108下?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格致镜原》引《绀珠》云:“凡撞钟一百零八声以应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天为一候)之数。”合为108,其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这表明在农耕社会里,人们希望通过佛来保佑丰衣足食。另一种说法是,佛教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敲一百零八下便能解除忧愁。敲钟偈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所以,念经或诵咒一百零八遍,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颗,就连菩萨也是一百零八尊,这些都是为了消除人们的烦恼而达到极好、吉祥之意。钟鸣108响,以尽除人间烦恼,佛教上称为“百八钟”。一般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称为晨钟暮鼓,以警觉修行人要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一般的游人、香客到寺院都要撞钟三下,至于为何要撞三下?据说撞钟三下,分别代表福、禄、寿。这里的福指的就是福喜临门,禄指的就是高官厚禄,寿指的就是延年益寿。所以凡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大都要撞钟三下,以祈身体健康、福禄呈祥、烦恼消除、善根增长。   
    钟声能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和美的享受。一直到现在,大凡喜庆盛典,新春佳节,那悠扬的钟声仍在喧闹的都市上空回响,这钟声象征着和平、吉祥、振兴、奋进!   
    钟,平稳庄重,端庄安祥,千百年来作为中国寺院不可缺少的一种法器,一般都高悬在大殿或钟楼的梁上。在撞击时,声音纯厚绵长,圆润洪亮…… (自《法音》 2005年第1期)  


    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 “ 水陆 ” 之名,始见于宋遵式( 964—1032 )的《施食正名》,谓系 “ 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 ” (见《金园集》卷四)。     
    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四说: “ 所谓水陆者,因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 ‘ 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 ’ 帝因誌公之劝,搜寻贝叶,早夜披览;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仪文,遂于润州(今镇江)金山寺修设。帝躬临地席,命僧祐禅师宣文。 ” 七年代或说在天监七年( 508 、据《事物纪原》,或说在天监四年 505 ,据《佛祖统纪》等)。经过周、隋各代,其传渐衰。至唐咸亨中( 670—673 )西京法海寺道英从吴僧义济得其仪文,遂再兴法会于山北寺(《释氏稽古略》卷三)。宋苏轼重述《水陆法像赞》,后谓之《眉山水陆》。熙宁中( 1068—1077 ),东川杨锷祖述旧规,又制仪文三卷(佚失),行于蜀中,最为近古。江淮京浙,所用像设一百二十位者,是后人踵事增华,以崇其法。     
    宋元丰七、八年间( 1084—1085 ),佛印(了元)住金山时,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了元亲自主持,大为壮观,遂以 “ 金山水陆 ” 驰名。绍圣三年( 1096 ),宗赜删补详定诸家所集,完成《水陆仪文》四卷,普劝四众,依法崇修。今其文亦不传,仅可从其所撰《水陆缘起》一文,得知其内容一斑(见《施食通览》)。     
    南宋乾道九年( 1173 ),四明人史浩尝过镇江金山寺,慕水陆斋法之盛,乃施田百亩,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以为报四恩之举;且亲制疏辞,撰集仪文。孝宗闻之,特给以 “ 水陆无碍道场 ” 寺额。月波山附近有尊教寺,师徒道俗三千人,施财置田,一遵月波山四时普度之法。众更力请志磐续成《水陆新仪》六卷,推广斋法。并劝十方伽蓝,视此为法,大兴普度之道(《佛祖统纪》卷三十三)。  
    水陆法会自宋代流行以后,很快地普及于全国,特别成为战争以后朝野常行的一种超度法会。宗赜《水陆缘起》说: “ 今之供一佛、斋一僧,尚有无限功德,何况普通供养十方三宝、六道万灵,岂止自利一身,亦乃恩沾九族。 …… 所以江淮两浙、川广、福建,水陆佛事,今古盛行。或保庆平安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善。追资尊长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孝。济拔卑幼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慈。由是富者独力营办,贫者共财修设。 ” 这是后世所谓 “ 独姓水陆 ” 与 “ 众姓水陆 ” 的渊源。   
    宋代以后,著名的水陆法会见于记载者,如宋元祐八年( 1093 )苏轼为亡妻王氏设水陆道场(《东其后集》卷十九)。绍兴二十一年( 1151 )慈宁太后施钱为真歇清了于杭州崇先显孝寺修建水陆法会(正觉《真歇了禅师塔铭》)。同时王机宜为亡弟留守枢密兴建水陆佛事于蒋山太平兴国寺,应庵昙华( 1103—1163 )曾为升座说法(《应庵昙华禅师语录》卷五)。 元代延祐三年( 1316 ),朝廷设水陆大会于金山寺,命江南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参加僧众一千五百人,径山元叟行端有《朝廷金山作水陆升座》法语(行悦《列祖提纲录》卷十六)。至治二年( 1322 )所修水陆法会,规模尤大。正印《金山大会归上堂》: “ 金山大会,诚非小缘。山僧得与四十一人善知识,一千五百比丘僧,同入如来大光明藏,各说不二法门,共扬第一义谛。 ”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卷上;又有《朝廷金山寺建水陆会升座》法语,见《列祖提纲录》卷十六)此外大都(今北京)吴天寺、五台山、杭州上天竺寺等南北各地,亦都曾举行盛大水陆法会。又元代四川华严学者痴庵祖觉住眉州中岩寺,尝修《水陆斋仪》行世(《大明高僧传》卷一),其时流行于四川可知。        
    明初洪武元年至五年( 1368—1372 ),相继于南京蒋山设广荐法会,即水陆法会。其中以洪武五年( 1372 )正月所修法会之规模为最大。前后法会均请四方名德与会。如楚石梵琦、季潭宗泐、来复见心、东溟慧日、梦堂昙噩等,均曾应邀赴会说法,参加僧众常达千人。太祖曾命宗泐作《赞佛乐章》八曲,使太常奏曲歌舞;太祖与群臣均赴会礼佛。法会仪式,具见于宋濂《蒋山寺广荐佛会记》。以上是历代水陆法会举行的概况。  
    关于水陆道场的仪式,从现存十三世纪时日僧承澄( 1205—1282 )所辑《阿娑缚抄》卷一百六十六中的《冥道供》一文看(冥道即水陆的异名),其坛场布置、形象配列、法器供物及法事进行等仪式,与今《水陆仪轨》大致相同。宗赜尝谓杨锷祖述旧观,撰《水陆仪》三卷行于蜀中,颇存古法,可能即是采取密教冥道仪轨而写成的。杨锷《水陆仪》原本已失,但据《施食通览》所引有《初入道场叙建水陆意》,宣白召请上堂八位圣众,宣白召请下堂八位圣凡等。稍后,苏轼《水陆法象赞序》中说:水陆道场随世增广,唯蜀人颇存古法,像设犹有典型。 “ 虔召请于三时,分上下八位 ” 云云(《东其后集》卷十九)。其中上堂八位与下堂八位的名称与《水陆仪》一致,可知二者前后有关系。宗赜撰《水陆缘起》,则叙述更详。他说水陆供养的对象分上中下,上则供养法界诸佛、诸位菩萨、缘觉、声闻、明王、八部、婆罗门仙。次则供养梵王帝释二十八天、尽空宿曜一切尊神。下则供养五岳河海大地龙神、往古人伦、阿修罗众、冥官眷属、地狱众生、幽魂滞魄、无主无依诸鬼神众、法界旁生。六道中有四圣六凡,普通供养。 …… 未发菩提心者,因此水陆胜会,发菩提心。未脱苦轮者,因此得不退转。未成佛道者,因此水陆胜会,得成佛道。     
    明代江浙之间,有北水陆和南水陆之分。四明所行的南宋志磐续成的《水陆新仪》为南水陆。而金山旧仪,则称为北水陆。明末袾宏不从北而从南,即依志磐《新仪》,稍事改削,行于杭州(智旭《水陆大斋疏》见《灵峰宗论》卷七之四)。

TOP

续 2




      清仪润依袾宏之意,详述水陆法会作法规则,撰成《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六卷,成为现行水陆法会仪式的手册。其后咫观更就袾宏《水陆仪轨》详细增补论述,成《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九卷,略称《鸡园水陆通论》;此外又撰《水陆道场fa lun宝忏》十卷。皆为现行水陆法会之所取则。     


    其法事内容,在七昼夜之间,主要为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上堂三宝十位圣贤,奉请于午前;下堂圣凡十位神灵,召请于初夜(《水陆仪轨》卷二)。此仪式中的上下堂十位,即依旧制上下堂八位增订而成(《普说水陆缘起》见《水陆仪轨》卷二)。其上堂十位是: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十方常住诸菩萨僧等。下堂十位是:十方法界四空四禅六欲诸天天曹圣众、五岳四渎福德诸神等。     
    至于现行水陆法会坛场的布置、念诵经典及其人数,牌轴的规定和进行的程序等,依《鸡园水陆通论》等所说,法会坛场分为内坛和外坛。法事以内坛为主,像设布置香花供养,力求庄严。正中悬挂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烛供物。其前安置长方台四只成四方形,台上分置铜磐、斗鼓、铙钹、手铃及仪轨等,为主法、正表、副表、斋主四人所用。四围绕以布幕,将内坛分成三间。两侧分挂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陆画像。画像之下列插牌竿,详记每位圣凡名称。牌上皆画宝盖,下画莲花,中用黄纸;下堂则用红纸以为区别。     
    外坛有六个坛场:大坛二十四人,专门礼拜《梁皇宝忏》。诸经坛七人,讽诵诸经。《法华》坛七人,专诵《妙法莲花经》。净土坛七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华严》坛二人,静阅《大方广佛华严经》。瑜伽坛,亦称施食坛,为夜间施放焰口之用,人数由各坛临时调用。此外监坛一人,共计四十八人。   
    内外坛法事一般为七日(内坛亦有五日者,则自第三日起)。其进行程序:第一日三更,外坛洒净,四更内坛结界,五更遣使建旛(旛上书 “ 修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功德宝旛 ” ,高悬于大雄宝殿左前方的刹竿上)。第二日四更,请上堂,五更奉浴。第三日四更供上堂,五更请赦。午刻斋僧。第四日三更,请下堂,四更奉浴,五更说戒。第五日四更,诵《信心铭》,五更供下堂,午刻斋僧。第六日四更,主法亲祝上下堂,午前放生。第七日五更,普供上下堂,午刻斋僧,未时迎上下堂至外坛,申时送圣,水陆法会即告圆满。法会期间,自第一夜起,每夜于瑜伽坛各放焰口一台,至第六夜则放五方焰口,内坛水陆法师及诸坛僧众均参与法事,为水陆法会仪式的顶点,以后即从事结束。(稿源:中国佛教在线)  


    汉字音译为唵( an )、嘛( ma )、呢( ni )、叭( ba )咪( mei )吽( hong )。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mi zong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 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区庙宇还有用八思巴字)书写、描画、雕刻在建筑物檐枋、天花板、门框、大小宗教器具、山岩、石板上。     
    仅从字面上解释,不过是“如意宝啊,莲花哟!”一句感叹语句,是一句未念完的佛经,或是仅表现出赞美观世音、憧憬幸福的心情。     
   “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要身、口、意与佛成为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二字,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又叫嘛呢宝。据说此宝隐藏在海龙王的脑袋里,有了此宝,各种宝贝都会来聚会,故又叫“聚宝”。“叭、吽”二字,梵文意是“莲花”,表示“莲花部心”,比喻佛法像法像莲花一样纯洁。“咪”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成达到“正觉”成就一切、普度众生、最后成佛的境界。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循环往复念诵,即能消灾积德、功德圆满。     
    在广大藏区,六字真言随处可见,充分表现现藏族人民对幸福的憧憬,对佛的虔诚和他们美好善良的心地。  



                                                   佛教与音乐


            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法华经·方便品》云:“歌呗颂佛德,乃至一音,皆已成佛道。”   
    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声乐主要有:1、独唱,由维那担任;2、领唱和齐唱结合,即由维那唱上句,僧众唱下句:3、齐唱;4、轮唱。   
    声乐曲调的格式主要有四种,即赞、偈、咒、白。赞,用于颂佛之功德,如三宝赞、得赞等,其词多为长短句式的诗。偈,用于颂扬佛教教义,如净三业偈、沐浴偈等,其词有四、五、六、七和九言的句式,在曲调上除了用上下对句外,一般常以四句为一乐段。咒,是密语或真言,如洒净真言等,其词的格式变化甚多,曲调比较活泼。白,除直白外,其他如梵白、书声白、书梵白、道腔白等都带有音乐旋律,与散板吟唱十分相似。   
    器乐订演奏曲牌。各地各派寺院用的曲牌不尽相同,如江苏地区用十番鼓,山西五台山用八大套,北京有智化寺的京音乐等。   
    佛教常见的主要仪式有朝课、晚课、佛诞祝仪、忏仪、放焰口及水陆法会(水陆道场)、戒坛仪式等等。其中禅门日育是比丘每日在寺院中早晚必做的功课,音乐并不复杂,而且各地较为一致。放焰口和水陆法会规模较大,费时较长,有的还有情节内容,其音乐和舞蹈、诵白的结合安排都有一定的水平。音乐旋律有的庄重,有的活泼,有的凄厉,有的热情,随仪式发展而变化。如放焰口,据传有九板十三腔,不同的唱腔旋律有几十种,因此,放焰口的音乐结构实际上相当于一出音乐清唱剧。水陆法会的规模更大,主要盛行于江浙一带和台湾等地。   
    演奏使用的乐器,自明代起,在早晚课诵、祝圣等宗教仪式中,著名寺院都较统一,即只用经书中称之为法器的打击乐器,如磬、引磬、木鱼、铛、铪、钟、鼓等。在其他佛事仪式中,特别是民间应赴的佛事仪式,各地应用乐器不全相同,各有地方特色。除打击乐器之外,吹管乐器有管子、笛、笙、唢呐、昭君等。也有采用丝弦乐器的。   

    源流   
    佛教音乐源于印度。公元前后,天竺的佛教音乐甚盛。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当时称为梵呗。慧皎的《高僧传》云:“天竺方俗,凡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义争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云:“初出家者……即须先教颂斯二赞,无问大乘、小乘,咸同遵此。”自佛教开始传入至三国时,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音乐。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竺示兰、迦时摩腾、支娄迦谶、支谦、康僧会、帛尸梨蜜多罗、有“胡呗三契”和“高声梵呗”;支昙   有“六言梵呗”;鸠摩罗什作十首偈颂,赠沙门法和。《隋书·音乐志》载:吕光等灭龟兹,因得龟兹乐“于阗佛曲”。赞宁《高僧传·读诵篇》云:“北则竺兰,始直声而宣剖;南惟僧会,扬曲韵以讽通”,慧皎《高僧传》卷十三云:鸠摩罗什“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把竺法兰、康僧会、鸠摩罗什等奉为梵呗传入中国的鼻祖。   

    发展   
    印度佛教音乐在汉地流传中,因汉、梵语音不同,曲调难以通用和接受,“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为了便于弘扬佛法,为广大信徒所接受,音乐遂“改梵为秦”,用中国的音调来配唱汉译经文。相传最早改梵为秦的是三国魏曹植。《法苑珠林》言其游鱼山时,闻空中梵天之响而“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之讽诵,咸宪章焉”。魏晋间的佛教出现了与印度佛教音乐相异的形式,由中国人创制的佛教音乐,可视为中国佛教音乐的萌芽。   
    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传播,民间吟唱赞偈甚为流行。佛教中涌现了一些有民族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僧人,在慧皎的《高僧传》和道宣的《续高僧传》等书中,记载了南北朝至唐初的许多擅长佛教音乐的高僧,如道照、慧琚、昙宗、道慧、智周、慧明、法称、真观等。据传,他们皆“尤善唱导,出语成章”,“声韵锤铃”,“唱说之功,独步当世”;其见闻者,莫不惊异。梁武帝箫衍积极倡导师佛教音乐,《隋书·音乐志》云:帝既笃敬佛法,“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另外,他还开创了童声演唱佛曲的“法乐童子伎”,让“童子倚歌梵呗”,又多次举办“无遮大会”,为中国佛教音乐创作、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条件。这一时期,各地佛教音乐在创作中,又因方言、地方音乐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风格各异。道宣在《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篇》中评论道:佛教音乐“地分郑魏,声亦参差”,“东川诸梵声唱尤多,其中高者,则新声助哀般遮屈势之类也”,“吴越志扬,俗好浮绮,致使音颂所尚唯以纤婉为工”,“江淮之境,偏饶此玩,雕饰文绮,糅以声华”,“秦壤雍冀,音词雄远”。南北朝时代,乐僧辈出,新创作丰富多彩,信众欢迎,加上帝王倡导,这就为佛教音乐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唐代,西域音乐广泛传入中原地区,唐太宗在宫廷欢宴百僚时,经常演奏《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等十部乐。其中《天竺乐》、《西凉乐》、《龟兹乐》等西域音乐和佛教音乐均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当时中原最流行的音乐。《旧唐书·音乐志》云:“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同时,中国佛教音乐在创作和演唱、演奏上均达到很高水平,进入了鼎盛时期。庙会在唐代已成为艺术表演场所,寺院成为保存和传习佛教音乐的中心,僧人中演唱、演奏大师辈出。如《宋高僧传》称少康唱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其艺术魅力如“善医以饧蜜涂逆口之药,诱婴儿入口耳”;唐《乐府杂录》和《因话录》说文淑“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听者填咽寺舍”。《太平广记》称唐文宗曾采其讲声成为小管的曲子。又如段善本,贞元年间与有“长安第一手”之称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比艺,其高超的演奏技术使听众倾倒,康昆仑惊服,后拜其为师。唐代佛教的“俗讲”吸引广大百姓,韩愈诗云:“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姚合也有“仍闻开讲日,湖上少鱼船”和“酒坊鱼市尽无人”之句。《续高僧传》记载宝巖和尚登座俗讲时,“案几顾望,未及吐言,掷物云崩,须臾坐没”,有的高僧“随物赞祝,其纷若花,士女观听,掷钱如雨”。     
    唐代佛曲名目甚多。据近人任二北对敦煌卷子中的500余首曲名进行考证研究,其中佛曲有:《婆罗门》、《悉昙颂》、《佛说楞伽经禅门悉昙章》、《好住娘》、《散花乐》、《归去来》、《太子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等281首。在陈旸的《乐书》中,还载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如来藏佛曲》等几十首。此外,在《羯鼓录》、《食曲》、《唐会要》等书中。也有佛曲名的记载。唐代佛教音乐还吸收和融合了民间音乐和古乐,如佛曲《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好住娘》等。在历经了600余年发展、变化,经过汉族多代僧人的努力创造,中国佛教音乐在唐代进入了辉煌灿烂时期。   
    宋元明清诸代,佛教音乐又经多次的搜集、加工和整理。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搜集唐、宋、元以来通行南北的佛教音乐曲调400余首,编成《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行世。这本曲集不但影响全国,还流传越南、缅甸一带。   
    近代佛教音乐基本上保存了明清的传统。音乐活动较著名的,有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北京智化寺、扬州大明寺以及山西五台山诸博物院。为发掘、整理中国古老的佛教音乐,1986年3月,北京于广化寺成立了北京佛教音乐团,整理、研究智化寺自明正统(1436~1449)年间流传下来的京音乐。       佛教音乐对于中国民间shuo唱音乐、音韵学以及乐律、音阶和字谱学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另外,崇奉佛教的音乐家和民间音乐艺人,还创作过不少宣传佛家思想的非宗教仪式所用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如琴曲《普庵咒》,shuo唱音乐“宣卷”、“宝卷”的早期作品和现代名僧弘一所作的《三宝歌》等。   

    史料
    中国佛教音乐的史料不多,流传的谱集更为少见。现藏法国伯希和编号为P3539,即写在“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的背面的残谱两行和编号为P3808,即写于后唐长兴四年(933)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卷子的背面的25首曲子,以及山西五台山鼓乐老谱等唐代字谱,是目前研究唐代佛教音乐的珍贵资料。明永乐趣一年(1404)行世的普集以及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北京智化寺的曲谱集,也是重要资料。在日本《大正新修大藏法》中的《鱼山声明集》、《鱼山和钞》以及西藏扎什伦寺所藏的《央移普》等均为声曲线谱,这些重要的音乐史料,尚待破译。此外,各地寺院也有一些手抄谱本。(陈大灿)   


    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法华经·方便品》云:“歌呗颂佛德,乃至一音,皆已成佛道。”   
    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声乐主要有:1、独唱,由维那担任;2、领唱和齐唱结合,即由维那唱上句,僧众唱下句:3、齐唱;4、轮唱。   
    声乐曲调的格式主要有四种,即赞、偈、咒、白。赞,用于颂佛之功德,如三宝赞、得赞等,其词多为长短句式的诗。偈,用于颂扬佛教教义,如净三业偈、沐浴偈等,其词有四、五、六、七和九言的句式,在曲调上除了用上下对句外,一般常以四句为一乐段。咒,是密语或真言,如洒净真言等,其词的格式变化甚多,曲调比较活泼。白,除直白外,其他如梵白、书声白、书梵白、道腔白等都带有音乐旋律,与散板吟唱十分相似。   
    器乐订演奏曲牌。各地各派寺院用的曲牌不尽相同,如江苏地区用十番鼓,山西五台山用八大套,北京有智化寺的京音乐等。   
    佛教常见的主要仪式有朝课、晚课、佛诞祝仪、忏仪、放焰口及水陆法会(水陆道场)、戒坛仪式等等。其中禅门日育是比丘每日在寺院中早晚必做的功课,音乐并不复杂,而且各地较为一致。放焰口和水陆法会规模较大,费时较长,有的还有情节内容,其音乐和舞蹈、诵白的结合安排都有一定的水平。音乐旋律有的庄重,有的活泼,有的凄厉,有的热情,随仪式发展而变化。如放焰口,据传有九板十三腔,不同的唱腔旋律有几十种,因此,放焰口的音乐结构实际上相当于一出音乐清唱剧。水陆法会的规模更大,主要盛行于江浙一带和台湾等地。   
    演奏使用的乐器,自明代起,在早晚课诵、祝圣等宗教仪式中,著名寺院都较统一,即只用经书中称之为法器的打击乐器,如磬、引磬、木鱼、铛、铪、钟、鼓等。在其他佛事仪式中,特别是民间应赴的佛事仪式,各地应用乐器不全相同,各有地方特色。除打击乐器之外,吹管乐器有管子、笛、笙、唢呐、昭君等。也有采用丝弦乐器的。

TOP

续 3




       源流   


    佛教音乐源于印度。公元前后,天竺的佛教音乐甚盛。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当时称为梵呗。慧皎的《高僧传》云:“天竺方俗,凡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义争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云:“初出家者……即须先教颂斯二赞,无问大乘、小乘,咸同遵此。”自佛教开始传入至三国时,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音乐。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竺示兰、迦时摩腾、支娄迦谶、支谦、康僧会、帛尸梨蜜多罗、有“胡呗三契”和“高声梵呗”;支昙   有“六言梵呗”;鸠摩罗什作十首偈颂,赠沙门法和。《隋书·音乐志》载:吕光等灭龟兹,因得龟兹乐“于阗佛曲”。赞宁《高僧传·读诵篇》云:“北则竺兰,始直声而宣剖;南惟僧会,扬曲韵以讽通”,慧皎《高僧传》卷十三云:鸠摩罗什“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把竺法兰、康僧会、鸠摩罗什等奉为梵呗传入中国的鼻祖。   发展   印度佛教音乐在汉地流传中,因汉、梵语音不同,曲调难以通用和接受,“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为了便于弘扬佛法,为广大信徒所接受,音乐遂“改梵为秦”,用中国的音调来配唱汉译经文。相传最早改梵为秦的是三国魏曹植。《法苑珠林》言其游鱼山时,闻空中梵天之响而“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之讽诵,咸宪章焉”。魏晋间的佛教出现了与印度佛教音乐相异的形式,由中国人创制的佛教音乐,可视为中国佛教音乐的萌芽。   
    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传播,民间吟唱赞偈甚为流行。佛教中涌现了一些有民族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僧人,在慧皎的《高僧传》和道宣的《续高僧传》等书中,记载了南北朝至唐初的许多擅长佛教音乐的高僧,如道照、慧琚、昙宗、道慧、智周、慧明、法称、真观等。据传,他们皆“尤善唱导,出语成章”,“声韵锤铃”,“唱说之功,独步当世”;其见闻者,莫不惊异。梁武帝箫衍积极倡导师佛教音乐,《隋书·音乐志》云:帝既笃敬佛法,“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另外,他还开创了童声演唱佛曲的“法乐童子伎”,让“童子倚歌梵呗”,又多次举办“无遮大会”,为中国佛教音乐创作、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条件。这一时期,各地佛教音乐在创作中,又因方言、地方音乐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风格各异。道宣在《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篇》中评论道:佛教音乐“地分郑魏,声亦参差”,“东川诸梵声唱尤多,其中高者,则新声助哀般遮屈势之类也”,“吴越志扬,俗好浮绮,致使音颂所尚唯以纤婉为工”,“江淮之境,偏饶此玩,雕饰文绮,糅以声华”,“秦壤雍冀,音词雄远”。南北朝时代,乐僧辈出,新创作丰富多彩,信众欢迎,加上帝王倡导,这就为佛教音乐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唐代,西域音乐广泛传入中原地区,唐太宗在宫廷欢宴百僚时,经常演奏《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等十部乐。其中《天竺乐》、《西凉乐》、《龟兹乐》等西域音乐和佛教音乐均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当时中原最流行的音乐。《旧唐书·音乐志》云:“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同时,中国佛教音乐在创作和演唱、演奏上均达到很高水平,进入了鼎盛时期。庙会在唐代已成为艺术表演场所,寺院成为保存和传习佛教音乐的中心,僧人中演唱、演奏大师辈出。如《宋高僧传》称少康唱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其艺术魅力如“善医以饧蜜涂逆口之药,诱婴儿入口耳”;唐《乐府杂录》和《因话录》说文淑“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听者填咽寺舍”。《太平广记》称唐文宗曾采其讲声成为小管的曲子。又如段善本,贞元年间与有“长安第一手”之称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比艺,其高超的演奏技术使听众倾倒,康昆仑惊服,后拜其为师。唐代佛教的“俗讲”吸引广大百姓,韩愈诗云:“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姚合也有“仍闻开讲日,湖上少鱼船”和“酒坊鱼市尽无人”之句。《续高僧传》记载宝巖和尚登座俗讲时,“案几顾望,未及吐言,掷物云崩,须臾坐没”,有的高僧“随物赞祝,其纷若花,士女观听,掷钱如雨”。   
    唐代佛曲名目甚多。据近人任二北对敦煌卷子中的500余首曲名进行考证研究,其中佛曲有:《婆罗门》、《悉昙颂》、《佛说楞伽经禅门悉昙章》、《好住娘》、《散花乐》、《归去来》、《太子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等281首。在陈旸的《乐书》中,还载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如来藏佛曲》等几十首。此外,在《羯鼓录》、《食曲》、《唐会要》等书中。也有佛曲名的记载。唐代佛教音乐还吸收和融合了民间音乐和古乐,如佛曲《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好住娘》等。在历经了600余年发展、变化,经过汉族多代僧人的努力创造,中国佛教音乐在唐代进入了辉煌灿烂时期。   
    宋元明清诸代,佛教音乐又经多次的搜集、加工和整理。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搜集唐、宋、元以来通行南北的佛教音乐曲调400余首,编成《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行世。这本曲集不但影响全国,还流传越南、缅甸一带。   
    近代佛教音乐基本上保存了明清的传统。音乐活动较著名的,有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北京智化寺、扬州大明寺以及山西五台山诸博物院。为发掘、整理中国古老的佛教音乐,1986年3月,北京于广化寺成立了北京佛教音乐团,整理、研究智化寺自明正统(1436~1449)年间流传下来的京音乐。   
    佛教音乐对于中国民间shuo唱音乐、音韵学以及乐律、音阶和字谱学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另外,崇奉佛教的音乐家和民间音乐艺人,还创作过不少宣传佛家思想的非宗教仪式所用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如琴曲《普庵咒》,shuo唱音乐“宣卷”、“宝卷”的早期作品和现代名僧弘一所作的《三宝歌》等。   
    史料
    中国佛教音乐的史料不多,流传的谱集更为少见。现藏法国伯希和编号为P3539,即写在“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的背面的残谱两行和编号为P3808,即写于后唐长兴四年(933)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卷子的背面的25首曲子,以及山西五台山鼓乐老谱等唐代字谱,是目前研究唐代佛教音乐的珍贵资料。明永乐趣一年(1404)行世的普集以及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北京智化寺的曲谱集,也是重要资料。在日本《大正新修大藏法》中的《鱼山声明集》、《鱼山和钞》以及西藏扎什伦寺所藏的《央移普》等均为声曲线谱,这些重要的音乐史料,尚待破译。此外,各地寺院也有一些手抄谱本。(陈大灿)  


    作者:许可(北海)     
    在北京智化寺听了“京音乐”,才知道梵音原来这般古雅、苍凉。当时,我正在禅房和一位年老的女居士说话,乐声骤起,石破天惊一样。高亢、凄越、绚丽、又低回呜咽。乐声好像从亘古荒原的深处飘来。似乎一切正在死去,又好像万物正在复苏。感伤与欢悦一起啃啮着人的心,令人直想落泪。我闭上眼睛,泪水还是挂落下来。        
    一曲终了。我问,这是什么曲子?寺里的艺僧本生师傅说,是《料峭曲》,放焰口时吹的。本生师傅坐首席,执云锣。云锣相当于乐队的指挥。笙管笛,鼓铙钹,全应云锣起奏停奏,合着云锣而散板,而中板,慢板,快板。本生师傅大概是看见了我脸上的泪痕,不再如我刚进禅房时那样沉默着。本生师傅说,曾有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来记谱。“用简谱记录古谱不是原来的味儿了。好比西乐伴奏<沙家浜》,能跟京胡伴奏一个味儿么?”本生师傅慢条斯理地说,声音苍老,像在叹息。     
    大概本生师傅看到了我在小本子上记谱。其实我仅记了主旋律的半句,只为了今后看着能够在冥冥之中记起来回味。我不懂记谱,却深信本生师傅的话。那份中土文化的亘古悲怆,观代简谱是记不下来的。     
    吹笙的师傅叫福广。他似乎更入世,也健谈。福广师傅说,1992年到西德演奏,插奏了一曲《放驴》,想热闹热闹。西德人说:“不听这个!这是天桥卖艺的曲子。”诞生过贝多芬、巴赫、瓦格纳的音乐大国,崇尚照亮灵魂的音乐。奈何国人“放驴圈马”多年。“赶驴子充马匠”的行时走红,弄得马匠也情不自禁夹带着赶驴凑热闹。贻笑大方倒在其次,经年之后的大悲哀恐就余味无穷了。     
    “京音乐”出自智化寺。这智化寺为明英宗的大太监王振的家宙。700年前的王振得到一本唐代古谱,让家庙的艺僧习而演之。王振精通音律,家庙的佛乐于是得以辉煌,逐渐发展成集宫廷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体的“京音乐”,代代寺传。王振在政治品德上不足挂齿。他对英宗皇帝先谄后卖,属于奸佞小人,却因其音乐修养做了桩有益于文化的善事。     
    智化寺“京音乐”传到第26代,也就是本生福广这儿,解放了。僧人还俗,“京音乐”匿迹。到80年代初,中国某高层人士访日,日本雅乐团演奏古乐款待。高层人士极赞古乐。日本人得意,“从你们中国传来的。现在中国没有了。只有日本能演奏。”     
    耻莫大焉!     
    于是遣散的艺僧被召回,又在河北固安县招进六七个艺徒。本生师傅佝偻着腰背说:“今生最大的愿望是这音乐别失传。”本生师傅说这话时,艺徒们望着他,年轻的面孔漠然。显然这话他们已听过多次,因而无所动,即便有所动,又能怎样?他们不是僧人,合同期亦只有三年。三年期满,他们就要回家乡各自谋生、婚娶,汇入滚滚红尘。也许,仍得等到古稀之年,才能像师傅们这样被召,回来,续传第28代乐手?     
    只是,不知到那时日本人还肯不肯再来“提个醒”?     
    本生师傅抬起混浊的眼睛看了看徒弟,没再说什么,默默按下录放机的键。扬声器里传出苍老却雄浑的声音,悠悠地唱着古谱。这是太生师傅在传谱。“商宫”之间,中土文明的千年沧桑又盘桓在禅房。不知为什么,听着听着,我便有些恍惚,盯着那几张漠然而年轻的脸,想起了小时候……     
    小时候我家住在母亲执教的学校里。学校原是座古庙。庙里有座白塔,很壮观。每年清明,都有大群苏杭的僧尼来白塔前席地而坐,念三天经。诵经的声调就像本生师傅唱谱。也奏佛乐。那时我五六岁,老是远远地站着看,如看另一个世界的鬼魅。却不怎么怕,也说不上喜欢;脸上表情恐怕有些像本生师傅的徒弟。那古庙似乎很有名,现在想起来,当算是座释道合一的道场,这便是魏晋遗风了。记得那时总有远道的人去凭吊游览,以至学校不得不在大门外挂块木牌“谢绝参观”。后来肃反了,搜查反革命黑名单,白塔挖了,藏经楼橇了。几个和尚还俗的老师抓进去又放出来。再后来,邻近的炮兵学校扩建,古庙的雕梁画栋卸了,大红柱子拆了。那庙变成座钢筋古瓦的怪物,做了军队幼儿园。      
    离开古庙后,我每次乘公共汽车路过,总要踮起脚遥望那几重高出围墙的黑瓦脊,心底透出几分寻觅的凄惶。前几年再遥望时,竟如落魄旅人眺望家园。却见家园已是废墟一片。     
    上苍的惩罚竟如此无情:当我们不再漠视家园时,家园已然荒芜。     
    智化寺的音乐班下课了。走出本生师傅的禅房,寺院依然如我初进来时那样清静。斜阳将寺庙的轮廊投在方砖地上,犹如投在历史的驿道,寂寞而灿烂。三进的院落仅四五个游人,其中两个是洋人。我在这驿道上寻寻觅觅,似乎想找回点失落的什么,却只听见寂寥中的心跳。我于是明白,丢弃了的再难找回。     
    走出胡同口,那位坐在轮椅里的胖大爷已经走了。我去智化寺的时候,大爷正在路口看街景。见我打听智化寺,笑笑地问:“您看佛去呀?”我说“哎”。大爷高兴得脸发红,“我就知道,我就想着您这是看佛去的。我心说……”像个盼来了远客的孩子。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大爷定是天天守在这路口,专候看佛的人来问路。     
    大爷心里有佛。   1.三皈讚 139      2.小華嚴 45      3.垂丝钓 30      4.水晶宫 37      5.醉翁子 30      6.拿天鵝 26      7.春夏秋冬

TOP

续 4



    江苏佛教音乐团首演“灵山梵音”    


    佛教在线6月13日消息:为了弘扬佛教文化,拓展“音声佛事”,江苏佛乐团在中国佛教协会、江苏省宗教局、江苏省佛教协会、无锡祥符禅寺、无锡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各方僧俗友好的大力支持下,从江苏省境内20多所寺院中遴选了百余名精严学修、擅长唱诵的青年僧人,经过50多天的刻苦演习,奉献出“灵山梵音”这台大型晚会,供各界人士同赏佛教文化之瑰宝,共沐佛陀慈光之恩德。   
    “灵山梵音”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进行,78岁的无相长老和87岁高龄的明波长老吉慧长老主持的《洒净祝福》,不仅显示出与其他佛教音乐演出的不同,而且,无相长老下到观众席,为大众洒净,让晚会进入了情景交融的高潮。       
    87岁高龄的明波长老,一曲《青山无语》,高亢嘹亮中,浅吟低叹,让人们领略了出家人的淡泊宁静。(青山无语--青山无语叹人忙 草露风灯闪电光 人归何处青山在 总是南柯梦一场)       
    佛教在线6月13日消息:
    为了弘扬佛教文化,拓展“音声佛事”,江苏佛乐团在中国佛教协会、江苏省宗教局、江苏省佛教协会、无锡祥符禅寺、无锡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各方僧俗友好的大力支持下,从江苏省境内20多所寺院中遴选了百余名精严学修、擅长唱诵的青年僧人,经过50多天的刻苦演习,奉献出“灵山梵音”这台大型晚会,供各界人士同赏佛教文化之瑰宝,共沐佛陀慈光之恩德。     
    “灵山梵音”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进行,78岁的无相长老和87岁高龄的明波长老吉慧长老主持的《洒净祝福》,不仅显示出与其他佛教音乐演出的不同,而且,无相长老下到观众席,为大众洒净,让晚会进入了情景交融的高潮。     

    老桐居士的古琴独奏,以琴入禅,意境高远,浑然一派天机,烟雾缭绕中,让人顿生慕道之心。 《灵山梵音》大型佛教音乐晚会现场 无相长老下到观众席为大众洒净祝福 87岁高龄的明波长老吟诵《青山无语》 庄严瑰丽的《水陆法会》,尽显佛菩萨关爱众生的大悲大愿 老桐居士古琴独奏《欧鹭忘机》,浑然一派天机 拜愿回向的美妙手印,与庄严肃穆的比丘尼相得益彰。

附件

1.jpg (397.99 KB)

2009-9-21 12:34

1.jpg

2.jpg (476.07 KB)

2009-9-21 12:34

2.jpg

3.jpg (528.76 KB)

2009-9-21 12:34

3.jpg

4.jpg (56.08 KB)

2009-9-21 12:34

4.jpg

TOP

续 5




      一、佛乐种类   


    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或由佛事音乐改编的通俗音乐。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   
    1.朝暮课诵:   
    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早课的内容与程序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每月初一、十五之前加唱《宝鼎赞》)、唱《回向赞》《赞佛偈》、绕念佛号、唱《发愿偈》、三皈依、诵《大吉祥天女咒》、唱《韦驮赞》。晚课的内容和程序为:诵《阿弥陀经》(或《大忏悔文》)、蒙山施食、唱《回向偈》、《赞佛偈》、绕念佛号、唱《发愿偈》、三皈依、唱《伽蓝赞》。    
    2.祝圣佛事:   
    这类佛事主要是佛菩萨圣诞的庆祝活动,包括佛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涅槃日,菩萨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及祖师圆寂纪念日等。如每年夏历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即为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据佛经记载,此日佛陀“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因此后来佛教四众弟子在纪念佛陀诞辰时亦以各种香水灌洗佛像。浴佛仪式的程序分为八项:(1)集合僧众;(2)迎请佛像;(以上两项没有唱念,只有礼拜。)(3)将佛像请回,唱《稽首皈依大觉尊》;(4)将佛像安置于佛座,然后以香水灌沐,唱《沐浴真言》、《释迦大赞》;(5)主法者敬致诵词;(6)祝圣绕佛,唱《佛宝赞》、《赞佛偈》;(7)回向皈依,唱《回向偈》、三皈依;(8)圆满礼佛,唱《浴佛功德殊胜行》。   
    佛菩萨圣诞祝仪的格式、程序基本相同,只是所用“赞”有“六句赞”和“八句赞”的区别,而曲调则完全相同。以释迎牟尼圣诞祝仪为例:(1)唱“香赞”,即《戒定真香》;(2)念诵,包括“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遍)、《楞严咒》、《心经》,唱“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三遍);(3)唱赞偈,有《佛宝赞》、《赞佛偈》;(4)绕念佛号;(5)拜愿;(6)三皈依。   
    3.普济佛事:   
    这类佛事是为现前之人忏悔业障、植福延龄,或为超荐先亡、救拔恶道众生而举行的。主要有:  
   (1)随课普佛:随早晚课诵加入赞偈、拜愿、宣疏文等,分延生普佛和往生普佛两种,此略。   
   (2)忏法:忏法有多种,如“净土忏”、“梁皇忏”、“千佛忏”等,此略。   

   (3)瑜伽焰口:简称“焰口”。通常用于超度亡灵,历时约四至六小时。程序为招请、结界、施食、施水、超度等项。以口中诵赞、偈、经文及密咒,心存观想并辅以手印,身口意三业加持。   
    (4)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简称“水陆”。是为超度普济水中、陆上一切鬼魂的大型法会,是各种佛事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佛事,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参加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人、千人以上。设有内、外各种坛场,主要有诵经、礼忏、施食施水追荐亡灵等。水陆法会中大约有上百首曲调,有大量的散套曲牌。

    二、佛乐形式   
    1.佛教器乐:   
    传统佛教器乐有南北流之分,各有不同特点。首先是乐器编制,北方的编制主要有鼓吹三大件笙、管、笛,以及云锣、鼓、铪子、木鱼、铛、铙、钹,南方编制在北方的基础上加箫、琵琶、弦子、胡琴,因此,北方称“吹打”或“鼓吹”,南方称“丝竹”。近代以来,较著名的寺院器乐有五台山的“鼓房”吹打乐和北京的寺院管乐,江南的“十番鼓”和“十番锣鼓”等。   
    2.佛教声乐:   
    佛教声乐可分为梵呗、渴、礼忏歌曲、诵经音乐和应赴音乐。   
    (1)梵呗:指一切梵音歌唱,主要有赞、祝延等。其中赞用于赞颂佛、法、僧三宝,体载分大赞、小赞。大赞有八句和十句之分,小赞只有一种体载的曲调,叫“六句赞。”而祝延(“祝延”本为吉庆辞语,意思是消灾吉祥、祝福延寿,后来以此命为梵呗名称。)仅有四首词曲,世称“四大祝诞”,即《唵嘛呢叭咪吽》、《唵捺摩巴葛瓦帝》、《唵阿穆伽》、《皇帝万岁万万岁》。   
    (2)偈:一般四句或八句(也有更多句数的),每句字数相等。有四、五、六、七、八、九言,常用偈的言数一般为四、五、六、七言,类似我国古体诗。偈是佛事中重要的唱诵体载,其作用是对前面唱念内容的进一步阐发、补充和总结。按题材分有赞佛偈、发愿偈、警众偈、回向偈等。   
    (3)礼忏唱诵:即礼拜忏悔中的,主要用于圣诞祝仪、课诵普佛、忏法等佛事,最常见的有:《拜愿》和《三皈依》。   
    (4)诵经:指唱诵经文、密咒的曲调。其中密咒有《华严字母》、《普庵咒》和《音乐咒》等。   
    佛教音乐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我国的。最初由于与中原地区的语言及音乐传统不适应,未能流传。后来经僧人们长期摸索和实践,逐渐地熔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于一炉,形成了以“远、虚、淡、静”为特征的佛教音乐,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部分。   
    北魏时佛寺众多,“梵唱屠音,连檐接响”,“屠音”就是“浮屠之音”,佛教音乐开始普遍流传。隋代宫廷的“七部乐”和“九部乐”中的天竺、安息、龟兹等乐,皆来自佛教国家。   
    南齐肖子良曾“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造经呗新声”,这是佛教音乐的起源。梁武帝执政后,亲制《善哉》、《灭过恶》、《断苦轮》等十首歌词,配曲谱演唱。   
    到了唐代,增加高昌乐成“十部乐”,并用铙、钹、钟、磬等法器伴奏。   
    净土宗名僧少康制“偈”、“赞”等,增添了宗教内容,留传至今。近年北京成立佛教音乐团到法国、德国、瑞士等国演出,风靡了西欧。   
    1990年为纪念弘一法师(李叔同)诞辰110周年,还编印了由他题词、谱曲的歌曲集,录制磁带,举行专场演出。    
    梅源摘自《新民晚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