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教格言》

《佛教格言》





                                   佛教格言



  

                                   第一部分  


    ▲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藕益大师《阅藏知津叙》


  [今译]不调理饮食,那幺病患就会产生,不阅览三藏经典,那幺智慧之眼就会蒙昧。
  

    ▲法譬如水,能洗诸有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大海,皆悉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无量义经》

  [今译]佛法就像用水一样,水能洗除污垢不净之物,象井水、江水、河水、溪水、海水。都能冼去各种污秽。佛法之水也是也此,能洗去众生的各种烦恼污垢。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法句经.教学品》

  [今译]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去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却勤奋追求真理。
  

    ▲朱元璋谓学书须是专一于是,更无余好,方能有成。而予闻古之善琴者,亦谓专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虽小,可以喻大。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是故心分两路,事不归一。情专志笃,三昧速成。参禅念佛人不可不知。[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米元章(朱芾)说:学习书法必须专一于书法,不要再有其它爱好分心,方能有成就。我听说的古代善于弹琴的人,也说必须专攻二三只曲子,方能进入精妙的境界。这里说的虽是小事,但也可以借喻大的方面。佛说把心集中在一个地方,那幺没有办不到的事。所以说,心意开了岔,事情也不能成,心性专一,志向坚定,三昧就能很快得到。参禅和念佛的人,不可不明白这个道理。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没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百喻经.欲食半饼欲》

  [今译]有一个人因为饥饿,就吃七枚煎饼。吃到六个半时,就已经饱了。这人非常后悔,有手打自己,并且说:“我现在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的六个饼子,都白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吃这个半个饼子就能饱,应该先吃它。”
  

    ▲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予尝谓《六祖坛经》不可使无智人观之,正虑其执此而废彼也。[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当医生的不对症用药而固执地只用一张药方,一定会误人的性命。学佛的人不知众生根基各有深浅不同而固执地执着一部经的义理去诽谤其它经典、宗派,就会误自己的慧命。我曾说《六祖坛经》不能随便给那些没有真知正见的人看,正是顾虑那些浅见的人执着于《六祖坛经》而轻视其它经典教法。
  

    ▲经言:菩萨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谓菩萨但度众生,不复度己。不知己亦众生数也。焉有度尽众生,而独遗自己一众生乎?何得藉口菩萨,逐外忘内。[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佛经上说:“菩萨在还没有自度成佛的时候,先就能做弘法利生度人的事业。可是有一些愚痴的人看到这句话就说菩萨只度众生就行了,不用度自己。他们不知道自己就在众生之中。哪里有度尽众生却把自己留下来不度的道理?所以不能以菩萨度众生为借口,只注重向外度人,而忘记了自己内在的修持。”
  

    ▲明教曰:“圣贤之学,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继之以夜,积之岁月,自然可成。”《禅林宝训》

  [今译]明教和尚(契嵩禅师)说:“圣贤的学问,本来就不是一天就可以通足的。白天不够用,用夜晚来继续学习,日日月月地积累起来,自然可以完成。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代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普贤行愿品》

  [今译]在众多的供养之中,法供养是最好的。法供养就是:依照佛所教诲的去修行,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利益,接受众生,教化众生,救护众生,代替众生受各种苦难,精勤修行佛法,积累善业,一心一意修行,而不舍弃菩萨得乐众生的事业,没有一丝一毫舍离求成佛的心。因为一切佛都是尊重佛法的。众生按照前面七种方法去修行,就一定能成佛。如果菩萨修行法供养,就能成就供养佛的功德,像这样修行才是真正的供养。
  

    ▲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今译]就像鹦鹉只是学人说话,不能明白人的意思,佛经也是传达佛意的,不明白佛意,只是口中念诵,也就像鹦鹉一样,是学舌之人。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呜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示,道不失矣。《四十二章经》

  [今译]一个僧人夜晚诵读迦叶佛遗教经,声音悲切紧张,产生了后悔不想继续修行之心,佛问他:你过去在家里,曾作过什幺事?回答说:喜欢弹琴。佛问:琴弦如果太松了怎样?回答说:发不出声音。佛又问:弦太紧了怎样?回答说:弦断声绝。佛再问:如果弦不松不紧正适中怎样?回答说:各种声音都谐调具备了。佛说:出家人学道也是也此,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昧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净安乐,道就不会失去了。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今译]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饮水而渴死,于佛法不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饿着肚子却不吃,于佛法不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假使干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今译]假如把干草堆积得像须弥山那幺大,投一点点像芥子那幺大的火种在里面,一定会将干草烧尽。为什幺呢?因为一点点火也能燃烧。众生对佛所种的一点点善根也是如此,一定能烧尽自己身心的一切烦恼。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禀各异,佛以比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满世间。一味之法,随力修行,如彼丛林,药草诸树,随其大小,渐增茂好。《法华经》

  [今译]佛平等说法:像同一朵云下的雨也是同一种味道的,随着众生的根性不同,能接受的多少也不同。就如同草木,本质各异,佛用各种比喻,用方便善巧的法门教导众生,用各种言辞,演说大乘法门。对于佛智慧来说,这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佛所说的妙法如同喜雨,充满了世间。一乘妙法,也要随众生的力量去修行。就像树林之中,从药草到大树,随它们的大小和得到的雨量,渐渐地生长得繁茂。
  

    ▲懈怠之人,犹如舂杵,有二种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损坏;二者不能自立,弃地即卧,渐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今译]懈怠的人,就像用来舂东西的杵,有二种事,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比一天使用损坏。二是不能自立,丢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长日久渐渐不能使用。
  

    ▲黄龙谓隐士潘延之曰: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勿倦,然后抒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禅林宝训》

  [今译]黄龙禅师对隐士潘延之说:“为圣为贤的学问,不是轻易就能成的,必须通过积累。积累的关键,是专一和勤劳。屏弃断绝其它嗜好,努力地学习而不知疲倦,然后再将学到的东西扩充推广,可以穷尽天下的妙道。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者之广也;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用目当心,斯下矣;用耳当目,又下之下矣。《竹简随笔》

  [今译]凭耳朵听闻而得到的知识,不如用眼睛看读所得到的知识广泛。用眼睛看读而得到的知识,不如用心领受,明悟事理而得到的知识更加广博。学习必须用心领悟为主,以目读为次,以耳听为辅助。如果用眼睛读代替心领悟,这已经很浅陋了。如果用耳朵听代替眼睛读,那幺就更加浅陋了。
  

    ▲若多少有闻,自大以骄人,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法句经.多闻品》

  [今译]自己懂了一点东西,就自高自大骄傲于人,这就好像盲人手执灯烛,照亮了别人自己却看不到光明。
  

    ▲大觉琏和尚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先,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历观前辈,立身扬名于当世者,鲜不学词而成之矣。《禅林宝训》

  [今译]大觉琏和尚说:“玉不经琢磨,则不能成为好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明了妙理。今人所以能了解古人,后代之所以能了解前辈,都因为能够通过学习把好的作为标准,把不好的作为教训。遍观那些名扬当代的前辈,没有不是勤勤恳恳学习而有成就的。
  

    ▲荧邵武谓真净克文和尚曰:“物暴长才,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坏;不推久长之计,而造卒成之功,皆非远大之资。”《禅林宝训》

  [今译]荧邵武对真净克文禅师说:“世间的事忽然暴长的,一定会夭折;很快就能成功的事情,一定很容易败坏。不求长久的计划,而希望去做那些立刻可成的事,这都不是能做大事的资质。
  

    ▲学无朋类,不得善友,宁独守善,不与愚偕《法句经.教学品》

  [今译]在修学过程中,如果找不到真正的朋友,与其和愚痴的人在一起,还不如独守正道。
  

    ▲世人耽着处,不舍昼夜。曰:“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耽赏玩也。“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耽也。“野客吟残半夜灯。”耽诗赋也。“长夏惟消一局棋;”——耽博奕也。古有明训曰:“是日已过,命已随减。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今出家儿,耽者固少,而前后三事或未免焉。将好光阴蓦然空过,岂不大可惜哉。[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世人如果有了嗜好,便不分白天黑夜,把时间功夫都用在上面。古诗中说:“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便是贪恋游玩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便是贪酒的。“野客吟残半夜灯。”这是沉缅于诗赋的。“长夏惟消一局棋。”这是沉迷于游戏的。古人有明训教导我们说:“这一天又过去了,寿命也跟着减少了一天。应当勤奋地修行,好像要救灭烧到头上的大火一样。”现在的出家人贪酒的固然不多,但对其它的三件事沉迷的却未必能免。把宝贵的时光白白浪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远公曰:“夫天地之间,诚有易生之物,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见有能生者。无上妙道,昭昭然在于心目之间,故不难见。要在志之坚,行之力,坐立与徒。其或一日信而十日疑之,朝则勤而夕则惮之,岂独目前难见,予恐终其身而背之矣。”《禅林宝训》

  [今译]法远圆禅师说:“天地之间,确实有很容易生长的东西,但假如暴晒一天,冷冻十天,也没见有能长得起来的。无上妙道,明明白白就在你自己心眼之间,所以是不难见到的,关键在于志向坚定,修行勇猛,自然很容易成就。如果有人对佛法一天相信而十天怀疑,早晨勤劳而晚上畏难,不修习,哪里只是眼前难以成就,只怕他终生都与佛法背道而驰。
  

    ▲真净谓舒王曰:“日用是处力行之,非则固止之,不应以难易移其志。尚以今日之难,掉头弗顾,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禅林宝训》

  [今译]真净克文禅师对王安石(被封为舒王)说:“在平时,对的一定要努力地做,不对的一定要坚决地制止,不应该因为困难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如果因为现在做起来难而不管它,又怎幺知道将来的事情做起来不比现在更难呢?”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今译]比如人善长医方药理,自己的疾病却不能治疗,于佛法不能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空数别人的珍宝,自己却没有半分钱,于佛法不能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佛遗教经》

  [今译]如果勤奋精进地去做,那幺事情没有难办的。因此你们应当勤奋努力。譬如小水滴常流不断,也能穿透石头,如果修行人的心里常常懈怠,譬如钻木取火,木头还没钻热就停下来,虽想得到火,也是不可能的。
  

    ▲湛堂曰:“学者求友,须是可为师者,时中长怀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或智识差胜于我,亦可相从,警所未逮。万一与我相似,则不如无也。”《禅林宝训》

  [今译]文准(湛堂)禅师说:“学道的人交朋友,一定要交可以作自己老师的人,每天心里怀着尊敬的心情,做事都以他为榜样,希望对自己有益处。或者有的智力见识略略比我强,也可以相交,提醒我不及之处。万一和我差不多,那还不如不交这样的朋友。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四十二章经》

  [今译]僧人问佛:什幺样的人有大势力?什幺样的人最聪明?佛说:能够忍辱的人有大势力,因为他不怀恶心,而且安然健康。能够忍辱的人没有恶念,一定被人尊敬。心中尘垢灭尽,清净没有瑕疵污秽,这样的人最聪明。从没有天地时开始,直到现在,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没有未见过的,没有不知道的,没有没听说过的。得到了无所不知的认识(一切智),这样的可称得上是聪明的了。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空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见道的人,就像手持火炬进入暗室之中,黑暗就消失了,而光明独存。学道明见真谛,愚痴烦恼就消灭了,而智慧常存。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八大人觉经》

  [今译]第五,要觉悟到,由于迷惑无知,才使自己沉沦于生死轮回之中。而觉悟了的菩萨则常常认识到,只有博学多闻,才能增长自己的学问智慧,使自己获得宣讲佛法圆通流畅,无所滞碍的才能,教化一切众生,使他们都能够得到远离生死,彻底解脱的大快乐。
  

    ▲既有众生,故有诸佛。既有诸佛,便有教门。既有诸佛教门,则有菩萨之论。诸佛为众生失道,是故说经;菩萨为众生迷经,是故造论。[隋]吉藏法师《三论玄义》

  [今译]既然有众生,故而有诸佛。既有诸佛,就有佛的教法。既有佛的教法,就有菩萨造的对经解说的论。诸佛因为众生迷失正道,所以说经;菩萨因为众生迷惑佛经,不能如实了解,所以造论。
  

    ▲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

  [今译]譬如有人非常干渴,想喝水,到一个高地上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离水源还很远。象这样不停地挖下去,就会见到湿土,渐渐地又见到湿泥。他以坚定的信心挖下去,就会知道已经离水不远了。菩萨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听闻了解和修行《法华经》的教法,这人离无上正等正觉(成佛)还远得很。如果能够听闻、了解、思惟、修习《法华经》的教法,他就离成佛不远了。
  

    ▲先德云:譬如敝人执烛,不以人敝故,不取其照。即孔子不以人废言意也。藉口者遂谓师不必择贤,但资其学识言论足矣。彼自不德,我何与焉?遂依之不违。宁知芝兰鲍鱼,渐染成性乎?《论语》曰:“不以人废言。”又曰:“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胡不合而观之?[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从前的大德说:譬如有一个德行浅薄的人手执灯烛为人照明,我们并不能因为他德行浅薄而不接受他的灯光。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因为这个人不好,连他说得对的话也不听的意思。把孔子的这句话作借口的人,于是就说拜师不一定要选择那些贤德的人,只要取法他的学识和言论就足够了。老师自己没有道德,和我们有什幺关系?于是根据这种说法去择师。他们却不明白“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道理,老师的品行能渐渐影响学生的性情。《论语》说:“不以人废言”又说:“对有道德的人要亲近他,并且效法他的言和行。”为什幺不把这二句话合起来看呢?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今译]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处在宝贵、快乐、安隐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觉得很安乐。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天堂,也觉得不满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质上很富有也是贫穷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质上很贫穷也是富有的人。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清]藕益大师《寒笳集》

  [今译]作福不如珍惜福份,悔过不如少犯过错。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者、富者、贵者,各忧其所不足,慕王天下者以为穷世人之乐,而不知王天下者有王天下之忧也,而犹不知其忧之特甚也,而犹不知其反慕乎群臣百姓之为乐也。呜呼!悉妄也。惟智人能两无忧乐,而住于无忧乐者亦妄也。非大悟大彻,无自由分。[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贫穷的人忧虑没有钱财,羡慕富人的享乐,却不知道富人有富人的烦恼。地位低下的人忧虑没有官职,羡慕当官的人享乐,却不知道当官的人有当官人的烦恼。贫穷的人,低贱的人,有钱的人,当官的人,都忧虑他们没有的东西,羡慕称王于天下的人,享受尽了世间的快乐。却不知道做帝王的有做帝王的烦恼,更不知道他们的烦恼比普通人更厉害,也不知道做帝王的反而羡慕群臣百姓的快乐呢!唉!谁明白这种苦乐境界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呢?只有智者才能既无忧又无乐。如果执着于无忧无乐,则又是一种错误。所以说,不是大彻大悟的人,哪有自由自在的份!
  

    ▲师风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清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五灯会元》

  [今译]凡是劳动,怀海禅师总抢先去做,主管的人不忍心,私下将他的工具藏起来,请他休息。怀海禅师说:“我没有什幺功德,怎能让别人替我劳动?”于是他到处找工具没找到,也就不去吃饭。所以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话传遍全国。
  

    ▲在家菩萨应受善戒。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乃至草叶,不与不取。离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应离妄语,如说如作,不诳于他,先思而行。随所见闻,如实而说,宁舍身命,终不妄语。彼应离酒,不醉不乱,不自轻躁,亦不嘲哗。《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

  [今译]在家菩萨(指修道人)应受善戒。他们应该不杀生,舍离刀杖,不杀害一切生物,不恼恨一切众生,常行慈心。他们应该不偷盗,对于自己的财物知道满足,对于别人的财物不产生羡慕希望的心理,甚至一草一叶,别人不给自己不取之。远离邪淫,夫妻二人即感满足,不应该再求别人与之**。应该远离妄语,怎样说就怎样做,不欺骗他人,先思后行。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述说,宁可舍弃生命,也不妄语。他们还应该远离酒类,不喝醉乱性,不轻浮躁动,也不吵嚷喧哗。
  

    ▲不杀则长寿,不盗则常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郗起《奉法要》

  [今译]不杀生就能长寿,不偷盗就能心性安泰。不邪淫就能身心清净,不欺骗人们就会尊敬崇信,不醉酒就能神智清明。
  

    ▲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虚伪无诚信,智者所屏弃。《法句经.教学品》

  [今译]如果能做到的,说出来还可以,如果根本做不到的,千万不要说空话。要知道虚伪不讲信用,正是聪明人所鄙弃的啊。
  

    ▲而大慈大悲者,菩萨之所以为菩萨也。但能存菩萨慈悲之心,学菩萨慈悲之行,是不出户庭,而时时常觐普陀山;不面金容,而刻刻亲承观自在矣。[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大慈大悲是菩萨之所以称为菩萨的原因。只要心中有菩萨慈悲的心怀,学习菩萨慈悲的行为,就是足不出户,也能常常朝拜普陀山;不到普陀山面见菩萨的金容,也能时刻得到观自在(观世音)菩萨的教诲。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经》

  [今译]看见人行布施道,应该高兴地帮助他,这样做的福报很大。一个僧人问佛说:这种福报会被分尽吗?佛说:譬如一支火炬的火,数千万人各自拿着火炬来取火,用来做饭照明,而这支火炬依然如故。布施的福报也是如此。
  

    ▲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

  [今译]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求施舍,要随前面说的人所需要的东西施舍给他们。如果菩萨以恶心嗔恨心,甚至不施舍给他们一分钱、一根针、一根草;有来求法的人,却不为他们说一句经、一首偈子、一点如微尘那幺少的佛法,反而辱骂、羞辱的,这些都是菩萨的极重罪。
  

    ▲若菩萨,自有财物,性悭惜故,贫苦红尘无所依怙,来求索者,不起悲心,给施所求,有欲闻法,吝惜不说,是名第二波罗夷处法。《菩萨戒本经》

  [今译]如果菩萨,自己有财物,生性吝啬,有贫苦众生,没有依靠,来乞求施舍,却不生起大悲之心,施给他们所求之物。或者有想听法的人来求法,却吝惜不说,这就是第二重罪。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布施是良好的品德,要尽力帮助亲戚朋友,行为上没有一点污点,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是人(布施之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

  [今译]布施的这个人现世可以得到四种果报:一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见他,甚至是仇人怨家;二是善名流传,遍布四方;三是到大家居住之处,心中没有恐怖;四是一切善人,很高兴地来依附。
  

    ▲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优婆塞戒经.禅波罗密品》

  [今译]善男子,如果能看到怨家一丝一毫的善处,不追究他的恶处,这人就已学会了慈悲。如果怨家,假如有病苦,能前去问候,探望,治疗其病患,供给他所需之物,应当知道这个人能很好地修行慈悲。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金刚经》

  [今译]菩萨对于所作的福德,不应该贪恋执着,因为福德也是虚假不真实的,所以说菩萨不接受福德。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金刚经》

  [今译]如果菩萨心中执着于佛法而实行布施,就像人进入到暗室之中,什幺也看不见。如果菩萨心中不执着于佛法而实行布施,就像人有双眼,在日光的照射下,能看见种种事物。
  

    ▲或谓必待已圆而后利他,则利他终无时矣。然自疾不能救,而能救他人,无有是处。[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有人说一定要等到自己功德圆满之后,再来利益救度别人,那幺这样一来,要利他恐怕永远都没有时间了。但也要明白,自身的疾病还不能自救,而能去救治他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TOP

续 1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奉养父亲母亲,爱护妻子儿女,从事无害的事业,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今译]世间大地被称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还要重。世间须弥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须弥山还要高。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优婆塞戒经.羼提波罗密》

  [今译]世间的骂,也有二种:一是骂的内容属实,二是骂的内容虚假。如果说的是真的,真的还有什幺嗔恨呢?如果说的是假的,说假的人自得其骂,同我没有一点关系,我又为什幺嗔恨?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有人听说我保守正道,以大仁慈对人,故意骂佛,佛却默然不答。等到骂完了,佛问:你送礼给人,别人不接受,礼物是不是还该你自己所有?那人说:当然是的。佛说:现在你骂我,我不接受,你自己把祸殃带给了自身。这就像回声跟着声音,影子跟着形体,是永远不可分离的。所以要谨慎,不要作恶。
  

    ▲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悯。《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仇人和亲人同样受苦之时,应先救仇人。别人来辱骂自己,自己心中反而要产生怜悯之情。
  

    ▲若骂詈者,嘿而不报;若挝捶者,受而不校;若嗔怒者,慈心向之;若谤毁者,不念其恶。《法句》又云:“受辱心如地,行忍如门。”地及门,盖取其藏垢纳污,终日受践也。郗超《奉法要》

  [今译]如果别人骂我,应当默然不还口。如果别人打我,应当接受而不计较。如果别人恨我,应当用慈悲心去对待他。如果别人诽谤我,应当不念他的罪恶。《法句经》又说:“要能接受侮辱,心性要像大地一样;要能实践忍辱,如同门坎一样。”之所以用大地和门坎作比喻,是取它们终日藏污纳垢,能忍受别人践踏的意思。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永嘉禅师《证道歌》

  [今译]让他人毁谤,任他人非议,他人就不过像举火烧天白费气力。我听到那些话恰如饮下甘露,恩怨销融,顿时悟入不可思议的境地。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已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已。《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恶人害贤人,就像仰头向天吐唾沫,唾沫吐不到天上,还落到自己身上。又像逆风扬洒尘土,尘土洒不到别人身上,反过来污染了自身。贤人终不可毁,祸患一定害了自已。
  

    ▲誉恶恶所誉,是二俱为恶。好以口快斗,是后皆无安。《法句经.言语品》

  [今译]称赞恶人和被恶人称赞都是邪恶的。一个人喜欢在言辞上同别人争斗是难以获得安宁的。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

  [今译]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毁谤侮辱,恶事向自己,好事给别人。如果自己赞扬自己的功德,隐瞒别人的好事,使别人受毁谤的,是菩萨的极重罪。
  

    ▲若菩萨,为贪利故,自叹己德,毁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菩萨戒本经》

  [今译]如果菩萨为贪图名利,自己赞叹自己的德行,毁谤他人,这就是第一重罪。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如果听到别人讥讽毁谤自己,心中要能忍受侮辱;如果听到别人赞扬自己,反而要生惭愧之心。
  

    ▲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无垢性品》

  [今译]要把众生,看作是佛的化身,把自己看作愚夫。要把一切有情,都看得非常尊贵,把自己看成是仆人。要把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看成是子女。出家菩萨要常常这样观想,有时即使被打骂,始终也不加报复。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来调伏自己的心。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恶人听说有人行善,就故意来破坏扰乱。你应该谨慎,不要嗔恨责怪他,那幺,来破坏扰乱行恶行的人自己就会有恶报了。
  

    ▲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法句经.好喜品》

  [今译]有了嗔恚却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时止住奔驶的快车,这就叫作善于驾御自己的心身,能够舍弃黑暗入大光明。
  

    ▲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

  [今译]要赞扬别人的善事,不要宣扬别人的过失。对别人惭愧羞耻之事,不要宣讲。听到别人的隐秘,也不要向其他人讲说。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不要亲近愚痴的人,应该与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黄龙曰:“夫人语默举措,自谓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内不欺心,诚可谓之得矣。然犹戒谨乎独居隐微之间。果无纤毫所欺,斯可谓之得矣。”《禅林宝训》

  [今译]黄龙禅师说:“一个人在说话、无言,一举一动之时,自己相信自己对上不敢欺天,对外不敢骗人,这实在可以说基本做到了诚实不欺。但是还需要在一个人独处之时小心谨慎,果真做到了没有一丝一毫的欺骗,这才真正可以说是完全做到了。”
  

    ▲朱世英问晦堂曰:“君子不幸,小有过差,而见闻指目之不暇。小人终日造恶,而不以为然,其故何哉?”晦堂曰:“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不得不指目也。若夫小人者,日用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禅林宝训》

  [今译]朱世英问宝觉禅师(字公晦):“君子真是不幸,稍稍有一点小过失,大家看见了都马上指责他。而小人整天做坏事,人们却都不以为然,这是什幺原因呢?”宝觉禅师说:“君子的德行好比美玉,有点瑕疵生在内,痕迹一定显于外表,所以看见的人惊叹他有不足,不得不指出来。小人每天所做的无不是过错罪恶,又哪里值得去说他!”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注重道德修养而不炫耀自己才华的,称为君子;只知卖弄自己才华而不注重道德修养的,称为小人。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别人对有我有一点点恩德,就应想着怎样大大地回报他。对怨恨自己的人,要总是怀着善心。
  

    ▲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佛说生经》

  [今译]一切世间的欲望,没有一个人不想满足,这些有着非常大的危害,为什幺还要自找伤害?大大小小一切河流,全都流归大海。欲望不能满足,贪爱没有止境。
  

    ▲无害于天下,终身不遇害,常念于一切,孰能以为怨。《法句经.刀杖品》

  [今译]对天下没有一丝损害,自己终身也就不会遇害。常常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谁又会把他当作仇敌。
  

    ▲黄龙胃荆公曰:“凡操心所为之事,常要面前路径开阔,使一切人行得,始是大人用心。若也险隘不通,不独使他人不能行,兼自家亦无措足之地矣。”《禅林宝训》

  [今译]黄龙禅师对王安石说:“大凡人操心想做的事,立意常常应该使眼前的道路开阔,使所有的人都走得,这才是大丈夫应该多用心的地方。如果险阻狭窄不通畅,不但使别人不能走,自己也没有立脚之地。”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今译]第六,应该认识到,贫穷困苦的人往往怨天尤人,意外地结下了恶缘。而觉悟了的菩萨,不但不会埋怨、嫉妒别人,反而把自己的所有施舍给别人,对仇人和亲人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计较他们已往的过失,不嫌弃那些暂时还没有改正自身缺点错误、执迷不悟的人。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今译]第二,应该认识到,太多的欲望就会带来无穷的痛苦。生死、疲乏、劳累等种种烦恼,都是由贪欲引起的。如果能减少欲望,顺应自然而不强作妄为,身体和心灵就会安闲自在。
  

    ▲万物为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法句经.世俗品》

  [今译]万物如同水泡,心意好像野马,所居住的世间如同梦幻,为什幺还要乐此不疲?
  

    ▲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今译]在世间,什幺最富?什幺最贫?悲母在的时候,称为富,悲母不在的时候,称为贫。悲母在时,叫做太阳在天中;悲母死后,叫做太阳落于西山。悲母在时,叫做月光正明;悲母亡后,叫做暗暗长夜。所以你们要殷勤地孝顺奉养父母。这样做同供佛所获的福报没有两样。
  

    ▲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清]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今译]菩萨观察世间的蝼蛄、蚂蚁,都是自己过去生中的父母,也是未来的佛。所以常常想到给它们利益,报答它们的恩德。
  
   
    ▲察友在为谋,别伴在急时,观妻在房乐。欲知智在说。《法句经.多闻品》

  [今译]观察朋友要看看他怎样为你计谋,分别伙伴要看看他在危急时的态度。了解妻子要看看她在家里以何为乐,想辨别一个人有没有智慧,首先要看看他怎幺说。

TOP

续 2




                                    第二部分




                                   一、法要总摄



        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法身偈)——《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经


  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中阿含·含梨子相应品》


  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了本生死经》


  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即是见佛。——《佛说稻秆经》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槃寂静,是三是法印。——《莲花面经》


  佛说三种实法印,广说则四种,略说则一种。……无我无相故心不着,无相不着故,即是寂灭涅槃。——龙树《大智度论》卷22


  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大智度论》卷22


  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又如大海同一咸味,佛法亦尔,同趣涅槃,一味解脱。——《佛说华手经》卷1


  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皆因四谛十二因缘,名自得道差别。——《璎珞经》卷2


  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苦谛。……爱与欲相应心恒染着,是谓苦集谛……欲爱永尽无余,不复更造,是谓苦尽谛……谓贤圣八品道,所谓正见,正志,正语,正行,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正三昧,是谓苦出要谛。——《增一阿含经》卷17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般泥洹经》卷下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杂阿含》599经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6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法句经》


  世尊告曰: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增一阿含经·马血天子问八政品》


  三十七助道:四念处,正勤,及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七觉、八正道,略为四念处,开则三十七,更广复无尽。不以一种药,而止众病故。余无量修法,皆摄在此中。——《宗喀巴大师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佛说三转fa lun经》


  佛三反告大众:我以佛眼通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灭寂光,名大涅槃。——《涅槃经·应尽还源品》


  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一二庄严品》


  菩萨求佛道,应当学一切法,得一切智慧,所谓声闻、辟支、佛智慧。——《大智度论》卷18


  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大日经·住心品》


  道之主要三根本:出离心与菩提心,业果非无我非有,正见发生除边执。——宗喀巴《菩提道次第总摄颂》


  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大日经》卷1


  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等正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一行《大日经义释》卷1


  发菩提心与修六度行,为显密乘之共同道,是故密乘一切时中,于此二道不应舍离。——宗喀巴《菩萨戒藏持戒行相论》


  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大乘起信论》


  菩提资粮未具,不得菩提,一切善法,皆是菩提资粮。——《大般若经·净土方便品》


  遍学诸道,得八菩萨位。——《摩诃般若经·遍学品》


  六波罗蜜,应具足修,执一非余,是为魔业。——《大方广总持经》


  智度菩萨戒,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莫不由是生。——《维摩经·佛道品》


  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维摩经·问疾品》


  除般若度外,施波罗蜜等,一切善资粮,佛说为方便。般若离方便,方便离般若,俱说为系缚,故二不应离。阿底峡《菩提道灯论》


  净修一行,即修众法,……一一行中具众行故。——《胜天王般若经》卷3


  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戒三品者,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精进三品者,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慧三品者,一无分别加行慧,二无分别慧,三无分别后得慧。后四地中所修四者:一方便善巧波罗密多,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二愿波罗蜜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从缘故,三力波罗蜜多,谓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四智波罗蜜多,谓由前六波罗蜜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摄大乘论》卷2、卷3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若悟实相,即藉一法,或藉一字,均可证果。——《中有闻教得度密法》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者,谓四行,……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菩提达磨略辩大乘入道四行》


  若离执计是见王,若无散乱是修王,若无作求是行王,若无所住即证果。越所缘境心体现,无所住道即佛道,无所修境即菩提。——谛洛巴(弟洛巴)《恒河大手印》


  若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地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沩山灵佑禅师《传灯录》卷17


  不知显教之理,不得听密宗之法。——《引导经。


  须要大小显密圆融总摄而修持……须以上师口诀为殊胜教授。——阿底峡


  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如此为善巧。——《四百论》


  大凡诸佛菩萨修进之门,有正有助,有实有权,理事齐修,乘戒兼急,悲智双运,内外相资。若定立一宗,是魔王之种;或亡泯一切,成己见之愚。——廷寿《万善同归集》


  然则无解行之戒,非戒也;无戒行之救,非教也;无戒教之禅,非禅也;无戒解及禅之密,非密也;非戒非教非禅非密,则非净土真因也。非有四种净土,则戒教禅密无实果也。非真因实果,则不显非因非果之心性也。——藕益《法海观澜序》


  见地到了就是法身,修证到了就是报身,行愿到了就是化身。三身都在一念之间。——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师恶友引诱,轻安少得萦惑,或堕光影门头,或坐知见窠臼,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极胜亦流入二乘权曲境界,无由直趋菩提。——藕益《灵峰宗论》卷2


  佛教整个构成的要素,是慈悲和智慧。——太虚《人生佛教》


  中国佛学能在新世界中成为世界性的佛学,非但要主持教理的人能够阐明佛教发达人生的真理,依之以趣大乘行果;并须在人间实行六度四摄的菩萨道,以尽力推行佛教利益人生的事业。——太虚《中国佛学的重建》


  时至今日,则须依于全部佛陀真理而适应全世界人类时机;更抉择以前各时域佛法中之精要,更综合其精要而整理之。——太虚《人生佛教》


  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太虚《人生佛教》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释迦牟尼佛付法偈《五灯会元》卷1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


  如来以一切譬喻,说种种事,无有譬喻能说此法。何以故?心智路绝,不思议故。——《华严经》卷52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慧能《坛经·顿渐品》




                                      二、三宝


  自归三尊,最吉最上,唯独有是,度一切苦。——《法句经》


  佛言:当持五戒,自归于三,何等为三?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视吉良日。——《般舟三昧经》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华严经·净行品》


  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优婆塞戒经·净三归品》


  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优婆塞戒经·受戒品》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归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密答喇百法主尊像》


  佛为父,法为母,随佛语,按法行。——《骂意经》


  一心皈信三宝,决定得大加持,所求圆满。——莲花生大师《大幻化网导引法》


  佛为皈依之大师,法为正所皈依,僧为皈依修行之助伴。——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论》卷4


  非道求清净,供养祠祀火,不识清净道,犹如生盲者。——《杂阿含》第102经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华严经·贤首品》


  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心地观经·厌舍品》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大智度论》卷1


  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大智度论》卷1


  佛陀、正法与僧宝,此三外之皈依境……上师、本尊与空行,此三内之皈依境……气、脉、明点三精要,此三皈依密境也……显现、空寂与无别,此三了义皈依境……若欲脱离无边苦,应以身心作皈依,全体交付三宝尊!——《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当知归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瑜珈师地论》卷64


  皈依彼所有学、无学成菩提法,名归依佛。……皈依如是爱尽离灭涅槃,名皈依法……皈依所有学、无学成僧伽法,名皈依僧。——《大毗婆沙论》卷34


  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坛经·忏悔品》


  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诌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坛经·忏悔品》


  夫一体三宝者,只是一心,心性自能觉照即佛宝,心体本自性离名法宝,心体无二即僧宝。——廷寿《宗镜录》卷26


  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大乘义章》


  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楞严经》卷6


  一一刹土中,各有佛兴世,一切刹中佛,亿数不思议。——《华严经·世界成就品》


  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观普贤行法经》


  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华严经·如来现相品》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币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梵网经》卷下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无障无碍,如焰如化。——《金光明经》卷1


  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毕竟无有般涅槃者,唯除为欲调伏众生而示现耳。——《华严经》卷68


  佛身安坐一国土,一切世界悉现身,身相端严无量亿,法界广大悉充满,于一毛孔放光明,普灭世间烦恼暗。——《华严经·十地品》


  譬人吞服少金刚,终竟不消要当出,供养十力诸功德,灭惑必至金刚智,如干草积(“艹”+“积”)等须弥,投芥子火悉烧尽,供养诸佛少功德,必断烦恼至涅槃。——《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法华经·方便品》


  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法华经·方便品》


  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华严经》卷23《兜率宫中品》


  如阿揭陀药,能疗一切毒,佛福田如是,灭诸烦恼患。亦如日出时,照耀于世间,佛福田如是,灭除诸黑暗。——《华严经》卷13


  譬如生盲不见日,日光亦为作饶益,……无信众生不见佛,而佛亦为兴义利。——《华严经》卷50


  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入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分别善恶报应经》


  如人因地跌,,还扶而得起,因佛获罪过,亦因佛而灭。——《大庄严经论》卷`2


  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毁圣及善人。——《大方便佛报恩经》卷3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本行集经》卷4


  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华严经》卷80


  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优婆塞戒经·修三十二相业品》


  佛不染世法,如莲华处水,善断有漏种,永度生死流。——《涅槃经·寿命品》


  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摩诃般若经》卷22


  诸佛无有二者,能以一音普应众声,能以一身,示百千万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万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种种类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无量义经》


  诵持佛名故,超亿千万劫,一切诸烦恼,疾得成菩提。——《八佛名号经》


  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返,是故至心稽首礼。——《无量寿经》


  譬如净日轮,普照十方国,如来神通力,法界悉周遍。——《华严经》卷4


  一切诸佛身,皆有无尽相,出现虽无量,色相终不尽。——《华严经》卷6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议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相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华严经》卷6


  不应于一一法一一事一一身一一国土一众生见于如来,应遍一切处见于如来,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虚空无身故,如来身亦复如是,遍一切处,遍一切众生,遍一切法,遍一切国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来身无身故,为众生故示现其身。——《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普现一切刹,佛体亦无二。——《华严经》卷23


  智慧大海胜威德,知法自在为法王,世间应供天中天,觉悟自在应归命。——《方广大庄严经·序品》


  若有尊敬佛,念报于佛恩,彼人终不离,一切诸佛住。——《华严经》卷23


  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佛如优昙花,值遇生信难。遇已种善根,永离诸恶道,芥子投针缝,佛出难于是。——《涅槃经·寿命品》


  佛为世间眼,久远时乃出。如来自在为,无量劫难遇,若生一念信,速证无上道。——《华严经·升兜率天宫品》


  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


  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维摩经·观众生品》


  一切佛兴,皆从信起。一切化佛,从敬心起。——《华严经·入法界品》


  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梵网经》卷下


  诸佛一似大圆镜,我身犹若摩尼珠,诸佛法身入我体,我身常入诸佛躯。——《大集经》


  日月照诸花,无有恩报想,如来无可取,不求报亦然。——《文殊师利问经》卷下


  常念诸佛,心无暂舍。——《华严经·明法品》


  若有菩萨以胜意乐,能于我所起于父想,彼人当得入如来数,如我无异。——《宝积经》


  于一切佛生慈父想,于一切如来生无二想。——《华严经·离世间品》


  深信佛法众僧是常,十方诸佛方便示现,一切众生及一阐提悉有佛性,不信如来生老病死及修苦行、提婆达多真实破僧出佛身血、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正法灭尽,是名菩萨信心具足。——《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


  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华严经·十住品》


  所有尽法界虚空尽,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尘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海,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从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fa lun。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fa lun,无有穷尽。——《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诸佛影现中,我身影现诸佛前,头面接足归命礼,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空海《念持真言理观启白文》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法华经·安乐行品》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说于现在中,当观于空法。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现在及诸佛,当计于无我。——《增一阿含经》卷28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憨山《费闲歌》


  若值无道,俎醢之酷,汤火之厄,终不释正从彼妖蛊也!——《六度集经》


  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师,卜问祠祀,请乞邪神,天神远离,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现世罪人,非佛弟子!——《事佛经》


  佛以法为师,法是佛之母,佛依法而住。——《大方便佛报恩经》


  诸佛所师,所谓法也,是故如来恭敬供养。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涅槃经·四相品》


  佛言: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杂阿含经》卷12


  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守护法,爱乐法,希求法,思惟法。——《华严经·离世间品》


  佛告难陀:汝莫信我,莫随我欲,莫依我语,莫观我相;莫随沙门所有见解,莫于沙门而生恭敬;莫作是语:“沙门乔达摩是我师。”然而但可于我自证所得之法,独在静处思量观察,常多修习,随于用心所观之法,即于彼法观想成就,正念而住。自为洲渚,自为归依;法为洲渚,法为归处。无别洲渚,无别归处。——《大宝积经》卷57


  佛告弥勒:若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珊瑚诸宝,及诸乐具,不能令人离于老病死、忧悲苦恼。弥勒!唯有正法能大利益,离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大宝积经·摩诃迦叶会》


  以己为洲,以己为依处,不以他人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他为依处。——《南本大般涅槃经》


  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遗教经》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经。——《涅槃经·四依品》


  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心地观经·报恩品》


  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俱舍论》卷29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维摩经·佛国品》


  此方等经是诸佛眼,诸佛因是得具五眼,佛三种身,从方等生。——《观普贤行法经》


  此大乘典诸佛宝藏,十方三世诸佛眼目,出生三世诸如来种。持此经者,即持佛身,即行佛事,当知是人即是诸佛所使,诸佛世尊衣之所覆,诸佛如来真实法子。——《观普贤行法经》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法华经·方便品》


  佛言:我所知法如树上叶,我所说法如掌中叶。——《大方便佛报恩经》卷6


  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正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佛遗教经》


  如来所转妙fa lun,一切皆是菩提分,若能闻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见佛。——《华严经》卷13


  譬如伽陀药,能消一切毒,佛法亦如是,灭诸烦恼患。——《华严经》卷23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四十二章经》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经·方便品》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无量寿佛经》


  以法自娱,欢爱不舍。——《法华经·净行品》


  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难遭想。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华严经·十地品》


  护持正法,不惜躯命。——《华严经·明法品》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义净《取经诗》(《翻译名义集》)

TOP

续 3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皆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洁手净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矣。——《印光法师文钞》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fa lun。——玄觉《永嘉证道歌》

  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和敬行、质直行,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所应惠施,普应惠施。——《随念僧经》

  诸佛世尊、大菩萨摩诃萨、辟支佛、于一切法悉得自在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是七种人名第一义僧。诸有在家地法服者,不能具受波罗提木义戒,不入布萨自恣,而得圣果已,亦名第一义僧。——《大方广十轮经》卷5

  三乘所有三宝实义,唯取圣位名僧宝。——《涅槃经》卷5

  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地藏十轮经》

  众僧之中,有五净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何谓为五:一者发心离俗,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躯命,遵众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佛说诸德福田经》

  若于出家一切人边起恶心者,则同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等前为恶无异。——《大方广十轮经》卷5

  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大悲心陀罗尼经》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诸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若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地藏菩萨本愿经》

  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伸缩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佛说文殊般涅槃经》

  若有得见普贤菩萨,若得承事,若得闻名,若有思维,若有忆念,若生信解,若勤观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觅,若兴誓愿,相续不绝,皆获利益,无空过者。——《华严经·十定品》

  普贤法身遍一切,能为世间自在主,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金刚顶经》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诸利根本,信为大力。——《大智度论》卷1

  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华严经》卷62

  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付法藏经》

  于善知识中应生如佛想。——《摩诃般若经·萨陀波仑品》

  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华严经》卷77

  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华严经》卷62

  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生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华严经·入世间品》

  若彼求法者,于师生轻毁,则谤诸如来,常得诸苦恼。——《事师法五十颂》

  师德若不全,悉地无堪能。若得真依怙,终身应依止。——《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若于灌顶师,三时伸礼奉,则为已供养,十方诸如来。——《事师法五十颂》

  若无灌顶者,慢心说密教,师弟纵成就,死亦堕地狱。——《大印空点》

  犹如狮子乳,不应注瓦器,如是大瑜珈,非器不应与。——《金刚鬘经》

  如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不入。若人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大智度论》卷1

  如弊蠹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炤。菩萨亦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大智度论》卷1

  上师为四身雪山,若不照以净信日,则无加持之水流,故应发起信解心。——止贡巴《宗教流派镜史》

  彼师及弟子,当互审其器,若不先观察,同得越法罪。——《事师法五十颂》

  弟子不观师功德,轻信依止者,如服素毒药;师不拣择弟子而传法者,如走路不看犬,行当自蹶。——莲花生《大圆满无上道广大心要》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憨山《费闲歌》

  将来当有无行之人,入佛法中求作沙门,破坏佛法,更相轻毁,学三藏者转相嫉妒,为嫉妒故,佛法灭尽。——《迦当比丘说当来变经》(??)

  将来之世多有比丘贪惑供养,令法毁灭,若有比丘奉戒护律,法当久存。——《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譬如海中船,贪重故沉没,佛法斯亦然,利养故灭尽。——《迦旃延说法灭尽偈》

  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梵网经》卷下

  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地藏菩萨本愿经》

  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是人甚希有,过于优昙华。——《法华经·方便品》

  佛法能得现世果报;……现得恭敬、名闻、禅定、神通等利。——《成实论》卷1

  其有众生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却百万亿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观普贤行法经》

  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昏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已得人身不思正法,如至宝山空手而归,实在是无意义的事。——冈波巴《宝鬘集》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华严经·十地品》

  归命佛法僧,定不堕恶道,弃舍人身已,当获得天身。——《佛说嗟靺曩法天子经》

  一切众川流,皆悉归大海,若饭佛及僧,福归已亦然。——《大般涅槃经》卷中

  念师为皈处,念身本尊性,念语为持诵,念生为父母,念心性本空。——迦当口诀恒住五念《宗教源流镜史》

  一应先修菩提心,二应观自身为本尊,三应对上师修净信,四应修无分别正见,五应回向发愿作印持。——止贡巴《宗教源流镜史》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方恭敬,则有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恶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佛告舍利弗:菩萨有四法终不退转无上菩提。何等为四?一者若见塔庙毁坏,当加修治,若块若泥乃至一砖;二者若于四衢道中多人观处起塔造像,为作念佛善福之缘,塔中画作若转fa lun相及出家相,乃至双树入涅槃相;三者若见有比丘僧二部诤讼,勤求方便,令其和合;四者若见佛法欲坏,能读诵说乃至一偈,令法不绝,为护法故,敬养法师,专心护法,不惜身命。——《华手经》

  不惜于生命,常护诸佛法。——《华严经》卷13

  不得佛,不得法,不得僧,是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思益经》卷2


  

                                   三、慧学

  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佛遗教经》

  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大般若经·赞般若品》

  譬如有目者,因灯见众色,有智依多闻,能别善恶义。多闻能知法,多闻离不善,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大毗婆沙论》卷1

  人之无闻,老如特牛,但长肌肥,无有智慧。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恣欲心,人形畜无别。——《四十华严》卷12

  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受正智。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法句经》

  为除三毒刺,专求利智犁。——《华严经》卷77

  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瑜珈师地论》卷45(??)

  须具只眼,莫依他人作眼。——《黄蘗传心法要》

  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蕅益《阅藏知津叙》

  先开见地,后可言修证。——蕅益《灵峰宗论》卷1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炼。——《彻悟禅师语录》

  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灵峰宗论》卷2

  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入理凡夫耳。——法融《宗镜录》卷80

  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观照般若,若不通观照般若,必不能契会实相般若。——《紫栢尊者全集》卷1

  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信解圆通,方为行本。——《涅槃》卷14

  闻所说而信者,不名为信;智慧知己,名为信。——《大智度论》卷1

  见解名悟,闻解名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谢。理教自然,如果熟自零。悟不自生,必借信渐。——竺道生《注维摩诘经》

  初学佛的人,应该在闻思上努力。在觉受生起了以后,就应当在定慧专修上努力。在没有获得坚固的定慧证悟时,要在寂静的处所勤修努力。——冈波巴《宝鬘集》

  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瑜珈师地论》卷12

  闻思修三,应同时进趣。——仰米达果大师《在圆满无上道广大心要》

  初慧名观,后名为慧。——《成实论》卷18

  即使明早要死,也要学习知识。——《萨迦格言》

  食物不消化变毒品,认清毒品能变食药。——《萨迦格言》

  学佛的人要注意,不能不研究教理,理不通没有不走错路的。——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

  不可以闻慧,不可以思慧,内证是法。——《宝云经》卷4

  由闻思所得之万千智慧,不及由修证所生之一刹那智慧来得殊胜。——冈波巴《宝鬘集》

  经卷中的学问,未修成的密乘,健忘者的学识,需用时常哄人。——《萨迦格言》

  如人初开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眼,后得智亦尔。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于中现众像,后得智亦尔。——《摄大乘论》卷3

  能照实相者,说为深般若;广般若俗智,起菩萨万行。不知深般若,圆成难修学;不学广般若,生起艰于行。如医师药匠,不解医科理,虽终身勤勉,不获胜利誉。——《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于如来教,唯文字想,而无入解,皆名谤法。——《大乘集菩萨学论》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法句经》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憨山《费闲歌》

  研义不难领解,难于精确。——《灵峰宗论》卷2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听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莲池《竹窗随笔》

  看教贵精不贵多,一部中精研妙义,彻骨彻髓,自然旁通众典,势如破竹。欲彻骨彻髓,必须看时即是观心,既曰观心,功同参悟。——《灵峰宗论·答印生四问》

  所以凡称知识,法尔须明佛语,印可自心,若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应,设证圣果,亦非究竟。——延寿《宗镜录》卷1

  若欲研佛乘,彼寻宝藏,一一须消归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执义上之文,随悟生见,直须探诠下之旨,契会本宗。——《宗镜录》卷1

  凡看古人语录文字,不可专就一问一答、一拈一颂、机锋峻利、语妙言奇处,以爽我心目,资我谈柄。须穷究他因何到此大彻大悟田地,其中自叙下手功夫,刻苦用心处,遵而行之,所谓何不依他样子修也。——《莲池大师语录》

  祖师语句句活,学人当实法,则句句死。——《憨山梦游集》卷51

  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有十分,悟有十分。——佛迹颐庵真禅师《禅关策进》

  如饭一粒熟,余粒即可知。诸法亦复然,知一即知彼。——《密严经》卷3

  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故似易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浅,线索一,故虽难仍易,线索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灵峰宗论》卷2

  世论者,惟说身觉境界而已。——《楞枷经》3

  见秋毫之末者,不自见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自举其身。——佛眼禅师《禅林宝训》卷2

  义思有二:一从外而思内,背尘合觉者也;一从内而思外,背觉合尘者也。从内思外者,思之思之,义重思之,思无尽而真弥远也;从外思内者,思之思之,义重思之,思尽而还源也。——《竹窗随笔·思惟修》(??)

  向外驰求,不知回光返照,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四书》

  无力饮池河,讵能吞大海,不习小乘法,何能学大乘!——《地藏十轮经》

  如圣说下下诸乘之见,为上上诸乘之津梁。……前前较后后易于了悟故,前者实为转入后者之方便。——僧海《宗派源流镜史》

  咒与波罗蜜多中,未曾说于见差异。——萨迦班智达

  故学金刚乘者,生无我见,当如显教而修。——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卷22

  无有法菩萨所不应学者,何以故,若菩萨不学一切法,不能得一切种智。——《摩诃般若经》卷26

  彼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何所求?……以要言之,当求一切菩萨藏法、声闻藏龙卧虎法,一切外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瑜珈师地论》卷37

  世间所有无量别,种种善巧奇特事,粗细广大及甚深,靡不修行皆了达。——《华严经·十回向品》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维摩经·佛国品》

  如实了知世俗谛义,谓于五明处,如实了知胜义谛义。——《解深密经》卷5

  如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智慧。内明为求自解学,胃明为伏外执学,声明为令他信学,医明为所治方学,巧明为摄一切众生。——《大庄严经论》卷5

  少学或心高,易满如牛迹,如鼠手特物,自谓已能多。智海广难量,不测反增谤。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成菩提,愚学增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学过。——《四十华严》卷12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虽多诵习义,放逸不从正,如牧数他牛,不获沙门果。——《出曜经》

  因解成行,行成解绝。——《守镜录》卷3

  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善导《观经散善义》

TOP

续 4




    择法觉支犹如象宝,依此速能乃至往彼所行所得殊异胜处。——《瑜珈师地论》卷98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僧灿《信心铭》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楞严经》卷4

  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楞严经》卷4

  见闻虽然深广,而身心却流入凡俗,这就象医生自染恶疾,真乃颠倒的行为。——冈波巴《宝鬘集》

  口头说法喋喋不休,身心却毫无行持和体验,这种说教,就像是鹦鹉学舌一样,实在毫无意义。——冈波巴《宝鬘集》

  超生脱死法门,不可以聪明凑泊,不可以意气承当,不可以情见夹杂,不可以粗疏领会。先须专求己过,无责人非,见贤思齐,见恶内省,法法消归自心,时时警策自心,将定盘星认得清楚明白。——蕅益《灵峰宗论》卷2

  非见闻觉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见闻,非不持戒得。如是论悉舍,亦舍我、我所,不取诸法相,如是可得道。——《阿陀婆耆经》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大般若经·乘大乘品》

  菩萨于一切法住院无分别,能修六度。——《大般若经·教诫教授品》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能满六度。——《大般若经·学观品》

  无所得,即是得,以是得,无所得。——《摩诃般若经·三慧品》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心经》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圆满三十七品乃至十力、四无所畏等,如是诸法皆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学观品》

  通论大小乘经,同明一道,故以无得正观为宗。……诸大乘经以不二正观为宗。——吉藏《三论玄义》

  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1

  若无所得,即是得,即是现观,即是菩提。——《大般若经·无相无得品》

  以无住为方便,安住般若,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以无舍、无护、无取、无勤、无思、无着而为方便,圆满六波罗蜜。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犯、无犯相不可得,动、不动相不可得,身心勤怠不可得,有味无味不可得,诸法性相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学观品》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密,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奉钵品》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维摩经·观众生品》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四十二章经》

  若无所缘,心则寂灭。善巧方便之菩萨,行清净波罗蜜多,了知寂灭所缘,于善根所缘,亦不寂灭,于烦恼所缘,亦不生起,于波罗蜜多所缘,亦为安住,于空性所缘亦为分别,于一切有情以大悲心于所缘亦观也。——《秘密不可思议经》(??)

  不着内外一切法,如风无碍行于空。——《华严经·十回向品》

  无见即是见,能见一切法,于法若有见,此则无所见。——《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

  若分别忆想,则是魔网,不动不依止,是则为法印。——《大智度论》卷20

  佛法可自证知,不可以己所证传与他人,如财物等。如《婆罗延经》中佛言:我不能自断汝疑,能证我法,汝疑自断。——《成实论》卷1

  譬如有人因喉闭塞则能断命,如是善男子,一切诸见,唯有我见斯能断于智慧命根。——《大乘宝云经》卷9

  故知入道,不要别观,总观无我一行亦得,若能明见身心无我,便是见道。——《甄叔迦经》

  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维摩经·问疾品》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华严经·光明觉品》

  一一心念中,普观一切法,安住真如地,了达诸法海。——《华严经》卷6

  于法无疑惑,永绝诸戏论,不生分别心,是念佛菩提。——《华严经》卷13

  世及出世见,一切皆超越。——《华严经》卷13

  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大般若经》

  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处,譬如实际无所不至。——《华严经·十回向品》

  于不定事中,必应用不定智,……若人于一切法中决定知,是人则堕必定邪论中。若一切法必定,则诸所为应不须人功方便而得。——《十住毗婆沙论》卷10

  众生根机不同,大圣设教亦复非一,不可偏执一法,互相是非。——《无畏三藏禅要》

  随国俗法,不是不非,此法无诤。——《中阿含经》卷43

  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玄觉《永嘉证道歌》(??)

  上地之人不可作下地人之行,下地人亦不可作上地者之行。——冈波巴《教言广集零》(??)

  着述须从自己胸中流出,方可光前绝后。——《灵峰宗论》卷6

  身不证法升高座,死入阿鼻大地狱。身证不了尚生疑,何况不证盲心说!——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如说行是深般若波罗蜜者,是菩萨诸所有世间危难勤苦之事永无复有。——《摩诃般若经》卷19

  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若般若慧发,则一心具足万行。——《大品般若经》

  菩萨利智慧故,一心中一时能具足六波罗蜜。——《大智度论》卷81

  以无着为方便圆满智度,诸法性相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学观品》


  


                                    四、缘起性空

   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若有众生解了如是因缘之义,当知是人即为见佛。——《造塔功德经》

  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如是说。——《佛本行集经》卷48

  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过去现在因果经》

  一切诸法本,从缘悉无本,若能返本源,乃名曰沙门。——《过去现在因果经》

  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瑜珈师地论》卷10

  诸缘起义略有十一,如是应知:谓无作者义是缘起义,有因生义是缘起义,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依他起义是缘起义,无动作义是缘起义,性无常义是缘起义,刹那灭义是缘起义,因果相续无间绝义是缘起义,种种因果吕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互相符顺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杂阿含经》第12经

  譬如人在海洋依止于船,如是名身转起依于色。譬如船行海中依于人,如是色身转起依于名,人船相依行海中,如是名、色共相依。——《清净道论·说见清净品》(??)

  恰如支节集合而名为车,如是仅依蕴而有从生之名。——《杂阿含经》第4经

  有为诸法从因缘而生,譬如由于击鼓崦发音。——《清净道论·说见清净品》(??)

  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于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大智度论》卷31

  一切法各各为因,各各为果,是各因果相。——《大智度论》卷31

  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龙树《中论·破因缘品》(??)

  因缘而有,此亦假号,要前有对,然后乃有,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出,亦不离木。———《增一阿含经·六重品》

  如芽非是种子中有,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虚空等因缘中有,非是一一因缘中有,非诸因缘和合中有,非离因缘和合余处别有。若此等中一切皆无,如是得言芽无自体,若如是无一切自体,自得言空。——龙树《回诤论》(??)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自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杂阿含经》第12经

  一切诸法皆从自业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无字法门经》

  是法即生即住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灭。何以故?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仁王般若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从此而来)

  一切诸法不可得故,非方不离方,随所至处,即处自灭。——《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法若无常,即是动相,即是空相。——《摩诃般若经·十无品》

  非幻无有譬,说法性如幻,不实速如电,是故说如幻。——《楞枷经》卷2

  诸有为法终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俱舍论》卷13

  三界皆是有为生灭作法,先有今无,今有后无,念念生灭,相续相似生故,可得见知。如流水、灯焰、长风。——《大智度论》卷22

  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各合生,故名缘起。——《瑜珈师地论》卷10

  生命与身体,苦受与乐受,只是一心相应,刹那迅速而灭。纵使存续了八万四千小劫的诸天,也不得二心生存于一起。——《清净道论·说道非道智见品》(??)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圆觉经》卷上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毗舍浮佛偈《五灯会元》卷1

  诸法不起如虚空,犹如电起须臾灭。——《解脱道论》卷13

  不坏色故观色无常,不坏受想行识故观识无常。不作如是观者,是名行相似般若波罗蜜。——《小品般若经》卷3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拘留孙佛偈《五灯会元》卷1

  如幻亦如梦,如干闼婆城,所说生住灭,其相亦如是。——《中论》卷上

  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随情所欲,是故当知色不是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说五蕴皆空经》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周匝谛思维,正念善观察,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杂阿含经》第265经

  若言有我,我为有知?我为无知?我若无知,则同木石,我若有知,则有攀援,既有攀援,则有染着……若能除我及以我想,一切尽舍,是则名为真解脱也。——《大善权经》(??)

  一切法皆属因缘,属因缘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我相不可得故。——《大智度论》卷22

  不自在相为无我相。——《清净道论·论行道智见清净品》(??)

  若说第一义谛有我是为身见,若说世谛无我是为邪见。——《成实论》卷11

  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俱舍论》卷30(??)

  补特伽罗无我者,谓离一切缘生行外,则有实我不可得故。诸法无我者,谓即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瑜珈师地论》卷93

  以即无我名为有我,即无我者无彼外道虚妄神我,名有我者如来有彼得自在我。——《究竟一乘宝性论》

  不解空无我,信愿皆不实,由他信心生,可由他不信。执我若芭蕉,安可作梁柱?堂殿功未完,不风雨而倾。——《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维摩经·佛国品》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中论·观四谛品》

  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中论·观四谛品》青目释

  因缘亦空,因缘不定故。譬如父子,父生子故名为子,生子故名为父。复次,最后因缘无依止故。如山河树木众生之类皆依止地,地依止水,水依止风,风依止虚空,虚空无所依止。若本无所依止,末亦无所依止。——《大智度论》卷31

  若诸法实有,不应以心识知故有,若以心识知故有,是则非有。——《大智度论》卷15(模糊理论,测不准原理)

  以法知有人,以人知有法,离法何有人?离人何有法?分析于诸色,乃至观微尘,自性无所有,譬如彪兔角。——《密严经·显示自作品》(模糊理论,测不准原理)

  梦境生苦乐,彼境亦非有,如是缘起法,所依缘亦无。——龙树《七十空性论》(模糊理论,测不准原理)

  诸法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大般若经·无边际品》(模糊理论,测不准原理)

  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物尚无所有,何况当有时?——《中论·观时品》(模糊理论,测不准原理)

  众缘所生者,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十二门论》(模糊理论,测不准原理)

  诸法虽生,不住自性,是故无性。如婴儿定住自性者,终不作匍匐乃至老年。——《中论·破行品》(模糊理论,测不准原理)

  何因缘故诸法自性无;佛言,诸法和合因缘生,法中无自性,是名无法。——《摩诃般若品·道树品》(模糊理论,测不准原理)

  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物质不灭定律,万有因果律,作用与反作用原理)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中论·破因缘品》(??)

  离行无无明,离无明无行,彼二互为因,是故无自性。自若无自性,云何能生他?——龙树《七十空性论》

  因缘生世间,佛不如是说,因缘即世间,如干闼婆城。——《入楞枷经》卷5

  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

  如显现非有,是故说为无;由如是显现,是故说为有。自然自体无,自性不坚住,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由无性故成,后后所依止,无生灭本寂,自性般涅槃。——《摄大乘论》卷2

  若见一切法都无自性,即由无自性故,便能安立缘起因果,是为性空现为缘起义;若见一切法唯由分别假立,缘起因果皆应正理,即由此故便能引生一切法皆无自性之定解,是为缘起现为性空义。——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论》卷6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心经》

  受想行识即是空。何以故?舍利弗,但,但有名字故。……名字是因缘和合作法,但分别忆想、假名说。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一切名字,不见故不着。——《摩诃般若经·奉钵品》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中论·观四谛品》

  如人见瓶,以无水故空,如是五阴之中,不见有人故空。又如瓶体非实,是假名有,如是五阴之中,不见有五阴故空。——《成实论》卷14(??)

  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玄奘《成唯识论》卷8

  空名无相,无相亦空,是名为空;空名无念,无念亦空,是名为空;空念亦空,是名为空。空中无善无恶,乃至亦无空相,是故名空。菩萨如是知阴界入性,即不取着,是名法忍。——世亲《发菩提心经论》

  本调用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心地观经·发菩提心品》

  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楞枷经》卷3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识,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中论·破行品》

  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永嘉证道歌》

  诸法虽空,一心具足万行。——《大般若经·具足品》

  视如水上浮沤,视如海上蜃楼,若人观世如是,死王不得见他。——《法句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我说涅槃如幻如梦,若有法胜于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摩诃般若经·幻听品》

  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楞枷经》卷1

  深观察十缘生句,当于真言行通达作证。云何为十?谓如幻、阳焰、梦影、干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大日经·住心品》

  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大日经·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大缘起陀罗尼法,若无一即一切不成故,……随去一缘即一切不成,是故一中即具多者,方名缘起一耳。——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金光明最胜王经》卷1

  若缘自身起解脱,亦唯迷尽,无别有我名解脱者。——《大乘庄严经论》卷2

  断除法爱,除一切执。——《华严经·明法品》


  


                                    五、业因果报

    一切众生所作业,纵经百劫亦不亡。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应自当受。——《光明童子因缘经》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入胎藏会》(量子物理学)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法句经》

  罪福响应,如影随形。未有为善不得福,为恶不受殃者。——《旃檀香越国王经》(“旃”字左边应为“木”字旁)

  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习善得善,亦如种甜,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法句经》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莫追!——《涅槃经·憍陈如品》

  福德之反报,不问尊与卑。——《法句经》

  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遭殃。——《泥犁经》

  业力为最大,世界中无比。先世业自在,将人受果报。业力故轮转,生死海中回。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世因缘业,不烧亦不尽。诸业久和集,造者自逐去,譬如债物主,追逐人不置。是诸业果报,无有能转者,亦无逃避处,非求哀可免。——《大智度论》卷5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业。——《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害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善事其亲者,其子必孝;善事其兄者,其子必弟。如屋檐水,后必继前。——《印光法师文钞·到光明之路序》

  作恶不即受,如乳即成酪,犹灰覆火上,愚者轻踏之。——《大般涅槃经》卷9(??)

  妖孽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酷。祯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法句经》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无量寿经》(信息理论,遗传学,阿赖耶识种子,“甚深传承”)

  阴作阴受,相似不断。——《优婆塞经·杂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色识虽转灭,而业不失坏,令于诸有中,色识复相续。——《大乘入楞枷经》卷7(相对论,量子物理学,壁垒,磁屏蔽,物质不灭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原理,一粒微尘中,有三千大千世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大小是相对的)

  蕴体无常,因果展转,生起不绝,而言断灭,不应道理。(应无所住而生起心,永恒之因果相续,因果不爽)——《瑜珈师地论》卷7

  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因果经》

  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华严经·入法界品》

TOP

续 5



    死者弃身,其行不亡。智如种谷,种败于下,根生茎叶,实出于上。作行不断,譬如灯烛,展转燃之,故炷虽消,火续不灭。行有罪福,如人夜书,火灭字存……人死神去,随行往生,如车轮转,不得离地。——《佛说孛经》



  如人死生虽无来去者,而烦恼不尽故,于身情意相续,更生身情意。身情意造业,亦不至后世,而从是因缘更生后世果报。譬如乳中着毒,乳变为酪,酪变为酥;乳非酪,酪酥非乳,乳酪虽变崦皆有毒。——《大智度论》卷38

  至命终时,意识将灭,所作之业悉现前。譬如男子从睡觉起,忆彼梦中所见美女影像皆现。前识灭已,后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饿鬼地狱。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大乘流转诸有经》(??)

  善人死者,福应生天,受五欲乐;恶人死者,应入地狱,受无量苦。善人乐死,如囚出狱;恶人畏死,如囚入狱。——《未曾有因缘经》

  譬如桔子因桔而生,从酢而甜,人为桔故种植是子,是子根茎花叶生果皆悉不酢,时到果熟,酢味则发。如是酢味,非本无今有,亦非无缘,乃是过去,本果因缘。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若言是业,住何处者,是业住于,过去世中,待时待器,得受果报。——《优婆塞戒经·杂品》

  譬如置毒乳中,至醍醐时故能杀人,乳时异故醍醐亦异,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故能害人。五阴亦尔,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是故可言异作异受。——《优婆塞戒经·杂品》(多米诺效应,链式反应)

  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楞严经》卷8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傲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反故集》(种好种,收好果,种劣种,自受其殃,无人替代,切莫敷衍了事)

  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人见人欢喜故。——《菩萨藏经》

  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色天报:所谓修行有漏十善,与定相应。——《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作如是罪,当随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者,一念不得。——《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故凡人怕果不重因到头哭天抢地终无用,作茧自缚;菩萨重因远离颠倒梦想随处无不吉祥,善察因果)

  但造三恶业,不修三善行,堕堆岬地狱,苦痛不可称。——《长阿含经》卷18

  若诸众生,恶业间造,入阿鼻地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下六地狱,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楞严经》卷8(??)

  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正法念处经·饿鬼品》

  修行大布施,急性多嗔恨,不依止忆念,后作大龙身,能修大布施,高心陵蔑人。由斯业行生,大力金翅鸟。——《业报分别经》(场模式)

  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子、飞行夜叉、地行罗杀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想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地狱。——《楞严经》卷8(场模式)

  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楞严经》卷4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楞严经》卷4

  千百年来盌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愿云禅师

  九类众生一身具足,随造随成。——大珠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

  尔欲识地狱道,只今镬汤煎煮者是;欲识饿鬼道,即今多虚少实不令人信者是;欲识畜牲道,见今不识仁义、不辨亲疏者是;……欲识人天,即今净威仪持瓶挈钵者是。药山惟严禅师《传灯录》卷28

  一切众生皆集善、不善业,力相障故不得并受,如负二人物,强者先牵。——《成实论》卷8

  业道如秤,重者先牵。——《业道经》

  狂乱随情念,临终被业牵,惺悟不由情,临终能转业。——宗密《传灯录》卷13众生虽迷,其业力不思议处,正是心力不思议处,亦是诸佛神通力不思议处。——《印光法师文钞·复范古农书》

  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华严经·华藏世界品》

  一切诸佛刹,庄严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华严经·菩萨问明品》(协议不同)

  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业报差别经》

  增上谓外缘,是正报所依,世人不了此,缘劣怨他人。——《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结吉无忧。——《法句经》卷上

  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地藏十轮经》卷7

  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永嘉证道歌》

  不畏后世,无恶不作。——《中阿含经》卷14

  枉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仇无赦。——《法句经》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四十二章经》

  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出曜经》

  不当粗言,言当畏报,恶往祸来,刀杖归躯。——《法句经》

  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法句经》

  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得渡河渊。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现世有庆,福追自然,行之得报,非神授与。——《事佛经》

  修一善心,破百种恶。——《涅槃经·梵行品》

  前心作恶,如云覆月;后心起善,如炬消暗。——《未曾有因缘经》

  恶业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还食己身。——《法句经》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法句经》

  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途,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地藏菩萨本愿经》

  有智者观见世间之人,有得清净天耳天眼及他心智,我若作恶,是人必当见闻知我,若见闻知我,当云何不生惭愧而作恶耶!复观诸天具足无量福德、神足、天耳、天眼,具他心智,遥能见闻,虽近于人,人不能见,若我作恶,如是等天当见闻知,若是天等了了见我,我当云何不生惭愧,故作罪耶!——《优婆塞戒经·尸波罗密品》

  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来自受,菩提心中,皆为浮虚妄想凝结。——《楞严经》卷8

  若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亦不祷祠神,是为最吉祥。——《法句经》

  去恶从就善,避洒知自节,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法句经》卷下

  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是福有二种相,能与乐,能与苦。如杂毒饭,食时美,欲消时苦,福亦如是。——提婆《百论·舍罪福品》(??)

  如一块土,被人掷空,复落于地,此由现因,非在地先业之所招……复如人死,有因先业力尽而死,亦有由现所作能毁先业,非时而死,或及时而不死。——《那先比丘经》

  果中无有业,业中亦无果,但因由于取业而生果。没有天与梵天为轮回的作者,但由因、缘而诸法的轮起。——《清净道论·说度疑清净品》(??)

  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很各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若灭于业彼皆尽。——《华严经·十回向品》

  随其所行业,如是果报生,作者无所有,诸佛之所说。——《华严经》卷13

  众报随业生,如梦不真实,念念常灭尽,如前后亦尔。——《华严经》卷13

  如机关木人,能出种种声,彼无我非我,业性亦如是。——《华严经》卷13

  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仁王般若经》

  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国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优婆塞戒经·业品》

  如有修身修戒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重之业,如阿伽陀咒及除毒宝破坏恶毒。——《优婆塞戒经·业品》

  当知作业有定得果,不定得果。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狱极重之业现世轻受,愚痴之人现世轻业地狱重受。定业有二:一者报定,二者时定,或有报定而时不定,缘合则受,或三时受,所谓现受、生受、后受。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

  若定心作善恶等业,作已深生信心欢喜,若发誓愿供养三宝,是名定业。——《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

  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则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经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彻悟禅师语录》

  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第一义不可说因缘果报。——《摩诃般若经·四摄品》

  善福大慧弱,而有少罪恶,是罪无救者,能令堕地狱。大慧福德者,虽有罪恶事,不令堕地狱,现身而轻受。譬如鸯崛魔,多杀于人众,又欲害母、佛、得阿罗汉果。——《十位毗婆沙论》卷5

  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优婆塞戒经·业品》

  了即业障本来空,不了应须还宿债。——《永嘉证道歌》(??)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永嘉证道歌》(??)

  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

  虽佛亦不能超越及改变于因果律,然若了知于因果律,则能创造善业,和集善缘,生于善果。因不值缘终不生果,故因亦非能生果。或远其助缘,或别造强因皆可使此因之果暂不生起或终不生起。——太虚《真现实论》(??)

  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怠,罪报永已拔。——《增一阿含经·马血天子品》

  千劫所作,极重恶业,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重罪,悉皆灭尽。——《金光明经》卷1

  百年垢衣,一日而瀚,可得鲜净。如是百千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顺善思惟,于一日一时,能尽消灭。——《大集经》卷40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四十二章经》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那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悔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过去诸恶,今悉忏悔,现所作罪,诚心发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已作之业,不敢覆藏。——《金光明经》卷2

  能自改者,与无过同。——《妙花经》

  抛弃一切过失,就会立地成佛。——《萨迦格言》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源,各自性中真忏悔。——《坛经·忏悔品》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观普贤行法经》

  观心无心,从颠倒想起,如此想心从妄想起,如空中风无依止处。如是法相不生不没,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诸法,皆亦如是,无住无坏。如是忏悔,观心无心者,不住法中,诸法解脱,灭谛寂静。如是想者,名大忏悔,名庄严忏悔,名无罪相忏悔,名破坏心识忏悔。——《观普贤行法经》

  若起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

  我于十二年中,求一个业性如芥子许不可得。——临济义玄禅师《古尊宿语录》卷5

  事忏诵经持密咒,观像礼拜供养力,造塔造像及布施,称赞佛僧名号等。若能了达真空理,名为理忏灭罪根。——《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


  


                                  六、诸法实相

    大乘因者,诸法实相。——《观普贤行法经》

  一切法性,一切法相,有佛无佛,常住不异。——《佛严经》卷21

  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谓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法华经·方便品》

  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涅槃经·憍陈如品》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是名法界,亦曰如如。——《胜天王般若经》卷6

  除心中无明结使,以清净实观,得诸法本性,名为法性,性名真实。——《大智度论》卷37

  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名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成唯识论》卷2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普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成唯识论》卷9

  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而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之为如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慧思《大乘止观》卷1

  依于一实相,演说诸法相。——《华严经》卷6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大乘阿毗达磨经》

  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整洁,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澄观《华严经疏》卷1(??)

  烦恼破坏时,真如恒显现。——龙树《赞法界颂》

  一者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如是诸法真实性、一切性,应知总名真实义。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一者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三者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者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瑜珈师地论》卷36

  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会中道。——《成唯实论》卷7

  本对偏病,是故有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出处众生强名为中,谓绝对中。——吉藏《三论玄义》

  第一须带两只眼,照破两头事,莫只带一只眼,向一边行。——怀海禅师《古尊宿语录》卷1

  一切相,皆是二,一切二,皆是有法,适有有法,便有生死,适有生死,不得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摩诃般若经·遍学品》

  能见及所见、见者悉除遣,不坏于真法,此人了知佛。——《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僧灿《信心铭》

  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维摩经·不二法门品》

  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华严经·十行品》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中论·观涅槃品》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坛经·般若品》

  是菩萨因般若波罗蜜,世间诸事,皆同实相,不见资生之事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者。——《小品般若经·阿惟越致品》

  在有常修空,处空常万化,双照一切法故。——《仁王般若经》

  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宝箧经》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密严经》卷3

  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圆觉经》

  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坛经·护法品》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华严经》卷13

  从生及国土,一异不可得,如是善观察,名知佛法义。——《华严经·世主妙严品》

  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两真如不生。——《大般若经》卷569

  无上道无在无不在,无处所不现,不可执,所得无失。——《如来智印品》

  真该妄本,行无不修,妄彻真源,相无不寂。——法藏《华严妄尽还源观》

  即相即真。——曹山本寂禅师《五灯会元》卷13

  廓彻十方自性境界,触事全真。——真净克文禅师《古尊宿语录》卷43

  一切众生色心实相,从本以来,常是毗卢遮那平等智身。——一行《大日经义释》卷一

  六大无碍常瑜珈,四种曼荼各不离。三密加持速疾显,重重帝网名即身。法然具足萨婆若,心数心王遍刹尘。名具五智无际智,圆镜力故实觉智。——空海《即身成佛义》

  色毗卢为性,受为宝生尊,想即无量光,行不空成就,识为阿鞞閦。——《智慧成就续》

  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金刚錍》

  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维摩止观》卷1

  夫三谛者,天然性德也。中谛也,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后也。——湛然《始终心要》

  圆机对教无教不圆,理心涉事无事不理。——《宗镜录》卷32

  如众翳者同于一处,见各差别,互不相碍,皆由眼翳,不见正色。众生亦尔,色性无碍,心缘异故,蔽于正见,不见真实。——《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华严经》卷16《须弥顶上品》

  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华严经》卷13

  一一尘中有,十方三世法,一一尘中有,无量种佛刹。——《华严经·普贤行品》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李通玄《华严合论》

  如来之藏,全体是一众生一毛孔性,全体是一众生一切毛孔性,如毛孔性,其余一切所有世间一一法性,亦复如是。——《大乘止观》卷1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永嘉证道歌》

  妙世界即是粗世界,粗世界即是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广世界即是狭世界,狭世界即是广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秽世界即是净世界,净世界即是秽世界。——《华严经》卷17

  无心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澄观《华严大疏》

  碍处非墙壁,通处勿虚空,若人如是解,心色本来同。——长沙景岑禅师《传灯录》卷10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傅大士《传灯录》卷27

  若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非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不离幻色即见空,即此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于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于一境内一切智,于一智中诸境界,只用一念观诸境,一切诸境同时会。时处帝网现重重,一切智通无挂碍。——法顺《漩澓颂》

  随举一法,即具斯十,一谓同时具是相应门,如大海一滴,含百川之味;二广狭自在无碍门,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影;三一多相容不同门,若一室千灯,光光涉入;四诸法相即自在门,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如片月澄空,晦明相并;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如瑠璃瓶盛多芥子;七因陀罗网境界门,若两镜互照,传曜相写,递出无穷;入托事显法生解门,如立像竖臂,触目皆道;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十主伴圆明具德门,如北辰所居,众星周拱。十无前后,举一全收,斯为《华严》不共玄旨。——法藏《华严经策略》


  


                                   七、万法唯心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

  如世有良医,以妙药治病,诸佛亦如是,为物说唯心。——《杂(宝)藏经》

  心持世界去,心拘引世界,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杂阿含经》第16经

  心为系缚解脱本,是故说心为第一。——《正法念处经·畜生品》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譬如万物皆从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

  众生身中种种诸法,意为先导,意最疾速,意为殊胜。——《密严经》卷1

  由心故作恶,由心有果报,一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心能诳众生,将来向恶趣。——《正法念处经》卷1

  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成唯识论》卷8

  以一切法不离识故,说识名唯,非谓唯有识故,方置唯言。一切法中,识用殊胜,推识为主,故首心法。——窥基《百法论》

  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大乘法苑义林章》

  夫心者,为诸法总持之门,作万有真实之性,故称第一义谛。——《宗镜录》卷94

  心清净故世界靖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厌舍品》

  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憨山《梦游集·示周锡孺》

  一切壮无过心。心是怨家常欺误人。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五苦章句经》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

  诸蕴业为本,诸业心为本,心法犹如幻,世间亦如是。——《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

  彼畜生心种种色种种……譬如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杂阿含》第10经

  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华严经·十地品》

  一切世间皆由心造。心不自见,若善若恶悉由心起,心性回转如旋火轮,易转如马,能烧如火,暴起如水,作如是观,于念不动,不随心行,令心随己,若能伏心,则伏众法。——《胜天五般若经》卷7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佛遗教经》

  不随于心,能为心师,以心师故则能得为一切法师。若能于心得自在者,则于诸法而得自在。——《大乘宝云经》卷5

  若能系一心,一切皆能系。若能降一心,一切自降伏。——《菩萨行经》卷1

  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为变化主。——《心地观经》卷1

  随心造业不思议,一切刹海斯成立。——《华严经·世界成就品》

  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华严经·世界成就品》

  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

  成就四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无境;一相违识相智,谓于一处,鬼、人、天等随业差别,所见各异。境若实有,此云何成?二无所缘识智,谓缘过未梦境地像等,非实有境,识现可得,彼境既无,余亦应尔。三自应无倒智,谓愚夫智若得实境,彼应自然成无颠倒,不由功用,应得解脱,四随三智转智;一随自在者智转智,谓已证得心自在者,随欲转变地等,皆成,境若实有,如何可变?二随观察者智转智,谓得胜定修法观者,随观一境,众相现前,境若是真,宁随心转?三随无分别智转智,谓起证实无分别智,一切境相皆不现前,境若是实,何容不现?——《大乘阿毗达磨经》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阿毗达磨大乘经》

  天见宝庄严,人见为清水,鱼见为窟宅,鬼见为脓血。——《顺正理论》卷53

  谓如有一端正女人,种种庄严来入众会,应知此中子见起敬,诸耽欲者见而起贪,诸怨憎者见而起嗔,诸同夫者见而起嫉,诸有修习不净观者见而起厌,诸离欲者见起悲悯,诸阿罗汉见而生舍,由此故知境无实体。——《大毗婆沙论》卷56

  诸法非因生,亦非无因生,虚妄分别有,是故说唯心。——《大乘理趣经》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楞严经》卷1

  十方一切诸世间,悉是众生想分别,于想非想无所得,如是了达于诸想。——《华严经·十回向品》

  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厚严经》

  如人以己手,还自摩握身……如是自心内,现境还自缘。——《密严经·妙身生品》

  三界所有,唯心所作。何以故?随心所念悉皆得见。——《大智度论》卷29

  世间无实,人分别起,此分别故,分别心生。由此心为因,即有身生,以此心故,即有诸法。——龙树《破有论》

  地等和合,微尘之聚,若离于心,即无所得。——《密严经·显示自作品》

  由一切内外大种,及所造色种子,皆悉依附内相续心。——《瑜珈师地论》卷3

  诸有对色,皆识变现,非极微成。——《成唯识论》卷1

  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华严经·普贤行品》

  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楞枷经》卷4

  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楞伽经》卷4

  意从赖耶生,识依末那起,赖耶起诸心,如海起波浪,习气以为因,随缘生起。刹那相钩锁,取自心境界,种种诸形相,意根等识生。——《大乘入楞枷经》卷7

  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归心泯相,总言唯识。“唯”遮境有,执有者丧其真,识简心空,滞空者乖其实,所以晦斯空者,长溺二边;悟自有空,高履中道。——《成唯识论述记》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