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何为六时吉祥,何为法喜充满

何为六时吉祥,何为法喜充满

何为六时吉祥

Ø 【六时】
(一)指昼夜六时。乃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为夜三时)。在印度,时间之最小单位称刹那,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为一昼夜。

昼夜六时勤行,为印度以来所行,我国东晋庐山慧远作水时计(又称莲华漏),在六时行道。

隋代信行制昼夜六时发愿文,善导作往生礼赞(六时礼赞),主张各六时必须拜佛忏悔。又六时之中,初三时称三时,而有三时念佛、三时坐禅之说。

Ø (二)指一年分为六期。即渐热、盛热、雨时、茂时、渐寒、盛寒等六时。

Ø (三)时解脱阿罗汉于得好衣、好食、好卧具、好处所、好说法、好同学之时(六时),可入定得解脱。祝愿各位六时吉祥!

何为法喜充满

1) 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念佛,自然得法喜,自然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2) 从清净心生出来的喜悦,是真乐,是法喜,是真正的滋养。

3)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

4) 学佛,你修学到一个阶段之后,你得到第一个好处就是法喜,就是欢喜,这一欢喜的现象会把懈怠、疲倦给忘掉。

5) 我们俗话也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一有欢喜的事情,精神都来了,疲劳就没有了。你要念佛念到法喜充满,你的疲倦就没有了。

6) 法喜给诸位说,是很好的养分,最好的营养剂,人心里常常欢喜,我们世法里头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7) 你真正得法喜,一天到晚快乐欢喜,人快乐轻松愉快,百病不生。

8) 我们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对待身体,让它法喜充满。

9) 懂得如何调心、调身,让自己身心轻安自在,功夫才能得力,才能得到“法喜充满”。

10) 生活、工作、饮食起居,随顺自然,才能成就真正的法喜。

11) 菩萨充满了爱心,法喜充满。

12) 菩萨的心清净,菩萨的心定,他得到的是安乐,这个安乐就是法喜充满。

13) 菩萨修学、证果、度化众生,都是无比的快乐,法喜充满。

14) 一个行菩萨道的人,他心中法喜充满。

15) 真正行菩萨道的人,一心一意向善、行善,给众生真实的利益;他积功累德,乐此不疲,愈做愈快乐,愈做愈欢喜,法喜充满。

16) 想在菩提道上保持法喜充满,永不退转,永不畏惧艰难,并且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就要“依教奉行”。

17) 真正学道人一定得法喜,法喜充满,你走到任何场合众会之中,人家自然对你羡慕,为什么你这么快乐?学佛就快乐。

18) 世间虽然有富贵,富而不乐,贵也不乐!所以古人讲不如贫而乐,这个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19) 学佛能消业障,学得如法,你的妄念自然少、烦恼少,心情愉快,法喜充满。

20)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是你初初证得的,这是享受。

21) 法喜不是对外面境界的反应;法喜是从内心里流露出来的。

22) 法喜的时候,心里面不会有波浪、不会有起伏,心是清净慈悲平等,这里面有无量的欢喜,它不碍事。

23) 心地真正清净,接触佛法就会开悟,就法喜充满。

24) 你接触佛法不会开悟,是你心不清净,心地清净没有不开悟的。

25) 佛经里有永远悟不尽的道理,有永远悟不尽的境界;天天读经,天天法喜充满。

26) 佛法要长期薰修,你才会有进步,没有下三、五年工夫,佛法的好处,你真的得不到;一定要真正下个三、五年工夫,你才会尝到法味!法味尝到之后,法喜充满!

27) 真正得到佛法薰修的力量,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到法喜充满,然后你才晓得学佛的人真正幸福真正快乐!

28) 经文里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你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去读,才会有所发现,才会法喜充满。

29) 用妄想、分别、执着去读经,决定得不到悟处,决定得不到法喜。

30) 诸位,实实在在讲,佛经要是真念透了,这世界很美好,你没有烦恼;无论在哪个境界里面,你都很自在,法喜充满。

31) 境界就是修行,在这个境界里面修清净、平等、慈悲,法喜充满。

32) 修行,首先要把欲望舍掉;没有欲望,就没有轮回,这一生当中就能心境一如,法喜充满。

33) 修行就是天天改过,天天改习气,天天改毛病,天天法喜充满。

34) 天天忏悔、天天改过、天天向上提升,才有法喜。

35) 你要是不在佛法里,你就得不到法喜。

36) 只要你契入佛法少分,就能法喜充满。

37) 听经也好,读经也好,修行也好,一定要得法味;要真正能尝到佛法的滋味,尝到法味就法喜充满。

38) “真法喜”是你修学确实有心得,从内心里面生起的喜悦,这是真正的法喜。

39) 在修学上,你对于念佛法门有充分的理解,有正确的认识,你的修学就得法喜。

40) 你修念佛法门法喜充满,你自自然然就会到处劝勉别人,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你是真的明白了,真的透彻了,真得到真实利益,一定会这样做。

41) 阿弥陀佛是无量觉,我们学“觉而不迷”这一桩事,这就叫学佛。

42) 要把阿弥陀佛变作我们的心理、变作我们的行为,这样如理如法地念佛,就能法喜充满。

43) 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不分别、不执着,不打妄想,生活会过得非常自在、非常快乐,法喜充满。

44) 到妄念不生,心恢复到清净,跟诸位说,你与佛就起感应道交,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很有信心了,你自己就法喜充满。

45) 《阿弥陀经》这部经里头有无量义,你永远发现不尽的;我每天念这个经,都 发 现 有 新 的意思,所 以 我能法喜充满,每天的境界都不一样。

46)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场殊胜庄严,我们要是对西方极乐世界深信不疑,而且对自己的修行有信心,我们就能真正离苦得乐,真正法喜充满!

47) 我们念佛,句句佛号里头有深信切愿,念的时候就会有法喜。

48) 念佛,念到清凉自在,念到法喜充满,这样决定往生。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李老师以前告诉我,他在台中办过两次精进佛七,以后再不敢做了。他告诉我,参加的同学人不多,不超过十个人,主七师精神能够照顾得到;十个人以上,照顾不到,人太多了。其中还有一个著魔了,老师为这个人花了半年的时间把他恢复正常。烦恼没有放下,带著这个东西勇猛精进,麻烦!老师提出这个事情警告我,叫我不可以干这个事情,很危险。人家来参加的时候好好的一个人,七天之后就变成神经病,你对人怎么交代?普通的佛七可以打,它不严格,没关系,精进佛七就怕有这个麻烦。修行不容易!

最稳当的方法还是教,「教」是什么?渐进,它不是那个很勇猛的,慢慢的,一天一天的求进步。放下也是的,一天一天的,点点滴滴的慢慢放。长时间的薰习,自自然然心就清净;心愈清净,这个经义你深入得就愈多,你会看到字字句句无量义,说不尽,这个里头其乐无穷。逐渐逐渐全搞清楚、全搞明白了,我们自己也念佛求往生,就很简单!不难。

黄念祖老居士,这个注解完成之后,因为身体不好,年岁也大了,不想再住世了,一心念佛,一天十四万声佛号,六个月,他就走了。这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万缘放下,一心专念,没有一个不往生。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第319集(净空法师)

「下明六反雨花」,这也是《阿弥陀经》里头所说「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跟小本《弥陀经》上讲的是同一个意思。「六时者,晨朝、日中、日没」,这叫日三时。印度人,早晨是初日分,六点到十点,中日分是十点到两点,后日分是两点到六点。印度一个时,一时是我们现在的四小时。印度人把一天分成六时,昼三时,夜三时。晚上初夜分,是下午六点到十点,初夜;中夜是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中夜;后夜分是两点到第二天早晨六点钟,它这么分法的。所以现在外国用的二十四个小时,我们加个小字,小时。我们中国的时辰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十二个时辰,比现在用的时辰大一倍。印度比我们又大一倍,印度的一时是我们现在的四小时,中国的一时是现在的两小时。昼夜六时就是一昼夜,六时就是一昼夜。

里面形相是幻相,苦乐都不可得

虚妄的境界跟真实的境界融合成一体,这是事实真相,真不碍妄,妄也不碍真。正如同我们电视画面一样,真是什么?真是屏幕,妄是里面的色相。频道再多,几百个、几千个频道没有关系,有没有妨碍屏幕?没有妨碍,屏幕永远不会被你染污,这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画面是动的,屏幕是静的,「本无动摇」;画面有生灭,屏幕不生不灭,没有生灭,生灭不妨碍不生灭,不生灭不妨碍生灭。我们从电视屏幕跟画面当中领悟佛经上所说的甚深的道理,你在这个里面就看懂、就看明白,然后一回头,现实环境跟这个道理完全相同,圆融无碍,然后你才晓得,一念觉就妙契真如。好像作梦一样,忽然知道我现在在作梦,觉悟了。不觉悟的时候迷,有苦,有苦有乐;觉悟之后,觅苦乐了不可得。乐在哪里?这个人很快乐,那是个假相,在屏幕是个假相,屏幕决定没有乐的样子,它干干净净的,一尘不染,里面形相是幻相,不是真的。乐如是,苦亦如是,苦乐都不可得。这人叫明白人,这人叫觉悟的人,觉悟明白就叫做佛陀,印度人称为佛陀。这都叫随缘妙用,方便示现。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9 13:31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