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傅正法师:新时期还要不要持戒戒是众生解脱道

傅正法师:新时期还要不要持戒戒是众生解脱道

释迦如来开一代圣教不惜苦口婆心地教诫弟子们,要精进勤持戒律,守护身心,断染污法,始得入真实道,临灭之际还殷勤咐嘱。然而末法众生对于戒律的立场和态度,着实令人心寒!有人说:“戒律是两千年前的事了,现在已是末法时代,亦将是二十一世纪,是新时期发展的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改革,时下戒律已经是老套了,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我们再不能食古不化,生搬硬套,也该大力改革。”不说不知道,说了吓一跳。什么叫食古不化?什么叫生搬硬套?时代的确是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也相对的提高,也给人们多少带来些快乐,但社会形形色色现象的出现,更使人心不古,世道日下,难道我们仅仅看到这些现象而情绪化地生活,根本不冷静的思考自己生存的方式,生活的意义、态度,像“疯子”一样起哄,像“虻牛”一样让社会牵着鼻子走?没有立场,没有原则的人是最可怜的,您难道以为这种生活有意义,有乐趣,花天酒地的寻找刺激性能感到快乐吗?与其说,这种生存方式是幸福的话,毋宁说其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痛苦与无奈。法无本末之分,是由众生行持的颠倒而有差别。我们不主张墨守陈规,原地踏步,但也不提倡大刀阔斧,毫无原则,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难道由此而可以去舍本逐末吗?这样连“金玉其外”也将成为问题了!

  《善见律》说:“毗尼住世,佛法住世。”《华严经》讲:“戒为无上菩提本。”

  在人们通常观念中错误的认为,不受戒反而好些,自由、潇洒,任君作为,无所拘束,随心所欲;一旦受了戒后,就这不能做那不能行,很不自在。因此有佛弟子于佛一入灭,就高声大嚷:“现在我可以无忧无虑了,那老头子在时,规定我们这不能行那不允许,现在他去了,谁能奈我何?”不知道人们对“自由”作何理解,更不知道人们在受乐时,罪业之影也随身而来了,在寻找快感时已铸下弥天之罪,哪还有自由可言呢?多少人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起心动念妄造种种业因而受轮迥,生活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过着。如果我们是个有眼力或有智慧的人,稍一思虑就能明白,我们不该认为这幻化生灭无常的世间有真正的快乐。即使有,那也是短暂的,迅速的,快乐过后是痛苦,这叫乐极生悲。如果我们一定执着有一个真实物体存在,并一心去追求那虚无缥渺的享乐,那我们活得非常的痛苦。

  戒律是佛法的大地、修道的根基,众恶由之消灭,万善由之生起,故戒律是为佛法的寿命。释迦如来开创一代圣教统分经、律、论之三藏法,以成戒、定、慧之三毕,期转迷开悟之证果。戒律如捉贼,禅定如缚贼,慧学如杀贼。三学之中以戒学为首,可以想见戒律对于住持佛法、正法久住的重要性。不论在个人修持中还是僧团规范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功能在于断绝生死道中的业因业缘,所以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一种束缚,实是佛子的解脱道,僧团的防腐剂。

  佛教之有戒律的出现,是因为众生心态的不具备,没有免疫力,对合理的生活起了错觉,没有把持当下心念符合佛法与否而从事种种违背法则的事情,使清净自性的本体随着污染法而造作众恶。在生活中没有坚守岗位,黑暗愚昧地生活,没有智慧光明的觉照,黑白颠倒,是非不明,造种种罪,绪各种业,障覆了本性的清净。戒律的产生是应众生的需要,为端正众生的行为,改变其不具备的心态,使它能够守护戒律与法的原则,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失去了清净的本体。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过得快乐,过得幸福,皆希望能够青春常在,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推向死亡的道路,拒绝迈向幸福的大道。然而,现在又有多少人就是要拒绝一切教诲,舍弃善意的忠告,想自由,求洒脱,把自己拒绝于涅槃门外,这能怪谁呢?是什么人的过错?还不是上自己的当,中烦恼的圈,把自己往火坑里推!现在我们学戒,就是要使生活合理化、道德化,把一切不良的行为改正过来,从而又在火堆中救脱了自己。所以,学戒受戒,不是自我束缚,失去自由;相反,它是救拔那些身陷囹圄,堕入深渊,失去自由的人们。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只有守持戒律才真正具有护持生命的功能,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使生活更美好,也只有守持戒律才能真正通往开悟、解脱、幸福的大门。

  如果您想生活得更加快乐自由,获得无上解脱,或者您想在茫茫的人生苦海中寻找到失落的自性,抑或想使生活更加有组织和规范,以及您想回归到一个自性清净的原处,休息片刻,那么您从现在起,放下生活中的一切无聊,拿起戒律的保障,把握当前一念的清净,逐渐去除染污法,那您的生活将更加充满阳光、幸福和自由。

  戒律限制了人的兽性,发挥了人的本性,从而使我们实现人生的理想之路--成佛作祖。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无受戒行善,皆名尸罗。」由此可知,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止处。受持戒法是信仰的实践,佛陀于遗教中告诫弟子们当以戒为师,经典中也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
  
  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做人,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悟证最高的真理。戒律因应各种根机对象,可分为出家修道者的式叉摩那戒(六法戒)、沙弥(尼)十戒、比丘(尼)具足戒;以及在家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则适用于任何发心受持的众生。
  
  以具足戒而言,因戒品具足故名之,依性质不同可分为八类:
  
  一、波罗夷:属根本极恶戒,犯则丧失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例如:杀人、抢劫等。
  
  二、僧残:是次于波罗夷的重罪,犯此罪者,如同残废一样,但得于清净大众中,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则此罪可除。例如:毁谤、造谣等。
  
  三、不定:有犯罪嫌疑,但尚在怀疑判断之中(嫌疑犯)。例如:比丘夜宿寡女家。
  
  四、舍堕:因贪财或贪物所犯之罪,犯则罚以没收物品,并于大众中忏悔。例如:不法向人需索衣物。
  
  五、单堕:舍堕和单堕都属「波逸提」(忏悔罪),意译:堕、令堕、能烧热、应对治、应忏悔。乃轻罪之一种,谓所犯若经忏悔则能得灭罪,若不忏悔,则堕于恶趣之诸过。须舍财物而忏悔之堕罪,称为「舍堕」;单对他人忏悔(于大众前)即可得清净之堕罪,称为「单堕」。例如:恶口辱骂、令人斗乱、打人伤害等。
  
  六、波罗提提舍尼:简称提舍尼(悔过罪),意为向彼悔、对他说、可呵法。犯此过者,必须向其它之清净比丘发露忏悔,是轻罪的一种。例如:饮食不当(强人所难、不如法食品等)。
  
  七、众学:有关生活礼仪等细则,条目众多,应常学习,故称众学。属「突吉罗」(粗鲁)的轻罪。例如:食衣住行之威仪端正、身语意三业之清净和雅等。
  
  八、灭诤:止灭诤论所设的方法及规定,当大家意见不合,起争执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由上述可知,佛教讲究自制修身,尊重他人,行止合乎善恶因果则是持戒,破戒犹可藉发露忏悔、积善结缘来化解,将功赎罪;破见(没有因果观念)则无可救药,万劫不复。
  
  一般人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其实,凡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是伦理的基本德目,受戒在于不侵犯而尊重有情众生。所以受持五戒,就是守法的表现。
  
  由五戒再扩而充之,有十善戒,可概分为身、口、意三业。意业为身、口二业的根本,因此受持五戒,遵行十善法,应从心(意)出发,以止恶行善的戒行来达到自心的清净,同时也带给他人和平、尊重。菩萨戒则是聚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法门的一切佛法;不仅要消极的不作恶,更要积极的修一切善,乃至遍学一切佛法,以救助无量的众生。
  
  世间的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佛教的戒律则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受持者皆为自愿求授。持戒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而自愿受持的「自通之法」。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反而比不知忏悔者轻。不受戒并不表示做错事就没有罪过,犯了过失,一样逃不过因果的报应;好比一个人不懂得国家的法律,触犯了国法,仍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律藏中有些戒条是佛陀因应印度的社会风俗习惯而定,并不适合应用在中国。佛法的戒律具有宽容、自由的精神,在守持戒律时,应当把握戒的基本精神,以饶益有情为本,不拘泥于形式化的戒条,因应时代,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现代社会需要积极为善的佛教,我们应该规范出人间化的戒法,视八正道、四摄法、六度万行、饶益有情为真正的戒律。人间化的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极的规范身心,止恶息罪;一方面更应该积极广修善行,广作善事。唯有进一步受持菩萨道的戒行,才能让佛光普照,法水长流。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所以叫做皈依三宝。佛是觉义,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故称为佛。法是轨持义,所谓“教法、理法、行法、果法”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之轨道,故名为法。僧是和合义,有事和理和二义。事和,能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意和同悦,口和无诤,身和同住;理和,能证无为择灭之理。由此事理二和,上弘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故名为僧。佛如医王,法如良药,僧如看护者。非佛无以说法,非法无以度生,非僧无以弘法。故三宝如苦海之舟航、暗室之明灯、病者之良药,有度人济世之功,故称为宝。

  皈者反义,反黑为白,反邪归正,翻染成净,转有漏成无漏,转凡成圣,(P 478)故称为皈。如游子之归家,叛徒之归国,有归顺反正之义,名之为皈。依者托义,如婴孩依托父母,孤儿依托慈善家,弱国依托强国。一切众生漂沦生死,无救无依,唯有仗三宝之教手,拔出苦海,救济沉沦,故须皈依。

  有许多人不明白皈依的意义,他说:“我只要信佛,何须仪式,何必要皈依? ”殊不知佛教的教理虽多,而综括之不出信解行证。所谓皈依三宝者,首表乎信;即信佛,信法,信僧是也。今信尚无,况解行证?盖因信而求了解,因解而修行,因修行而证佛果。眼见世之学佛者多,而偏缺者亦不少;有全不信者,有信而不求解者,有虽解而不修行者,有虽行而不能证果者。其故何哉?盖佛果如宝,不信何以求宝;虽求而不识真宝,虽识而不愿取宝,则宝虽现前,不得实用,于己何益?

  更有进者,每见一般学佛之人,或信佛而不信法信僧者,或信法而不信佛信僧者,还有单信人而不信佛信法者。信佛而不信法信僧的人,大多数是一班愚夫愚妇,信偶像有灵感,只求媚佛,把佛当神待。无论升官发财,添丁平安,求之即得,而对于亲近知识,听闻正法,好像是没有他们的事情一样。但信法而不信佛信僧的人,这种人自己标榜是知识界只研究佛学,当一种学问研究而已,不但不信仰僧尼,连佛菩萨他也以为是迷信。还有一班人,不但不信佛不信法,连僧他也是不信。这种人只专信仰一个人,不管所信仰的人有学问,无学问,有道德,无道德,只要他是我的师父就是好的;其他僧尼,有时候不但不恭敬,反加诽谤。所以在中国学佛的人,虽然称多,而正信学佛的人,恐怕还是少数。究竟能有几人,先拜明师,研究佛法,信佛功德,学菩萨行,行菩萨道,自行化他,同成佛果呢?恐怕连神佛都分不清楚,佛教和外道混为一谈的还多得很!这就是不求明师,不闻正法的过失所致!所以学佛须先皈依三宝,是第一个进门的条件。

  次说五戒。五戒是:(1)不乱杀,(2)不乱取,(3)不乱淫,(4)不乱语,(5)不乱饮食。佛家的五戒,就是儒家的五常--不乱杀就是仁,不乱取就是义,不乱淫就是礼,不乱语就是信,不乱饮食就是智。盖四维八德都从五常中流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每听许多人说:“我又不出家,何必要受戒呢?”殊不知你虽不出家,难道人格也不要了吗?因五常、四维、八德,就是人格的标准。古来凡国王受位时,百官受位时,都要先去受菩萨戒,然后才受位;这就是表示,依佛的教法,去自行化他做人模范呀!

  我常常有这样一个问题来问人:“你为甚么要学佛?”意思就是想要他答:“因为想做一个好人。”说到好人莫过于佛,假定一个人连五条最简单、最应当的五戒都不能受持,你还说甚么想要学佛吗?所以学佛的人,是以三皈五戒来做基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在民国年间,中国近代的高僧太虚大师提出了人生佛教的概念,人生佛教和传统的佛教宗派相比,好像是独立于别的宗派的新生产物,但它的思想内容却是与原始佛教相契的,人生佛教的立足点是人,释迦佛也是由凡人修成的,他也是降生在人间的,他所度的众生也是人。太虚大师有一首偈是这样说的:“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首诗清清楚楚地说明了做人与成佛的关系。我们应该以佛陀为榜样,改掉自身的毛病和习气,达到人格的圆满和完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改掉自身的毛病习气,达到人格的圆满和完善呢?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不能离开世间法。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以戒为师,守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能守持五戒,就能够完善我们的人格和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不杀生。就是要我们有慈悲心,让我们要对一切有情众生一视同仁,不要为了自己的一时私欲而将它们杀害。佛陀主张平等、慈悲的精神,他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所以我们要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只要我们能守持不杀戒,社会上的打架、斗殴、杀人等等这些恶性事件就可以日渐消除,社会也可以安稳,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二、不偷盗。伟大的佛陀告诉我们,只要是“有主之物不与而取”就是盗。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上,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质条件来满足这个五蕴假合的色身,但是我们要通过合法的手段和途径来获得我们所需的物质,儒家与佛家讲不偷盗都是有着相似之处的。如果能持不盗戒,社会就可以更安宁,人人也都能安居乐业了。

  三、不邪淫。如今的社会找情人、搞婚外恋的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已经开始日渐沉伦与丧失了。沉迷畸形的感情中,不能自拔,贪恋美色的享受而不能迷途知返,有些人对家的概念和应尽的责任已经不屑一顾了,所以现在社会上的离婚率很高,有的甚至因为婚外情而杀人丧命,确已屡见不鲜。这样很容易引起家庭的不稳定,如果一个家庭建立后,夫妻之间没有邪淫行为而能够相敬如宾,那么,家庭就能够幸福美满了,社会就多一份稳定。

  四、不妄语。不妄语又包括了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话。世人如能守持不妄言戒,就能在日常生活中童叟无欺,人与人之间就能够相互信任,杜绝猜疑。如果在日常当中,我们不两舌,不恶口,则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挑拨离间,就不会用种种虚妄不实的语言来离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导致无端的是非,甚至动武伤人。不恶口的人出言慈和,还可以积德成善,为众人所爱敬。人人守持不妄语戒,就可以共同建立起诚信的社会环境。

  五、不饮酒。三国时,魏王曹操在《短歌行》里写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杜康就是指的酒,可是酒真的能解忧吗?有一首歌词是这样写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在现今的社会里,酒后驾车,酒后失德的事情还少吗?最后害人害已,搞得自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世人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佛在世时,有一男居士受了五戒,一向清静,只国误饮酒而破了不饮酒戒,最后导致了其余杀、盗、淫、妄四戒全破了。这里,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饮酒的危害性了吧!世间的“酒圣”、“酒仙”们,你们还不应该赶快悬崖勒马吗?

  自汉明帝永平十年,有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尊者将佛法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了,并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大多数人还是无法正信佛教。有的人来到寺院烧香拜佛,就以为佛教是用来保平安、升官发财的途径;有的人看佛教的信众老年人占多数,就以为佛教是老年人老来无事的精神寄托;有的人则受一般世俗见解的影响,以为学佛是走投无路或感情受到打击创伤时无奈的选择……可到底什么是佛教呢?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佛法的宗旨是要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法能使众生解除烦恼、离苦得乐而最终了脱生死。

  我们每个人只要能守持五戒,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按照佛陀所示的真理,努力行善,就可以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们学佛,不仅自利还要利他;我们完善了自己,同时也在利益他人,我们帮助别人,同时也在完善自己;即防非止恶,又净化人心。再广修四摄、六度即可转凡入圣。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