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航法师: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

大航法师: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



一、前言

  传统北传佛教,向以大乘菩萨道自许,对声闻解脱道则有意无意地鄙视其价值,更从未料到,大乘菩萨道想当然耳的主流地位,会被质疑和否定。如今,由于世界交通便捷,文化传递管道多元且快速,其他区域的佛教思想轻易可得,传统北传佛教的内涵与功能,开始必须接受其他佛教体系的直接对比。佛法兴于世,不外是为了令众生离苦得乐,入佛知见,而戒定慧三学,正是达此目的的手段。今人正以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作用,来检视南北传佛教的异同。再怎样崇高的教理,必须能发挥其超越生死的实用价值,否则也仅仅是空谈而已,终为人们所遗弃。本是代表释尊本怀的北传大乘菩萨道,由于自身过分偏倾于宗教仪式,及与世俗慈善事业合流,模糊了佛教不共世间的本质,故而其价值与可行性开始被质疑,甚至连其存在的真实性都被否定了。

  今日,解脱道与菩萨道,在不识者的眼中,似乎成为对立的二法。偏执与相互否定,实已扭曲了佛法的原貌。有鉴于此,笔者尝试藉由本文厘清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为二者之安立提供几个思惟面向。

  二、三乘与一乘

  要论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须先回归到一个原点,即二者同是释尊所说之法。同一觉者,同一智慧,岂会说出相互对立之法?正如《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所说:

  “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

  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

  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T09, p. 8, b27-c1)

  此中所说“三乘道”与“一乘道”,不必然是说法时间先后的关系,所谓的“会三归一”也不必然要否定三乘后,另外显示唯一乘。应该如天台智者大师所说,若依“相待判”,佛法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之分;若依“绝待判”,四教皆是释尊本怀所流露,四教皆圆。因此在同一经的〈 譬喻品〉则说:

  “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T09, p. 13, b15-18)

  佛法之所以有三乘之分,都是世尊为度化不同根性众生,以其方便力所作的善巧施设,并非是截然对立的三法,反而“皆是圣所称叹”的。三乘之所以别异,是从众生边来论,从教法施设来论的,并非真如实相上的差异,亦非释尊说法智慧上的差异。

  兹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所谓“法不孤起,仗缘方生”,一切世出世间法,无不依缘而生,实皆无自性,即便是一乘法,亦不过是开权显实之用而已,何曾有自性?一乘法的存在,此义就如释尊付法予迦叶时所说的一样:“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藉此偈颂也可了解,三乘法并无本体上的差异。

  准上所说,既然解脱道与菩萨道之间,不论从教法起源皆承释尊,或从所依理体皆归缘起性空来看,皆得以会通一处,自然两者在实践运用上,必也不会互相捍格。

  三、菩萨道含摄解脱道

  佛法常说“诸法无自性,众生佛性平等”,但同时也承认众生的业感与缘起,是无量差别的,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众生既因业力招感而生娑婆,为烦恼所牵,则是必然之事,这是修行的现实。若忽略这些既成的业报,不思出离,侈言不畏生死,于五浊恶世广利众生,无异是痴人说梦。因此,修习解脱,超越生死烦恼,是三乘共义,即便菩萨道行者亦是不舍此行,其如瑜伽菩萨戒所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欣乐涅槃,应于涅槃而生厌背;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生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如诸声闻于其涅槃欣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菩萨于大涅槃欣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闻唯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行,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T24, p. 1112, c16-29)

  文中具体点出菩萨亦是“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只因“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才未急求自了,但于“无杂染心”仍是精勤修集的。

  再者,虽说菩萨为度众生不离生死,但这并不表示菩萨如同凡夫一般,无知地承受生死苦,应如《宝积经》所说::“譬如有诸莲花生于水中水不能著,菩萨亦尔,生于世间而世间法所不能污。”因此,菩萨也要为出离世间法之污染,广修一切解脱道。这如瑜伽菩萨戒所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 何况菩萨利他为胜。”(T24, p. 1111, c4-11)

  又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所说: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外身、内外身亦如是,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亦应如是广说。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 T08, p. 254, b11-15)

  菩萨道亦将声闻戒法视为“应等修学,无有差别”,同时修学声闻禅法-四念处,以“除世间贪忧”,甚至将一切声闻解脱法,皆视为摩诃衍。由此,修持菩萨道者应当正视菩萨道内摄解脱道的事实,将解脱道离欲清净的功德力,转化为菩萨道的资粮,而不该再盲目地否定解脱道了。

  四、解脱道与菩萨道之别异

  前节虽说明了解脱道与菩萨道间有相通、相摄之义,但并不因此证成二者可完全互相取代,因为二者之间存有不可取代性。虽如前节所说,三乘之间并无绝对之对立性存在,然其中却有一道理需抉择。从缘起性空来看,三乘之“体”是无差别,然若从性空缘起来看,三乘的“相”与“用”却不能说无所差别。所依仗的缘不同,所显的德用亦不同,所度的机自然不同。若含混笼统地将三乘打成一团,不仅违背缘起法则,也破坏了世尊慈悲,因应众生种类不同,所施设的善巧方便。此处特举两点,以显示解脱道与菩萨道,在对应众生种性差异性的善巧上,是存有不可取代性。首先谈二者所感果德之差异。阿含经向来被认定为声闻根本教典,然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却说到:

  “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如此十力。唯如来成就。是名如来与声闻种种差别。”(T02, p. 187, b2-5)

  不仅十力是罗汉所无,十八不共法亦是罗汉所不能证得的。声闻教承认阿罗汉非等于佛,其教法所揭示的实践法与果位,最高也只到阿罗汉果。问题是,得阿罗汉果后,便不受后有,超出三界,接著应该修持何种法方能到达佛果?在声闻解脱道里,并不能找到明确的修行规划。若然,众生可以修成阿罗汉,但与佛之间却似有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佛不是自然天成,而是由众生修成,这是诸佛教的共义。然若依解脱道的修行体系,佛果却是无由获致。事实上,佛是修持菩萨道而成的,唯从菩萨道才能了解佛为何拥有阿罗汉所没有的十力与十八不共法,亦唯有菩萨道才能填平这个不可跨越的鸿沟。菩萨道除了收摄解脱道,更明确指出一条完整的成佛之道。这正是菩萨道不共解脱道的价值。

  再来谈解脱道与菩萨道二者发心与修持善巧的不同。解脱道对应于《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三士道,即是其中的中士道。该论将中士道分为正中士道与共中士道二种。正中士道是指以声闻出离心修持解脱道,以超越三界,解脱生死,证入寂灭为志,因此不以证佛菩提为最终目标,亦无愿于生死海中恒度众生。至于共中士道,则是整体菩提道的一部份,择取与解脱道相共的戒定慧为菩提资粮,作为进修上士道(菩萨不共法)的阶梯,其目的仍然是向于成佛。因此修学共中士道,其实就是菩萨道的一环。就菩萨道而言,并无纯粹、单独的正中士解脱道的修学,这点是必须明确厘清的。

  正中士道与共中士道两者之差异,另可用下面例子来说明:例如甲车从A点出发,终点站是B,到了B必然下车,无法继续向前。另一乙车,从A点出发,终点站是C,虽经过B,也不会下车,非到C站绝不中停。虽从 A站到B站的距离与过程,对甲乙二车而言,是相似的,但从登车一刻开始,二车的发心与善巧方便已经不同。甲车犹如正中士解脱道,乙车则如菩萨道。

  因此,站在菩提道的立场修学解脱道法,要与纯粹站在声闻立场修学解脱道,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不到佛地是决不中止,后者则是但求自了,偏取涅槃。此二者若未明辨,未具坚固菩提心,以为先修解脱道,后可再转修菩萨道,则可能因一开始即以厌离生死的发心,相应作意修持解脱道,而取证声闻果,进而断绝成佛可能。其如《大智度论》卷31所说:“复次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毕竟破戒,不任得道。又如作五逆罪,毕竟闭三善道。若取声闻证者毕竟不得作佛。”(T25, p. 289, c20-22)

  此种见解亦出现在《维摩诘经》等不少经典里,虽然后来《法华经》有开出回小向大的可能性,然而取证声闻果毕竟已成为成佛的障碍。可见修学解脱道之前,须先建立菩萨道正见,厘清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才不致于背离原初欲成佛道的发心。

  五、菩萨道之衰与兴

  菩萨道积极利益众生,理应是一切佛子归心之处,但是观察近来许多有心修行的人纷纷往南传佛教国家去求法的现象,这似乎透露出一项讯息,即北传菩萨道所呈显道风与生活型态,已渐渐被人质疑了。是何原因导致这种现象产生,因素众多,非一时得以俱说,但若了解菩萨道的基本精神,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脉络。

  菩萨道是以大悲为上首,是采积极、直接面对众生的态度,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T10, p. 846, a21-22)

  又如《瑜伽菩萨戒本》所说:

  “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可名为妙。

  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 T24,p. 1111, c15-18)

  菩萨道并不像声闻解脱道以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为妙,既然众生是菩提滋长处,当然须积极接触众生,于利他善行要多事多业多希望住。这本是释尊应化世间的本怀,亦是佛子所当依教奉行的,但也正因为这种积极入世的性格,使得菩萨行者易为世间法所染污,而成为败坏菩萨;它也为烦恼之人提供了一个以世间法混同佛法的借口,可以冠冕堂皇地拿著菩萨道的旗帜,遂行自己的欲望。如此,三宝外相既被混淆、污损,众生对佛法的信心岂有不退减之理。

  这不应是菩萨道思想的原罪,谛实来说,反而是因为菩萨道精神的衰颓与被模糊,才导致此一现象的产生。此一弊病的解决之道无他,重显菩萨道原本已内含的解脱道精神,换句话说,重视共中士道的修持,强化对业果、苦、无常的观察,使出离心得以具体养成。出离心若坚固,便能制止世间染污心的生起。尤其出家菩萨既现声闻外相,更应持守声闻戒法,方能“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如此“生于世间而世间法所不能污”的清净菩萨相才能真实显现。当然,此等三乘共法的修持,必须贯彻始终地与悲心、菩提心相应,方不致于落入另一种菩萨道的衰退。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1-10-15 19:51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贪爱”是生死的根本,放纵不得。如果一方面紧跟现代潮流,对高档的物质生活充满欲渴,另一方面还高喊要了生死、度众生,这不是痴人狂语吗?

  三有中的任何一种安乐,不论享用多少,不但不会满足,反而会越来越增长贪爱。


  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观察。例如,求学时成绩优秀的,一般都会贪著名声,为了求得名声而用功读书,以期考试获奖。比如,终于获得了三等奖而感受到成名的快乐之后,贪欲会不会因此止息呢?肯定不会。得奖之后,整天都沉浸在兴奋当中,这种状态就是对名誉的贪执正在不断增上,对名声的渴望也就随之升级。所以此后为了进而获得一等奖,就会更加投入,而且在相关的许多方面都想出人头地。一旦得不到,就会引起强烈的求不得苦,心情沮丧,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应当像这样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观察。比如追求财富、衣食、异性等,最初获得时会生起短暂的欢喜,同时也会激起更强烈的追求心。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原先的享受已无法引起那种刺激的乐受,而在贪欲的驱使下,又会去追求更高更多更好的享受。须知,这是分别心法尔的规律,必定是“以受缘而生爱”,而所谓“以受乐而满足”,完全是一厢情愿的邪见。

  爱是生死之因,由于贪爱增长,结果导致在生死的旷野中常夜奔走,在无量劫中感受种种至极难忍的大痛苦。虽然也曾感受了安乐,但所获的安乐远不及所受痛苦的一分。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中,有一段话,形象地描述了“驰骋生死”的相状。大师说:“心无常住,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这个心识没有片刻的安住,就像商人一样东奔西走;这个四大的皮囊也没有固定的形相,就像房屋一样频频搬迁。)

  此处须认识“贪爱”与“生死”的关系。可以确定地说:不论是父母妻子、功名财富、衣服饮食、林泉花卉、家具电器、小车洋房,只要你心中还有贪爱,就肯定不能超越生死。比如,毒草的种子再小,只会长成毒草,而不可能长出药草。同样,对轮回的贪欲再小,也是轮回后有近取蕴的因,不可能趣向解脱。所以,“贪爱”是生死的根本,放纵不得。如果一方面紧跟现代潮流,对高档的物质生活充满欲渴,另一方面还高喊要了生死、度众生,这不是痴人狂语吗?

  智者们都是认识到贪欲增上的严重过患,才精进用功对治贪欲。当年,迦叶尊者头陀行第一,世尊赞叹说:“头陀行在,我法常住。”依此反推便知:贪欲增上,佛法就会隐没。各位反问自己:现在我是想“抖擞身心出尘劳”呢?还是想作茧自缚,把自己困在生死当中呢?如果要走解脱道,就必须少欲知足、摧毁贪欲。否则,只要有一种贪执,就会被此贪执牵引而流入生死。

  如果以一个刹那的生灭作为一个生死,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贪欲的增上,自己的分别念必定是像流水一般念念相续,无法停息。这就是驰骋生死之相。当今时代,人们对外在欲尘的贪欲大幅度增上,对生活的要求很高,结果造成人类身心的痛苦加剧,内心分别念炽盛。如果再不回头,那么不说了脱生死,就连内心稍得安定都不可能,个个必定仍将沉溺在苦海中,继续挣扎。

  如果以一期生死为单位,我们就应该看到,有情每次唯一是因贪爱而投胎。在生之时贪爱增长,依靠贪就必定会执取后有的近取蕴,结果是驰骋生死。每一次转世,就执取一个近取蕴,而近取蕴是生苦之器、依生苦之器、苦苦之器、坏苦之器、行苦性,所以必定要领受生老病死等痛苦。而且,依靠贪爱习气的相续,仍将为了贪求所欲而起贪嗔痴、造作恶业,故而再次流转轮回。这样看来,确实是“长夜驰骋生死,经无量劫,受诸至极难忍大苦”。所以古人说:“欲待了时无了时,即今休去且休去。”你想等到贪欲满足之时,但贪欲肯定没有满足的一天,今天能休息就休息吧!当下就要下决心了断,否则牵牵连连到何日才能歇息呢?

  《大宝积经》说:“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塚,虚受诸辛苦。”为什么要为了眼前一口糖的安乐,而枉受生生死死的大痛苦?有智慧的人应当辨别取舍。《四十二章经》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人对财色都是贪著不舍。人们受用财色其实就像愚痴的小孩用舌头去舐食刀刃上的少许蜂蜜,虽然稍稍尝得一点甜味,但接下来的却是割断舌头的严重苦患。)

  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由于贪执五欲使烦恼增强,从而感受痛苦,犹如飞蛾因贪求色法而扑向灯光,以致被焚;野兽因贪闻琵琶妙音而遭猎杀;蜜蜂因贪享蜂蜜之源的花朵而缚于花丛中,闭气身亡;鱼类为鱼钩上的诱饵所欺惑而遭捕杀;大象因贪执清凉触受而步入湖中导致送命。……烦恼从五种欲妙中产生,以此漂泊于无边无际的轮回中,这五欲比剧毒更可怕。”

  如《亲友书》也说:就像麻风病人皮肤中有虫,奇痒无比,为了缓解苦受而将皮肤靠近火来烧烤,但是这样并不能止息苦受,外皮都烧焦了,仍然痒得难受。应当知道,对一切五欲的贪著都是如此。如果一再贪著,不但不会停止,反而会增上。

  麻疯病在汉地已经绝迹,大家对这个比喻会觉得陌生,我们再拿吸毒来看。吸毒者在最初半个月左右,会有高峰的感觉,全身飘飘然、很舒服,连手脚放在哪里都不知道,彻底找不到自己。吸到一定程度之后,只有加量,才能找到那种感觉,量少了就不管用,而量加多了,又害怕吸毒过量致死。此时危难、刺激、美妙、恐惧时时缠绕内心。这时吸毒已不再是寻求享受,而是要克制毒瘾发作时的痛苦。多数吸毒者最初都是心存侥幸:“试试吧,没那么可怕……”试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纷纷堕入痛苦的深渊。

  实际上,轮回中的五欲和毒品一样,越享受越会上瘾,而且之后只有依靠更大程度的享受,才能维持原先的感觉。这样下去,最后就会因无力满足而痛苦不堪。对物质、名誉、xing 爱等受用,无一不是如此。



--------------------------------------------------------------------------------


附录:【五欲】 (摘自《佛学大辞典》)

  梵语pan~ca ka^ma^h!,巴利语 pan~ca ka^ma^。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

  (一)色欲(梵ru^pa -ka^ma ),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二)声欲(梵s/abda -ka^ma ),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三)香欲(梵gandha-ka^ma ),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四)味欲(梵rasa -ka^ma ),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五)触欲(梵spras!t!avya -ka^ma ),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 我们学佛求觉,没有别的,除烦恼习气而已。在这方面,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导同学,必须从自己内心深处,把一向喜欢控制一切人事物这种念头去掉。这个念头要不得,这是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我们这个心就是被这个烦恼习气染污了、障碍了。


2 总想控制、总想占有、总想跟人对立,这不但是妄心,给诸位说,这是六道轮回心。这个念头不能拔除,你怎么能出六道?你怎么能开悟?你怎么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3 这三个东西是严重的障碍,不能看轻!大家都晓得,贪嗔痴叫三毒,控制是愚痴,占有就是贪爱,对立就是嗔恨。贪嗔痴是什么样子?就是控制、占有、对立,这就是贪嗔痴所现的相,这就是病根。


4 怎样把贪嗔痴拔除掉?就从这上下手。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决定没有对立的念头,你的心多快乐,你就真心现前。真心是清净平等觉,觉就不痴,清净就不贪,平等就没有嗔恚。清净平等觉的反面是贪嗔痴,你不把贪嗔痴舍掉,来生就是三恶道去了!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3-31 22:09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