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诚法师:时间是个什么东西

学诚法师:时间是个什么东西

最近常听到一个词,叫做:时间管理。先不说这个词具体所指为何,但就这个名称,就挺耐人寻味。

    时间也可以拿来管理吗?就像是管理企业,管理员工,管理家族?可是这企业也好,员工也好,家族也好,都有具体的对象可以管理,那么时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又如何管理呢?

    时间,就是在那漏壶里不断漏出的水滴所预示吗?时间,就是在那时钟滴的滴答声中所蕴含的吗?抑或时间,就是在那起心动念之顷?在那举手投足之际?还是,时间其实什么都不是,就如同虚空般?

    当在思考的时候,时间,是不是随着思绪在飘荡?当写作的时候,时间,是不是随着笔头在挥舞?当阅读的时候,时间,是不是随着眼神在漫游?当起立的时候,时间,是不是随着筋骨在松动?还有,当步行的时候,时间,是不是随着脚步在前进?

    请问,您能控制这时间,就如同控制自己的思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乃至如同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吗?

    看起来有点困难。但,困难,并不是不可能。可能的事情,要通过可能的方式与渠道。可能的方式与渠道,又来源于对源头与归宿的认识。认识了源头,认识了归宿,路怎么走,就随顺因缘了。

    那么,时间的源头何在,时间的归宿又何在?

    可以肯定的是,时间应不是来源于漏壶里不停地漏出的水滴,也不会来源于钟表不断旋转的指针,因为这些不过是用来衡量时间的工具。虽然不是源头,却也能给我们带来启发:时间是与运动相关联的。没有了运动,也就没有了时间。所以,漏壶里的滴水,钟表里的指针,这些运动所衡量的,其实并不是时间,只不过是在比对另外一种运动而已。
   

    那么这种被衡量的运动,究竟是什么呢?

    是人的心念。

    这个怎么体会呢?

    比如说睡觉。

    如果晚上不做梦,那么人的心念是不起的。这个时候,虽然钟表并不会因为人睡着而停止,但对睡觉的人来说,从闭眼入睡的一刹那,到睁眼觉醒的一刹那,中间的历程,尽管钟表衡量是几个小时,但对当事人来说,不过一刹那。这样一来,往往休息质量就很好,人显得神清气爽,好像年轻了很多似的。

如果一夜睡梦不断,那可就是另外一番场景了。不但长夜漫漫,而且人醒来以后,也显得很困顿,好像老了很多似的。以前听说过人因遇到情感上的打击,一夜变苍老的事情。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对其中的缘由却也明了一二:思虑过多的缘故。

    睡觉如此,清醒时亦如此。

    人在清醒的时候,或专注如一心一念,或散乱如杂念纷飞,这都是相当不同的生命状态。不同的生命状态,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世间,由外在钟表所衡量的时间并没有任何不同,但对每个人来说,这时间的尺度却是不同的。

    专注的人,因其心念专一,个体生命的时钟似乎被放慢了;散乱的人,因其杂念纷飞,个体生命的时钟似乎被加速了。因此,同样外在是一个小时,对于专注的人来说,就好像过了几分钟,乃至更短;对于散乱的人来说,就好像过了半晌,乃至更长。

    这样的体验,对众人来说并不陌生。当人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全神专注;当人全神专注的时候,时间过的总是很快。其实不是外在时间过的真快,是自己内在的时钟放慢了脚步。当人们从事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常常会焦躁不安;当人焦躁不安的时候,时间过的总是很慢。当然,这也不是外在时间过的真慢,而是自己内在的时钟加快了脚步。

    当体悟了时间与人生命状态的关联性,那么再进一步谈时间的管理,就变得更加有意义了。因为,此时的时间管理,已经变成了对自身生命状态的管理。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不是空耗,而是过得有意义,并以此提升自身生命品质的话,那么,除了规划在固定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之外,还可以在做每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更加投入一份专注,让所做的事情,成为一种乐趣,并因此而放慢自己内在生命的脚步。

    由此来看,人,可以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单单是时间的奴隶。

    条件是,只要人,学会控制自己的心念。

TOP

我们常常听到说,修行就是要处理好“心对境的关系”。

  外境,产生感受,感受产生人的想法,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力强不强跟我们的心有关系,这就是五蕴。佛教里面最基本的法类——色、受、想、行、识。识就是心,色就是境,中间有感受,有想法,有行动。

  境,你有一个外境,他有一个外境,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外境。住在一个寺庙里面,每个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内心的境界不同,外在的境界也是不同的。我们如果仅仅注意到自己的境界,没有考虑到别人的境界,就不容易契机。同时,只注意自己的境界,不注意别人的境界,也有可能造成影响别人用功,甚至起反作用。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佛堂有自己拜佛的位置,在斋堂、寮房、工作间、教室,都有自己的座位。本来你住这个房间,若无缘无故跑到别人的房间去,就是破坏别人的境界。别人在工作,你到那里去聊天,也是破坏别人的境界。你没有事到处游荡,别人看到后会观过,也是破坏别人心跟境的关系。给对方说话,本来你是讲给一个人听,而你站在那里,夸夸其谈、大声喧哗,很多人老远都能够听得到,人家的耳根的境界都被你破坏掉。走路声音若很响,也是会影响到人家的耳根,耳识的。这些都是修行要去注意的地方。

  在丛林里,过去常常讲,不可以随便串寮。常住规定的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在什么场合,都是要严格去遵守的。如果一个同学、两个同学,三个同学无事到处走动,庙就不成庙了,庙就成了一个公园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讲的话要有意义,需要讲才去讲。讲一大堆毫无作用的话,就是废话,自己散乱,人家听了以后更散乱。这也是破坏人家的修行用功,妨碍人家的道心,是没有必要的。若你自己要说话,想找一个听你说话的人,这其实就是影响别人的用功。这些都是境界,先要把外境处理好,才能够把我们自己内心的境界处理好。

  外在的境界,每个人的境界,有一个公共的空间,就是公共的境界,这些境界就是我们要去处理的,就叫做心对境,而不是说我们旁若无人,自己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这种心态就是错误的一种心相。修行、用功的人,内心应该是非常敏锐、细腻、清明。此时此刻,一天到晚要做什么,我们要很清楚。

  “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学问,什么叫学问?“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学问是在于积累的,而不是说谁聪明、谁不聪明,谁智慧、谁不智慧,就看你有没有去用功,有没有去累积。然后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别人请教、讨论、切磋,自己的学问才会长进。如果常常觉得自己最好,老喜欢去讲给别人听,那我们的学问又怎么能够进步呢?

  “宽以居之”,就是说,要宽宏大量,要有大愿力,要有大悲心。“仁以行之”,对别人、对众人要有仁爱之心,要有慈悲之心。这虽然都是我们过去传统儒家的一些说法,但是都是能够酝酿的。

  学佛法就是研究佛法,学习佛法,就是研究如何改善,提升自己的生命。如果对我们的生命没有认识,那么修行真是白修了。只有让散乱、躁动的心慢慢静下来,对外境才能够观察清楚。就犹如镜子一样,非常明亮,对外境的反应才能够分明。如果镜子模模糊糊,境界来了就不分明。内心浑浊,说明人没有念知力,念知力模糊。

  我们要“信自信他”。“信自”,但是不能“自信”。“自信”就是说自己相信自己,不容易相信别人。“信自”,就是说相信自己能够成佛,相信“彼既丈夫我亦尔”,别人能够做到,我自己也能够做到。内在要有这种动力,内在有这种对自我的要求的心理基础和认识。而不是说相信自己最行,别人都不如自己,这种自信就是会有问题。就是说,相信自己能够达到,而不是说相信你现在就有了。要去努力,你才能够达到。不去努力,你依然永远比不上别人。所以,这些概念都是要辨析清楚,而不是说我们满头雾水,学佛法学到最后,说出来的话全是模棱两可的,那怎么行呢?肯定不行。学佛法,就是培养人的觉悟,对自己生命的认识,研究自己的生命。自己生命研究清楚,同时,对别人的生命,对众生的生命,也就能够了解了。

  近两个月来,大家各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变化、改善、进步,慢慢也是越来越有序。今后还是要进一步在这方面去努力,在每一个细节上,在每一件事情上,在我们寺院里的每一个空间的位置上,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在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上,都是要能够真正去体现佛法的。如果我们一直在躁动,心的能量就一直在损耗。用功也好、学习也好、做事也好,就没有心力。如果内心非常的寂静,就有力量,才能够持久。

  修行就是要培养这种任运无间的功夫。什么叫做“任运无间”呢?首先要稳定,如果不稳定就会忽东忽西、忽高忽下,这不是“任运无间”的;第二个是要持久,年年月月日日都如此用心;第三个要圆满。圆满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做一件好事,大家表扬、夸奖,说某某人很了不起,那么你是不是能够做到每一天都做好事呢?这件事情每天都在做。同时,一天也不仅仅做一件好事,一天都在做好事,那就是很难的事情了。

  我们常常是以一个善法来对治一个恶法,实际上,一天到头是妄想纷飞,烦恼是非常多的,自己察觉不到,可能我们看到一个人发脾气,或者一个慢心很强的人,我们老觉得这个人脾气这么不好,或者说这个人慢心这么大,这个时候我们会处在另外一种烦恼当中。比如说现在人经常犯到的毛病——忧郁、焦虑、恐惧,这些负面的心理是很多的。这些也都是人烦恼的行相。就是说,可能这个人是被嗔、慢烦恼情绪控制了,另外一个人是被另外一种烦恼、另外一个情绪控制了。我们如果没有很好的去学习佛法,运用佛法,人的情绪、烦恼是除不去的。人就非常容易相信自己的情绪,就是“自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看法、想法是对的,所以他才会认为说自己的行动是对的。人不容易培养起来对别人的一种信心,要“信他”是很难培养的。三宝、同行善友、祖师大德、善知识的各方面的开示,我们不容易真正入心,不容易任运无间。并且我们常常会怀疑,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自己的决定,往往信以为真,事过了以后,境界过后我们又后悔,这样子决定是错的,这样子的想法是错的,这些都是我的毛病,心对境发生的问题。我们一天到头在庙里边,就是要去训练这些基本功,从早到晚,学什么、做什么、说什么,到什么程度,内心要分分明明、清清楚楚,而不能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也不能有偷懒的心理,偷懒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投机取巧最后不会进步,只有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在庙里边用功修行,才能够一步一步很稳定地,很持续地在进步,功德慢慢就增长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讲的是“妄想的来由与对治”。

  常常听到说“打妄想”,那么妄想是什么呢?就是虚妄的想法,不真实的想法。虚妄的想法是怎么来的?有从外在来的,也有一种是从内在出去的。

  外在进来的,什么意思呢?我们看到好看的,听到好听的,比如饭菜比较可口,就会产生种种悦意的感受,这些感受是从色、声、香、味、触而来,感受产生以后,就会引发我们种种的想法,五蕴里面的第三个字:想。这些想法都是虚妄的,好吃不好吃,好看不好看,好人坏人,是非高下,善恶美丑等等,种种的分别,是因为我们六根缘到六境的时候,自己产生种种的妄想。

  还有一种,是我们内在产生的。内在产生就是我们内在有无明烦恼,有颠倒,有邪见,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种种的烦恼。因为我们有种种的烦恼,内心有种种的问题,所以你去认识外在的事物,这些事物在我们的心里都成了妄想,也就是说本身我们的心是乱的,所以你看到外在所有清净、庄严的境界、佛菩萨等的境界,所有的一切清净圣贤的境界,有时候在人的心里都会成为烦恼的助伴。

  修行就是要在这个时候来观照,观照人的妄想是怎么出来的,妄想本空,妄想是不实在、不真实的。好吃不好吃,你吃饱了,也不存在好吃不好吃的问题,好看不好看,你走过去了,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很多妄想都是自己的分别出来的,我们内心的颠倒产生出来的,所以我们人就跟着妄想、分别、感觉、外境在走,而不是说跟着自己的此时此刻内心观照的力在走,跟着智慧在走。这些想法出来之后,我们能不能产生观照的力量,能不能去修心,去转心,去用法。在这些境界上如果我们没办法用戒、定、慧,这些妄想是去除不掉的,是赶不走的,随时随处都是会有妄想。

  我们接触最多的、最频繁的,是身边的同行善友,常常要在一起学习用功,修行办道。我们会不会把同行善友,当成自己妄想的一个所缘境呢?因为把同行善友当成自己妄想所缘境,久而久之,就会对对方很冷漠,关系就会不好,原因就是我们自己在打妄想,他不知道,就关系相处不好。在我们这个班里也好,我们这个组里呀,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心在随着自己的想法在走。这个时候,就是要去修心。

  修什么心?慈悲心。

  慈悲心从我们身边的人开始修起。通常认为说,反正我不会去害你,也不会去损人,但是,我也不帮你,也不关心你,这样,自己处在一个中立地带,似乎自己既不利他,也不损他,好像境界很高,但是实际上,你的心与对方、与周边的人,彼此的心是不相干的。也就是说,虽然人的身体住在一个庙里,一个教室里,一个办公室里,但因为你的心越来越冷漠,心与心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这种错误的心相,恰恰是我们修行要对治的,而不是保护,如果说这个人是碰不得的,不能说他,那就麻烦了。

  慈悲心,不仅仅是因为说对方有问题,我们要对他慈悲;而是说自己要得到快乐,我要远离痛苦,所以我们要去培养慈悲的心量,因为慈悲的心理建设有了以后,才会有快乐可言。如果内心没有慈悲,我们就没有快乐,只有痛苦、无明和烦躁。要产生慈悲心,首先内心要寂静、喜悦,要有助人为乐、菩萨自利利他的认识。所以慈悲心不仅仅是因为说,对方有问题、有困难、有烦恼,才去怜悯、帮助他,其实同时也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发了这种慈悲的心,才会有行动,才会用心去观察别人的需求。比如吃饭吃多了,吃少了,衣服穿得够不够,这人情绪怎么样,用功不用功,一天到晚都做些什么事情,与人互动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么调整,怎么校正,这些都是我们修慈悲心的过程,慈能予乐,只有慈悲心发起来,才能够给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说,要得到快乐,如果没有慈悲心,怎么会有快乐呢?

  慈悲心是无量的,我们常常讲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无量心,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不完,用不尽的。无量心是对无量的众生来讲的,对所有的众生,我们内心都是这样的一种作意,而不是有分别的,说这个人对我关系好一点,那我也对他好一点,这个人对我关系不怎么样,我也要跟他保持一定距离,这个人从不跟我来往,我也就不管他。这完全是一种世俗心态,世间心,不是慈悲心。这个作意错了,用心错了。用错了心,最后在佛门里面修行,没有修成,反而修出很多冤家出来,互相看不惯,这个看那个不惯,那个看这个不惯,都成了冤家,这都是毛病。

  我们要去掉妄想,就必须要有慈悲心。改善人的关系,也要有慈悲心。慈悲心当下都是能够体验的,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健康、善良、圆满、祥和的一种状态。如果庙里面有慈悲心的人多了,慈悲心越来越大,自然我们一个僧团,一个寺庙,就会祥和、和合,烦恼自然而然就淡化,起不来。因为你起了慈悲心,有了慈悲心,烦恼没有现行的条件。如果没有慈悲心,那么烦恼就有现行的机会和条件,所有的烦恼就都出来了。这个人的烦恼,那个人的烦恼,很多人的烦恼都出来了,烦恼就有现行的条件,外在就有条件,内在有种子。

  所以,我们修慈悲心能够得到快乐,不仅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还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不修慈悲心,别人的快乐,你得不到,你自己的快乐,也得不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