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 感受,只是在反应你过去到底做了什么

净界法师 感受,只是在反应你过去到底做了什么


  讲到根、尘、识三法,佛陀为了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因缘的相貌,他把生命分成三部分:

  第一个、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是能分别。

  第二个、六尘:这是所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第三个、当六根跟六尘一碰撞的时候,就创造我们一个心中的感受跟想法,这就是识。感受没有错,福报大的人,当然他六根跟色尘一接触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安乐的境界,这个感受没有错的,这个感受叫循业发现。

  在《维摩诘经》上说: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天人一桌饭,十个人吃饭,每一个人他的眼根,跟这个饭菜接触的时候,每一个人看到饭菜完全不同;福报大的人,诶!今天饭菜特别好;福报差的人,看今天的饭菜很糟糕,这个是循业发现嘛。所以为什么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是个人循业发现。

  我发觉:我们过去在佛学院办僧教育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出家人有两种,有一种人是善根比较强,有一种人是善根较薄弱;善根强的人他出家的觉悟会快,他福报很大的时候就出家,有些人是把人世间的福报都花了差不多了,才出家;那么来到僧团,当然僧团的特点就是平等,穿同样的衣服,住同样的寮房,吃同样的饭菜;这个基本上色声香味触五尘是完全一样,但是奇怪的是,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很痛苦。

  你看那些老参福报大的人,他就是在这个僧团当中,活得可自在;一个初学者,你看他每天愁眉苦脸,这个六根跟六尘一碰撞的时候,他产生的感受果然不同啊!这跟你的业力有关,但这一点,它还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叫酬偿业力,这个是叫认命。所以感受是没有错的!感受只是在反应你过去到底做了什么。

  你说:我前生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呢?你不要去问别人,你看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都是什么感受,你就知道了。你都是欢喜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你前生造的善业强;你耳朵一听到什么声音,你就起烦恼,眼睛看到什么东西,你也起烦恼,你前生造的罪业多。这个受是在表现过去。

  蕅益大师常说:我们的心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你要很认真的去看你的念头,这个念头就像一个万花筒,你看得到过去的你,你也看得到未来的你,真的!怎么看呢?

  我们一念心,本来就具足过去、现在、未来——你看你的感受,你就知道你过去做了什么事;你看你用什么想像力,你生起什么想法,你大概知道你未来要去哪里。这个很清楚的,骗不了别人。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产生什么样的名言分别……《唯识》说名言分别,名言分别是很专业化的名词,讲白话:就是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想像,你都喜欢产生布施的想像,你来生是大富贵;你看到事情你都选择忍辱,哎呀…算了、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遇到别人刺激你的时候,你经常产生忍辱的想像,你来生是庄严,所以你可以从你的每一个想像当中,把它拼起来,就是来生你的相貌。一个人到五十岁以后,其实你来生的相貌基本上成形了,当然可以改变啊,你看了《楞严经》,彻底的破妄显真就改变了;但如果你一天过一天,还是活在过去,昨天怎么样、你今天还怎么样,那就完了,那来生大概固定了。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033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作者:净界法师 来源:觉之路佛教博客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2日 点击数: 98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在没有经过佛法教育之前,我们是活在无明当中。所以我们平常生活是闭着眼睛在生活,完全没有智慧的光明,就是跟着感觉走──

我想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反正全世界没有人管得到你。问题是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要付出代价,问题在这里!


很多事情不是说你不知道就没有事,所以这当中我们一定要先打开我们的眼睛,这一点非常重要,修行你眼睛没有打开,你智慧眼没有开,你怎么修都不对,今天这件事弄好了,明天那个事出事了,你就是疲于奔命,所以在整个开悟楞严当中,第一个先安住。


我们今天为什么会起颠倒?


心住在外境!根本问题在这里。心在外境当中,就产生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像,然后就心随境转,一辈子就这样过了。有些人住在财富,一辈子就为财富而活;有些人住在名声,他的生命就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活,那你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打开眼睛在过活。所以我们在看人生之前,第一个法法销归内心,你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人生,这个很重要;不要站在外境,外境只是你生命的过程,一个历练的过程。所以你今天想要开悟,你第一件事情──把心带回家;你要站在心的角度,来看整个人生的缘起,你才看清楚。所以我们在《楞严经》当中─破妄显真,就是要你把心带回家嘛,任何事情站在心的角度来看,站在一念清净心的角度来看事情。


当你把心带回家之后,怎么看人生呢?


空、假、中三观─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其实天台宗在修止观─观心的时候,它把人生分两部分:


第一个,你从什么地方来?


第二个,你将往哪里而去?


一、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过去造了什么因?今生会产生什么感受?什么样的境缘出现?这一部分不能怪你。佛法是既往不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表示佛法是不追究过去的,过去追究不了的,无量无边的生死…正如有一个﹝唯识学﹞大师他说:你去看阿赖耶识,我们的那个生命的根本,你造了无量无边的善业,像虚空一样大,我们也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像虚空一样大。


所以你要去执着过去,你的生命就没完没了,有无量无边的人要报你的恩,有无量无边的人要报你的怨。佛教是活在未来,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只是了解我们的根源,但是过去的因缘要放下,所以我们今生在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任何的感受快乐痛苦,认命就好─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过去跟现在互动这一部份啊,这个业力所变现的因缘果报是放下认命。


二、但是你现在跟未来这部分你将往哪里而去?这是你要经营的,来生掌握在你今生!什么叫做未来?就是很多的现在、现在……现在,就有未来。你今天是从什么地方来?从昨天而来,明天从什么地方来?从今天而来嘛!


三世因果是互动的,所以你要注意你的来生,你就先要注意你起什么念头!


关于即空、即假、即中──空观从胜义谛来观察,我们的整个因缘造作,都是因缘的假相,都没有真实的体性;但是我们入假观的时候你要小心,你每一个念头都有它的因缘果报。比方说,你今天你的生活,一天是花三百块,但是你有五百块,你多了两百块,那你跟这个多余的两百块接触的时候,你产生什么想法?这个思想决定你的生命嘛!


有些人说:诶!我愿意跟人家分享、布施。你从这个思想当中,你就可以看得出来--你来生是富贵的,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你说:这二百块我自己要用的,你来生大概是不会太有钱。


别人刺激你的时候、障碍你的时候,你会选择包容?还是选择嗔恚反抗?你平常习惯性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这样的所缘境?你喜欢包容--来生庄严。你遇到人的时候,你是选择谦卑?还是选择高慢?你选择高慢--你来生生长在卑贱的地方;你选择谦卑──就是贵族。所以这个假观,你一看你平常心、境的互动的起心动念,你大概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了,这很清楚的!


生命是由我们很多、很多的念头创造出来的,我们从感受看到过去,我们从想像看到未来,所以你要调整、调整你的心态!


我们讲空观是安住当下、安住不生不灭的清净本心,不要乱动,不要被境所转;假观是开创未来。所以《楞严经》它的重点是两个:第一个是安住当下,第二个开创未来。你只有安住当下,那你就偏空,就跟阿罗汉一样,阿罗汉他也不管未来的,他来生就到无生的涅槃去了,他是厌恶生命的。


大乘佛法认为生命没有错啊,生命哪有错呢!五阴身心没有错,错在你的妄想,你把妄想拿掉就好了。极乐世界也是有生命现象,它也是有一个感受、有一个想法,只是这个想法是清净的想法,如此而已,所以在整个《楞严经》当中:第一个安住当下;第二个开创未来。这二个同时重要,当然先求安住再求开创。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036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