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济群法师:僧伽资格及寺院职能

济群法师:僧伽资格及寺院职能

佛法住世,靠的是住持三宝,其中以佛菩萨造像为佛宝,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法宝,剃发染衣的出家人为僧宝。但佛像高高在上,经典深奥难解,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往往是来自现实中的出家人。出家人庄严脱俗、品行高尚,他们就会对佛教生起向往之心,并进一步发展为信仰;出家人热衷名利、素质低下,他们就会对佛教感到不屑,甚至因此诽谤三宝,妄造口业。
   所以说,道风建设既关系到僧众的个人学修,也关系到佛教呈现于世间的外在形象,是佛法住世的命脉所在。有良好的道风,佛教才能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造福民众,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力量。

一、僧伽资格与教育

   佛教僧团是由个体的出家人组成,有健康的个体,才能组成清净的僧团。因此,道风建设首先应该从僧伽的个人修学抓起。
   僧众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发心出家的居士是否具备相应素质,二是出家后能否得到相应教育,这就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出家条件审查】

  戒律对出家人受戒是有各种条件要求的,那就是没有十三难、十六遮。比如年龄非是太老或太小,生活能够自理;具丈夫身,有坚强意志,能吃苦耐劳;没有犯过边罪(四重戒);出家动机纯正,非是贼心入道;志性坚定,信仰明确;生理健全,不是黄门、二根之类;没有犯过杀父、杀母及杀阿罗汉的重大罪行;没有债务在身,具自由身份;不是逃犯;身体健康,不是患有重病;四肢齐全,五官端正,非是诸根不全等。因此,律中规定受戒时需要由教授师、羯磨师对戒子进行反复审查,以确认其各项条件是否具足。可惜,现在这一做法多半流于形式。如果在传戒时未能严格把关,僧团就会鱼龙混杂,如此,僧伽素质下降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在研究律藏时还发现,受戒的这些要求,也是出家必须具备的条件。若有相关遮难,非但不能得受具戒,甚至没有资格出家。事实上,不经考察、审核就接受这些人出家,即使今后不允许他们受戒,也为时晚矣。
   如果把出家资格审查比做初选的话,受戒资格审查就是复选,经过两次把关,可以使教界目前的很多问题从源头得到解决。所以,佛教界应该将这些难遮形成明文规定,让所有出家人和发心出家者都知道剃度必须具备的各项条件,并以此作为出家、受戒的标准,杜绝不法之徒或条件不具的在家众进入僧团。如此,才能有效保障僧伽的基本素质。

   【2.如法的受戒制度】

   受戒是出家人取得僧伽资格的必要手续。受沙弥十戒,才能获得法同沙弥的资格,否则只能称为形同沙弥,并不具备沙弥应有的内涵。受具足戒,才能获得比丘、比丘尼的资格,成为僧团的正式成员。因为沙弥只是僧团小众,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传戒是专业性很强的事,必须由精通律典、戒行清净、具足相关条件的和尚、阿阇梨和尊证师共同配合,才能如法传戒,令戒子获得戒体,这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关键所在。如果受戒不如法,或只是流于形式,受如不受,怎么可能由此成为合格的僧人呢?这样的传戒,和卖假文凭有什么差别呢?惟有受戒羯磨如法,戒子缘十方三宝、法界情与无情的无边境界发上等菩提心,真切乞求戒体,并以殷重心宣誓,才能得到戒体。
   戒体是防非止恶的力量,有了戒体,才能依戒生活,并由此养成僧格。可以说,戒体就是僧人之所以为僧宝的关键所在。所以,僧团必须对传戒引起高度重视,最好由专门的律宗道场成办,以此保障传戒的如律如法,使戒子都能获得清净戒体,在内心播下解脱和菩提的种子。

   【3.重视僧格养成的教育】

   受戒之后,如何从一个俗人转变成合格的僧伽?就要通过持戒的修行。
   佛制比丘“五年学戒,不离依止”,所以,出家受戒后首先需要学戒。所谓学戒,就是学习作为一个僧人的行为规范,包括个人行为准则、生活方式、待人处事、管理僧团等,这不仅需要熟悉戒律条文,更要重新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摆脱过去的不良习惯。这段时间需要五年,且应在和尚或依止师的监督、指导下生活,才能逐步养成僧格,完成生命的内在改造。
   一个人从社会走入僧团,总会带着许多世俗习气。出家修行,就是不断以戒定慧改造世俗习气的过程。事实上,佛教所说的末法时代,主要就是根据出家僧伽身上是否还有正法来判断。如果比丘身上根本没有正法,或只有邪法、世俗法,那就是末法时代。相反,比丘能够如法生活,依法管理僧团,那就代表正法的存在。所以戒律说:有五个比丘持律在世,能令正法久住。
   如果一个出家人没有经过僧格养成的阶段,没有通过戒定慧的改造,虽然剃发染衣,现出家相,充其量也只是光头俗汉而已。

二、寺院住持及责任

  领导者的素质,是决定团体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无不如此。尤其在人治的社会中,领导者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虽然原始僧团是彻底的民主制,但佛教传入中国社会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多少也带有人治的特征。从这一点来说,寺院住持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寺院的发展,进而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整个教界的发展。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关。

   【1.住持的条件】

   作为寺院的住持,应该具有什么样资格和素质呢?
   首先是受戒年限,至少要有十腊的资格,严格地说,应该在二十腊以上。按照戒律,受戒五年之内,尚须依止在师长身边,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十腊以上,才能担当戒和尚,为人剃度传戒。二十腊以上,才是僧团上座,堪为僧团大众所依止。作为寺院住持,除负责日常事务外,还要摄受大众,缺乏相应德行,是没有能力担当这一职责的。其次,作为寺院的住持,应该对戒律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戒律精神管理寺院并处理各种问题,而不是根据个人好恶或采用世俗手段。第三,禅宗丛林的住持还有领众修行的责任,这就需要在闻思上具足正见,并在禅修上多少有些正确体验。第四,住持应该具备菩提心,对住持正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住持的选择,应根据以上标准,从本寺僧团选举中产生,或在全国范围内提名,推选高僧大德担任,由该僧团投票通过。在这些问题上,佛协和宗教局应该担任监督的角色,而不是越俎代庖。因为僧团管理必须以戒律为依据,不能完全由社会的相关程序取代。

   【2.僧团的管理】

  一座寺院,也是一个僧团的所在地。僧,具有清净、和合之义。清净和合的僧团是依六和建立起来的。六和内容是:一、戒和同修,指出家人受共同的戒,宣誓遵守共同的生活准则,体现了法律上的平等。二、见和同解,僧团必须依戒处理各种问题,不自以为是,不另立行为准则,更不搞独cai政权,这是思想上的统一。三、利和同均,在同一界内的比丘,共同享有物质利益,不搞特权主义,这是经济上的均衡。六和中,后面的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指僧团中的各种如法活动,每个僧人要坚决地拥护并随喜,对于不如法的制度或管理,则要反对或远离。六和是僧团管理的指导思想。惟有依六和建立的僧团,或者说依六和管理的寺院,才能称为合格的僧团、合格的寺院。

   【3.寺院的职能】

  首先,寺院具有教育的职能,是僧伽接受教育的学校。出家人从五湖四海和社会各个行业走到这里,是为了学习解脱烦恼的智慧,实践出离轮回的目标,造就佛菩萨那样的悲智品质。作为寺院,有责任为僧伽提供完整的修学引导。所以,每个寺院应有各自尊崇的宗派或擅长的修学法门,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这一职责,否则是没有资格“挂牌”的。正如律中所说:“众中无知法者,百千人不得共住。”
   其次,寺院具有教化社会的功能。出家人不仅要重视个人解脱,同时还要发心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获得涅槃之乐。作为出家人,尤其是寺院住持,应该视“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积极致力于弘法事业的开展。有了这样的发心,还要创造各种弘法条件,研究面向社会弘法的方便,重视弘法人才的培养,更好地发扬佛法净化社会人心的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三,寺院具有慈善的功能。佛法的核心是解脱,但大乘佛法的不共处却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心。依菩提心修行,才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悲智品质。中国是盛行大乘佛教的国家,但在汉传佛教地区,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却始终没能得到应有的传播,反而予人以消极、避世的印象。今后,应该大力推广菩提心教法,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在利他中成就道业,在利他中造福社会,造福民众。

三、结 说

  总之,道风建设还得从“庙像庙,僧像僧”抓起。佛教界应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对于每个出家人,从出家条件到受戒获得僧伽资格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之后还须在三五年内接受僧格养成的教育,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僧像僧”。出家人具足僧格,正是建设清净僧团的保障,这不仅有利于自身解脱,也是教化社会不可缺少的前提。如果每座寺院都是由合格僧伽组成,自然就能“庙像庙”。有了清净的僧伽、如法的道场,佛教才有可能发挥净化社会的功能。如果自身都是一潭浊水,何以清洗他人?

TOP

“信”,即人言也,《说文》曰:“信,诚也。”即人言必诚也,就是说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但现在,如果是人的言论,你信不信呢?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我们一般人理智的观点:要观察一下说话为何人、他(她)又说的是何种类的话,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其实这样“理智”的回答,仔细体会一下,它还是有问题--对于别人说的话要进行分析,就说明了此人此话不可信,即便是信,还是疑后之信,我这样分析大家多不会反对。这充分说明现今社会“信”度之可想而之。所以我们要反思,为什么人言本应诚信而今不能诚信呢?诚信,是当今中国社会在没有很好继承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同时,却被外来文化所冲击,需要进行认真反思的一个大课题。

佛教最强调“信”,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试想,如果其中有一句话具有欺骗性,那么佛陀一生所说的法(道理)均可值得怀疑了。中国人人皆知的牧羊小孩子三遍“狼来了”的故事即是一个明证。

佛教的诚信取决于佛陀制定的戒律。戒律,就是守规矩、守法。佛制定了在家学佛人必须持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出家人的十戒、二百戒、三百多戒,其中多以防非止恶为宗旨,例如,五戒的不偷盗、不妄语即是取信,一个常偷别人东西、说谎话的人,有谁还能相信他呢?恐怕他自己对自己也不敢相信。只有守戒的人,人而信之,具有可信力,扩而广之,只有守国家法律的人才可信,只有守公司制度、工作制度的人才可信,进而言之,只有守社会公德的人才可信。现在社会,人之信力越来越差,父不信子,子不信父,夫不信妻,妻不信夫,做生意出尔反尔,人不互信,社会公德越来越差,路见小孩、老人摔跤不敢扶,为什么?就是不信人的原因。只有大家都守法、守规矩,才能提升社会道德,才能使人信人,才能人际祥顺、家庭和睦、国家兴旺、社会团结。

佛教的戒律戒的是自己,而不是戒别人的。前面只是说明守戒给人可信,究其原因,给人可信的源泉是自己的严持戒律。持戒律的目的不是仅仅给别人看,而是其内心真实要按照这个规则去行。往往守戒的人是最自觉的人,自觉持戒的人才是最可信的人。持戒的人靠的是自觉,我们持戒,不是要别人时时监督。佛陀制戒时也说到过,如果要舍戒不持,只需向另一个持戒的人当面说明自己要舍戒即可,可见佛教的戒律是自愿自觉的行为。由是可知,取信于人也是自愿自觉的事情。中国古代社会对此观点,《孟子》早就提出有:“有诸已之谓信”之说,说明古人对信已有深刻的理解与运用。我并不是说古人什么都好,但古人对“信”的持守的确值得我们今人仿效,古人云:“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那时候的人,对于自己所说的话,都认为必须要负责任,且敢于负责任。试看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凡说过的话,大可不必承认--除非有录音录像为证;谈起生意来,非要签一个叫什么合同的东西,且还要公证,听说,如果有本领,连合同都可以不认账。这些人也许是少数,但正因为少数人起的作用,才使当今社会世风逐渐日下。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自我的反省--不可信的根源在哪里?在别人,还是在自己?--你不相信别人的同时,你自己也犯过了这同样的错误吗?这就是我们不信别人的根源。 

依之而言,提升社会道德在自己而在于别人。人往往看到的是别人的过失与自己的优点,大家都说这个社会不可信,其含义是别人不可信而自己可信。试推之:这个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如果每个人都是可信的,应该这个社会是可信的,但是每个人却认为社会不可信,其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既然社会由人组成,原因应该还是在每个人。因此关键在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如果每个人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孝敬父母,尊师爱幼,持仁义礼智信律己,做任何事不但为自己想,也为整个社会想,那么这个社会道德一定会提高,用佛教的话说就是--人间净土了。所以每个人不要报怨社会,而要反省一下自己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这个理,《礼记“经解》中的一句话讲信的境界更高”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因此社会道德、人之可信度的提高,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每个人都真实地作为一个社会一分子做好了,社会公德是自然而然的了。

佛教的诚信还取决于佛教的三世因果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中,世间上看似不合理的事太多了,比如最常见的:明知某人做好事,却灾祸连连,事事不顺;而做坏事的人,却兴旺发达,财运亨通,声名显赫。是不是佛说的因果道理不对?是不是佛说三世因果哄人,仅仅是劝人而已?不是的,佛教讲的因果观是--三世因果观。三世因果观是因果贯穿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的因,有现在世成熟结果的,有未来世成熟结果的;现在世的因,有今世当世成熟结果的,也有未来世成熟结果的;未来世造作的因,有未来世当世成熟结果的,也有未来世以后的未来世成熟结果的。有的人过去世做了很多善事,因缘成熟了,他会得很大的善报,即使他做了许多坏事,但善报还是要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定要报“,这就是我们看到某些恶人还在享福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对三世因果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不仅仅看当前,要前五年后五年结合起来,前十年后十年结合起来看,要从年轻到年老结合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因果报应是如影随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比如,用功学习(因)的人,才有本领找到好的工作(果);对别人态度诚肯(因)的人,别人就相信他(果);乐于助人(因)的人,别人也乐于助他(果)。再拿今世造因其果今世成熟的例子来说(这样的事一般是大善或者大恶),如暗地里贪赃枉法、偷税漏税的,几年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最终纸包不住火,显形于大众广庭之下,受到法律公正的制裁,轻则倾家荡产(本不是他的财产),连及家人与朋友(皆因他的贪心而受累),重则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丢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再如一心一意做善事,为人民服务不计报酬的人,终有一天,得大福报,或名扬四海,或事业发达,或子孙显贵,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年纪大的人如果用长远的时间观念观察这个世间,无一不是如此:坏人终有恶报,好人终有善报!

我们对佛教三世因果有了了解之后,就会对世间的不平之事会用智慧去观察,自己心态也会平静,不会以他人与自己的不平之事而自己烦恼,自己也会在深信因果中认真做事、待人、接物。对三世因果真信,则遇一切境况,”不怨天,不尤人“。”不怨天,不尤人“虽是中国儒家的话,但其实也是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深层诠释,或者说能按”不怨天,不尤人“去实行,就是符合三世因果的行为。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如此,何患世风不良,何愁人心不古!

佛教的对的诚信态度,最基础的是要求持以戒防非止恶,以自信信人,进而以三世因果观来纵揽世界之方方面面,使每个人都能如理而行。对于一个整体来说,佛教要求组成整体的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出发,从自己做起,从而来提高整个团体的风气与水平。佛教还有一个更高的思想,”看一切人皆是佛菩萨“,就是不论别人从现象上看或对或错、或好或坏,都把别人当作思想境界很高的圣人,这样的观点纯粹是为了提升自己而言,专就诚信来说,就是只顾自己认认真真地一昧诚信。当然如果社会每一份子均是如此,社会诚信之风之纯则不可待言,当下即是--人间净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