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什么是烦恼?

什么是烦恼?

什么是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烦恼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然而,在佛教中,烦恼所指的范围要大得多。烦恼,巴利语kilesa,源自“使污染”一词。能使众生的心与身污染故,称为烦恼。也即是说:能污染身心的心理因素,或处于污秽、堕落状态的心,叫做烦恼。烦恼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负面心理因素,它们都是不善的,因为这些心理因素在精神上是不健全的,在道德上是应受谴责的,在果报上最终是会导致痛苦的。

人类有哪些烦恼呢?贪婪、渴求、执着、痴迷、虚荣、傲慢、狂妄、自大、自卑、虚伪、邪见、自私、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埋怨、烦躁、紧张、恐惧、慌乱、焦虑、惆怅、绝望、压抑、忧郁、嫉妒、悭吝、追悔、犹豫、愚昧、无知、麻木、无惭、无愧、散乱等等,这些都是烦恼。大家有没有这些烦恼呢?哪一样是自己从来都不曾有过的呢?

烦恼虽然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三大类:1.贪——贪爱目标。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贪。从极强的贪婪、痴迷、渴求,到极微细的喜爱、追求,都属于贪。2.嗔——厌恶目标。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反感。从极强的暴怒、凶狠、残酷、仇恨,到极微细的忧郁、烦躁,都属于嗔。3.痴——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这三种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三不善因、三种造业之缘由、三火、三障等。

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所有的心理现象(名法)都有个目标,而且总是在执行认知目标的作用。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活,就是心不断地认知不同目标的过程,或者是心跟外在世界不断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外在世界产生互动关系呢?通过感官,亦即佛教所说的根门。有六个根门: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意门。依靠这六个根门所产生的心称为六识,它们分别识知相对应的目标:1.眼识看的是颜色;2.耳识听的是声音;3.鼻识嗅的是气味;4.舌识尝的是味道;5.身识触的是触觉;6.意识思维的是法所缘(各种现象)。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资讯,进行各种不同的身心活动,其实都不外乎是这六种主客互动的关系。

如果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当我们的眼睛看到适意的对象时,例如俊美的人、漂亮的衣服等,会产生愉悦的感受(乐受),认为对像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象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生起。

然而,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不喜欢的对象时,例如丑陋的人、讨厌的人等,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方是不好的、是坏的,接着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对方。这种心理就是嗔。同样的,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批评、嗅到腥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天气酷热难耐等等时,嗔恚很容易生起。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有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因此,所谓的烦恼,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像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叫做痴。通过根门接触目标,通过不正确的思维(不如理作意),烦恼就这样产生。

当烦恼产生时,会通过三种门(管道)呈现出来:1. 身体的行动——身门;2. 口头的语言——语门;3. 内心的意念——意门。经由身门、语门和意门的造作,我们称为业。如此,有三种业:1. 身体行动的造作——身业;2. 口头语言的造作——语业;3. 内心意念的造作——意业。

烦恼又可依其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1.违犯性烦恼——已经呈现于身门、语门的烦恼。这是最粗重程度的烦恼。例如:由于愤怒而杀人或杀死动物;由于贪心而偷拿别人的东西,或顺手牵羊、假公济私等;因为贪爱而乱搞男女关系,沉湎于寻欢作乐、玩弄感情……烦恼已经强烈到通过身体行为表现出来,属于违犯性的烦恼。想要隐瞒事实而说谎、因为愤怒而骂人等,是呈现于语门的烦恼,即烦恼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违犯性烦恼可以依四分法,而分为杀生、不与取、欲邪行(杀生:杀害生命;不与取:未经物主同意而取为己有,即偷盗;欲邪行:又作邪淫,即不正当的性关系。这三种称为“身恶业”)、虚妄语四种。依七分法则分为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粗恶语、离间语和杂秽语(虚妄语:虚妄不实的话,即骗人;粗恶语:又作恶口,即粗言恶语,骂人;离间语:又作两舌,即挑拨离间。杂秽语:又作绮语,即没有意义的废话。这四种称为“语恶业”)。这些是违犯性烦恼。

2.困扰性烦恼——即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例如:你迷恋上一个异性,虽然还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但内心已产生了爱染、执着。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又如你由于工作不顺心、生活压力大而感到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虽然在语言或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经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3.潜伏性烦恼——并没有表现于行动、语言和内心三门的烦恼。也即是说,现在没有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

譬如有些人功成名就归隐田园,或者年老退休安享天伦,对世间的浮名掠利看得很淡泊,于是认为自己已经到达超然物外、无欲无求的境界。然而,一旦发生诸如生命垂危、亲友别离、家财损失等意外,烦恼立刻又生起了。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被断除,只是因为目前的安逸生活而使之没机会显现出来而已;一旦身心内外发生变故,烦恼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了;但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们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烦恼只要没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这叫做潜伏性烦恼。

违犯性烦恼,表现为身恶业或语恶业;困扰性烦恼,表现为意恶业。潜伏性烦恼,是还没有表现为身、语、意,只是恶业的潜在性隐患。作为佛教修行,其目的,就是为了要断除这三个层次的烦恼。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去除烦恼呢?一、培育戒、定、慧:佛教将断除烦恼的方法称为修行,又叫禅修,培育戒、定、慧就叫修行。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定是指心的平静;慧,是智慧。大家是喜欢道德败坏,还是喜欢品德高尚呢?大家是喜欢烦躁,还是喜欢内心平静呢?大家是喜欢智慧,还是喜欢愚痴呢?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 修慧——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食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其实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那么,要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想要去除违犯性烦恼,必须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它虽然不能防范一个人的心,但能规范人的行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应该去做。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

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语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造成伤害、对自己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库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相对来说,在家人的学处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不过五条,称为“五戒”。这五条学处是通过远离、避免五种不良的行为来达成,即:1. 远离杀生;2. 远离不与取(偷盗);3. 远离欲邪行(邪淫);4. 远离虚妄语;5. 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麻醉品)。

这五条学处,即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有些人也许不理解遵守这五条学处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认识持守五戒的必要性。例如: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爱惜生命、贪生怕死;自己不喜欢被人伤害、被人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的众生施暴、要杀害别人呢?正是因为自己不希望受伤害、被杀害,所以不应该伤害、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又譬如:自己不希望所拥有的财物被偷、被抢,所以不应该去偷、去抢、去占有别人的财物。自己希望拥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相处,所以不应该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拈花惹草、红杏出墙。自己不喜欢受别人欺骗,希望自己所讲的事情被别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应当说假话、骗人的话。人们都知道抽烟、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费钱财又损害健康,甚至会危害社群或生命。喝酒能使人丧失理智,醉酒后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应远离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持神智清醒。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就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如何去除困扰性烦恼?想要去除困扰性烦恼,就应该修定。定是什么意思呢?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佛陀曾经教导过许多修定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业处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种业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是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着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在佛教经典中,通常将培育到某种高度的定力称为“禅定”。

禅定,即是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一个人若达到禅定的境界,其心能够持续地维持在极度喜悦、快乐、宁静和殊胜的状态一段很长的时间。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

此外,还有一种心虽然专注但层次比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禅那的定。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导和实践着。包括许多在家人在内的禅修者依照比库们的教导,都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禅定境界,亲自证明佛陀教导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当禅修者在进入禅定的时间段内,他的心不会出现任何的烦恼,甚至连杂念都不会生起。其间,困扰性烦恼完全被强大的定力所镇伏。

如何去除潜伏性烦恼?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深处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等;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考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俗世间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观”,即如实地观照世间及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称为“止观”。我们需要透过智慧来观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无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根,即五种感官,它们构成了这个色身(肉体之身)。意有六种,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这六识分别认知六种对象: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和各种现象(法所缘)。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这六种对象的互动。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时,很容易生起贪心,想要追求这些东西。当心接触到不喜欢的对象时,心会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叫做痴。贪嗔痴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烦恼。我们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来观照名色法是如何构成的?它们如何运作?在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善心,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不善心?应当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了解名色法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为一种结果,也必定有其因。

我们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因为有烦恼,有贪爱、有追求,想要这东西、想要那东西,于是会采取行动,造作善业或不善业。当这些善业或不善业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则产生相应的果报。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这些行为的结果。一旦拥有了生命,就执着生命;身心接触到不同的外境,又会产生新的烦恼。于是,烦恼、业与果报三者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不致力于斩断这条锁链,中止这种循环,轮回之苦将是了无尽期。

了知名色与名色之因后,还必须观照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万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如此透过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观智成熟时,即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智慧跟四圣谛息息相关。在佛教经典中,将如实地了知四圣谛称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对象就是四圣谛。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是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观照名色法及名色法之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称为观智。亦即是说,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即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够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涅槃即是灭圣谛,是道智的目标。证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圣谛。另外,从道圣谛是导致苦之灭尽的途径来说,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过程,称为道圣谛。其中,道智是属于出世间的道圣谛;而培育戒定慧还属于世间的道圣谛。

当禅修者能彻底断除一切的烦恼之后,他即称为“漏尽者”——断尽一切烦恼的人。又可称为“阿拉汉”——值得礼敬、尊重、供养的圣者。因此,通过持戒,能去除第一种最粗的违犯性烦恼。通过修定,能去除困扰性烦恼。通过修慧,能去除潜伏性烦恼。所有的烦恼,皆可以通过培育戒、定、慧来解决、断除。修学佛教的目标是为了断除烦恼,断除烦恼的方法不外乎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是佛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离开了这些,就谈不上所谓的修行了。大家想要去除烦恼,也必须培育戒、定、慧。要培育这三件事不会很困难,就要看大家做不做,能不能持之以恒。

当然,作为在家人,有家庭、有工作、有社会责任等,在佛法修行这方面的要求,自然不可能像出家人那么高。对于佛教出家人,品德的要求须做到持戒清净,足以为大众之师;心静的要求须证得禅那,智慧的要求须修到观智,这些都是专业修行的要求。在家人虽然不能做到很专业,但至少也要达到业余水准吧!

在一些佛教经典里面,佛陀也会强调在家人要布施、持戒和禅修;也经常提到要拥有信仰、完善戒行,要乐善好施与培育智慧。在经典里,这称为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和慧具足。这些教导乍看上去似乎跟戒定慧有点出入,但其实还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只不过是对在家人给予一些更为基础的教导而已:有了信仰,精神生活将更加充实,人生将有更明确的价值观和方向感,更不容易被生活上、事业上或感情上的挫折所击败。在家人拥有钱财,也希望有美好的未来,因此,布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另外,禅修本身就是修习止与观、培育定与慧,当提及持戒和禅修时,还是在说戒、定、慧。由此可见:佛教是佛陀的教导,是强调智慧、觉悟和实践的教导。佛陀教导我们要了解身心的真相,清楚自己的烦恼,目的就是为了断除烦恼。佛陀为断除烦恼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这条道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要提升自己的戒行、道德品质,第二是要致力于内心的平静,第三是要培育智慧,并通过智慧来断除烦恼,根除苦之因。若没有了烦恼,就不会有生死轮回,不会再有苦。

摘自南传玛欣德尊者《您认识佛教吗》一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