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婚姻与学佛[摘编]

婚姻与学佛[摘编]

婚姻与学佛[摘编]


如果你经常与学佛的信徒在一起,你会发现现在学佛的人群中女性占了大部分,我认识的道友里面,也是女性居多,而女性最大的修行障碍就是感情、婚姻、家庭。最近在网络上遇到几位女同修,她们对于在婚姻和佛法之间如何做出取舍感到很困惑,似乎在她们的眼里,佛法与婚姻应该是对立的,原因很简单,婚姻会给修行带来更多的障碍和烦恼,不利于修行。但在现实中除非去出家或者做个单身贵族,一般是很难逃脱婚姻生活的。
其实我也是一个在家居士,我也有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她们所说的障碍和烦恼我都能理解,因为我也曾经遇到过,但是我觉得婚姻与修行并不是对立的,因为婚姻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就是修行的道场,关键看你如何去用功了。
婚姻也是前世的因缘,世界上那么多人,最后能在一起生活的就只有两个人,没有前世的因缘真的是无法想象的,佛教不认为生活中的事情总是偶然发生的,佛教认为凡事都有前因后果,婚姻也是如此,只不过有人的婚姻是善缘的,这样的婚姻非常美满,家庭幸福,合家和睦;有的婚姻却是恶缘,这样的婚姻很痛苦也很残酷。
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祥和的家庭?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仁爱。圣人孔子曰:“仁者爱人。”佛家也说:众生是平等的,众生是一体的;爱人即爱己,不可伤人利己。一个有能力爱人的人,会体谅对方的心情,心态是给予、帮助、鼓励,而不是支配。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特性,即普遍地爱一切人、事、物。一个有能力爱人的人,其平常的个性必然是能够欣赏真、善、美,能够对他人关怀的人。
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五欲(财、色、名、食、睡)之风炽盛,想要拥有一份圆满婚姻,很难。夫妻之间希望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最起码两个人当中,有一个人的人格比较成熟。因为只有一个人格成熟的丈夫(妻子),才有办法带动他(她)的妻子(丈夫)慢慢成熟。也只有一个人格成熟的丈夫,才知道怎么去爱护他的妻子,慢慢提升他妻子的真、善、美。
人性的真、善、美,很少人是与生俱来。我们凡人都需要学习与磨练,才能逐渐成熟、圆满。犹如佛门弟子学佛,入得门来,需要善知识的指点,需要佛经的熏陶,点点滴滴地修行,以期达到觉悟的境地。因此,当你遇到一个有缘的、成熟的他(她),非常值得向你恭喜,因为你是有福气的人。如果一对有成熟人格的人结为莲理,在如今人心纷乱不安的社会里,彼此给予对方温暖和安慰,一起察看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共同阅历种种不同的众生相,并肩齐步朝着真善美的境界迈去,是可谓:幸福夫妻,圆满家庭。
对於已婚佛弟子的感情问题和家庭生活,所谓“夫妻恩爱”,恩还在爱的前面,婚姻的幸福美满,重要的是来自互相关照对方,共同抚养子女、照顾老人的责任。有家室的佛弟子,如果能把对家庭(推而广之,对社会)的责任尽到,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母亲)、好公民,就已经是在实践人天乘的佛法了。菩萨道行者要利益一切有情,如果连身边的人也无法利益,又凭什么可以去利益陌生人呢?
纵观全部佛法,虽力说xing 爱为欲界生死之根,但也并非一概教人不婚不嫁。爱情、婚姻一事,多分由前生的习气和业因所决定,多为既定的业报。爱情婚姻虽能障道,但也非必然障道,修道亦非必以不恋爱结婚为最佳。释迦牟尼佛以一生补处菩萨示现成佛,是在结婚之后出的家,此事当有其深刻寓义。经教中多处谈及恋爱婚姻问题,除了力说爱欲、家庭的过患,倡导具缘者出家修道外,还对宜居家学佛者说夫妻和谐之道,如《阿含》中《善生经》说夫妻双方应互相“爱敬”的五事,《玉耶女经》载佛陀教诫少妇玉耶女如何尽妇道。对于“异体同心”、历劫不渝的爱情,经中持同情赞赏的态度。
佛陀还以结婚恋爱为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如《须摩提女经》载,佛弟子王舍城美女须摩提,遇信奉外道的满财长者子求婚,往问佛陀,佛谓须摩提女若嫁与满财家,当“大度人民不可称计”。须摩提女依佛教敕出嫁,后来果然感化大家及满财城多人皈信三宝,受佛称赞。大乘经中还多处说挚爱行菩萨道者及菩萨随顺众生爱欲以结缘度化的功德。如《华严经》卷七五说妙德女因挚爱修菩萨行者威德主太子(释尊前身),求为其妻,而生大功德,“虽以爱染心,供养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堕三恶趣。”《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载,众尊王菩萨“以地大心执女人手共一床坐”,劝一位爱他的姑娘发菩提心,受到佛的赞叹,谓“成就如是悲心,虽受五欲,不犯众罪。”树提梵志对一女子起悲心,答应她的求爱,为作丈夫十二年后出家,因此“得以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众苦”。
由此可见,只要好好的用功,婚姻生活并不会成为修行的障碍,但是对于不会用功的人,那么婚姻会导致大部分的人无法解脱,甚至堕入恶道!每天的社会新闻总是有关于婚姻破裂导致各种各样悲剧的报道,比如遗孤啊,不赡养老人啊,乃至杀人等等,非常的可怕。即使是你有美满的婚姻,但大部分的人也是产生了贪恋之心,等到人生百年即将离开这个肉身的时候,那种难以割舍的情爱,也只会让你继续在六道中轮回,难以解脱。
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果一定要离开红尘俗世才能修行的话,那解脱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解脱之难就在于要经历红尘琐事的考验,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啊。
总之,只要真实发菩提心,以正知正见为导,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中,便不难解决种种矛盾,摆脱重重困惑苦恼,获得法喜充满,增长福慧资粮,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以慈悲喜舍的心救渡苦难的众生,愿一切迷惑的众生都早日觉悟,归依三宝,共同念佛, 专修专念求生净土。

TOP

凡夫之人被男女相所迷惑,由此产生了分别心,爱慕心,因此有了婚姻家庭关系。其实所谓的爱情的真实面目不过是对方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我执而已,我们所贪爱的,不过是自己的执着罢了。如果一个人在正确的时间段里碰到能最大限度满足其执着的人,那么此人就拥有了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这样就揭开了令人生死相许的爱情的本质,难以让人信服,因此举例说明。
学佛四众一向就有出家和在家之分。说到在家的佛子,他们也是人,有七情六欲,有对感情和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其他人一样,需要正常、健康的家庭生活,尤其在气血方刚的年纪,除非自己确实能够根据教理修持,有这个功夫做到永不犯淫,或者个人有特别的因缘,彻底戒淫、强制性禁欲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择偶、成家、立业,是在家居士现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运用佛法使其更加美满,如何在一系列社会生活中运用佛法、实践佛法、以自身的行持利益同事、家人乃至社会,值得每一个佛子进行思考和探讨。
佛法贵在实践,贵在它今生就能给我们带来现前利益和命运的转变。一个美满的佛化家庭会给周围的人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怎样潜移默化地改变许多人对佛教无知、错误的看法和观念呢?谁又能说,家庭不会成为一个道场?佛教是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拿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的,因为能超出世间利欲之外的人,才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世界的事业。释迦牟尼佛对于在家信徒的慈悲教诲,可说是无微不至的,试看他在每一部经典里是怎样的教诲我们吧:
《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爱敬,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大涅经》说:“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宜应修习: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三者、愍念僮仆,知其有无。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汝等若恒行此四法,视世为人之所敬爱,将来所生常在善处”。
《华严经》说:“在家宅中,与妻子俱,未曾暂舍菩提之心。(自利利他,叫做菩提心)。正念思惟,萨婆若境(佛的智慧,叫做萨婆若)。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属,令入菩萨智,令成熟解脱。以本大悲,处于居家。以慈心故,随顺妻子。于菩萨清净道,无所障碍”。
根据善知识的教诲和总结大德法语,以下是几点建议,如果能勤念佛,多行善,再加以理性和冷静,命运中隐藏的不善因缘很可能就擦肩而过,而善因缘则会悄然而至。尽管一个糟糕的婚姻可能会使人更容易生起出离心,但一个良性的婚姻对女人真是非常重要。
1.人可以家穷,但不可志穷。自信、稳重,但不自负、轻狂;有自己的精神寄托;诚实,宽厚,有一颗善良大度的心。人格和品性是首要条件,否则第二面都不必见。
2.婚前必须多多长时观察。一位大姐就曾告诉我,她和姐夫,交往八年才结婚。女人,要沉得住气,不要轻易为情所惑。一方面,时间长才容易看到一个人的真面目,另一方面,轻易得来的东西往往得不到太多珍惜。其三,是否能有真正的共同语言,也需要时间的检验。八年的积累,换来一生的幸福,值!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八年抗战,但必须要有耐心。
3.自尊自爱,不要轻易付出。社会不同了,风气更加开放。在这种形势下,女人更容易吃亏。具体不说了,大家都看得到。不管一个男人怎么优秀,轻易付出,总会让人觉得不够珍贵。还是上面那位大姐,当姐夫在短期交往后,要她去他家时,她没有去。她告诉我:“那种情况,叫我去是什么意思?!我不去。”她的口气让我明白了,当时是种什么情况。唯有自重,才会赢得他人的真正珍重。
4.更进一层,能有精神的共鸣和人生的共同取向,即使没有太多所谓的激情,也能成就一个和谐稳固的家庭。从长远的夫妻生活来看,这一点最为重要。当然情人+同志+朋友最为理想,就看各人自己的造化了。信佛的找信佛的,再妙不过了。夫妻共修无有障碍专修专念一句佛号求生净土。
阿弥陀佛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