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金刚经》的福德观

《金刚经》的福德观

《金刚经》的福德观

◎孙劲松 香港佛教联合会

《金刚经》在中国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很多善男信女都把《金刚经》作为日常功课,每日诵读。经中反复声言“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广大无边,一些信众认为读《金刚经》福报很大,可以保佑家人平安等等。那么,《金刚经》的福德观究竟是甚么样的呢?
一、佛教对于众生本性与福德的根本认识
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以真心为本、皆具如来智慧德藏,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可以用是否证得真心将众生分为迷、悟二界,迷界是未悟之凡夫所住之世界,包含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及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而悟明真心的众生则入悟界,即三界而超三界,在唯识五位中包含见道位、修习位的菩萨与究竟位的佛,五代时期的高僧永明延寿在《宗镜录自序》中云:“唯一真心,达之名见道之人,昧之号生死之始。”
在佛教看来,凡夫众生在无量劫以来迷失真心,造作诸善恶等业,轮回六道、流浪生死、处于烦恼大苦海中。而佛教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能够找到自己的真心、本来面目,并转依真心自性清凈性,自觉觉他,以六度万行广利众生,直至觉行圆满,无有止境。
而寻找真心的方法无外乎福、慧二业。发明本心、体达智慧之业,称为智业,而以此求得“智慧”、发明“本心”为目的的功德业称为福业,两者相辅相成。也就是说,祇有以证得真心实相为宗旨的种种善行才能成为“福德”,这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福德性”,是“真福德”。那些凡夫众生以一般人认识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一生行善、下一生富贵”等观点所行的有相布施,被称为有漏福德,祇能得到人天福报,不能脱离六道轮回。永明延寿在《万善同归集》卷中云:“不为助道但求福门,似箭射空如人入暗,果招生灭宁越心尘。……或是贪利供养,嗔心持戒,憍慢作福,胜他布施,无殷重心,非广大意。若如是行,难招凈业,不可错会圣意,断自凡情,起断灭心,灭菩提种。”
二、《金刚经》中对人天有漏福德与“福德性、真福德”的对比
1、真福德远胜有漏福德
在《金刚经》中,多次强调了真正以证得真心为宗旨的真福德(福德性)要大大的优越于人天福德。如《经》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在这一段经文中,提出了“福德性”的概念,意在区别人天有漏福德与以发明本心、自觉觉他为目的之“真福德”。《经》中反复强调了用无量无边的珍宝布施的人所得之福德不如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大。因为他们种下的是有漏之因,祇能在当世或来世得人天福报之果。而《金刚经》中论述的正是觉悟真心之法,真正的发心受持读诵此《经》,就具备了“真福德”、“福德性”,为了寻觅真心本来面目、寻得般若智慧而种下正因,或当世、或后世,终究会萌发菩提之果,破除无明,契入真心。

2、真福德相对于有漏福德是“质的转变”而非“量的增加”
《金刚经》云:“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凈,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此处明确地指出了真福德(功德)的成就即是通过受持读诵此经而信受真心本性清凈,证得真心实相,而非一般的人天福报。《金刚经》所论述的真福德比之于人天有漏福德殊胜,是从质变的角度来说的,不是从量变的角度来说的。是说真福德的菩提种子可以长出菩提果,不是说读诵受持此经者的人天福报比布施无量珍宝的人还大。很多善男信女看到《金刚经》中所述读诵受持经中的一四句偈语,其福德胜于无量无边的珍宝布施,就以为读诵《金刚经》可以保佑平安、可以升官发财得富贵等等,这是一个误解。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想得到人天福报,还是多种世间善业、修路搭桥、布施服务,以期将来善有善报。祇是念诵经典,不能依经信受、行持、觉悟,并想以此求得人间富贵,这无异于缘木求鱼。《金刚经》云:“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那些沉溺于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乐于行有漏福德、人天福报等小法的人,是不能听受读诵《金刚经》的,即使是拿到了书本,照着背诵,也不是信受和行持《金刚经》,不明白“福德性”,也得不到真正的福德。若想获得出世间智慧的真福报,就要真正的受持读诵《金刚经》,不在乎世间得失,发心亲证真如,使自己能上契诸佛本妙觉心,不与六道同一悲仰。
当然,读诵受持《金刚经》也并非与世间福报毫无关系,若能在真正信受佛道、发愿行菩萨道之后,受持者自然胸襟开阔、世间善行自然流布,世间的人天福报也会如影随形。《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句就指出了真正信受、行持此经的人,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世俗果报、消除堕恶道的罪业,进一步还可获证菩提。但这一果报是无心得之,并非有意求来。
三、要行无住相布施,方具备真福德
1、相似真福德与真福德
以迥向菩提、发明真心为旨归的真福德,也可以分为“相似真福德”与“真福德”,对那些刚发心信受佛道的众生,虽然努力想要做到不住一相的布施,但是由于还没有亲证“真心”无住相的体性,是不可能完全达到这个境界的,其祇能依照想像去“无住相”,最终还是落于相。但是,由于其发心纯正,还是可以逐步淡化贪欲,可以作为助道的福德资粮。当其亲证自心的无分别、不住相的体性以后,转依自心清凈性,广行布施而无住于相,这就进入了真福德之门,也就是《金刚经》反复强调的“无住相布施”了。
2、真心的体证是具备真福德的关键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其真心应无所住而生”。真心是含藏万法,于一切现象界和合而存在的,大乘经典常用“波”与“水”来比附真心与万法的关系,波有起伏流动,有大有小、有生有灭、有增有减,但是其本体“水”并没有增减、也没有生灭。水是波之根本,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水”与有生有灭、有增有减的波是和合并存的。
真心既然含藏万法,它就必定没有任何一个对立面,也就不会住于任何一处。证得菩提的众生,在明瞭自性清凈、真心无住、真心离一切诸相的道理之后,转依真心自性的清凈性,反复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之心行于财布施、身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无畏布施,一般理解为让众生远离畏惧的心理,其深层含义则是帮助众生“依般若波罗蜜多”,达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觉悟境界)等等,在反复不断的救护众生的实践中,广行六度,从理的体证达到事上的圆满,八万细行逐渐具足,逐步提高觉悟的境界,这就是真布施与真福德。
3、真福德源于无住相布施
《金刚经》反复强调菩萨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行于布施,祇有这样才有真的福德。经云: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由此可见,菩萨要以契合真心体性的无住相的方式行菩萨道,其行为可以增进菩提,就是真福德。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与真心的体性相违背,落于凡夫的布施行善境地,就是有漏的人天福报,也就不具备“真福德”。
在《金刚经》的最后,如来又反复强调,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此《经》的正确方法与福德。经云:“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指出,行法布施,为人演说的关键是甚么呢?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读经的人要体证《经》中所阐明的真心如如不动,离动静二相的体性,因为一切有相的有为法本来就是有生有灭、如梦幻泡影的虚妄法,本无一相可得。在明瞭不取于相的真义之后,依此真心的体性,将有为作无为,自然而然为众生行法布施,就可以积累助道的真福德。
4、福德本无,菩萨不受福德
真心的本性既然是无住的,一切现象界的万法并无实在的体性,那么福德也是无相,若对福德有执着之心,就与真心无住之体性相悖,就没有体证真心,其福德也就沦为人天有漏福德,不能成为“助道”的真福德。所以,祇有依无挂碍本心之体性,体认福德本无,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这样就可以积累增益菩提之“福德”。所以,经云:“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5、福慧不二福慧相辅相成
在《金刚经》中的“福德”是依亲证真心的菩提智慧所发起的“行”,两者的关系是一种体用关系,即体即用,和合不二、相辅相成。在菩提智慧的引导下,福德之行可达到不住相布施等的真福德境界;而真福德的八万细行又可以逐步深化菩提智慧。大乘佛教认为,证悟自心祇是明白自性清凈而又为烦恼所染,烦恼菩提不二,其后仍需要生生世世广修六度万行,断尽烦恼、所知二障随眠,圆满具足一切种智的智慧功德。此即《经》中所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近年来,以求财、求贵、获取人天福报为目的的佛教信仰者有增多的趋势,期望以求利、求福之心读《金刚经》等佛经、办法会获得广大福德,这明显误解了《金刚经》的福德观,从根本上偏离了佛教的教育目的,这也是笔者不揣冒昧,撰写这篇小文的一个原因。敬请诸方贤达批评指正!■
撰文孙劲松 香港佛教联合会文章 

TOP

有很多佛子,知道自己业障深重、修行不力,怕智慧功德不够,就拼命地、刻意地、到处打听地、想方设法地多做好事、多做义工、多拜经忏,多念经咒、多修法会、多修供养、多修布施、多放生命、多修寺庙、多朝名山圣地、多拜fa wang活佛,然后,常听到佛子赞叹他:功德无量!以为这样确实就是功德多多无量无边,就足以成就。

殊不知,有人赞叹你功德无量,并非真的是你功德无量。佛子当知:此是福德,非是功德!看看禅宗两大祖师的回答,值得佛子深思。
《五灯会元》中“梁武帝问达摩祖师”。
帝(梁武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
祖(达摩祖师)曰:“并无功德。”
帝曰:“何以无功德?”
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祖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祖曰:“不识。”
帝不领悟。

了义浅解:
释尊将诸佛心印传给迦叶尊者,嘱为西天禅宗第一祖,传至二十八祖即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观察中土因缘成熟,自印度渡海来中国,从广州上岸,再北上见崇尚佛教的梁武帝。
梁武帝见达摩,沾沾自喜,想炫耀自己功德,便问:“我自即位当皇帝以来,大力建造寺庙,命人抄写流通佛经,提供道场供人出家修行,所做佛事不可胜数,有多大功德呢?”
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
梁武帝很意外,追问说:“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说:“你这是人天有漏的小果报,不是真实的功德,就像跟随着身体的影子一样,看起来好像有,但却不是真实的身体。”
梁武帝很不理解:“那怎样才算是真实的功德呢?”
达摩祖师说:“真正清净的智慧功德不可思议,心中本自圆备具足,其理体本性真空而妙有,照天照地而复寂然不动。这样的解行修证,才是真实的功德,却不可以凭世间的人天福德有为之法就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怎样才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祖师说:“坦荡廓然,没有一切相对,心中无所谓善与恶、圣与凡、佛与魔等等观念。”
世人皆公认从西天来,得自佛祖衣钵传承的达摩祖师是尊者圣人。梁武帝的刻意所为,当然期望得到圣人达摩的高度赞叹与评价。而达摩自己竟然说,心中不要存有圣人不圣人的观念。
梁武帝很失望地说:“那么现在面对我的人是谁呢?”
达摩祖师说:“我不认识。”
达摩本人就是处于没有凡圣观念的无我、无相对、唯一绝对的境界啊。
可惜梁武帝没法领悟达摩祖师的深妙禅意境界。
因机缘不契,随后达摩祖师继续北上,到达嵩山少林寺面壁禅坐。后来神光向达摩求法,得法后成为二祖慧可。禅宗也渐渐地弘扬开来。

《六祖法宝坛经》中“韦刺史问六祖惠能”。
公(韦刺史)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六祖惠能)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了义浅解:
达摩到中国,称为一祖。心心相印、代代相传,传至惠能,称为六祖。六祖在韶关南华寺,僧俗众人常来向六祖请问佛法禅理。
一日六祖上堂开示,有韶关地方长官韦刺史请问:“弟子听说达摩初见梁武帝,帝问:‘我一生建造寺庙,给僧人提供修行道场,布施设斋供养僧众,有什么功德?’达摩说:‘实在没有什么功德。’弟子不明白这个道理,请大师为我解说。”
六祖惠能回答:“梁武帝所做真的没有功德,不要怀疑先圣祖师所说。梁武帝对佛法修行的知见不正确,不懂正法。建造寺庙给僧人提供修行道场,布施设斋供养僧众,这是求人天福报,不可以把有漏福德当做无漏功德。无漏功德在法身中本自具足,不应向外驰求,不从修福而得。”
六祖又说:“见自本性法身是功,法性平等无有分别是德。念念圆融无碍,常见本性真空,而复妙用无穷,名为功德。...自性建立万法万物应用无尽是功,心体离念离情寂灭不动是德。...若要明见真正的功德法身,但按照这样用心留意善自体会,才能与真实功德相应。...虽广造寺庙广做佛事,而我相、人相、功德相、贡高我慢心,不能息灭断除,反而没有功德。...”
“...自心观照、见自本性是功,自修自持身体力行是德。”
“真正的功德,须从自心本性中去明见体证,不是通过布施供养等人天福德所可求得。这就是福德与功德的差别。梁武帝不能正确理解真实究竟的妙理,不是我们的祖师说法有错。”

世间信佛者多,明理者少;大通家者多,真懂修行者少。末学当然亦属此类。
有些佛子只知捐款建寺热心放生、念经拜忏参加法会、泛泛杂修众善诸行,而不知真正用功用心修行者。祖师言:此但人天有漏、小果福报,与真实功德根本不相应,与无漏智慧功德,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也。况复在泛泛杂修众善诸行之时,能做佛事、所做佛事、所益对象之观念不能放下,有为心、骄傲心不能息灭断除,反而如梁武帝一样飘飘然,增长了贡高我慢心,则不但没有功德、还可能有一定过错。
试举一例。现在经济社会,很多赚到大钱的佛弟子很想供养出家师父。他跟某个师父关系感觉不错,动辄发心给师父个人买房子做精舍、买小车配司机、包红包开支票等等方式供养。如此供养,多数会使师父贪恋物质享受、荒废了修行,而最后堕落。这样的供养是直接或间接地害了出家师父,有福德的同时,也造下了很大罪过。他日生死轮回来临时,我们将如何面对阎王老子?
是以,若不明佛理,动辄以世间庸俗人情之心,来布施供养亲近出家师父,把目光放远一点,于自于他,将害大于利、过大于功。以世间庸俗人情之心行于布施供养,利弊如上,不解佛义,以世间庸俗人情之心,所为杂修诸行,后果莫不如此。
若不明佛法真实义、不明为何修行、不明如何才是真正修行,而盲目跟从参加佛事法会拜忏念经打坐持咒参禅放生朝山,则一生被人牵着鼻子走。生不懂自主,死必不自在。第一世勤苦“修行”,不知所修却是有漏的人天福报,第二世落在人间或到天上享福,第三世人天福报享尽则又堕落矣。不明修行之人,是名第三世堕落,亦名三世佛怨。如此所谓“学佛修行”,若不能如祖师所言用功修行,终如“武帝心邪,不知正法”,一生勤苦修为,对于“了生死、成佛道”这件大事,却将了无所益,可不惜乎?!腊月三十到来,不是手忙脚乱,就是昏沉轮转矣!

若有缘者,愿暂听了义一偈曰:“归依几十年,只知种福田;杂修嚼不烂,世世门外汉。何如深信愿,死心将佛念,肯上大愿船,补处一生圆。”
永明大师言:“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诸位佛子,寻得修行路头未?珍重!
南无阿弥陀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