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沙弥律仪要略  (第二集) 

沙弥律仪要略  (第二集) 

沙弥律仪要略


(第二集)

 

1994/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第六页第四段:

  【四、是故沙弥剃落。先受十戒。次则登坛受具。今名为沙弥。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学。便拟躐等。罔意高远。亦可慨矣。】

  我们修学,无论是经、律、论或者是祖师的语录,会学的人知道在这里面撷取重要的开示,就像弘一大师摘录《晚晴集》一样,将经论语录里面针对自己毛病习气的教训抄录下来。每一个人抄的也许都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的习气不相同,哪一个习气最重,这一句话是针对我这个毛病来说的,我就抄录下来,自己常常看看,常常用它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叫真正修行。戒律里面对治习气的开导最多,所以我们读这个经跟注解要知道节录,自己节录抄在一个小册子上,那叫真正修行。

  这一段里面是说初出家。『剃落』,就是剃发、落发的意思。一出家『先受十戒』,这个就是前面所讲的佛门里面入新生的教育,学做出家的佛弟子,一定要遵守十戒,还有後面二十四门威仪。二十四门威仪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须要遵守的规矩,就是生活规范(规矩、模范)。有了这个修学基础,然後才能够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前面跟我们讲过沙弥戒修学的期间是五年,现在的受戒(三坛大戒),一次就受掉了。在从前不是这样的,从前这个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是隔很长的时间,不是一次受的;受了做不到,那不等於就是教你造罪业吗?所以沙弥戒学了五年,学了很像样,很有个规矩,五年之後才可以去受具足戒,就是比丘、比丘尼戒。应当再隔三年,这才求受菩萨戒。比丘戒做得很好,再把心量扩大,行菩萨道,这是正确的。就好像我们读书一样,沙弥是小学,比丘是中学,菩萨是大学,它是三个阶层,一定是有相当的距离,不可能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一次一起念,没这个道理!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

  『次』是第二个阶段,这才『登坛受具』,「具」就是具足戒。这一句是告诉我们,行门是有次第的。

  『今名为沙弥』,就是讲我们目前现在刚刚剃度出家,这是沙弥。

  『本所受戒』,「本」是本分,「受」是必须受持这一本经上所讲的戒法,就是十戒二十四门威仪。

  很可惜,『愚者茫乎不知』。有许多人戒受了,三坛大戒都受了,戒是什麽不知道。形式上受了,实际的内容完全不了解,所以这是有名无实。『狂者忽而不学』,「狂者」是一般狂慧,狂慧是指什麽?这个小小戒不重要,纵然知道一些,他也不肯去照做。『便拟躐等』,一个是愚,一个是狂,狂妄!没有认真去修学,这就躐等了。躐等就是他去受比丘戒、受菩萨戒了。第一个阶层的修学没有修好,就要去学第二个阶层、第三个阶层。第二个阶层是比丘戒,第三个阶层是菩萨戒,他就要统统去受了,这就是躐等。『罔意高远』,这个就是俗话讲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所以,经上讲『亦可慨矣』,「慨」是慨叹、感慨。真正明白的人,看到这个现象,非常的感慨。

  因为这个本子没有另编页码的次第,还是用原本,原本一面是二十行,前面十行,後面十行。我们就用二十行做单位来说,比如第十一行,就是第二面了,我们用这个方法,大家容易找。

  注解里有两句很重要,我在此地提醒大家注意。请看第六页第二十行,就是最後一行,从第三个字看起。「学记云,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这是《礼记?学记》里面的一句话,跟前面讲的意思完全相同。「幼者」就是初学,初学要守规矩,没有意见,老师怎麽教,我们就怎麽学,一定要循规蹈矩按照顺序来做,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我过去跟李老师学,在跟他之前,我跟章嘉大师学过三年,李老师都不承认,全部都要作废,重头学起。原因是什麽?你过去学过的,你有一个标准,我们俗话常讲「先入为主」,他有个成见在,听到老师讲的跟章嘉大师讲的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就会起疑惑,就要发问。所以老师说:你前面所学的我不承认。换句话说,只有听老师说的,没有怀疑的地方,从前学的不承认,全部作废,老老实实乖乖的听话就好,这样才能成就。

  目前有困难,因为现在是自由、民主、开放,没有人能够限制任何一个人,所以就学得很多、学得很杂。听到老师讲的,他总有个比较,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初学学什麽?不是学教。教是可以讨论的,佛法是主张研究讨论,希望你发生问题提出来研究。可是初学不是在学教,不是在学解,初学是学定、是学清净心。换句话说,心里面有疑问、有分别、有成见,你的「定」决定得不到,所以目的是在此地。我们佛法初学一下手就是「定」,戒是手段,因戒得定,目标是得定;得定之後,就会开悟。从前儒家教学也是如此,它的方法也是修定,所以儒家的小学教学的宗旨就是得定。

  现在我们很少听说了。过去我在念小学、念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老师常常在一起聊天,我们还听到老师讲某一个学生有悟性,还听到这个说法,现在好像听不到了。悟性就是跟心地清净的人讲,他能够有体悟,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开悟,有小悟、有大悟,这才有真正的效果。心愈清净,悟性就愈高。沙弥戒律是佛法的小学,修学的宗旨在「定」,是帮助你修清净心。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佛法叫他做「法器」,也就是说他有资格接受佛法了。由此可知,沙弥这五年完全做预备功夫,这是佛法修学的基础,佛法修学的准备,佛法用这麽长的时间来做这个基础的教育。基础奠定之後,你听经会开悟、会领悟,你参禅会得定,你念佛会得一心。我们现在学教的不会开悟,参禅的不能得定,念佛的不能得一心,原因是什麽?就是躐等,基础没做好,你才晓得基础的重要。

  我们要想将来有成就,自己有成就也能够帮助别人,自行化他,那我们的基础一定要非常踏实,这个要靠自己努力,自己觉悟,自己认真的去修学。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像从前有老师那麽严格的督促管教,整个社会进入到民主、自由、开放,所以对於基础教育是愈来愈困难,完全要靠自己的善根。自己有善根,自己明白这回事情,自动自发,已经不能再靠老师的督导。老师看到你能够自动自发,当然很欢喜,他会全心全力帮助你;不能自动自发,那也无可奈何。这个要知道。

  再看第七面第十行,最後一句,「佛藏经云」,这是佛经上说的;「不先学小乘,後学大乘者,非佛弟子」,这是讲修学的次第。先学小乘,後学大乘,这是按照顺序、按部就班的来修学,这是佛的弟子。听佛的话,尊重老师的教诲,尊师重道,这是佛的弟子。

  佛法传到中国之後,隋朝、唐朝的初期,小乘曾经兴盛一个时期,时间很短、不长,以後小乘法在中国就没落了。现在在中国,小乘的成实宗、俱舍宗已经变成历史名词,没有看到小乘的道场了。在唐朝初期还有,以後就没有了。可是小乘经典在大藏经里面可以说相当的完整。因为现在南传的小乘三藏,把它跟中国大藏经里面小乘经比对一下(我没有做过这个工作,有人做过,他们来告诉我),只比我们小乘经典大概多了五十几部。换句话说,五十几部那个分量就太少了。小乘经论的经很短,差不多有一、两千部;一、两千部的经典,只差了五十几部。由此可知,小乘经典我们翻译得相当圆满。但是这些小乘经现在没人读了。我们学习小乘是基础,当然用不着完全去读这些小乘的经典。大乘分宗派,小乘也可以选读。过去我们在台中求学,李老师也选了十几种小乘经典教导我们,那就行就够了。像你们现在念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就是小乘经,小乘经里面可以选一些来读。

  小乘在中国没落有它的因素存在,这个因素是从前人念中国的儒家道家、孔孟老庄这些书。孔孟、老庄里面所说的,确实不亚於小乘;换句话说,被我们中国的儒家、道家取而代之。所以从儒、道入佛法,就不要从小乘学了,直接就入大乘,是这麽一个道理。

  从前寺院里面的藏经楼(现在叫图书馆),那个经不仅仅是佛经,儒家的经,道家的经,统统都有。所以从前世间念书人到哪里去念书?哪个地方藏有那麽多的图书供他读?寺院。我们读《范仲淹传》,读《义田记》,讲到范仲淹的历史,范先生在年轻做秀才的时候,就是在寺院念书。寺庙里面收藏有很完备的图书,几乎那个时候读书人所需要的这些典籍,在寺庙里面都可以找到,所以藏经楼是图书馆。出家人都念过儒书,儒家的东西都念过,道家的东西也都涉猎过,诸子百家他们都通达了。在寺庙里面念书,不但可以很方便找到书籍,如果有疑难的问题,也可以请教法师,法师们世出世间法都通达,可以辅导他,可以帮助他。所以寺庙就是学校,跟现在不一样、不相同,这就是为什麽小乘在中国会没落的道理。

  可是到了现在,儒家书又不念了,道家我们也不念了,又瞧不起小乘,一学佛就入大乘,在大乘里面混了一辈子,有什麽成就?要说成就,那真的就是清凉大师所讲的「增长邪见」,这是清凉大师说的话。今天我们说得好听一点,他的佛学常识很丰富,帮助他辞令,帮助他写文章。除此之外,对德行、修持、清净心、智慧,他完全没有。所以往往我们看到学佛,无论出家在家,不通佛法的时候,人还很老实、很虔诚;懂得一点佛法的,贡高我慢,瞧不起人,这就错了。不但学佛错了,学儒也错了。你看儒家说得很好,「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的学问从哪里看?心平气和,这个人有学问。写得一手好文章,讲得天花乱坠,心里面贡高我慢、嫉妒、瞋恚,这个人有没有学问?没学问,那是皮毛!你要问世出世间法为什麽修学会学成这个样子?基础失掉了,没有能够照着这个基础去修学。

  从前儒家的小学,就是学前清陈弘谋编的《五种遗规》,过去我曾经教大家念过,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古时小学教育的教学宗旨确实是修定。我们在台中的时候,李老师选择这本书给我们做修身必读的参考书。过去我们买了很多《五种遗规》,买了二、三十本,一个人一本,从前都曾经发过,现在《五种遗规》也不见了,我看书架上这个书都没有了。

  你要不好好的教导小孩,他那个小头脑也会胡思乱想。怎麽样教他修定?当然不能教他去盘腿打坐,小孩坐不住的,可以教他背书。背书叫修定吗?背书他就不会胡思乱想。所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一部一部教他背,不讲解的。从前七岁到十二岁是小学,小学学的东西是洒扫应对,完全学怎麽做人、怎样说话。小学教育是德行、言语,一举一动要有规矩,说话要有分寸。所以经过那样一个训练,这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很像大人,他有威仪,一举一动都像个样。这是生活教育,从小养成。「少成若天性」,小时候培养成的,就像天赋一样。从小培养生活教育,怎样侍奉父母,怎样对待兄长,人伦关系搞得很清楚,辈分分得很清楚,懂得礼节,这是社会秩序、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真正的基础。除这个之外,就是读书,读书要背诵,老师只教句读。因为古时候的书没有标点符号,念的时候老师给他圈句子。你看我们现在这个《四库全书》里面,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念的时候老师用红笔圈句子,教句读。因为以前的书不像现在有分段落,有标上小标题。好像我们这个《无量寿经》它分四十八段,每段都有个标题,从前没有,这是後人做的。所以老师教句读,再督促他背诵。

  从前念书的标准,念十遍还不能背的,就不能教了,他承受不了。那怎麽办?每一个人天赋都不一样,从前上课的时候,天赋好的、根性利的、聪明的,每一天给他上的分量多一点,可以给他念十行、念二十行。二十行是一面,我们这个一页就是二十行。这二十行念十遍的时候,他一定会背,这就是他的能力可以教二十行。十遍不能背,那就减少,教十行。十行再不能背,就教五行。五行再不能背,教三行。用这个方法。所以,往往一个老师教十个学生、二十个学生,每一个人念的行数不一样,看他的能力。假如他要是五、六遍就能背了,这是天分好的,老师要督促他背一百遍,要大声的念出来,这个样子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笨一点的,天赋差一点的,一定要念到十遍才会背的,老师要督促他念两百遍。所以根性比较愚劣一点,要勤快、要多背,所谓「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家一遍就会,我要用十遍的功夫,勤能补拙,老师督促他的遍数。

  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在上课之前要把前面的功课再背一遍,才上今天的课程。所以天天都要温习前面的,天天都要背前面的,把前面所教的统统背一遍。这本书上到最後了,前面的还是要背一遍,才给你上新的。所以他天天背书,心里面记着。书是决定不讲的,没有意思,小孩不懂这个道理,他的目的是训练「定」,训练记忆,用这个方法。

  大概到十二岁的时候,天分好的,读十三经,读诸子,诸子是选择的;还有历史这一部分,就读二十五史,二十五史不可能全读,也是选择的;或者是读《纲监易知录》,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大纲;天分高的有基础的就读《通监辑览》,统统都是念背,在七岁到十二岁当中全部完成。你问他某一句话在哪一本书里面第几页第几行,他都知道,真的背得滚瓜烂熟。他不打妄想,他心是定的。所以从前古人在十二、三岁时,心很清净很定,就是用这个方法训练的。

  现在难了,环境太坏了,现在小孩都去看电视、打电动玩具,你叫他背书,不可能的。「大家都去玩,叫我一个人背书」,他才不干。现在环境不一样,跟从前教学环境比差得太远了。你就晓得古人为什麽会开悟,为什麽会证果。现在人很聪明,一切环境比从前都好,为什麽搞几十年都不能开悟、不能证果,你把这些统统看明白,你就晓得毛病发生在哪里。古人尊师重道,老师怎麽教就怎麽学,老实念书,老实背书。所以小学阶段是学定。

  学慧,慧是什麽?读,读得很熟,这叫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麽?《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先是无知,统统都念熟了,我什麽都不懂,光是念得很熟。古时候的学校没有中学,小学再上去是太学,太学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大学。小学结束,十三岁就入太学了。太学里面教什麽东西?讲解、研究、讨论。譬如讲解四书,研究讨论四书,没有背诵,完全是讲解。古人讲「读书乐」,真快乐!讲解就是老师带着这一群学生,每一天去游山玩水,「有事弟子服其劳」,老师坐车,学生要给老师推车,准备些酒菜,一路上旅行。为什麽?老师、学生那些书都背得滚瓜烂熟,大家不要带书,讲到第几章第几页,一面走一面研究讨论,去旅行玩个两、三个月,这个课程就教完了。从前读书乐,不像现在这麽苦!他就分成这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背书,第二个阶段讲解。小孩的时候不懂事,专背;十三、四岁智慧开了,可以研究讨论,这个教学法确实比现代教学法高明太多了。

  民国成立以来,把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法废弃了,采取西洋的,这一下子坏了!根本智没有了,後得智就更不必谈。根本智是无知,後得智是无所不知。从前的教学法,你看童子十几岁没有到二十岁的(二十岁是行冠礼),参加国家的考试,中举人的、中进士的(举人是省考,进士是国家考),往往派出去做官,十几岁就做县长,就去当县太爷了!人家把政治办得有条有理。现在十几岁是小孩,什麽都不懂!教育制度方法不一样,所收的效果就不相同。

  在台湾,做「总统纪念歌」的张龄,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过去我讲经的时候,夫妻两人每堂课都来,从来不缺席,现在这两人都过世了。张龄居士十九岁当县长,在民国年间做县长,恐怕他是最年轻的。这是教授的教育不相同,方式不一样。所以,我们明了从前的儒佛教育好,太好了!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中等天赋以上,可以说都会有成就。废弃、不按照这个规矩,不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定要守规矩。

  我们现在是不是要从小乘学起?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是要从这里打基础。所以我教大家念四书,我对净宗同修定了七门课程。七门课程里面,三门是我们本宗的,《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要解》、《普贤行愿品》,这是五经里面选出三个最重要的。我这个选择跟夏莲居、黄念祖不谋而合,我们事先没有商量过,我选这个,他们也是选这个。另外加了四种,这就等於是小乘的经论,小乘经我选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另外,中国的儒家我选的是四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这些合起来,总共有七种。儒、佛、大小乘统统都有了,分量不多,真正从这七门深入,我们这一生受用就足够了;然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成就!

  我们选的《了凡四训》跟《感应篇汇编》,这两部书就是代替戒律的。当然现在大家肯发心学《沙弥律仪要略》,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这是好事。依这一本《沙弥律仪要略》去修学,换句话说,《感应篇汇编》跟《了凡四训》我们就可以舍去了,这一样东西可以代替那两样,我们认真在这个本子上学习。

  可是《感应篇汇编》跟《了凡四训》这两部书希望大家要精要熟,为什麽?能够帮助一些在家同修,可以普及到社会。特别是《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都是中国人写的,中国人看中国人的东西总是特别亲切,愿意受持,这个我们要理解、要明了。所以印光大师没有在戒律上推动,他就是用《了凡四训》、《感应篇》向广大的社会来推动,收到很好的效果,使一般人明了因果,深信因果,断恶修善。

  《了凡四训》是教你认识因果,深信因果;《感应篇》是教你断恶修善,《感应篇》上所写的就是善恶的标准。换句话说,这两部书的宗旨,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沙弥律仪要略》也是属於这一类的。像这些要紧的句子,我们记几句就行了,常常拿这几句反省、检点,这是真正修行。我们再看底下第五段经文:

  【五、因取十戒。略解数语。】

  因为前面这个道理是佛家教学的标准,佛家教学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标准取十戒,简单加以解释,所以这是『略解』。莲池大师作略解,弘赞大师详细加以解释,所以增注是弘赞大师作的。弘赞大师是清朝人,怕我们看到略解还不能够体会这个经义,不晓得从哪里下手,所以他详细给我们注解。我们看看莲池大师作的略解很薄,没有几页,看到这个增注就注得很多。顶格的文都是莲池大师写的,就是略解,低一格是弘赞大师的增注。

  【六、使蒙学知所向方。】

  『蒙学』是初学。我们初学的人晓得修学的方向,知道修学的宗旨,晓得从哪里下手,这的确是非常重要。

  【七、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违犯。】

  这个文非常要紧,这三句话很重要。『好心』是真正发心,『出家』为了生死,为度众生,这是好心出家。不是逃避现实才出家的,不是在这个世间受了种种折磨,所谓消极。这不是,好心出家是积极的,对於佛法有相当程度的明了、觉悟。在世间种种行业里面,我们选择这个行业,我们知道所有一切行业里面,这个行业最殊胜,它是觉悟的行业,是了生死出三界的行业,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了生死出三界,这个行业是最伟大的行业,是最积极的。我们发心从事於佛教教育工作,绝不是消极,绝非逃避社会现实,世间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把佛法看错了!看走样了!

  当然确实有不少是为了逃避社会现实而出家,给人造成了许多的误会,这些我们就不论。我们自己为什麽出家的?我们明白,我们发现,这个教育好,有价值,应当把它发扬光大,可惜没人做!没人做是大家不知道,不了解,不认识。我们明白、了解、认识了,我们自己就应当把这个担子挑起来,认真努力去做,要把它做好。我们为这个出家的!

  发这个心出家,那你一定要尊师重道。我们读这一本书,莲池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弘赞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在这儿对我们的教诲,我们要尊重。我们要敬老师,要尊重他的教诲,要细心的去体会研究,依教奉行,这就是尊师重道。所以要『切意遵行』,以恳切的意志,遵守奉行。『慎勿违犯』,不可以违背,不可以违犯老师的教诲。再看第八段:

  【八、然後近为比丘戒之阶梯。远为菩萨戒之根本。】

  这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基础不好,第二个阶段没指望了,第三个阶段那更不必说了。所以这个阶段修好了,才可以接受比丘戒;比丘戒修好了,才可以受菩萨戒。它是三个阶层,三个梯次。我们真修,不重形式。所以大家好心出家了,「我要赶快去受三坛大戒,马上就做菩萨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一辈子做沙弥都不是耻辱,我们是真的,我们是真沙弥,你们是假菩萨,不一样!所以老老实实在基础上下钝功夫,这个才是真实的。底下一段说:

  【九、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庶几成就圣道。不负出家之志矣。】

  这就是次第,次第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们的基础是戒、定。沙弥律仪就是修戒、定的大根大本。这个戒、定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里修,在起心动念处修,这叫修行!不是每天拿着念几遍叫修行,不是的。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面修戒。戒就是守规矩,一切做得如法。如何修定?在这里面修清净心。刚才跟诸位说了,二十四门威仪就是生活规范,也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用什麽样的心态对人、对事、对物。

  文字上虽然讲「事师」,是对老师;跟一切经上讲,我们是对佛的。佛是代表大众,《普贤行愿品》上讲「礼敬诸佛」,诸佛是谁?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不但有情众生是诸佛,无情众生也是诸佛,桌椅板凳、植物矿物统统是诸佛。有情众生有佛性是诸佛,无情众生有法性也是诸佛,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所以《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用一个佛来做代表,我们对佛最恭敬,对一切的人也是同等的恭敬心,对事对物决定没有差等,同一个恭敬心。

  这个地方讲的二十四门威仪,就是日常生活规范。它讲的是「事师」,老师,就跟《普贤行愿品》讲的佛是一个意思。我们对老师尊敬,同样以尊敬老师的心对一切大众、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你才会学佛!对佛、对老师恭敬,这些人不是我的老师,我对他可以轻慢一点,那就错了!你的定怎麽会得到?你的清净心怎麽会得到?所以经上讲的佛、讲的师是代表,这就对了。

  这是表明次第、顺序、修学的目标,我们靠这个十戒二十四门威仪,都在「戒」这一个字上,依靠这个方法才能得定、得清净心、得根本智。得到定之後,然後就可以听经,可以参禅,可以念佛,可以广学多闻,成就自己的後得智。後得智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先要得无知,然後才会得无所不知。这个顺序不能颠倒,颠倒了,根本智没有了,後得智完全没有了。不能把邪知邪见当作无所不知,这是大错特错!无所不知是正知正见,这个要知道。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这个东西不要讲多,要紧的是真正体会它的意思,明白我们应该要怎样去做?怎样去学?那个利益就得大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