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泉池功德第十七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泉池功德第十七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泉池功德第十七)

 

净空法师讲述

 

泉池功德第十七

 

这一品还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环境的殊胜。前面介绍住处,此品介绍住处以外的环境。

 

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

 

这一句是说明宝池德水的总相。

 

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

 

这一段是讲它的形与量。讲堂是指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处所。处所非一非多,所以不可思议。你说它是一,几乎遍国土,处处都见到佛、观音、势至在说法,的确像《楞严经》上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确实,弥陀是‘一多不二,一多无碍’的境界。在《无量寿经》里,有很清楚的经文说明这个事实。凡是弥陀说法的处所都有宝树,前面讲是菩提树;都有宝池,池里的水具无量功德,能广利众生。无量功德归纳成八大类,八功德水。

 

经文说,“纵广深浅,皆各一等”。‘皆各一等’,就是指上一句,宝池处处可以见到。大、小、广、狭,随众生的心念。你喜欢大就大,喜欢小就小,喜欢深就深,喜欢浅就浅。所以,西方世界绝对不会闹水灾。因为水能随心如意,怎么会氾滥?不会的。

 

先说长度,“或十由旬”。‘由旬’是印度的长度单位。古代记载印度‘由旬’的长度也不一定。我们晓得,古老的印度没有统一。中国到汉朝时候才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历法统一,也就是现代讲的时间单位统一。以十二时辰表一昼夜(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第二是文字统一。第三是度量衡统一。如是人民生活就方便。印度始终是一个部落国家,没有统一,每一个国家用的历法不一样。今天这个国家过年,过几天那个国家过年。度量衡也不相同,同样说‘由旬’,每一个地区实际的长度并不一样。所以,经上讲有大、中、小三等,大由旬合中国八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都是‘由旬’,实际上差别很大。那个时代的‘里’,跟现代的里又不一样。汉朝还是沿用周朝的制度。

 

弘一大师在《律学三十一种》里,著有‘周尺考’,做考据的工作。周尺的一尺,大概只有现代尺的五寸多,还不到六寸。经典上常常记载,佛陀在世身高丈六。用现代的尺来算,丈六很高。如果用周朝尺来算,丈六是大个子,比一般人高不了好多,非常正常。我们一定要知道,当时的长度单位不同。纵然是小由旬四十里,实际上,这池也相当大。十由旬就相当大,到“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面积就像大海,像现在太平洋这么大。当然,那个地方的人高大,池塘没有这么大也不像话。所以这个由旬,算起来应该是大由旬,不是小由旬。因为西方世界的人高大,池塘一定要这么大才能相称。否则,小水塘都称不上。这是西方净土每个人家的游泳池。

 

“湛然香洁”,此是功德。‘湛然’是水清。即从水面看到水底,清清楚楚,一点染污都没有。我们这边有湛然的水,可是这边的水不香。洁有,香没有。此方的‘洁’,我们肉眼看起来很清洁,天眼看起来不清洁。不要说一般的水,过滤的自来水,如果检验一下,里面还是非常混浊。你要是看到检验结果,一定不敢喝,这是真实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水是真正的清洁。

 

“具八功德”,此是把水的好处归纳为八大类:

 

第一、‘澄净’。我们世间的水也有,但是不像西方极乐世界的水,普遍都是澄净的。我们这个世界,有少数在山野的泉水很澄净。

 

第二、‘清冷’。这是它的好处。我们世间的温泉热,寒泉凉,手伸下去会冻。西方极乐世界的水清冷,你一接触到水,感受非常舒适。

 

第三、‘甘美’。水的味道是甜的。不像我们这里,泉水是淡的,海水是碱的、苦涩,都不能饮用。西方极乐世界的水甘甜美味。

 

第四、‘轻软’。水的德用前三,我们世间的水也具有。然此世间的水很重,有很大的压力。西方极乐世界的水轻软,因此它可以往上流注。我们这边的水往下流,不会往上流。能向上流,可见其水轻软。

 

第五、‘润泽’。我们此地的水也有润泽的功德。

 

第六、‘安和’。我们这边的水没有。这边的水,必须很小心、很谨慎,才不至于发生危险。水能淹没房屋田泽,能淹死人畜。西方世界的水决定没有这个现象。水随人心意,安和无比。

 

第七、‘除饥渴’等无量的过患。我们这边的水可以解渴,但是不能充饥。西方世界的水不但解渴,可以充饥,而且可以治疗一切病苦。所以,常常沐浴在七宝池中,身心健康,百病不生!有很多殊胜的好处。

 

第八、‘长养善根’。此更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世间的水决定做不到的。所以,彼土的宝池德水,不是我们这个世间能相比的。

 

身心健康,是有情众生的第一德,绝对不是权势,不是地位,也不是财富可比;健康是第一德。每一个人都想健康,偏偏一身的病痛。病痛从那里来?都是从染污来的。生理染污,一切病痛现象就出来。如果你身体丝毫染污都没有,怎么会生病!可是身体受心理的影响,受心理的支配。一个人原本身体很健康,如果他怀疑,我有病,有什么地方不舒服!怀疑三天,决定生病。这是心理不健康,身体当然就跟著害病。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疾病都是从妄想生,从烦恼生。

 

治疗身心一切病苦,最好的良药就是‘老实念佛’。老实,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怎么会生病!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之处,是所有一切有情、无情时时刻刻提醒你念佛。所以,那个地方的人不会退转,一生成佛,道理就在此。

 

岸边无数栴檀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

 

“恒”是恒常。因为西方世界没有四季。我们这个地方四季分明,春生;夏长;秋天树叶就变黄、变色;冬天就凋零。它有变化;西方世界没有变化。‘恒芳’,永远是那么茂盛、芬芳。

 

光明照耀。

 

前面我们读过,一切宝树从根到枝条花果,都是众宝所成,所以都放光,“光明照耀”。

 

修条密叶。交覆于池。

 

“修”是长。像杨柳丝一样,很长、很美。树叶很密、很茂盛,“交覆于池”。七宝池岸边的树,能把池塘遮盖住一部分,池塘显得无比的美丽。

 

出种种香。世无能喻。随风散馥。沿水流芬。

 

香光美景!西方世界所有珍宝都有香气。种种宝香,能随人意。喜欢闻什么香,你就闻到什么样的香气。你不想闻,香气就没有,无不随心所欲。十方世界没有能跟它相比的。“随风散馥,沿水流芬”,这两句形容整个极乐世界,无论在任何角落都有宝香。

 

又复池饰七宝。

 

不但池是珍宝所成的,还加上装饰。这些装饰品也不是有意设计的,更不是有意建造的。没有人设计,没有人经营,全是性德流露,自然成就的。这是称性功德,是真如本性的德相自然流露。

 

地布金沙。

 

‘地’是池底。不像我们这边的池底是泥沙;西方世界一切宝池,池底皆是金沙。

 

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

 

“优钵罗华”是青色的莲花。“钵昙摩华”是红色的莲花。“拘牟头华”是紫色的,也有人说是黄 se的莲花。

 

芬陀利华。

 

是白色的。正如同《阿弥陀经》说的四色莲花:青、赤、黄、白。实则池中莲花有无量色。

 

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七宝池中有许多莲花,光色不同。此处我们要注意,十方世界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所以,这些花不是西方极乐世界人种的。经上讲得很清楚,十方世界的众生,听到《无量寿经》,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才动一个念头—我要发愿求生,弥陀讲堂左右的七宝池中就生一朵莲花。莲花上面还有人的名字,自然现在那里。

 

你念佛念得愈勤奋,信愿愈坚固,莲花天天长大,光色愈长愈好。将来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拿此莲花来接引你,托质莲胎!如果你念佛懈怠,念得不多,念得不得力,莲花就长得很慢,光色也不好。所以,莲花大小不相同,光色也不同。如果你退心,莲花就枯死,就消失了。因此,西方世界的七宝池中,天天有新花;每天也有不少莲花枯死。这是西方世界唯一看到的生灭现象。除此之外,在西方极乐世界看不到新陈代谢的现象,只有宝池莲花有生灭。

 

明白这个事实,大家要注意,我们今天要争的是什么?莲花大一点,光色好一点。这是你真正可以得到的,永远得到,不会失掉的。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能带得去!你在这个世间想争什么?一生一世白争了,没有一样能带去。周师母是民国五十二年往生的,当时参加葬礼的那些人物,现在一半都不在了。题封面的赵恒惕老居士不在,南亭老法师也不在了。人生在世间,真的是过客,百年一弹指而已。

 

必要觉悟!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是空的,真的是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切法中,那是真实的,我们永远可以得到的,要抓这个;假的,决定得不到的,我们绝对不要用心机。西方世界是真的,是确实能永远得到。能真正明白这一桩事,才是真正觉悟;把这一桩事抓到了,才是真智慧,才是不迷,真正有智慧,真正是大澈大悟之人。所以,我奉劝同修们要老实念佛。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念’就是妄念。要把一切妄念打掉,你就能往生不退成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证得清净法身。这是真的,决定可以得到的。

 

我常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至于取舍,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根性、程度、生活环境,在一切法门里取其便利。修学很方便,没有太大的障碍,就取这个。决定之后,一定要一门深入,才能成功。从什么地方下手?先要‘熟读’,读诵;其次要‘圆解’,就是要透彻的理解;第三要做到,就是‘受持’。受持是做到。这样求愿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的。直接修学这个法门,本经后面讲‘三辈往生’;《观经》讲得更详细,‘三辈九品’,决定往生,万修万人去!不依照这部经典,修学其他经典、其他法门也行。但是要记住,原则不能变,也是读诵,圆解,实行。还是这个方法,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也能往生。三辈往生后面的一段,慈舟大师的科判题目是‘一心三辈’,就是指这一类往生的人。不是修净土的,不管修那一宗,都可以往生,这才是真正平等,真正殊胜!可是要记住,一定要念到心清净。

 

《维摩经》上说得很好,‘心净则土净’,这是往生的秘诀。不论修那个法门,只要修到心清净,以清净心回向求生净土,决定得生。心不清净,不能往生。即使念阿弥陀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心不清净还是不能往生。这一点要记住。一定要念到身心清净,也就是经上讲的‘一心不乱’,本经讲的‘一向专念’。专念就清净;不净就是不专。你有杂念、有妄想、有间断、有怀疑,都不专,都不是‘一心称念’。这一点非常重要。

 

若彼众生。过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颈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温者。

 

‘浴’是沐浴,洗澡。你动念:水浅一点,到我的脚面就可以;水就到你脚面,水很听话。我们这边,人都不听话;那边连水都听话。希望水深到膝盖,它就到膝盖。腰是半腰;腋是到肩膀,它都听话。再深一点到颈。灌身就是淋浴,水从上面灌下来。想灌身,水就飞到上面灌下来。水的温度,希望凉一点,希望热一点,无不随意。

 

急流者。缓流者。

 

西方极乐世界的水,你要它流得快一点,流得慢一点,亦皆随心所欲。

 

其水一一随众生意。

 

妙用如意!我们这个世间的水没有这种好处,不能随心如意。

 

开神悦体。净若无形。

 

前一句是讲水之用,后一句讲水之相。水相无形,仿佛我们的空气一样。但是它是水,并不是空气。‘神’是精神;‘体’是身体。水中沐浴,精神百倍。它的作用,对于身心都有圆满的滋养。

 

我们查遍这部经,没有听说西方极乐世界人要进补。像人参之类,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他的宝池德水,比此界什么样的补品还要圆满。这个世间的补品,如果吃得不对,反而吃出毛病来。西方极乐世界只有好处,绝对没有坏处。

 

宝沙映澈。无深不照。

 

这也是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世间的水,诸位都晓得,愈是深,愈是黑暗。因为阳光照不下去,到深海里,是一片漆黑。深海里的鱼没有眼睛,它看不见,眼根失去作用。西方世界的宝池再深,是亮的。因为池底金沙放光,所以是光明世界。不但地面上一片光明,连很深的宝池里也放光。确实,大乘经上讲的‘大光明藏’,即是指西方国土。

 

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底下这段经文,水也会说法,奇妙殊特!

 

微澜徐回。

 

“澜”是微微的小波浪。大了就是浪,更大的是波涛。“徐回”是缓慢的回流。

 

转相灌注。

 

“灌注”,类似这个世间的瀑布。瀑布水从上面流下来,底下也是水,就发出音声。西土的水可以往上流注,故有转相灌注的景观。

 

波扬无量微妙音声。

 

流水的音声,也像交响乐一样,音声好听,特别是许多的流水。但是流水一定要有波涛的状况,就像瀑布,有大的,还有小的。

 

这一种景观,我见过北美尼加拉瓜大瀑布。我想有许多人到那里参观过,在那边听水的音声,就是交响乐。大瀑布之外,有很多细流。有水由两尺高流下来的,也有一尺高,几寸高的,都是从上面往下流的。因此,它所发出的音声就不一样。在那里静下来听,确实水在奏交响乐,这是世界十大景观之一。那个地方很美,只能听到流水的音声,但水不会说法;西方极乐世界的水流会说法。

 

下面八句经文,把大、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包括尽,一样都没有漏掉。在七宝池中沐浴,就是在修行!想听什么法门,在宝池沐浴的时候就全满足,你说多自在!听鸟声闻佛法;听树的音声也闻佛法;小池里沐浴,还是闻佛法。极乐世界,闻法、念道、思道、行道决定没有中断。我们这个世间讲不间断,累了休息的时候还是间断。

 

西方世界的人不疲不厌,因为经上讲得很清楚,‘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他不需要饮食,也不需要睡眠,永远是清醒的。念道、思道、行道决定没有间断,所以他没有退缘,成佛快。我们这个世间的身体,是业报之身。这个身需要五谷杂粮来养活,那有不生病的道理?五谷杂粮,我们吃了,摄取它的精华,变成能量,剩下来的渣滓就是染污。虽然排泄出去,总不能完全排干净。每天留一点,经年累月,到年老的时候,什么毛病都出来。为什么会有毛病?是染污愈来愈多,没有办法清除,所有疾病都从这儿来的。你看病,不管中医、西医,医生首先会问你,排泄是不是很舒畅?如果排泄很舒畅,就断定你没有大病,你的毛病很容易治。如果大小便有问题,病就严重,因为体内所累积的染污排不出去,这个问题严重。

 

要晓得,世间一切病痛是生理的染污、心理的染污。西方世界决定没有染污。他不需要饮食,那来的染污?皆是无量寿!永远没有生病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种行业,当老师的,当学生的。除了老师、学生之外,你查一切经,西方极乐世界还有没有其他行业?没有。讲经的是老师;听经的是学生。这才知道净土真实殊胜。

 

或闻佛法僧声。

 

此句经文开端就讲,闻‘三宝’声。佛、法、僧三宝。佛是‘觉’义,觉而不迷;法是‘正’义,正而不邪;僧是‘净’义,净而不染。僧还有和合的意义。从理上讲,是净而不染;从事上讲,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修道,遵守三福、六和,即是僧团。如果三福六和不具足,就不是僧团。僧团的条件,一定是修六和敬。三福是正因,是自己净业的根本;六和是处众,四个人在一起,大众相处要遵守的基本戒条,这是佛为我们制定的。所以‘僧’称为和合僧团。这样的僧团出现,必定得到诸佛护念。

 

特别是修净土、念阿弥陀佛的,因为这部经、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因此,念佛僧团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僧团,跟一般僧团又不相同。一切护法善神拥护,这是真的。通常戒经上告诉我们,受持三皈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你要是受了五戒,每一条戒有五位护戒神,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法善神日夜保护你。受三皈、受五戒,绝对不是形式上在佛菩萨面前念几句誓词,那个没有用处。护法善神在旁边看到摇头一笑,假的,冒充的,不是真的,护法神不会护持你。三皈五戒,你真正明了,真正接受,依教奉行,护法神才会发心保护你。总之,要真做到!

 

三皈五戒归纳起来,不外乎对人、对事、对物,对所修学的佛法,我对于这四种境界不迷、不邪、不染,以觉、正、净的心态面对这四种境界,这是真正受持三皈,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三皈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成佛道的一条正路。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就要向这个方向努力迈进,这是受持三皈。决不是在佛菩萨面前念几句誓词,磕三个头就算是受了皈戒;那是假的,决定不是真实的。

 

你们来找我,要我为你做个仪式。我就为你做个仪式:你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你自己心里有数。这一条非常重要,特别是和合僧团。我常讲,这个世间大灾大难一年比一年严重。如果我们自己真正肯发心,真正把名闻利养,把分别、执著、妄想都舍弃,能放下,愿意跟大众和睦相处,成就一个和合僧团;不但自己得大利益,佛法可以兴旺起来,台湾人都沾光。因为诸佛护念,龙天拥护。我们学佛的人,要明白这桩事。

 

求别人真干,不如求自己;求别人很难,要回头求自己。自己一个人不能成为僧团,要四个人以上。这四个人是出家、在家都没有关系,皆是僧团,只要修三福六和。如果家里四个人修三福六和,你的家庭即是僧团,这一家人就可以救我们全台湾。因为一个僧团出现,十方一切诸佛护念,所有护法善神保佑这个地区,这个地区不遭难。所以,在家同修真正发心,一家人也能救两千万人。如果你们夫妻吵架,家里不和,则一切指望都没有。道场里住的几个人若勾心斗角,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也完了。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中国古人常讲,‘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利’比喻锋利;‘金’是钢铁。能把最坚硬的钢铁切断,可见得同心力量多大。

 

我们读历史,每个朝代开国都是几个人。我看历史上开国的,似乎没有超过十个人。几个人一条心,就能推FAN一个旧政权,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他们有什么能力?一条心。这就厉害!你们看《三国演义》,巴蜀几个人?才四个人。刘、关、张,后来加个诸葛亮,四个人一条心,也能建一个国家。所以,一个道场四个人一条心,了不得!佛法非兴不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创教,几个人?五比丘,在鹿野苑,一个老师、五个学生,六个人一条心,就能在这个世间建立佛法,要传一万二千年。六个人可以创教,六个人难道不能中兴吗?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的。

 

不能修三福六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罪人,是来灭佛法的,是魔王波旬的子孙,今天到佛门里来的任务就是灭佛法,不是兴佛法的。兴佛法决定要舍弃自己的分别、执著、妄想。每一个人都能把分别、执著、妄想舍弃,我们的知见都依经典,我们的想法、看法、作法,翻开《无量寿经》,有没有违背经义;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是不是都做到,这就是佛菩萨的弟子。佛教那有不兴的道理?所以道场要问有没有真正修行人。我们这个道场,在家、出家同修不少,果真有三、五个真正修行人,就会有感应。不修行,破坏道场的,护法神会迁单,会把他们迁走。我们也不要得罪人,不要赶人家走,他在这里自然住不下去。他会到别的地方去,也许到别的世界去。护法神在作主,这真的是事实。

 

真正修行人就有感应,就怕这个道场找不到四个以上的真正修行人。不肯修行的魔王子孙,不是欢欢喜喜离开这个道场,就会出毛病,一定会出岔子,护法神不能接受的。所以真修行人,佛菩萨没有不保佑的。尤其在现代,这个世间没有真正道场;若有这么一个,佛菩萨决定当宝贝。隋唐时代,你真修行,不希奇。因为每个道场都真修行,不足为奇,太多了!现在没有;出现一、两个,就是佛菩萨的宝贝。

 

‘三宝声’。三宝是我们修学的大方向,永远不变的方向。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时时刻刻都还听到念佛、法、僧声,自己也会念佛、念法、念僧。

 

波罗蜜声。

 

“波罗蜜”通常是讲六波罗蜜。《华严》讲十波罗蜜,是大乘菩萨修学的纲领。菩萨的行门无量无边,归纳成六大类就是六波罗蜜。行门再多,也不出这六大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称为‘波罗蜜’。‘波罗蜜’是究竟圆满的意思。这六大类,修行都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究竟圆满有没有标准?有的。要晓得,那一类波罗蜜对治的是什么。

 

布施度悭贪。悭吝,就是舍不得,放不下。对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没有贪心,都不吝啬,布施波罗蜜就圆满。如果贪心、悭吝心还没有断干净,布施就不圆满,布施不能称波罗蜜。波罗蜜是圆满。

 

持戒度恶业。你还造恶业,就不能称为持戒波罗蜜,因为没有圆满。真正持戒圆满,是一个恶念都不生,那就圆满,言语、造作决定是清净的。因为口业、身业都是意业作主宰,意是根本,身、口是枝叶;根本清净,枝叶那有不清净的道理?禅家的修行,特别著重从根本修,就是这个道理。

 

忍辱,若还有一个忍的心—我要忍,则忍辱没有到家。连忍辱的意念都没有,就到家了,成波罗蜜。还有能忍,我能忍;人家给我的,我要忍受!这不行,功夫不到家,没有圆满。圆满的时候,完全化解,清净心中一法不立,则忍辱波罗蜜圆满。

 

精进,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念相续。一间断就不精进。一间断,不是夹杂妄想,就是夹杂无明;不可能不夹杂。如果功夫成就,明心见性了,而后才会不夹杂、不间断。没有到明心见性,必定夹杂无明、妄想,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大势至菩萨教我们要‘净念相继’。

 

我今天看到印光法师写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末后这两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把这八个字拿出来影印放大,特别印一张,大家可以请回家,挂在家里,常常提醒自己。‘净念相继’就是老实念佛,这个很重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精进。

 

禅定,是心决定不动摇,决定不受外境诱huo。境界现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是般若波罗蜜。

 

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

 

这二句是如来果地上的大定。《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华严经》上讲的‘师子奋迅三昧’,即是指此境界。“无生无灭”就是无生法忍,知道宇宙之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万物不生不灭。我是怕诸位同修失了清净心,所以专讲《无量寿经》,其他经论不讲。假如你们的信心清净,不受外境影响,《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还是可以讲一遍,尤其是帮助后学。但是讲那些大经,怕你见异思迁,不能专修念佛法门。所以,现在不讲那些经,教你专念阿弥陀佛;念到心清净,于净宗信心不逆之时,我可以为大家讲。这些大经大论,可以细说一遍,帮助自己开智慧。

 

慧在定之后,没有禅定,就没有智慧,所以那些大经就不能讲。你们如果真正修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行了!你有这五个波罗蜜,我就为你讲大经大论。如果这五个波罗蜜都没有,还是不要听好。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讲这些大经大论,专讲《无量寿经》?我有我的用意,我有道理。过去为什么讲?过去我是学讲经。因为不会,我学讲,只要抓到机会,你们要我讲什么,我就讲什么。

 

过去我的见解不圆,是在学习阶段。你听我过去讲的东西,有棱有角;有棱角的不圆,不是圆解。现在的见解比过去圆,跟任何一法都没有抵触。不但佛法里,宗门、教下、显、密没有抵触,跟世间一切外道都不抵触。所以,现在要跟诸位讲大经大论,的确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但是现在不能讲,讲了对你们没有好处。我不害你!

 

等到你们六波罗蜜完成前五条,我可以为你们讲般若波罗蜜。大经大论,都属于般若波罗蜜。所以,必须到一个程度,才能接受什么样的法门。这是一定的道理。

 

十力无畏声。

 

如来果地上有十种特殊的能力。这十种特殊的能力,不要说我们没有,菩萨也没有,罗汉、缘觉当然就更没有。唯独如来果地上有十力、有四无畏、有十八不共法。此地十八不共法省略,因为‘十力无畏’自然包括了。一般大乘经上也说,菩萨有相似的十力、四无畏,但是不能跟佛相比。‘十力’是佛在果地上的十种特殊的能力。‘十’如《华严经》中表法的意思,绝对不是数字,是表无尽的德能。无尽的德能归纳成十大类,每一类都含摄无尽。为了说法方便起见,说为‘十力’。

 

第一、‘是处非处智力’。这些名相在《佛学字典》上可以查到,《教乘法数》也可以查到,是普通的名词术语。什么称为‘是处’?什么称为‘非处’?‘处’是道理的意思。那些道理是对的、正确的,就是‘是处’。那些道理是错的,就是‘非处’。意思就是说,对于宇宙之中一切事物是怎么发生的,从那里来的;这些现象产生之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将来又到那里去,这种种理论现象,乃至于作用,他无所不知。这样的能力就称为‘智力’,这是真实的智慧。加上‘是’与‘非’,特别著重在因果关系。

 

不但这个世界,即使华藏世界,尽虚空遍法界,都不出因果关系。所以,世尊在法华会上讲宇宙人生,用‘十如是’来说明。天台大师将‘十如是’展开为百界、千如。可以说,把宇宙之间一切万物的体、相、作用,说得非常清楚,非常透彻。这种智慧就是‘是处与非处’,决定符合因果定律。譬如,善因一定得善果,这就是是处;善因会得恶果,决定没有这个道理,这是非处。恶因必定感恶报,这是是处,因果相应;恶因会得好报,没这个道理,即是非处。‘是、非’特别强调业因果报。

 

佛对于这桩事,是究竟透彻明了,菩萨比不上。菩萨虽然也有这个能力,不像佛那样究竟,那样圆满,那样彻底。像法华会上,永久劫前,樵夫上山打柴,遇到老虎,爬上树念一声‘南无佛’,就此种下善根。阿罗汉、权教菩萨不知道,就是他的能力达不到;唯有佛才知道。佛的能力究竟圆满,能深信不疑,这个人有福。不相信的人有业障,福太薄,不相信佛讲的真实语。相信之后有什么好处?起心动念不敢造恶,知道恶一定有恶报。果报不一定在今世,不一定在来世,不一定在后世;总而言之,决定有果报。果报通三世!我们看到有些人一生作恶多端,却享受人间福报;往往我们看到,就不相信因缘果报。这个人作恶多端,为什么还那么享福;那个人真的是个好人,心地好,行为也好,却贫病交加?凡夫只看现前这个阶段,没有看到过去,也没有能力看到未来。看到这一段,就下结论,这个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你要把过去、未来都看到,才晓得事实的真相。今生享福,是前生修福报。前生修的福报,这一生享不尽,虽然作恶多端,的确把福报损了,可是他前世修福太多,纵然作恶,这一生的福报还有余,他还享福。可是诸位要知道,本来他的福报,可以享好几世的,他这一世享完,来世就没有,就堕落,这是事实。有人这一生命不好,一生潦倒穷困,可是心地好,天天做善事。那是过去世造作的恶业,今生得的果报;今生所造的善业,来世才结果。果报不在这一世,在来生(来世)或者在后生(第三世以后),他必定得到。

 

以修福来说,修的福报大,修福的意念,用心非常强,往往果报不等来世,这一世就得到。这一世虽然得到,是花报;来世的果报,必定比这一世还殊胜。我们看《了凡四训》就晓得,袁了凡积功累德,全家行善,他当生得的果报是花报,他还有更好的果报在后世,是我们看不到的。像这些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的真相,佛彻底明了通达,这种智慧即‘是处非处智力’。

 

第二、‘业智力’。‘业’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称为‘事’;事情做完之后,结果影响就是‘业’。因此,起心动念是造作,言语也是造作,行为也是造作。不要认为我起心动念,随便说话,没什么大关系;孰不知,一点点念头都影响尽虚空遍法界。譬如,太平洋很大,我们在岸边丢一块石头,则波浪影响整个太平洋的海面。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推想得到。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影响到尽虚空遍法界。这个影响就称为业。善的影响,是善业;恶的影响,是恶业;无所谓善恶的,是无记业。那一个人不造业?人都造业。只有佛有能力,知道一切众生三世业因果报。所以,业智力是专门对人说的。你有善业必定得善报,有漏业决定在六道里受报;无漏业决定超越三界。佛有这种智慧能力。

 

第三、‘定智力’。佛家常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定是求真实智慧的不二法门。我们要想求真实智慧,须从定求。‘定’就是清净心。于一切法,‘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定。定就是自性。定心起作用是真实的智慧。修定过程,有真的定,也有假的定。譬如世间禅定,不是真实的,我们称为‘四禅八定’。

 

佛法里讲真假,有一个标准:凡是会变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是不变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你得到定之后,永远得到,绝对不会再退转,即是真的;得到定,将来会退转,会失掉的,那是假的。因此,世间四禅八定是假的,因为会失掉。世间禅定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定’。得到这个定,生‘非想非非想天’。佛说,他的定力可以支持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以后他的定力会失掉,还是堕落,还是轮回。由此可知,这不是真正的定。再往上提升,第九定就是真的。四禅八定是八个阶段,再往上第九定,是阿罗汉所证得的。阿罗汉证得第九定,绝对不会再退转,所以这个定才是真正的禅定。

 

定中所发生的智慧大小,定力浅深,佛都知道。从世间四禅八定,到出世间种种的禅定,佛没有一样不知道的。佛既然样样都知道,他又特别称赞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我们应当相信,三昧就是禅定。在一切禅定中,都没有念佛三昧来得殊胜。念佛三昧最殊胜之处就是人人可以修,人人都能得到,不需要多年多月,一生就能成就。一生,我们还说得太长,依照经上讲‘若一日到若七日’,就能得到一心不乱。称为三昧中王,是有道理的。

 

第四、‘根智力’。知道一切众生根性的差别。我们对于一切众生的根性不能理解,往往看人看错了,好心教导他,却不契机。就好像医生诊断病人,不知道病人得病的原因,不晓得他得病的过程,下药就很困难。所以,很多医生下药,都是试验的—药下去,过一、两天看反应怎么样,没有把握。我们去看病,很多医生把我们当实验品。佛是位医术到家的医生,一观察,就知道你的病根在那里,怎么发生的,什么原因发生的;因此,药到病除。这就是应机说法。他知道你的根性,所以为你宣说法门,你一听就开悟,证果。

 

后来的祖师大德为大家讲经说法,嘴唇都说干了,也没有一个人开悟。因为所说的法不契机。契机那有不开悟的?为什么不契机?没有观机的能力,不知道众生的根性。唯独佛知道。所以,我们学佛很不容易。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根性;去亲近一位善知识,那位善知识也不晓得我们的根性。好比我们生病,自己不知道生什么病;去请教医生,医生拿我们当实验品,他也不晓得我们的病怎么来的。这个麻烦就大了。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怎么办?想到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佛菩萨怎么救我们这些众生?佛菩萨真正顾及我们,为我们开了净土法门。念佛法门好处在那里?什么样的根机用这个法门都只有利,没有害。我们大可放心修学,这是真的。若修学其他法门,未必契机。修学念佛法门,决定契机。

 

这部经跟《阿弥陀经》比较,《无量寿经》比《阿弥陀经》浅,所以最契众生之机。《弥陀经疏钞》、《弥陀经要解》,都比《无量寿经》深。诸位同修读过听过《要解》、《疏钞》的,我说这话,你能领会。《要解》与《疏钞》,我在全世界到处讲,听众能领会的不多。

 

大家一接触这部经就接受。文义不深,中、下根性的人都能体会,这是它的好处;可以依照经典教训修行。《阿弥陀经》文字少,每一句都含无量义,我们怎么能体会得到。虽然祖师大德有详细的注解,注得很深,所以《要解》,圆瑛法师有《讲义》,宝静法师有《亲闻记》来解释,解释得还是很深。读他的《讲义》,不如直接读《无量寿经》。佛在本经说,将来法灭尽之后,此经还留在世间一百年,如果不是任何人都能看得懂,不需要讲解,也能体会,念了也能欢喜,怎么能留到法灭尽的最后一百年。现在世界人口愈来愈多,地球就这么大,科技愈来愈发达,生活愈来愈紧张,时间愈来愈不够用,古圣先贤的经典,没有时间读。怎么办?就要找最简单、最适用、最精彩的部分。

 

我们在美国小道场的构想,就是为将来同修能得佛法真实的利益著想。我们希望做这个工作,我的目标希望把《大藏经》浓缩成一个本子。一百本浓缩成一本,整个佛法就在这一本里。不能改经文的文字,只在里面摘取我们一看立即就用得上的经句。理论的部分、艰难的部分、深涩的部分,或者需要查字典的部分都不要。所以,我要找一批人看经,每一天看一本或者半本,把里面的句子摘几句抄下来。在一部《大藏经》里抄,将来抄得变成一本。抄下来之后,再分门别类,关于修养的、关于事业的、关于幸福的,把它分成几十类。就像格言联璧一样,句子愈短愈好,不取长文,专门取简单的句子。要取自己都能看得懂的,看不懂的不要。我们看不懂,别人也看不懂。查字典很麻烦,别人也不会去查字典。凡是要查字典的也一概不要,都舍弃,这样才行。

 

中国典籍非常丰富,像《四库全书》、《二十五史》,我们也用这个方法摘取精华,希望将来把整个中国典籍与佛法编成十本。这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精华,十本就圆满,其中佛学或者一本,顶多两本,这样将来流通就方便。我们今天送人一套《大藏经》,成本很高,他也不会看,只好摆在书架上,装装样子。要是这样浓缩成十本,真有用处,绝大多数的人展开书能看得懂,真正能得利益。这个构想,我们希望十年中完成。

 

昨天我讲完经之后,简居士问我:‘师父,你教人怎么修行?’我说,我教人读经找句子,一天看一本《大藏经》,自然没有妄想。一天就看一部经,还要读经,还要念佛,还有什么妄想!我告诉他,这个方法很特别,很殊胜。佛门里讲,‘道共戒’、‘定共戒’。你每天抄几句,抄的时候,真的有成就感。做这个工作,我不要程度高的,程度高的抄出来,程度低的看不懂,最好是初中学生来抄。

 

初中以上的程度都能看懂,我的目标就是如此,要大众化。我们不要很高学问的人来读此书,就要普通一般程度的,最好小学毕业就能看得懂,这样才能真正利益众生。希望将来这些书流传到全世界,译成各种不同的文字,跟全世界的人建立共识。见和同解,天下就太平。我们今天就做这个世界大同的工作。所以美国的小道场,做很有意义的事。

 

讲到根性,很难!要能做到中、下根性都能得利益,在佛法里只有这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除这一门之外,必须讲求契机、契理。如果不能契机,这一生中决定得不到利益,只可以说,阿赖耶识里种一个金刚种子而已。如果能接受念佛法门,这一生中必定得最殊胜的利益,往生不退成佛。

 

第五、‘解智力’。知道一切众生种种知解的能力,众生种种欲望,种种嗜好,各个不同。佛有这个能力,所以他说法怎么不契机?所说的都是你心里喜欢的,都是你心里想要的。你还没有说出来,佛已经讲出来。他有这种能力,这不是普通人有的。一般法师大德讲经,有很多听众说,这真的是我所想要的,这位法师好像有神通,他怎么知道?其实不是法师有此能力,但是又似乎有这个能力。他的能力从那里来的?只要坐在讲台上,即得三宝加持。讲经法师下台之后,你问他讲什么?他不知道。你要是记录下来给他看;他会说,这是我讲过的话?我怎会讲得这么好?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你们看看谛闲老法师的《圆觉经亲闻记》,是江味农居士记录的。老人讲《圆觉经》,自己写了一份讲义。《亲闻记》是江居士听经时作的笔记,每天晚上记好之后送给老法师看;老法师看了也吃惊,我讲过这些话?这是我讲的?他自己都不相信。当然不是江味农居士造谣的。三宝威神加持,往往使讲者超出自己的预备。这样一来,变得有不少契机的。不管出家、在家,只要发心讲经,坐上讲台,就有佛菩萨威神加持。如果没有威神加持,讲的人也不会讲,听的人也听不懂。你们能听懂,也是佛菩萨加持。否则这样的经典,看起来很浅显,也很容易懂;里面的义理却很深,每一句经文都可以作一个题目,写一篇大文章。所以,说、听都要靠三宝加持。三宝、诸佛如来有这种能力。

 

第六、‘界智力’。‘界’是每一个人的境界都不同。佛法里讲共业、别业。‘别业’是与一般人完全不同的;‘共业’是与大众相似的。虽然相似,还是个别的。譬如我们讲灯光,这个讲堂有几十支灯光放出来的光明,光光互照是共业;虽然是共业,还是别业。你熄掉一盏灯,绝对不会干扰别的灯光。这个道理诸位要细细体会。体会到事实真相,从今以后,待人处世接物,你的观念自然不一样,才晓得整个宇宙原来就是一个自己。我与大家的共业正如在梦中作梦,梦到许多人物;梦醒,那些人物也都没有了。现实的人生跟梦境没有两样。我们把眼睛闭上,这世界在那里?世界就没有了。睁开眼睛,有墙壁,有障碍;闭了眼睛,都没有了,到另一维空间去,不再是三维空间,就超越了。我跟谁共业!由此可知,共业还是个别的业;不过这类业是与别人同具的,称共业。

 

佛制定的戒律,只戒自己,不戒别人。为什么不戒别人?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我应该怎么做;大乘戒律入众,跟别人相处,我应该怎么做。没有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要求别人怎么做,不是佛法。这一点,是佛法跟世间法不同的所在。佛法求自己,不求别人。我要求自己不杀生、不偷盗;我没有要求别人不杀生、不偷盗。每一个人都接受佛的教育,每一个人能遵守戒律,天下就太平。所以,只见自己的过失,不见别人过失,只律己而不律人。

 

这个修行方法,功效非常显著,因戒得定。假如我的戒律持得很好,我看这个人犯戒,那个人破戒,看到心里很不平,生气!诸位想想,你怎么会得定?永远不能得定,你的心不会清净。不看别人,只看自己,心就定下来。定才能开智慧。所以,为什么不说别人的过失?说别人过失,永远不能得定,你的损失太大了。你念佛,看别人的过失,你决定不会得一心不乱。不但一心不乱得不到,标准再放低一点,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功夫成片得不到,往生没有指望,损失就太大。六祖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是宝贵的教训,决定不能忘记。

 

六祖跟神会小师的对话,六祖说:‘我亦见亦不见。’我见的是自己过;不见的是别人过。这是‘亦见亦不见’。六祖拿拐杖打神会,问神会:‘你痛不痛?’他很顽皮,模仿祖师的话,他说:‘我亦痛亦不痛。’祖师说,‘我见是见自己过;不见是不见别人过。’然后祖师告诉他,‘要是痛,你是凡夫;不痛,你是木头,是石头。’像这种教训,既简单又扼要,确实给我们很大的受用。将来节录佛法精华,这些句子我们都采取。一部《坛经》内容多,我们没有时间念全经,只念里面重要的经句。这几句,我们得到了,一生受用不尽!所以在《大藏经》里,可能一部经只抄两三句,但是一部经,你都要看一遍。

 

印光大师过去在普陀山管藏经楼。他在藏经楼住了三十年。换言之,三十年看经,基础太深厚。你看《文钞》,他答信徒书信文字,篇篇都是称性而言,引经据典,博学多闻。普陀山藏经楼,没有我们达拉斯小图书馆里的藏书丰富;我们比它丰富太多倍,不同版本的《大藏经》现在有十部。希望同修们,真正发心做这个工作,我们欢迎。这是一桩很有意义的工作,也需要时间,至少十年到二十年,来完成这个工作。

 

第七、‘至处智力’。‘至处’是到达。意思就是你修学什么法门,你会达到什么样的成就。世出世间法门无量,佛都晓得。换言之,佛知道你修学的结果,知道你到达的境界。譬如,修十善、四无量心,佛在经上说,这个人必定升天(来世生到天道);修四谛法,他会证阿罗汉果;修十二因缘,他会得缘觉道;修六度万行,他会成菩萨;念佛,他将来必定作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佛知道。这些话说得一点都没错,怕的是大家听错。听错,你照著做,得不到结果。譬如我们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念佛念了一辈子,成不了佛,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是不是佛说的话有问题,说错了?佛没有说错,是我们错会了意思,不晓得该怎么念佛,怎么能得这个殊胜的果报。念佛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佛把方法教给我们。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译成中文是‘觉’。菩提心就是真正觉悟的心。怎样才是真正觉悟?真正觉察人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道可畏!有这样的体会,一心一意要离开六道轮回,这是真正觉悟。好像被人家关在监牢狱里,只有一个念头,用什么方法出去。这念头就觉悟,而不是甘心情愿坐在里面。真正有心出离三界,超越轮回,才是觉悟,但是这个觉悟才只有一半。我想离开,能离开吗?有把握离开吗?再能相信‘念佛成佛’,你的觉悟才圆满。我知道这一句佛号能让我永脱轮回。真知道,这一句佛号,他一天到晚绝不中断。这才是命根子,是一生中最大的一桩事;什么事都可以放下,这一桩事,他不会放下。死心塌地念这一句佛号,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才是真正发菩提心,真正觉悟。

 

真正觉悟的人念这句佛号,自然不会间断、不怀疑、不夹杂。这三个条件一定具足,因为他觉悟了。我们念佛为什么夹杂,为什么间断,为什么怀疑?迷!心是迷的,对世间法迷,对佛法也迷。所以,求生净土的决心下不了,没有果断的能力。为什么我们念佛,纵然很勤快,没有感应,不能往生,道理就在此。这是‘至处智力’。我们读佛经,佛在经上讲得很多;自己虽然没有这个能力,真正深信佛语,知道佛决定不欺骗我们,佛讲的修因证果,我们也能理解几分。

 

第八、‘宿命智力’。正如本经四十八愿以及经文里,世尊介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他们六根的能力几乎跟佛差不多。他们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宿命的能力当然也是究竟圆满。对于法界每一位众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乃至于无量劫前的业因果报,没有一样不晓得。无量劫来在六道里轮回,每一次舍身受身,是什么名字、生活状况、寿命长短、富贵穷通,他都清楚。这种能力称‘宿命智力’。

 

我们很糊涂,自己不知道,以为别人也不知道。同修们念《无量寿经》,心里害怕不害怕?若不害怕,念此经没觉悟;觉悟的人怎么不害怕!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不晓得有多少?经上说,‘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那么多的人,他们的眼睛看到我们,耳朵听到我们,我们在说悄悄话,他都听得清楚。这怎么得了!我们有什么事可以瞒人?心里动恶念,人家早就知道,这才是真正恐怖。这么多人,这么多眼睛盯著你,还敢做坏事吗?以为别人不知道,就是自欺欺人。这是自欺欺佛,不是欺普通人。欺人都有罪过;欺佛,还有救吗?自欺欺佛,自欺欺菩萨,这样的人决定不能往生,造作的罪业很重。所以,真正修净业的人,心一定清净,身心清净,境界清净。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佛菩萨,念念感得佛菩萨护念、诸佛菩萨保佑。这是经上讲的‘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读了本经,还要做自欺欺人的事,就不得了,罪过就太重。

 

别人怎么样,不管他。‘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决定不要看别人过失;要看自己,才重要。因为别人的功与过与我不相干。他不能代我往生;他堕地狱,我不会跟他堕地狱,与我不相干!要紧的是自己。我自己心行怎样能跟佛相应;怎样能跟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相应,这是大事,是第一要紧。其他的,说实在话,与我们都不相干。我们从此处能深深体会,佛为谁讲这一部经?为我一个人讲的,我应当接受。这就对了!这也是事实,确确实实是为当机者所说。今天我们欢喜接受这部经典,我就是这部经的当机者,这部经就是佛为我说的,不是为别人说的,我要奉行。别人奉行不奉行,与我不相干。用这样的心态接受念佛法门,我们这一生才有真正的成就。

 

第九、‘天眼智力’。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眼洞视。尽虚空遍法界,极其微细之物,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甚至现代高倍显微镜看不到的,佛能看到,这是真的。显微镜能看得到微生物。佛讲,在一毛端里转DA法lun,显微镜上看不见。在一个毛端上,有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佛的天眼可以看见。所以,这些机械比不上天眼。这不是比喻,是事实。我们生生世世不管在那一道,佛都看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像佛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这个世界,有些人对于家亲眷属恩爱很重,希望帮助他,救拔他。你真正有这个爱心,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能力。所以,要想真正帮助你的家亲眷属,只有发愿求生净土。你的家亲眷属不管作善、作恶,不管沦落在那一道,你天天看到他,他的动静,你完全知道。等到缘成熟,你就去度他。什么是缘成熟?肯听话,就是缘成熟。他不肯听话,怎么能成熟?你教他念佛,教他求生净土;你一说,他就听,这是缘成熟。你跟他讲,他不相信,摇头不肯念,缘就没成熟。没有成熟,他就得受果报。他造恶业,就应当受恶报;造善业,应当受善报。

 

他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你只有等待机缘;什么时候缘成熟,你就去度化他。就像《普门品》里三十二应一样,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会现什么身。到西方极乐世界,个个神通广大。《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不能比,差太远!孙悟空才七十二变,算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变化无量无边,分身去度这些家亲眷属;自己本身没有离开阿弥陀佛身边。你可以分无量身,每天拜无量无边的佛,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全是分身去的。《梵网经》上讲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也有这样能力,千百亿化身。这是说天眼的能力,天耳就省略了。六通能力不可思议。

 

第十、‘漏尽智力’。十力里这是最重要的。‘漏’是烦恼的代名词。小乘漏尽是阿罗汉果。见思烦恼断尽,证阿罗汉果。小乘阿罗汉,尘沙、无明还没有破,所以比菩萨,他还是有漏的。不过他不会漏到六道轮回里来,不会漏到三界来。他已出三界,所以不会漏到三界之内。到圆教佛果,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也断,即是漏尽。所以,圆教佛果才具‘漏尽智力’,圆教等觉以下都没有。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不是漏尽,到如来果地上才有。这是略说如来的十种特别能力,经上称之为“十力”。

 

“无畏”也称为‘四无畏’,有四种;或者我们称它‘无所畏’,意思是佛与一切大众说法,得无畏之德。在现代民主社会里,从小就训练上讲台讲演,就好得多。有些人没有经过这些训练,讲台虽然不高,上了讲台,话就说不出来。他在讲台下滔滔不绝,上台之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是畏大众。还有的上了台之后,一身都不自在,全身发抖,说话也结结巴巴。如果台下坐的是有大威德的人,他就愈不自在。佛在一切大众中得自在无畏德。四种无畏:

 

第一、‘一切智无所畏’。佛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确实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当然没有恐惧,没有畏惧。

 

第二、‘漏尽无所畏’。他在大众中果断的宣称,他断尽一切烦恼。不是骗人的,他确实断了。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心地清净至极!第一是智德,第二是断德,所以才有大无畏的德相现前。

 

第三、‘说障道无所畏’。也就是佛讲恶业、烦恼、迷惑、善恶果报等诸障法而无畏心。

 

第四、‘说尽苦道无所畏’。这是讲方法,譬如佛讲戒、定、慧,讲六度万行,因为佛都做到,佛是过来人,故无所畏。若做不到,讲的时候觉得不太好意思,很难为情,自己没做到。更有一些人,自己没做到,看到经上讲的,吓得不敢上台讲。

 

要为别人讲解经典,自己一定要有修行。解行相应,你说得就肯定,一点都不怀疑。有一些讲经的人,讲得模棱两可,你听了不知道如何取舍。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模棱两可,自己还没有取舍的决心,他怎么能教你取舍,所有言语没有一句是肯定的。佛说法不一样,句句都是肯定的,使我们听了,一点怀疑都没有。特别是这一部经,字字句句都是斩钉截铁。这四种,通常称为‘四无畏’。

 

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

 

什么是“无性”?什么是“无作”?什么是“无我”?这些意义比较深。佛在经上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性是体。皆无自性,即是没有自体。因为一切法没有自体,所以万法皆空。法从那来的?是缘聚而有的;缘散就没有了。《金刚经》说得很好!中国人喜欢《金刚经》,读诵的人最多,不是没有道理的。它的经文短,容易读诵,说理清晰,但是它有相当的深度。从前一般修学水准比我们现在高。第一、古书念得多,第二、真正善知识多。因此,由这部经典入门,领悟的人也多。现代人就有困难,就不容易。

 

《金刚经》讲,‘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这一句话讲得非常有味道,它把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的真相说尽了。‘合’是组合。万事万物就是一个基本物质,组合不同而现的相,现在已被科学证明。‘一’在佛经名词是指极微之物,即现代人讲的原子、电子、基本粒子(波动)。佛法中讲‘微尘’,比微尘再小的‘极微之微’,就是现代所讲的原子、电子、粒子的意思。现代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动物、植物,一切万物都是由基本粒子组合的。分解开是‘一’。佛在几千年前就讲得这么清楚,宇宙万象是一极微之微波动现象而组合的。组合,相就有;散开,相就没有。

 

故一切万象只有缘聚缘散,这是真相,绝对没有生灭。生灭,是假象。凡夫的错觉,以为有生灭,以为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其实都看错,看走了眼!真相是没有生灭,只是聚散无常。所以,一切法不生不灭。菩萨证得无生法忍,怎么证得的?就是完全了解十法界依正真相,完全明白,才晓得一切法不生不灭,只是缘聚缘散的现象。缘聚没有生;缘散也没有灭。原来的物质存在,聚散无常,聚没生,散不灭。物质确实不生不灭,已被今天科学证明。因一切万法无自体,故佛教人应无所住。因一切万法聚散无常,故佛教人而生其心。

 

精神当然更是不生不灭。乍听起来不太好懂,如果讲植物、矿物容易懂,讲动物很难懂。譬如现在电晶体收音机,我们把它当作身体,它是由很多零件组合的,拆开了不发生作用,接收不到电波,就比如缘散;把零件整合起来(缘聚),它就成了,你一拨,电波就收到。电波没有聚散;物质身体有聚散。聚的时候,精神存在;散的时候,实际上还是存在,并没有离开。电晶体收音机拆掉时,不能说没有电波,电波还存在,不过是它缘不具足,不起作用。所以,缘一具足,眼能见,耳能听。你才晓得一切万物只有聚散,那有生灭?这是讲一切法没有自性。这是真的。《解深密经》讲到究竟处,‘胜义无性’,就是说,确实没有自性。《楞伽》上讲三性、三无性,三无性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才把这一桩事真正讲圆满。这是说明‘无性’。

 

《唯识论》里通常就俗谛说‘三自性’,是就我们凡夫常识而论的。第一、依他起性。一切万物都是依种种因缘而生起的。这个说法很容易理解,也听得懂,能承认。一切万法是因缘生法,因缘无量,所以是‘依他起’。

 

第二、遍计所执性。这是属于妄情计度抽象概念。譬如,过去、未来是概念;十方,东、南、西、北也是概念,找不到实际的自体,只是分别执著妄认误会的抽象概念。这一类事情很多,确实是有,但是它不是依他起,它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已经是假的,不是真的。遍计之性,更是虚妄。

 

第三、圆成实性。就是佛讲的真如本性。圆满是实在的,是真实的,不是假的。既然‘圆成实’,为什么还讲无性?此是一切法的体性确实是有,但是无名无相,决定不能执著,一执著就错了。

 

佛又讲‘三无性’。先说‘相无性’,谓一切遍计所执的相,非是实有。佛用‘相无性’,把‘遍计所执性’否定。又讲‘生无性’,否定了‘依他起性’的法。‘他’就是种种因缘聚散,无有实性。最后又讲‘胜义无性’,说‘圆成实性’是真空无相,不可思议的体性,故胜义无性。佛这样说法才真正圆满。为什么是圆满?令一切众生体会事实真相,没有丝毫执著。这就对了;只要有一点点执著,就是毛病。

 

自古以来,真正开悟证果的修行人,非常稀少,原因在那里?不能破执著。教理不是不懂,但是他执著,放不下。佛法自始至终也不过是‘破执’而已。破我执,证阿罗汉果。小乘是阿罗汉果;大乘是圆教七信位的菩萨。破了法执就成佛。法执破一品,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初住就成佛。我们在许多大经里看到,《普门品》云:‘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现佛身就是成佛。什么人有资格现佛身,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教初住以上都有这个能力。所以,圆教初住以上,天台家称为分证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但是并没有到究竟圆满。他可以示现‘八相成道’。

 

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们世间所示现的,就是八相成道的佛。照经上的教义讲,圆教初住就有能力示现。这是破法执,就成佛。不要破尽,破一品就能示现成佛,就大澈大悟。我们凡夫执著坚固,很不容易打破。一般学佛的人,就是诸佛菩萨也感叹圆机难遇。

 

天台家讲藏、通、别、圆。藏教根性的人多,通教根性的人也多,别教还有,圆教人太少了。什么是圆教?不执著,什么事大而化之,没有放在心里,这种人学圆教快速容易。样样都计较、分别、执著,他在藏、通、别教里成就快速,在圆教很难。他开头进步快,路愈走愈难。圆教根机,恰恰相反,开头甚难,愈走愈容易,愈走愈快速。个人根性不同。佛讲‘三自性’是对别教以下说的;讲‘三无性’就契合圆机。

 

‘无作’跟‘无为’的意思相同,就是无所作为。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讲,‘依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的。什么是有为?起心动念,有心造作的,都是‘有为法’。粗显的,我们很容易懂;微细的,我们就不懂。那些是微细的?《唯识》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实在想不出它是有为造作的,也体会不到,可是佛明明把这些法都摆在有为法里。《百法明门论》,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色法,都是有为法;最后六法才是无为法。如果我们再用一个界限来界定它,比较容易体会。凡是有生灭,有变化的,都是有为法;无生无灭,无变化的,就是无为法。

 

由此可知,无为是常有;有为是无常,有生灭就是无常。所以,在百法里,‘定’是无为法。定是心里清净;清净心是无为法。心里有想,都是有为法。不管你想什么,想诸佛菩萨,也是有为法。唯独想阿弥陀佛不是有为法。因为想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证无量寿,不生不灭。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与无为法相应。想其他的佛菩萨名字,如果不能证到圆初住以上,都是有为法。证到圆初住以上,还不是真正的无为法,因为他还有退转。要到八地菩萨—不动地,才真正是圆证三不退;那时可以说是无为法。七地以前都有退转,不像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就圆证三不退。念佛、念菩萨,从理上说是无为法;事上讲,不达到一定的标准,不是无为法。

 

佛在此教我们,无为法是常,真常我们要学;有为法是无常,是生灭,我们要把它舍弃。生灭是假的;常是真的,不生不灭是真的。所以,聪明人取不生不灭,舍弃生灭,就对了。

 

‘无性’、‘无作’、‘无为’,都是真理的别名。古德说,‘极乐无为涅槃’,这一句话很简单,六个字把极乐世界的概况说尽了。‘涅槃’是梵语,译成不生不灭,超过一切有为之相,远离一切有为造作。极乐世界唯一清净,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称之为‘极乐无为涅槃’。我们读了这些经句,最好现在就能用得上。怎么用?现在这个身体既然还活在世间,就不能脱离社会。社会是有为法,学佛的人要遵守有为的规律,也就是常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能违背世间法,不能破坏世间法,一切随顺世间法,这就是有为。

 

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二六时中就抓住这一句佛号,这是无为法,是佛教我们修学的原理原则。有为即是无为,无为就是有为,有为跟无为是一不是二,这是圆教的教义。这样修学,活活泼泼,真的是自在、解脱、快乐。他修的是什么?清净心。清净心是无为法;接触大众大慈大悲,是有为法。大慈大悲是从清净心生的,所以有为法就是无为,相辅相成,是一不是二。念佛法门确实是这个境界,所以古德赞叹念佛法门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很有道理,这话不是随便说的。

 

‘无我’。‘我’是主宰的意思。佛经对‘我’的定义说了八个,最重要的就是主宰,就是自己能作主,这才称为‘我’。佛告诉我们,‘凡夫无我’,因为自己作不了主宰。我,也有自在的意思。凡夫也没有自在。一般人执著身体是我,这是‘人我执’。执著一切法是实有存在的,是‘法执’。身体没有主宰,万法也没有主宰。皆由业缘波动,聚散无常,此乃十界六道之真相。

 

《心经》讲,‘观自在菩萨’用的是智慧;我们用的是情识。用情识就见不到事实真相。菩萨舍离情识,完全用智慧,故‘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身’指身体。色是一切物质;受、想、行、识是指心理。识是心之体;受、想、行是心的起用。‘受’是感受,苦乐忧喜的感受,所以是属于心理作用。心法、色法都是空的,都没有自性,都没有自体,那来的我?我在那里?所以用智慧观察,实实在在没有我。

 

没有我而执著有一个我,就错了!所有一切业障都从这里生。要是没有‘我’,再问谁造业?谁受报?没有造业的,也没有受报的,没有我了。有我,就有造业的,就有受报的。有几个人能把‘我’看破?这要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一定有定。有定的人,一定有戒。好比盖三层楼一样,有第三层,一定有第二层;有第二层,一定有第一层。但是有第一层未必有第二层,有第二层未必有第三层。有戒的人不见得有定,有定的人不见得有慧。我们这个世间四禅八定没有慧,阿罗汉的九次第定也没有慧。但是我们可以说,有定的人,一定有戒,是‘定共戒’。有慧的人,一定有戒,是‘道共戒’,这就更高了,戒更清净,更圆满。

 

心清净,身清净。《金刚经》上说,‘通达无我法者’,无我相、无法相。无我、无法就是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这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不是权教菩萨。权教菩萨,我、法两种执著没有破。像现在有很多同修受了菩萨戒,都当成是菩萨,那是名字菩萨。因为我、法,两种执著都没有破,天台家称‘名字菩萨’,挂了个名字,有名无实。如果真正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则是‘观行菩萨’,比名字高。因为他真修,修的功夫还不够。修到我执破,法执还在,称为‘相似菩萨’。再进一步,法执也破了,就是‘分证菩萨’。《金刚经》讲的是真的菩萨,不是假的。修到等觉,是圆满菩萨—菩萨位达到究竟圆满。这是讲‘无我’。

 

大慈大悲喜舍声。

 

经上常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无量’能帮助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快乐。‘悲无量’,看到众生有苦,帮助他离开苦难。所以,拔苦是悲,予乐是慈。予乐、拔苦,容易理解。众生都有苦难,像现在大陆上水灾,是非常显著的大zai 难。zai 难之后一定有瘟疫,一定有饥饿,我们今天出钱出力帮助他们,挽救这个zai 难,这是悲心。慈心是给他乐。怎么给?不是我们这里派些歌舞团到那里表演,他就乐。他要真正把宇宙人生,自己跟生活环境的真相都搞清楚、搞明白,就快乐。由此可知,乐从佛法中来。不学佛那有乐?所以佛法标榜‘离苦得乐’。

 

学佛干什么?就是为离苦得乐。佛法里有真乐,世间法的正法里有真乐。中国传统的学说—儒家、道家的学说有真乐。俗话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之乐超过世间之乐。书里有真乐,不读书的人享受不到,不学佛的人享受不到。今天佛法在社会很不容易流通,是什么原因?学佛的人都不乐。所以,外面人看到学佛都不乐,我学它干什么?假如学佛的人个个都快乐,没有一个不来学佛。人家看到你,日子过得这么苦,你为什么不快乐?我们学佛为什么学得这么苦兮兮,学得不乐?没有把理论搞清楚,没有把方法搞清楚。甚至很多理论、方法,被扭曲、错解了。所以,自己学得不快乐,你劝别人,别人摇头不相信。要真正把理论、方法都搞明白,经,不能不读,不能不理解。

 

佛法的教学建立在信、解、行、证的基础上。首先教你相信;信了之后教你真正理解:解了以后才能做到。没有解,你怎么能做到?没有解,看人家怎么做,我也照样做,这是盲修瞎练,得不到真正的利益。所以,佛法一定要求理解。解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整个佛法也就是说这些。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就是自己。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这就是佛法。自己的慈悲心,才真正能生出来。

 

‘喜无量心’,看到众生离苦得乐,欢喜心油然而生,不会嫉妒嗔恨。看到别人快乐,自己就快乐。‘喜’的是别人离苦得乐,这个心量就大,就真实。凡夫心看到别人离苦得乐,往往嫉妒、嗔恨、不平,那就错了。

 

‘舍’是说虽存此三种心,慈心、悲心、喜心。自利利他而不能执著,行若无事。如把这三种心常常存在心里,就坏了。心要清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换言之,不执著。‘舍’,不著一切相。有慈悲喜舍,而不著相,自己才得到真正清净。所以,冤亲平等,不著冤亲平等之相;舍离冤亲平等之见。《金刚经》前半部教你不要著相,后半部教你不要著见。前半部的中心,佛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后半部讲的境界更高,‘若菩萨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菩萨’。有这个念头就不行,不能有这个念头。所以,慈悲喜舍有没有?有!但不能执有这个念头。有这些事,而心上清净。‘舍’就是清净心。慈、悲、喜是从清净心生的,相上有,心里没有,这是真的。心里没有,你这个慈悲喜舍是从理上生的,不是从情生的。情是染污的,理是清净的。从清净心生的,从平等心生的。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

 

这四种心普遍缘一切众生,引发无量的福报,得无量之善果,所以称为‘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凡圣共有。通常讲,天道要修十善。如果只修十善,只能升到欲界天。十善完全是福,福不能出三界,没办法帮助我们了生死,最高就升到忉利天。忉利天再往上去,还有夜摩天。再往上去要靠定,要靠四无量心。有禅定可以升天;没有四无量心,升天没有福报。天人也有有福的,也有没福的。佛在经上讲,没有福的天人,常常到人间来乞食。他为什么会升天?他修十善禅定。为什么没有福报?没有修‘四无量心’,升天也没有福报,没有人间大富大贵的福报大。寿命虽然长,没有病苦,但是没福。由此可知,‘四无量心’很重要,应当要修学。

 

甘露灌顶受位声。

 

“甘露”是比喻。甘露是什么?我们世间人很少见到,虽然经上有记载,古代也不普遍,真是要有特殊的缘分才会见到,一般人见不到。经典上记载,是天人的一种饮料(像杏仁露这些东西),是天人饮料里最好的,甘甜美味。佛在经上讲,是诸天不死之药,吃了甘露,命长身安,体力充沛,光色殊好。我们就晓得甘露不但美味,而且是最高级的营养品,人间没有。这是比喻长生不老。在佛菩萨,比喻不生不灭。

 

“灌顶受位”。显教里讲,等觉菩萨成佛的时节因缘到了,就像古代皇太子继承王位举行大典;现代总统就职典礼一样;十方一切诸佛都以智慧之水灌菩萨顶,这是‘灌顶’。‘灌顶受位’就是接受佛位。佛是教主,主持一方的教化。佛的一方是一个大千世界。在我们世间,寺院请新的住持,新住持接受这个职位,要化导这一方的众生,要负起教化的责任。

 

寺院、庵堂就是佛教的学校。住持方丈就是校长,要负起教化的职责。所以,在受位典礼中,也有这个意义,故称‘灌顶受位’。密宗是用水灌顶,称为‘甘露灌顶’。显宗不常用,密宗常用。现在中国、外国密宗很兴盛,所以灌顶的风气很流行。

 

‘灌顶’是表法的,一定要懂得意义。否则只具形式,不知道它的内容,灌顶一点意义都没有。上师在你头上滴几滴水,你就开智慧了吗?滴完之后,还是糊里糊涂的,没有开智慧。如果那几滴水滴了就能开智慧,你回家淋浴,不就是大灌顶!他瓶里装的也是自来水,没有两样。一定要懂得它表法的意义。‘灌’是大悲加持的意思;‘顶’是至高无上。佛以大慈悲心将无上的顶法传授给你,这是‘灌顶’。那个法是诸佛如来无上的顶法?就是《无量寿经》。所以,真正的灌顶,是把《无量寿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就是十方如来给你灌一次顶。虽然没有形式,但是具有实质。它是真的,是最高至上的灌顶。你念的遍数多了,自然开智慧。

 

中国古德常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念多了熏习多,不知不觉地,义理入了自己的阿赖耶识,不知不觉的都记住。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不一定在什么时候,时时刻刻都有悟处。悟处就是智慧现前,这是真正的灌顶。不晓得什么是真正灌顶,辛辛苦苦花很多冤枉钱请别人灌顶。在美国,灌一次顶需要美金二十元,我听说还要排队等好几个小时。排队送二十块钱让人滴几滴水。我们劝他在家里念经,十方一切诸佛灌顶;他不相信,有什么法子!

 

读经一定要明了,这一句是属于密法。从这一段文里看,大、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里的水,无法不说。到西方极乐世界想学什么法门,没有学不到的。不但样样都能学到,样样都是第一殊胜。因为水说法,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说法。下面经文是讲闻法得益。

 

得闻如是种种声已。

 

这一句指前面一段,你在极乐世界想闻什么法都能听到,而且究竟圆满。

 

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

 

此四句就是闻法所得的真实利益。闻法要不得这四句利益,这法是白闻;好像念书一样,考试不及格。这四句都得到,就考得一百分;不但书念了,而且得满分。回头再想想,我们也常常闻法,闻了心不清净。为什么不清净?起分别、执著。一有分别、执著,那来的平等?这就是我们现前闻法不得受用的道理。我们看看中国的古人,人家学佛闻法,三、五年之中开悟的很多;这四句的境界多少能契入。这一点我们就要反省,要省察原因何在,为什么他听佛法能得到,我听佛法得不到。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把不得利益的原因消除,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原因究竟在那里?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我们今天闻法,对于说法的善知识,诚敬心不够。怎么不够?专看他的毛病,专看他的缺点,一无可取!说得再好,摇头,他说到,做不到。其实,他做到做不到,与我何干?自己得不到受用。这就是对于说法的人,对于所说的法,存一种轻视之心。有轻慢心,所以得不到利益,根本的原因就在此。我们用这句话来反省。心不清净,是怀疑的心,傲慢的心,轻视的心。用这种心闻法,听了之后,不是“无诸分别”;他有分别、有批判的心。那个心委曲婉转,不正直、不平等。他怎么能得利益?

 

我常常劝人,这是我真诚的忠告:你们学佛要想有成就,你须要找你心目中最尊敬的、最佩服的人,你跟他学,一定能得利益。因为你对他能生起恭敬心。若对这个法门,没有一点恭敬心,你在这里住一辈子就很可惜,一生的光阴空过了。所以,我不留人;留你,我对不起你。我告诉你,你心目中最仰望的、最尊敬的那个人,你赶紧去跟他学,因为人生光阴有限。什么东西丢掉,都可以再得到;光阴一去不回头,要珍惜!能珍惜光阴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就。

 

谁是真正善知识?每一个人的标准不一样。真正善知识,就是你心目中最佩服的、最敬仰的人,这个人就是你的善知识。你的善知识,未必是他的善知识,未必是我的善知识。所以,各人有各人心目中真正的善知识,这样才能学得成功。中国古代的祖师大德,遇到一位真正的人才,若跟自己所修学的法门不相应,则成就他、成全他,不挽留他。他的缘分在那里,那个人、那个道场、那个法门,替他介绍。这一介绍,到那里三年五载,果然大澈大悟,成就了。没有一个善友不爱惜人才,真正爱才,指你一条明路,决定不妨碍你,不耽误你。

 

此地是菩萨境界,不是凡夫,所以此处的善根就是精进。勇猛精进是菩萨善根,毋须劝勉,更用不著督导,他就能勇猛精进。

 

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

 

这几句经文是说西方世界教学的状况。第一句是说,你所听到的一定与法相应,心相应、解相应、行相应,法喜充满。你想听什么经,就听到什么经;不想听的就听不到,不是乱烘烘的,什么经都讲。我听这个,还有别的来干扰,这很麻烦,不圆满。我们两人坐在一起,我想听《华严经》,你想听《法华经》,我听到的就是《华严经》,你听到的就是《法华经》,彼此不干扰。我们现在科学虽然发达,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西方极乐世界,不必藉仪器设备,随时随地想听就听到,不想听就没有,就听不到。

 

经上讲,吃饭的时候,想吃什么东西,饮食便摆在面前;不想要的时候,都化没了。以此类推,我想看《华严经》,《华严经》即摆在我面前;不想看,就没有了。不必收拾,用不著书架,用不著收藏。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穿什么衣服,衣服就在身上;不想,衣服就没有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贮藏的观念,真是干净俐落,一尘不染。想要,它就自然现前;不想要,就化没了。无量的受用都是变化所作,你心里所想的,所需要的东西,的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真的是这样!

 

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上菩提心’,决定不会退转。在这种环境里,怎么可能退!我们在娑婆世界,进得少,退得多,原因是退缘太多。你接触外面境界,可以说,都是让你退心的,不是帮助你精进。生活中,一天到晚,几个人劝你要精进、老实念佛?还不都是劝你,这里好玩,那里好看,把你带去,不知不觉就退了!西方极乐世界,六根接触的境界,都是教你向道。没有退缘,当然永远不退无上菩提,必定一生圆满成佛。

 

十方世界诸往生者。

 

“十方世界”,包括我们娑婆世界,包括地球,当然也就包括台湾这个地区,所以我们都有分,才晓得这部经与我们关系多密切!

 

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

 

此地没说上品上生的才是莲花化生,中品以下的没有,所以下下品也是莲花化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边地,还是莲花化生,因为此地没说边地除外。边地讲‘胎生’,是比喻苦,不是真正的胎生,还是莲花化生。不过,生到西方世界边地,五百岁中见不到佛,见不到菩萨,听不到佛菩萨说法。以此为苦,比喻为胎生。后面经文大家念过,往生者皆是莲花化生。

 

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

 

这八个字要仔细看清楚,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念头才会坚定。我们现在的身体,是色、受、想、行、识四大五蕴之身。所以,身常常生病,常常有痛苦,这不是健康的身体。想想十方诸佛世界,六道凡夫所受的身,跟我们差不多。阿罗汉、权教菩萨虽然比我们殊胜,比起佛与大菩萨,还差得很远,也是不能为比。唯独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即使是生到边地疑城之人,也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这是如来果地上的身相。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一生到西方世界,从身体体质来讲,已是成佛了,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所以,极乐世界真的是平等世界。我们的烦恼一品都没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体质跟佛相同,这是难信之法。不但一般人,阿罗汉、菩萨、乃至于大菩萨都不相信。他为什么不相信?他分别、执著没断,想不通这个道理。想不通,他就不相信。为什么想不通?道理太深,不是他能想得通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经论上常讲,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即使等觉菩萨对于它的境界,还有许多不能理解。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把‘六方佛’判入流通,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只有佛相信,才有资格流通。菩萨不能完全相信,流通就有障碍。自己没有完全相信,自己没搞清楚,讲给别人听,自己也觉得怕怕的,不好意思讲。前面所讲的‘四无畏’,菩萨说这经还有怖畏,还有恐惧,因为不是自己的境界。因此‘六方佛’判入流通,很有道理,这是蕅益大师的卓见。

 

这两句经文非常不可思议,对于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很有诱huo力。极乐世界确实如此,你真的相信,一生当中决定证得。这是真实的,决定不是妄语。我们为什么不去,为什么不要!这一句是讲身相,下面是说受用。

 

不闻三涂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

 

此文明显的说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这是四十八愿的第一愿,完全实现了。三恶道是果报;从恶业感来的。地狱是嗔恚,饿鬼是悭贪,畜生是愚痴。愚痴是不明事理的真相,颠倒是非,把真的认为假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愚痴之人绝对不承认自己愚痴,认为自己很聪明,比别人高一等。愚痴得畜生果报。嫉妒恶业通三途,贪嗔痴里都有。

 

佛在此经讲得很清楚,经上讲‘五恶、五痛、五烧’,每一条都牵连其他的四条,绝对没有单独的,才晓得三恶道是无量恶业所造的果报。这个事情很麻烦!西方极乐世界既然没有恶果,当然没有恶的业因。这一点我们要特别记住。

 

我们今天念佛,心里还有贪、嗔、痴、慢,还有嫉妒、嗔恨,你的佛号念得再好,一天念十万声也不能往生。因为你恶业力量太强,心不清净。‘心净则土净’,所以往生的最低程度要功夫成片。没有念到功夫成片,都不能往生。什么是功夫成片?就是这句佛号打成一片,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贪、嗔、痴挤不进去。虽有贪、嗔、痴、慢,而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佛号,净念相继,决定不夹杂。不能夹杂贪、嗔、痴、慢,不能夹杂妄想、执著。念到这样,功夫就成片,往生的条件就得到了,才真正能往生。

 

真正念佛人,对世间一切人与事加于我们的迫害,我们要忍受,不要计较,不要怨恨。因为一怨恨,来生冤冤相报,极乐世界去不了。应知逆来顺受,一切不要理会。愈有苦难愈要念佛,早一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这个世间没有丝毫贪恋。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

 

已经念到功夫成片可以往生,我劝你别著急,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用功进步快,西方极乐世界进步慢。已经得功夫成片,如果你的寿命还没到,要更努力以期达到一心不乱,因为这样往生,品位增高很多,却花很短的时间。到西方极乐世界修行,品位只会升不会退转,但是速度慢。经上讲,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到了功夫成片可以往生,不要急著走。急著走也不是不好,因为到那个地方,不退转,靠得住。不走也有不走的好处,再努力再精进,从功夫成片提升到事一心不乱;再从事一心不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就上上品往生。这些理论、方法、境界,我们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都不迷惑。这一条路愈走愈光明,日子愈过愈快乐。

 

回头再看看这个世间众生,他们在生活中的确迷惑,一生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怎么能不痛苦!生不晓得从那里来,死不知道往那里去,这很痛苦。念佛功夫得力的人,完全不一样。念佛人,晓得我生从那里来,死时往那里去,所有一切状况,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西方极乐世界的受用是真正快乐。这样快乐,不是造作的,是自然的,纯是性德自然流露,性德的受用。虽然我们自己的性德没有现前,可以享受阿弥陀佛的性德。凭什么享受阿弥陀佛的性德,道理要晓得。不晓得,自己就怀疑。‘疑’是菩萨大障碍,何况我们。我们念佛人,心同阿弥陀佛,愿同阿弥陀佛,解同阿弥陀佛,行同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的性德流露,我们可以得一分受用,就是这个道理。要是跟阿弥陀佛没有几分相同(佛法讲相应,我们讲相同),怎么能得他的受用?

 

为什么劝大家念这部经?因为弥陀的心、愿、解、行,都在这部经上。这部经念得熟透了,不要学,自然就相应。每天熏习,不断的熏习,起心动念,自然就跟阿弥陀佛相应。这是决定得生的保障。不肯认真做,就很难,就不太可靠。只可以说,是为来生来世种个远因而已;这一生要想成就,不容易。但是依教奉行的人,这一生决定成就。能把经典的教训认真做到,不要勉强做,不要刻意做,自自然然就相应,完全与经意相合,这样才好!要能够自自然然做到,经义必要熟透。

 

最殊胜的,就是你能天天为人讲。当然你一定要很熟,不需要想。不一定像我们这样升座讲,一、两个人也能讲。反正碰到人就讲,喜欢听的为他讲;不喜欢听的也为他讲。不喜欢听的,他一来,你就跟他讲;他下次不来找你,不来找麻烦,自己乐得清净。喜欢听的人,你天天跟他讲,就度了这个人。你往生还多带一个人,同见阿弥陀佛,何乐而不为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