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乘無量壽經 (五十六)

大乘無量壽經 (五十六)

大乘无量寿经



(第五十六集)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十八页第一行:


  【於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十一愿,「遍供诸佛愿」。前面一愿我们读过,是「神足通愿」,这是真正得大自在。得自在之後,一定要知道修学,累积功德。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积德累功,这两桩事情最殊胜的缘,无过於供养诸佛,有这种能力才能够遍供诸佛。这一段经文里面,『周遍巡历供养』,「周遍巡历」是「神足通」;「供养」才是第十一愿,「遍供诸佛愿」。所以这一句里头,它是两个意思,我们要分开来读;「周遍巡历」或「周遍供养」,这两个意思。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在很短的时间,『一念顷』,不需要费很多的时间。

  「一念顷」到底是多麽长的时间?古人注解里面给我们讲,这个「念」就是刹那。梵语刹那,我们中国翻作念,翻作一念;一念就是一刹那。一刹那又是多长的时间?古书里面有说,一弹指有六十刹那。诸位想想,这一弹指,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念,可见得这个时间非常非常的短暂。我们一弹指不需要一秒钟,一秒钟我们连续快速的来弹,大概我一秒钟可以弹四次;一秒钟的四分之一是六十刹那,六十个刹那。这个时间是相当的短促,他就有能力『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

  我们要冷静仔细去思惟,这种速度、能力确实不可思议,几乎是起心动念,就周遍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我们想想这是什麽人能做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换句话说,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都没有这个能力。他们也有能力参访诸佛刹土,但是范围没有那麽大,佛刹没有这麽多,而且时间还很长,不可能在一念之间,就周遍十方诸佛刹土。这是见性的菩萨才能做到,我们常讲的法身大士。何以说法身大士能做到?证得清净法身,起心动念与法性相应,法性没有障碍。《华严经》上我们读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行。

  由此可知,经文上跟我们讲,是「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这句话包括我们在内。我在上一次跟诸位特别说明,我们怎样在这一生当中才决定得生净土,决定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确实有高下。我们今天去往生,当然是带业往生,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我们今天所住的环境,是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凡圣同居土,到极乐世界也住凡圣同居土。可是西方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跟十方诸佛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大大的不相同。我们世间凡圣同居土,谁有这种能力?「周遍巡历」的能力没有,「周遍供养」更谈不上。

  我们凡圣同居土里面,有小乘圣者住在这个世间,也有大乘菩萨住在这个世间,所以你们诸位同修要知道,心里要有数。在中国,文殊菩萨住五台山,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在中国历代许许多多有缘的大德们常常见到。距离我们最近的,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得文殊菩萨帮助过很多次,菩萨真住那个地方。普贤菩萨住在峨嵋山,地藏菩萨住在九华山,地藏菩萨也显圣。我过去有一个老校长,他的夫人就亲自见过地藏菩萨。那个时候他们家住在南京,地藏菩萨到他家来化缘,化五斤香油;那个时候,我们校长夫人(我们师母)没有信佛,没有给他,以後後悔莫及。观世音菩萨住在普陀山,最近普陀山观音菩萨像开光的时候,新加坡我们李会长率领了一个团去参加,亲眼看到观音菩萨在空中示现。他回来告诉我,他说那一天看到天上好像有个门打开,然後就出现了四朵莲花,接着看到四大天王,最後观世音菩萨现身。当时有好几万人在场都看到,这个不是假的,听说还有人录相。

  现在西方人有很多预言说,将来这些地方都会沉没到大海。沉没到大海之後,我们就问问观音菩萨住哪里?地藏菩萨住哪里?既然是佛菩萨所住的地方,决定有天龙护法拥护,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有信心。zai 难是肯定有,避免zai 难不是没有方法,我们跟着佛菩萨走,就不会有zai 难;违背了佛菩萨,恐怕就会有zai 难。他们西方人也是这个说法,信仰上帝的人,可以幸免这个zai 难;不信仰上帝的人,都要受惩罚。所以他讲惩罚是有条件的,条件是问你信不信?我们听了这些话,是不是要去改信ji 督教?这些言语里面含的意思都很深,你要能懂得它的意思。咱们开偈经不是明明说,「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些宗教信徒,我们也要告诉他,「愿解上帝真实义」,你要把上帝意思搞错,你虽然信祂,还是免不了惩罚,到那个时候你不能怪罪上帝;上帝说:我说的话没错,你把我的意思解错了。

  信上帝跟信佛菩萨,那个「信」一个意思。我们信佛菩萨,是信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那才叫信。宗教里面也是这个道理,你要相信上帝在宗教里面,所讲的这些道理,所讲的这些修学方法,你要明了,你要通达,你要依教奉行,那才叫信上帝。所以这个地方不能误会,不要以为我信了上帝就有护身符,什麽罪业都可以造,没有关系;将来我造的罪,上帝都可以替我担负掉,我就可以不要去受果报了。这是误会,这是错解,这是侮辱上帝。如果上帝果然是这麽一个情况,那岂不变成黑社会的头目吗?罪恶的包庇所吗?这个地方还有什麽好去的。

  中国古书里头讲得很多,佛经里头也讲得很多。佛经里面赞叹上帝,上帝是什麽心?慈悲喜舍。十善业道,慈悲喜舍,这是生天的条件。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依照这些纲领去修学,我们是真信上帝,哪能说不信?中国古籍里面常讲「天心无私」,聪明正直是为神。在人间聪明正直,聪明是明理,正直是大公无私,社会当中常说所谓「性情中人」。性情是什麽?性情是爱人、是慈悲。性情,爱人之情是永远不会变更的,才叫性。我们世间人情常常生变化,那不是性情,那叫迷情,非常不稳定,见异思迁,虚情假意,那哪里是真的?性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要体念「上天好生之德」,上帝的心愿,念念照顾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

  我们能够有这种认知,有这个明了,认真努力去奉行,这个zai 难就能够化解,就有不思议的奇蹟出现。这一桩事情谁去做?要我们自己本人亲身去做,不能靠别人,靠别人靠不住。万一他是假做,将来他堕落,我们不是一起堕落了?我们自己要真干,我们真干,真有感应,那些人还沾我们的光。我们要晓得,凡圣同居土里面,有很多佛菩萨、圣贤人都住在这个地方,我们跟着他走,准没错。《无量寿经》上的教诲,就是跟诸佛菩萨走。怎麽个走法?这个愿文里面所说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有这种能力。我们现在要怎麽个学法?我们把范围缩小,大宇宙缩成一个小宇宙,我们在小宇宙里切切实实去做。「亿那由他百千佛刹」我们把它缩小,看作地球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所在,我们把它缩小,一切诸佛就是这些地区里面的芸芸众生,这个修法就没错。这个修学,给诸位同修讲,你就决定得生净土。

  所以从原理原则上来说,我们要想作佛、作菩萨,一定要福慧双修。成佛,佛称作「二足尊」。你可不能忘记,你皈依的时候念的誓词,「皈依佛,二足尊」;「二」,就是智慧、福德这两种;「足」是圆满。在智慧、福德圆满那些人当中,佛是最尊贵的,因为佛所得的究竟圆满。可是你要想福慧圆满,你必须要供养多佛,你才能得福慧圆满。你要供养多佛,必须自己先要有神通,你才能够办得到。我们现在神通通了没有?通了。怎麽通了?以往起心动念自私自利,就不通,就没通;现在明白了,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不就通了吗?一切众生就是诸佛如来。

  从现在起,我们就效法阿难尊者,尊者在楞严会上发愿:「将此身心奉尘刹」;奉是奉事、供养,把我们的身心,承事供养诸佛如来,诸佛如来就是一切众生。我们今天这一百八十度的回头,知道一切众生就是诸佛如来的报身,这个地方是诸佛如来的报土,真正发心修行人是我一个;除我之外,都是法身、法土,法性身、法性土,那什麽外国人,什麽古人、今人讲的zai 难,一笔勾消了,全没有了,你们相信不相信?你们或许不相信,我是百分之百的肯定,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

  我常常在讲席当中劝导大家,要做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你转不过来,是因为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什麽心现的?真心,真心就是本性,心性就是如来。心性所现就是如来所现,如来所现怎麽不是诸佛?心性是一体,心性不二,所以大乘经上才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虚空法界同一个法性变现出来的,所以才说「生佛不二」,众生跟佛平等,无有差别。这些话在经论里头,世尊讲过千遍万遍,无非是教我们熟记深思,在一切境缘当中,提得起观照功夫。这个观照就是提起你正确的看法,而後我们的知见,就与诸佛菩萨如来相同,佛知佛见。

  你们听说这个zai 难,怕得不得了。我告诉大家,哪个地方有zai 难,我到哪里去。关键在哪里?关键在那个念头转过来重要。转不过来,再安全的地方你也不安全,你逃不过这个劫运;真正转过来了,最危险的地方你安全,你没事情。你如果连这个道理、这种信心都没有,你的佛白念了,经也白听了,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所以这个大zai 难,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是很好的增上缘,我们不遇这个zai 难,警觉心提不起来;遇到这个zai 难,晓得这下不转不行了,这不转要命,你得赶快转。这一转,不就成佛了,超凡入圣。所以是大好的增上缘,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周遍巡历,供养诸佛」,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一定要把一切众生看作诸佛如来。我劝导大家,我们要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要养这个心;从这个心里头生出来,纯善之心待人接物,要用纯善之心,没有一丝毫的恶意,纯善之心;要以纯是爱心,爱护一切众生;纯是一个无条件、无私的,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心。诸位发这个心,你就发了真正的大菩提心,你跟诸佛如来,你跟天神上帝,存心、行事没有两样,你这才叫做真的信神、信上帝、信佛菩萨。你这个念头转不过来,你那个信是假的信,不是真的。假信,不管事,不管用。真信,不必要那些形式,诸佛菩萨、天神上帝都保佑你,都照顾你。为什麽?你跟他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所以我们现在在世间,就在现前供养「亿那由他百千诸佛」,我们也能做到。读经要在这些地方着眼,我们就能够真得受用。理如是,事如是,与华严境界圆满相应。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要在一念之间,要转得过来。

  许多同修常常接近我,常常听我讲,我讲得太多了。为什麽境界现前还是转不过来?你没有深入,听的虽然多,你了解得不够透彻,你所听的只是皮毛,只是表层,一分都没有契入,所以境界现前,自己还是做不了主,烦恼习气依旧起现行。要怎样功夫才能得力?这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课题,功夫得力我们就有救,功夫不得力,没救。我讲的这些东西,大家听一遍、两遍,不够!如果你还没有能做到,那你就一定要多听。现在有录音带、录相带,你每天听个二十遍、三十遍、五十遍,不多。为什麽?没契入。怎麽晓得契入?做到就契入了。

  读经、听讲帮助你看破,看破就是明白这些事实真相。什麽事实真相?所有一切众生是诸佛如来,你知不知道?你不了解,你就多听多读。真正明白了,你就会彻底放下。放下什麽?放下你的成见,放下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你统统放下了。这里面最大的障碍,我也常讲,你的爱欲放不下,你的嗜好放不下,这就是为什麽起心动念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根就在此地。你要把这个根拔掉,你才有救;根不拔掉,功夫怎麽能够得力?我们知道真诚心好,自己的心就不真、就不诚,做不到,起心动念还是为自己着想,这是障碍的根源。我们想不想往生?很想往生。往生,这个世间什麽东西能带得去?一样都带不去。那你为什麽不放下?为什麽还要贪着?样样放下,一尘不染,你才能得大自在。有一丝毫的牵挂,一丝毫放不下,无穷的累赘,你就不能往生,你就不能成就;不但行门不得力,解门都做不到。所以一定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舍掉,怎麽个舍法?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的利益,如何去利益一切众生。

  一定要明了,学佛菩萨。佛菩萨是为一切众生生活在世间,不为自己。我吃饭为众生,穿衣也为众生,没有一样不是为众生。怎麽说穿衣吃饭为众生?穿衣吃饭,身是为众生服务的工具,先要把工具保养好,这个工具是承事一切众生的,绝对没有一念为自己。念念为众生,行行为众生,那就是「巡历供养诸佛」。这个事情要怎麽落实?这是大学问、大事业。如何落实?怎样才是真正的承事供养?诸位听到供养,拿些钱财、香花、幢幡宝盖,带一些礼物去供养。错了!这是形式,不是实质。实质的供养,普贤菩萨跟我们讲得很明白,「如教修行供养」。所以你懂得「如教修行」这句话,你才能真正做到「周遍供养」,供养一切诸佛,供养一切众生,众生就是诸佛。

  佛在经上教我们什麽?教的东西太多了,归纳起来总纲领只有三条:戒、定、慧三学。戒是教给我们断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哪些是恶?杀、盗、淫是恶,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恶,贪、瞋、痴是恶。哪是善?反过来就是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这是十善。断恶修善,我们有没有认真去做?认真去做,就是如教修行。所以戒学,佛教导我们从五戒十善着手,五戒十善都违背了,那还学什麽佛?完全不相信,那个信是假信,不是真信。真信,哪有不去做的道理?好,我真信,真信也做不到。做不到什麽原因?刚才讲,自私自利不能放下,你的爱欲、嗜欲丢不掉,所以你做不到。你知道这是好事情,应该做的,还是做不到,境界现前的时候还是会违背。一定要把做不到的原因找到,把这个原因消除,你不就做到了吗?做不到,苦!做到,才真乐。

  定、慧是教我们破迷开悟。你有定就有神通,那些能够看到过去、未来的人,有这种特异功能,特异功能从哪里来?禅定来的。定的功夫愈深,你看的面愈广,看的时间愈长,所以你能够看到过去、未来,你能够看到此界他方。我们听到许多预言家,他看到了,看到两千年以後的事情,看到世界其他各个地区,他凭什麽看到的?定功。他所看到的,只是看到当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认为这个zai 难是上帝惩罚世人,世人作恶多端,上帝发脾气惩罚,这是他的看法。这就是只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定里头没有慧。如果从定开慧,他就知道这不是上帝惩罚。是什麽原因?是业力感召,是这麽回事情。

  上帝心永远是慈悲的,永远是爱人的,人犯了过失,怎麽能忍心用这种手段,来对付这些众生?所以我想上帝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上帝也绝对不会发脾气。为什麽?他修慈悲喜舍,他怎麽会发脾气?发脾气就动了瞋恨心,那是凡夫,那不是圣人。我们在佛经里面读过,欲界天还有瞋恚,色界天初禅以上,瞋恚就没有了。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这都是色界天王,他们心地仁慈。众生造恶,自然你会堕三途受果报;三途果报也是业力感召的,绝对不是上帝安排的、上帝制造的,没有这个道理。

  我在以前讲经的时候,跟诸位讲过,朱镜宙老居士的老岳丈,章太炎先生做过东岳判官。他就觉得地狱里头,炮烙这个刑罚太残酷了,请求东岳大帝把这个刑罚废除。东岳大帝派两个小鬼,带他到现场去参观。两个小鬼带他去了,指给他现场在此地,「你看」,他看不见。他才恍然大悟,这是自己业力变现的,也不是东岳大帝设的刑罚。不要说是天心仁慈,鬼里面这些鬼王的心也仁慈,根本就没有设这些惩罚。那个惩罚是你自己恶业,业力变现出来的这些刑具,你在这里受罪,你怎麽能怪人?章太炎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自作自受。

  所以一定要明白正理,正理是自作自受。我们自己不愿意受这个刑罚,那你就不要造恶业就行了。你要享受诸佛菩萨清净妙乐,你就依照佛菩萨教诲去做,你一定就得到了。所以一定要把众生,都看作诸佛如来供养。我以好心对他,他以恶心对我,他说我好欺负,我是个傻瓜,头脑有问题,常常侮辱我,欺负我,怎麽办?我们要不要反过来去对付他?还是继续作傻瓜?继续让人欺负?学佛要学得像个佛,像个菩萨。傻虽然傻,傻有高度智慧,傻人还有傻福。有智慧,有傻福,别人看到你,也会尊敬你;仔细看看,像傻又不傻。一定要做得像,像什麽?要做一个佛菩萨的样子,佛菩萨是世间的好人,你要做个好人的榜样。

  诸佛如来示现在这个世间,都不能叫一切众生满意。在我们现在这个世间,赞叹释迦牟尼佛的人有,景仰释迦牟尼佛的人也有;可是毁谤释迦牟尼佛的人也不少,要想把佛法消灭的人,这个人也有,所以哪能尽如人意?既然不能尽如人意,我们心里就明白了,无论我们做得怎麽好,误会的人还是有,嫉妒的人也有,伤害的人也有,但是总是以一片真心、一片慈悲,来接待这些人,要把这些人都看作诸佛菩萨、都看作善友,他来消我业障。赞叹我的人,我心里要清楚、要了解,不能生欢喜心,欢喜心也是烦恼,在这里面学「清净、平等、觉」;毁谤、污辱、陷害我的人,我在这里头也要修「清净、平等、觉」。我们是以一片真诚、一片善意、一片爱心,无私的为大众服务,这是我们真的转过来了。

  真正转过来,那你就是真学佛,你不是假学佛,确实你是佛心佛愿,佛的德,佛的行。所以念念当中要想到佛、天人师,我们今天总题目标在这个地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就学这个,这就是佛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可不可以为社会大众做榜样?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好榜样?这里头的理事都非常之深,我们自己要晓得,自己要肯努力、肯做,晓得自己应该怎麽作法。好,这一章我们就讲到此地,再看底下这一章。下面第六章有一愿,第十二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盘者。不取正觉。】

  往年我介绍这一愿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是阿弥陀佛给我们念佛人的保证书。这一段是保证你成佛,你看这个法门多殊胜,多不可思议,「定成正觉愿」。我们成不了正觉,实在讲,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放不下。他这个地方给我们讲,『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所以成就就容易了。我们现在还没有往生,但是我们今天读这个经,发愿依照这个经典的理论方法来修学,试问问我们有没有得佛的加持?得到了,佛真的加持我们。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诸根寂静」就是都摄六根,「远离分别」就是净念相继。

  佛菩萨把这个妙法传给我们,但是我们没接受,没有承当。上根的人、有缘的人听了之後,马上就接受,马上就承当,不要说等到到西方极乐世界再「远离分别」,现在就离;「诸根寂静」,不但分别离了,妄想也离了,执着也离了。妄想分别执着他在当中用分别,分别一离,统统都离了。这很有道理,我们如果能够舍离一切分别心,天下就太平了。不分别、不执着、不怀疑,在菩提道上就一帆风顺。你为什麽会跟人家不能相处?因为分别。从分别起执着,因执着就不能相容,就发生斗争,斗争就造罪业,罪业所感到的是三途苦报,这不是自作自受?如果以清净心对待,没有分别,所以他没有妄想,他没有执着。

  谁做到了?佛法没到中国来之前,中国有一个人做到了,做得很圆满,舜王做到了。所以二十四孝,舜摆在第一位,他是圆满的大孝,他懂得孝。他行孝,他尽孝,这是我们修行人的最好榜样。诸佛如来他们的为人,与大舜一样。我们在历史记载里面都晓得,舜的父母、舜的兄弟是极端的不善,甚至於时时刻刻要致他於死地,可是在舜的眼睛当中,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就是诸佛如来,纯善无恶。这个观念怎麽产生的?无分别心里头产生的,他没有分别,纯孝之心,纯孝就是纯是善心、纯是爱心、纯是服务的心。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就是这个意思。

  一切众生有没有过失?没有,确实没有过失。你要认为他有过失,我们自己看错了,看走眼。所以你要真有智慧去观察,他哪有过失?他的那些行为,不是随顺法性,就是随顺烦恼,法性跟烦恼是一不是二。在经上大家常念,「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一念觉,烦恼就是菩提;一念迷,菩提就成了烦恼。他是觉、是迷,是示现给我看的,是帮助我、成就我来的,他有什麽过失?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道上去行,这是真正的菩萨道。这是《华严经》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做得到,所以善财童子一生成佛,不要等到第二生。我们要效法善财童子,学习善财童子,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必定成佛;往生成佛,不往生也成佛,我跟大家讲的句句都是真话。

  所以在现前我们要做的,是「远离分别,诸根寂静」。佛在此地教导,我们就得真干。我们今天所以不能成就,就是经是念了、是听了,那是经上讲的,与我不相干,那这就没法子了。我们所读的、所听的,与我决定有干系,我听懂了、明白了,我决定要去照做。诸位要晓得,分别是决定错误;不分别,决定正确。诸佛菩萨不分别,大圣大贤不分别,他们应付一切大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恒顺什麽?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自己没有分别;顺众生的执着而执着,自己没有执着,所以才能够圆满菩萨道。

  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麻烦就是自己真有分别、真有执着,这个麻烦了,没有把自己的分别执着放下、舍弃掉。佛教给我们放下是放下这桩事情,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不是放下别人的。别人的?别人要随顺,随顺别人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这个随顺里头,就成就功德了。随喜里头有功德,成就自己的定慧。为什麽要随顺?不随顺,我们自己修学的境界不能提升。随顺顺境不起贪爱,为什麽不起贪爱?自己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不起贪爱,你的境界往上提升了。随顺逆缘恶境不生瞋恚,为什麽不生瞋恚?自己没有分别执着,又把自己境界提升了。

  你们看看善财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每参访一个人,境界就提升一层。德云比丘是初住,海云比丘是二住,妙住比丘是三住,他每参访一个,自己就提升一个阶级,五十三参圆满,他成佛了,这叫精进。我们今天修学不能够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个原因在哪里?天天提升做不到,月月提升应当有;实在讲,我们这些人月月提升,是应该可以做得到的。能够月月提升自己境界,你的修学有乐趣,真的常生欢喜心,所以法喜充满。要能够做到,要能够落实,分别执着不舍不行,这个东西是大障碍。

  我们自己要肯定自己是凡夫,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没断,这是实话。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想自己功夫得力,只有一个方法,依教奉行。佛教我们放下;放不下,放不下也得放下,这就是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叫真修。如果还是依旧随顺自己烦恼习气,那你就没办法了,你的功夫决定不会进步;不但不会进步,你还会退步。所以要想功夫进步,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把你的嗜好舍掉,把你的贪爱舍掉;你喜欢什麽东西,就要把那个喜欢东西舍掉。学佛的人喜欢佛像,佛像也舍掉,为什麽?看到那个佛像生贪心。

  有很多人供养佛像,供养古董,那是宝物,他在那里生贪心,他认为那个价值很高。甚至於有人到他道场里面,去拜访他的时候,他那些佛像都藏起来,不让人看的,只有好朋友才看一下、介绍一下,「这是多少年代,几千年、几百年了」。那些宝贝拿来给我看,我看了之後,也点点头。他有没有成就?不会有成就。他将来死了到哪里去?死了,到佛像里面去了。佛像里面是空的,老鼠在里面畜窝,他就搞这个了。佛像是木头的,木头里头有蛀虫,他就变蛀虫了。为什麽?贪爱,放不下。喜欢佛经,佛经里头都会生蛀虫,将来死了以後变蚂蚁、变蟑螂,变这些东西,天天围绕着他喜欢的东西。很可怕!所以爱欲要不断的话,惹来的麻烦祸害无穷,你要觉悟。

  所以我们供佛像,供一个很普通的佛像,一文不值的佛像,最好。供在那里都没有人要的,你说多开心、多自在,哪有那麽提心吊胆的!所以凡是一切贵重的东西,人家供养我的,我现在都送给,将来我们这里有陈列室,那个里面去放去;我自己不要,看都不看,陈列室供一些别人参观。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嗜好的,这就好。样样放得下,你这个心才清净安乐,才充满智慧,惠能讲的「常生智慧」。清净安乐就常生智慧,你心不清净、不安乐,你常生烦恼,你怎麽可能常生智慧?

  这段经文里头关键的地方,就是「远离分别,诸根寂静」,现在就要学。决定不是说,西方极乐世界好,到那里才「远离分别,诸根寂静」。好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不能往生,那还不是枉然!现在全心全力在做,做一分有一分受用,做两分有两分受用。这个受用是什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不同,你做到得愈多,你往生品位愈高。你完全没有做,佛很慈悲,想接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你的座位,下下品位子都没有,你还是枉然。总得要做一分,做一分下品下生还有一个座位,不能说一点都不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界他方大概都差不多,所以我们要通达这些人情世故,不能一点都不做,应当要发愤认真努力去做,争取好的品位。

  「远离分别」,过去李老居士说,这就是佛家所讲的「戒共定」;「诸根寂静」,这里头是「定共戒」,这个说法意思也好。三学是圆融的,虽有次第,次第里头有圆融,圆融不碍次第,次第不碍圆融,正是《华严》的教义。次第、圆融同时下手,圆解圆修圆证,这是圆顿根性的学人。我们学《华严经》、学《无量寿经》,实在讲,这是培养圆顿根性最好的教学。希望诸位同修多听多读,有疑要问;有疑惑的地方,一定要问。为什麽?断疑才能生信,断疑才能够圆解。

  古德也常说,「诸法实相」,我们把它换句话说,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麽样子?《金刚经》上佛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的诸法实相;又说「如露亦如电」,也是说的诸法实相。「梦幻泡影」,在事相里面是讲「我相、人相、众生相」,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讲「寿者相」,寿者相如露如电。这首偈就是解释四相,四相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相,你真正通达明了了,你怎麽会分别,你怎麽会执着?为什麽?这一切相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才真正认识实相,真正明了。所以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梦幻泡影。为什麽诸佛菩萨、觉悟的人,他在这个境界里面永远诸根寂静?就是对这些境界相,永远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我说这四句,不起心、不动念是「诸根寂静」,不分别、不执着是「远离分别」。我们要真正去干,真正去做,这里头受用无穷。

  这样学习,这样的努力精进,下面说『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盘者』,佛就『不取正觉』。这个愿文我们要仔细看清楚,不要到时候,念佛念了一辈子不能往生,到最後怪阿弥陀佛说话不算数。你不能把阿弥陀佛错怪了,阿弥陀佛这里话讲得很清楚,我们不能看错了,不能错看了,不能误会。「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就是往生的条件。「远离」、「寂静」确实有程度不相同,那是各人的功夫不相等,这是往生极乐世界品位有差别。但是只要往生,决定成等正觉,决定证得圆满的佛果。阿弥陀佛给我们提出这个保证,我们要认识清楚,要认真努力求生西方净土。

  善导大师讲四十八愿,他说「定成正觉愿」、「光明无量愿」、「寿命无量愿」、「诸佛称叹愿」,与「十念必生愿」,这五愿是阿弥陀佛的真实愿。下面「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诸佛称叹」,这是连起来的,就是下面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念必生」是第十八愿,这是四十八愿的核心,这是五愿当中的第一愿。由此可知,不但是阿弥陀佛,一切诸佛如来,只有一个心愿,希望一切众生早成佛道。佛的愿心如是,佛的言行就实践这个愿望,佛为众生说法,佛为众生示范,劝导一切众生,早一天回头,早一天觉悟,早一天作佛,我们有没有能够体会到?我们眼看现在的众生,不要看一般大众,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学佛的同修,学佛同修看出家的同修,出家同修再看看自己本人,我们对於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有没有放下?依旧是严重的贪恋。每天想的什麽?想这些东西,分别这些东西,执着这些东西,怎麽可能会有成就?

  昨天我们培训班男众的同修,搬到「杜氏祠堂」的二楼去。他们门口仙人掌又开花了,庆祝你们乔迁之喜,你们都是未来的天人师,所以这些花神来供养。每一朵花都有一个花神,你们看到吗?有人看到告诉我,花里头有仙子;他们供养你,你们看到之後,你们要发心,不要辜负他的期望。人人都发心,当然你们里面决定会有、一两个,否则的话,他供养谁?决定有一、两人。可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将来都是作师作祖,这花神就喜欢。那个花每一次开都有意义,都不是无缘无故开的,昨天晚上我看盛开。

  诸位也有愿,希望正法久住,广利众生。正法如何能够久住?有真正依教修行的人,正法才能够久住。「依教修行」,这句话不简单,佛在经上怎麽教我们的?虽然佛当年教诫,是三千年前那个环境;三千年後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了,社会上一切大众,观念思想也不完全相同了;可是佛的那些原理原则,我们要懂得,佛的精神我们要明了。原理原则不能变,生活方式可以变,精神不能变。佛对於一切物质生活没有贪心,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佛对於一切物,我常说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我们有没有?这都是总原则,总的原理原则。佛是一个纯粹利益众生的心,我们有没有?他们都能做到,我们有没有做到?处处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什麽?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回头,我们要做一个样子给人看,让人家看到这个样子,这才能回头。如果我们这个样子,跟社会大众迷惑颠倒的人是一个样子,那怎麽回头?怎麽回也要在六道里头,也没有办法摆脱三恶道。

  佛的生活简单,我们记住这个原则,过一般人最简单的生活,这就对了。佛当年在世,三衣一钵,这最简单的生活。我们今天在这个时代学佛,我们在生活环境当中,三衣一钵决定不够用,要多添一点,添到我们能够生活得下去就行了,不能过分;过分,错了!过分要舍、要布施、要供养,要懂这个道理;决定不能够增长贪心,真正把贪瞋痴慢放下。这是教导世间人,我为什麽要这麽做?做给别人看的,希望别人看了之後有所领悟,他也能放下。我们自己样样表现都放不下,怎能叫别人放下?虽然经上讲叫人家放下,人家听了不服。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说法,为什麽人家相信?佛做到了,说到做到,所以别人听了,服!我们今天跟人家讲,人家不服,是没做到。从前那个时代,他们树下一宿,我们今天做不到。到处化缘,建一个道场,建得富丽堂皇,谁住?自己住。信徒看了之後不服气,信徒说:我一生辛辛苦苦工作,住这个小房子,你们不劳而获,住那麽好的房子。我听信徒在我面前说过,不服。可是不服,他还肯出钱,怪事了。我们常常听到许许多多反对的音声,是好事,能提醒我们自己的警觉,提供我们做修学的参考,我们要避免。

  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给我们出家人做了个建议,希望出家人统统恢复托钵的制度,佛法就会兴旺。托钵,不要怕托不到;托不到,佛菩萨会示现来供养你。《虚云老和尚年谱》我们看到,虚老和尚那时朝山,三步一拜,走到深山没有人烟的地方,生病了,饥饿了,水都找不到。正在这个时候,困难的时候,菩萨示现,文殊菩萨示现一个乞丐,在路上碰到他,看到他没有水喝,他自己带着水供养他了,自己在外面讨的饭也供养他,分给他吃,自然有佛菩萨照顾。所以水只要解渴就行了,饭只要能充饥就行了,不必讲求,讲求就起贪心。一定要吃什麽口味,要吃什麽花样,那你又有分别,又有执着,又打妄想,妄想分别执着马上现前了。离妄想分别执着是佛菩萨,起妄想分别执着,马上就堕落了。那个佛菩萨念头才一起,第二念马上堕落了,所以不管用。我们要在这个地方提高警觉,时时提高警觉,处处提高警觉,念念提高警觉,我们这一生才有指望。时时刻刻把「看破、放下」记住,心才一动念,要想怎样怎样,我们又没有看破,又放不下了。看不破,放不下,永远在佛门外,没进门,没入门,所以念佛也不能往生。真正要往生,还是要看破、放下,老实念佛,这个人才能真正往生。

  念念为别人,决定不要有一念为自己,自己念念要给别人做好样子。佛教导我们「受持」,受持就是依教奉行,如教修行;「读诵」,经天天要念。李会长在这里护持佛法,经营这个道场,他没有退心,他天天念《无量寿经》,心行相应,这才得阿弥陀佛、诸佛如来的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他为谁念的?为这道场,为我们同修大众,不是为他自己;为他自己,决定没有如此殊胜的感应,为众生。活为众生活着,死也为众生死,都是做出最佳的修学榜样。这个心永远清净,诸根寂静,永远保持清净;离分别,就是平等;清净、平等,那就觉悟。这是我们要记住,要认真学习,这样才能得佛在此地的保证,我们决定得生;生到净土,决定成佛。

  我们要清楚,要明了,功夫之所以不得力,解得不够透彻,没有认真去做到。习气烦恼时时现前,还是它作主,随顺习气烦恼过日子,难!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大的转变,克服自己最大的困难,「克念作圣」,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跟它相反,我们就成功了。依旧随顺烦恼习气,难!一点一点的克服。譬如我们吃饭,有一些菜不合自己的口味,动了这个念头,自己马上就想到,「错了,我又堕落」。

  现在居士林的菜不错,十多个菜,不喜欢吃你可以不吃,喜欢吃你多吃一点,可以自己挑。释迦牟尼佛当年去托钵的时候,没有机会挑的,人家给什麽就吃什麽。今天我们常常到居士林,天天都到居士林来托钵,居士林这个菜好,可以挑的,可以选的。从前佛菩萨出去托钵,阿罗汉出去托钵,没有挑选的。佛菩萨对我们够慈悲了,尺度放宽了,可以给我们挑选。但是不可以在这些菜里头再去挑,那就错了,那就太过分了。

  修行在哪里修?生活当中修。离开生活,你到哪里去修去?我们穿的、吃的、用的,只要过得去就行了,不必过分的去选择。要懂这个道理,要知道惜福,要知道这些在家同修,对我们的四事供养,来之不易。不要认为我们所得的财富太容易了,你要晓得他得来不易,我们要为他惜福、要为他珍惜,决定不可以浪费,决定不可以错用。你要浪费了,错用了,有罪过,罪过很重。大家念《地藏经》也是囫囵吞枣,打马虎念过去了。真的是细心去读诵,随文入观,你就晓得因果太可怕了,决定不敢不惜福。

  印光大师一生节俭惜福,是我们现代人最好的榜样。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文钞》里面看到,许许多多人写有关印光大师的文字我们看到,印光大师一生真诚,处事待人接物一丝毫虚伪都没有。跟人说话,句句说真话,没有奉承人;看到你做得对,赞叹你;看到你做的有过失,呵斥你,都是教训。也有人做得不对,他一句话不说。那是什麽原因?老和尚有学问、有修养,说了你肯改,我说你;说了不肯改,不说。为什麽?说了你不肯改,说的是罪过,他自己错了;说了肯改,你不说,你错了。所以说话,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一定要懂得。

  肯改过,真修行的人,你不帮助他,你对不起他。不肯改过,不肯修行,无恶不作,你要说他,跟他结冤仇,他将来要报复你,生生世世跟你没完没了,那你何必找这个麻烦?祖师大德们有真智慧,该说的说,不该说,笑笑,不说你。他没有偏心,他这个真正叫随喜功德。所以随喜要有智慧,没有智慧,这个做不到的。有真智慧,有善巧,随喜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成就功德的。没有智慧,没有善巧,那个随顺往往会惹来很大的祸害。所以学佛要紧的,还是要学智慧。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