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海贵宾
 
|
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8-16 15:18 只看该作者
续 3
十、紫竹林原来还是紫竹石
“白莲台上弥陀佛,紫竹林中观世音。”这两句话,我想凡是一个中国人,皆是耳熟能详道得出的。尤其在紫竹林中坐着的一手执净瓶、一手执杨枝的观音大士圣像,龙女站在身旁,鹦鹉口衔佛珠,善财童子在下边参拜,这一幅精美的圣像图,不知有多少的人见过而心羡神往啊!老实说笔者在小孩子的时代,就听了很多的人传说,朝南海到紫竹林中参拜活观世音菩萨。当我未去南海时,也以为真的象图像上一样,有一个活的女菩萨,坐在茂林修竹的紫竹林中,有善财、龙女随侍在旁,常与来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们,说些成佛作祖的神奇妙法。迄至我三十六年正月,跟随几个同参道友,结伴朝南海,因为后山法雨寺开期传戒,我们就挂单住在后寺云水堂。那时在船上还没有上岸的时候,老远就看见上文所写的“道头牌坊”,从人海扰攘的上海,来到这海天佛国,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愉快和清凉,因此不管三七二十一,背起“朝山进香”的黄布香袋,跟着多年常来的老香客,往各寺院中烧香拜佛了愿心。我们翻山越岭,前山忙到后山,寺院跑到庵堂,我老有一个疑念没有打破,那就是没有看见紫竹林中的活观音,又不敢在同参面前提起来问,恐怕他们要笑我是个“土包子”,好在来日方长,这个疑问只有秘而不宣。第二天有人提议去紫竹林进香,征求哪几位愿意同去的,我是第一个举起手来附议,因为有几个去过的不愿再去了。我是一心一意的要到紫竹林中朝拜活观音,恭闻法要,哪知跑到紫竹林,仍然还是看见一班善信们拜佛求签,并没有看见有什么活观音菩萨,在那里说法给人听,善财、龙女也是一无所见。更感觉奇怪的,连紫竹林的那些茂林修竹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一来使我大失所望,以为这里决不是紫竹林,询问同来的人,他们说这就是紫竹林,再没有其他第二个紫竹林。因此我这个疑案,不能再不设法解决了,我决意找本庙的大师傅问个究竟。我拉了一位该院的知客僧,坐下来和他谈天,请问他紫竹林的来由,为什么看不见紫竹林中的观世音?他用手一指说:“那不就是紫竹林吗!”我依着他的手指的地方看去,只见那台上摆了一块大石头,我说:“那是一块顽石,哪可算作紫竹林呢?”他说:“你再去仔细看看,那石头上面不是有紫竹吗!”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请他详细说明,他说这里有一段很有趣味的故事,说明紫竹林名为紫竹石的来由。
十一、向蛇王借山,菩萨显神通
故事是这样的: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什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以广度娑婆世界的迷昧众生。蛇王为了要保持自己的权益起见,执意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么可以随便借给你和尚开道场,度众生呢?”菩萨见蛇王蛮不讲理,也就不客气的说道:“你有什么能为,可以大胆的拒绝我不借呢?”蛇王见菩萨问他有何本领占据不借,它说:“我能现出原形来,围绕此山三匝。”菩萨笑而不信的说:“你真能现原形绕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时又怎么说呢?”蛇王慨然的说:“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哪里有不能的道理?假使我围不到时,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不可失信。”蛇王挺起胸脯来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的开始围山。菩萨这时也运用神通妙法,把这座山慢慢的放大。蛇王围围围,菩萨的山也放放放,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都连接不到。菩萨见蛇王无能为力了,笑着对它说道:“现在你不能围绕三匝,还有什么话说?山该借与我开道场了!”蛇王无可奈何的说:“今天不知倒了什么运,每次我都能围三匝,今天怎么一转都围不上?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也显一点神通给我看看,才能使我甘心认输!”菩萨说:“那很容易!我手一指,这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马上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来,据说就是那块紫竹石。后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男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带回去做纪念品,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来由和出典。
十二、千步沙海潮音声吼如雷
当笔者初到普陀山的时候,睡在后寺上客堂里,当夜深人静的当儿,听到千步沙那里的海潮音,声若雷轰,震耳欲聋,象万马奔腾似的,比欧阳修《秋声赋》中所说的声音还要大上百千万倍。我最初以为是开足马力的特快车响声,继而思之,不对,这里是海洋中心,哪里有什么火车呢?简直闹得我大半夜睡不着觉,第二天问他们老住山的人,才知道是“海潮的声音”。这种雄壮宏大的海潮音声,我还是出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法华经·普门品》的偈语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到今天我才证实不谬。
传说这个海潮的音声之所以异常响亮,也有着一个小故事:就是蛇王虽然无条件把山借给菩萨开道场,但他要菩萨说出一个归还的日期来,到时候可以物归故主。菩萨对蛇王说:“哪一天全山听不到我的弟子敲木鱼的声音,或者千步沙前的海潮音声不响了,那时我就把山让还给你。”普陀山现在发展到三大丛林,八十余家院庵,一百六十多个茅蓬,所以每天木鱼音声是不会断的。或者现在时局变动之际,普陀山听不到青磬红鱼的音声,恐怕就是这蛇王来讨山了,不过海潮的音声是永久不会断绝的呀!最奇观的是海潮拜浪,不管吹起什么东南西北风,千步沙的海潮是始终不会随风转浪的,仍然是一波一波的扑向这一边来。有人说:“这是海潮拜浪。”无情的潮水也知道朝拜观世音菩萨。如果遇见大风激荡,那千步沙的波浪,若雷轰云涌,眩目震耳,来若飞瀑,止若曳练,倏然万变,不可名状。笔者往往遇着大风激浪的时候,一个人溜奔到海边,站在千步沙石上欣赏这俗人难得一见的大海之奇观,那一种身心荡然的境界,不是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的。
十三、前寺山门永不开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前寺还有一件很值得一谈的事情,在这里应该追补一下,因为这件事也很少有人提起来讨论,所以容易遗忘了。那就是前寺的山门和其他的山门不一样,其他寺院的大门都是开着的,独有前寺的山门是永久的关闭着。陶渊明所说的“门虽设而常关”,这不啻为普济寺的大门写照。笔者初到普陀山,遍游全山,七、八十个大小寺院,没有一家的山门不是开着的,唯有前寺的山门老不开。笔者为了此事,也曾问很多本山的子孙(就是在山上出家的和尚),皆是“语焉而不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前寺山门永不开?查问的结果都是似是而非,问不出一个水落石出来。有一个老人对我说:“这个山门要当今天子,皇帝万岁,御驾亲临本寺,方才可以开山门迎接圣驾,平时什么人来也不许开的。”这位冬烘先生简直困在鼓里做梦,还在想有真龙天子出世,真是可笑又可怜。我说:“现在是民主时代,哪里有皇帝出世呢?如果百千万年,没有皇帝万岁来,这个山门也是百千万年紧闭不开吗?再问一句为什么一定要皇帝来才开呢?”那位老修行,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云亦云,最后还是问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后来一直到笔者进前寺客堂任知客,常常陪游客们谈天,游客们无非是不知本山的历史,以及本寺各种不了解地方,有所疑问,往往游客们的问题就转到前寺山门上去了:“请问大师傅,为什么此地的山门不开呢?”偏偏我不知道这个来历,而他们偏偏要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真是要命!我又不好用那个老修行告诉我的要等皇帝来才开的话,拿来答覆游客,因此没有办法答出一个所以然来,只好老着面皮,装着听不见,来一个“顾左右而言他”。不过这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如何把这一疑案打破,方好应付其他游客们的盘问。《普陀山志》我也翻过两次,也是找不出根据来,那只好借重神话传说:中国的各大名山,皆有他不可磨灭的神话历史,同时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神话故事。笔者现在把从各方所探访查问得来的各种说法,以及和前寺山门有关的故事,综合起来写在下边,以供读者参考。
十四、观音大士游天台
话说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大士,有一天在山上忽然静极思动起来,想另找一个地方游玩一番,换一换新鲜的空气。想罢就登上山顶的最高峰——佛顶山,睁开慧眼,瞩目远眺,遥看天台山国清寺是一个风景幽美的地方,有很多的头陀和尚在那里来往不息,一定是我们一家人。“好吧,我就去天台山上走一遭!”想罢一个飞步,跨过“观音跳”(观音跳在紫竹林那一边,现有观音菩萨足迹,印于石上,传说观音菩萨是由此跳过海去的),来到天台山国清寺山门外,只见山明水秀,老树成荫,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真是“别有天地在人间”。国清寺里的五百个阿罗汉,他们每天三三两两的站在山门外,东张西望,希望有什么善男信女的大心檀越,来山进香,可以广结善缘,随手布施金钱。他们一眼看见观世音菩萨,衣履整齐,威仪庄严,以为这一个有钱的大护法,一定有很多的金银与我们结缘,因此他们都拿起看家的法宝来了,把衣服兜起来一齐说道:“阿弥陀佛,结结缘!”观世音菩萨以慧眼看出他们皆是活罗汉,应化人间,逢场作戏。一个个的活象真的,把观音围着化缘,他们也不知道彼此皆是一家人,更不知道是南海普陀山的大菩萨,简直被他们围得没有办法,菩萨只有笑而不言。最后还是国清寺的方丈大和尚,道德高尚,另具慧眼,他看这位不速之客,一定是那一座名山的大菩萨,下降人间游方度化的,因此赶紧上前,推开众人,打起招呼,合掌问讯:“请问大德,是从哪座名山而来?”观音大士也就答礼道:“我是南海普陀山慈航普渡的观世音,今天特来贵山一赏名山胜境。”那一班傻罗汉,一听说是观世音,更加高兴起来:“难得大菩萨光临敝山,使我们增光不少,一定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多盘桓几天,让我们这些小罗汉们供养供养大菩萨,我们大家做罗汉菜,请你吃我们的罗汉斋。”这就是俗人所说的:“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十五、菩萨造桥,罗汉建塔
观世音菩萨来到天台山,东游西玩,不知不觉的已经玩了好几天,每天都有不少的罗汉请他吃罗汉斋,同时又看罗汉们不是刀耕火种,就是静坐参禅,不觉从心中生起一种敬慕心来,心想我在这里整天的受他们供养,实在有点过意不去,一心想要对这名山,有所报效,也好留一点“圣迹”才不负此行。有一天对他们罗汉说:“贵山虽有宽畅的大殿,但缺一座高大的宝塔,这是美中不足,不够庄严。我建议你们,能再建造一座宝塔,那就更壮观了!”其中有一位罗汉插嘴说道:“本山没有宝塔,并不大要紧,最感头痛的是我们千丈岩缺少一座交通桥,实在太不方便,人家来来去去的,总要绕一个大圈子。在我看起来,不如先造桥,然后造塔。”观音菩萨为欲成就这一件好事,便带着试探的口吻对他们说:“造塔是供养佛的,众生见了礼拜旋绕,有莫大的功德。桥虽重要,可是塔也不能少,现在我们可以分头工作,你们五百位罗汉,共同造塔,我一个人来替你们造一座桥,好不好?”五百罗汉,一听此话兴奋极了,齐声说道:“好呀!好呀!承蒙大菩萨不弃,发心帮助我们,这是再好没有了。”菩萨又说:“我们不妨来个竞赛,限定一夜之中,要把宝塔和大桥造成功,看谁的工作先完成。”罗汉们都是有大神通的人,这一点小事算得了什么,一致的答道:“好!好!说做就做,今天夜里我们就干吧!”
他们两方面,各人心中皆有各自的打算。观音菩萨心想:“要建筑一座高大的宝塔,一夜的时间,看他们到哪里运这些砖木材料来?我想他们是不容易竣工的。我只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座大桥就能造成功。”罗汉们意谓:“难道我们五百位大阿罗汉,输给一个观世音菩萨?俗说:双手难比四拳。你看,千丈岩的地方,有这样高,这么阔,而想造一座大桥,一夜的工程,不怕你有什么通天的本领,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双方皆存了轻估对方的心理,都以为自己有办法,了不起。
当更深夜静的时候,国清寺里送出清脆悦耳的钟声,大家也很熟习的知道这是大众的号令(佛家的内行话叫做开大禁,就是招呼大众睡觉的号令)。罗汉们等到大家都睡了觉,便开始工作,他们这时大显神通,搬砖运石,搬的搬,砌的砌,忙得不亦乐乎。观世音菩萨为了好奇心驱使,躲在山凹里偷看他们如何建造宝塔。黑暗中只见人头攒动,来来往往的忙个不休,他们真是神通广大,很快的时间,就把一座宝塔起得很高,真不愧是得了六神通的阿罗汉,不能再轻视他们无能了。这时观音菩萨忽然想起,自己是和人家比赛的,怎么老看着人家造塔,自己造桥的工作还没有动工,天已经差不多四更左右,如果再不动手的话,岂不是要打败仗了吗?他赶快的一个飞身,跨上高山,显起大菩萨的神通妙法来,两脚踏住“千丈岩”的两岸,双手拉着两边山头,往中间一合,说也奇怪,山上的石头见了他,好象和好的面粉一样的柔软,两个山头合成一起,就成为历史上千古有名的天台山上的“石梁桥”。观世音菩萨把桥造好了,外边的天还没有亮,再去看看罗汉们的宝塔,还没有竣工。菩萨忽然故意的和这班罗汉们开一次玩笑,躲在山凹里学起雄鸡的声音,喔喔的啼个不休。罗汉们正忙得起劲的当儿,只有一个宝塔顶没有盖上去,忽然听到金鸡报晓的声音,以为是金鸡三唱五更明,不管工作完成不完成,时间一到就要住手,因此宝塔的顶没有盖上去,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五百罗汉一夜建成的“通天塔”。同时也有人说:“罗汉的功德没有菩萨圆满,所以宝塔不能完工。”
第二天,天台山附近城市里的居民,屋上的烟囱都不翼而飞了,大家早上起来烧早饭,因为没有了烟囱,熏了满屋的烟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没有办法,只好在墙上开个洞出烟。起初以为一家如此,哪知全城皆然,每家屋项上的烟囱的砖头都没有,不知被什么人取去了。经过报告地方政府调查的结果,原来天台山国清寺忽然多了一座很高大的“通天塔”。大家听了都涌了去看,宝塔的砖头很不整齐,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黑黑白白,煞是奇观。这时大家才知道全城的砖头皆到了这里来造了宝塔,同时也都知道是天台山的五百罗汉显的神通。他们不但不怨恨,反而更加敬佩罗汉们的法力无边,因此习惯成了自然,一直到今天,天台山附近城市的居民屋上都没有烟囱,这也成为那个地方的风俗,同时我们也多知道一点地方常识,这就是天台山地方没有烟囱的来由。
五百罗汉因为所造的宝塔,一夜未能竣工,成为千古遗憾!后来查明还是观世音菩萨暗中与他们开的玩笑,使他们工作不能完成,功亏一篑。这个玩笑开得真大,真是岂有此理!罗汉们心想,你为什么到我们天台山来欺人,使我们五百人都被你愚弄,倒了架子,要我们当场现丑,今后我们有何面目见人?他们越想越恼,大家因此开了一次紧急会议,目的是:“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欺人太甚,我们这次吃他亏,倒了架子,我们应该如何报复他一下?”其中有一位罗汉站起来建议说:“他能到我们天台山和我们取笑,教我们倒了架子,我们也可以一齐到他普陀山去闹他一个天翻地覆,方出我们心头之恨。”大家一齐答道:“对!对!我们说去就去,乘着普陀山二月里是大香会期,二月十九又是观音诞,我们就在这时候去正好,乘来山进香的客人特别多,我们可以混进去,使他们人不知鬼不觉,我们可以看时行事。”说罢,纷纷的各显神通,腾云驾雾的直奔普陀山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