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道德经》:做好这六件事,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

《道德经》:做好这六件事,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

道德经


做好这六件事,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

道教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才能过好这一生。



一、自知


《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不仅要始终保持探索外在世界的好奇心,还要常常审视自我。


不断认识自我,才能做世事洞明的智者。

想要正确认识事物,有时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对自己有客观的判断,才能避免盲目行动、弄巧成拙。

有一句名言,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说的是认识自己很难。


一方面,人不可能完全跳出自身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视野格局,从他者的角度审视自己。

另一方面,人们听到赞美褒扬之声容易,听到批评建议之声颇难。

有的即便听到了也总觉得有些刺耳,不愿深思自身的问题。

也谈不上及时改正,再想听别人说真话、建真言就更难了。

认识自己确实不易,但只要有心就能做到。

想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既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和胸襟,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建议。

同时也要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在纵向对比、横向比较中,看看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和毛病、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明己之长、知己之短,做到哪里有问题改哪里,哪里有短板补哪里。

保持自知绝不意味着自我设限,更不意味着拿自知之明作为向后退缩的挡箭牌。

在不断审视自我、听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全面看待自我、理性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定位。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而不能发现薄弱环节就低头认输、沮丧气馁。

自知,既要善于认识自我,做到不骄不躁,也要始终保持一颗奋斗之心,在砥砺前行中绽放自己的精彩。



二、自胜


《道德经》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不过是更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人之患在于不自知,人之弱点在于难自胜。

只有善于改正不足、克制欲望,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逐渐得到提升,成为真正的强者。

自胜,重在改正自身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存在着缺点和不足。

对待这些缺点和不足,应多“反求诸己”,勤于反省、勇于改过。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自胜,难在破除心中之贼。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这是王阳明在率兵赴江西、广东剿匪途中写给自己学生的书信。

在王阳明看来,相较于身处明处、可以用武力解决的山中之贼,盘踞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非分之想,以及声、色、货、利等“心中贼”更难对付。

它们横行于方寸之间,违背天理,肆虐人情,时时刻刻都在和人们战斗,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其所俘。

对此,需始终坚持自律自省,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克制欲望,扫尽心寇。

自胜,贵在挑战超越自我。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清人曾国藩在寄给家里的书信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

“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

对于如何挑战自我、取得自胜,曾国藩进而举例:

“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

类似于早起、庄敬、劳苦这样的事情,只要是正确的,即使自己不习惯、不情愿去做,也应强制自己去尝试,去突破,去“自讨苦吃”。


在一次次的挑战、超越和吃苦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自爱


《道德经》有言:“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真正的聪明人,都有自知之明,并不刻意抬高自己。一个人,先要学会自爱,而后才能爱人。


如果连最基本的都做不到,那么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杨绛曾说:“我们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爱自己,是最高级的生活态度。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你怎样善待自己,就会怎样善待人生。

生命的尊严,来自于内在的丰盈,而不是欲望的满足。

观照自己的心,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四、知足


《道德经》有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与健康相比,哪个更实际?生命与财产相比,哪个更贵重?


过分在意某些东西,必定要为之付出更多的代价;一味敛财守财,难保不会遭遇意料之外的损失。

所以说,做人要知足惜福,知足就不会贪得,不贪就不会招来屈辱。

更要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知止就不会懈怠,不懈怠才能常保平安。

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切罪孽都源于欲望,一切祸端都源于不知足,一切过错都源于贪得。

人活一世,应该把身外之物看轻:名誉、财富、权力、地位都是暂时的。

仕途得意混得再好,终归要退居幕后颐养天年;物质财富积攒再多,能享受的不过是一日三餐。

哭也一天,笑也一天;苦也一天,乐也一天。

唯有学会知足,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五、知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止”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心关系的思想主张。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独特而可贵的价值取向,对于为人处世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知止”,即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

一个人若能在“止”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人生多半不会走偏、留憾。

正如清人曾国藩所说:“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米缸,老鼠喜出望外,它一顿猛吃,吃完便睡。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一天天过去,老鼠也曾想过跳出米缸,但终究未能摆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老鼠发现米缸见了底,自己想跳也跳不出去了,活活被饿死在米缸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知止”将会带来灭顶之灾。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云:“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如果欲望得不到节制,最后只会是失去所有想得到的;

如果已经拥有了还不知满足,最终也必将会失去原有的一切。


知止,凡事留有余地,有所节制、适可而止,一生便不会因不恰当的行为而蒙受羞耻。反之,做人做事如若无节制、不知止,则会多贪求,多贪求则堕落生。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红楼梦》中的这副对联可谓震慑人心,对联写的不仅是书中的一些人,也是古往今来许多世人的常态:

明明已经拥有很多,却还是贪心不够,继续为贪念所操控,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已无路可走,再想回头为时已晚。

唯有以“知止”为始,方能以“有得”为终。



六、知常


《道德经》有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水流千里,终究向海;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世间万物都要遵循自然规律,违背规律恣意妄为,会招来祸端。


顺应自然不代表消极无为,而是指行事因时而动、因地制宜,把握好分寸和时机。

倘若处在不恰当的时间地点,就不要刻意去追求。

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并尊重规矩。

凡事不妄想、不妄做、不妄为,生活就可以稳定运行在既有的轨道上。

需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顺应自然,相信一切都将是最好的安排。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