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自作孽,不可活

自作孽,不可活


《了凡四训》中说:“福在受谏。”云谷禅师耳提面命的慈爱,了凡先生十分珍惜。“《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从大的环境来看,就是天灾人祸。现在全世界每天发生的天灾非常多,比如地震,现在地震的频率已经超出科学家的想象。以前觉得地震是什么?释放能量,所以连续几年发生地震的上去下来、上去下来,保持这样一个规律。但现在已经完全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个问题,经典里面一句话就解释了。为什么地震灾祸的频率高成这个样子?因为现在人心也是空前地堕落了。“三才者,天地人。”人为什么为万物之灵?因为德行可以跟天地一样无私。现在我们不受伦理道德教育,变成什么样了?可能连自己的至亲和骨肉全不放在心上。

  大家看看现在的年轻人,贪男女情爱的一时之快,最后怀孕了,把孩子堕掉,两个人就折了半生的福。所以欲望怎么会是快乐?欲望一定是痛苦的根源。你看应酬多的人,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胃下垂。人到中年会生病,大多跟吃东西有关,纵欲了。现在得高血压、癌症不是四五十岁,是小孩就得了。有一个女孩二十三岁得了癌症,后来她自我反省,她从来没有顺过她的父母,他们家她最大,女孩子脾气这么大,身体都会受损。还有,她记忆当中,经常晚上出去天亮才回来。有一次她父母实在是找不到她,就在夜里十一点多打电话给她,“女儿啊,你赶紧回去休息。”她心里说:“休息?才刚开始而已。”所以我们的下一代觉得享乐是快乐,其实那叫纵欲,那叫自我摧毁。可是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教过孩子尊重生命吗?我们教过孩子养生之道吗?所以我们找到了根源,天灾人祸越来越多,就是人的思想出问题了,价值观出问题了,人心出问题了。

  现在的人为什么要拿很高的学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还是为了多挣薪水?现在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在哪里?其实两个字就讲透了:利跟欲。我们现在不断在增强孩子的是什么?利益跟欲望。假如我们教的是对的,人的德行是越来越好,“德日进,过日少”。请问,现在的孩子小学的时候德行好还是大学的时候?到大学已经多读了十年的书,怎么越读越后退?我们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不只材料上了生产的机器,我们人也上了工业革命的机器。我们制造出来的就是一个一个的商品,什么商品?会考试,最后会追名逐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终了。人都活成商品机器了,难怪越来越不快乐。

  科学家讲,人一两岁的时候一天平均笑一百八十次,成人一天笑几次?七次!我们活了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越来越笑不出来。现在得忧郁症的越来越多。我们真正爱孩子,要把痛苦的根源找到。因为什么痛苦?思想才是根本,他把快乐误解了,他以为自私自利,利、欲满足了,他就快乐了,那是吃吗啡、吃毒药。

  孟子告诉我们,“上下交征利”,一个家庭、一个团体所有的人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国危矣”,而家危矣。现在的灾祸一句话讲透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的古圣先贤,哪有教我们以利欲为人生的目标的?要以道义呀!所以大家再想一想,为什么了凡先生能改命?他放下了利欲,更重要的,“此义理再生之身也”,他的人生价值观、目标完全摆正确了,不自私自利了,不纵欲了,尽自己的本分,尽自己的道义。所以现在整个地球的灾祸要化解,也要靠人类真正回到道义。对另一半有道义,对后代有道义,对地球母亲要有道义!大地生养我们,我们就这么糟蹋它,哪有可能没有灾祸?“天作孽,犹可违”,这些自然灾害要降临,还是可以挽回的。“自作孽,不可活”,假如是自取灭亡、自讨苦吃、自暴自弃,那就很可能很难生存下去。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习性是专指不良习性而言。先生说:“禀性的根住在心里”,那么习性的根便是在肉体上了。物欲越强,则习性越重。习性是为了肉体的享受而形成的,所以习性完全是后天的习染,如吸烟、饮酒、赌博、财色以及无止境的肉体享乐,和种种不良嗜好。严重的不良嗜好对身体确实有害,尤其是醉酒后,出现荒唐事的大有人在。至于有些为了物质欲望的满足,往往不顾羞耻,不择手段,丧失了人格,不仅有害自己,且有害家庭和社会;更有甚者,闹得身败名裂,堕入深渊,而不能自拔。习性得不到满足,便要耍脾气动禀性,所以先生说“习性为禀性之根,习性不去,禀性绝不能化”。因而苦恼便永无解除之日。如果习性去掉,禀性便失云外援。习性比较禀性,其根子毕竟是浅的,只要立志向,下决心,是容易去掉的。

  由于习性的滋长,便贪得无厌,腐化堕落,行为败坏,习性染得越重,良心便埋得越深,因而忘掉了人生的目的与人生的价值,习性膨胀,为所欲为,可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好赌博吸毒等便是其实例。如果一个民族都沾染上不良习性,那么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就非常危险了。实际物质欲望的泛滥,就已经充分的反映出精神生活的贫乏与心灵的堕落了。

  习性对人们的腐蚀作用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有些人在没有发财得势之前,本来是个安分守法勤俭持家的善良百姓,然而一旦发了财,得了势,便花天酒地、娇奢淫荡起来,厌旧喜新。虽年逾花甲,儿孙满堂,却要抛弃结发妻子,另逐新欢。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有违初心,对不住儿孙吗?但他仍是执迷不悟地滑下去,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配着他呢?凤仪先生说:“金钱属水”,河水越多,则水流的冲力就越大,他被波涛汹涌的洪流冲到湍急的旋涡中,心里虽然明白,知道生命危险,但是他已没有“激流勇退”之力了。所以先生说:“人们昼夜奔忙,只是为财,把道和良心都掉在水底下去了”。由此看来,一旦习性膨胀,便什么越轨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所以习性是达到完善人格的最大绊脚石,不下大力气搬掉它,是万难回头向善的。惟有降低了物欲的追求,才能提高精神的修养。所以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的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且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经》)。先生说“禀性是人间的苦恼,习性是物欲所扰”。禀性与习性相互作乱,便给人们带来无边的烦恼与痛苦。

  东北名士张星南曾问:“孟子道性善,荀子道性恶,告子言性无善无不善,究竟谁说的是呢?”先生道:“都对啊。主性善说是指天性说的;主性恶说是指气禀性说的;主性无善无不善,是指习性(可善可恶)说的”。寥寥数语,却道破了二千多年来的疑案。归根结底,欲做完人,必须“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这是凤仪先生性理学说的重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